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z山海

    古代科舉考試如何趕考?

    古代實行科舉制度,初期應試的考生,是自己解決趕考的交通食宿問題的。後來,科舉制度選拔人才,越來越受到中央政府朝廷的重視,應試趕考的人員可以搭乘政府的驛站公車及食宿。

    古代,中央政府在聯絡地方政府的交通沿線,設定驛站,相當於現在的郵政局兼政府招待所,設官員驛丞管理,配有驛卒專事上傳下達的公文傳送,明末農民起義軍首領“闖王”李自成,造反前既是驛卒,可笑嗎?大明帝國競然亡於小小驛卒之手,相當於現在郵政局的郵遞員!驛站還有政府招待所的功能,配備交通工具馬匹、車輛、舟船,宿舍、食堂,接待公務出行人員。

    現在黑龍江省地圖上,有一站、二站……三十站的地名,既為驛站痕跡。

    清末,康有為、梁啟超等書生上書朝廷要求變法,因其為乘坐公車進京應試趕考之人,故稱之為“公車上書”!

    僅供參考。

  • 2 # 七追風

    古代進京趕考,似乎是件十分危險的事情,就算走路不被累死,遇到土匪山賊咋辦?沒有盤纏了咋辦?不認識路咋辦?生病了咋辦?

    其實,事情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困難。

    首先,考科舉這事情,並非所有人都要進京城的。大家知道“范進中舉”吧,好不容易考上了,還瘋了,這就說明中舉並不容易。

    其實包括舉人考試在內,都是在本省考試。本省的,難度就沒這個高了,沒錢的走路,有錢的坐車坐船。

    等千辛萬苦考中了舉人,才會遇到進京趕考這件大事。

    一般鄉試和會試都是三年一次,你鄉試中了舉人,就要考慮第二年的進京趕考了。這中間一般有半年時間,路途近的就無所謂了,路途遠的需要提前動身。

    大家要知道,你考中了舉人,地位已經非常高了,不管是朝廷還是地方,都非常的重視。

    凡是舉人上京趕考,朝廷都會提前發銀子,當做路費。各省各地不一樣,路近的少一點,路遠的多一點,比如說你在雲南、貴州、廣東這樣的地方,就能領到10兩20兩銀子。

    不光有銀子,還有“火牌”。這是一種特殊身份牌,拿著火牌和盤纏,就可以出發了,走到驛站的時候,火牌一亮,就能領一輛馬車,車上還插著“禮部會試”的黃旗。這馬車就叫做“公車”,身份的象徵。(著名的“公車上書”,就是一群舉人乾的事兒。)

    所以說,盤纏問題不是太大的問題,就算朝廷發的錢不太夠,本地還會有補貼的。因為舉人都是潛力股,大族富戶捐個錢,還是很正常的。野史小說裡不也是經常說,落難的書生被富戶贊助去考試嘛。

    因為一路上可以乘坐公車,車上還插著旗,所以基本上是暢通無阻的。遇到官兵盤查,一看旗,順利放行。一般人都不敢刁難進京趕考的書生,畢竟考完之後,說不定身份立馬就變了。

    而且,沿路的山賊土匪,一般也不會招惹書生。一是身份特殊,官府很重視。二是書生們一般身上的錢財並不多,沒有必要冒這個險。

    再還有一點,進京趕考,一般都會幾個人一起“組團”,路途遙遠,怎麼說也有個照應。路上無聊還可以吟詩作對,複習一下功課。

    其實,進京趕考最害怕的,就是生病。因為交通不發達,並非走一路都能遇到人家,遇到城市,所以一旦荒郊野外生病了,就非常麻煩了。這一點,只能看自己身體素質,自求多福了。

    整體來說,進京趕考還是困難重重的,但是作為各省的精英分子,朝廷還是很照顧的。

  • 3 # 趣觀歷史

    ▲古代科舉場景繪畫

    眾所周知,古代中國非常重視教育,除了有科舉制度來保證人才選拔的公平,還有各種地方性政策來保證有才華的人可以得到良好教育。比如在宗族內,設有義莊和助學助考機構,並在路費、賀金等上提供幫助。自唐朝開始,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都出臺有對困難學子的資助政策,一般的省試或制舉落第者,國家會給他們發放回家路費,唐高祖時由吏部發放絹五匹作為盤纏,唐玄宗時除了發放財物還賞賜糧食,並用“公車”送其回家。若是有舉人因病不能參加考試,朝廷會免費提供相應的醫療服務。

