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口水雜談
-
2 # 圖文繪歷史
都說昏庸的皇帝,都會搭配個把兩個大奸臣,隋煬帝也是,首號大奸臣就是楊素,甚至有種說法,隋滅亡的責任也扣在楊素頭上,《隋書》裡對他的評價很頗人尋味“專以智詐自立,不由仁義之道,阿諛時主,高下其心,營構離宮,陷君於奢侈,謀廢冢嫡,致國於傾危”,這也太奸了,而且奸得如此之高階,我想說,有人奸靠專營,有人奸靠真本事,楊素就是這樣的人。
其實楊素是個能文能武的全才,首先他是個極富有才學的人,出生官宦世家,大名鼎鼎的弘農楊氏,北周驃騎大將軍楊敷之子,從小熟讀經史,寫得一手漂亮的隸書,當年北周武帝宇文邕的詔書就是由他起草的,並拜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更厲害的是楊素會打仗,而且極其能打,隋唐評書裡經常形容楊素一句話是“平南陳滅北齊”,這是正確的。宇文邕也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後來楊堅能統一全國,也是宇文邕時期打下的堅實基礎,當年宇文邕率軍攻打強大的北齊時,楊素主動請纓,率父親的舊部為先鋒,因為父親楊敷就是跟北齊作戰時俘虜被殺,國仇家恨交織一起,儘管所在的前軍宇文憲打得一塌糊塗,但楊素火速救援,穩定軍心,迅速配合左、右兩軍一舉滅掉北齊,這一仗楊素屢立戰功,封成安縣公。
北周靜帝時,大丞相楊堅專政,楊素與他本是同族,遂投靠到楊堅帳下,並在武力掃清障礙行動中,授柱國,封清河郡公,楊堅建隋國後,楊素為開國功臣,進位上柱國,拜御史大夫,開皇八年,楊堅伐南陳,八路大軍共51萬下江南,清河公楊素打造千艘戰艦出永安,並與晉王楊廣、秦王楊俊統稱三大行軍元帥,楊素所率水軍艦隊縱橫長江,將南陳水軍掃蕩一空,楊素因功進爵郢國公,他兒子楊玄感、楊玄獎加官進爵。
圖為楊素墓,70年代出土其墓誌。開皇十九年,隋文帝楊堅令三路大軍反擊北方突厥,楊素所率一路出靈州,成功將突厥趕到漠北,使漠南突厥人不敢有王庭,楊素被贊“平南掃北”,在戰場上楊素經常和楊廣合作,於是兩人交心,楊素也投到楊廣門下,所以在楊廣即位後,楊素為尚書令、司徒,進封為楚國公等,楊素一生選人都選對了,先是楊堅,後是楊廣,又屢建戰功,封賞無數,他的族人都是高官顯貴,楊素的府邸都是模仿隋皇宮建的,奢侈無比,當年的顯貴,南北朝無人可比,就在人生家族最輝煌時刻,楊素因病去世了。
-
3 # 清水空流
楊素,字處道。隋朝第一權臣。(544年—606年),楊素系關隴集團出身,又是弘農楊氏嫡系血脈。隋朝第一門閥世家。在北周時期就高居拜車騎將軍、儀同三司。與楊堅(二人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也不是一個祖宗)關係親厚、在楊堅篡位以後,十分受隋文帝楊堅的信任和重用,親率大軍平定南陳,以此封越國公。在楊廣和楊勇的太子爭奪中,傾向於晉王楊廣,為楊廣奪嫡成為太子出力不少。楊廣即位後,拜尚書令、封楚國公。楊廣登基第二年。楊素病逝。諡號景武。其子楊玄感後來起兵造反遭誅殺,楊素全族被株夷。
至於說楊素的能力真是沒的說,允文允武,上馬可滅國,下馬可理政。而且頗有文采。堪稱全才。可以說是一代梟雄。他是大隋第一權臣。大隋朝的建立,楊素建樹與功勳甚多。隋朝有四大名將之說,分別為韓擒虎、賀若弼、楊素、史萬歲。但有始有終的只有楊素一人。楊素最大長處就是善治軍能打仗,楊素治軍極具個人特色,以嚴酷嚴軍法為上、但一旦有功又不吝厚賞、所以楊素帶兵士氣旺盛。楊素頗有識人知名。初見李靖就覺得此子不凡。但同時他又嫉賢妒能打擊異已。也就是說這個人很難界定好壞。
楊素出身門閥,一生奢華無度縱情享樂,不失豪門本色。大概也有故意做給楊堅楊廣看的意思。我們無法知道如果楊素多活十年會如何。到底是楊素是曹孟德,還是楊廣把楊素給誅殺,但從他其子楊玄感日後的行為來看,楊素應該是有不臣之心。早在楊堅還在位時候,楊素兩口子吵架,楊素大罵道:他日我若為帝,你就別想當皇后,其妻向楊堅告發。楊堅道:兩口子吵架做不得真。楊堅真的這麼寬厚嗎?未必吧,想想史萬歲怎麼死的。楊堅不敢動楊素大概是真的 。要知道楊素《隋史》裡可是入奸臣傳的。隋唐不分家,可見楊素的風評並不高。
