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遺產君
-
2 # 張思遠33
荀彧是曹操的一個重要謀士,曹操第一次見荀彧,聽此談吐,就說得公如得子房也,也就是說荀彧就像張良一樣多謀略。三國志評論荀彧清明通雅,是君子,溫潤如玉!從此看來,曹操對荀彧非常敬佩!也是言聽計從,以師待之。同樣荀彧也非常敬重曹操,認為曹操能文能武,文可治國,無能安邦,匡扶漢室,只有曹操 能勝任,由此看來,荀彧是老實人,不如曹操狡詐,在曹操認為,漢獻帝只是扶不起來的皇帝,所謂的漢只是一個空殼,自己以後必會代之,所以漢獻帝封曹操為魏王,加九錫,毫不推辭,欣然接受,曹操手下都熱烈祝賀,只有荀彧勸曹操,說,你的職位已經很高了,沒有必要再接受魏王了,曹操聽了很不高興,甩手而去,沒有多久,曹操叫人送來一禮盒,荀彧開啟一看,是空的,荀彧聯絡勸曹操的情景,看到空盒心裡想‘空空如也,要你(盒)用,’。聯想起一連串事情,本來寄希望於曹操匡扶漢室,沒有想到曹操乃為漢賊,於是服毒自殺!其實荀彧死後曹操也是很傷心,送空盒的意思是說,漢朝以經是空殼一個,要漢朝有何用!沒有想到荀彧想錯了,到底誰對誰錯,後人自有評論!用現在的話說,荀彧社會經驗太少,所以無法適應當年官場!謝謝大家!
-
3 # 赤旗插遍天下
荀彧之死大致過程如下
(建安)十七年,董昭等謂太祖宜進爵國公,九錫備物,以彰殊勳,密以諮彧。彧以為太祖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會徵孫權,表請彧勞軍於譙,因輒留彧,以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太祖軍至濡須,彧疾留壽春,以憂薨,時年五十。董昭為郭嘉的繼任者可見其信任,讓董昭問荀彧基本就是曹操親自問差不多。
荀彧的反對讓曹操必須痛下殺手。因為荀彧是潁川派的掌門人,除了本人荀攸,鍾繇 趙儼 陳群 杜襲 後來又舉薦過很多人,包括司馬懿!
可見其影響之大。曹操讓其勞軍,就讓其離開漢朝的機要地點尚書檯,消弱其影響。
我個人相信兩個人在壽春是有場談話的。雙方都攤了牌。結果就是隻有其中一方妥協和消滅,沒有雙方並存的可能性。
荀彧選擇了抗爭,迎來了那個食盒。
魏氏春秋曰:太祖饋彧食,發之乃空器也,於是飲藥而卒。荀彧在死之前把檔案燒個精光,至於是保護別人,還是心如死灰,不在獻策,不得而知。
彧自為尚書令,常以書陳事,臨薨,皆焚燬之,故奇策密謀不得盡聞也。最耐人尋味的是這段記載。
明年,太祖遂為魏公矣。這一年裡曹操對潁川派做了什麼不得而知。
而陳壽用了“遂”這個字似乎告訴我們,曹操稱公唯一或比較大的阻力就是荀彧。
至於荀彧為何因空食盒而死?
不用糾結,留你何用,請君自裁這種東西。
《後漢書·荀彧傳》:操饋之食,發視,乃空器也,於是飲藥而卒。曹操很愛打啞謎,比如勾搭過另一位王佐之才諸葛亮:
今奉雞舌香五斤,以表微意。漢官儀,尚書郎含雞舌香伏奏事,古稱食祿,無食就是無祿,按《禮記》
士死曰不祿滿腹經綸荀彧看到這般該如何?
