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胖蛋說

    在魏延、姜維、王平中,魏延的威望過高,恰巧他又是一個有野心有自己獨立想法的人,因為為了權利制衡,以至於諸葛亮死後不受約束,提前壓制魏延,打壓他計程車氣,再者諸葛亮也深怕魏延謀反,不把蜀漢政權放在眼裡,所以對魏延只能一邊打壓一邊重用。

  • 2 # 普通大笨鳥

    三國魏延是個將才,但是他不是個相才。

    魏延領兵打仗,攻城掠地,是沒有問題的,他是個合格的將才,諸葛亮在這一方面很信任他。

    但是魏延不適合管理一個國家。

    蜀國打魏國,小國打大國,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諸葛亮認為蜀國軍政大權落入魏延手中蜀國必亡,因為他不是一個相才。

  • 3 # 文都楊稼

    關羽取長沙,與黃忠對陣,長沙太守韓玄見黃忠陣前不賣力,欲斬黃忠,此時魏延從軍中持刀突出,殺死韓玄,救下黃忠。魏延此舉既成了好人又成了惡人,好人是救了黃忠、使長沙免受刀劍之戰;而下級反上,尤其手刃主人,在過去是大逆不道的,也是被他人所不齒的。魏延後來得不到重用,甚至被提防變心也是自己埋下的伏筆。諸葛亮當時言魏延腦後有反骨,要斬了魏延,可能就出於魏延這種反上的行為。魏延追隨劉備後,處事小心,大戰小戰身先士卒,出生入死,為蜀國建立了許多功勳,也深得劉備賞識,可諸葛亮心中對魏延一直心生介蒂,視如異己。設立五虎將,為何沒有魏延?在為蜀國建功立業中,魏延的功勞肯定大於馬超,為何魏延排不上?但也可以欽點“六虎將”哪!這是諸葛亮故意冷落魏延。

    孔明六出祁山伐魏,魏延提議用近道出兵“子午谷”,魏延願甘當先鋒,以身赴死來贏得戰爭的勝利,孔明心知勝算率很大,但生怕魏延成功後功高蓋主,所以“子午谷奇謀”最終放棄。哪為何魏延在許多大戰中都委以重任,攻城奪地,守把隘口的魏延屢建戰績,這可能是魏延心理上想用戰功來洗滌人生的那一次過失。另者是諸葛亮心中清楚,自古戰場是死場,假若魏延被敵方斬殺,不就排除異己了,想來諸葛亮“借刀殺人”這一招玩的多陰險。

  • 4 # 俞鍾陳曲

    諸葛亮作為古今少有的軍事謀略家之一,不可能不諳用人之術,魏延作為蜀漢重量級的堪用大將,諸葛亮非但沒有不重用,而且是恰恰相反,一直是在特別重用,就因為重用,魏延才會派上用場衝鋒陷陣在前,有施展能力的機會。如不重用,可像馬超一樣,封了個高大上的西部軍區總司令,鎮守蜀國西塞邊疆,防範西涼羌氐部落,看似重用,實則按照當時的戰爭狀況條件下來說可以算是個閒職,等同於公安武警做些安保後方的工作,戰場上派不上用場,與棄之不用無疑。而魏延則不同,職位與五虎相等,坐鎮漢中要地,軍事才能被重視程度遠遠超過馬超,甚至趙雲。魏延軍事才能大家基本都有共識,主要是人品問題存在爭議,諸葛亮作為其直接領導,一定最瞭解魏延其人長短優劣,什麼時候堪用,適合用在哪裡?什麼時候堪大用,要怎麼用?什麼時候不該用,是否大材小用。我想一代軍事謀略奇人、智慧戰略家諸葛丞相肯定比我們這些只會耍嘴上功夫的普通人要智慧的多,也最清楚其軍事運用的實際意義。因此,魏延不受諸葛亮重用一說,純屬某些博世人眼球,意在刷存在感的人,以其短淺眼光去質疑,甚至推翻千百年來世人心目之中諸葛武侯的正面形象與蓋棺定論,變相摧毀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簡直是胡說八道!