    ▲舉行省試的貢院

    唐朝時“渡船津吏”由官方設立,地方政府一般會免除舉子的船費,唐憲宗元和年間時,朝廷就曾下詔規定不得向舉子收取船費。到宋代時,由於科舉考試中的省試和殿試大多設立在大城市中,對於鄉村學子而言交通不便,參加考試常常需要長途跋涉,路費和食宿費用是非常大的一筆開支。為了解決這種困難,宋太祖特意免除了西川、山南、荊湖等地讀書人進京考試的費用,一切官方的交通工具都可以免費使用,晚上還可以在官驛免費借宿。

    ▲古代農民耕田場景復原

    宋代時,地方政府也專門為貧寒學子進行撥款資助,設立了用於資助貧困學生的義田。這個政策的覆蓋範圍極廣,不僅包括州縣的貧困學生,還包括士子及其後人,資助的專案也特別多,包括了婚喪嫁娶等各項支出。到了明代以後,各地推行“學田制”,學田由政府劃撥和官紳捐贈。

    ▲清代士子科考場景復原

    清代時,士子從事舉業需要支出的名目繁多,包括送與學師的束脩,歲科小試的卷資、印金,參加鄉會試、貢生朝考的盤費等,另外參加鄉試、會試也需要一筆不小的費用。為幫助貧寒學子,清廷對於參加考試的學子都會給予資助,資助的專案包括主考路費銀、科場供應銀、新舉人花紅筵燕銀、會試盤費銀、旗扁銀、進士坊價銀、帽頂銀等,基本涵蓋了他們參加考試所需要的大部分費用。在清朝初年,朝廷還專門制定了相應的旅費標準,對不同地區考生給予不同份額的補助。

    ▲清朝驛站場景復原

    對於來自雲貴兩省這些偏遠山區的學子,除了給盤纏以外,朝廷還特意賞賜驛馬並開放驛站——參加會試的舉人只需要拿著政府發放的兵部火牌,就可以到驛站領馬,一路上也不需要給馬餵食,到了相應驛站,交給驛站照顧就行。中國重視教育的傳統自古有之,無論官宦富商還是平民百姓,都堅信知識能改變命運,上至國家民族,下到村落家庭,幾乎都在不遺餘力地幫助那些士子完成學習。這樣的社會風氣,或許永遠也不會過時。

    參考資料:

    《清史稿》《中國科舉制度史》

  • 4 # 腦洞外星人

    每次會試科舉的時間都是固定的,都是在每年三月春闈。

    但參加考試的學子來自全國各地,離京城較近的,還好辦一些。如果是四川、雲貴等偏遠地區的學子,麻煩就大一些了。如果不能按時參加考試。三年心血自然白費。(過去朝代許多,以明清時期為主)

    當然,那些偏遠地區的學子,自然要提早動身。不過,也不需要在路上,耗費太多的時間。否則,怎麼有時間讀書,準備考試的事情。這些人能經過童生試、鄉試兩重考核,大多都是肚子裡有真材實料的人。

    而開闢科舉,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招攬人才。所以,朝廷自然會想盡辦法,幫助各省舉人可以按時參加考試,又有足夠時間學習。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發路費。這個很關鍵。舉人當中也是貧富差距大。有錢的可以僱車、僱人,一路瀟灑,就當見識祖國大好河山。沒錢的只能勒緊褲腰帶,懸樑刺股,餓得兩眼冒翻。所以,讓舉人都可以走出來參加會試,成了第一步。

    清朝的時候,給舉人發的錢,偏遠地區十兩左右,離北京城近的地區,在五兩左右。這筆錢對一個有錢公子哥,只能是一種精神鼓勵。對於一個貧寒書生,就是雪中送炭。

    但是,僅僅讓舉人們可以走出家門還是不夠的。山高林又密。即便是太平盛世,也難保不會遇到壞人。所以,朝廷還可以舉人們發了一枚“火牌”,憑這枚“火牌”,舉人們可以在驛站兌換馬車一輛,馬車上插有“禮部會試”的黃旗。

