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揮弓探賾
-
2 # 蒼茫大地顧煒斌
蒼茫大地先回答:周勃、陳平為什麼要滅掉諸呂。
一、周、陳是劉邦的忠臣,他們不會背棄當年白馬之盟:非劉氏子弟不得封王,非軍功不得封侯。
二、劉邦對周、陳的恩情及信任。
作為項羽陣營裡叛逃出來的陳平,劉邦臨死把他作為曹參之後的丞相接班人;劉邦斷言周勃厚重少文,將來能安劉,把他作為太尉人選;陳平被高祖封為戶牖侯,陳平以護軍中尉隨高祖徵陳豨、黥布,獻六次奇計,高祖六次增封封邑;周勃編織薄曲出生,早在沛公被項羽封為漢王時,就賜周勃威武侯爵位,平定三秦後,周勃就被封懷德縣侯,建國初就被封絳侯,食邑八千餘戶。
三、呂氏對周勃、陳平等功勳大臣寡恩,而呂祿、呂產已經威脅到兩位大臣的身家性命。
呂氏逝世,侄子呂祿以趙王身份為上將軍,呂產以呂王身份任相國,操縱漢朝軍政大權,圖謀不軌。周勃為太尉,竟不能步入軍營,陳平身為丞相,竟然不能過問政事。都靠邊站了!老命也捏在二呂手中。
下面再回答:周勃、陳平滅諸呂經過:
呂太后病危時,任趙王呂祿為上將軍,統領北軍;任呂王呂產率南軍。呂太后告誡二呂,你倆不是劉氏子弟,被封王,違背了高祖殺白馬立的盟約。你們一定要掌握好軍隊,不要輕易給我送葬,不要被他人控制。呂產又被任命為相國。呂氏蠢蠢欲動,但又害怕開國元勳周勃、灌嬰等人。他們的陰謀給呂祿的女婿劉章得知,劉章暗中把這事告知他哥齊王,想讓齊王發兵西進,誅殺諸呂再稱帝。齊王誅殺不聽指揮的相國召平,向東進攻詐奪了琅邪王的軍隊,向西開進。
相國呂產派灌嬰迎擊齊王,灌嬰進兵滎陽後,就和齊王暗同款曲。
呂祿、呂產想要在關中叛亂,在內畏懼周勃、劉章,在外畏懼齊楚王國軍隊,還怕灌嬰反叛,就在二呂猶豫不決之時,周勃和陳平開始聯手安劉。周勃沒有軍權,從酈商兒子酈寄入手,酈商年老多病,兒子酈寄和呂祿友善。周陳合謀派人劫持酈商,逼他兒子去欺騙呂祿:高祖太后共平天下,劉家九王呂家三王,天下諸侯都認為應當。足下應該去鎮守藩地,仍掛上將軍印,賴在長安會被大臣諸侯猜疑,應把軍隊交付太尉;梁王呂產也應歸還相國印回封國,這樣齊王就會撒軍了。呂祿這頭蠢豬準備交出軍隊,當他姑媽呂嬃得知後,大怒把所有珠玉寶器扔在堂下,大喊:我不替別人儲存它們。呂祿的見識竟不如老婦人,標準的待宰羔羊!