恐怕在如此形勢下曹操也對老友唯一關照,讓其走的體面些。畢竟邢不上大夫。
曹操終其一生沒有稱帝可能還有一個原因。他忘不了荀彧那一雙憂鬱的眼睛。荀彧在看著他雖然我經常黑易教授,但觀點我很認同。雖然事實可能不是那樣,但我還是相信著。
最後荀彧三國志有傳,畢竟是曹魏開國元勳,這是擺脫不了的。但後漢書也有傳,至少後人認為他還是漢臣。
如果人死後真有靈,荀彧聽到這個訊息,希望他的眼睛不在充滿憂鬱。
-
4 # 鄔斯大人
字|1540字,閱讀用時4分鐘
荀彧是漢末名臣,政治家,戰略家,也是一個有著堅定政治操守的人。自董卓起,東漢進一步衰微,朝廷已經失去了掌控天下的能力,這時候需要一位力挽狂瀾的人物出現。
荀彧和其他忠於漢室的臣子渴望有一位亂世能臣匡復社稷,挽江山於不倒,這時候曹操進入了他們的視野。
曹操加入袁紹反抗董卓暴政的聯盟,征討董卓,從那時候起他的個人能力就得到了體現。董卓被王允和呂布誅殺後,董卓部將李傕等攻入長安,再次挾持了漢獻帝,後來逃出長安。曹操趁勢迎立漢獻帝於許昌,控制漢獻帝,從而達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目的,荀彧在曹操身上看到希望,所以公元191年投靠了曹操。
不同於董卓,曹操在政治、軍事、忠心上的表現要好的多,即使他有野心,但他基本恪守了一個漢臣的職責,沒有廢黜漢獻帝,而是繼續擁戴他,這給荀彧這樣的人留下了較好的印象。
曹操一直自詡為漢臣,也基本是這樣做的,因為他禮賢下士、愛惜人才,所以將荀彧招攬到自己門下,以備自己所用。在荀彧心中,曹操是拯救漢室最合適的人選,所以他為曹操服務,其實也是在為朝廷服務。相比軟弱的漢獻帝,曹操更能保護漢室江山,所以荀彧成了曹操最核心的幕僚之一。
軍事戰略方面,荀彧為曹操規劃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得到曹操的讚賞;政治方面,為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群、杜襲、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他也是曹操統一北方最大的功臣。
荀彧為曹操做了很多,是因為他把匡復漢室的希望寄託到了曹操身上,所以他才如此盡心盡力,在他內心深處,曹操儼然已經成為漢朝的救星了。這行的配合從191年一直持續到了212年才發生看變化。
公元212年,曹操完成了統一北方的大業,其個人功績和名望已經達到頂峰,緊隨其後的是曹操的政治野心。不滿足現有的一切殊榮,曹操欲進爵國公、加封九錫(古代皇帝對大臣的最高禮遇),荀彧認為此舉不當,有違曹操作為漢臣的規制和聲譽,但卻引發了曹操的不滿,自從兩人的關係基本已經宣告破裂。
其實說直白點,荀彧希望曹操能夠言行一致,恪守一個做臣子的本分,成就他“匡復社稷的忠臣、正臣”的美名,因為曹操的行為有僭越之嫌,一旦曹操真的進爵國公、加封九賜,那麼曹操一定會迎來天下的不滿和唾棄,曹操也會因此背上罵名。從個人起事到取得今天的成就,曹操一直是打著王旗行事,如今卻要違背這個政治諾言,這豈不是要告訴世人之前的所作所為都是另有所圖。
荀彧心裡清楚,此時如果不加以勸阻,那麼曹操下一步就是稱王甚至稱帝,到時候他就真的攔不住了。如果曹操老老實實做一個匡復社稷、結束亂世的臣子,那麼他一定會青史留名,相反,如果他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實現他個人稱王稱帝的政治野心,那事件的性質也就完全變了,曹操會由大忠變為“大奸”,後世也會留下罵名。
曹操沒有聽從荀彧的勸誡,並從那次事件後逐漸冷落了他,不久荀彧就選擇自殺了。
所以,關於荀彧自殺的原因,我總結了以下三種可能:A: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荀彧一直視自己為協助曹操拯救天下的漢臣,所以他吃的是漢祿,當然也要為漢朝辦事。但是曹操送來一個空的飯盒,其實是在暗示荀彧:漢室已亡,故無漢祿,你還是接受現實,斷了那念想吧。荀彧看到自己復興漢室無望,到頭來輔佐的只只是一個偽君子,所以他已經絕望了,他有愧於漢室,因此選擇自殺。
B:這是第一種解釋,第二種解釋就是曹操暗示荀彧:漢室已亡,無漢祿可食,如今我要改天換地,我知你不會再輔佐我,但也請別來阻止我,你自裁吧!這是你最好的結局,我不想讓你死的太難看,上路吧,兄弟。
C:最後一種其實是在試探荀彧,看他如何選擇,漢室已亡,漢祿已無,如果不想餓死,那就從了我吧,跟隨老哥開創一份偉業,別在固守那不合時宜的君臣之道,順應時勢才是最正確的選擇。但是他沒想到荀彧對於漢朝是如此的忠心,即使死,也都不願再輔佐他,他感到非常失落,又對荀彧的死感到非常可惜。
-
5 # 靈山小七
其實空盒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含義,只是其中蘊含的道理很簡單:
就好比你最近手頭緊,你找你的某個朋友借錢,他先是很為難的樣子,最後藉口說他現在忙,一會兒有空的話就把錢給你打卡上。結果一天過去了,卡上的金額沒有變動。這個時候,面對他無聲的拒絕,你覺得你還好意思追問他為什麼沒給你打錢嗎?
