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請問填寫什麼龍飛鳳舞

    《商君書》它並非是一人所作,它也如同《莊子》,《孟子》、《楚辭》等書一樣,它都是由一個人帶頭所做,再由這個人他的後學去加以補充的。而《商君書》的主要作者也正如其名是由戰國時期的商君所寫的,所謂的商君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那個商鞅。

    《商君書》裡面它大多陳述的是法家的觀點,以及商鞅在當時秦國實行的變法中的理論以及具體的措施、可以說《商君書》中的內容大多是在說如何使用愚民政策來愚民的、而愚民又是怎樣去為帝王鞏固政權,剝奪百姓人權的。並且《商君書》中最主要的一個觀點便是它認為國家和人民才是矛盾的主要原因。人民強則國家弱,國家強則人民弱,如果想要有一個強大的國家,那麼必須要使民眾愚昧無知,這才使得人民沒有辦法集結成強大的力量去對抗國家,也只有這樣君主的地位才牢固。

    而且《商君書》之中也是認為人性本惡,因此就要承認人性的惡,因此才會去以法來解決人性惡的問題。也只有這樣國家才能強大,而且在《商君書》中重刑輕賞,他認為只有刑罰多獎賞少,因此民眾才會更加珍惜獎賞,而且民眾也才更懼怕犯法。

    對於《商君書》的作者在現如今的學術界中,有人認為《商君書》並非是商鞅本人所作,而是有人假託商君之名而寫的書。不過總的來說《商君書》中是有價值的。

  • 2 # 大秦鐵鷹劍士

    劉備將死之際,給兒子劉阿斗留下了遺書,其中寫道:可讀《漢書》、《禮記》,閒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意智。遺書中提到了《商君書》,可見《商君書》在劉備心中的地位較高,臨死前殷殷叮囑兒子要好好學習《商君書》。先秦法家是諸子百家中四大顯學之一,《商君書》是法家經典鉅著之一,是商鞅變法的精髓所在。

    法家學說被稱為帝王之術,法家分三派,分別是法治派、術治派、勢治派,其中法治派乃商鞅所創,為治國正道。術治與勢治乃帝王心術,專門傳授帝王御下治吏之術,也可以理解成權力傾軋的權謀之術。韓非子學透法家典籍,融會貫通法家理論,寫下了將法、術、勢三者合一的《韓非子》,法家精華盡於此典。

    《商君書》從人性本惡的角度出發,提出用酷法嚴刑約束人性中的惡,進而將個人的力量融入國家的建設之中。商君認為人性本惡,不可以用良善度之,不可以用教化化之,唯有以強力手段鎮之。治國理亂,賞刑二柄,尊法者重賞,違法者重刑,事無世細,皆有法可依,違法者不論善惡、不論功過,不論賢與不肖,一體受法。小罪重刑,重罪必死不赦,唯其如此,方可導人為善,維護國家的統治與百姓的安寧。

    《商君書》揭露了人性的醜陋,因此成為很多衛道士眼中的邪書;同時《商君書》揭露了很多衛道士的虛偽和偽善,因此被歷代腐儒口誅筆伐。《商君書》總結了對付偽善之人的辦法,且手段直接有效,毒辣無比,故讓帝王十分喜歡。依法殺人不為暴,那怕一次性斬殺千人;依法行賞不為仁,那怕賜人高官厚祿。

    商鞅的理念很多人無法接受,但《商君書》治國不講自由和民主,接受還是不接受都要執行:不接受者必罰,小者斷手斷腳、割鼻刺面,大者斬首示眾、一刀兩斷;不論內心是接受還是不接受,只要按法律行事,有功必賞,那怕是低賤如奴隸,也可以光宗耀祖。《商君書》治國,如劈山填海,效果立現,威不可擋。因此《商君書》雖被衛道士嫉恨,但卻受帝王喜愛,被譽為帝王之書。

  • 3 # 行者文孜

    《商君書》就是有名的天下第一禁書,過去一直是太傅教太子的教材,只有歷代君王和準君王才能讀到。讀了這本書,你就會明白,當年那個北方落後的蠻夷之國秦國,為什麼能在短短的14年迅速崛起,最終摧枯拉朽般地統一六國?也會明白,歷代君王為什麼會把老百姓修理得服服帖帖,一個王朝稀鬆平常也是三百年!