郎中令賈壽識破周陳計策,把灌嬰和齊、楚結盟,準備誅殺諸呂之事告訴呂產,想催呂產進宮。平陽侯、曹參之子曹窯聽到談話內容,急告周、陳。太尉想闖入北軍,未果,襄平侯紀通主管皇帝的符節印信,讓他拿著符節佯稱奉詔要進入北軍。太尉又命令酈寄去給呂祿灌迷魂湯:皇帝派太尉統北軍,無它,想要足下回封國,立即交印辭職離去必定相安無事,不然大禍將臨。呂祿交出軍權給太尉,太尉佩將印進軍門,對軍卒說:擁呂的,袒右;擁劉的,袒左!軍卒紛紛袒左表示替劉氏效忠。呂祿解下上將軍印離開軍營,周勃搞定北軍。
現在南軍還在呂家人手中,平陽侯把呂產陰謀告訴陳平,陳平召朱虛侯劉章協助太尉。朱虛侯奉令監守軍門,又下令給衛尉:不要讓相國呂產進殿。呂產不知呂祿已交出北軍,仍進未央宮想作亂,但進不了殿門。平陽侯曹窯怕劉章不能取勝,急報太尉,太尉還是怕不能順利戰勝諸呂,未敢公開說誅殺呂產,派朱虛侯劉章帶一千士卒去保衛皇宮,劉章剛進未央宮門,在宮中遇呂產,直接開打,呂產逃跑,這時空中狂風大起,呂產手下以為天要滅呂,無人敢違背天意,劉章帶兵在郎中府的吏廁殺死呂產。
劉章想要奪皇帝符節印信,謁者不與,劉章和謁者同車,依靠持有節信而飛馳,斬殺長樂宮衛尉呂更始。隨後到北軍飛報太尉。
太尉見心腹之患已除,大叫天下大定了。於是開刀斬殺呂氏老小,不久又誅殺呂祿、鞭死呂嬃、誅殺燕王呂通。派劉章告知周勃誅殺諸呂事,令齊王退兵,灌嬰也從滎陽撤軍。
周勃陳平等元老們共立代王為帝。東牟侯劉興居和太僕汝陰侯夏侯嬰入宮趕惠帝的假兒子少帝下臺。
文帝登基,太尉周勃升右丞相,陳平遷左丞相,大將軍灌嬰升太尉,政權復歸劉氏。
-
3 # 一個人的歷史
威逼利誘,掌握兵權
當時京城的南北兩軍,分別在呂祿和呂產的手裡控制。周勃儘管身為太尉,但是不能進入軍中統領士兵。周勃便和丞相陳平商議,趁曲周侯酈商年老有病將他挾持,然後讓酈商的兒子酈寄去欺騙呂祿。酈寄對呂祿說:“呂氏封王是經過大臣討論過的,沒有人不服從。您現在身為趙王不趕緊的封地鎮守,還擔任上將軍統兵在此,這是要惹著大臣和諸侯懷疑。您何不把軍隊交給太尉,這樣齊國必然退兵,大臣得以安定,就可以安枕無憂。”呂祿相信了他的話,認為有道理,邊想歸還兵權。他的姑姑呂嬃認為他們當時軍隊是取禍之道,但是呂祿並沒有聽取姑姑的意見。最後,還是在酈寄和劉揭的勸說下,將軍權交給了周勃。
老謀深算,隱身幕後周勃進入北軍後,讓大家表明立場,軍人們都表示忠於劉氏,於是周勃順利統領了北軍。但是周勃自己並沒有動手除掉諸呂,而是在陳平的建議下讓朱虛侯劉章做了劊子手。朱虛侯確實不是吃素的,帶了周勃分派的一千多人就出發了,在未央宮門口殺死了呂產,又在殺死了長樂宮衛尉呂更始。之後朱虛侯回到北軍,將情況向周勃彙報。
斬草除根,掌控全域性周勃聽後大喜道:“所擔心的只有呂產,現今誅殺了他,天下安定了。”於是派人分頭將呂家的男男女女全部捉拿,無論大小全部殺掉。並逮捕誅殺呂祿,用棍子活活打死了呂嬃,派人誅殺燕王呂通,並廢掉了魯王張偃。派朱虛侯劉章把誅殺諸呂的事,告訴他的哥哥齊王命令他罷兵,又讓灌嬰率軍返回京城宿衛。這樣一來齊王只能乖乖回到封地,順便也把劉章打發走了,灌嬰也調回京城便於控制。至此諸呂之亂被順利平定,大局完全掌握在了周勃和陳平的手裡。
-
4 # 識小錄
周勃、陳平等人剪滅諸呂的過程中,是內外雙方相互配合的結果。
先說外面的一方。當時,呂后死後,齊王因諸呂將要作亂,所以發兵西進,於是呂祿、呂產等人就派灌嬰率兵抵抗齊王的部隊,但是灌嬰到達滎陽後,並沒有和齊王開戰,而是私下裡和齊王聯合,兩人按兵不動,靜觀其變。因為有東方重兵的虎視,所以關中帝都裡的諸呂才不敢輕易起兵作亂。所以在外的灌嬰等人的牽制對整個局勢的進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周勃)