  • 5 # 沉墨I方之城

    《三國演義》裡面的魏延與歷史中真實的魏延有很大的區別,魏延在蜀漢的地位非常的高,諸葛亮不但沒有壓制魏延,而且處處依仗他;至於《三國演義》裡面,諸葛亮每次都派魏延打頭陣,那純粹是小說家的胡編亂造。

    《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其實有相當多的成分是捏造,虛構的,比如將軍之間的單挑,大戰三百回合,雙方打得風生水起,這嚴重的有悖於歷史史實,究其原因,那是因為《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不是寫給人看的,而是寫給人說的!

    羅貫中寫《三國演義》與施耐庵寫《水滸傳》都不是給讀者看的,而且他們寫給那些茶館裡說評書人的,因為那個年代能認識幾個字的人並沒有多少,能夠買得起小說來看的就更不多,但是有巨大的市井聽書人需求。

    說書人希望評書內容更精彩,能夠吸引聽眾,得到更多的賞錢,而這些專門為說書人寫故事的作者就投其所好,刻意的進行了內容的改編和加工,於是《三國演義》遠比《三國志》在民間流傳得更廣。

    扯遠了,話說魏延在《三國演義》裡和真實歷史中差距很大,歷史上的魏延一直是劉備的心腹愛將,甚至在劉備起家前期,魏延的地位比諸葛亮的地位都要高得多。

    劉備奪得益州後,出兵奪取了漢中,任命魏延為漢中太守,並且一守就是十年,有魏延在的十年,曹魏從未越過漢中一步,不得不說魏延不但具有將才,更具有政才。

    劉備死後,諸葛亮主政益州,他組織了兩次北伐曹魏的戰爭,而這兩次北伐都是以漢中為基地,並且是以魏延部為主力進行的,這充分的說明了諸葛亮對魏延的倚重和信任,其中有一次魏延與劉琰(車騎將軍,諸葛亮好友)不睦,發生了嚴重的口角,諸葛亮令劉琰親自寫信向魏延道歉。

    正史中,魏延與諸葛亮發生嚴重分歧的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偷襲子午谷之爭,從戰爭角度來看,魏延的戰略有風險,諸葛亮的謹慎又有些過餘了,但是這種業務分歧並沒有影響到諸葛亮對魏延的信任和倚重。

    魏延之死其實與諸葛亮沒有半毛錢關係,更多的是因為魏延自身性格的缺陷,與朝中眾臣不合,諸葛亮死後,作為當時的漢中太守,徵西大將軍,南鄭候,他在北伐軍的地位和職務最高,按理應該是由魏延進行全權處置。

    諸葛亮死後,只是命令長史楊儀組織退兵,他卻誣告魏延謀反,後主劉禪不明真相,下旨誅殺了魏延。

    《三國演義》只是一部消遣小說,沒有必要當真,如果要對真實的魏延有理性的認識,還是要進行史料的研究。

  • 6 # 成長新視點

    魏延,是諸葛亮在蜀漢後期收服的一個武將。這個人,很有才華,有傲骨,不是一般人能夠駕馭的人物。

    當是,諸葛亮收了他之後,對他的人品是有顧慮的。鑑於人才難得,還是大膽的使用他。希望,他是有所改變的。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的性格,雖然在生活中受到環境所迫,會刻意隱藏,但會不經意流露出情緒來。

    魏延,不甘人下,經常也會不經意流露一些思想深處的東西。

    諸葛亮,對他有看法,人有才,不得不重用他,因為蜀漢陣營沒有比他強的將才。諸葛亮在世的時候,也不怕他耍心思,是有能力管控的。

    他知道,自己死了以後。蜀漢沒有人能夠管得住他,所以,在死之前,就布好了局……

    諸葛亮,是一個大政治家、軍事家,也是一個人力資源管理專家和心理學專家,看人、用人有其獨特的思想、方法和手段!

    當,風險存在為可控時,就是機會,放心使用。但,當風險不可控時,就是危機,需要果斷處置!

    魏延的故事,也是風險和機遇的故事!