    黃旗的意思,就代表著天子門生。這種車,又叫做“公車”。一般來說,還沒有人敢隨便打這種車的主意。別說土匪,就連官府也不會隨便攔“公車”。

    有這層防護措施,舉人一般可以在5個月左右可以到達。因為鄉試的時間是會試前一年的八月,被稱為“秋闈”。參加鄉試需要時間,出成績,考試前後準備,都需要時間。

    而鄉試跟會試,中間大概間隔6個月左右。所以,5個月的路程是最低要求。如果快的話,一些偏遠地區,也能在三個月內到達京城,提前進行準備。

    當時,以上這些優惠措施,普通人根本是沒有機會享受到的。相反,他們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也不能隨意走得太遠,經常會受到官府的拷問,路途十分艱難。而且,大多數人只能靠兩條腿趕路。一般來說,在過去很少有人願意進行長途旅遊。而那些舉人學子,正是因為有朝廷的特殊朝廷,所以,可以一路順暢的到達京城,按時參加科舉考試。

  • 5 # YINGj

    高考是中國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也是廣大學生們必經的考試。在這一次的考試中要考察學生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所有的知識,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要決定一個人的命運。而考試成績作為進入各個大學的門檻更是成為了廣大學校和學生家長之間相互競爭和攀比的物件。

    自古以來,不論哪個朝代,對於人才都是大力培養重視的。中國有1300多年科舉考試的歷史,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試製度,對世界文明的產生有著重要的影響。科舉制度所流傳下來的部分優秀的措施,至今仍然被中國和世界各國所沿用和發展。

    先說起源,在隋朝以前,朝廷官 員大多在名門權貴裡挑選,無論優劣,只要有背景,家世顯赫就能當官,這就導致濫竽充數,真正有才學的得不到重要,關鍵會影響國家發展和社會穩定。後來,隋文帝跟朝臣商量,開始用分科的方式來招攬有學識的人才,形成最早的科舉制度。分為院,鄉,會,殿,四個等級。一開始還分好多學科,分不同的方向,經義,文學,算學等,到了明清,學科就固化成一種了,就是八股文,只講孔孟聖賢,學子們就再沒有自由之思想,選拔的都只有酸腐之人,為權勢所用。而且,古代科舉考試是不允許女性參加的,這就把所有女性人才拒之門外,給國家發展浪費多少人才機會,當然在那個古代男權社會是無法避免的。

    到了唐朝,經濟繁榮,國家強盛,創造了大唐盛世,科舉制度也逐漸完善起來,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是創立完善科舉的關鍵人物。唐太宗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擴充國學的規模,擴建學社,增加學員。武則天則大力提倡科舉,增設殿試和武舉。唐玄宗時,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科舉考試的地位,並以詩賦為進士科的主要考試內容。唐代考生來源主要有三個:一是學校出身的曰“生徒”;二是透過州縣地方選拔考試而選送的“鄉貢”;三是皇帝親自選中的考生"制舉"。唐代科舉考試的程式是:鄉試(州、縣的地方考試)--省試(尚書省的禮部考試) --吏部複試。

    到了宋朝,大體同唐代一樣,有常科、制科和武舉。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為減少,其中進士科仍然最受重視。宋代的科舉放寬了錄取和作用的範圍,名額也成倍增加。宋朝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自此以後,殿試成為科舉制度的最高一級的考試,並正式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科舉考試。每年秋天,各州進行考試,第二年春天,由禮部進行考試。省試當年進行殿試。從宋代開始,科舉開始實行糊名和謄錄,並建立防止徇私的新方法。宋太祖還下令,考試及第後,不準對考官稱師門,或自稱門生。這樣,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門生,這就是天子門生的來歷。

    發展到明清時期,在明代八股文是鄉試和會試的頭場考試專案,所以對八股文的熟練程度直接決定了考生能否考中。八股文其實就是指文章的八個部分,但不是現在所說的龍頭、豬肚、鳳尾。而是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而題目也都是在四書五經中選出。

    直到19世紀80年代後,隨著西學的傳播和洋務運動的發展,科舉制度發生改變。首次加入了自然科學以及經濟學。但是科舉制度一直與許多人的利益連在一起,直到1905年9月2日,袁世凱、張之洞奏請立停科舉在中國實行了1300多年的科局指導才被完全廢除。