其次是內部方面。當時帝都的主要軍事力量北軍和南軍分別掌握在呂祿和呂產的手中,其中北軍勢力要強於南軍,所以要想推翻諸呂,首先就要掌控北軍。於是周勃就利用了驪商和驪寄父子,透過綁架驪商而強迫驪寄去說服呂祿放棄北軍的兵權。為什麼呂祿會這麼輕易就放棄北軍的兵權呢?一是他蠢;二是呂祿和驪寄素來交好,對驪寄的話深信不疑;三是當時的內外局勢確實使得諸呂沒有十足的把握獲勝,因此才戰戰兢兢,遊移不定,被人一勸說,立馬就跟著走了。(陳平)
在呂祿放棄北軍君權後,周勃迅速掌控了北軍的力量,其後劉章果斷出擊,誅殺了呂產等人,帝都內的反呂勢力也一舉將諸呂連根拔起了。
所以這次事件中,內外雙方都起到了非常好的配合作用。在內作用最大的無疑是周勃、陳平、劉章等人,而在外功勞最大的是灌嬰。也因為如此,文帝在上臺後封賞最大的也是這幾個人。
(灌嬰)
-
5 # 老衲侃春秋
公元前188年,漢惠帝去世,呂后臨朝稱制。臨朝稱制是什麼概念?中國古代後宮是不能上朝堂的,所以後妃要掌權就要“臨朝”。過去皇帝的命令專稱“制”、佈告公文稱“誥”;后妃掌權之後,其命令自然也要上升到皇帝的級別,於是就叫“稱制”。這種古代特有的“牝咮鳴辰”現象,就是從呂后開始的。
呂雉手握大權,開始重用本家的呂氏子弟。她封呂臺、呂產、呂祿等為王,控制了京師衛戍部隊,又擅權用事,排斥老臣,拔擢親信。一時號令均出於太后。由於劉邦生前與大臣有“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的盟約,呂后以諸呂為王,遭到劉氏宗室和諸大臣的強烈反對。
這一時期,朱虛侯劉章表現得特別突出。他那時年方二十,身強力壯,有一次在後宮侍奉太后時參加酒宴,太后讓劉章擔任監酒官。劉章自己請求說:“我本是將門之後,請太后允許我按軍法監酒。”
太后想都沒想,痛快的答應了。
當酒喝到高潮時,劉章請求給大家吟唱一首自己的詩作,太后一看有人這麼捧場,要獻詩助興,自然很樂意。於是劉章就開始吟唱起自己的《耕田歌》:
深耕播種,株距要疏;
不是同種,揮鋤鏟除!
一聽這個歌詞,剛才歡樂的氣氛突然冷場了。大家都知道歌中所指的意思,但無人再敢往上捋這個茬。
這一冷場,喝起酒來有點興趣索然,參加宴席的諸呂中有一人很快就醉了,他偷偷的離席而去。但還沒到宮門口,劉章追上來拔劍斬了此人,回來報告太后說:“有一人逃酒而走,我以軍法將他處斬!”(報曰:“有亡酒一人,臣謹行法斬之!”《資治通鑑·漢紀五·高皇后元年》)
呂雉沒想到出現這種變故,和左右人等都大吃一驚。但有前言在先,允許他以軍法監酒,無法治他的罪,宴席於是不歡而散。從此之後,諸呂都很懼怕朱虛侯劉章,劉氏宗室的勢力由此而增強。
公元前180年,呂雉病重。在她病危之時,下令任命侄子趙王呂祿為上將軍,統領北軍;呂產統領南軍。並且告誡他們:“高帝平定天下以後,與大臣訂立盟約:‘不是劉氏宗族稱王的,天下共誅之。’現在呂氏稱王,劉氏和大臣憤憤不平,我很快就死了,皇帝年輕,大臣們可能發生兵變。所以你們要牢牢掌握軍隊,守衛宮殿,千萬不要離開皇宮為我送葬,不要被人扼制。”
呂后死後,呂產又被任命為相國。諸呂死死的把握南北軍的指揮權。
但是朝臣中出現了異動現象,在暗暗的和呂氏較勁。陳平採納陸賈的計謀,用五百斤黃金為絳侯周勃祝壽,舉辦豐盛的宴席,太尉周勃也以同樣的禮節回報。由此,一文一武兩個朝廷重臣互相緊密團結在一起了。
周勃雖然官職是太尉,理所當然的是朝廷的最高軍事長官。但當時呂祿呂產獨攬兵權,周勃連北軍的大營都進不去,更不要說想控制或者調動軍隊了。
平陽侯曹窋知道了呂產打算入宮進行叛亂,並告知丞相陳平和周勃,此時襄平侯紀通將符節交給周勃,周勃於是挾持呂祿友人酈寄之父,逼他遊說呂祿交出兵權,呂祿認為酈寄不會欺騙自己,就解下將軍印綬交給典客劉揭,周勃順利的接管了北軍。
周勃進入北軍時,呂祿已經離去。周勃進入軍門,下令軍中說:“擁護呂氏的袒露右臂膀,擁護劉氏的袒露左臂膀!”