  • 7 # 不沉的經遠

    題主不覺得這個問題自相矛盾嗎,諸葛亮既然次次都讓魏延打頭衝鋒陷陣,這分明是重用啊,怎麼能算是處處壓制?其實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在正式的歷史中,諸葛亮對魏延都非常重用。

    在《三國演義》裡自劉備去世、諸葛亮總攬蜀漢軍政大權以後,蜀軍原來的一些大將先後去世,魏延此時已經是屈指可數的大將之一,所以無論是徵南蠻還是北伐,諸葛亮都重用魏延。

    像徵南蠻之役時,諸葛亮就命趙雲、魏延兩人為大將,總督軍馬,此時魏延已經可以和趙雲並列,成為軍中僅次於諸葛亮的第二梯隊。而在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時,也是任命魏延總督前部,擔任先鋒一職。

    而在曹真、司馬懿伐蜀撤軍時,陳式打算抗命率軍追擊之時,魏延也口出狂言,嘲笑諸葛亮過於膽小,不敢追擊。但是事後諸葛亮只出發了抗命的陳式,對魏延則沒有任何處罰,可以說格外寬容了。

    從這些例項可以看出,諸葛亮對於魏延是非常重用的。而這也符合正史的記錄,按照《三國志》所述,諸葛亮自進駐漢中準備北伐以後,就任命魏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後來魏延在諸葛亮手下更是做到了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南鄭侯成為蜀軍軍中當之無愧的第一任。

    諸葛亮只是不同意魏延單獨領兵行動而已,這也是考慮魏延雖然勇猛有餘,但是性格衝動,不適合獨當一面而已,並非刻意壓制魏延。

  • 8 # 智者無疆風清揚

    人心最難猜惻,有時候人和人交往的第一面印象很重要,也就是說見面的一瞬間雙方的言談舉止已經在心裡互相留下了好壞的標準,幾乎決定了人和人交往的深度,而且在以後的生活中很難改變,即使你付出了比別人多的努力,三國時期的魏延就是這樣的典型人物。

    魏延為先主劉備開疆拓土取漢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可就是因為身上有“汙點”而得不到應有的重用,最後落的身首異處,十分可惜。

    魏延的出場在《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劉玄德攜民渡江,趙子龍單騎救主)。說的是劉備攜民逃難行至襄陽,但蔡帽,張允不開城門,讓軍士亂箭射下,城外百姓皆望敵樓而哭。城中突有一將,引百餘人徑上城樓,大喝:“蔡帽,張允買國之賊,劉使君乃仁德之人,今救百姓而來,何的相據?當下魏延拔刀砍死守門將士,開了城門。”

    我們可以看出,魏延為了救百姓一出場就很有正義感。再次出場是在第五十三回(關雲長義釋黃漢升,孫仲謀大戰張文遠)劉備派關羽攻取長沙,因為黃忠為報關羽不殺之恩不忍心射殺關羽,長沙太守韓弦看出門道大怒要殺黃忠,魏延挺身而出殺了太守救了黃忠,從此以後跟隨了劉備,但魏延的惡夢才剛剛開始。

    且看小說是這樣說的:關羽引魏延來見,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斬之,剛看《三國演義》時看到這段書是大吃一驚,心想,魏延獻城救人是有功之人啊,不表揚至少也不應該殺,可諸葛亮的理由是”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如果不是劉備出手相救,魏延就此掛了也未可知。

    我們知道中國古人講究“忠”、“義”、“忠臣不事二主”等等。關羽之所以流傳千古就是佔了個“義”字,魏延在這裡恰恰犯下了一個錯誤,那就是違背了中國古人所不齒的思想道德標準的底線“不忠不義”。

    第一次見面魏延就給軍師諸葛亮的心裡留下了"不忠不義"的陰影,魏延的身份從此被貼上了“標籤”,魏延以後的路註定是充滿坎坷的。在東漢末年那個亂世,人人自危,誰都想找到一位靠的住的老闆,“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魏延的做法在那個時候應該無可厚非,可諸葛亮抓住魏延的這個“標籤”不放,影響了魏延的後半輩子,併為此而丟了性命。

    以後,魏延隨劉備南征北戰,盡心盡力,立下汗馬功勞,劉備十分信任魏延,關鍵時刻都能讓魏延獨當大任。劉備死後魏延的好日子走到了頭。其實,魏延在劉備集團中算得上是文武全才的人物,只不過在蜀漢初期人才濟濟,掩蓋了魏延的鋒芒。

    諸葛亮出祁山兵伐曹魏時魏延就提出了“子午谷奇謀”,“奇謀”的成功與否有待商榷,但至少說明魏延是一個很有思想很有才華的人,很可惜諸葛亮沒有聽從,其本身謹慎是一個原因,還因為魏延不是“圈內人”,身上有“標籤”應該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吧。諸葛亮一直提防著魏延,處處打壓。在蜀漢後期人才極度匱乏,魏延的作用顯的越來越重要,戰功赫赫,無人能比。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也絲毫沒有改變對魏延的看法。