荀彧已經徹底得罪了曹操,曹操若是顧念舊情想挽回,贈送禮物自然不會是空盒子。既然贈送一個空盒子,難道會是曹操忘記放禮物進去了?怎麼可能?曹操只是不想做得太流於痕跡太著相了,故意送個空盒子,無聲的告訴荀彧,人與人之間贈送禮物是因為情誼,我送你禮物卻是空的,就說明你我之間,已經沒有情誼可言了。荀彧作為一代謀臣,卻被主子如此羞辱,想要洗刷這恥辱,恐怕唯有死了(儒生一般都是鑽牛角尖的高手)。
-
6 # 雲子落
說曹操殺人不眨眼,並不為過!曹操屠城無數,論三國軍隊兇殘,除了西涼,就數曹魏!曹操也有誅殺與自不和諧的名士的習慣,如彌蘅、邊讓、孔融、崔琰、楊修等慘死,均與他有關!但是,曹操誅殺有功之臣,卻不多見!疑似案例僅有,一是許攸,二是荀彧!
曹魏滅亡後百年,晉人陳壽編《三國志》說荀彧病死,再過二百年南朝范曄寫的《後漢書》說荀彧被曹操的空食盒逼殺!同為南朝人裴松之注《三國志》中所言《魏氏春秋》也記載“空食盒”故事,其歷史效能還不如《後漢書》!
竊認為,所謂曹操送空食盒給荀彧,純屬扯淡!中國歷史最大的嗜好,就是愛用一件事情,去佐證一個人的一生。比如出生時那天黃龍現身,要不蟒蛇出洞,然後簡簡單單地就按此解釋一生一世的曲折離奇!既省事又安全,不由得你不信!
但是,任何人物,無論今天與歷史,均有其特有的心理軌跡與邏輯習慣可辨!敢說荀彧不是被曹操“空食盒”逼殺,主要理由如下:
1、曹操不會殺害功勳卓著的最重要謀士
曹操初期愛殺人,僅是對戰爭曲解!不擇手段去爭取勝利,至少可以代替那句流言“寧我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但是曹操是個重情感,獎罰分明的人,愛自己的兄弟與家人,是他成功的關鍵!這在曹操《遺令》中可以看出,幾乎沒有朝廷大事,多是家族瑣事!可以這麼說,那顆在戰爭磨礪變得粗糙的內心深處,有著詩人般的柔軟!
荀彧打小被認定有王佐之才,辭漢帝、棄董卓,別袁紹,投曹操!曹操把他比作張良。兗州叛亂,荀彧與程昱死守三座城池,讓曹操在兗州有立足之地,得以東山再起。勸說曹操迎接漢獻帝,挾天子以令不臣,氣得袁紹要口吐鮮血。推薦荀攸、郭嘉、司馬懿等優秀人才;官渡之戰,荀彧不僅確保軍需與拱衛京都,還充當心理牧師,用四勝四敗啟發曹操,最終擊敗袁紹。衣帶詔叛亂,更是荀彧獨力圍剿,擠壓對手,以待曹操獵殺!
曹操曾說:“天下之定,彧之功也”!這樣一個幾乎與“曹魏”共成長的功勳巨星,其象徵意義,幾乎與漢獻帝等值!沒有漢獻帝,東漢的大旗必倒;少了荀彧,曹魏“同甘共苦”的精神則亡,再也無英雄肯為曹操賣命。這個道理顯然,聰明的曹操自然明曉!狡兔未盡,曹操絕不會烹殺走狗!即便荀彧一時與曹操意見相左,曹操當下膀大腰圓,只可將荀彧冷處理,何必趕盡殺絕!