楊素為人不做偽,關於他的感情軼事不少(破鏡重圓,紅佛夜奔)雖然都不是正史所載,從中也可以看出楊素是個很可愛的一個人。真性情,真豁達。但人品較差也是真的,對比和他同時代的高穎差的很多。有意思是高熲看好楊勇(女婿),楊素看好楊廣。從中也看出,高穎重德而楊素看能力。楊素很現實。楊勇如果登基也未必比楊廣強。但可以確定是,楊素是“奸臣”。為人奸詐陰險。隋文帝晚年猜忌心重,楊素為求自保行盡阿諛奉承之事(這個不應該苛責楊素)。只能說是非仁義之人。
楊素頗有文采,大有曹阿瞞 橫槊賦詩之能。楊素寫給孔子三十四代孫子孔德昭送別詩:”金陵已去國,銅梁忽背飛。失路遠相送,他鄉何日歸”。更是傳誦一時。魏徵評價楊素為:曹孟德、桓元子再世,應該是很中肯的。
-
4 # LIUZHENWEi
越國公楊素,志度恢弘,機鑑明遠,懷佐時之略,包經國之才。王業初基,霸圖肇建,策名委質,受脤出師,擒剪兇魁,克平虢、鄭。頻承廟算,揚旍江表,每稟戎律,長驅塞陰,南指而吳越肅清,北臨而獯獫摧服。自居端揆,參贊機衡,當朝正色,直言無隱。論文則詞藻縱橫,語武則權奇間出。
-
5 # 笑語千年
楊素是隋朝歷史上最為重要的政治家,也是當時士族豪門利益的代表。
楊素字處道,公元544年出生在西魏最大的豪門弘農楊氏之家。弘農楊氏地位尊貴,重視禮教,家風嚴謹。這家人北朝以來,重視文化的同時,也極為注重武功。在這種家庭長大的楊素,少有大志,文武雙全。他珠江,勤奮好學,博學多才,整個楊家都非常看好他,認為他“才華逸群,定成大器”。
一、傑出的將領楊素是隋朝最傑出的軍事家,他為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他殺伐決斷,每次大戰前都將軍中不肯向前的軍士當眾斬首,以鼓舞士氣。他的戰法非常獨特,特別擅長利用敢死隊衝鋒陷陣。這些敢死隊都是他精挑細選出來的軍中勇士,勝則厚賞,敗則斬首。在敢死隊的感召下,他計程車兵們每戰必竭盡全力死戰不退,所以楊素平生百戰難見一敗。
(楊素)
楊素的地位就是靠真刀真槍從戰場搏殺回來的,他得到了楊堅非常大的信任,很快擔任了楊堅新建大隋王朝的尚書右僕射。而此時江南尚未平定,南方的陳朝政治腐敗,矛盾重重,百姓怨聲載道,無不盼望隋民早日南下,推翻陳朝的腐朽統治。
楊堅深知平陳非楊素不可,便委以楊素平陳重任。楊素加緊製造船隻,訓練水軍,在開皇八年與晉王楊廣一起掀開了統一中國的歷史大幕。楊素的水軍順流而下,在流頭灘大敗陳朝水軍,楊素將所有俘虜予以釋放,一路秋毫不犯,得到了陳朝老百姓的擁戴與支援,隋軍一路再也沒有遇到多大的抵抗,便攻克了陳朝首都建康,陳後主投降,分裂了400年的中國歸於統一。
當時的隋朝雖然統一了全國,但北方突厥經常南下搶掠,威脅隋朝的安全。開皇十八年,楊素擔任靈州道行軍總管,領兵大敗突厥十萬大軍,突厥的達頭可汗受傷逃回北地。兩年之後,又是楊素出雲州擊破突厥,使得隋朝徹底解決了北方這個不安定的隱患。隋文帝稱讚楊素“功臣莫居其右,覽其奇策高文,足為一時之傑”。
二、媚主的奸臣隋文帝楊堅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但也是一個刻薄猜忌的皇帝。他對重臣的猜忌心很重,隋朝的許多功臣都得不到善終,包括興隋第一功臣高穎也逃不過厄運。但是楊素是唯一的例外。
楊素是隋朝立國的大功臣,但也是一個禍國殃民的奸臣。他自開皇九年開始拜相,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上媚楊堅,下壓同僚,翻雲覆雨,玩弄權術。朝中大臣只要不肯附合他的,他便加以陷害或者排擠,或者打擊報復。
隋朝大將史萬歲一直都是楊素的部屬,在平江南、擊突厥中立有大功,不斷得到楊堅的信任和寵愛。楊素非常忌妒,生怕史萬歲有一天蓋過了自己,便不斷在楊堅面前進讒言,誣陷史萬歲暗中投降突厥人,使得楊堅對史萬歲越來越討厭。後來楊素又誣告史萬歲是“太子黨”,準備與太子楊勇一起發動奪權政變,楊堅不辯是非,竟然將史萬歲處死。
