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RallodM
-
2 # 瑞器紫砂
化工泥這三個字對於紫砂行業來說是一個痛,不管是消費者還是從業者。其實在整個陶瓷行業來說陶瓷色素的新增都是正常的,只要是符合了國家標準的都是無害的。當然對於消費者的疑慮我也是很理解的,消費者當然希望買到的壺是紫砂礦原料本色而非調製而成的,就像是我們希望喝到的是鮮榨果汁,而非味道相同的食用色素調製飲品。
紫砂坯料中新增的化工原料主要有2類:1類是為了呈色的需要,新增物主要是鐵、鈷、鉻、錳、鈦鎳等金屬元素的氧化物或鹽類;另一類是為了中和原料中所含的可溶性硫酸鹽,新增物主要是碳酸鋇。這些化工原料新增到紫砂泥料中,會不會有安全問題,我們對此進行了試驗和檢測
1紫砂常用的幾種化工原料和安全問題
紫砂原料中新增的化工原料主要有以下幾種:BaCO3、Fe0O3、MnO2、CoO、Cr2O3等。
1.1BaCO3
BaCO3的加入並不是為了紫砂燒後呈色的需要而是工藝的需要。
由於紫砂原料中含有少量水溶性的硫酸鹽人紫砂陶器在紫砂成型乾燥時,水溶性的硫酸鹽會隨水分子的蒸發向坯體的表面聚集,尤其是產品的稜角部位,這樣就導致紫砂產品燒成後產生區域性的色差,加入BaC03後,透過下面的化學反應
Ba2++S02→BaSO4↓
讓水溶性的硫酸鹽生成不溶的硫酸鋇,阻止或減輕色差缺陷。
金屬鋇、不可溶的鋇鹽如硫酸鋇對人體無毒,但可溶性鋇鹽如氯化鋇、碳酸鋇、硝酸鋇對人體有毒,
Ba2+中毒量為02-0.5g,致死量為0.8-30g
1.2Fe2O3
Fe2O3加入的目的是改善產品的顏色。隨著Fe2o3的含量上升,紫砂燒後的顏色就變深。但天然原料的Fe2O3含量不是人為決定的,要使Fe2O3含量低的泥
料顏色變深,就得向泥料中外加Fe2O3含量高的原料。在紫砂中外加Fe2O3,一個辦法是加天然的“石紅”、“石黃”(透過測試分析,“石紅”、“石黃”是一種含鐵量50%-60%的鐵礦石),另一個更容易操作的加工時加入辦法就是加工業用鐵紅粉(普通化工級的Fe2O3)。Fe2O3不溶於水,也不與水起作用,對人體無毒。紫砂原礦中含有的Fe2O3部分就是以赤鐵礦晶體存在的。本次實驗不對鐵離子溶出進行測試。
1.3 MnO2
加入MnO2的目的和Fe2O3相近,也是為了改善產品的顏色。陶瓷業常用的含錳的原料有工業級MnO2粉、碳酸錳和軟錳礦粉,紫砂原料加工一般使用工業級MnO2粉。
錳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成人透過食物、茶水等攝入,正常的量為25~5mg,但過量吸收可能會對神經系統造成損傷,在自然界中錳廣泛存在,錳中毒常見於錳礦開採加工業中錳粉塵的吸入。
1.4 CoO
CoO在紫砂泥料中加入的目的也是為了顏色的需要。紫砂使用的是工業級的CoO,鑽對人體健康是很重要的微量元素,但過多攝入也會造成不良反應,國家應用水標準中沒有對鑽離子限量。本次實驗仍然對鑽的溶出量進行測試。
1.5 cr2O3
Cr2O3的加入也是為了顏色的需要。陶瓷業中引人C2O3,一般使用3種含鉻原料:鉻綠(工業級Cr2O3)和重鉻酸鉀(K2CrO7)和鉻酸酐(CrO3)。鉻綠經常直接加入坯釉料中,而水溶性的K2CrO7和CrO3一般是用於陶瓷色料生產。紫砂泥料加工時直接加入
泥料中的是鉻綠。鉻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在肌體的糖代謝和
脂代謝中發揮特殊的作用。三價的鉻是對人體有益的元素,而六價的鉻是有毒的。有2點需要注意:①紫砂是容器而非食品,因此紫砂是否影響健康,關鍵不是紫砂中加入了什麼,而是紫砂在使用時會釋放出什麼?②任何物質對人體造成損害都要達到一定
的量。很多重金屬離子一方面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另一方面如果人體吸收的量超過標準就會成為有害的物質。
2紫砂中的金屬離子溶出試驗
2.1試驗所用原料和樣品
試驗所用的主要原料如下
(1)40日全透過紫泥粉
(2)BaCO3,純度≥99%,工業級
(3)MnO2,含Mn量≥60%,工業級
(4)Cr2O3,純度≥99%,工業級
(5)CoO,含Co量≥72%,工業級
樣品製備的工藝流程如下
化工原料→→球磨→過篩紫砂原礦→粉碎→過篩→混合→練泥→陳腐→練