2、荀彧是適者生存、識時務的俊傑
說荀彧無限忠於名存實亡的東漢政權,無異於說李師師呆在秦樓歌坊一直潔身自好,專等宋徽宗愛情一樣荒誕不經!董卓之亂,漢獻帝危在旦夕,荀彧責無旁貸帶著族人棄朝遠遁,投奔當時諸侯老大袁紹,絕對一副“賢臣擇主而事”模樣!
袁紹將荀彧奉為上賓,錦衣玉食。荀彧卻在袁紹繁花似錦裡看到他日必敗,甚至無可救藥;在諸多謀士與名流的不解目光和輕視嘆息中,放棄勢傾天下的袁紹,投靠當時幾乎一無所有的曹操,從此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改變了曹操這位英雄的一生。可見他所忠誠的英雄,絕非奄奄一息的東漢,從來都是能拯救蒼生的強者!
最能說明荀彧心中無漢的事例,就是衣帶詔!這是漢獻帝最後一擊,也是傾注所有心血的反搏!當時在曹操主外,荀彧主內的分工下,只要荀彧偏向漢獻帝一點,衣帶詔說不定就成為曹操的滑鐵盧!因為整個許都及外圍的軍事部署,均在荀彧的掌控中。事實上,正是荀彧的縝密緊逼,迫使衣帶詔在慌張中出錯,毀於一旦!不可否認,東漢就是在荀彧與曹操的聯手絞殺下,慢慢窒息的!
三、曹操殺荀彧,無異於劉備殺諸葛亮
荀彧可謂是曹操麾下最重要的謀士,其重要程度,不啻於諸葛亮對於劉備。劉備無諸葛亮,難以三分天下;曹操缺荀彧,無從談起稱雄北方。如果相信曹操會逼殺荀彧,就等於相信,諸葛亮反對劉備發動夷陵大戰,劉備直接賜酒毒之!
事實應該是這樣,當年董昭等人勸曹操即公位,曹操私下徵詢荀彧意見,荀彧認為不妥!曹操有點不高興,將荀彧的“二把手”工作晾晾。就像當年劉備革去諸葛亮軍事職務,讓他幹後勤工作那般!這是一把手處理“意見不一”下屬常用方法!這對於在曹營幹了二十多年行政的高管的荀彧,是很容易理解的!或者說,荀彧也是深諳此道的!
荀彧應當很高興代表曹操(雖然停了尚書令這個“二把手”工作,代之是“代理一把手”,可見地位並未降低)到譙縣勞軍!這種類似公費旅遊,到處會會老友,恣意吃吃老酒,一般人都會當成福利笑納!後來曹操親征東吳濡須,或許想起再跟荀彧談談,便讓還在譙縣的荀彧,就近趕往軍營一敘!誰知荀彧行至壽春突病,赫然長辭!
要知道,荀彧比曹操要小八歲,五十八歲的曹操四處親征,怎麼會想到五十歲的荀彧,就這麼一次隨軍出征,會水土不服,光榮沙場!可以這樣理解,無論安排荀彧勞軍,還是相邀軍營,都屬於老友間正常人事安排,哪來病中送食盒相逼的企圖!後人“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賊臉暴露無遺!這樣的結局,有點淒涼,或許這就是天意與定數,為曹操與荀彧不可違也!
如此這般,方能解釋在晉爵魏公分歧中,荀彧與曹操的智慧與友誼!當然也有例外,那就是荀彧得了海默茨綜合症,此患至今未有可解的良藥!