軍中將士全都袒露左臂膀。
北軍被解決掉了,但是還有南軍未被控制,陳平讓劉章輔佐太尉。太尉令劉章監守軍門,又令曹窋告訴統率宮門禁衛軍的衛尉說:“不許相國呂產進入殿門!”
那邊呂產不知呂祿已經交出兵權,已經離開了北軍的軍營。他進入未央宮,準備作亂。呂產來到殿門前,無法入內,在殿門外徘徊往來。曹窋怕自己難以制止呂產入宮,策馬告知太尉。
周勃這時對能否戰勝諸呂心裡沒底,所以不敢公開宣稱要誅除呂氏,就編了一個藉口對劉章說:“立即入宮保衛皇帝!”
劉章請求派兵同往,周勃撥給他一千多士兵。劉章進入未央宮門,見到呂產正在廷中。劉章立即率兵向呂產衝擊,呂產逃走。
此時天空中突然狂風大作,因此呂產所帶黨羽親信內心慌亂,都不敢和北軍纏鬥;劉章等人一直追逐呂產,在郎中府的廁所中將呂產殺死。
殺死呂產後,緊接著又捕殺呂祿。並分派人手去捕殺諸呂,呂氏一族不管男女老幼全部族誅。劉章在此次行動中立了大功,後來被漢文帝加封二千戶俸祿,並且從朱虛侯晉封為城陽王。
誅滅呂氏勢力後,大臣認為呂雉所立的後少帝和另外兩個劉盈庶子均不是劉盈親生,於是先廢后殺少帝劉弘,並在劉姓皇族選擇皇位繼承人。考慮的重點就是其母親,要汲取以前的教訓,不能有一個勢力強大的孃家,於是迎立當時封為代王的劉恆繼承帝位,是為漢文帝。
代王是高帝在世諸子中年齡最大的一位,為人仁孝寬厚,太后薄氏一家謹慎溫良。立年長的本來就名正言順,更何況代王又以仁孝而聞名於天下呢!於是,大臣們共同議定擁立代王劉恆為帝,並派人召代王入京。
劉恆見到使者,一開始並不相信。代王府的屬臣們意見也不統一:郎中令張武等認為有詐,提議以有病的名義給推辭掉,以觀察情況的變化;而中尉宋昌認為劉氏江山穩固,不必有所顧慮。爭論的結果是決定入京。
為了以防萬一,劉恆在向長安進發的過程中一步步小心從事,深怕中了計,喪命黃泉。一是派舅舅薄昭先到長安探聽虛實,二是到離長安城五十里的時候,又派屬下宋昌先進城探路。宋昌到達渭橋,丞相以下的官員都來迎接。宋昌到高陵回報劉恆,於是劉恆行進到達渭橋,群臣以臣禮拜見劉恆,劉恆亦謙遜回拜。
太尉周勃進言說:“要求賜片刻時間秘密稟陳。”
宋昌說:“要是太尉所奏的是公事,就請當著眾臣的面奏;要是所奏的是私事,王者是無私的。”(太尉勃進曰:“願請閒。”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無私。”《資治通鑑·漢紀五·高皇后元年》)
太尉周勃就跪著送上天子玉璽。劉恆辭謝說:“請到京都館舍再議。”
最後,小心的劉恆終於在陳平等眾大臣的擁戴下平安地住進了未央宮,繼承了皇位,是為漢文帝。
這一次漢朝的群臣做出了一個正確的選擇。漢文帝劉恆在位23年,車騎服御之物都沒有增添;屢次下詔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寶;平時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絲綢做的衣服;劉恆為自己預修的陵墓,也要求從簡。
在中國曆代帝王中,劉恆是一生都注重簡樸而為世人稱道的好皇帝。
參考資料:《史記》漢·司馬遷
《漢書》漢·班固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
-
6 # 晉公子
“狸貓換太子”
呂氏家族的覆滅對呂后來說還不是最慘痛的結果,因為她扶植呂家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確保漢惠帝劉盈的這支血脈能穩穩地坐在未央宮的龍椅之上。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付出犧牲在所不惜。
但呂后沒料到,扶植諸呂的結果竟然導致了劉盈這支高皇帝的嫡傳血脈被斬盡殺絕。
呂后死後,以陳平、周勃為代表的朝中功臣與以齊王劉襄(齊悼惠王劉肥之子)為代表的劉姓諸侯就已經開始謀劃對呂氏家族動手了。
對“諸呂之亂”的原委始末,司馬遷的《史記》有許多很蹊蹺的記載。
“諸呂之亂”的起因究竟是什麼?
