-
1 # 蘭12341
-
2 # 手機使用者8210344420
歷史是當權者寫的。漢武帝準備燒掉司馬遷的史記時說:你以為你真的知道歷史?你記的就是真正的歷史?所以,現在在考古時發現赿來赿多的史實與司馬遷史記中記錄的完全不一致。歷史有三個,一個是當時的真實的歷史,一個是記錄在書籍上的歷史,還有一個是後人分析理解的歷史。
-
3 # shawn25
因為雍正王朝是小說和電視劇,不是歷史。
《雍正王朝》的目的是塑造一個偉大,光輝,永遠正確,毫無缺點的領導人形象。
為了塑造這一形象,雍正王朝對歷史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歪曲。修改,歪曲,創造了大量歷史,只有一個目的,塑造雍正永遠正確的偉光正的影響。
所以,不光是胤禩,雍正王朝王朝中圍繞雍正的大多數事件都有不同程度和修改。
我們可以順著作者的思路來看一下作者是怎麼編這段故事和。
首先,歷史上雍正最被人詬病的就是殺功臣隆科多,和囚禁胤禩。尤其是囚禁胤禩,還給他改了侮辱性的名字,就叫雍正自己的兒子都看不下去了,雍正一死,乾隆就給胤禩平反。
那麼,現在要塑造雍正的偉光正形象,寫出這段歷史肯定是不行的,但是要是完全不提,又讓人產生懷疑。
於是,作者就想到了一個點子,編造一個歷史上壓根不存在的故事,八王逼宮。
這個故事裡,編造胤禩蠻橫不講理,逼雍正退位,甚至要謀反。
這樣編,雍正囚禁胤禩不僅不是有問題了,而且還是非常善良,謀反這麼大逆不道的事情,竟然僅僅是囚禁,這樣就符合了雍正的偉光正的形象。
順便還給殺隆科多編造了一個理由。可謂是一箭雙鵰。
-
4 # 大城公
《雍正王朝》劇中八阿哥胤禩是不真實的!二月河把一代賢王胤禩黑得太慘!顛倒是非,瞎編亂造情節,把心黑手辣、陷害忠良、使盡垃圾手段篡奪皇位的四阿哥胤禛洗白成“康熙帝欽定接班人”!
《雍正王朝》電視劇把雍正帝寫成“正面人物”,把胤禩刻畫成“反面人物”,誤導讀者觀眾何止幾億人!
電視劇中,十三阿哥胤祥有句臺詞是真實的:自古無情帝王家!
在康熙帝的家中,確實沒有親情,只有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不擇手段、歪門邪道、顛倒黑白、毒如蛇蠍、無所不用其極!
這是哪門子家風啊!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康熙帝就不能齊家,無法管理好家庭,他是個“昏父”,最失敗!而這一切是誰造成的惡果?是他那些兒子嗎?不是。就是康熙帝的“傑作”。
《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把康熙帝美化了!歷史上的康熙帝並不高明!比如,他是一個昏庸無德暴戾的父親;他逼反吳三桂,三藩之亂禍害中國八年,受災人口超過3億!他大興文字獄,拼命消滅“明遺”書本,處死戴名世一案牽連甚廣;他整治貪腐不力,康熙四十九年戶部堂官貪汙庫銀64萬兩,涉案112人,他一個不殺,只將主犯革職,其它不抓,賠銀了事。
康熙帝治國,最大特點是:重農抑商。扶持農業生產,壓制商業貿易。(明末資本主義萌芽和海上貿易繁榮,全被他打壓下去)
金昌業評論:以康熙之儉約,守汗寬簡之規模,抑商貿以勸農,節財用以愛民,其享五十年太平,宜矣!……第其為人,明秀有餘,渾厚不足。才多,故好自用;量狹,故喜自矜。……又聞通官之言:(康熙)惡聞諫諍,峭直之臣不容於朝,此豈君天下之量也?……儉德雖可尚,過儉而近於吝。(康熙朝無剛直諫諍的大臣,只有唯命是從的奴才)
這篇文章揭開八阿哥胤禩被冤枉被毒死的案子,真是千古奇冤!如果小說、電視劇繼續傳播下去,就是千古千古沉怨了。
(一)一代賢王滿朝公認,乃是繼位首選
在皇太子胤礽被廢以前,胤禩的人生道路是正常的,順路的。他是康熙帝最寵愛的皇子!