太子楊勇向來看不起楊素的為人,楊素生怕將來楊勇繼位後對自己不利,便勾結晉王楊廣,不停的在楊堅和獨孤皇后面前詆譭太子,說太子整日荒淫無度,讓楊堅和獨孤皇后越來越討厭太子;他又在楊廣面前獻計,讓楊廣裝成一副勤儉節約的賢明王子模樣,終於將太子楊勇扳倒,讓楊廣得到了夢寐以求的皇位。
對楊素的這種做法,唐太宗李世民有過一針見血的評價:“楊素欺主罔上,賊害良民,使父子道滅,逆亂之源,自此開矣”。(楊素與楊廣)
楊廣當了皇帝后,楊素更是獻媚邀寵,竭力滿足楊廣驕奢淫逸的生活。為了滿足楊廣的需求,楊素自告奮勇擔任洛陽的建設任務,徵集天下民夫,日夜色修築洛陽,在十個月內完成了東都洛陽的建設。新建的洛陽城,城寬牆固,城內楊廣居住的顯仁宮遍佈奇花異草,珍禽異獸。
為了趕進度,楊素拿出從前打仗的那一套,不聽話的民工說殺就殺,督促極為嚴厲。洛陽建成後,民夫死者十之四五,激化了人民與政府的矛盾,為後來隋朝的滅亡打下了伏筆。
三、楊素的雙面人生楊素的為人,像極了一個雙面人。他作惡多端,但對人才十分重視,也肯積極挖掘人才,甚至可以做出胸懷廣大之事。這說明這個人的性格是多面性的,客觀的評定一個人也是困難的。
(李靖與紅拂女)
有關楊素最為出名的事就是李靖與紅拂女的故事。楊素髮現李靖是個大人才,極力拉籠;而楊素的侍女紅拂也認定李靖是個可以託付終生的英雄,夤夜來見李靖,不惜與李靖私奔。李靖當時還怕楊素派人追捕,但紅拂說楊素一定不會派人追趕的,因為對於人才,楊素是可以將身邊的侍姬拱手相送的。所以後人說楊素“不追紅拂妓,越公大豪傑事也!”
瓦崗軍的領袖李密是一個落魄書生,他少年時以放牛為生,但每次放牛時,總會隨身帶著書本,認真學習。有一次剛好被楊素看到,楊素上前與之交談,大奇之,將李密介紹給兒子楊玄感,讓兒子向李密學習。從此之後,楊素不斷的提撥李密,使得李密在隋末風雲際會的舞臺上有了一席之地。
楊素本人非常愛學習,他“才藝兼通,學無不覽”,有著深厚的文學素養。他善屬文,工草隸,有二十首詩歌存世。他的詩歌風格古樸,不帶奢靡之氣,多的是悲涼之思與清遠高潔之氣,除了這個人格矛盾的楊素,誰還能寫出來與自己生平為人相差如此巨大的作品?
我們欣賞一首楊素的《山齋獨坐贈薛內史》:“居山四望阻,風雲竟朝夕。深溪橫古樹,空巖臥幽石。日出遠岫明,鳥散空林寂。蘭庭動幽氣,竹室生虛白。落花入戶飛,細草當階積。桂酒徒盈樽,故人不在席。日落山之幽,臨風望羽客。”這首詩以沉鬱厚重的感情,寫出了他獨坐山齋的所見以及對友人的思念,由景生情,景中有情,風格清遠,很難相信是一個一生戎馬的將領和著名的奸臣寫出來的。
四、楊素變成奸臣的原因楊素這個人,用後來魏徵的話來說是一個“以智詐自立,不由仁義之道”的人。他雖然出身名門,但他的地位是靠戰功獲得的,而戰場上是不能講什麼仁義道德的。
在傳統儒家士人的眼中,一個人的道德首先體現在對國家的忠上,要公忠體國,為國家為百姓謀福址。而在楊素心中根本沒有這樣的想法。他立功,完全是為了自己往上爬,獲得更多的資源。這樣一個沒有濟世為民的理想的人竊居高位,是可怕的,也是災難性的。所以他為了自己的利益,會引誘皇帝荒政,會陷害忠良,會兼併土地,掠奪財富。
(楊廣)
楊素的蛻變,與楊廣也有著莫大的聯絡。楊廣的皇位本來就是與楊素相互勾結,陷害太子得來的,而楊廣本身就是奸詐殘忍的人。他好大喜功,荒淫無度,與楊素更是臭味相投,相互利用。正是有了皇帝的寵信,楊素這才肆無忌憚,作威作福。
楊素死後,他的兒子楊玄感在隋末各地農民起義陸續爆發,朝廷土崩瓦解之時,與他的父親一樣,只考慮自己的利益,一點也不想著幫助楊廣平叛,反而趁機反叛,攻打洛陽。但是楊玄感志大才疏,屢戰屢敗,終為大將軍宇文述大敗,楊玄感走投無路之下,自殺而死。
楊素的口碑差到什麼程度呢?直到百年後的武則天執政時,還宣佈“素父子,隋之逆臣,子孫不應供奉”,也就是說,剝奪了楊素的後代擔任政府官員的權力。可見這個隋代大奸有多麼招人痛恨。
