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棠邑隱者

    建文帝,是失天下但不失民心的皇帝。1398年朱元璋死,由皇太孫朱元炆即位,為加強中央集權,接受了大臣齊泰、黃子澄的“削藩”

    建議。這本無可厚非!

    但在削藩這個問題上,他之所以失敗,我的觀點有以下一些:

    1。我稱之為“歷史遺留問題”!這還要說到朱元璋那,朱元璋生了26個兒子,封王的就有24個!他這樣做的本意是想更好的維護朱家王朝的統治,卻不想這樣容易造成藩鎮割據,不易中央集權!

    2。削藩政策制定上的失誤,這就是他失敗極為重要的原因之一。

    他第一個失誤就是不讓朱棣他們進京弔唁朱遠璋,而放虎歸山,錯過了削藩的最好機會!第二個失誤在削藩的次序上!當時黃子澄和齊泰的意見發生了分歧,黃主張先削周王,周王是燕王胞弟,先除其羽翼,而齊泰則主張先削燕王,燕王是削藩成功與否的關鍵,只要燕王一但被削藩,其他諸王都好辦!從後來的歷史發展來看,齊泰的主張是對的,黃子澄的主張無異與打草驚蛇!可惜當時的建文帝採納了黃的錯誤建議!先削周王,這就給燕王敲了警鐘,為他的起兵下定了最後的決心,並贏得了充分的準備時間!

    3。建文帝的性格!建文帝性格內向、仁慈、儒弱!他重文輕武!所以後人稱建文一朝是“書生王朝”!朝上少有真正會帶兵打仗的武將,這就是“靖難之役”爆發後,朱允炆的軍隊不是燕王軍隊對手的原因之一!在建文元年二月到四月之間,燕王朱棣曾經一度奉召入京師朝覲,而後安然返回北平,期間沒有任何不利於燕王的舉動發生。這也體現了建文帝性格上的仁慈,與帝王不相匹配的多餘的仁慈!要撤藩,又要顧及叔侄顏面,狠不下心!

    4。在“靖難之役”中的指揮決策不當!,多次犯了當斷不斷的兵家大忌!給燕王喘息的機會!

    5,朱棣的優勢!他的優勢在於:第一,找了一個有說服力的起兵理由→清君側!也就是做到了“師出有名”!第二,他的性格正好和建文帝相反,朱棣最像朱元璋,果斷、剛毅、有遠見,有雄才大略!這對於一場戰爭是至關重要的!第三,在起兵前做了充分的戰略物資的準備!第四,人才的擁有和用人的得當!我們來看,在前方,有朱棣、朱高煦、朱高燧!他們都是身經百戰,英勇無比!在後方大本營有世子朱高熾,也就是後來的仁宗洪熙帝的把手,免除了朱棣的後顧之憂!謀士的出謀劃策,其中姚廣孝對朱棣的影響是巨大的,正是他的不斷“勸說”逐漸讓朱棣下定了決心!後又不斷為朱棣出謀劃策,在“靖難之役”中又協助朱高熾多次擊退了建文帝軍隊的進攻!

    我最後做個總結,我們來看,假使當時建文帝讓燕王進京弔唁,假使建文帝採納了齊泰先削燕王的主張!假使建文帝能再狠一點,對朱棣的裝瘋賣傻假高度重視並及時制止!假使當年的徐達、常遇春等還活著,建文一朝多一些有實戰經驗的武將,假使在“靖難之役”中再果斷一點,不一再的錯失戰機,那麼“靖難之役”的結果又會是怎麼樣的?也許也就沒了靖難之役!

    那麼或許他的削藩結果又是另當別論了!可是歷史沒有假使,不允許有假使!

    諸多原因導致了建文帝削藩的失敗和靖難之役的失敗!