泥→成型→乾燥→燒成
2.2主要工藝引數
化工原料細度:萬孔篩餘<0.1%
紫砂粉細度:40目全透過
泥料含水率:21%
陳腐時間:72小時
燒成氣氛:氧化氣氛
2.3樣品的測試方法
現有的陶瓷材料檢測金屬離子溶出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國家標準GB/T3534-2002《日用陶瓷器鉛,鎘溶出量的測定方法》,但該標準僅針對鉛、鎘兩種元素,而鐵、鋇、錳、鉻、鑽等金屬離子的溶出量沒用相應的標準,相近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如搪瓷、玻璃也只有針對鉛、鎘兩種元素的檢測。因此,對紫砂製品中鐵、鋇、錳、鉻、鑽的溶出量進行測定,只能參照GB13534-2002的方法執行。其中鐵、錳、鉻、鈷用火焰原
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鋇用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具體如下
(1)用弱鹼性洗滌劑將試樣洗滌乾淨,然後用自來水反覆沖洗,再用蒸餾水或離子交換水漂洗乾淨,晾乾,備用(經洗滌乾淨後的試樣不得再沾汙其他有可能影響檢測效果的物質)。
(2)用4%乙酸(體積分數)溶液注入試樣中至離口沿5mm處,在(222)℃室溫條件下,浸泡24h±20min,用符合要求的器皿將試樣遮蓋,以防溶液蒸發,浸泡時應避免光照。
(3)用符合要求的玻璃棒將萃取液攪拌均勻(攪拌時應避免萃取液的損失),然後將混勻後的萃取液移人容器中儲存,並儘快進行測定,以免溶液的待測金屬被器壁吸附。
(4)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鐵 錳 鉻、鈷的溶出量,用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鋇的溶出量,測定前按儀器說明書仔細調整儀器,使其靈敏度達到規定的要求。
2.4Ba2的溶出量實驗我們透過在紫砂原料中加入工業級BaCO3來分析BaCO3加入量與Ba2溶出量、燒結程度與Ba2溶出量的關係。紫砂原料中BaCO3的正常加入量應該小
於0.5%,我們在實驗中加入的最大量為4%。國家飲用水標準中Ba2的標準是低於07mg/L,我們也以此作為我們實驗時的標準。圖25所示為不同的BaCO3加入量的紫砂坯體在1170℃燒成後的溶出量變化,此時對應的紫砂坯體的吸水率為39%,處於紫砂正常燒成溫度。
從圖25中我們看到,紫砂中Ba2的溶出量與原料中BaCO3加入量成正比,加入1%以下的BaCO3是安全的。
從圖26中我們看到,紫砂中Ba2的溶出量與燒成溫度成反比。到1185℃時,Ba2+測量值為小於0.08mg/L,也就是小於儀器的有效測量下限。Ba2離子的溶出是因為BaCO3的殘留。BaCO3在純淨狀態下,需要加熱到1450℃才發生分解反應:
BaCO3→BaO+CO2↑
但在與其它物質混合時,BaCO3在較低溫度下就開始分解,分解後的BaO與其它氧化物反應生成新的化合物。透過掃描電鏡觀察,紫砂在1130℃時就有較多的玻璃相生成,到1150℃時,晶體表面都被已玻璃相浸潤。BaCO3與玻璃相反應的溫度較低,在
1100℃以下就開始了,隨著溫度的提高,BaCO3不斷的被熔解在玻璃相中。在相同溫度下燒成,Ba2溶出量與原料中BaCO3加入量成正比,是由於燒成後紫砂坯體中BaCO3殘
留量與原料中BaCO3加入量成正比。在加入量不變時,燒成溫度的上升導致2個變化:①由於溫度提高,BaCO3被分解熔解在玻璃相中的比例提高;②由於溫度的提高,胎體內部孔隙被封閉形成閉合狀態的比例上升,被封閉空間中的BaCO3就不能向外表面溶出B2。因此降低BaCO3的含量和提高紫砂產品的燒結程度是降低Ba2溶出量的有效途徑。
2.5Mn的溶出量實驗
紫砂中常用含錳的新增物為工業級二氧化錳,隨著錳新增量的提高,紫砂的顏色趨向於黑色,二氧化錳正常的新增量在3%以下。我們在實驗中使用的工業級二氧化錳的錳含量為60%,透過折算成MnO2約為95%。生活飲用水國家標準GB5749-2006中規定,錳
離子含量要求不大於0.1mg/,而在礦泉水國標GB8537-2008中,錳離子含量要求不大於0.4mg/L,我們採用GB3534-2002的方法測定錳離子。