    在伐魏的過程中,為了消滅司馬懿順便想把魏延犧牲掉,只不過天降大雨沒有成功而已。這對魏延是極不公平的,魏延付出了比別人多幾倍的努力,到頭來還是一場空,還是因為身上”標籤”的作用,終究沒有逃脫被殺的命運。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把這段故事寫的太精采了,許多人都誤認為是真的歷史,如果這樣不僅冤枉了諸葛亮也冤枉了魏延。

    《三國志》記載魏延“善待將士,勇猛過人”。魏延身為大將,一生征戰,有大功,無大罪,歷史上的魏延死於 “內訌”的權力鬥爭。諸葛亮說魏延腦後天生有“反骨”只是小說家言。羅貫中巧妙的利用人們反感“叛徒”的這種心裡,把一個平常的故事寫的高潮迭起,精彩絕倫,深入人心。

    雖然這樣對事不對人,但《三國演義》小說中魏延的經歷仍然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值得反思。

  • 9 # 雲隱追夢

    作為蜀國屈指可屬的猛將之一,魏延為劉備江山的建立可稱得起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三國演義》中魏延的第一次出現,正值劉備攜民渡江敗走襄陽之時,此刻的劉備可稱是一敗塗地狼狽萬分,身邊兵不過上千疲卒,將不過張飛趙雲,後有曹操雄師追擊,前有蔡瑁張允刁難,可說是進退無路、存亡未卜。在這危亡時刻,挺身而出的是原本與敵對雙方基本無干的魏延,就是憑著一顆男兒的血性之心,為了搭救劉備君臣和數十萬百姓,才不惜得罪蔡瑁張允這些奸佞諂媚之輩,在襄陽城下與名將文聘大戰數十合,最後落得家人被殺隻身投奔長沙的下場。可以講,這員正直、勇猛又略帶魯莽的猛將的首次出現,即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然而,令魏延與讀者始料不及的是,正是這種完全發自內心的仗義之舉,後來卻成為諸葛亮認定其‘腦後有反骨’的最初契因。

    魏延的第二次出場,是在赤壁大戰之後,劉備攻略漢上九郡之時。當時,不可一世的關羽率兵襲取長沙,遭到了老將黃忠的頑強阻擊,處於進退兩難的尷尬之地,又是心高氣傲、血性方剛的魏延為其解了圍。當時,為報答戰場上關羽的不斬之恩,三箭虛射的老將黃忠受到了太守韓玄的誤解,被綁赴刑場即將斬決。讀者看到此處,不禁為黃老將軍的生死捏了一把汗,就在千鈞一髮之際,又是魏延激於義憤振臂而呼:“黃漢升乃長沙保障,殺漢升即殺長沙百姓也”,拔劍而起,斬了輕於殺戮的昏聵之輩韓玄,大開城門,迎接劉備大軍進入長沙。至此,我既為儲存了後來的五虎大將之一而慶幸,也為魏延這員猛將終歸劉備帳下而興奮。

    孰料,待等諸葛先生一到,首先令下的就是要斬有功無過的魏延,其理由是“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忠也,食其祿而弒其主是不義也”。看到這裡,真正的使人為魏延感到不公!難道拋棄無能之主迎接明君的到來竟然是錯誤的舉動?難道就該看著昏庸之輩砍下天下名將的頭顱而無動於衷?每思於此我都不禁為魏延深呼一聲:冤哉文長!

    幸虧,劉備不失為創業明智之主,念憶舊恩從諸葛先生刀下救了魏延。從此,劉備的帳下又多了一員東擋西殺、威風八面的猛將,魏延也得以在劉備帳下大顯身手施展自己的才華,數十年間衝鋒陷陣屢立奇功——取西川與黃忠共為先鋒,盡敗蜀中名將;戰東川、助張飛、屢破曹兵,箭射曹操面門;退蠻兵、渡瀘水、破孟獲、苦戰數年,成就了諸葛先生七擒七縱之舉;出陳倉、震魏將、斬王雙、歷任前鋒,效盡了拔山涉水先出後回之責……