    《商君書》側重記載了法家革新變法、重農重戰、重刑少賞、排斥儒術等言論,主要反映了法家的政治思想。

    《商君書》禍害最深的,還得說是治國之術,而其治國之術的核心一是毀商,二是馭民。《商君書》主張禁止糧食貿易,商人和農民都不得賣糧,甚至連為商業貿易和人口流動服務的旅館業也予以剷除。人民都被禁錮在自己的土地上,只能成為農民。人民不能離開半步,無法獲得知識更新(也不需要),只能成為君主的生產工具。

  • 4 # 梧桐樹邊羽

    先秦法家,分為三個流派。“法,勢,術”。其中的法,是講究嚴刑酷法,用條例、法規來治理民眾。勢,是塑造最高統治者的權威、威權、威嚴,對官僚階層和民眾形成態勢上的高壓,以便於統治。術,就是主張採用一些特殊的方法,玩弄手腕,控制官僚、愚昧民眾。

    商鞅,是先秦早期法家中“法”的一派的開創者、實踐者。

    商鞅不姓商。他姓公孫,叫做公孫鞅。他本是衛華人,所以一般稱他為衛鞅。秦孝公向天下招賢納士,衛鞅找到了機會,就來秦敬獻了他的王霸之道,展示如何成就霸業。這正合了秦孝公的意思,於是重用了他。

    《商君書》的第一篇,就記載了衛鞅初入秦,舌戰群儒,把那些舊貴族說得啞口無言。畢竟衛鞅是從東邊來的啊,屬於發達國家高階知識分子,這些老土的秦貴族自然辯不過。這一篇的最後一句,就是秦孝公的總結,一個字“善!”對衛鞅的主張做出了充分的肯定。

    上層打通,但衛鞅面臨著老百姓不信任的問題。於是他透過“城門立木”建立了守信的官府形象,趁著這一陣輿論,衛鞅頒佈了新法令。

    在“耕戰一體”的政策下,秦國舉國後勤,全民皆兵,逐漸成為震懾六國的虎狼之師。

    衛鞅的政策是利出一孔。何為利出一孔?老百姓的利益,全靠中央政府來調節。你不想種地?你不想當兵?有沒有別的生存之道?對不起,沒有。除了當兵和備戰,什麼都不許幹,只能耕或者戰,舉全國之力,財政上去了,軍事也上去了。

    秦孝公一開心就把商洛地區賜給衛鞅,衛鞅就成為商君。所以就叫商鞅了。

    《商君書》

    《商君書》並不是商鞅寫的, 而是像《論語》,《四十二章經》之類的,是門徒或者說追隨者編纂的。

    至於《商君書》的內容,我們大致來看幾點。

    這裡有商鞅的治國理論。他的治國思想,主要就是“壹民”。這個字念易,是統一的意思。就是要把全華人民治理成一個人,工作上面已經實現,只有耕和戰。思想意識上,也必須統一。我們平時聽得最多的眾志成城,統一思想就是從商鞅開始。壹民政策,主要是思想控制,不允許民眾有自己的想法,更不允許表達。這種理念,一直到秦始皇都堅持。焚書坑儒,就是壹民思想的體現。

    還有一條非常流氓的治國理念。“弱民”,“民弱則國強,國強則民弱”。一個強大的國家,民眾一定要弱。弱,表現在一些方面。比如,你離開國就沒有謀生途徑,你賺取不到任何利益,你只能依賴國。又比如讓你豪情萬丈,你就要身先士卒;讓你韜光養晦,你就要歲月靜好。這樣才好管理,稱為牧民。

    商鞅還說過:“貧可富之,富可貧之”。什麼意思?我透過對你耕戰的獎勵,讓你迅速致富。但是,我也可以調節一下,讓你瞬間失去你的財富。大家想想歷史上的那些官商,有哪一個有好下場的?老百姓只有貧窮,才能安穩地在皇帝的恩賜下生活。這就是“弱民”。