圖27是不同MnO2含量的紫砂坯體在1130℃和1170℃燒成後的錳離子溶出量,從圖中看到,MnO2加入量與錳離子的溶出量也成正比,也就是隨著泥料中MnO2含量的提高,錳離子的溶出量也提高。
圖28是MnO2含量為2%的紫砂坯體在不同溫度下燒成後,錳離子溶出量的變化。從圖中可以看到隨著溫度的提高,產品燒結程度提高、吸水率下降、產品的錳離子溶出量也下降。錳離子溶出量與產品吸水率成正比,與燒成溫度成反比關係。實驗的結果表明,提高紫砂的燒結程度可以有效降低錳離子的溶出量。因為提高燒結程度一方面
能使更多的MnO2透過高溫物化反應生成難溶於水的穩定化合物和玻璃相,另一方面由於胎體內封閉氣孔比例上升,開口氣孔比例下降能滲透到表面的錳離子數量下降。
2.6C02+的溶出量實驗
紫砂通常使用的是工業級的CoO,加入量在1%左右。由於Co0著色能力很強,C0O在使用前通常要球磨到250目篩餘小於0.1%。Co2+的溶出在GB5749-2006的飲用水國標中沒有規定,我們以紐西蘭飲用水標準小於1mg/L為設定標準。
圖29是不同Co含量的紫砂坯體在1130℃和1170℃燒成後的Co2+離子溶出量變化,從圖中可以看出,溶出量和CoO含量成正比關係。
圖30是Co0含量為1%的紫砂泥在不同溫度燒成後,Co2+離子溶出量的變化。從圖中可以看到,Co2+離子溶出量隨燒成溫度上升而下降。
2.7Cr6+的溶出量實驗
紫砂原料中加入Cr2O3
般使用工業級的Cr2O3,俗稱鉻綠。Cr2O3是化學穩定的固體,為六方晶
系列或無定形橄欖綠色粉末,不溶於水和酸,對光、
大氣、高溫及腐蝕性氣體(SO2、H2S等)極穩定;同時,
Cr2O3中的鉻是3價的Cr3+,而不是6價的Cr6+。
生活飲用水國家標準GB5749-2006中規定水中
Cr6+的濃度不能高於0.05mg。實驗也證明了引入Cr2O3沒有安全問題。測試結果見表8
我們在紫砂泥料中加入0.2%~5%的鉻綠,然後在1130~1190℃下燒成,參照GB/3534-2002檢測鉻離子的溶出量,結果所有樣本在儀器測量範圍內未能有效測出鉻離子Cr的濃度值。因此,在紫砂中加入Cr2O3是安全的。
3紫砂中金屬離子溶出的分析和結論
3.1紫砂中新增化工原料存在不安全的可能
透過試驗,我們得出2項結果,即紫砂新增化工原料存在不安全的可能和可以安全地在紫砂原料中新增化工原料,具體的理由如下:
3.1.1紫砂新增化工原料存在不安全的可能
透過實驗我們觀察到以下結果
(1)紫砂新增化工原料後存在金屬離子溶出的現象,並且溶出量具有規律性。
(2)在一定條件下,紫砂胎體的金屬離子溶出量可能超過飲用水國標中的限度,甚至達到更高。由於在紫砂原料中新增化工原料,有可能導致使用此原料生產的紫砂產品的金屬離子溶出量超過安全的限量,就導致以下觀點:在紫砂原料中新增化工原料具有不安全性。
但是,透過實驗也觀察到:有許多在原料中新增化工原料的紫砂產品的金屬離子溶出量很低,沒有健康危害。
分析上述的兩種相對立的觀點,就能得到一個結論:紫砂原料中新增化工原料存在不安全的可能。
3.12可以安全地在紫砂原料中新增化工原料
實驗證明:紫砂原料中新增化工原料的紫砂的金屬離子的溶出量具有規律性,其金屬離子溶出量和化工原料的新增量成正比關係,與紫砂的燒結程度成反比關係。因此,根據溶出量變化的規律,我們就可以透過控制加入量和改進生產工藝等方法將紫砂重金屬離子的溶出量控制在安全的範圍裡。例如,BaCO3的新增是為了中和紫砂泥料中的SO42-。由於紫砂原礦中的SO42-很少,合理的加入量通
常小於0.3%,超過0.5%則對於中和SO42-已經是多餘
的。實驗中新增1%的BaCO3(燒成溫度1170℃,燒後吸水率3.9%)的溶出量只有0.46mg/L,低於0.7mg/的國家飲用水標準。但如果過度新增則溶出量會提高到超過標準。
如果我們在使用化工原料前,能夠進行相應的實驗和檢測,就能知道泥料中的安全加入量,就能確保所生產的紫砂產品的安全可靠.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每種紫砂泥料的化學組成、高溫物化反應都存在差異,同一種化工原料在不同的紫砂泥料中的合理新增量是不同的,需要做針對性的試驗。
3.21現有的標準情況