-
7 # ww王嘉
感謝再次相邀!所有政治家都具有殺伐決斷的能力,似曹操這類創下萬世基業的天之驕子,更是從骨子裡透著霸氣和自信,普天之下捨我其誰?在創業之初,因形勢所迫,自然"寓裡帥氣",求賢若渴,理賢下士,古今中外幾乎沒有不會裝B的政治家。曹操只所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實際上還是在找尋那份正統合法性,從而高舉義旗,聚攏人才,收買人心,雖然一方面對"漢"的氣數已盡,有著清醒的認識。在開始創業之初,世上無人識君為何方神聖,要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特別需要的一個高、大、尚,足以打動人心的口號,"摧枯拉朽齊努力"是事業成功的保證。在漢未,天下大亂,群雄並起之時,沒有比"匡扶漢室"更能打動士人儒生的口號了,很快曹操周圍就聚攏起一批以荀彧為代表的精英知識分子,這批人在曹操創業之初,和統一北方的過程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至於荀彧本人,更是被曹操稱之為"吾之子房",無論學識才華還是人品貞操在曹操的幕僚中,都是出類拔萃者。但荀彧身上同時又有著濃厚的儒生"名、節"意識,荀彧的悲劇根源在此。
隨著曹操事業的順風順水,特別是統一北方後,此時的曹操已名滿天下,自然不會再象原來一樣裝B了,事業和人生更上一層樓,需要更多的王氣,事業發展到一定的程度,謙謙君子大該已不能服眾,銳意進取才是王道,何況後面還有一大群部屬推著你向前走。儒生們雖然注意名節,但更懂得"識時物者為俊傑“,象荀彧一樣鑽牛角者,畢竟只是少數。
曹操給荀彧送一個空盒的意思是說:"荀彧,你飽讀詩書,學富五車,徒有天下名士之虛名。天道浩蕩,民意滔滔,大漢將傾,神鬼莫救。可嘆汝等酸儒,不識天數,以氣節虛名,逆民心社器,實乃螳螂擋車,蚍蜉撼樹。今賜汝盒,外表亮麗,腹內空空,此物喻汝,恰當如否?"荀彧受辱,隨喝藥自裁。
-
8 # 豹眼看歷史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戰略家,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荀彧早年被稱為"王佐之才",曹操稱為"吾之子房"。
荀彧在曹操統一北方的霸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可謂居功至偉。
其主要成就是為曹操規劃制訂了軍事戰略方針。
在幫助曹操實施這一戰略時,荀彧最主要的功績體現在兩點上:曹操兩次面臨重大決策時,荀彧都及時上呈建議書,為曹操正確決策起了關鍵作用。
從這兩個重要的建議書來看題主這個問題,就感覺很有意味。
01
《迎駕許都議》
迎駕都許議昔高祖東伐,為義帝縞素,而天下歸心。自天下播越,將軍首唱義兵,徒以山東擾亂,未能遠赴關右,然猶分遣將帥,蒙險通使,雖御難於外,乃心無不在王室,是將軍匡天下之素志也。車駕旋軫,義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懷感舊之哀。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民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後,大德也。天下雖有逆節,必不能為累,明矣。韓暹、楊奉,其敢為害!若不時定,四方生心,後雖慮之,無及。建安元年(196年),獻帝在楊奉,董承等護衛下,回到洛陽。
在要不要奉迎天子建都許縣的問題上,曹操內部發生了激烈地爭執。絕大多數人不同意迎接獻帝,理由是徐州還沒有平定,韓暹,楊奉連線北方的張楊,暫時還無法控制他們。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個理由是相當充分的。
但荀彧認為應該奉迎天子,並給曹操上了《迎駕許都議》。
曹操力排眾議,奉迎天子建都許縣。
從此,曹操奉天子以令諸侯,為統一北方奠定了戰略基礎。
02
《報曹公書》
紹聚眾官渡,欲與公決滕負。公以至弱當至強,若不制,必為所乘,是天下之大機也。且紹,布衣之雄,能聚人而不能用也。以公神武明哲,而奉以大順,何向而不濟?今軍食雖少,未若楚·漢在滎陽、成皋間也。是時劉、項莫肯先退者,以為先退則勢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眾,畫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能進,已半年矣。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用奇之時,不可失也。(袁宏《後漢紀》二十九,又見《後漢·荀彧傳》。)建安五年(200年)九月,官渡對峙,曹操軍糧將盡,士卒疲憊。曹操寫信給荀彧,準備退守許都。
荀彧回信,不主張退兵,建議繼續堅守。並指出袁紹也是銳氣枯竭,局面必將變化,正是使用奇謀的良機,不可失去。
曹操採納了荀彧的建議,最終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
03
匡扶漢室
荀彧終生追求的目標就是匡扶漢室。
初舉孝廉,任守宮令。看到董卓專權,不願與之同流合汙,棄官歸鄉。
後投奔袁紹,袁紹待為上賓。但發現袁紹不能忠於漢室後,就投奔曹操。
無論是奉迎天子還是官渡堅守,無不是忠心於漢室。
儘管結果是好的,但曹操是冒著天大的風險的。
曹操與荀彧或許在此時是出於不同的政治目的,但選擇的策略是高度一致的。
這是他們能夠密切合作的基礎。
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曹操不奉迎天子,曹操依然不失為一方諸侯;而獻帝的處境就大不相同啦!