對於楊素的評價,曾國藩可謂一針見血:“古來如李斯、曹操、董卓、楊素,其智力皆橫絕一世,而其禍敗亦迥異尋常。近世如陸、何、肅、陳亦皆予知自雄,而俱不保其終。故吾輩在自修處求強則可,在勝人處求強則不可。”正是楊素的不自修養,強求富貴,使得這個本可以成為名垂青史的名將,成為了千夫所指的奸臣。
參考資料:《隋書》、《資治通鑑》
-
6 # 彼岸歷史
楊素,弘農楊氏,北周及隋朝名臣,文武全才,出將入相,在北周滅北齊和隋朝一統全國過程中均立下大功,為兩朝數帝(北周攝政宇文護、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贇,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所重,累官至尚書令、太子太師、司徒、楚國公,滿門皆貴,榮寵無匹。
想評價楊素這個人,就事論事顯得過於單薄。如果把他放到歷史的大框架中,找一個相似的人和朝代加以類比,其人其事則一目瞭然。
先看一下楊素的人生軌跡:開國功臣、參與“易儲”、擁立新皇、國家二世而亡、身死族滅。
看上去非常眼熟,因為他像極了歷史上的另外一位名臣:李斯。
不錯,二人的生前身後如出一轍。
一、二人均為開國功臣
楊素。他和隋文帝楊堅的關係一直很好,楊堅還是北周丞相的時候,楊素就“深自結納”,而且“高祖(楊堅)甚器之”,等到“高祖受禪,加上柱國”,並從此南征北討,為隋迅速統一全國立下汗馬功勞。
其一,平定“三方之亂”。楊堅“受禪”之初,鮮卑貴族不服,關東尉遲迥、益州王謙、鄖州司馬消難同時起事,楊素與原北周名將韋孝寬分路出征並迅速平叛。此舉的意義在於,殺雞駭猴,國內從此沒有再出現大的反對聲音。
其二,伐陳。自古以來,“長江天險”和“不習水戰”一直是北人南伐的最大阻礙。但楊素解決了這個問題,他採用水軍突襲、步騎在兩岸協同作戰的方式,一舉突破長江天險,陳朝的心理和地理防線同時被打破。由於楊素喜乘大船,容貌雄偉,陳人望之懼曰:"清河公即江神也。"。
其三,北征突厥。在與北方少數民族的對抗中,由於對方馬快,所以中原軍隊一直習慣於採用戎車鹿角的防禦戰法,先防而後戰。但楊素不同,他治軍有一個特點:厚賞而嚴罰,敗了就一個字:斬。所以,隋軍皆死戰。他們以騎兵對騎兵,大破突厥,連達頭可汗都重傷而去。此後又經數戰,突厥元氣大傷,遠遁漠北。繼西漢霍去病六百年多後,中原王朝面對北方少數民族才重現“漠南無王庭”的宏偉氣象。
李斯。與楊素的軍功不同,李斯的貢獻在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諸方面對第一個“大一統”帝國的全方位建設上。
《諫逐客書》,為秦國留住了人才,更留住了未來;
郡縣制,改分封為郡縣,全國設三十六郡,郡下設縣,以後兩千多年均沿用此制。
統一文字,即“書同文字”,為統一思想打下基礎;
焚《詩》《書》,禁私學,鉗制思想;
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全國經濟一盤棋;
首議嬴政稱帝,並制定禮儀制度,開兩千年風氣之先。
所以太史公贊曰:“能明其畫,因時推秦,遂得意於海內,斯為謀首。”
二、二人均參與“奪嫡”
李斯和趙高製造“沙丘之變”,矯詔賜死扶蘇,立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
楊素參與讒毀太子楊勇,導致楊勇被廢,晉王楊廣得立,是為隋煬帝。
司馬光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個人在富貴窩裡待得久了,就再也不願出來。
在這一點上,李斯和楊素參與“奪嫡”的出發點是一致的:不擔心不富貴,而是擔心富貴不能延續。
因為,一朝天子一朝臣,無論是扶蘇即位還是楊勇即位,李斯和楊素既非嫡系,又沒有擁立之功(扶蘇有蒙恬,楊勇有高熲),要想保富貴,只能是改換門庭。
所以,當趙高找到李斯的時候,當獨孤皇后、宇文述(楊廣近臣)和楊約(楊素弟弟)同時找到楊素的時候,兩人只是經過短暫的考慮和猶疑,就加入了“奪嫡”聯盟。
史載:“素既知(獨孤皇后)意,因盛言太子不才。皇后遂遺素金,始有廢立之意”、“楊素舞文巧詆,鍛鍊以成其獄。勇由是遂敗”。
而李斯雖然“仰天而嘆,垂淚太息”,但最終還是“乃聽高”。