清史記載:
胤禩自幼聰慧,且甚曉世故,從小養成了親切隨和的待人之風。清朝規定皇子六歲起入上書房讀書,每日以名師大儒教之以滿文、蒙古文、漢文等文字,並輔以騎馬射箭等功夫。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六月十日,康熙對幾位年長阿哥的學習情況進行了一次考核,其中便有方滿六歲的胤禩。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按照次序到康熙面前,各讀數篇文章,胤禩純熟舒徐,聲音朗朗。
胤禩不僅能讀書,還能騎射打獵。史料記載: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七月,他隨父皇與眾兄弟共往塞外巡獵。
據傳教士張誠回憶:“整整一個月,這些年幼的皇子同皇帝一起終日在馬上任憑風吹日曬。他們身背箭筒,手持弓弩,時而賓士,時而勒馬,顯得格外矯捷。他們之中的每個人,幾乎沒有一天不捕獲幾件野味回來。”八阿哥胤禩位於其列,亦必時有斬獲。
八阿哥在康熙帝心目中是很有份量的。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十月,山東曲阜孔廟落成。上諭派遣三阿哥胤祉告祭。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一同前往。
而《清聖祖實錄》康熙三十二年十月初六日丙子條:“上以闕里聖廟落成,命皇三子允祉、皇四子胤禛前往致祭。是年胤祉17歲,胤禛16歲,胤禩13歲。
而成書於雍正十年,由雍正寵臣張廷玉等篡改的《清聖祖實錄》將皇四子胤禛的從屬角色,改寫為承祭者之一,又刪去與胤禛一同陪祀行禮的皇八子胤禩之名,均與史實不符,旨在抬高胤禛,貶低胤禩,抹殺胤祉在此次重要活動中作為承祭者的突出地位。
(注:四阿哥胤禛是搶來皇位,其心術不正,心虛,所以要刪改歷史事實來掩飾、美化自己,張廷玉是幫兇)
胤禩在青少年就隨父皇出征邊塞,得父皇寵愛,受過磨練。
康熙三十五年二月,康熙親征噶爾丹,隨行有6位皇子,胤禩在列,這年16歲。他隨御營行動,跟在父皇身邊,奉命管理火器營。這次隨徵塞外,胤禩的表現不錯,得到父皇寫詩讚賞:“戎行親蒞制機宜,櫛沐風霜總不辭,隨侍晨昏依帳殿,焦勞情事爾應知。”此事在成書於雍正朝的《清聖祖實錄》中被刪除。
是年九月,康熙帝第二次親征噶爾丹時,只帶三位皇子隨行:胤禔、胤祉、胤禩。胤禛沒份。
此事在張誠筆記裡也有記載:“1696年10月14日,張誠與安多一起從北京出發,隨同康熙皇帝巡行北塞。皇長子及一位皇兄隨機。3000多名騎兵已於兩日前先行出發。15日,自宿營地昌平出發行進20裡後,到達南口附近。皇帝要在此等候獲准陪駕的三皇子和八皇子”。
康熙帝在第二次親征發給皇太子的上諭裡,也提到八阿哥和大阿哥,三阿哥一起打獵兔子,胤禩年紀最小,但箭術不錯,他射中的獵物幾乎和大阿哥,三阿哥射中的數量一樣多。
八阿哥有治國理政能力,能團結大臣,得人心,人緣好,人氣旺!史載:
康熙於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初二日第一次分封皇子時,胤禩便與皇四子、皇五子、皇七子一同受封為貝勒,為當時年齡最幼者。此後又多次受康熙指派,適其出塞時與皇三子胤祉一同辦理政務。並且曾幫助裕親王福全料理廣善庫,重建東嶽廟等事宜。
胤禩得名士作侍讀。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大學士李光地推薦才子何焯參加博雅科考試,康熙帝賜進士,選庶吉士,並指派何焯侍讀八阿哥於貝勒府。
八貝勒胤禩在康熙四十二年建牙開府,他的府邸與四貝勒胤禛府邸東西並列。康熙賜胤禩匾:受天之佑。(後來胤禛繼位,改其匾賜:順天者昌。可見胤禛對胤禩是何等嫉妒和猜忌)
胤禩後來被任命主管廣善庫。在工作上,交際上,胤禩為人親切隨和,待人處事體貼細緻,他的工作能力和才幹也受到很多朝廷大臣的肯定!康熙帝之兄裕親王福全生前就曾在康熙面前因為廣善庫事宜讚揚八阿哥不務矜誇,聰明能幹,有德有才。
平時,胤禩與皇九子胤禟、皇十四子胤禎關係較好。
胤禩善於交際,不僅宗室貴胄喜歡他,連江南的文人墨客也稱讚胤禩禮賢下士,才德兼備。因為他的侍讀學士何焯是當時著名的學者、藏書家、書法家,曾拜錢謙益、方苞為師,在江南名氣甚大。這為胤禩拓展人脈起到很大作用。
(二)“昏父”設局,故弄玄虛,欺詐陰險,皇家父子最無情
因為皇太子胤礽被廢,各皇子都想做皇儲。康熙帝於是召集滿漢文武大臣,要求各位大臣在諸位皇子中推薦一人為新太子,他一定聽從大家推舉的結果。康熙帝還規定,這次推選太子,大阿哥胤褆取消資格。
這樣一來就熱鬧了,胤禩禮賢下士,才德兼備,口碑又好,自然深受群臣擁戴。所以佟國維、巴渾德、阿靈阿、鄂倫岱、揆敘、張玉書、王鴻緒等朝中重臣聯名保奏胤禩為儲君。
直到康熙五十六年,大學士李光地仍然堅稱:”諸王之中,八王最賢“。
其實,這個“民主推薦會”是康熙帝黑心引誘玩弄兒子們的臭把戲!他是想讓胤礽復太子位,因為胤礽是被大阿哥進讒言陷害而廢黜,康熙帝察覺後,自己做錯事不好無緣無故重新起用胤礽,希望大臣們聯名舉薦胤礽復位,那麼他就有臺階下,順水推舟答應。還有,康熙帝也想狠狠玩弄刺激兒子們一把!