    為什麼?“民貧而力富”啊。你只有窮,你的力氣才能擰成一股繩,成為被牧之民。“民樂生安佚,死難難正,易之則強。”這都是商鞅說的,你有錢了,你還會拼死去戰場嗎?這套理論後來的皇帝都在用。

    漢武帝在馬邑之圍後,黃河大水三年,死了多少人?為什麼不救?史書上把鍋甩給田蚡,說這人是個壞官。其實未必不是漢武帝為了對匈奴作戰進行大規模的人口調配,只有你流離失所,你才會去戰場封侯。拼了老命封侯,最後找個罪名給你剮了,讓你花錢買命,再從頭做起。漢武帝也是玩這個的老手啊。不然文景之治,老百姓過得好好的,誰願意跟你去打匈奴?

    商鞅還說,“辱則貴爵,弱則尊官,貧則重賞。”你只有在屈辱之中,才會想要尊嚴,才會看重爵位,你只有沒權利,才會尊重官員,你只有窮,才會看重國家的賞賜。這裡貴,尊,重都是動詞。

    弱民,壹民理論深入了千百年來統治者的骨髓。只有讓老百姓不開心,老百姓才會弱。真讓老百姓開心了,民眾變強了,誰讓國強?這是商鞅的牧民之術。

    《商君書·禁使》裡還有句話,“故先王不恃其強,而恃其勢;不恃其信,而恃其數。”有能力的王,不是依靠武力強大來統治人,而是依靠權勢;不是依靠信譽來取信於民,而是依賴手段。“數” 就是“術”,手段。

    韓非子是集法家大成者,他專門寫過文章,說為什麼不能講信?因為講信的除了孔孟幾個人,全國再找不出來。你按這種標準來選官員,根本就不夠用。官員不夠,國家就會亂,所以選官,不能看人品。老百姓指望好官,清官。他們要是學過法家,就會知道自己多麼幼稚。

    商鞅則非常明確的說,治國就得用壞人,民就弱。你用好人治民,民就會強。所以說法家不是玩意兒啊。但是千百年來儒家的表象下面,統治的脈絡都是這種牧民之術。

    價值

    商鞅透過這種殘酷的牧民術將秦朝帶入了飛速發展,並且一統天下,但是這也是秦朝迅速滅亡並永世被稱為暴秦的原因。秦孝公一死,商鞅就被舊貴族車裂了,積怨過多。但是他人死了,法家的牧民之術留下來了,而且從來沒有更新過,一直存在著。

    對有些人來說,非常有價值。

  • 5 # 紫素天子茶時光

    繼韓非子之後,法家文化的又一代表商鞅的傳世著作。

    對於管理者來說,還是有頗多借鑑的。不能盯著糟粕不放。

  • 6 # 風正輕搖雨自飄

    《商君書》是戰國時期法家學派的代表作之一,是對秦政令的詮釋,透過人物對話相互駁辯來闡述中心論點,主要反映了法家的政治思想。

    《商君書》的作用是有它時代的侷限性的,當時上層社會為了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致使下層百姓道德喪失。《商君書》的宗旨就是體現王權之威嚴,約束下層民眾的行為規範,調動民眾的功利之心,使得民眾為君王所用。

    《商君書》的價值是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學說極為理性,法論體系極為周密,是中國先秦學說中法家的最高水平。

    《商君書》也是對暴力和殘忍的極度推崇的書籍,對人性底層的劣根性過度挖掘,用理性編制出一套完整的殘忍法則,成為人類文明社會的黑暗時代。

    它創造了秦國最穩定、最強盛的時代,也成為統一後迅速走向滅亡的主因。它為後世的執政者起到了警醒的作用,也為今人不在步入其前塵做了最好的註解。

  • 7 # 生鏽的鋒利小刀

    《商君書》也稱《商子》,現存26篇,是戰國時期法家學派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商鞅及其後學的著作彙編。