  • 2 # 榮耀歷史

    歷史上三次著名的削藩運動,分別是漢初漢景帝削藩,明初建文帝削藩,清初康熙削藩,三者有很多共同點,也有很多不同點,但是最終的結果是漢景帝削藩未成功,但是也沒有失敗,建文帝削藩失敗還丟了江山,康熙削藩成功,穩固了江山。

    為什麼要削藩

    皇帝三宮六院,皇子眾多,最終只有一個能當皇帝,其他的皇子也不能虧待了,同時也為了避免其他皇子和太子爭大位,所以在清朝之前皇子成年之後都會賜予一塊封地,然後離開京城就藩,這就是藩王。清朝則恰好相反,皇子都是留在京城,一般的做個太平王爺,能力強一點的參與朝政。

    藩王就是封地上的皇帝,擁有封地上的財稅權、軍事權、人事權,強大的藩王就像春秋時期的諸侯,對中央王朝形成威脅,這就是削藩的主要原因。

    三者削藩的相同點

    三者都引起了戰亂,藩王都不是善茬,從來都不會坐以待斃。

    漢景帝削藩引起了七國之亂,以吳楚為首的7個藩王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起兵作亂。

    建文帝削藩引起了靖難之役,朱棣同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夥同寧王起兵作亂。

    康熙削藩引起了三藩之亂,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個藩王攻下了南部的大片土地。

    雖然康熙成功了,漢景帝沒失敗,但是削藩的過程中都是非常驚險,王朝懸於一線。

    七國之亂剛爆發時,聲勢超過了漢景帝的預估,不得已殺了晁錯向叛軍求和,但是叛軍未停止進攻,若不是周亞夫橫空出世,也許七國叛軍真的就攻入長安了。

    三藩之亂爆發時,康熙也是很緊張,當時雲南、廣西、廣東、福建、湖南、四川等地已經落入吳三桂之手,馬上就要打過長江了,同時甘涼地區王輔臣的十數萬大軍徘徊在反與不反的邊緣,如果他也一反到底,那麼康熙的皇位就真的不穩了。

    反觀建文帝削藩初始的條件是最好的,只有朱棣夥同寧王造反,僅數萬軍隊,而朱允炆調集的進攻北京的軍隊就達50萬,在世人看來獲勝是輕輕鬆鬆。

    那麼為什麼看上去最容易的失敗了,最難的反而成功了

    原因一:皇帝的戰略規劃

    康熙,文韜武略均有卓越成就,在三藩之亂中,整體的作戰規劃、作戰方向都是他親自制定的,主要戰略就是嚴打吳三桂,逼降王輔臣,招降耿精忠、尚之信,以分化三藩內部勢力。戰略大獲成功,整個局勢都是在按照康熙的規劃來走,最後吳三桂成了孤家寡人,鬱鬱而終後勢力被一舉蕩平。

    漢景帝,在文治方面頗有建樹,呈現了漢朝文景之治,但是武略並不是其擅長,不過他沒有給前線作戰的軍隊添亂,反而是充分放權,在周亞夫遲遲不救援梁王的時候,漢景帝也是選擇相信周亞夫。

    建文帝相較於上面兩位就有點差了,這也是他的性格決定的,朱允炆如果當個太平皇帝,那麼他仁善的性格會造福百姓,但是面對朱棣的虎狼之師,他竟然讓前線部隊不能殺朱棣,以免他擔上“弒叔”的罪名,這大大限制了前線部隊的作戰能力,遲遲未能剿滅朱棣。

    原因二:帶軍將領

    漢景帝很幸運,他有名將周亞夫。周亞夫出身軍事世家,他父親就是平定諸呂的周勃。周亞夫以治軍嚴格著稱,他創立的細柳營一直是後代膜拜的榜樣。七國之亂中,他策略得當,以梁國為誘餌,吸引叛軍,自己率精銳突襲叛軍糧草,最後僅用3個月就平定七國之亂。

    康熙平定三藩之時,打破常規,不僅任用滿人,對於漢人也是放心使用。周培公勸降王輔臣,徹底扭轉了清朝的不利局面。此時的滿人剛入關不到二十年,八旗之勇還在,加上康熙策略得當,歷時8年平定三藩。

    朱允炆就比較悲哀了,他怎麼也沒想到明朝開國功臣李文忠的兒子是如此大的草包!