這不是陰險狡詐嗎!你是皇帝,要恢復胤礽太子位,一句話就可以,何必拿其他兒子戲弄折磨?爭奪太子之位隨時會鬧出人命的!退一萬步說,這麼大的欺騙肯定損傷父子之間感情!說明康熙帝不僅是“昏父”,還是如假包換的“昏君”。
補充介紹一下胤礽第一次被廢的經過。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朝廷權臣索額圖因涉嫌謀逆大罪而被關押,死於獄中。索額圖是胤礽太子黨的臺柱,又是他母后的叔叔,如今被整倒,胤礽如折臂膀,勢力單薄。這樣一來,其他皇子就想趁機打壓胤礽,順便把他也整倒!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五月,康熙帝出去狩獵,命太子、長子、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子隨駕出行。這次出巡狩獵期間,發生了幾件事,促使康熙帝與皇太子矛盾激化:
首先是大阿哥胤禔等皇子向康熙帝報告了太子的許多不良表現。比如說他暴戾不仁,恣行捶撻諸王、貝勒、大臣,以至兵丁“鮮不遭其荼毒”,還有截留蒙古貢品,放縱奶媽的丈夫、內務府總管大臣凌普敲詐勒索屬下等。
胤礽竟然是如此惡劣的品德?康熙帝聽了,惱火,對胤礽非常不滿。
其實,這些報告,有些是不實之辭,有些是半真半假捕風捉影,但康熙帝深信不疑。
當然,康熙對胤礽的不滿,還有一層深刻原因:不滿太子越權辦事。他認為胤礽有越權行為:“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懂得這句就知道“九王奪嫡”是假的:連皇太子都要夾起尾巴做人處事,沒啥權力的,其他皇子還敢爭奪太子之位?這個皇帝多無情啊,翻臉比翻書還快,說鎖拿就鎖拿,才不管什麼父子關係!)
這次出巡途中,剛滿七歲的皇十八子胤祄患了急性病,康熙帝疼愛幼子,十分焦慮,而太子卻無動於衷。
就因為太子胤礽表現不夠“焦急”,讓康熙帝回想起十多年來一直耿耿於懷的一件事:
那是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七月,烏蘭布通之戰前夕,康熙出塞途中生病,命令皇太子與皇三子快馬去迎接。胤礽到行宮看到父皇病容,卻絲毫沒有憂愁的樣子。康熙認為這個兒子絕無忠愛君父之念,就讓他先回北京。當時胤礽16歲,可能因為見到父皇沒死也沒病得很重,所以不怎麼著急,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表情會讓父皇的產生強烈不滿!
但是,康熙帝就因為這次探病事件,從心裡認定胤礽不孝,缺乏仁愛,不堪重用。
後來康熙在廢黜胤礽太子名位時就說出這件事,並說他已經包容忍耐了20年!可見康熙帝是憑主觀意識看待人和事的!
總之,胤礽探病無悲哀,這件事就在康熙心中落下惡劣印象。
如今,大阿哥胤褆彙報一大堆關於胤礽的“罪行”,康熙氣憤填膺,新帳舊帳一起算,召胤礽斥罵:作為嫡長子,毫無做兄長的樣子!你弟弟病得這麼重,也不見你關心一下?