    終於,一代猛將輔弼明君成就了王霸之業,使昔日無寸土之地的劉備坐上了兩川之主蜀中之王的寶座,延續了後漢六十餘年的西隅江山。同時,一代明君幫助猛將遂卻了建功之志,使當年孤身投主的魏延完成了舉將封侯吐氣揚眉的心願,成為了坐鎮漢中,獨守一方的南鄭侯漢中太守徵西大將軍。

    至此,我們不禁為劉備的慧眼識人與魏延的得遇明主、君主猛將之間的相得益彰而額手相慶。

    然而,劉備未曾想到,魏延未曾想到,我們也未曾想到,無論魏延的功勞有多大,就是那一句主觀臆斷的‘腦後有反骨’,最終還是造就了猛將魏延的一生悲劇,而這悲劇的策劃者和導演者恰恰是那位被劉備待之如師、為眾將奉之如神的著名賢相諸葛亮。

    為了證明自己的預言沒有錯,這位昔日南陽的臥龍先生、今天蜀漢的武鄉侯,在劉備死後自己被劉禪尊為相父的十幾年中,運用手中所掌握的統軍大權,採取了一系列隱秘晦暗的手段,對魏延的正確建議與行動進行了多次的掣肘與壓制,使其在多年戰爭中積累的豐富作戰經驗根本無法得到發揮,難道不是嗎?

    首出祁山,魏延根據形勢,大膽倡議,由自己帶精兵取道子午谷直插魏國的重鎮長安,這在當時的情況下,絕對不失為一條出奇制勝的妙計,因為此時鎮守長安與蜀軍對壘的既不是久歷戎行的大將軍曹真,也不是老奸巨猾的都督司馬懿,而是根本不知軍事的玩絝子弟夏侯懋!

    時機真是千載難逢。可惜,真是可惜,魏延的建議根本不被諸葛先生採納,假如諸葛先生採納了這條建議,也許三國的歷史就會重寫。

    戰守街亭,事關北伐的勝敗,無論是作為統率全軍的主帥諸葛先生,還是擔任破敵掠陣的先鋒大將魏延,均明白此仗的份量。因此,當諸葛先生首發軍令的時候,魏延當先討令,願去街亭大戰司馬懿和張合,對於當時的蜀軍來說,前軍眾將中除去老將趙雲,就只有魏延有這個資格與本事討這支份量極重、關係極大的令箭。

    然而,魏延又一次地被諸葛亮手中的權力所壓制,先鋒大將只落得個在山後紮寨負責接應的差使,派去守衛勝敗關鍵所在、此戰咽喉要道街亭的,竟然是那個早已被劉備看透,說明其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的庸才馬謖,何必如此安排?原因非常簡單,就是因為此君乃是孔明的心腹,為臥龍先生一手提拔,所以鎮守街亭如此大的功勞,無論如何孔明先生也是不會讓那勇猛善戰、自信自傲的魏文長染指。

    只是可惜,這位馬謖將軍實在是不爭氣,為人剛愎自用,自以為熟知兵法,結果一上戰場只會照搬硬套,屯兵于山頂,一廂情願地幻想著以高擊低勢如破竹,結果根本行不通,水道被斷造成軍心大亂,只好收拾殘兵拼死突圍,多虧魏延接應,才算逃了一命,不僅丟失了軍事重鎮街亭,還讓諸葛先生受了天大的驚嚇,被迫唱了一出提心吊膽的空城計。

    街亭之戰大敗,蜀軍的損失、統帥的失策,無疑使魏延這位久經沙場的猛將極其失望。因此,即便是臥龍先生揮淚斬了愛將馬謖,也無法在魏延的心目中重新樹立起對孔明先生用兵如神的信任。自此,對於諸葛先生所發的將令,魏延的態度開始發生了變化,由過去的毫不懷疑變成了今日的將信將疑,甚至出言給予譏諷,這就更犯了諸葛先生的大忌。在先生眼中,‘反骨之說’開始化為現實。

    於是,在牽制掣肘的基礎上,諸葛先生開始用一種近似於無恥的手段對付這個不聽話的魏延,必置其於死地而後快。為了完成此舉,先生開始了深謀遠慮的計劃,上方谷一戰,諸葛亮在安排火攻的時候,其實是計劃將司馬懿父子連同誘敵的魏延一齊燒死在山谷中的,這一點連羅貫中先生也不得不承認,只是人算不如天算,瓢潑大雨不僅救了司馬懿父子,也使諸葛亮致魏延於死地的計劃破了產,故此,先生只能是無奈地仰天而長嘆。