三、二人均為帝國二世而亡的罪人
胡亥立為二世皇帝后,“以趙高為郎中令,常侍中用事”。不僅如此,在趙高的建議下,胡亥混招迭出,開始了一系列自掘墳墓的行動:遍殺兄弟宗室,嚴法苛刑,“賦斂愈重,戍徭無已”,還把帝國權力全部下放給趙高,自己關起門來享樂。“於是楚戍卒陳勝、吳廣等乃作亂,起於山東,傑俊相立”,帝國從此一亂不可收拾,終至滅亡。
而隋煬帝對此也不遑多讓,修二都、挖運河、建馳道,濫用民力(天下死於役)、窮奢極欲。同時西征吐谷渾、北震突厥、三徵高句麗,從此使帝國陷入戰爭的漩渦。到楊廣統治中期的時候(大業七年起),國內矛盾已經無法調和,民變四起,“官軍不能討,以至隋亡”。
秦、隋二代有諸多相似之處,比如終結亂世、新成一統,比如國祚短暫、二世而亡。最典型的就是前者。
無論是大秦還是大隋,他們就像一個人大病初癒,最需要的休養生息、恢復元氣,而不是率性而為、肆意折騰。這一方面的正面範例是西漢,不管是帝王(文景之治)還是宰執(蕭規曹隨),主要精力都放在發展經濟、恢復國力上,西漢因此不僅穩固了統治,更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朝代。
而秦、隋之所以短命,主要原因是政策失當,而根源就是選錯了接班人。
關於扶蘇,司馬遷評價說:“扶蘇為人仁”、“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
關於楊勇,李綱評價說:“勇器非上品,性是常人,若得賢明之士輔導之,足堪繼嗣皇業。”
拋開能力和人品不談,這兩個人最起碼不是那種瞎折騰的主,如果兩人得以順利即位,做個“守成”之主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所以,為了個人的富貴而罔顧國家利益,李斯和楊素兩人的罪過大了!
四、二人身後皆族滅
李斯命不好,一旦失去利用價值,就像一塊破抹布一樣被拋棄了。矯詔後的第二年也即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李斯被趙高構陷,父子二人同時被腰斬於咸陽,並夷三族。死前,他還和兒子憧憬著一塊遛狗的悠然時光。
楊素比李斯幸運,在楊廣即位後得到豐厚回報:“大業元年,遷尚書令,賜東京甲第一區,物二千段。尋拜太子太師,餘官如故……明年,拜司徒,改封楚公,真食二千五百戶。其年,卒官。諡曰景武,贈光祿大夫、太尉公、弘農河東絳郡臨汾文城河內汲郡長平上黨西河十郡太守”。生前位極人臣,且能善終於家,可以說是達到了長保富貴的目的。
不過遺憾的是,他有一個不靠譜的兒子,叫楊玄感。和奮鬥的一代不同,這個在和平年代長大的富二代+官二代,其智商明顯不線上,居然借楊廣東征高句麗之際造反。敗了,然後連累了他老子楊素以及整個家族。“幸而得死,子為亂階,墳土未乾,闔門殂戮,丘隴發掘,宗族誅夷”。
五、楊素同志二三事
楊素“少而輕俠,俶儻不羈”,好成人之美,其典故軼事多有流傳。
典故一:破鏡重圓。隋滅陳之際,陳朝駙馬徐德言知事不可為,乃與妻子樂昌公主灑淚而別。為保日後相見,兩人把一面銅鏡一分為二,當作將來之信物。陳亡,樂昌公主沒入楊素府為婢,某日,流浪至長安的徐德言無意中見到另外半面銅鏡,夫妻二人得以相見。而楊素得知此事後,慨嘆不已,遂讓二人破鏡重圓。
典故二:紅拂夜奔。初唐名將、有“戰神”之稱的李靖早年曾投奔楊素門下,其不凡的談吐不僅讓楊素甚為驚奇,更是打動了楊府歌姬紅拂女。紅拂夜訪李靖,兩人遂私定終身,並連夜私奔。楊素知道後,認為是美女重英雄,也沒作過多追究。
六、結語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如果李斯不參與易儲,他將是蕭何、房玄齡、趙普、劉伯溫一樣的開國名相;
如果楊素不參與易儲,他將是白起、霍去病、李靖、常遇春一樣的不世名將。
然而,他的私心毀了這一切:“專以智詐自立,不由仁義之道……營構離宮,陷君於奢侈;謀廢冢嫡,致國於傾危。終使宗廟丘墟,市朝霜露,究其禍敗之源,實乃素之由也……多行無禮必自及,其斯之謂歟!”