    建文元年,給了他50萬大軍,讓他打北京,面對只有朱高熾防守的北京城,久久不能攻下,最後被回援的朱棣裡外合擊,50萬全軍覆沒。朱棣能有多少軍隊?起兵的時候只有800人,後來借寧王朵顏三衛,但是也不多數萬而已。

    建文二年,不知道建文帝是不是缺心眼,又讓李景隆帶兵出征,而且認為上次失敗是給李景隆的軍隊數量不夠,這次給了他60萬,壓根沒啥軍事才能的李景隆將這60萬軍隊變成了待宰的羔羊,又是全軍覆沒。

    如此看來,李景隆妥妥的是朱棣的暗樁啊!

    原因三:對手實力

    這邊主要談談朱允炆的對手——朱棣。2000多年封建史,朱棣是唯一一個造反成功的藩王,有一部分是朱允炆的無能,但是很大一部分是朱棣自己的能力,未來的永樂大帝可不是吳王和吳三桂能比的。

    朱棣的大將朱能、張信等等都是久經沙場,能征善戰的猛將,他們能力不弱於當初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李文忠等人。

    另外朱棣手上還有從寧王那兒要來的朵顏三衛,他們是蒙古騎兵,總共不到1萬人,但是戰鬥力勇猛,給朱棣的靖難之役發揮了巨大作用。

    所以綜合來看,朱允炆失敗的最大原因就是他自己用人不當,李景隆葬送了朱允炆的百萬大軍,最後還把南京城獻給朱棣,另外朱棣本身能力強悍,不過說到底還是朱允炆自身修煉不夠,若是朱元璋,十個朱棣也不是對手。

  • 3 # 行話歷史

    這個原因的話可以說是太多了,咱們先簡單說一下其他兩位成功的因素。

    1,漢景帝削藩

    提到漢景帝削藩,我們就不得不說一下眾所周知的七國之亂,七國之亂本質上就是由於削藩導致的皇權與諸侯勢力的激化。中間具體的過程咱們不表,總之最後是平定了這場叛亂,而這之中,有著兩個比較關鍵的人物,一個是胞弟梁王劉武,另一個是大將周亞夫。一個拼死抵抗,一個打開了突破口。

    2,康熙削藩

    康熙首先個人素質比較強,八歲登基,14歲親政,還制服了鰲拜,頂上還有孝莊太后。另外當時的國力很強盛,異姓諸侯王都在南部各地,離得也都比較遠,容易各個擊破。

    那麼接下來咱們就分析下為啥建文帝失敗了。

    1,老爸的問題

    朱元璋簡單的來說就是受過刺激,在建國以後,直接就把所有跟隨自己的能征善戰的文武將領全部弄了,導致最後建文帝根本手上無人,只有些滿懷熱情卻沒有實力的方孝孺之流,武將吧好不容易有個經驗豐富的就因為一場敗仗就換了個廢物李景隆。

    2,自己的問題

    首先,朱允炆缺乏情況的基本判斷,威脅皇位這種事,他爺爺會想不到麼,所以其他兩個王兵力還沒有自己3分之一多,本來安安靜靜就沒問題。其次,自己能力差,也太過於軟弱仁慈,能弄的時候不弄,和朱棣這種狠人比差太遠了。

    3,對手的原因

    對手強。朱棣一直就是跟著他爸打仗,自己能力突出,手下精明能幹,最關鍵還有一個很好的謀士姚廣孝,是一個和尚,朱棣也能聽從意見。

    總之,原因很多,有機會慢慢分析。

  • 4 # 談古論金

    確實,漢景帝劉啟削藩與康熙帝的削藩成功了,而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失敗了。

    如果要論原因,竊以為不在於建文帝的削藩理由不充分或者步驟措施有問題,因為漢景帝削藩的成功其實是平定“七國之亂”的成功,康熙帝削藩的成功其實是“平三藩”的成功,換句話說,他們的削藩同樣逼反了諸侯王,最後的成功是軍事鎮壓的成功。

    用漢景帝時期力主削藩的大臣晁錯的話來說就是:

    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少;不削,反遲,禍大。

    建文帝的失敗,其實是軍事上的失敗,之所以失敗,其實就是因為他並不佔有絕對優勢。

    在朱元璋“深謀遠慮”地給荊棘拔刺之後,建文帝的朝廷既沒有有力的權臣,也缺乏經驗豐富的將領,因此不足以制衡擁兵割據的藩王。

    上述是一方面,然而應該說建文帝沒有絕對優勢,但是也是有優勢的,比如,建文帝派出碩果僅存的名將耿炳文後,耿炳文其實有可能戰場上有機會殺死朱棣,朱棣一死,局勢自然會扭轉。

    但是建文帝放回了朱棣的三個兒子使得朱棣毫無瞻顧,關照耿炳文“勿使朕有殺叔之名”使得前線將士投鼠忌器,朱棣莫名其妙地變得“刀槍不入”。

    當然,有人認為朱棣在靖難之役勝利後命人繪圖紀念自己在戰爭中犧牲的坐騎馬匹,刀箭無眼,他不在戰場喪命純屬命大;也有人指出鐵鉉、平安都曾經差一點就殺死朱棣,並沒有聽從建文帝的叮囑。

    然而,建文帝這句話對其下屬的平叛軍隊還是產生了影響,使得他們多少有點瞻前顧後、畏首畏尾,戰爭的天平很多時候只在一線間,從這個意義上,建文帝有點作繭自縛、自取其咎了。

    總之,建文帝的削藩失敗主要是軍事行動的失敗,而軍事行動的失敗多少與他本人的作法自斃有關。

  • 5 # 綠史一葉

    歷史上削藩,總的來說概括為四次:

    第一次: 西漢景帝削藩

    第二次: 唐代宗、德宗、憲宗、穆宗朝的歷次削藩(節度使藩鎮割據)

    第三次: 建文削藩

    第四次: 康熙削藩

    成敗對比 : 第一次: 艱難成功

    第二次: 先成後敗

    第三次: 徹底失敗

    第四次: 相對成功

    我們先說漢朝削藩,那麼削的是什麼東西?漢朝分封,其實就是周邊分封的延襲!漢景帝的時候,終於意識到諸位藩王的威脅,不削藩不行了!晁錯提出建議削弱諸王勢力,被景帝採納!引發了七王之亂,七王打出“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的旗號!晁錯的削藩策最終把自己弄死了!後來景帝派大將周亞夫帶36將軍平叛,歷時三個多月,終於成功!你看那個時候,就有清君側的詞了,並非朱棣的創造!

    唐代削藩,本來唐代就不應該有這個問題,唐朝成立的時候並沒有分封諸侯,直到唐玄宗的時候才出現了這個問題!唐玄宗為了擴張疆土,鞏固邊防,設定了河西,盧龍,幽州,安西,北庭,劍南,朔方,河東等十個節度使(相當於藩鎮),以後又有增多,最終導致藩鎮坐大,安史之亂就是個例子!當時還沒有削藩政策,一直到唐代宗,才開始削藩,經過代宗,德宗,憲宗,穆宗的歷次削藩,都不算成功,最終唐朝被藩鎮所滅,唐以後的五代十國就是藩鎮割據的演變!各藩鎮自稱一國,總稱為五代十國!

    康熙削藩,其實好說,康熙首先是有能力的,十幾歲就能用智慧拿下鰲拜!康熙從小的成長環境比較惡劣,輔政大臣虎視眈眈,讓他學的比較精明能幹,不是讀死書長大的!削藩政策比較明確,削藩重點物件一開始就抓住吳三桂,而不是耿精忠尚可喜這兩個分量比較輕的!再者,為康熙出謀劃策的,都是有能耐的人,不是死讀書的書呆子!另外,吳三桂自己打的旗號,不正當也不可能找到同盟者,他的失敗是必然的!

    我們來看朱允炆,繼位這幾年幹了什麼:

    第一年,修改朱元璋的國策,引起某些老臣不滿,削掉了相對較弱的周王,湘王,齊王,代王,岷王!引起朱棣的警惕和準備!重用齊泰,黃子澄,方孝孺這些帶有烏托邦式理想政府的天真的純書呆子,提出一系列不切實際的主張,紙上談兵!後面三年就是和自己的叔叔打仗了,最終失敗!