    後人讀《三國演義》,多數不理解這位諸葛先生,為什麼只是認準了出祁山這條路,是平穩持重還是骨子裡膽小?這不得而知,但六次北伐均是無功而返卻是不爭的事實。

    前後數十年的征戰,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力,蜀國不但未能取得魏國的寸土之地,最後就連自己的統帥也被拖死在了五丈原秋風蕭瑟的寒夜裡。隨著司馬懿堅守不戰策略的逐步成功,困紮在渭河之濱五丈原上的諸葛先生日見計窮,蜀軍的銳氣被慢慢地拖光,先生的生命也開始走向結束。

    然而,就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諸葛先生還是沒有放棄除掉魏延的念頭,他不但強撐病體密切地注視著魏延的一舉一動,而且,開始悄悄地尋找、扶持幫助自己實現這個願望的黨羽與幫兇。

    於是,楊儀,這個不見其功的普通幕僚被委以了統軍重任;馬岱,這個蜀營當中的一勇之夫被密授了錦囊妙計,先生在去世之前,透過這一系列見不得人的小動作,終於完成了除掉這塊哽噎在心口上數十年‘反骨’的最後部署。

    諸葛先生死後,魏延還真的反了,他燒棧道阻靈樞抗拒命令,於是,就有了楊儀的陣前痛罵,有了馬岱的背後揮刀,在先生死後不久,這位在沙場上屢建奇功的南鄭侯漢中太守,蜀國的徵西大將軍,最終被扣上了謀反的帽子,陣前被砍掉了頭顱。這下好了,勇猛無比又桀傲不遜的魏延死了,楊儀之輩的地位不再受到威脅,諸葛先生的遺願最終得以實現,蜀國上下似乎自此可以太太平平過日子。

    其實,凡是認真讀過《三國演義》及《三國志》的人都可以看到,在諸葛亮去世之後魏延的所作所為,他在抗拒的是什麼、反對的又是什麼,確實,他是討要過兵符,不接受退兵的命令,火燒了棧道阻擋了昔日的戰友,表面上形成了反叛的事實,因而被人理直氣壯地斬了首似乎沒有什麼可冤枉的。然而,如果僅僅就此即斷定魏延要反,實在是冤枉了九泉之下的魏將軍!大家切切不可忘記,在得知諸葛先生已死,由楊儀統率全軍的訊息後,作為蜀營中資歷最久武功最強官階最高的前軍主將魏延,接到從前線退兵的命令時說過的是什麼?

    總共兩句話,一句是:丞相雖死,但某還活著!豈可因一人之死廢國家大事?一句是:楊儀何等人也?大丈夫豈可被書生所制?

    前面一句其聲其意無非就是:繼續北伐,完成統一的大業;後一句則體現出功勳卓著的魏將軍瞧不起楊儀這種無能之輩,根本不願意為其所左右而已,其實質不過是蜀國文臣武將之間的權力之爭,所謂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故此,魏延只是這場權力之爭中的犧牲品罷了。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出人投地,人必毀之,中國數千年形成的儒家傳統造就了這種容不得一人強於大眾的畸形心理,可以說,心高氣傲的魏將軍一生的悲劇即源於此了。

    魏延死後,蜀國上下朝堂之中確實少了一位桀傲不遜的人物,文臣武將之間確實保持了一種無爭無斗的短暫平和。但是,因此而成的嚴重後果也是如此的顯而易見——從此,蜀國再沒出現過像魏文長般勇猛無敵衝鋒陷陣的棟樑之才,再也沒有了昔日那威震漢中獨擋一面的徵西大將軍,面對強大的魏軍,面對昏庸的劉禪,面對凋零的將校,面對衰落的蜀國,統率大軍的姜維只能默默地嚥下‘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苦酒,勉為其難地獨自支撐著諸葛先生遺留下來的尷尬局面與殘破江山,筆者每讀至此,都不禁為蜀漢與魏延一悲!