  • 6 # 縈縈女神

    科舉考試製度是古代公務員考試取得資格的一種制度,確立在隋代,唐代則繼承餘緒,明、清代則再發揚光大。科舉的出題: 全部皆出自儒家經典著作論語、孟子、中庸、大學,從南宋開始被稱為“四書”,是科舉考試的依據。

    童試:亦稱童子試,分為縣試、府試及院試三個階段。

    縣試:在各縣進行,由知縣主持。清朝時一般在每年二月舉行,連考五場。

    府試:透過縣試後進行由府的官員主持的府試。在每年四月舉行,連考三場。

    童生:不論年齡,透過縣、府試的便可稱為童生。

    院試:每三年舉行兩次,由皇帝任命的學政到各地主考。

    生員(秀才):透過院試的童生都被稱為「生員」,俗稱「秀才」,取得秀才資格可見官不跪。

    鄉試:是正式科考的第一關。按規定每三年一科。鄉試於八月在京城及各省省城的貢院內舉行,亦稱「秋闈」。

    舉人:考中鄉試的稱為「舉人」,要先取得秀才才能考舉人,頭名舉人稱為「解元」。中了舉人便具備了做官的資格。透過鄉試的舉人,可於次年三月參加在京師的會試和殿試。

    會試:由禮部在貢院舉行,亦稱「春闈」,同樣是連考三場,每場三天,由翰林或內閣大學士主考。會試發的榜稱為「杏榜」,取中者稱為「貢士」,貢士首名稱「會元」。得到貢士資格者可以參加同年四月的殿試。

    殿試:由皇帝主持和出題,亦由皇帝欽定前十名的次序。殿試只考一題,考的是對策,為期一天。錄取名單稱為「甲榜」,又稱「金榜」;分為三甲(三等):一甲只有三人,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賜「進士及第」 。二甲多人,賜「進士出身」。三甲則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一般稱為「傳臚」。殿試只用來定出名次,能參加的貢士通常都能成為進士,不會再有落第的情況。

    童生→秀才→舉人→貢士→進士

    進士:透過殿試的貢士即可取得進士稱號。

    殿試取中的前三名進士,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

    而鄉試、會試、殿試皆得第一名的考生者稱為「三元及第」。

  • 7 # 小編虎哥

    古代的科舉考試就跟我們現在的高考一樣,是學生們最頭疼又是最關乎前程的事情。現在的考試無非就是在試卷上面寫寫畫畫無聊之極,那麼在古代考試就相當的精彩了。

    我們先來說說唐朝的科舉考試,在唐朝的考試中有個奇葩的規定一等要長得好看,那些再有文化的考生如果沒有長著一副好看的皮囊可能要抱憾終身了呢。唐朝的選拔條件有四樣,:1,先看長相。2,看尬聊功力。3,看字寫的好不好看。4,看文章寫的怎麼樣。

    而唐朝最著名的一個考生莫過於鍾馗了,當年懷揣這夢想和激情的鐘馗,一路上奮發圖強沉迷於學習之中,縱慾不負眾望的考上了狀元,眼看著就要光宗耀祖的時候卻被皇帝取消了狀元的資格,只因為他長得醜。後來無奈的鐘馗撞向了朝廷內的大柱死了,在地府當了大官。

    比起這位考生對唐王朝還算客氣的了,下面一位考生可沒那沒那麼好說話。這位考生家裡是賣私鹽的,在當時賣私鹽可是非常暴利的行業,所以這位考生家裡根本就不缺錢,有錢就要得有權,於是這位鹽商就讓自己兒子去考取功名,為家裡光宗耀祖。可是這個孩子無論怎麼讀書就是考不不出名堂來,於是就棄文從武了,最後果然不負眾望考取了武狀元。

    然而他的下場也和鍾馗一樣,因為醜就被皇帝取消了狀元的資格。可他並沒有選擇和鍾馗一樣自殺,而是選擇讓唐朝滅亡。而這人正是黃巢。

    接下來咱們在說說宋朝,宋朝是在唐朝的廢墟中建立的,宋太祖趙匡胤早就看倦了打打殺殺的武夫,於是決定重點培養文官。而這位皇帝的選狀元的方式也是很奇葩,趙匡胤選狀元的方式是誰先交卷誰就是狀元。要是真的比慘,那估計就是這位考生最慘了吧,他就是陳安。為什麼說他慘,就是因為他是南方人。陳安為了考取狀元也是吃了不少苦,好不容易考上了狀元卻被處死了。事情是這樣的,在陳安考試那年特巧的發現考生全是南方人,就連主考官都是南方人,後來這點被北方人知道了,認為是主考官包庇南方人作弊,這件事情很快傳到了朱元璋的耳朵裡,於是朱元璋下令錄取的16人試卷逐一檢查,後來並未發現作弊的情況於是就告一段落了。可後來北方人還是不服氣,於是朱元璋怒了,殺了包括陳安等16人全部處死,考生全部換成北方人。