目前執行的對陶瓷產品的金屬離子溶出量進行限制的國家標準只有一個,即國標GB12651-2003與食物接觸的陶瓷製品鉛鎘溶出量允許極限》。也就是說,目前對陶瓷產品中可能存在的金屬離子溶出,僅僅對鉛和鎘作了規範,而對其它的金屬離子溶
出未作出限制。與陶瓷相近的玻璃、搪瓷等無機非金屬產品所執行的標準是國標GB4804-84《搪瓷食具容器衛生標準》和國標CB19778-2005《包裝玻璃容器鉛、鎘、
砷錦溶出允許限量》,也只是規範了鉛、鎘的溶出量,而對紫砂中可能新增的鋇、鉻、鑽、鐵、錳等元素的離子溶出量未能規範。
因此,紫砂中除了鉛、鎘以外的其它金屬離子的溶出也沒有可以比照執行的國家標準。
3.2.2飲用水的標準
由於缺乏相應的標準,如果對於紫砂鉛、鎘以外的金屬離子溶出量進行限制,可以參照的比較接近的標準就是飲用水的標準。因為對於作為容器的陶瓷產品的金屬離子溶出量進行限制和對於飲用水中的金屬離子含量進行限制的目的是相同的,作出限制值的生物學依據是相同的,所產生的安全性結果也是相同的。
但是,由於陶瓷產品金屬離子溶出量是在特定的條件下所產生的溶出量,而非使用過程中一定會溶解到食物中的數量,而飲用水中的含量是完全會進入人體的含量,所以,陶瓷中的金屬離子溶出量標準和飲用水中金屬離子的含量標準在數值上是不同的。因此,直接使用飲用水標準中的數值是不恰當的,需要藉助飲用水標準中的數值來制定紫砂產品金屬離子溶出量的限定值。
3.2.3紫砂產品金屬離子溶出量的參考值
如果要控制金屬離子溶出量以保證紫砂產品的安全性,就必須對紫砂產品金屬離子溶出量規範。在沒有可執行標準的情況下,利用飲用水對金屬離子含量的標準,以及陶瓷鉛、鎘溶出量標準和飲用水中鉛、鎘含量標準的對應關係,我們可以推理出紫砂中其他金屬離子溶出量的限制值。表9是一些飲用水標準中對金屬離子含量的限量值。
根據表9我們可以得出飲用水中金屬離子含量的限定數值及不同金屬離子限定數值的比例,如表10所示。
根據國標GB12651—2003和表10的結果,我們可以推算出鉛鎘以外幾種金屬離子的限量值,如表11。
從表11中我們可以看到,在紫砂原料中按照比例關係新增化工原料所導致的金屬離子危害性小於鉛、鎘,也許是世界各國都未在陶瓷標準中進行限制的一個原因。圖25到圖30以及表11的結果表明,在一般情況下,在紫砂原料中新增化工原料,可能產生安全性問題的機率很小。建議的限量值是根據試驗中的資料提出的。這些資料遠遠小於限量值上限,同時又是實際生產中能夠做到的,其目的是在可能的情況下提出更高的安全性要求。
3.3安全新增化工原料的建議
(1)每種紫砂原料新增化工原料都需要進行試驗,需要測定產品吸水率在2.5%~6%時,化工原料在該紫砂泥中的安全加入量。
2)紫砂泥中加入化工原料時除了控制新增量外,新增的方法也很重要。為了使化工原料能充分參與紫砂高溫燒成時的反應,化工原料在加入前需要磨細,加入時必須與原料充分混合。例如直接將購入的化工原料在練泥時簡單混入就不是合理的方法,我們可以先將化工原料磨細,然後再加入等量紫砂原礦進行球磨混合,最後再將混合物均勻加入到原料中
(3)使用陶瓷色料更安全。除了BaCO3的新增是為了中和SO2外,其它化工原料的新增都是為了紫砂的顏色。因此,除了直接向紫砂原料中加入化工原料外,更安全的方法是以合成的陶瓷色料加入。因為大多數的陶瓷色料都是化學效能非常穩定的物質,沒有重金屬離子溶出的問題。使用陶瓷色料,一方面可以降低或防止重金屬離子的溶出,另一方面產品呈色更穩定、更豐富。不過使用陶瓷色料的主要問題是泥料的價格將有所提高。
文章過於專業,我也不是很懂,也希望有大神看完後能幫我通俗易懂的解釋下,我們看了太多的從經驗角度,從歷史角度來說這個化工泥的問題,其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們無法從最根本的科學,學術角度來解決大家的疑慮。我希望看完這篇文章後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
3 # 展小昭的紫砂生活
很多人喜歡紫砂壺,但是對“化工泥”聞之色變,避之不及,因為涉及健康,是每一個人都特別關心的。
平時跟煉泥的朋友打交道比較多,自己也喜歡把這些東西弄明白,剛好看到這個題目,所以就把自己這些年的工作經驗和知道的情況跟朋友們分享一下:
紫砂行業的“化工泥”究竟是怎麼回事?很多人知道它,怕它,卻不瞭解它。
如果我們從廣義上來說,添加了化工原料的紫砂泥即是“化工泥”。但這卻不能表示“化工泥”就是劣質泥料,為什麼呢?