參考資料:《史記》、《隋書》《資治通鑑》
-
7 # 讀史坊
楊素是一個複雜的人,他既是隋朝四大名將之一,也是隋朝四貴之一,他幫助隋煬帝得到了夢寐以求的皇位,最後又在隋煬帝的期盼中死去。那麼,楊素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
首先,楊素是一個很自負的人。
楊素在後周有一段霸氣的名言。他在給周武帝讓楊素寫詔書時揮筆而就,周武帝高興地誇讚他,小夥子,好好幹,別擔心將來沒有富貴。誰知,楊素很不領情地回答:我無心富貴,只怕富貴追著來找我。果然,富貴追著找上他。
隋朝時期,楊素平陳戰爭額平定江南戰亂中,立下汗馬功勞,不但收穫了豐厚的物質獎勵,還當上了第二宰相。
對突厥的戰爭中,楊素打敗了號稱戰無不勝的突厥騎兵,打破了遊牧騎兵不可站勝的傳統。楊素又得到了很多賞賜。
修建仁壽宮,楊素作為監工,也得到了很多賞賜。孤獨皇后死後,楊素一手操辦皇后喪事,辦得很得體,很符合隋文帝的心意,楊素又得到很多賞賜。
隋煬帝時期,楊素又平定楊諒叛亂,因軍功得到很多賞賜。修建東都洛陽,隋煬帝又給了他很多賞賜。
楊素是中國歷史上最奢侈的官員之一,但他的奢侈是靠實打實的軍功得來的,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年輕時霸氣的話語:我無心富貴,只怕富貴追著來找我。
其次,楊素是一個擁有卓越軍事才華的人。
楊素在戰爭中打破了兩項人們根深蒂固的傳統認識,一是南船北馬,二是遊牧騎兵不可戰勝。
南船北馬是說,北方人擅長陸地作戰,南方人擅長水戰。在平陳戰爭中,楊素用事實打破了這個傳統認識。
平陳戰爭開始後,楊素帶領他的船隊和士兵迅速參戰,走到狼尾灘時被陳朝計程車兵攔住。楊素用水陸並進的方式進行夜間襲擊,很快佔領地盤,然後迅速製造聲勢,取得了平陳戰爭的勝利。
開皇十八年,突厥侵犯隋朝。突厥人擅長騎兵作戰,中原民族,擅長方陣站。因此,傳統與突厥的戰爭中,歷來的做法是,以戰車、步兵圍成方陣,騎兵在方陣中間。楊素打破了這一傳統,他要組成真正的騎兵方陣進行突擊。
楊素的騎兵居然以拼死的精神,打得突厥10萬騎兵掉頭就跑。他們從來沒有遇到過如此拼命的對手。楊素用事實打破了遊牧民族不可戰勝的神話。
第三,楊素是奸臣。
一個擁有戰功的人,一個打破了兩項歷史傳統的人,本來可以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英雄,卻因為慾望太多變成奸臣。
隋文帝時期,楊素位居高熲之下,是全國第二把手。但他不甘人下,為了當第一宰相,和晉王楊廣聯合,用陰謀取得獨孤皇后的支援,把太子楊勇拉下馬,讓楊廣當上太子,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隋煬帝。
楊素被稱為奸臣的第二個原因是嫉賢妒能。史萬歲是另一個隋朝名將,功勞也很大。楊素嫉妒史萬歲的功勞,就在隋文帝面前誣陷他,結果史萬歲被亂棍打死。從此,沒有人能在軍功上超過楊素。
不過,楊素自己的好日子也很快到頭了,他功勞太高,隋煬帝對他再也沒有什麼可賞賜的了,這就離悲劇就不遠了。
隋煬帝先是架空楊素,然後又盼著他早死。楊素生病時,隋煬帝天天派御醫到楊家探望,看他哪天會死。
聰明絕頂的楊素當然明白,他拒絕吃藥,很快死了。隋煬帝鬆了一口氣。
《隋書•楊素傳》對楊素的評價是:阿諛,不守仁義之道。這是從道德方面說的,從總體來說,楊素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全才。不過,這個全才因為慾望太多,才會阿諛奉承,會不守仁義之道,從而讓他背上奸臣的帽子。
-
8 # 張生全精彩歷史
隋朝的權臣楊素是一個譭譽參半的人物。他能力卓著,為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楊廣當了皇帝以後,他又在朝中唯我獨尊,一手遮天。那時候的楊素,已經完全具備了奪位的條件。但是,最終另一個權臣宇文化及殺了楊廣奪位。他的長子楊玄感也造反。但是楊素卻一生沒有奪位。那麼,楊素為什麼沒有奪取隋朝的天下呢?
(楊素)
是沒有奪位的外部環境嗎?不是的。在南北朝時期,整個北朝一直處在權臣不斷奪位的過程中。從北魏到西魏,到北周,到隋朝,差不多都是權臣奪了時任皇帝的江山,建立起來的新朝。開國皇帝一般都比較英明,但是到第二代第三代,權臣就依仗自己的權勢,把江山給奪去。比如宇文泰家族奪了西魏的江山,建立北周;楊堅又奪了北周的江山,建立隋朝。楊堅自己比較英明,不過楊廣卻昏庸無比。因此,楊素想要奪取隋朝的江山,大氣候是具備的。
是楊素自己不想奪取皇位嗎?歷史上記載了一件事,楊素的老婆是個悍婦,經常欺負楊素。楊素有一次氣得脫口而出說道,我要是當了皇帝,絕對不會封你為皇后。
哪知道楊素的老婆不但是悍婦,而且沒腦子,直接把這事講給隋文帝聽了,告發楊素。結果隋文帝很生氣,奪了楊素的官爵。不過,因為楊素的能力強,打仗很有一套,楊堅需要楊素帶兵攻打陳朝,因而又才恢復了他的官職。
楊素說的這個話,是說著好玩的嗎?顯然並不是。他要不是日思夜想地考慮這個問題,能夠這樣脫口而出嗎?