    所以,相比古代的科舉考試,現在的高考真的是公平多了。

  • 8 # 南北拾芳

    明清科舉考試的程式 唐代進士科的考試基本上每年都舉行。宋神宗熙寧時仿周朝三年大比之意﹐定為三年一考。明洪武十七年(1384)重又規定每三年舉行一次﹐從此至清末成為定製。考試的程式分為地方考試﹑省級考試和中央考試。

    地方考試稱為“院試”。考生先後參加由知縣主持的縣試和由知府主持的府試﹐取錄後再應由中央派往各省的學道(或稱學政﹑學臺)所主持的院試。院試錄取者即成為所在地縣學(州學或府學)的生員﹐初入學的稱附學生員﹐逐步升為增廣生員和廩膳生員﹐統稱為秀才。凡取得秀才資格的就可以不出公差和免納田糧。秀才每年由學政考試一次﹐叫做“歲考”﹐其作用是督促學習。在大比之年的前一年﹐由學政主持舉行 “科考”。府﹑州﹑縣學的生員經過科考成績列為頭等﹑二等和三等的前 3名的﹐准予參加次年在省城舉行的“鄉試”。

    鄉試逢子﹑午﹑卯﹑酉年舉行。考試分 3場﹐每場 3日﹐例定八月初九日為第1場﹐試以《論語》文一﹐《大學》﹑《中庸》文一﹐《孟子》文一﹔五言八韻詩一首。十二日為第2場﹐試以五經文一。十五日為第3場﹐試以策問五道。三場皆先一日入場﹐後一日出場。科舉考試中的常科是定期考試﹐除非國家發生重大事故﹐考期從不變動﹐所以不須預發通知﹐屆時全國考生自動作好應試準備。鄉試錄取者稱為舉人﹐第1名舉人稱為解元。舉人可於第 2年進京參加中央舉行的考試。舉人名額﹐各省不等﹐大省有百餘名﹐中﹑小省七﹑八十名或四﹑五十名﹐向有定數﹐不能任意增減﹐大抵按一省人口﹑物產﹑財賦等確定。

    生員長久不能中舉﹐便逐步由附生升增生﹐由增生升廩生﹐由廩生選貢生﹐貢生分拔貢(每 12年考選1次)﹑歲貢(每年選 1次﹐按在學時間依次選補)﹑恩貢(無定期)﹑優貢(無定期)﹑副貢(每3年舉選1次﹐由鄉試取得副榜的生員中選送)。顧名思義﹐貢生系貢舉到國子監成為太學生。實際貢生並不入監讀書﹐不過取得太學生的資格﹐一方面可以直接參加鄉試﹐一方面可以透過“詮選”出任官職﹐主要是擔任地方學校的教官。

    中央考試的第一步為在禮部舉行的“會試”﹐逢辰﹑戌﹑醜﹑未年的三月舉行﹐共試 3場﹐每場 3日﹐3場所試專案同樣是四書文﹑五言八韻詩﹑五經文及策問。會試取中者稱“貢士”或“中式進士”﹐第 1名稱“會元”。清代會試中式﹐並無定額﹐每科自百餘名至二﹑三百名不等。會試後﹐於四月二十一日舉行“殿試”。清初在天安門﹐後改在保和殿。凡貢士均參加殿試﹐試後根據成績重行排列名次﹐並無黜落。殿試只考策問﹐策問答卷的起收以及中間的書寫均有一定格式及字數限制﹐並且強調書法。書寫的字型要求黑﹑大﹑圓﹑光﹐即字型方正﹑筆劃光圓﹐墨色烏黑﹐當時稱為“院體”或”館閣體”。殿試評卷﹐主要看書法﹐對策內容及文筆反居其次。殿試只一天﹐貢士必須以大部分時間用於安排格式﹑計畫字數及書寫上面﹐殿試依成績分為三甲(三等)﹐一甲三人稱“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人為“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為“同進士出身”。一甲第一名稱“狀元”如果鄉試﹑會試﹑殿試均考取第一名(解元﹑會元﹑狀元)﹐俗稱“連中三元”。一甲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三鼎甲。殿試一甲三名立即授職﹐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其餘二三甲進士再經“朝考”﹐綜合前後考試成績﹐擇優選翰林院為庶吉士﹐俗稱翰林。餘者分發各部任主事(部員)﹐或分外地任縣官。