因為紫砂泥料裡有一種特別稀少而名貴的泥料叫“民國綠”,就是本山綠泥+氧化鈷調配而成。這種泥料直到今天還是非常受人追捧,因為受人追捧,所以有了商機,以至於現在的市場上出現許多劣質的民國綠作品。
以下放幾張朱可心和顧景舟的民國綠泥作品照片,大家可以看一下,作品的品質還是很好。
朱可心 松鼠葡萄壺
朱可心 雲龍壺套組
顧景舟 均玉壺
說了這麼多,您可能想反駁我,難道“化工泥”也是好泥料,是應該被接受的嗎?
答案不是:當然不是! 而是:不全是~
很多金屬離子,一方面,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另一方面,如果過量吸收,就會成為有害物質。
我們詳細說說,紫砂泥當中,常使用的幾種化工原料,以後如果有人跟您提起“化工泥”,您就知道,這裡面都加了什麼,不光知道加了什麼,還知道它們的作用是什麼,以及“危害”如何?
紫砂泥中常用的幾種“化工原料”碳酸鋇:碳酸鋇也可以叫做除黴劑,是紫砂煉泥過程中,最常使用的化工原料。
紫砂泥料煉成以後,在陳腐的過程中,會有水溶性的硫酸鹽產生,做出來的壺燒成以後,壺身容易色澤不一,我們俗稱“花泥”。
為了減少這種花泥,在煉泥的時候加入適量的碳酸鋇,讓碳酸鋇跟硫酸鹽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不溶於水且無毒的硫酸鋇。
碳酸鋇有毒,但跟硫酸鹽混合後生成的硫酸鋇無毒,且硫酸鋇不溶於水。
但它們不會完全發生反應,因此還是會有碳酸鋇的殘留存在。
氧化鐵,也就是鐵紅粉,也是紫砂泥中常用的化工原料,主要用於著色。
天然的鐵紅粉有石紅、石黃,但使用這些原料成本太大,一般還是使用工業級的鐵紅粉,鐵紅粉不溶於水,不與水起作用,但溶於鹽酸、硫酸等溶液,無毒。
氧化錳,跟鐵紅粉的作用一樣,也是為了著色。市場上常見的“黑料”紫砂壺多數是紫泥加氧化錳加氧化鈷調配而成。
錳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正常攝入量為5-25毫克,但過量的錳會對神經系統造成損傷,錳中毒通常見於開採加工業中,錳粉的過量吸入。
氧化鈷,與上述功能一致,也是著色劑,民國綠泥的調配即是加入了氧化鈷。
鈷對人體有生理作用,但過量攝入還是會對人體有害。
鉻綠,也是著色劑,但鉻綠不溶於水和酸,在光、空氣、高溫、腐蝕性氣體下都非常穩定,而且鉻綠中是3價的鉻,對人體無害,6價的鉻則是對人體有害的。
瞭解了“化工泥”通常加入哪些化工原料之外,我們還要考慮到,紫砂壺是容器,不是食品,所以加入化工原料的紫砂壺是否健康,不在於加入了什麼,主要在於在使用過程中會溶出什麼。
通常情況下,溶出量的多少跟加入量成正比,跟紫砂壺的燒成溫度成反比。
也就是說,加入量越多,溶出量越多,燒成溫度越高,溶出量越少。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紫砂泥料中新增化工原料,存在不安全的可能,但成品紫砂壺在使用過程中,金屬離子的溶出量很低。
兩種減少溶出量的辦法減少加入量,溶出量跟加入量是成正比的,加入的多溶出的就多。
壺的燒結度非常關鍵,一定要吃足窯火,燒成溫度越高,溶出量越少。
在陶瓷工業中,加入適量的化工原料,有積極方面的影響,但是這一切的新增都應該控制在安全範圍之內才是正確的方式。
市場上的劣質化工壺不被認可的原因“劣質”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泥料差,一方面是做工差。
泥料差在哪兒?很多劣質的化工壺,已經不是單純的新增化工原料的問題,而是把本來不屬於紫砂的許多雜泥,依靠化工原料的調配,用來制壺。實際上,這種泥料已經不屬於紫砂泥。
做工差在哪兒?除了泥料不對之外,現在的紫砂壺成型方式多了機車、灌漿、手拉等等,而這些都不是傳統紫砂壺的成型方式。用料不是真正的紫砂礦,脫離了紫砂壺的核心工藝,可以說,這類作品,只是徒有其表。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很多需要表現豔麗色彩的紫砂壺,往往不吃溫度,燒不了高溫,燒不了高溫,也就意味著煉泥時新增的化工原料容易被溶出,溶出量如果超出健康的範圍,則對人體不利。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對“化工泥”的避之不及,源於我們沒有真正的瞭解它,不是因為它是完全的不好,而是在利益的驅使下,有人錯誤的使用了它們,傷害了喜歡茶壺的朋友們,最後背鍋的是“化工泥”這三個字,也給整個紫砂行業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希望紫砂市場越來越乾淨,希望大家都用到真正好的紫砂壺,人心美好一點,生活就美好一點。