司馬遷記載這一事件起因的“書法”,我認為不符合中國傳統史學著述的一貫精神。
在《呂后本紀》當中,司馬遷的記載是這樣的:
當是時(指呂后駕崩之後),諸呂用事擅權,欲為亂。畏髙帝故大臣絳(周勃)、灌(灌嬰)等,未敢發。
呂祿、呂產欲發亂關中,內憚絳侯、朱虛等,外畏齊、楚兵,又恐灌嬰畔之。欲待灌嬰兵與齊合而發,猶豫未決。
呂產不知呂祿已去北軍,乃入未央宮,欲為亂。
在上文中,司馬遷連續三次寫下了“欲為亂”。“欲”意味著它只是一個想法,尚未付諸行動。
中國史學傳統最重“實錄”。
所謂“實錄”就是忠實地記錄歷史的本來面目,這就要求嚴謹的歷史著作只能記載歷史人物的行為,而不能妄自揣測人物的內心。
因為只有行為才是外在可見的,才能實錄。
如果一定要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只能透過對行為的記錄去逆向暗示他的心理,而不能直接描寫他的心理活動。
因為“實錄”精神的存在,我們會發現不但正史傳記的寫作會竭力避免心理描寫,甚至連《三國演義》這樣的講史小說都會盡量規避這一點。
但上文的這三次記載卻是典型的心理描寫:它說呂產、呂祿想作亂,但緊接著卻又說他們因為忌憚功臣與劉姓諸侯王,引而未發。
這等於是在沒有犯罪事實的前提下推定犯罪動機——我猜你們一定想造反!
這樣的罪名同“腹誹心謗”有什麼分別?
當然,《史記》這樣寫,我不認為是太史公的著史水平有問題。這些文字很可能是司馬遷從官方檔案中原封不動地謄寫過來的,至於它的真實性,我想恐怕連司馬遷自己都不信。
因為在他本人的敘述中已經為我們留下了揭秘真相的突破口。
說諸呂想要造反,《史記》當中記載的罪狀有兩條:
其一,功臣們說當時在位的少帝劉弘不是孝惠帝的親生兒子,而是呂太后用別人的兒子冒充的,其目的只是為了要霸佔劉姓的皇帝寶座。這等於說呂太后生前親自策劃了一起“狸貓換太子”事件。
其二,呂后駕崩之後,她的侄子呂產和呂祿妄圖把小皇帝攥在自己手裡,輔以對京城南北二軍的掌控,挾天子以令諸侯。
從司馬遷的敘述看,這兩條罪狀都是失實的。
首先,少帝劉弘究竟是不是漢惠帝劉盈的血脈?
在《呂后本紀》中司馬遷本人的敘述是這樣的:
太后欲王呂氏,先立孝惠後宮子強為淮陽王,子不疑為常山王,子山為襄成侯,子朝為軹侯,子武為壺關侯。
(公元前184年)五月丙辰,立常山王義(即襄成侯劉山)為帝,更名曰宏。不稱元年者,以太后制天下事也。以軹侯朝為常山王。
這個記載同功臣們的說法是相互矛盾的:
功臣們的口徑是劉弘及其他三位諸侯王都是冒牌皇子,但司馬遷卻說他們是孝惠帝的“後宮子”,也就是說他們真是孝惠帝的兒子,不過其母卑賤,並非皇后嫡出。
這兩個相互矛盾的說法哪一種是真實的?
我的判斷是後一種更可信,劉弘等人確實是孝惠帝的親生兒子。
之所以做出這個判斷,是因為《史記·孝文字紀》中記載了這樣一件耐心尋味的事情:
當諸呂之亂戡定後,代王劉恆來到長安準備登基。以丞相陳平、太尉周勃為首的文武百官趕來渭橋迎接他。
雙方見面施禮已過,周勃對劉恆說:“願請間言”——請借一步說話。
代國中尉宋昌當即制止周勃說:
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
——《史記·孝文字紀》
這個細節大有深意,周勃究竟想跟劉恆私下說些什麼呢?
司馬遷在《呂后本紀》中說道:
(諸呂滅後)諸大臣相與陰謀曰:“少帝及梁、淮陽、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呂后以計詐名他人子,殺其母,養後宮,令孝惠子之。立以為後及諸王,以強呂氏。今皆已夷滅諸呂而所置立,即長用事,吾屬無類矣。”
——《史記·呂后本紀》
功臣們的話說了兩層意思,第一,少帝劉弘及其他三位諸侯王都不是孝惠帝的骨血;第二,他們是呂氏家族弄了來冒充太子的“狸貓”,必須處死。
蹊蹺的是,這裡面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讓功臣們只能“陰謀”而不能“陽謀”呢?