    舉人參加中央會試﹐考取進士的究屬少數﹐多數落選﹐而且多數舉人連考幾次仍然不能及第(明代文學家歸有光曾8次會試落選﹐第9次始考中進士)。為了給這些人以出頭之日﹐即在連續三次以上落榜的舉人中進行挑選﹐授予官職。這一措施稱為舉人“大挑”。被挑的舉人最高授知縣﹐大部分擔任地方學校教官。

  • 9 # 晉國小書生

    從隋煬帝創立進士科這一歷史事件,從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進士科的創設,到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除科舉,科舉制在中國歷史上存在1300年之久。

    明朝建立後,科舉制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明代對科舉高度重視,科舉方法之嚴密也超過了以往歷代。明代以前,學院只是為科舉培養人才的方法之一。到了明代,進學院卻成了科舉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國子監學習的,通稱監生。監生大體有四類:生員入監讀書的稱貢監,官員子弟入監的稱廕監,舉人入監的稱舉監,捐資入監的稱例監。監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別是明初,以監生而出任京和地方大員的多不勝舉。明成祖以後,監生直接做官的機會越來越少,卻可以直接參加鄉試,透過科舉做官。

    參加鄉試的,除監生外,還有科舉生員。只有進入學院,成為生員,才有可能入監學習或成為科舉生員。明代的府學、州學、縣學,凡經過本省各級考試進入府、州、縣學的,通稱生員,俗稱秀才。取得生員資格的入學考試叫童試,也叫小考、小試。童生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由各省學政主持,學政又名提督學院,故稱這級考試為院試。院試合格者稱生員,然後分別分往府、州、縣學學習。生員分三等,有廩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給膳食的稱廩膳生員,簡稱廩生;定員以外增加的稱增廣生員,科稱增生;於廩生、增生外再增名額,附於諸生之末,稱為附學生員,科稱附生。考取生員,是功名的起點。一方面、各府、州、縣學中的生員選拔出來為貢生,可以直接進入國子監成為監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學官舉行歲考、科考兩級考試,按成績分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參加鄉試的資格,稱科舉生員。因此,進入學校是科舉階梯的第一級。

    明朝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舉行,又叫鄉闈。考試的試場稱為貢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凡本省科舉生員與監生均可應考。主持鄉試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調一人,其他官員若干人。考試分三場,分別於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唐寅鄉試第一,故稱唐解元。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於鄉試的第二年即逢醜、辰、未、戌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會試也分三場,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舉行。由於會試是較高一級的考試,同考官的人數比鄉試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調等官,都由較高階的官員擔任。主考官稱Quattroporte,又稱座主或座師。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時間最初是三月初一。明憲宗成化八年起,改為三月十五。應試者為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連中三元,是科舉場中的佳話。明代連中三元者僅洪武年間的黃觀和正統年間的商輅二人而已。

    殿試之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其餘進士經過考試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考試合格者,分別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稱為散館。庶吉士出身的人升遷很快,英宗以後,朝廷形成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局面。

    明代鄉試、會試頭場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決於八股文的優劣。所以,一般讀書人往往把畢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書、五經中的文句做題目,只能依照題義闡述其中的義理。措詞要用古人語氣,即所謂代聖賢立言。結構有一定程式,字數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對偶。八股文也稱制義、制藝、時文、時藝、八比文、四書文。八股文即用八個排偶組成的文章,一般分為六段。以首句破題,兩句承題,然後闡述為什麼,謂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四個段落,每個段落各有兩段。篇末用大結,稱復收大結。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經義(主要來源於朱熹註解)演變而成。