(隋文帝)
是楊素沒有能力奪取皇位嗎?當然更不是。楊素的權位在朝中是獨一無二的。這首先在於他本人能力卓著,在隋朝打江山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整個隋朝朝廷中,沒有任何一個人所立的功勞,能夠超過楊素。
其次,楊廣的皇位是楊素幫他搞到手的。在楊堅病重期間,楊廣因為調戲母妃宣華夫人等問題,露出了他荒淫無道的馬腳。這種情況下,楊堅非常生氣,決定廢黜楊廣,重新立楊勇為太子,把江山傳給楊勇。在這千鈞一髮的當口,楊素果斷切斷楊堅和外界的聯絡,讓楊勇未能獲得楊堅的召見,並且及時把楊廣送進宮。最終,楊廣得以“謀害”(楊廣謀害父親的嫌疑非常大)楊堅,最後獲得皇位。
楊廣奪得皇位以後,對楊素非常忌憚,但是卻又無可奈何。楊素生病後,楊廣積極地派御醫給楊素治病。但是他其實並不是給楊素治病,而是想借機毒害楊素。最終,因為楊素警惕,楊廣才沒能毒害成功。
楊素除了功勞大,挾持皇帝楊廣外,他在朝中也是說一不二。史料記載,楊素在朝中唯我獨尊。朝廷中的大臣,如果得罪了楊素,哪怕是忠心不二又很有才幹的人,比如賀若弼、史萬歲、李綱、柳述等人,楊素也會暗中中傷他們,罷黜他們。而討好楊素的大臣,或者楊素的親屬,哪怕沒什麼能力,楊素也會重用提拔。這樣一種情況,在楊廣的朝廷中,是絕無僅有的。
還有一點,楊素一直帶兵打仗,他在軍隊中有極高的威望。他想要奪取皇位,是有那個實力的。
(隋煬帝)
那麼,最終為什麼楊素沒能奪取隋朝江山呢?我認為,並不是楊素不想奪取隋朝江山,而是因為還有許多客觀原因。有哪些客觀原因呢?
其一,楊素年紀太大,沒能熬過來。歷史上,很多權臣最終能夠奪得天下,是因為很能熬。比如司馬懿,就是因為很能熬,最終江山歸他所有。
如果楊素再熬幾年,等到楊廣窮兵黷武征討高句麗,又大興土木修運河,搞得民怨沸騰,百姓苦不堪言的時候起兵,或者發動宮廷政變,江山就是他的了。
可惜的是,楊素沒能熬過來,他在楊廣繼位第二年就去世了,因此沒有機會獲得成功。
其二,楊素太高調,楊廣很提防他。楊素做事非常高調。他想為所欲為就為所欲為,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各方面都表現得極為囂張。這使得本來就忌憚他的楊廣,更是隨時隨地提防他。一方面給予他大量的賞賜,另一方面,又透過明升暗降的辦法,奪取了楊素的部分權力,努力把楊素獨立起來。這使得楊素失去了不少機會。
其三,楊素的口碑不好,老百姓不支援他。楊素任人唯親,陷害忠良。同時,他又喜好享受,童僕美妾眾多,高房廣廈更是不計其數。因此,他的口碑極為不好。
民間老百姓在評價朝臣的時候,一向會貼“奸臣”或者“忠臣”的標籤。楊素的作為,讓他很容易被人稱作是“奸臣”。沒有獲得老百姓支援,奪位顯然就很困難了。
因為,楊素雖然飛揚跋扈一生,但最終並沒能獲得江山。
(參考資料:《周書》《隋書》)
-
9 # 南方鵬
楊素能言善辯,又文武雙全,還留下紅拂夜奔破鏡重圓等幾段佳話傳說,算是一個比較複雜的人物,於私於友可能會是良友,於公於國難言忠臣。可笑的是,當週武帝宇文邕見他起草詔書下筆無礙讚歎他富貴可期時,年輕的楊素牛氣的回答:臣只怕富貴來迫臣,臣不怕沒有富貴。單憑這句話,可稱絕響,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一位出世高人說的,沒想到後來的楊素,一生都在追求富貴,以至於不擇手段,力爭上游,成了隋朝第一權臣。
宇文泰以西魏八柱國為代表制定了關中本位政策,湧現出關隴集團這一權貴團伙,楊素出身中原望族弘農楊氏,在北周時並沒有受到重用,當楊堅人望達到頂峰時,楊素審時度勢,認為改朝換代不可避免,主動投到楊堅麾下,得到看重。之後在楊堅上位,一改西魏北周的胡化政策,瓦解關隴集團時走上前臺,在討平尉遲炯之叛、攻打南陳、大破突厥等有功,特別在平定嶺南方面功績更大。
楊堅在長孫晟獻策分裂突厥使之成為東西兩部後,又再扶植傀儡政權,冊封突利可汗為啟民可汗,讓他駐紮在朔州,吸附突厥有異心者,並壓住東突厥發展勢頭。又不時主動進攻,打散敵人積攢力氣再起的企圖。當楊素一路軍碰到突厥的達頭可汗部時,楊素故意以己方弱勢的騎兵為前鋒,堅定達頭部的出戰求勝心理。達頭可汗見狀,以為天賜良機,下馬向蒼天表示感謝它讓隋軍昏了頭,兩軍對陣時,被強兵悍將在側的楊素打得大敗,落荒而逃,邊跑邊哭,從這些戰役,可見楊素的領軍作戰能力。