迎接獻帝后,曹操處於四戰之地,面臨很大的風險。袁紹,袁術,呂布,劉備,張繡,劉表等,都對其構成巨大威脅。
還有衣帶詔事件,曹操幾乎就是董卓第二的下場。
再說官渡之戰,如果曹操退軍,有勢力就有地盤,曹操依然是一方諸侯;而獻帝呢?又會處於流浪之中。如果官渡戰敗,曹操沒有了軍隊,想再次崛起,就困難多了。
我不止在類似的問題上回答過一次,荀彧說得堅守就有機會,那機會在哪裡呢?
荀彧與曹操是在賭,毫無目標的賭。幸運的是他們賭對了,誰也想不到的事發生了,許攸投誠了。挽救了曹操,更是挽救了荀彧,挽救了獻帝。
否則荀彧和獻帝就不知到哪裡去啦。
現在說這個似乎不太恰當,但接下來的事就非常清楚啦。
04
分道揚鑣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欲晉爵國公,加封九錫。
荀彧認為:
:"(曹公)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意思就是說,君子辦事沒有你這麼辦的哦,要這麼做,你就是個小人。荀彧的態度,惹怒了曹操。至此,哥倆徹底分道揚鑣。
同年,曹操徵孫權,讓荀彧到譙縣勞軍,乘機把他留在軍中。
曹操軍至濡須,荀彧因病留在壽春,不久憂鬱而死。
史書上有個說法:當時曹操贈送食物給荀彧,荀彧開啟一看,食盒空無一物。荀彧明白曹操的意思,不樂意食魏祿,那漢祿也不必吃了。
於是,荀彧服毒自殺。
不管這個說法是否確實,但荀彧之死,與曹操脫不了干係。
改朝換代已經是箭在弦上,曹氏不做,恐怕底下的人也不幹啦。
荀彧一生忠於漢室,其忠可嘉,但似乎是不足為取。
-
9 # 週週說古今
要回答這個問題要從荀彧這個人說起。荀彧是曹操的高階戰略參謀。與郭嘉、賈詡等謀士不一樣,荀彧給曹操的謀劃都是戰略層面上的,而非戰術層面的。也就是說,荀彧解決的是路線問題而非方法問題。所謂上兵伐謀,荀彧的作用卻比伐謀更高階,是總伐謀的層次。這從官職上也可見一斑。曹操對郭嘉的愛是毫不掩飾的,但終其一生都只是曹身邊的謀士。而荀彧則不同,一開始是讓他當司馬,後來還當上了尚書令。後來還要給他更大的官職,可是他不願意接受,最後曹操就賜給了他兩千戶封地。而郭嘉最後死了也不過只有一千戶食祀,跟荀彧簡直是沒辦法相比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呢?因為荀彧雖然為曹操的功業做出了很大,甚至不可取代的貢獻,但他始終不是曹操的一路人。
沒有人是天生的反面人物,曹操也一樣。年輕時的曹操忠君愛國,矢志於匡扶天下,為了挽救生命垂危的漢室甚至敢於刺殺不可一世的董卓!這樣的有志青年得到了荀彧的深度認同。面對天下烽煙四起的大亂局,儘快穩定局面,結束軍閥割據,形成強而有力的中央政權是重整漢室的當務之急,也是前提條件。這個階段,曹操和荀彧的戰略目標是一致的。所以,荀彧為曹操做出了擁天子而號令諸侯的戰略謀劃!
但是形勢比人強,不同的境遇下人的志向是有區別的。亦或這樣說,對於曹操這樣的梟雄,其志向自來就不僅僅是匡扶漢室,只不過原來沒有發現而已。對於忠心於漢室的荀彧而言,漢獻帝可以是傀儡,可以被曹操挾持,但漢室必須在。然而不久之後,荀彧可悲的發現,曹操打算越過自己的底線。因為曹超的胸懷不在於漢室,而是天下!讓荀彧不得不想起了另一個人,王莽。對於熟知王莽的人,都知道王莽如何一步步走向篡漢這條道路的。在王莽封侯之後,他打破常規,進封公爵,接下來呢?接下來,王莽受九錫,最終成為了攝皇帝,成功的奪取了漢室的政權。現在的曹超不就是當年的王莽嗎?此一時彼一時,當年的赤城少年而今變成了竊國大盜,荀彧和曹操不得不分道揚鑣!