  • 10 # 用心學歷史

    科舉,是古代中國政治管理中各級官吏選拔的主要制度。科舉的誕生、發展、衰落,都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導致政治、文化演變而產生、發展、衰落的。同樣,由於其具備的客觀性,在歷史程序中,其具有進步科學的一面,對社會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同時,也有其落後陳腐的一面,當經濟社會發展超越其優越性,它變得逐漸成了腐朽落後的象徵,也阻礙了社會的進一步發展。科舉,是客觀的、隨著歷史社會演變發展而形成和消亡的,其對當前乃至今後的相關選人用人,推進政治治理具有中的的影響。

    一、古代的選拔制度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中國選舉制度的演變。幾千年前,中華大地還是在實行奴隸制,上層社會的管理人員都是有部落裡較為有能力的人擔任。這一段時期裡,最高領導是禪讓制,向堯、舜、禹,都是部落選拔,透過禪讓制,獲得權力和管理部落人民。

    夏、商、周這樣的封建制朝代建立之後,實行的是家天下,貴族世襲制,大王的兒子是大王、卿大夫的兒子是卿大夫、平民百姓的兒子是平民百姓,奴隸的兒子是奴隸。社會等級分明,且隨著時間變化不大。各級管理人員幾乎就是貴族時代更替。

    而到了秦漢,中國的官吏選拔制度有了較大的變化。因為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全國實行郡縣制,所有的人事權力收回中央,而秦始皇也並沒有實行分封制,將王公貴族派到各地區管理百姓。所以,在秦時,用人制度主要是軍功爵制度和文法吏制度。即秦國選拔任用官員,主要來自透過戰功起來的軍人,以及通曉法律文書的文官。

    漢朝,劉邦統一天下之後,吸取秦朝滅亡教訓,實行分封制和郡縣制結合的制度管理天下。對於選拔管理制度,400年的漢朝逐漸形成了一套綜合了貴族、軍人、夫人、文人各種力量的選人用人選拔制度。漢代的選舉制度,歷史上稱之謂鄉舉裡選。

    一種是無定期的,在國家發生重大變化之時,如皇帝更換、大災大難等,由中央下召,地方推舉賢人來向政府說話,或替國家做事。這樣選舉來的人,多半稱為賢良。賢良選到了政府以後,透過策問結果,分別挑選任用。策問,類似於今天的面試,由政府提出幾個政治上重大的問題,請教賢良們大家發表意見。所舉則稱為賢良,賢良是指有特出才能的人。

    第二種是特殊的選舉,針對特殊工作需要,如出使西域、軍事、水利等專門人才的選拔就透過這樣的方式。政府常常下詔說明徵求人才的要求,全國百姓只要自問自己有此才幹,可以自己報選。同時,大家如果知道有這種人才,大家可以推舉,自己覺得有把握,自己也可直接來應選。

    還有一種比較出名,即是後來的選舉孝廉。由各地方定期向朝廷舉薦孝順廉潔的人才,到後來東漢時期,逐漸形成孝廉察舉為唯一出路的選拔制度。這一制度,又由分割槽察舉,演進到按照戶口數比例分配,製為定額。那時是郡國滿二十萬戶的得察舉一孝廉,由是孝廉只成為一個參政資格的名稱,把原來孝子廉吏的原義都失去了。最後又由郡國察舉之後,中央再加上一番考試。這一制度,於是會合有教育、行政實習、選舉與考試之四項手續而始達於完成。

    由於漢代的政府官員雖然主要來自貴族,但也有一部分寒門子弟,政府人員基本全部由讀書人組成,我們可以叫當時的政府讀書人的政府,或稱士人政府。漢代從昭宣以下的歷任宰相,幾乎全是讀書人,他們的出身,也都是經由地方選舉而來。

    二、科舉制度的產生

    漢朝暮年,中國進入三國和南北朝長達六七百年的混亂動盪時期,這一時期,漢代以來形成的選拔制度逐步崩潰。為了適應激烈競爭的需要,人才選拔開始有了更加實際的變化,曹操一度壓制門閥士族,任人唯賢,但後期還是向門閥士族屈服,陳群曹丕的支援下,建立了一套選人用人標準,即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大體是指由各州郡分別推選大中正一人,所推舉大中正必為在中央任職官員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產生小中正。中正就是品評人才的官職名稱。大、小中正產生後,由中央分發一種人才調查表,在該表中將人才分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將各地流亡人士無論是否 出仕 皆登記其上,表內詳記年藉各項,分別品第,並加評語。小中正襄助大中正稽核後將表呈交 吏部,吏部依此進行官吏的升遷與罷黜。