    好在上天是公正的,所謂離地三尺有神明,種種事實證明,無論是諸葛先生如何先入為主地斷定魏延腦有反骨日後必反,還是楊儀這些平庸之輩如何絞盡腦汁網羅罪證編織罪名,畢竟還是證據不足,底氣有虧,無法服人。

    嗚呼!一代名將,未倒在九死一生的戰場上,卻亡在了自己人背後揮起的刀下,這種不公的結局,足令天下有志之人哀之惜之慟之惋之。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倒是那個被諸葛亮委以重任的楊儀,在權力慾得不到滿足的時候曾經言到:早知若此,當初丞相死時,吾若以全軍投魏,何至有今日耶?這一番話倒是真正地告訴了九泉之下的諸葛先生,到底是誰的腦後真的有反骨。

    讀《三國演義》,我以為文官首推司馬懿,武將首推魏延。說實話,《三國演義》不過是一部小說,書中人物的刻畫充分表現了作者本人的立場,然而讀罷全書,我倒是覺得作者極力宣揚的劉備、諸葛亮組合其實一個是偽君子,另一個是真小人。

    劉備、曹操和孫權三人都是投機分子,這三股勢力銳意革新,憑藉法家思想爭奪天下,最終呈鼎足之勢。相比之下,曹操和孫權無論是出身還是能力都更優於劉備。三個人野孩子認父親,暴發戶造譜牒,劉備攀上西漢中山靖王劉勝,曹操找到西漢開國元勳曹參,孫堅更遠,認了孫子當祖宗。正是憑藉姓劉這一機緣,劉備諸葛亮組合打著“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旗號逆歷史潮流而動,幾十年窮兵黷武,其後諸葛亮又找到了接班人姜維,連年不斷地進行內戰,令生靈塗炭。

    在這一過程中,諸葛亮是非常務實的,不但充分的利用了孫吳勢力保全並發展了自己,而且先後出謀劃策建議劉備顛覆劉表和劉彰,後來又侵略並殘酷鎮壓少數民族起義。他目的明確,毫不掩飾,可謂是真小人。劉備其實也很務實,他滿口仁義道德並不是像宋襄公那樣的愚頑,而只是藉此籠絡人心,因此他比諸葛亮要收斂一些,不那麼露骨,虛情假意的成分多一些,故而是偽君子。此二人可謂是一拍即合,在《三國演義》這部書裡前後造成的對方和己方人員傷亡總計將近三百萬人,可謂破壞力極大,特別是劉備,從河北到四川,轉戰大半個中國,也蹂躪了大半個中國!一聽說漢獻帝被廢,假意推託兩下,然後一骨碌就爬上了皇帝的寶座。也搞不清究竟誰是賊了。

    再說兩句魏延,其實書中魏延和諸葛亮兩個人真可謂不是冤家不聚首。魏延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將軍,而且不像關羽那樣剛愎,也沒有趙雲那麼高傲,堪稱難得的務實人才,自從投靠劉備以後,畢生為蜀國的建立與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但諸葛亮卻三番五次為難他,不但壓制他出戰,也排斥他的建議,甚至多次欲置他於死地。見面之初便想斬之,最後火燒葫蘆谷的時候還想將他一併燒死(也許沒有燒死魏延比沒有燒死司馬懿父子更加遺憾,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可謂費盡了心機。這樣的刻畫我想只能說明一件事,那就是魏延的確是三國期間罕見的大將,能力極強,連諸葛亮這樣半人半神的天才畢生都忌憚他三分。

    當然了,小說畢竟是小說,裡面也蘊含了因果報應,如果只是諸葛亮一味欺侮魏延,此二人也稱不上曠世的冤家對頭了。火燒葫蘆谷沒能燒死魏延,恐怕也是導致諸葛亮心裡憔悴死去的重要原因之一。五丈原一段,諸葛亮祭起長明燈欲延年益壽,卻終因一生欺魏延太過,結果被魏延在不知覺的情況下一腳踢了燈,斷了性命。魏延雖然最終難逃魔掌,旋即被諸葛亮遺計害死,但他之前就在不知不覺中先把諸葛亮急個半死,後來又阻止諸葛亮自救,最終滅了諸葛亮,也算是出了一口惡氣。不知道這對冤家到了地下,又會如何了斷!