胤礽卻不服氣,不僅不接受批評,還頂撞,沒一句好話。康熙帝當然記恨。
在返京途中,康熙帝忽然發現太子某晚靠近他的帳篷,從縫隙向裡面偷窺,便立即懷疑太子可能要“行弒”。
這次“偷窺”事件,著實刺激了康熙帝的心情,於是下決心立即廢掉皇太子!將胤礽鎖拿。
等到查清事實真相,康熙帝才知道是大阿哥捏造是非汙衊胤礽!所以他又想起胤礽的好處,覺得這個兒子並非一無是處,他在朝廷大臣心目中還是很有威望,有辦事能力的,就打算讓胤礽復太子位。
十一月十七日,科爾沁達爾漢親王額駙班第及文武諸臣,摸透皇上心思,上奏本懇請復胤礽皇太子之位。
康熙帝有了臺階就下,下詔開釋胤礽,繼續做皇太子。
(康熙這次搞群臣推薦太子的活動,可把他其他幾個兒子玩慘了!可謂昏父無德。)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帝知道胤礽偷窺,日夜戒備,深為不安,在九月初四日鎖拿胤礽。三天後,九月初七日,康熙下旨,令留京的胤禩署內大臣、內務府總管。在當時是非不清,人心震動的情況下,這樣安排,給胤禩這麼重要的職務,說明康熙帝對胤禩有非同一般的信任與器重。
(三)大阿哥陰險毒辣,卑鄙無恥,壞透頂了!他先出招陷害八阿哥
在第一次廢黜禁錮胤礽時,大阿哥胤褆就跳出來興風作浪。這裡面發生一樁“張明德相面事件”。
當時有個相士張明德在京城混飯吃,有點名氣,公賴士、順誠郡王、長史阿魯等人就介紹張明德與胤禔認識。
張明德惑揺眾心,吹牛上天:“我有五個朋友,他們都是武功高強,會飛簷走壁的高手!他們是江湖刺客,很厲害的,一個人能打退五六十個衙役!”。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大阿哥一直想除掉胤礽,自己做太子,今聽張明德說得有板有眼,就想招集那五名高手行弒胤礽。
於是,大阿哥吩咐張明德儘快帶領五名高手進京,準備在十月初旬動手。
而事情的發展出乎意料,九月,皇太子被廢,囚禁。
張明德也知道了,向大阿哥胤禔稟報:已經約好五名高手十月十五日到京。可是皇太子被廢了,他們來到京城沒有用處,萬一走漏風聲,就麻煩了。
大阿哥責備張明德做事不嚴密,怎能這麼快就告訴他們行弒皇太子呢?萬一他們向官府舉報,那還了得!
但事已至此,得想個法子自保。於是,大阿哥為開脫罪名,決定撒謊矇騙皇上。
——引自《步兵統領託合齊奏報大阿哥圖謀不軌折》
胤禔向康熙帝密奏:廢太子胤礽所行卑汙,大失人心,有相面人(即張明德)言八阿哥後必大貴。今誅胤礽不必出於皇父之手,臣兒可代勞。
看清楚了:大阿哥毒如蛇蠍,他想刺殺胤礽嫁禍給胤禩,沒做成,反而惡人先告狀,講有相士給胤禩看相,他是諸皇子中最貴重,以後必大貴!大阿哥又說,胤礽壞事做絕,該殺,但不必父皇出手,他可以代勞。
壬寅日,康熙帝再召眾皇子至乾清宮,不由分說將八阿哥鎖拿,交議政處審理。
皇十四子胤禎(胤禵)、皇九子胤禟一同擔保八阿哥絕無政治野心。胤禎於言語間衝撞了康熙帝。這下可好,康熙帝氣急敗壞,怒火中燒,拔出佩刀,要斬殺胤禎!
幸虧皇五子胤祺跪抱勸止,眾皇子叩首懇求,康熙帝才勉強罷手,收刀,命諸皇子將胤禎責打二十板,趕出皇宮。
(這就是“昏父”作風,不查明真相,聽信大阿哥讒言鎖拿胤禩,十四阿哥和老九共同擔保八阿哥絕無此心,康熙帝蠻橫無理,大發雷霆!還拿刀要斬十四阿哥!真是滑稽無恥)
(四)“昏父”也有覺醒時候
十月甲辰日,領侍衛內大臣、大學士、議政大臣等會審順承郡王布穆巴,查清相士張明德的情況。
康熙帝下旨:諸皇子、議政大臣、大學士、九卿、學士、侍衛等,貝勒胤禩聞張明德如許妄言,竟不奏聞,革去貝勒為閒散宗室。布穆巴以所聞情節,商之長史阿祿,告直郡王使之奏聞,布穆巴、阿祿俱無罪著釋放。公普奇知情不首,革去公爵為閒散宗室。公賴士但令看相併無他故,著釋放。張明德情罪極為可惡,著凌遲處死。行刑之時可令事內干連諸人往視之。
(這是什麼有道明君:就憑大阿哥一番鬼話,相士張明德說八阿哥有大貴之相,就查個雞飛狗跳,內外不寧!還把八阿哥圈禁!搞笑)
過不久,多羅貝勒胤祉奏,臣牧馬廠蒙古喇嘛巴漢格隆,自幼習醫能為咒人之術。大阿哥知之傳伊到彼同喇嘛明佳噶卜楚、馬星噶卜楚時常行走。
(注:是三阿哥供出大阿哥的齷齪手段,專好結交巫人)
隨後,康熙帝下旨:召見廢太子胤礽。將大阿哥革除爵位,圈禁。
(注:康熙帝廢了太子胤礽,打壓八阿哥,抓了大阿哥,忽然又想起胤礽的好處來。可謂反覆無常,“昏父”無德!)