    九品中正制的實行一方面解決了選拔官吏無標準的問題,使當時一時間吏治澄清。另一方面緩解了中央政府與世家大族的緊張關係,促成魏晉實現全國的統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由於九品中正制,晉以後完全以家世來定品級,行成了當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

    隋朝建立起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後,為了鞏固封建統治,加強對人民的控制,迫切需要大批德才兼備的人才去充實它。隋朝以前的九品中正制,選人注重門第,但在建立隋朝的過程中,大批氏族門閥被削弱的同時大批庶族地主得到了升遷,庶族地主要求分享政治權力,改變豪門士族獨佔統治大權的局面。同時,隋朝為了強化中央集權,也要收回旁落於地方長官之手的選士大權。

    九品中正制已不能適應隋朝社會發展的要求,迫切需要一種新型的選士制度來替代它,科舉制便應運而生了。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科舉這種選拔官吏制度在中國施行了經歷了1300年。

    三、科舉制度的發展

    科舉考試,誕生於隋朝,發展完善於唐宋,到明清時,達到鼎盛。並隨著清朝的倒塌而隨之衰亡!

    唐代

    隋朝迅速滅亡後,唐朝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在唐代,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

    常科考試最初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知貢舉"。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唐孟郊曾作《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春風得意又成為進士及第的代稱。

    唐代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薦。因此,考生紛紛奔走於公卿門下,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禮部投的叫公卷,向達官貴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確實使有才能的人顯露頭角,如詩人白居易向顧況投詩《賦得原上草》受到老詩人的極力稱讚。

    宋代

    宋代的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有常科、制科和武舉。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為減少,其中進士科仍然最受重視,進士科之外,其它科目總稱諸科。

    宋代的科舉放寬了錄取和作用的範圍。宋代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稱進士及等;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宋代每次錄取多達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

    宋代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製度。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科舉考試製度。殿試以後,不須再經吏部考試,直接授官。從宋代開始,科舉開始實行糊名和譽錄,並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貫等密封起來,又稱"彌封"或"封彌"。後來又實行謄錄使考生的字跡無從辨認。

    明代

    明代統治者對科舉高度重視,科舉方法之嚴密也超過了以往歷代。

    明代以前,學校只是為科舉輸送考生的途徑之一。到了明代,進學校卻成為了科舉的必由之路。明代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

    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每三年一次,又叫鄉闈。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唐伯虎鄉試第一,故稱唐解元。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於鄉試的第二年舉行。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應試者為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

    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連中三元,是科舉場中的佳話。明代連中三元者僅洪武年間的黃觀和正統年間的商輅二人而已。

    明代鄉試、會試頭場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決於八股文的優劣。八股文即用八個排偶組成的文章,一般分為六段。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經義演變而成。八股文的危害極大,嚴重束縛人們的思想,是維護封建專制治的工具,同進也把科舉考試製度本身引向絕路。

    四,科舉制度的歷史評價

    科舉是中國官制史上的巨大進步,也是中國歷史上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基本制度。淵源於漢朝,創始於隋朝,確立於唐朝,完備於宋朝,興盛於明、清兩朝,廢除於清朝末年,歷經唐、宋、元、明、清,整整綿延存在了1300週年,在國內外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從中國的官制史上看,科舉制度的產生是歷史的必然和巨大進步,它所一直堅持的是“自由報名,統一考試,平等競爭,擇優錄取,公開張榜”的原則,徹底打破了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給中小地主階級和平民百姓透過科舉入仕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平臺、機會和條件,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科舉產生出了一大批善於治國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眾多有傑出貢獻的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詩人、學者、教育家、科學家、外交家等等,如唐代的王維、張九齡、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王安石、蘇東坡、司馬光、朱熹,明代的楊慎、康海、湯顯祖、張居正、,清代的紀曉嵐、劉墉、鄭板橋等文化名人都是出自狀元、進土和舉人之中,都是中華民族的英才。

    西方現代的文官選拔制度、中國現代的教育制度和幹部選拔制度都是中國科舉制度的繼承和發展。因此,孫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國的科舉制度“是世界各國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五權憲法》)。西方人將中國的科舉制度稱之為“中國第五大發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落地30萬元以內,有哪些效能好的SUV車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