楊素風流倜儻,又有陰謀詭計,有戰陣之才,治國才能卻不如高熲,接替高熲後,專以媚上為主,邀君之寵,結好獨孤皇后,收買人心培植自己勢力。楊堅初期對他的警惕,逐漸為楊素迷惑,楊素一天比一天顯貴榮耀,他的弟弟楊約、叔父楊文思、楊文紀以及族父楊異,都位列尚書,名於公卿。各位兒子雖沒有汗馬之勞,也都因皇恩浩蕩官至柱國、刺史。楊素家童幾千人,後院披羅掛綺的樂妓小妾就以千計。府第華麗奢侈,規模體制摹仿皇宮。根本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一,比皇帝差一點。而又未雨綢繆,結好晉王楊廣,在楊廣爭太子位時立了大功,放長線吊大魚,確保了家族富貴綿長。等到楊廣當上皇帝,感到楊素權勢實在太盛,又沒有藉口削奪,只得祈盼他早點死掉,以去心腹大患,楊素也識趣,生病後不配合治療,在楊廣當皇帝的第二年就死了。
楊玄感的造反,倒不是隻有自身的原因,流毒應該來自楊素,歷朝歷代的權臣難有善終,楊素才智過人,以尋死的方式把與隋朝的關係圓得善始善終,但正如漢宣帝對霍光家族的猜忌,主要人物雖死,禍根未斷,心不自安。楊玄感大概也處於這種處境。感受到楊廣的猜忌提防後,楊玄感就有廢立之心,一直沒有機會實行,等到二徵高句麗,才在李密等人的幫助下,揭起反旗,雖然最後兵敗身死,但也拉開隋末義軍遍地的帷幕。這一切,都是楊素種下的因,楊素善於以小恩小惠收買人心,如看好李密李靖,夜放紅拂,送回陳國公主等。在大的方面,私心太過,一心只為自己謀利,而又踞國家大位,在其位不謀其政,專謀私利,隋楊的短命,有他的一份功勞。
回覆列表
楊素,字處道,弘農華陰(今屬陝西)人,隋朝權臣、詩人,傑出的軍事家統帥,有隋朝第一名將之稱。楊素出身貴族,其祖父楊喧與父楊敷都曾當朝為官。
年少的楊素在家庭的影響下勤奮好學,研精不倦,胸懷大志,然而他卻未引起別人的重視,只有叔祖魏尚書左僕射楊寬很賞識他,每次在子孫面前提起楊素時總說:“處道才華逸群絕倫,定成大器,你們誰也不及他。”北周大家宰宇文護把持朝政時期,楊素被引為中外記室,後轉禮曹,加大都督。北周天和七年(572年)三月,周武帝誅殺宇文護親掌朝政,楊素因得到過字文護的重用,受到周武帝的冷落。
楊素心有不甘,於是以其父敷死於王事,未受朝廷追封為由,一連三次上表申訴。武帝大怒,下令殺楊素。楊素毫無畏懼之色,他理直氣壯地說“臣事無道天子,死得其所。”武帝當即被他的膽略和勇氣折服,於是赦免他無罪,並拜他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同時他的父親也得到加封和美諡。後來武帝又令楊素起草詔書,楊素下筆成章,且詞義兼美,深得武帝欣賞,於是稱讚他說:“善自勉之,不憂不富貴。”
楊素回答說:“臣但恐富貴來逼,臣無心圖富貴。”從此,楊素更得武帝信用。建德七年(578年),武帝崩,宣帝繼位,楊素奉命承襲其父親臨貞縣公的爵位。兩年後,宣帝駕崩,年僅八歲的靜帝即位,右大丞相楊堅執掌了朝政,因楊堅與楊素是同鄉,楊素很快便與楊堅“深自結納”成為親信,得到楊堅的器重和信任。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楊堅代北周稱帝,國號隋,改元開皇,是為隋文帝。
楊素被加封為上柱國,後又被授御史大夫。開皇八年(587年),隋文帝統一了全國,由於楊素在隋朝統一全國的戰爭中屢立戰功,不斷受到加封。開皇十二年(592年)十二月,文帝任命楊素代蘇威為尚書右僕射,與尚書左僕射高熲共掌朝政。楊素雖然在助文帝固位的時候,立下了赫赫戰功,也算得上是一位驍勇善戰的將軍但他的政治才能卻遠不及高類、蘇威,他之所以能取而代之,其一是軍功,其二就是善於媚主。
隋文帝在中國的歷史上算得上是一位卓越君主,但他後來心狹多疑,偏聽讒言,濫殺大臣。而楊素精於權術,投其所好,深得寵信,最終取代蘇威為相,這也是文帝在政治上的一大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