    《商君書》著重論述商鞅一派在當時秦國施行的變法理論和具體措施。

    《商君書》論述了大量愚民政策以及法家士子為帝王穩固政權,剝奪百姓人權的觀點。例如:《商君書》中認為國家與人民是矛盾的關係。人民強大,則國家虛弱。所以想要國家強大,則必須削弱人民。能夠戰勝強敵、稱霸天下的國家,必須制服本國的人民。只有使人民愚昧無知、樸實忠厚,人民才不易結成強大的力量來對抗國家和君主,這樣國家才會容易治理,君主的地位才會牢固。《商君書》中認為人性本惡,必須承認人之惡性,治理國家要以惡治善才能使國家強大。《商君書》中主張重刑輕賞,他認為加重刑罰,減少獎賞,是君主愛護民眾,民眾就會拼命爭奪獎賞;增加獎賞,減輕刑罰,是君主不愛護民眾,民眾就不會為獎賞而拼死奮鬥。

    《商君書》的文體多樣。議論體有《農戰》、《開塞》、《劃策》等十數篇,或先綜合後分析,或先分析後綜合,兼用歸納演繹,首尾呼應。有時也運用比喻、排比、對比、借代等修辭手法。《徠民》篇運用了“齊人有東郭敞者”的寓言,以增強說理的效果和形像性,說明體有《墾令》、《靳令》、《境內》等篇,是對秦政令的詮釋。辯難體有《更法》,透過人物對話相互駁辯來闡述中心論點,司馬遷錄入《史記.商君列傳》(文字有改動),用以表明商鞅的主張。

    《更法》篇第一 詳細記述了商鞅與甘龍、杜摯在秦孝公面前爭論變法的問題。《去彊》篇第四 論削除民不聽從政令帶來的弊端,並需要籍以刑罰,專心農戰,少事商賈做為解決之方。“國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亂至削;國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彊”《商君書·去彊》。國家把以對善人的寬大來治理奸惡的人民,國家必然陷入動亂,衰落。而如果國家以對付惡人的謹慎來治理善民,國家才可以穩定強大。《開塞》篇第七 提出了社會發展的三個階段:“上世親親而愛私,中世上賢而說仁,下世貴貴而尊官。”這種歷史變化的觀點在哲學史上有重要的進步意義。在具體措施上,此書主張加強君權,建立賞罰嚴明的法治制度,取消貴族的世襲特權,獎勵軍功,提倡耕戰,同時反對用詩書禮樂和道德教化的手段治理國家。《弱民》篇第二十 旨在闡述‘弱民’與‘強國’之間的相對關係。“民弱國彊,民彊國弱,故有道之國,務在弱民”《商君書·弱民》。民如果強了,國君的統治地位就不穩了,所以國君的統治地位要想穩定必須先“弱民”。

    關於《商君書》的作者,學術界頗有爭論。第一種意見認為《商君書》基本是偽書,持這種看法的有郭沫若、黃雲眉、顧實、劉汝霖等。第二種意見是基本肯定《商君書》的作者是商鞅,持這種看法的人除史志的編著者外,還有呂思勉、譚獻等人。第三種意見認為《商君書》是商鞅遺著與其他法家遺著的合編,此書非作於一人,也非寫於一時,持這種看法的有高亨等人。有人也提出的看法是,前兩種意見有些牽強,第三種意見有一定道理。《韓非子·五蠹》篇說:今境內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這說明商鞅確著有此書。

  • 8 # 使用者mmxszc

    《商君書》是2000多年前秦國商鞅為秦君主所著的一本治國方略,是華人最偉大的發明,遺憾的是,因為此書是教君王怎麼統治國家的,所以千百年來,一直都被中國的歷代帝王們奉為治國理政的“天書”;對民眾來說,《商君書》卻是華人噩夢的開始,因為它雖然只有三萬字,所宣揚的觀點卻都是教導君主怎麼樣弱商、辱民、貧民、弱民、屠殺反抗者的方法和思想。秦朝以後,書中的觀點一直被歷朝歷代皇帝所推崇,卻也讓歷朝歷代的帝王們害怕,害怕別人學會了已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所以此書被歷朝歷代列為禁書,但書中的思想卻一直流傳了下來,統治了華人幾千年,最終變成了羸弱華人的罪魁禍首,直到今天華人真正放眼看世界的時候,此書的價值也僅僅只是大家用以解讀歷史的一本參考書而已。