十一月二十八日,上諭復封八阿哥胤禩為貝勒。
其時,康熙有一則上諭曰:”今馬齊父子、朕之包衣牛錄、管領下佛保等人,伊等皆系已與皇太子反目之人,奢望轉向大阿哥者多。“
現存康熙朝奏摺談及此事,不管是康熙帝還是上奏的大臣,也未談及八阿哥結黨事。三月初九日,胤礽被重立為太子。
(注:康熙帝晚年昏暗無德,下詔書廢太子胤礽,要求群臣舉薦賢德皇子為太子!都是他說的。群臣據實舉薦,認為八阿哥賢明,應立為太子,孰料昏君昏父康熙帝竟然認定群臣舉薦八阿哥是“結黨”,翻臉不認人,打壓!並再次復立胤礽為太子。可見其昏暗無德之極!隨後,沒多久,確認胤礽不行,再次廢掉。這不是把太子之位肆意玩弄嗎?由此可見,在昏君昏父康熙帝手下做太子,也很難做的)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三十日,皇太子胤礽再次被廢。
(復立胤礽作太子,又復廢黜胤礽,反覆無常,視太子名器如釣魚誘餌,簡直是民間演戲一般。這就是昏君昏父康熙帝的所謂權術)
(五)八阿哥被踢出局的根本原因
清廷奇冤,昏君昏父不辨是非:兩隻死鷹毀掉八賢王
這裡面發生一宗“死鷹事件”。
世宗(雍正帝)篡改的聖祖實錄記載:
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康熙帝在前往熱河巡視途中,經由密雲縣、花峪溝等地,八阿哥胤禩原該隨行侍候旁邊,但那天恰是其母良妃去世二週年的祭日,所以他前去祭奠母親,未赴行在(皇上駐地)請安,只派了太監去向父皇稟明緣由,表示將在湯泉處等候皇上車駕一同回京。
後來,胤禩挑選了兩隻上等的海東青,派人送給父皇。
事情就壞在這:這兩隻海東青到了康熙手裡時,竟然變成了兩隻奄奄一息的死鷹!
康熙帝大怒,認為這是胤禩對自己的詛咒!當即召諸皇子過來,斥責胤禩:“你係辛者庫賤婦所生,自幼心高陰險。”
(注:辛者庫,是在宮裡做苦役的女奴隸。一般是犯罪官員的家屬被官賣為奴。胤禩母親是女奴隸,被康熙帝看中收進寢宮睡了,剩下胤禩,然後被封為良妃。這個康熙帝是個十足的醜惡奴隸主,你既然罵她是女奴隸、賤女人,那你幹嘛抱她上床睡呢?你高貴,你是天子,就應該抱身份高貴的女子睡覺嘛!你跟女奴隸睡覺,有失身份,又有何高貴呢?)
這是飛來橫禍,活鷹變死鷹,有口說不清。胤禩遭此一舉,大受打擊,到處躲藏,不願見人,並在第二年病倒。
(注:八阿哥送兩隻活生生的老鷹給父皇,卻被人做了手腳,把鷹弄死,送給康熙帝看!這個昏君昏父竟然不辨是非,大罵胤禩是“賤女人所生,自幼心高陰險”。送老鷹事件存在,但康熙帝罵的話是雍正朝瞎編的。《雍正王朝》劇中,瞎編情節,移花接木,寫成十四阿哥送來兩隻鷹,被八阿哥、九阿哥等弄死了,然後趁康熙帝生日宴會送去!……多麼搞笑的編劇,弄死胤禩送去兩隻老鷹的人,不用審,就知道是老四胤禛的人!是他要不擇手段奪取皇位,首先要踢胤禩出局!)
總之,聰明一世,謙恭有禮,人緣極好的八阿哥,這次算栽大跟斗了!被奸人陷害,沉冤難雪!因為昏君昏父歷來就是反覆無常、猜忌心重、不辨是非的惡棍!
兩個月後,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正月二十九日,康熙因胤禩“懶惰不行走”下旨停發胤禩及屬官俸銀俸米、執事人等銀米。
胤禩心情痛苦,躲在府中不見外人,大病一場。他的病稍愈,康熙五十五年十月,上諭將其所停之俸銀米仍照前支給,父子之間關係轉好。
(得知兒子沒病死,昏父心有愧,下令補發銀米給他)
康熙五十六年三月,胤禩之子弘旺奉命“行走內廷”,時年九歲。五十六年後,胤禩也一直參與政務,有康熙朝滿文奏摺和一篇西洋醫生給他看足疾的資料為證。
(六)千古謎團:雍正繼位。無傳位詔書,完全是隆科多一人一口講述!離奇古怪到極點!二月河小說、電視劇造假太厲害了。雍正是搶來皇位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駕崩,經隆科多一人口頭傳達(看清楚了:就憑隆科多一人說的,絕對是假貨),由胤禛繼位,是為雍正帝。