-
4 # 紫砂壺韻
紫砂純天然的屬性,受到眾多紫砂愛好者的追捧。在這種因素之下,“原礦紫砂泥料”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伴隨著社會發展的進步與原礦紫砂泥料市場的緊缺,為了滿足市場的供應需求。很多“投機者”就利用現代科技製作出各式各樣的“紫砂泥料”,那麼,這些利用現代科技製作而成的“紫砂泥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講解的:化工泥料。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化工泥料”都有哪些種類以及特點所在。
一,調配。
首先,說到“化工泥料”,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調配而成。也就是說,所有的“化工泥料”都是需要透過調配,才可以製作完成的。在這些調配的“化料”之中呢,又分為:原礦調配與非原礦調配。那麼,關於這兩點節點,我們一一來了解一下。
一,原礦調配。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原礦調配。那麼,看到這裡,有的壺友會問:原礦還需要調配嗎?確實如此,準確來說:原礦本身其實是並不需要調配的。但是,原礦為什麼,還需要去進行調配呢?其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第一種就是:原礦紫砂泥料,透過精揀之後剩下的“邊角廢料”。這些原礦泥料經過精揀後的“邊角廢料”,其實理應丟棄。但是,很多“投機者”專門回收這些原礦紫砂泥料的“邊角廢料”,透過化學元素的調配進行二次加工,使其泥料的質感,看起來類似於未經加工的“原礦紫砂泥料”。其實,使用這種“邊角廢料”經過調配後,製作而成的紫砂壺,不僅沒有紫砂獨特的利茶性,更無透氣性可言,只是在外表上惹新人喜愛罷了。
第二種是:“原礦紫砂”泥料進行調配。這第二種,就是上文所提及的“原礦調配”,那麼“原礦泥料”為什麼要進行調配呢?調配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降低成本。這些泥料本身,確實是採用“原礦紫砂”進行加工製作而成。但是,這些泥料在製作加工的同時,加入了“化學元素”進行調配。這些泥料,調配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加泥料本身在極限高溫下的穩定性或者是在低於泥料溫度的情況下以達到理想的作品效果。透過這種化學元素的新增,來確保紫砂壺的成品率,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我們都知道,“原礦泥料”本身,一是:價格昂貴,二是:很難燒製。所以,這些“原礦泥料”必須透過調配和新增化學元素,來降低成本和提高紫砂壺的成品率,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把自身的利益實現最大化。那麼,看到這裡,相信很多壺友,都已經注意到另一個重點,那就是:成品率。其實,這個“成品率”對於紫砂和製作者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一把紫砂壺,泥料要好、工藝要棒、刻繪要精等等,這一些都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要用,那麼在一系列的工作都完成以後,拿去入窯燒製,如果出現破損、開裂、鼓包、爆疵等等,這一把紫砂壺就等於是廢掉了,無論這把紫砂壺你做的:工藝有多好、泥料有多棒、刻繪有多麼精緻等等,前面所有的努力瞬間歸零,它將變得毫無價值可言。所以說:“成品率”是多麼的至關重要,這也是為什麼眾多“投機者”,哪怕使用原礦泥料,也不惜透過新增“化學元素”來提高,泥料的穩定性和成品率的原因所在。