  • 9 # 菩提走天涯

    《商君書》是戰國時代法家商鞅及後人著作彙編,主要講述了當時秦國施行的變法理論。書的內容涉及面還是很廣的,包括經濟、政治、軍事、法治等等,顯示了法家變法、重農重戰、重刑少賞、排斥儒術等政治思想。

    戰國末年,秦國統一了六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國家,這與商鞅在秦國進行的變法有直接關係,而這些變法的指導思想就記錄在《商君書》中,這些法家思想正是秦國迅速強大軍政的基礎。

    《商君書》一直被帝王視為穩固政權、治理百姓的寶典,時至今日,在東方文明的法治觀裡還有要求愚昧百姓,重刑百姓等商鞅思想影子的存在。

  • 10 # 木燃先生

    作為法家的代表作,商君書的價值一直被低估,因此特地將商君書再細讀一遍,筆記如下。

    結論是要看商君書,先必須瞭解當時秦孝公面臨的局勢,當時孝公面臨的是被戰國諸雄排擠,而秦國的國力自穆公之後大大削弱,根本比不上楚魏,但是孝公心中也想像穆公一樣稱霸中原,至少要收回被魏國佔得河西地區,然後開始了求才令,衛國的商鞅便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來到秦國。

    要先讀懂勒龐的《烏合之眾》,瞭解民眾愚蠢膚淺的本質!對於商君書的理解才能更深刻,因為自古至今,包括知乎上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屬於淺薄無知的暴民!

    1.更法

    這裡主要是秦孝公打算變法,然後保守派和改革派兩幫人開始撕,最後的結果是穆公支援變法。

    商鞅的看法,愚民都是一群烏合之眾。

    者暗於成事,知者見於未萌。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 。

    甘龍、杜摯抬出儒家的那套禮法,結果被商鞅噴了。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治理國家的根本還是要隨機應變,而不拘泥於什麼聖賢之道!

    2. 墾令

    這篇核心是重農抑商抑讀書,雖然今天的看法商業的流通性作用遠大於農業,但是古代生產力不發達情況下,嚴重依賴於農業,故而商鞅提出重農思維,同樣商鞅也認為普通百姓讀書多了沒什麼用處。

    提高酒肉價格,提高刑罰力度,限制農民遷徙,限制士大夫多嘴滑舌,這裡面主要是愚民和抑制商業的舉措,值得商榷。

    3.農戰

    核心:《詩》、《書》、禮、樂、善、修、仁、廉、辯、慧,以這十個字方針治國,敵人來了必然就是割地賠款,不來國家必然窮苦。故聖人明君者,非能盡其萬物也,知萬物之要也。故其治國也,察要而已矣。

    4.去強

     國有禮、有樂、有《詩》、有《書》、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 有辯。國有十者,上無使戰,必削至亡;國無十者,上有使戰,必興至王。

    要用奸民治理善民,善民不足以治國 。

    重罰輕賞,則上愛民,民死上;重賞輕罰,則上不愛民,民不死上。--這一點認為是直接造成秦末帝國崩潰的根本原因,刑太重而賞賜不足以安民,在沒有處理好接班人問題的時候,矛盾必然爆發。

    5.說民

    過匿,則民勝法;罪誅,則法勝民。

    民勇,則賞之以其所欲;民怯,則殺之以其所惡。

    貴令貧者富、富者貧。貧者富,國強;富者貧,三官無蝨。國久強而無蝨者必王。

    刑生力,力生強,強生威,威生德,德生於刑。故刑多,則賞重;賞少,則刑重。

    官斷則不足,故曰:夜治者強。君斷則亂,故曰:宿治者削。故有道之國,治不聽君,民不從官。

    這一段主要是如何激發民的血性,還有強調依法治的重要性。

    6.算地

    有地狹而民眾者,民勝其地;地廣而民少者,地勝其民。

    飢而求食,勞而求佚,苦則索樂,辱則求榮,此民之情也。民之求利,失禮之法;求名,失性之常。奚以論其然也 。

    故萬乘失數而不危、臣主失術而不亂者,未之有也。

    故事《詩》、《書》談說之士,則民遊而輕其君;