    《三國志》:先主為漢中王,遷治成都,當得重將以鎮漢川,眾論以為必在張飛,飛亦以心自許。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先主大會群臣,問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慾云何?”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先主稱善,眾鹹壯其言。

  • 10 # 林武師de文散打

    情商是事業成功的第一要素

    ——分享有趣和觀點 散打三國與水滸(54)

    魏蜀吳三國中,劉備的蜀漢集團實力最為弱小,無論是國力還是人才都不及魏吳。

    劉備時代文有伏龍、鳳雛、法正之流,武有關張趙馬黃五虎將,加以劉備梟雄,文攻武衛還算勉強過得去。後來可惜後來一敗於關羽自大、破壞了諸葛亮當初提出的“聯吳拒魏”戰略方針,二敗於劉備意氣用事,盲目出兵伐吳(為關羽報仇),結果被火燒連營,讓本就弱小的蜀漢再遭重創。國勢就從此衰減了。

    後諸葛亮時代,六出祁山,連年征戰攻魏——以諸葛之智,未出茅廬而知天下三分,豈會不明天意、不辨強弱?其實是諸葛亮受儒家思想驅使,忠君報恩的一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舉動罷了。

    此時謀臣以諸葛亮自己領銜,武將之中,魏延已是一枝獨秀。諸葛亮也給予他極大的信任使用,這不管是史實還是在演義中都可得到證實。

    諸葛亮駐漢中,更以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延戰於陽溪,延大破淮等,遷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給他委任了非常重要的征討行軍的前線重任。魏延自己也非常爭氣,所戰披靡,被一再升官,享有了很高的待遇——連諸葛亮徒弟、作為軍方接班人培養的姜維也才是個護軍將軍。

    若論魏延的武功將才,確實也是有兩把刷子的。前劉備時代,剛打下成都、進位漢中王,就想把漢中這個早期根據地、也是北伐門戶的重地交給個心腹愛將把守,當時人都覺得張飛最合適、後者也認為該由自己來當此重任。但劉備卻出人意料地選拔了魏延。

    在眾人驚詫的質疑中,劉備特意召開了一個集團公司部門主任以上的大會,當眾詢問、也是考校魏延:

    “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慾云何?”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先主稱善,眾鹹壯其言。

    ——這兩句簡直回答的“氣吞萬里如虎”,讓人不得不歎服。由此也可以看出魏延的氣度和自信。後來他的成績也證明這並非大話。

    可見此人確非等閒之輩。

    按說他當以此獨當一面之才、得到更大的重用,但諸葛亮始終沒有這樣託付於他。

    為啥?

    魏延之所以始終不被諸葛亮真正的放心重用。這是魏延的性格——也即情商決定了的。

    原來此人能力是非常的有,但一副臭脾氣害了他的前程。

    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

    ——看到沒得,第一非常自負,經常想違逆主帥排程、去自我表現一番。第二是高傲自大得讓很多人見他就躲、就不得不示弱。

    應該說這是魏延最大的弱點、也是最後導致他不得善終的起因。

    前者是,他根本不明白諸葛亮的戰略意圖,伐魏除為忠君報恩外,僅是弱小蜀國以攻代守、不求全功的一種姿態。他的所謂“子午谷奇謀”就算僥倖成功,但一城數地的暫時攻取,就能改變魏蜀之間的強弱態勢麼?諸葛亮能明瞭這個,魏延及後來的好多“評論者”未必就能想明白這個!

    並且魏延由此而不滿,還經常說這是諸葛總經理膽小、不能讓他盡情發揮才能!這種怨氣連後來修史的陳壽都曉得了,未必諸葛總經理會不曉得?葛總沒有給他小鞋穿、還一樣重用他就已經體現出為國家鞠躬盡瘁的大氣度了。但不得不說這是官場之大忌——一個不明白自己戰略意圖、又常常想自我表現的下屬,會被上司託以心腹的信任嗎?

    其次他的臭脾氣必然讓他人緣也不好。他和楊儀爭領導權的時候,被楊儀派出的一個不太有名的將軍何平一喊“不要幫助反賊、趕緊回家去吧”——他的兵們居然就一鬨而散了,可見他那一貫爭強好勝性格的結果。

    驕傲自大 + 不聽(上司)話、腹誹上司 + 逞強好勝,這樣的人若你是他上司,你敢不敢放心託付大事?肯定不會嘛,只能——控制使用、不行就換!

    所以說,諸葛亮對魏延也算是盡用其長、大公無私的了。也沒有壓制他,只在關鍵時刻提防他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平為什麼離開強大的曹魏,投奔弱小的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