二,非原礦調配。
那麼,什麼是非原礦調配呢?其實“非原礦調配”也是分為兩種。
第一種就是:外地泥料調配。
什麼是“外地泥料調配”呢?那麼,在講解“外地泥料”調配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外地泥料”?外地泥料就是:並非宜興和黃龍山地區的泥料,這些泥料都是在“黃龍山紫砂泥料”出現緊缺之後,市場上為了滿足供應需求,而湧現出來的泥料。這些泥料大多都來自遼寧、新疆、陝西、安徽等地,這些泥料本身也並不具備,“原礦紫砂”特殊的透氣性和利茶性等。這些泥料的出現也印證了,並不是隨隨便便任何一種石頭,經過研磨之後就可以拿來做壺,更不可能被稱之為:紫砂壺。 那麼,這些泥料為什麼要去調配呢?其實,正如上文所提及的那樣,並不是隨隨便便任何一種石頭,都可以拿來製作紫砂壺。這些“外地泥料”湧入之後,由於“泥料本身”品質不佳、可塑性不高,不能單獨拿來做壺,為了滿足製作和接近原礦紫砂泥料的質感,就需要新增大量的化學元素進行調配。這些泥料透過新增和調配之後,冒充原礦紫砂泥料進行銷售和製作紫砂壺。這些“外地泥料”其新增化學元素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透過化學元素的新增和調配,來掩飾其泥料品質上的不足和提高成品壺的可塑性和成品率。市場上那些號稱幾百元一捆的泥料和價格低廉的紫砂壺都是使用這種泥料製作而成,其實,就是“外地泥料”新增化學元素調配而成的化工壺。
第二種就是:陶土調配。
什麼是陶土調配呢?“陶土調配”就是:使用普通陶土、高嶺土等新增鐵紅粉、鐵黃粉、水玻璃、各種金屬氧化物、雲母等,各種化學元素,製作而成的泥料。這些泥料具有價格低廉、品質低劣、種類繁多、成品率奇高的特點。像市場上很多價格低廉的大紅袍、黑料、民國綠、天青泥、民國藍等等,總之只要你有需求,都可以透過“化學元素”的調配來完成,顏色、質感都可以隨意變化,這些泥料最早的時候,只是用來製作花盆,現在也拿來用以大量紫砂壺類的製作。其實,使用這種普通陶土拼配出來的泥料,最能欺瞞新人。我個人接觸的很多壺友朋友都曾有上當受騙。為什麼說,這類“普通陶土”調配出來的泥料最能欺瞞新人和不知所以的朋友呢?因為,普通陶土和高嶺土,由於其泥料本身就包含各種鐵質、水雲母、砂礫、石英等等,物質含量極為複雜。所以,這類泥料經過化學元素的新增和調配之後,一般人很難進行辨別。很多壺友,單純性的追求那種紫砂壺體表面有鐵質、雲母、顆粒感等等的,其實,這種化工調配而成的“花盆泥”通通都可以滿足。
二,如何避免化工泥料。
透過上文的講述,我們已經對於“化工泥料”有了一些深入的瞭解和認識,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化工泥料”都具有哪一些特點:價格低廉、多樣化、品質參次不齊,成品率非常高。
那麼,下文,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如何避免“化工泥料”。 其實,在紫砂原礦泥料的選擇上,包括上文也有提及,切忌不可單純性的、過度性的去追求某些物質的存在。比如說:鐵質、雲母等。很多壺友錯誤性的認為:紫砂壺都必須有鐵質、雲母等,這樣的壺才是原礦紫砂泥料。其實,正是這種錯誤性的認知,給了很多“投機者”有機可乘的機會,很多壺友追求的這種所謂的鐵質和雲母,都是可以透過新增和化學元素的調配來完成。
“原礦紫砂”在開採之後,都是需要經過天然風化、精揀、祛除雜質、研磨、陳腐、煉製等等一系列工藝之後,才能拿來製作紫砂壺。在這一系列的工藝介入以後,即使“原礦紫砂”本身所包含一定量的鐵質、雲母等,也都會由於其泥料,伴隨著一系列工藝的介入,而發生改變,出現損耗、減少等現象。再者“原礦紫砂”也並不是什麼單純性的鐵礦和雲母的特殊載體,哪來的那麼多鐵質和雲母?所以說,單純性的和過度性的追求鐵質和雲母是不正確的。
“化工泥料”由於其本身都是存在有新增的情況,所以有新增的泥料,其泥料質感都是普遍性的偏深、偏亮、偏多。
那麼,關於“化學泥料”的這三個重要性節點。我們應該怎麼去理解呢?