那隻能是:這四位皇子都是孝惠帝的親兒子,但大臣們為了斬草除根,徹底剷除呂氏家族的勢力,連帶把呂氏家族忠心保衛的孝惠帝一支皇族盡數消滅了。
這一點估計代王劉恆和他的屬僚心裡都有數。所以當週勃想跟劉恆私下講明這個情況的時候,宋昌要趕緊堵他的嘴:要殺死孝惠帝的子嗣那是你們盤算的事兒,鍋就得你們自己背。代王並沒有參與這個事情,你們不能拖他下水!
這才是“王者不受私”的真實含義——如果讓劉恆捲入到這樁骯髒的政治謀殺中去,他還能堂而皇之地當這個皇帝嗎?
但是話又說回來,劉恆畢竟是這場政變的受益者,要不是孝惠帝劉盈的兒子們被功臣斬盡殺絕,又哪裡輪得到他來當皇帝呢?
既然得了便宜,他就得裝胡塗,因此官方檔案裡對這次政變的記載就只能按照功臣們的口徑來寫了。
這應該是漢文帝劉恆與太尉周勃之間的一份政治默契。
其次,說呂產、呂祿想要挾天子以令諸侯也是站不住腳的。
《史記·呂后本紀》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
呂后駕崩之後,齊王劉襄舉兵討伐諸呂。受諸呂的委派而帶兵前去鎮壓齊王的功臣灌嬰才到滎陽就停了下來,並與劉襄達成默契,雙方將連手應對諸呂。
這時坐在京裡的呂產、呂祿還實際掌握著南、北二軍的指揮權。為了解除他們的兵權,太尉周勃派遣與呂祿私交甚好的酈寄前去遊說他:
髙帝與呂后共定天下。劉氏所立九王,呂氏立三王,皆大臣之議。事已佈告諸侯,諸侯皆以為宜。今太后崩,帝少,而足下佩趙王印,不急之國守藩,乃為上將將兵留此,為大臣諸侯所疑。足下何不歸將印,以兵屬太尉,請梁王歸相國印,與大臣盟而之國。齊兵必罷,大臣得安,足下髙枕而王千里,此萬世之利也!
——《史記·呂后本紀》
酈寄跟呂祿攤牌,呂家兄弟以諸侯王的身份在京掌兵已經引起了異姓功臣與劉姓諸侯兩方勢力的共同猜忌。
為了洗刷清白,呂祿、呂產應該即刻放棄兵權,趕緊之國,安安分分地做他們的諸侯王去。
如果呂產、呂祿真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野心,那他們絕不可能接受酈寄的建議。
但事實是呂祿接受了這個建議,把兵權交給了周勃,於是他和呂產乃至整個呂氏家族便成了功臣們發動政變的清洗物件。
功臣們消滅呂氏之後繼續消滅孝惠帝的子嗣也印證了諸呂的清白:
“今皆已夷滅諸呂而所置立,即長用事,吾屬無類矣”
殺掉諸呂之後如果還讓孝惠帝的兒子做皇帝,一旦小皇帝長大成人,一定會拿功臣開刀,為呂氏報仇。
你能想象漢獻帝會為曹操報仇嗎?不盼他早點兒死就不錯了。
功臣們的擔心證明,諸呂確是孝惠帝的忠臣。
尾聲
公元前180年的七月,病入膏肓的呂太后即將撒手人寰,在臨死前她將呂產、呂祿兩位侄兒叫到床前諄諄告誡:
髙帝已定天下,與大臣約曰:“非劉氏王者,天下共擊之”。今呂氏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為變。必據兵衛宮,慎毋送喪,毋為人所制!
——《史記·呂后本紀》
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呂后都沒能閉上那雙警戒著功臣的眼睛。但她卻沒有料到,在她死後首先站出來向呂氏發難的卻是劉家的後輩。
齊王劉襄、朱虛侯劉章,這些呂后曾經極力想要拉攏的劉姓宗親最終敲響了呂氏與少帝劉弘滅亡的第一聲喪鐘。
回首當年與孝惠帝的爭執,強硬的呂后執意要以雷霆手段威服劉姓諸王,拗不過母親的孝惠帝劉盈被迫選擇退讓,借酒澆愁,遂至一病不起。
而呂后的強硬卻最終將劉盈與呂氏兩大家族一併葬送。
至剛則易折,倘若當年孝惠帝懷柔劉姓骨肉的政策能夠順利實施,歷史是否會給他和呂后一個更加溫情的結局呢?