《後漢書;荀彧傳》記載:“方時運之屯遭,非雄才無以濟其溺,功高勢強,則皇器自移矣。此又時之不可並也。蓋取其歸正而已,亦殺身以成仁之義也。”一言以蔽之,荀彧是助漢而非助曹,這一點在曹操稱魏王的事情上測底攤牌,兩者再無模糊空間可以迂迴。
曹操賜死荀彧時,只是送給了荀彧一個空盒子,荀彧接到這個盒子後便說:“荀彧今日終無漢祿可食。”其妻十分不解,問荀彧何出此言。荀彧緩緩解釋道:”空者,無物也,不見容也。盒者,何也“。其寓意就是”即不見容,何(盒)能留你“,其妻聽罷痛哭,荀彧便服毒自盡,保住了自己漢臣的身份,盡了自己漢臣的本分。君子之交在於共同價值與目標,有共同的志向與理念交集則可以共圖大業,現在兩者沒有交集,空盒也可以理解為空“和”,沒有了交集,自然沒有共存下去的基礎。
-
10 # 史研
這個最重要的就是暗示荀彧,那就是曹操不需要你了,留你何用。盒同何,而且是一個紅盒子,裡面沒有什麼東西,就是讓他自己自殺。無果,請君自裁(自採)。有這兩個雙層的意思,其實就是沒有什麼東西,沒有什麼意思,按照當時的態度的話,曹操已經是對他非常的不滿意,就是希望他能夠離開死去,不要再阻擋曹操的前行步伐了。
曹操是一個天下的群主,他可能是不喜歡那種直來直往,而是有暗示的,不希望自己親手動手,畢竟他們倆關係以前還是那麼的好,曾經一起為夢想而奮鬥過,如今兩個人決定了,但是也不能夠就這樣,兵戎相見吧,所以曹操希望他能夠自己自殺,曾經曹操給了他很多次機會,他沒有珍惜,到最後曹操是無可奈何了,不希望曹操自己動手了。
阻礙了曹操奪得權力之後,任何人都是該殺的,而他荀彧也是這樣子的。當時的曹操一步又一步地往前發展,經歷了一個龐大的事業,這是三國中最輝煌的時刻,那時候曹操本來是有機會能夠奪得天下的,但是最後因為赤壁這一戰結果就失敗了。曹操本來是想要很好的努力下來,但是卻只能夠滿懷失望,而這個時候他又暴露出自己的野心,他並不是為了害蟲,而是為了他自己。
而他手底下很多人都是為了為了漢朝。沒想到曹操居然是這樣的人,所以很多人都已經失望了,對曹操非常不滿意,而他荀彧也是這樣子的。所以就拼命的阻礙了曹操的發展,每次都沒有給曹操好果子。曹操一次可以忍耐,但是並不可以每次都忍耐,他為了自己肯定是要想盡一切辦法殺掉那些阻礙自己的人。
最後曹操是忍無可忍了,自己想要當一個王爺也不可以,自己又並不是當皇帝,想不到他居然敢如此阻礙自己,尤其是不把自己的命令當作真正的命令,而是把皇帝的命令當作真正的命令,所以他認為這個人已經背叛他了,對於叛徒沒有這麼必要好心下去。
荀彧對自己的理想失望了,心如死灰,沒有求生欲了荀彧他一直都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奮鬥,雖然在三國這一個混亂的時代裡,但是他希望自己一定要憑藉自己的本事重新恢復漢朝的輝煌,他把漢朝當作自己的家一樣,這是他一直的夢想,所以他不可以放棄,而面對曹操,想要建立一個新的漢朝的時候,他一直就在幫助曹操,可是沒有想到曹操居然是那樣的人,在他失望之後就開始和曹操作對了。
他本來還想要就這樣和曹操作對下去,但是知道曹操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奸雄,尤其是送來這一個盒子,就是暗示自己要自殺了。這一刻他是心如死灰,他知道以前的過往都是自己的錯,給皇帝帶來這麼大的災難,他非常的失望,非常的痛苦,希望這一刻能夠徹底的結束,所以他就選擇了自殺。