(注:為什麼野史描寫胤禛弒君奪位,陰險毒辣?是有原因的!任何一個皇帝臨終傳位,都有詔書!就算來不及寫詔書,至少有兩三個親貴大臣聆聽皇帝口諭,作證,然後共同傳達。而清朝正史記載,胤禛繼位,是沒有康熙帝傳位詔書的!就憑隆科多一人口頭傳達。這不是開歷史玩笑嗎?康熙帝晚年是昏暗無德,但不至於痴呆了!由此可見,胤禛繼位不正,是他勾結隆科多搞鬼,將病得昏沉的康熙帝幽禁了!而康熙帝不按胤禛的意思寫傳位詔書,氣死了!隆科多為什麼會力挺胤禛?因為胤禛從小是隆科多姐姐撫養大的!所以胤禛做皇帝后,仍然尊稱隆科多為“舅舅”。後世史家也評論:胤禛是奪取皇位,皇宮內部依靠隆科多,外面依靠年羹堯!這個觀點是正確的。胤禛沒有傳位詔書,說明他不是康熙帝要傳位的人!這一點可以肯定。)
(七)雍正帝心毒手辣,打擊政敵不遺餘力
胤禛繼位,即雍正帝。對於胤禩而言,他一生最為不幸的時刻也由此開始。
起初,雍正帝命胤禩與胤祥、馬齊、隆科多共四人總理事務,示以優寵。十二月十一日加封為和碩廉親王,並將兄弟的胤字改為允字,胤禩被改為允禩。
雍正帝曾多次在上諭裡說及胤禩的才幹及朝野威望:胤禩若肯實心辦事,部務皆所優為。論其才具、操守,諸大臣無出其右者。胤禩較朕諸弟,頗有辦事之才。胤禩為人聰明強幹,才具優裕,朕深知其能辦大事。從前眾皆保廉親王為皇太子,視為奇人。
《雍正朝起居注》聞舊記作:“從前眾皆奇異廉王,保為皇太子”。雍正甚至承認自己的才力也只是“能與相當”。《起居注》記載雍正帝在二年四月初七日對諸王大臣論說胤禩為人:朕之此弟較諸弟頗有識量,可資於理,朕甚愛惜,非胤禟、胤禵和我等可比。但也多次氣急敗壞的說及,責罵胤禩!
朝中大臣大多認為雍正帝作法過份,亂指責,潑婦罵街一般。他們都同情胤禩。
由此可見,胤禩被雍正帝忌恨,乃是“君子無罪,懷壁其罪”。(沒犯罪,但他有很強犯罪能力,必須提防他)
史料記載,雍正帝多次承認:論賢明、能幹、能團結人,他比不上胤禩。
雍正帝坐穩龍椅後,就撕下和善面孔,對胤禩處處打壓和刁難、臭罵!
如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初四日,雍正帝奉康熙帝及其四位皇后神牌升附太廟,在端門前設更衣帳房,但因其都是新制,故而油漆味大,雍正為此大怒,命管工部事務的廉親王胤禩及工部侍郎、郎中等跪在太廟前一晝夜。
(雍正帝是暴君啊)
(八)八賢王是被雍正帝毒死的
雍正帝在不斷不斷整治、羞辱胤禩之後,覺得玩累了,不玩了,於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二十八日,將胤禩之妻革去“福晉”,休回外家,將其挫骨揚灰。
二月初七日,囚禁胤禩,將其囚禁於宗人府,圍築高牆,身邊留太監二人。二月十日(胤禩生辰),將其革爵除宗。三月初四日,命胤禩、胤禟改名,胤禩在被數度催促逼迫後,被迫改其名為“阿其那”(漢語狗),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
五月十七日,雍正召見諸王大臣,以長篇諭旨,歷數胤禩、胤禟、胤禎等罪。六月初一日,雍正將胤禩、胤禟、胤禎之罪狀頒示全國,議胤禩罪狀四十款,議胤禟罪狀二十八款,議胤禎罪狀十四款。九月初八日,胤禩因嘔病卒於監所,後人多認為他們是被毒死。
注:胤禩是被雍正帝毒死的。後來溥儀說出真相:他童年時看見過雍正帝下令毒死胤禩、胤禟的聖旨。當時他嚇壞了!
還有,雍正帝強加給八阿哥胤禩的一切“罪行”,特別是《雍正王朝》整出八阿哥調兵逼宮、謀反的情節,全是假貨!因為,雍正帝的兒子乾隆帝繼位後,就下詔書給胤禩平反了!乾隆帝批示:並無證據證明胤禩謀逆。(說明乾隆帝對胤禩是同情的)
歷史上,手段最毒辣、行為最陰暗、處心積慮奪取皇位的人是胤禛!不是胤禩。胤禩就是被隆科多弄死兩隻老鷹陷害,受到昏君昏父康熙帝無情打壓,踢出局的!
什麼“九王奪嫡”,沒有的事!故弄玄虛,小題大做,蠱惑人心,混餚視聽,瞎編亂造情節。胤禩的史料還是很正面的,不是奸臣惡賊,他也沒有《雍正王朝》劇中說的那麼大勢力!如果他真有那麼大勢力,還能調兵,就不會被兩隻死鷹整倒了!
廢太子胤礽也被《雍正王朝》嚴重摸黑,他沒有調兵造反!正史記載:廢太子仁德柔弱。這是性格決定的。試想,康熙帝根本不拿太子之位當一回事,又處處防太子越權!胤礽不柔弱,行嗎?