    夫刑者,所以禁邪也;而賞者,所以助禁也

    故刑戮者,所以止奸也;而官爵者,所以勸功也 。

    這裡面主要是貶抑儒家思想,重視正確施行刑賞。

    7. 開塞

    民眾而無制,久而相出為道,則有亂。

    世事變而行道異也。故曰:王道有繩。

    聖人不法古,不脩今。

    古之民樸以厚,今之民巧以偽。故效於古者,先德而治;效於今者,前刑而法

    吾所謂利者,義之本也;而世所謂義者,暴之道也。

    治國刑多而賞少,故王者刑九而賞一,削國賞九而刑一。

    夫利天下之民者莫大於治,而治莫康於立君,立君之道莫廣於勝法,勝法之務莫急於去奸,去奸之本莫深於嚴刑。

    這一段主要是說明古今民的風氣和個性有了較大變化,如何立足當前的條件,富國強兵,重視刑賞以及如何刑賞。

    8.一言

     治國者貴民壹,民壹則樸,樸則農,農則易勤,勤則富。

    能摶力而不能用者必亂,能殺力而不能摶者必亡。故明君知齊二者,其國強;不知齊二者,其國削。

    夫民之不治者,君道卑也;法之不明者,君長亂也。故明君不道卑、不長亂也;秉權而立,垂法而治,以得奸於上,而官無不;賞罰斷,而器用有度。

    因世而為之治,度俗而為之法。

    這一段強調簡政,同時因地制宜地考察國情治理國家。

    9.錯法

    古之明君錯法而民無邪,舉事而材自練,賞行而兵強。

    道明,則國日強;道幽,則國日削。故爵祿之所道,存亡之機也

    人君有爵行而兵弱者,有祿行而國貧者,有法立而亂者。此三者,國之患也

    臣忠、君明,治著而兵強矣。故凡明君之治也,任其力不任其德,是以不憂不勞,而功可立也。

    重視法律和在法律基礎上的君臣一心。

    10.戰法

    故王者之政,使民怯於邑鬥,而勇於寇戰。

    王者之兵,勝而不驕,敗而不怨。勝而不驕者,術明也;敗而不怨者,知所失也。

    講究的用兵之道,在如如何讓民勇於死在戰場上。

    11.立本

     故曰:兵生於治而異,俗生於法而萬轉,過勢本於心而飾於備勢。三者有論。

    故強可立也。是以強者必治,治者必強;富者必治,治者必富;強者必富,富者必強。故曰:治強之道三,論其本也。

    這段強調打勝仗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法制和制度建設。

    12. 兵守

     四戰之國貴守戰,負海之國貴攻戰。

    慎使三軍無相過。此盛力之道。

    這一段主要是根據秦國的四戰地形,講出要防守的技巧。

    13.勒令

     靳令,則治不留;法平,則吏無奸。法已定矣,不以善言害法。任功,則民少言;任善,則民多言。

      國貧而務戰,毒生於敵,無六蝨,必強。國富而不戰,偷生於內,有六蝨,必弱

    國以功授官予爵,此謂以盛知謀,以盛勇戰。以盛知謀,以盛勇戰,其國必無敵。國以功授官予爵,則治省言寡,此謂以冶去治、以言去言。

    守十者亂,守壹者治。漢已定矣,而好用六蝨者亡。民澤畢農,則國富。六蝨不用,則兵民畢競勸而樂為主用,其竟內之民爭以為榮,莫以為辱

     六蝨:日禮、樂;日《詩》、《書》;曰修善,曰孝弟;曰誠信,曰貞廉;曰仁、義;曰非兵,曰羞戰。

    國有十二者,上無使農戰,必貧至削。十二者成群,此謂君之治不勝其臣,官之治不勝其民,此謂六蝨勝其政也。十二者成樸,必削。

    重刑少賞,上愛民,民死賞。多賞輕刑,上不愛民,民不死賞。

    這段是跟儒家完全對著幹!