    我們再來看朱允炆的才能,帶兵打過仗嗎?沒有!他有什麼才能?有什麼業績?大概沒人說的上來!只知道是個書呆子,純儒生,也是個天真的理想派,從小成長的環境比較優越,註定長大的他無法應對外界複雜的局面,只能根據所謂的書本來定國策!基本可以給他冠上“軟弱無能”的帽子!

    再看看朱元璋這個奸滑的傢伙,給朱允炆留下了什麼?為了讓朱允炆順利繼位,不被那些驕兵悍將威脅,朱元璋把驕兵悍將基本殺光,謀士也基本殺光!建文帝是順利繼位了,但是遇到朱棣,他沒有得力將領幫他守天下了,悲哀!這就是朱元璋的失算!

    我們來看朱棣,朱棣在才能上,比朱允炆不止高了幾個檔次,深通兵法,有謀略,也有野心!能隱忍也能爆發!造反的理由也很恰當!由於經常和蒙古打仗,部下都是能征善戰的好手!

    朱允炆這個傻瓜,居然抓不住重點,除了合法繼位這個優勢,幾乎其他條件都不利於朱允炆!才能,將領,政策,全部不行,不失敗那叫見鬼!

  • 6 # 古梁鏞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為什麼漢景帝削蕃成功,康熙帝削蕃成功,唯獨建文帝在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反而失敗了呢?

    對於削蕃這件事,很多朝代都有,但是削蕃最成功的帝王當屬漢武帝,漢武帝時期推行“推恩令”,逐步瓦解諸侯王實力,舉手投足間將強大的藩王勢力分解,而漢景帝的削蕃雖然成功了,但是成功的過程非常艱難,其中也有很多變數,而康熙皇帝的削蕃,則是一步一步來,穩紮穩打,最終取得削蕃的勝利。

    要分析建文帝和漢景帝、康熙帝相比較,他削蕃的失敗的原因,小哥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建文帝時代的大明朝庭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有二十六個兒子,除了長子朱標外,其他二十位兒子全部封王,朱元璋讓這些王子分散在各處,共同護衛大明萬世江山。

    但是朱標太子早亡,所以朱元璋將皇位傳給了年幼的孫子朱允炆,並且為了防止開國元老霍亂朝綱,朱元璋晚年對開國元老大肆屠殺,並且專門出版了一本《逆臣錄》,力圖為孫子朱允炆創造一個比較平靜的朝堂。

    所以到朱允炆時期,能制約藩王的開國元老一個都沒有,同時能征善戰的將領也奇缺,但是因為朱標太子的關係,朱允炆的這些叔叔對於他繼承皇位都是支援的。

    所以說,朱允炆登基的時候,朝中年齡大的臣子多是秉承儒家文化的老學究,年輕的都是一些沒有什麼經驗的新進人員,同時各藩王在各自的封地擁有一定的獨立政權,部分藩王鎮守邊疆,更是握有不小的兵權。

    建文帝削蕃失敗的原因有很多,我們可以站在軍事家的角度,從“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方面去分析

    很多人都會問,為什麼皇帝要削蕃呢?這件事可以從漢景帝時期力主削蕃的大臣晁錯那裡得到答案。

    “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少;不削,反遲,禍大。”

    也就是說,削蕃的根本原因是諸侯王勢力太大,已經威脅到正統皇庭,有反叛的隱憂。

    朱允炆削蕃之“天時”

    朱允炆上任沒多久,在他稍微熟悉了朝政之後,就急急忙忙的開始了削蕃大計,但是在哪個時候,他的叔叔們年齡並不是特別大,其中有四叔朱棣,更是雄才大略,假如朱允炆開始的時候沒有削蕃,而是限制諸侯王的勢力擴張,那麼遲幾年再削蕃,相信那個時候他面對一群老頭子,削蕃的難度會下降很多。

    所以說,論“天時”,朱允炆削蕃沒選好時間。

    朱允炆削蕃之“地利”