-
7 # 南方鵬
每一朝代開國,自然會出現從龍擁立的功臣甚至形成一派,漢朝也不例外,對比功臣,在楚漢相爭中迫於形勢分封的異姓王威脅更大,劉邦呂后大開殺戒,好不容易搞定異姓王,分封劉姓子弟鎮守四方,至此劉邦已是油盡燈枯,沒有辦法再為維護統治繼續出力。劉邦死後,形成呂后為首的包括其嫡子惠帝劉盈的諸呂一派,功臣派和分封在各地的侯王派。劉邦死時,呂后就動了殺機,打算誅戮功臣,與審食其商量說“諸將與帝為編戶民,今北面為臣,此常怏怏,今乃事少主,非盡族是,天下不安”,聽從勸說後才罷休。
周勃陳平二人是劉邦打天下的重臣,得力將領和謀士,在諸呂當權時虛與委蛇,適當韜光養晦,暗中卻與劉章和齊王劉肥的大兒子劉襄等勾結。呂后將死時,大賜金帛給眾臣屬以收人心,又囑咐呂祿呂產等呂家人,不要輕棄兵權為他人所乘,也不要離開皇宮為她發喪。呂后一死,功臣派馬上行動起來,脅迫酈商,讓他的兒子酈寄說服呂祿交出北軍兵權,周勃得以進入軍中,號召軍士們擁劉倒呂。
而齊王劉襄也以誅諸呂為號起兵直指長安。呂產派灌嬰出兵抵擋,倒促成功臣與外王陣前聯合。與此同時,南軍也被劉章控制,周勃命令朱虛侯劉章率兵千人以進宮護衛皇帝為名,伺機捕殺了統率南軍的相國呂產。後又捕殺呂祿,並分派人手去捕殺諸呂,不論老少呂氏一族不管男女老幼全部族誅。又廢少帝立文帝,功臣和藩王們暫時奪回權柄。
-
8 # 君山話史
呂后去世後,呂氏外戚大權獨攬,劉氏皇族幾乎被架空。如果不是周勃與陳平挺身而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剷除諸呂,漢代的歷史或許就要改寫了。
周勃與陳平雖然是開國元勳,卻沒有實際兵權,他們又是何如虎口拔牙,鋌而走險呢?
第一,為對抗呂氏外戚集團,周勃與陳平選擇聯手在呂后當權時,呂氏外戚集團開始以火箭般的速度躥起。呂后把京城最重要的兩支武裝南軍與北軍都交給呂氏外戚,同時分封呂姓子弟為王。呂氏大有取代劉氏之勢。在這種情形下,劉邦的一幫老臣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如何來對抗呂氏集團呢?
當時老臣中,地位最高者當屬右丞相陳平與太尉周勃。不過兩人關係很差,當年陳平剛投靠劉邦時,周勃等人就誣陷他貪財盜嫂,大家想想,這兩人關係能好嗎?然而,在嚴峻的政治形勢面前,兩人都無法獨自扭轉大局,只能選擇聯手合作。
幸好,陸賈出面了,他告訴陳平,將相和睦,萬一天下有變才能相互策應。這些話令陳平頓悟,他主動給周勃送上黃金、美酒,周勃也以禮相贈。這出“將相和”使兩人團結一致,為最終粉碎諸呂集團打下基礎。
第二,呂后去世時,把兵權、相權都交給呂氏外戚公元前180年,呂后臨死前,安排趙王呂祿擔任上將軍,統轄北軍,梁王呂產統轄南軍,並任命呂產為相國。呂后要叮囑說:一定要控制住軍隊,別讓政敵有機可乘。
呂后一死,呂氏外戚集團與劉氏皇室集團的矛盾極劇尖銳化,衝突不可避免。
齊王劉襄率先起兵,釋出檄文,聲討呂氏家族的罪行,號召天下群起而討伐。相國呂產派大將灌嬰率部出關中,平定齊王劉襄的叛亂。灌嬰對呂產的命令陽奉陰違,他率軍隊進抵滎陽後,便按兵不動,暗地裡與齊王劉襄等取得聯絡,達成一致意見:倘若呂氏集團有政變的苗頭,他將聯合齊國軍隊反攻。
呂祿、呂產此時也明白,兩大政治集團積怨頗深,已經勢不兩立,如果不及早發動政變,便會被劉氏集團搶得先機。可在這個時候,呂祿與呂產舉棋不定,內則顧忌太尉周勃,外則顧忌齊、楚等劉氏封國,同時又擔心擁兵在外的灌嬰叛變。