    14.修權

     國之所以治者三:一日法,二日信,三日權。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權者,君之所獨制也,人主失守則危。

    明主不蔽之謂明,不欺之謂察。故賞厚而信,刑重而必;不失疏遠,不違親近,故臣不蔽主,而下不欺上

    世之為治者,多釋法而任私議,此國之所以亂也

    故三王以義親,五霸以法正諸侯,皆非私天下之利也,為天下治天下。是故擅其名而有其功,天下樂其政,而莫之能傷也。今亂世之君、臣,區區然皆擅一國之利而管一官之重,以便其私,此國之所以危也。

    故公私之交,存亡之本也。

    蠹眾而木析,隙大而牆壞

    本章算是全書寫得精華之章,對於國家君權和臣權以及法律有很清晰的認識。

    15.徠民

    兵法曰:“敵弱而兵強。”此言不失吾所以攻,而敵失其所守也。今三晉不勝秦,四世矣。自魏襄以來,野戰不勝,守城必拔,小大之戰,三晉之所亡於秦者,不可勝數也。若此而不服,秦能取其地,而不能奪其民也。

     夫秦之所患者,興兵而伐,則國家貧;安居而農,則敵得休息。

     周軍之勝,華軍之勝,秦斬首而東之,東之無益亦明矣,而吏猶以為大功,為其損敵也,今以草茅之地徠三晉之民而使之事本,此其損敵也與戰勝同實,而秦得之以為粟,此反行兩登之計也。

    本章商鞅發現了農民和人口的力量,認為應該剝奪地方的人口來開墾秦國的荒地,同時用秦國士兵進攻,削弱敵方的力量。

    本章主要是強調人口特別是耕農的作用。

    16.刑約,傳丟了,御道也丟了

    17.賞刑

     聖人之為國也,壹賞,壹刑,壹教。壹賞則兵無敵,壹刑則令行,壹教則下聽上。夫明賞不費,明刑不戮,明教不變,而民知於民務,國無異俗。

     明賞之猶至於無賞也,明刑之猶至於無刑也,明教之猶至於無教也

    所謂壹賞者,利祿官爵摶出於兵,無有異施也。夫固知愚、貴賤、勇怯、賢不肖,皆盡其胸臆之知,竭其股肱之力,出死而為上用也;天下豪傑賢良從之如流水;是故兵無敵而今行於天下。

    所謂壹刑者,刑無等級,自卿相、將軍以至大夫、庶人,有不從王令、犯國禁、亂上制者,罪死不赦。

     所謂壹教者,博聞、辯慧,信廉、禮樂、修行、群黨、任譽、清濁,不可以富貴,不可以評刑,不可獨立私議以陳其上。堅者被,銳者挫。

    聖人治國也,審壹而已矣。

    這裡談了賞刑教的關係,而且強調自上而下統一的法令。

    18.畫策

    故以戰去戰,雖戰可也;以殺去殺,雖殺可也;以刑去刑,雖重刑可也。

    昔之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勝強敵者,必先勝其民者也。故勝民之本在制民,若治於金、陶於土也。本不堅,則民如飛鳥禽獸,其孰能制之?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

     不勝而王、不敗而亡者,自古及今未嘗有也,民勇者,戰勝;民不勇者,戰敗。能壹民於戰者,民勇;不能壹民於戰者,民不勇,

    民之見戰也,如餓狼之見肉,則民用矣。凡戰者,民之所惡也。能使民樂戰者王。

    國之亂也,非其法亂也,非法不用也。國皆有法,而無使法必行之法。--這話對現代還是用

    國或重治,或重亂。明主在上,所舉必賢,則法可在賢。法可在賢,則法在下,不肖不敢為非,是謂重治。不明主在上,所舉必不肖,國無明法,不肖者敢為非,是謂重亂。

    恃天下者,天下去之;自恃者,得天下

    故為必治之政,戰必勇之民,行必聽之令。是以兵出而無敵,令行而天下服從。

    黃鵠之飛,一舉千里,有必飛之備也;