康熙帝就因為一味玩弄權術,不顧損傷父子親情,拿太子名器來刺激、折磨他的兒子們!最終,他被胤禛勾結隆科多玩死了!
雍正帝是個毫無原則、厚顏無恥、反覆無常、為達到目的不要臉面的人。看看他對親信大將年羹堯說過的話:
“不但朕心倚眷嘉獎,朕世世子孫及天下臣民當共傾心感悅。若稍有負心,便非朕之子孫也;稍有異心,便非我朝臣民也。”
“朕不為出色的皇帝,不能酬賞爾之待朕;爾不為超群之大臣,不能答應朕之知遇。……在唸做千古榜樣人物也。”
年羹堯在青海打勝仗,雍正帝欣喜若狂,什麼好話、感恩的話都說上了!他說他的子子孫孫都不會忘記年羹堯的大功!
但僅僅兩年,雍正帝就拿年羹堯問罪,他說:
“大凡才不可恃,年羹堯乃一榜樣,終罹殺身之禍。”
“年羹堯深負朕恩,擅作威福,開賄賂之門,因種種敗露,不得己執法,以為人臣負恩罔上者誡。”
從雍正帝整死年羹堯和隆科多來看,就知道他是個什麼人了:刻薄寡恩,講話不算數,重用時叫你爺爺奶奶,不需要時當垃圾扔掉!
相比之下,胤禩比他仁德博愛。
據《清史稿》記載:聖祖仁孝性成。
昭槤《嘯亭雜錄》記載:仁皇天資純厚,遇事優容,每以寬大為政,不事溪刻。
既然康熙帝崇尚仁德治國,寬大為政。以他的性格和作風,他怎麼會接受胤禛這樣一個刻薄寡恩、心胸狹隘、手段卑劣的人接班呢?
就因為康熙帝處處標榜自己是“仁德之君”,所以太子胤礽“仁德柔弱”,胤禩是“八賢王”,都是向他爹學習看齊啊!這還有錯?與康熙帝性格、作風、喜好最相反的人正是胤禛!所以,胤禛無論怎麼奸詐虛偽,坑蒙拐騙,機關算盡,他是不可能拿到康熙帝傳位詔書的!
康熙帝在位61年,不是61日,晚年在暢春園療養時有大把時間寫下傳位詔書!胤禛繼位竟然拿不出繼位詔書!豈不是貽笑天下嗎。
歷史對胤禩的評價
①胤禩若肯實心辦事,部務皆所優為。論其才具、操守,諸大臣無出其右者;而其心術之險詐,諸大臣亦無與之比者。
②胤禩較朕諸弟,頗有辦事之才。
④從前眾皆保廉親王為皇太子,視為奇人。
⑤《雍正朝起居注》聞舊記作:“從前眾皆奇異廉王,保為皇太子”。
⑥雍正甚至承認自己的才力也只是“能與相當”。
⑦《起居注》記載雍正帝在二年四月初七日對諸王大臣論說胤禩為人:朕之此弟較諸弟頗有識量,可資於理,朕甚愛惜,非胤禟、胤俄和我等可比。
心性好,不務矜誇,聰明能幹,品行端正,宜為儲君。
胤禩在康熙朝眾多王公大臣中的口碑,始終是諸皇子內最好的一位。人們稱讚他“樸實”、“極正氣”。
易中天評論:實際上,胤禩對雍正的威脅,倒不一定是有暗殺或政變的因素,更主要的還是威望太高。顯然,在雍正與胤禩的鬥爭中,雍正是很孤立的。諸王大臣的心都向著胤禩,只不過敢怒不敢言。平心而論,雍正和胤禩都夠格當皇帝。他們都有理想、有抱負、有能力。雍正的能力,有他執政十三年的政績可以為證。胤禩的能力,則可以在雍正那裡得到證明。雍正即位以後,曾多次說過:“胤禩較諸弟頗有辦事之材,朕甚愛惜之”;“論其才具操守,諸大臣無出其右者”。
胤禩在皇子中有一批擁護者,胤禟、胤礻我、胤禵等皇子,“俱奉胤禩如師”,“俱聽胤禩指示”。
楊珍評論:胤禩各方面的情況足以表明,他絕非是一“柔懦”、“軟善”“易於挾制”之人,而是頗有領導才力,善於討好眾心。他在大多數場合下,具有較強的剋制力,比較冷靜。胤禩的待人處事作風,具有靈活圓滑,不拘泥於規制與名分的實用色彩。這種非正統性,是他不同於其他皇子的另一突出特點,也是他在眾臣中很有人緣,受到擁護的原因之一。
(注:這是一篇歷史考證文章,儘量還原胤禩的真實歷史。所以引用史料佐證較多,擯棄野史戲說的寫法;以史料權威性掀開雍正帝搶奪皇位的真相及《雍正王朝》電視劇的假貨。)
在報刊發表文章原用筆名:東山尹,莊滿,鳴白,營種。
1996~2005年在全國暢銷雜誌包括
廣東省《共鳴》《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藝》《江門文藝》《惠州文學》《同舟共進》《炎黃春秋》《家家樂》《金橋》
河北省《文史精華》
河南省《名人傳記》《人生與伴侶》《時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縱橫》《知音》《警笛》《今古傳奇》
湖南省《康樂園》
廣西《西江月》《靈水》
海南省《青年時代》
四川省《龍門陣》《分憂》《成都商報》
雲南省《女性大世界》