回覆列表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作為三國之中最成功的一位梟雄,曹操除了自身能力強大之外,他的成功也離不開他身邊的文臣武將,他以恢復漢室之名,廣納天下能人為己所用,曹操在強大的人才團隊的輔佐下,可以說是無往而不勝,在這些謀臣中,荀彧更是為曹操做出過極大的貢獻,就連曹操也稱荀彧為“吾之子房也”,這是發自肺腑的一個評價。
荀彧早年跟隨曹操,雖然十分低調,但是滿腹才華,為曹操的天下大計貢獻了不少精妙的謀略,還為曹操舉薦了郭嘉、荀攸等大批出色的人才,這些人後來都成為了曹操集團的中流砥柱。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傑出的謀臣,曹操的心腹,卻死得非常的撲所迷離,對於荀彧的死,很多人都納悶,為何曹操一句話都沒有說,僅僅是送給荀彧一個空食盒,荀彧就嚇得自殺而死呢?事情的起因是因為曹操晚年,天下已基本安定,於是他篡漢的野心也暴露出來了,丞相之位已經無法滿足曹操了,眾臣紛紛向漢獻帝劉協舉薦曹操為魏公,加封九錫,這件事讓荀彧與曹操之間有了罅隙,以至於最後徹底的決裂。荀彧出身於潁川荀家,荀家在當時是有名的名門望族,就連當時司馬懿所在的司馬家族也要倚重於荀家,荀彧的父親和叔父都在漢朝為官,荀彧在亂世之中的人生目標是“我為漢臣,盡吾之所能掃平動亂,恢復漢室”。
起初,荀彧是覺得曹操能夠剪滅群雄,匡扶漢室,荀彧與曹操核心目標一致,因此二人一拍即合,荀彧跟隨曹操最重要的心願就是匡扶漢室,所以他竭盡全力輔佐曹操成就大業。但是曹操在統一北方之後,雖然以高居丞相之位,但這以不合他的胃口了,他想稱王,想篡漢,曹操的狼子野心暴露無遺,這顯然與荀彧的意願背道而馳,荀彧第一個站出來諫言反對,而且態度非常強勢,作為曹操最信任的臣子,荀彧的反對令曹操很不光彩。
因為得罪了曹操,荀彧很快就遭到了排擠,遠離了權力中樞留在了壽春,想到曹操篡漢,自己又無力阻擋,最終內心的痛苦加上曹操的不信任,他就病倒了。這天曹操給荀彧送來了一個食盒,荀彧有氣無力的開啟食盒一看,發現裡面空空如也,荀彧知道曹操的用意,於是就自盡了。
荀彧為什麼看到曹操送的空食盒就自殺呢?其實原因很簡單,高手之間的對話,其實一切盡在不言中,古代君臣之間有些話不便明說,經常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就關係了一個人的成敗,而曹操就是喜歡打啞謎、玩文字遊戲。荀彧盡心輔佐曹操的主要目的是匡扶漢室,而當曹操的真實面目徹底暴露並將荀彧邊緣化時,荀彧已經認識到自己無力阻止曹操,漢室之傾頹已成定局,正是自己極力輔佐的人毀了自己匡扶漢室的奮鬥目標,自己也成了協曹滅漢的主要推手,其內心的痛苦是可以想象的,曹操送給的空盒子就是隱晦地誅殺,言下之就是荀彧你已經沒有漢祿可食了。
荀彧一直輔佐曹操,可骨子裡卻是漢室忠臣,受到曹操這樣的侮辱,自然一氣之下就選擇自殺了。
曹操並不是一心想殺死荀彧的,他原先送給荀彧的盒子是有食物的,他當時還開啟盒子吃了一口,覺得好吃,就在上面寫了一合酥,可偏偏碰到了聰明的楊修,他最會揣摩上司的心思,他認為“一盒酥”就是‘一人一口酥’,於是曹操手下的人就一人一口都吃了,曹操見食盒空了,就送給荀彧這個空食盒,荀彧見到這個應該一人一口的酥沒有他的分裂,當然就明白曹操說的是“你已經不是我的人了”。荀彧為人聰明卻個性耿直,既然曹操以後再不會聽自己的任何舉薦了,換句話說就是從此二人道不再同,曹操與荀彧以前情同知己,現在道不同就如同行屍走肉,荀彧怎可能做別人的傀儡,所以他仰天大笑自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