第一,偏深。
偏深,指的是泥料的顏色偏深。經過“化學元素”調配而成的泥料顏色,都普遍性的偏深色。為什麼會偏深色呢?因為,這一類泥料,在新增的過程中都有新增耐高溫的化學元素,比如:鈦白粉等。所以,這一類泥料,都具有非常耐高溫的特點,哪怕是在泥料的極限溫度下,依然可以保持完好,基本是燒不爛的。 這裡面有一個重點就是:原礦紫砂,如果不經過新增耐火元素,基本是無法燒太高溫的。因為,在高溫下的紫砂壺會變的極不穩定,開裂、鼓包、變形等等,都會隨之而來。所以,紫砂壺溫度燒的越高,顏色相對來說也就越深。沒有新增的原礦紫砂壺,很少會拿去燒太高的溫度,因為,成品率極低、得不償失的。那麼,看到這裡,有的壺友會問了:顏色偏深的紫砂壺,就一定是化工壺嗎?這裡我只能說:不一定是化工壺。因為,也確實有人拿,沒有新增過化學元素的“原礦紫砂泥料”的紫砂壺,去特意燒製高溫的。其目的主要就是為了,用以追求最終的作品效果。但是,這種為追求作品效果,而專門高溫燒製而成的紫砂壺,價格都是極其的昂貴,也並不是普通的紫砂壺能夠比擬的。所以說,市場上那些價格低廉、顏色普遍“偏深”的紫砂壺,大多數都是採用新增“化學元素”的泥料,製作而成。
第二,偏亮。
偏亮,指的就是紫砂壺色澤偏亮。採用“化學元素”泥料,製作而成的紫砂壺色澤,都有一各個共性,那就是:普遍性的偏亮。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一類的紫砂壺泥料,大多數都有新增“金屬氧化物”。經過新增“金屬氧化物”的泥料,再經過高溫的燒製,其紫砂壺的色澤就是呈現出類似“偏亮”的光澤。這個效果的呈現,是新增過“金屬氧化物”以後,泥料所呈現出的必然性。呈現出這種“偏亮”光澤的紫砂壺,是由於新增有“金屬氧化物”的泥料的紫砂壺,經過高溫燒製以後,結晶度極高,已經瓷化,毫無紫砂的透氣性可言。同時,這與“原礦紫砂”所呈現出的那種內斂、溫潤的光澤,亦截然不同。
三,偏多。
偏多,指的就是壺體成份偏多。正如上文所提及的那樣:“原礦紫砂”並不是什麼鐵礦和雲母的特殊載體,哪來的那麼多的鐵質和雲母。 其實,使用“化學元素”新增和製作而成的泥料,其泥料所包含的一些成份往往都是“偏多”的。就像:鐵質、雲母、各種金屬氧化物等等。因為,在這一些元素的新增上,往往都沒有嚴格的要求和執行標準。所以,就會產生某一些元素呈現出“偏多”的現象。
比如說:一把紫砂壺,壺體呈現出過多的鐵質或者遍佈壺體的雲母,很多不知所以的壺友,都會認為這是一款非常好的泥料。其實,並不然,很多“投機者”,正是抓住壺友們的這種心理,利用“化學元素”肆無忌憚的進行新增。其實,真正的結果是:其泥料本身的價值並不高,就是純粹的化學泥料而已。所以說:任何一種物質的過度呈現,往往並不意味著這是一個好的現象。“過度的呈現”往往就是對於假象的掩飾。
回覆列表
為了提高礦石的利用率,以及增強成泥後的可塑性、成功率…… 總而言之,就是降低成本,或稱之為成本控制。往紫砂裡新增化工製劑的,只要符合中國日用陶瓷新增製劑規範的,而且溶出劑量也在許可範圍之內的,就不應把其再歸咎於“化工泥”這個範疇裡頭了。都什麼年代了?味精這東西大傢伙不也欣然接受了嗎?那憑什麼繼續去糾結“宜興本幫那一群敗類們”相互攻奸推諉,生造出來的“化工泥”這一概念呢?我這樣定義敗類,若不服,那請提供一把你們自認為不是化工泥的試塊,我敲碎後拿去化驗,裡頭若不含有化合物的,就算我輸!
但是。以下照片裡的這些,則是千真萬確地化工合成做偽的泥料(第一次用這麼彆扭的形容詞,千真萬確的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