    朱元璋建國後,他把國都建在南京,南京的地形是以低緩丘陵為主,還有部分平原地帶,而靖難之役,朱棣率領部隊一路南下,直接打到了南京城,期間有大臣出去搬救兵,但是救兵未到,朱棣已經攻破金川門(守將朱橞和李景隆開門投降)。

    其實靖難之役和地利關係不大,因為朱棣從北平(北京)一路打到金陵(南京),歷時四年,在這四年中燕軍(朱棣軍)也多次被朝廷擊敗。

    朱允炆削蕃之“人和”

    朱允炆削蕃之所以失敗,歸根結底最重要的原因,是“人不和”,我們看看他是如何策劃削蕃和經歷靖難之役的。

    第一:削蕃太過狠辣。

    朱允炆削蕃的時候,開始的時候沒敢對藩王勢力最大的燕王朱棣下手,因為師出無名,所以他先拿其他藩王下手,他先削周王朱橚(朱棣同母兄弟),廢為庶民。再削齊、湘、代三位親王,廢為庶人。湘王朱柏不堪受辱,為保名節舉家自焚;齊王朱榑被軟禁在南京;代王朱桂被軟禁在封地大同。兩個月後,明廷削岷王朱楩,廢為庶人,徙漳州。

    大家看看,在外人看來,朱允炆這個做侄子的,居然逼的叔叔自焚了,這事誰能看的下去?所以朱允炆削蕃太過狠辣,首先失了人心。

    所以在朱棣起兵的時候,有好幾位藩王投奔朱棣,支援朱棣反叛。

    第二:軍事能力差,軍事排程不合理。

    在削蕃過程中,朱允炆做了一件錯事,就是將朱棣在南京的三個兒子全部放回到了北平,這讓朱棣沒有了後顧之憂,這三個兒子如果作為人質,那麼燕王朱棣大機率不會謀反。

    而在靖難之役中,因為朝中無將可用,朱允炆居然選擇了李景隆作為作戰總司令,率領大軍征討朱棣,這李景隆是個怎樣的人呢?“本是紈絝子弟,素不知兵,寡謀而驕,色厲而餒”。李景隆根本不懂兵法,所以在和馳騁沙場多年的朱棣作戰中,屢屢敗北,李景隆折騰了幾個月後,朝廷兵馬也被敗的差不多了,朱允炆急了,就派人和朱棣談和,同時撤換了李景隆,任命盛庸為平燕將軍,李景隆在返回朝廷的途中被朱棣打的丟盔棄甲,十多萬人投降朱棣,這一趟出去,李景隆把朝廷的六十萬大軍折騰的一乾二淨。

    所以說,朝廷雖然人馬遠遠多於朱棣,但是由於朱允炆不懂軍事,啟用李景隆這樣的庸才,把朝廷的軍隊硬是給折騰完了,致使朱允炆的軍隊人數優勢不在。

    第三:為人迂腐,太過於注重名聲。

    朱棣軍在和朝廷官兵交戰的過程中,也吃了很多次敗仗,其中一次,朱棣軍被朝廷的大炮重創,要是朝廷官兵放開了打,朱棣很大機率要葬身戰場了,但是因為朱允炆有道命令,所以官兵們都很顧忌,這道命令的內容是一句話:

    “毋使朕有殺叔父名”

    這句話對於朱棣有多麼重要呢?南軍將士懼怕朱允炆戰後反攻倒算,既不敢傷害朱棣,又難以活捉,只得放任自由;朱棣也恃此特權,單騎殿後,南軍無可奈何。

    大家看看,朱棣在這條聖旨的庇護下,他是如此有恃無恐。

    最終朱棣無視朱允炆求和的建議,以“靖難之名”,耗費四年時間,經歷數十次戰鬥,最終奪取了朱允炆的帝位,朱棣登基後,剝奪了朱允炆“建文帝”的封號,重新整理朝綱,定年號為“永樂”。

    雄才偉略的朱元璋估計做夢都沒有想到,引起大明王朝皇權動亂的最終是叔侄之爭。

    透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來,朱允炆削蕃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沒有佔據“天時”和“人和”,而“人和”又是重中之重,朱允炆失“人和”,有他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其中又以他自身的原因佔據主導地位。

    喜歡的記得點關注哦!