    麗麗、巨巨,日走千里,有必走之勢也;虎、豹、熊、羆,鷙而無敵,有必勝之理也。

    故曰:仁者能仁於人,而不能使人仁;義者能愛於人,而不能使人愛。是以知仁義之不足以治天下也

    這段重點強調的是法制,同時吐槽儒家的人治思想

    19. 境內

     爵自一級已下至小夫,命曰校、徒、操,出公;爵自二級已上至不更,命曰卒

    其戰,百將、屯長不得,斬首;得三十三首以上,盈論,百將、屯長賜爵一級。

    爵自二級以上,有刑罪則貶。爵自一級以下,有刑罪則已

    本章主要是講秦軍隊如何封賞,如何論功行賞和處罰。

    20.弱民

     民弱國強,國強民弱。故有道之國,務在弱民。樸則強,淫則弱。弱則軌,淫則越志。弱則有用,越志則強。故曰:以強去強者,弱;以弱去強者,強。

    這裡面談到國家富裕和民富是相背離的關係。

     農、商、官三者,國之常食官也。農闢地,商致物,官法民。三官生蝨六:曰“歲”,曰“食”;曰“美”,曰“好”;曰“志”,曰“行”。六者有樸,必削。農有餘食,則薄燕於歲;商有淫利有美好,傷器;官設而不用,志、行為卒。六蝨成俗,兵必大敗。

     政作民之所惡,民弱;政作民之所樂,民強。民弱,國強;民強,國弱。

     明主之使其臣也,用必加於功,賞必盡其勞。人主使其民信此如日月,則無敵矣。

    21.外內

    民之外事,莫難於戰,故輕法不可以使之。奚謂輕法?其賞少而威薄、淫道不塞之謂也。奚謂淫道?為辯知者貴、遊宦者任、文學私名顯之謂也。

     故欲戰其民者,必以重法。賞則必多,威則必嚴,淫道必塞,為辯知者不貴,遊宦者不任,文學私名不顯。

    故為國者,邊利盡歸於兵,市利盡歸於農。邊利歸於兵者強,市利歸於農者富。故出戰而強、入休而富者,王也。

    本章講如何利用暴民

    22.君臣

     處君位而令不行,則危;五官分而無常,則亂;法制設而私善行,則民不畏刑。君尊則令行,官修則有常事,法制明則民畏刑。法制不明,而求民之行令也,不可得也。民不從令,而求君之尊也,雖堯、舜之知,不能以治。

      明王之治天下也,緣法而治,按功而賞。凡民之所疾戰不避死者,以求爵祿也。明君之治國也,士有斬首、捕虜之功,必其爵足榮也,祿足食也;農不離廛者,足以養二親,治軍事。故軍士死節,而農民不偷也。

    故明主慎法制。言不中法者,不聽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為也。言中法,則辯之;行中法,則高之;事中法,則為之。故國治而地廣,兵強而主尊,此治之至也。人君者不可不察也。

    本章主要還是談到君如何處理法制和儒家的那套東西。

    23.禁使

    人主之所以禁使者,賞罰也。賞隨功,罰隨罪

    夫飛蓬遇飄風而行千里,乘風之勢也;探淵者知千仞之深,縣繩之數也。故託其勢者,雖遠必至;守其數者,雖深必得。

     賢者不能益,不肖者不能損。故遺賢去知,治之數也。

    本章談到借勢,談到要上面的對下面的心裡有數。

    24.慎法

    凡世莫不以其所以亂者治,故小治而小亂,大治而大亂,人主莫能世治其民,世無不亂之國。

    民倍主位而向私交,則君弱而臣強。

    國之所以重,主之所以尊者,力也。於此二者力本,而世主莫能致力者,何也?使民之所苦者無耕,危者無戰。二者,孝子難以為其親,忠臣難以為其君。

    民少兵強。能行二者於境內,則霸王之道畢矣。

    本章強調法制的重要性。

    25.定分

     有敢剟定法令、損益一字以上,罪死不赦

     法令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所以備民也。為治而去法令,猶欲無飢而去食也,欲無寒而去衣也,欲東而西行也,其不幾亦明矣

     夫微妙意志之言,上知之所難也。夫不待法令繩墨,而無不正者,千萬之一也。

    本章主要是如何開始實施商鞅的這套體系。

    綜上,可以看出商鞅書的這套邏輯明顯的傾向於進攻,可操作性強,遠勝於儒家的空洞說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總統特朗普執政以來對美國有哪些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