陝西省《家庭之友》
內蒙古《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匯報》
安徽省《戀愛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講與口才》《做人與處世》
黑龍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雜誌報紙發表各類文章160多篇;
創作
123萬字長篇歷史武俠小說《誰主天下》
60萬字長篇歷史武俠小說《還我河山》
39萬字名人傳記《北洋軍閥列傳》
武俠小說在《江門文藝》連載;
撰寫《科學發展觀》理論文章17篇;
創作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本一部;
深入研究中草藥治療癌瘤學科20年
-
5 # 伊耆角木
現在很多問題特別說摸黑了誰或者給誰洗白。其實,對於大多數歷史人物,只要不涉及大是大非問題,就很難用“黑白”來形容,也就不存在摸黑或者洗白。就拿胤禩來說,歷史上確實沒有他像《雍正王朝》裡那樣工於心計的記載,但你要說他是個人畜無害的小白兔,也是不切實際的。
首先,歷史上的胤禩絕對不是《雍正王朝》裡那麼無時無刻不在威脅著雍正的皇位。歷史上的胤禩後期基本被雍正吊打,屬於毫無抵抗地被扣上“阿其那“的賤名,然後被圈禁,死的不明不白。沒有什麼始終權傾朝野的勢力,更沒有什麼竄通關外的鐵帽子王進京搞八王議政(因為清朝所有旗主王爺都住在京城)。
但是,胤禩就真的沒問題嗎?顯然不是。歷史上的胤禩其人,首先是有能力、人緣好。這和《雍正王朝》的描寫如出一轍。胤禩在康熙三十七年第一次封眾皇子時就與四阿哥胤禛、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一同獲封貝勒,是當時被封皇子中最小的,年僅十七歲。足見早年康熙對其比較喜愛。另外,九阿哥胤禟、十四阿哥胤禵都唯其馬首是瞻。而他自小養在惠妃宮中,與惠妃之子大阿哥胤禔也交好。而大臣們也是對他的人品才能心悅誠服。
但是,康熙四十七年一廢太子,卻讓胤禩倒了黴。首先是大阿哥胤禔狂妄表示要替康熙殺太子胤礽而被康熙徹底拋棄,喪失奪位資格。於是胤禔推薦母親的養子胤禩,使康熙遷怒於他,被奪貝勒爵位,康熙還怒而拔刀要砍。後雖原諒,卻又發生了康熙讓群臣推薦新太子。結果佟國維、馬齊等一干朝廷重臣都一致推選胤禩。此事讓康熙對胤禩多有猜忌。也是自此 胤禩基本喪失了奪位資格。
可能有人會說,這不算什麼錯啊。是,按照現在的看法,不算什麼錯。但是古代,皇子私交大臣,謀奪儲位,就這一條,死多少次都不冤。因為皇權是不容分享的。你作為皇子,就應該恪守本分,與大臣保持一定距離。結果胤禩卻獲得了無數朝廷重臣的擁戴,說明他平素一直收買人心,這就犯了大忌。皇子收買大臣,今天能夠奪儲位,明日就能夠奪皇位。康熙又怎麼能不生氣。從這一點,胤禩又怎麼能算沒有錯呢?說他是野心家、陰謀家,也不算冤枉他。
此後,胤禩也是命運多舛,因為母親忌日前去拜祭而離開了康熙狩獵隊伍,好巧不巧去送兩隻海東青給康熙,結果送到的時候奄奄一息。這又讓康熙大為惱怒。後來他與胤禟押寶康熙會傳位胤禵,又失敗,最終導致了胤禩成為雍正的眼中釘,不除不快。
雍正即位後,胤禩被封為總理王大臣,表面風光無限。但僅僅到了次年,雍正就開始處處挑毛病,尋找機會用雞毛蒜皮的小事給胤禩治罪,最終在雍正四年以各種誅心的罪名將胤禩剝奪宗籍,永久圈禁,賜賤名阿其那,不久慘死。而雍正的親兒子弘時也因為跟胤禩走的近被“命為胤禩之子”,剝奪宗籍,很快也死的不明不白。
胤禩確實沒有雍正王朝裡那麼心狠手辣,但他利用大臣奪位是實情,後來想擁護胤禵,甚至竄連弘時也至少是“無風不起浪”。說他無辜,也不見得。所以,雍正王朝的拍法不見得就算錯了。歷史人物,尤其是政權奪利中的歷史人物,沒有什麼善惡黑白之分,影視劇為了劇情,進行適當改編,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回覆列表
歷史不是這樣看的。
易中天曾在一個節目中通俗易懂的講解過:歷史可分成三種。
還是那句話:別把電視劇當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