第三,周勃找到了突破口此時,太尉周勃心急如焚,他雖然名義上是全國最高軍事長官,可是京城的武裝力量南軍與北軍全部掌握在呂祿、呂產手中,萬一兩人發動軍事政變,怎麼辦呢?關鍵時刻,周勃想起老臣酈商。酈商的兒子酈寄,與呂祿是好朋友。周勃打算從酈寄這裡作為突破口,尋找呂氏集團的致命弱點。
在重要關頭,酈寄選擇站在老臣們這邊,捍衛劉氏政權。他跑去對呂祿說:齊國之所以起兵,是因為猜疑您別有用心,為什麼不把兵權交給太尉周勃呢?這樣齊國就有沒出兵的藉口了。
呂祿想起呂后在臨終的囑咐——不可丟失兵權,所以猶豫不決,遲遲不肯交出兵權。
這個時候,呂產得到密報:灌嬰與齊國、楚國已經達成協議,準備聯合進攻京城,誅殺呂氏集團。呂產大驚,火速進宮,打算緊急發動政變。
第四,奪取北軍,平定諸呂此時的形勢異常緊張,周勃必須當機立斷。他如今只能鋌而走險,孤注一擲了。周勃火速趕往北軍兵營,他持皇帝符節,假傳聖旨,要求接管北軍。呂祿對周勃前來接管北軍很是吃驚,酈寄在一旁說:皇上已經派周勃來接管軍隊,你最好交出將印,否則大禍臨頭了。
呂祿信以為真,便將上將軍的將印交給周勃,匆匆離去。得到將印後的周勃馬上召集軍隊,發令全軍:“為呂氏者右袒,為劉氏者左袒。”士兵們估計也不在乎什麼呂氏還是劉氏,關鍵看頭兒的態度,於是紛紛露出左臂,以示效忠劉氏。這樣,周勃憑藉自己的機敏與果敢,控制了北軍這一重要的軍事力量。
呂產不知道北軍已落入周勃之手,他率一支衛隊趕到皇宮,準備發動政變。這時周勃已經搶先派軍隊入駐皇宮,實施戒嚴。呂產的軍隊與周勃的軍隊在皇宮外展開激戰,在交戰中,呂產被北軍所殺。呂產被殺,呂祿失去兵權,呂氏集團在一天之內,從極盛走向毀滅。呂氏家族成員,無論男女老幼,全部誅殺,寸草不留。
呂后沒有想到,她屍骨未寒,其精心構建的呂氏王朝,就這樣灰飛煙滅了。
回覆列表
《笠翁對韻》中說道:雖非周勃安劉手,不愧當年產祿誅。黃蓋能成赤壁捷,陳平善解白登危。周勃自幼習武、弓馬嫻熟,高大魁梧、擅長器樂,心有猛虎細嗅薔薇。陳平少時喜好讀書,為人長大美色,有政治抱負。
呂雉也曾是個賢惠的女人,盡己所能,支撐著劉邦的整個家庭。只是夫君成功後,因與舞姿綽約、極具韻律美的戚懿那女人間的易儲之爭,才不得不拉幫結派。
西漢初年,大漢與北方少數民族之間,朝廷與百姓之間,君與臣之間,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呂雉殘忍地剪除異己,拉攏呂澤、陳豨、靳歙、蠱逢、郭蒙、朱軫,以及丁復、傅寬等將領。
漢高祖他是瞭解呂雉的性格和心機的,擔心她以後會架空兒子劉盈,“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令為太尉。” 以及安排了曹參、陳平、王陵等輔政。
劉邦還擔心樊噲會殺掉戚夫人和趙王如意,因為樊噲是屬於呂后一黨,沒有了樊噲,呂氏一族都是平庸之輩,翻不了天,故命陳平斬噲。陳平畏呂后,卻執噲詣長安。
果不出劉邦所料,在其死後,呂雉家族把持了漢朝大權。她以趙王呂祿為上將軍,以呂王呂產為相國,而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大臣幾乎是無職更無權。公元前180年,呂雉逝去,一武一文的周勃與陳平,立馬聯絡劉襄、劉章兄弟倆,帶人除掉了諸呂一族,擁立代王劉恆為漢文帝,為漢朝續命了幾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