  • 7 # 周郎顧天下覆

    歷史的故事總是在反覆上演,卻有著各自的模樣。雖然都是削藩,但漢景帝、建文帝、清聖祖畢竟不是一個人、不在一樣的時代、面對的不是同一個敵人、也有著不同的偶然因素,所以說成功不可複製。

    一、七國之亂

    這是一場地方上與中央的一次軍事與政治的激烈碰撞,是一次成功的君主加強中央集權的平亂之戰。由於漢初實行的是分封制與郡縣制並行的制度,所以封地內的諸侯王擁有自己的軍事和經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至漢景帝時期諸侯勢力已成尾大不掉之勢。漢景帝時期,朝廷不僅要防衛北方抵禦匈奴,還要提防分佈四方的諸侯王。中央與地方的碰撞日益加劇。漢景帝在晁錯的影響下決定改變這個局面實行削藩策。以吳王劉濞為主的七王不願束手就擒,遂聯合起來以“清君側”的名義反叛朝廷,七國之亂就此爆發。

    戰爭起先,七國聯軍勢頭很盛,進展順利。漢景帝接受原吳國丞相袁盎的建議,以誅殺晁錯滿足叛軍“清君側”的要求來換取叛軍的退兵。晁錯的死並沒能結束這場戰爭,反而讓他們看出了漢景帝的懦弱。吳王劉濞自稱東帝,妄圖與朝廷分庭抗禮,漢景帝這才下定決心平叛。漢景帝命太尉周亞夫出兵平叛,吳楚聯軍在東進途中的梁國遭到了漢景帝同母弟梁王劉武的拼死抵抗,吳楚聯軍未能突破梁國轉而進攻周亞夫。吳楚聯軍也未能撼動周亞夫的陣營,又被周亞夫偷襲了糧草。後吳兵在強攻周亞夫時沒能成功,結果大敗,聯軍被擊敗。吳王被東越王殺死,楚王自殺。吳楚一敗,就註定了朝廷一方的勝利。

    二、靖難之役

    明朝是朱元璋建立的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為加強皇室力量,保證王朝的長治久安,朱元璋分封諸子為王分別駐守邊境和全國戰略要地。設定藩王的目的就是為了拱衛皇室,為朝廷屏障,所以藩王擁有軍事指揮權。而作為直接與蒙古接觸作戰的寧王、燕王不僅功勳卓著,而且擁兵自重有很大的權力。因太子朱標早逝,朱元璋死後皇太孫朱允炆即位,是為建文帝。建文帝即位後深感藩王勢力太大,已經嚴重威脅到中央。於是,建文帝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採取一系列削藩措施。與此同時,也在北平周圍及城內部署兵力,又以防邊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護衛精兵調出塞外戍守,準備削除燕王。

    燕王朱棣並沒有坐以待斃,他於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隨後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朱棣年輕時就長隨軍作戰,成年為王后又經常率軍進攻蒙古,所以用於很強的軍事能力。朝廷這邊因為朱元璋在世時大肆屠殺功臣名將,此時能獨當一面對抗燕王的將領已經很少了。再加上建文帝缺乏謀略,又錯用李景隆為將以至於燕王頻頻得勝。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得知京都應天空虛,於是親率精兵突襲應天,在叛徒朱橞和李景隆的幫助下燕王輕鬆攻入應天。就這樣歷時四年的靖難之役以燕王的勝利告終。

    三、平三藩

    三藩指清初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位藩王所轄藩鎮。清朝入關時,此三人為滿清立下汗馬功勞。清朝入關不久沒有能力掌控南方,於是封三人為王替朝廷鎮守雲南、貴州、廣東、福建。三人久據數省,各自擁兵自重,尤其以吳三桂功高兵強。康熙即位後,深感三藩擁兵自重不是朝廷之福,決心撤藩。1673年(康熙十二年)三月,康熙以平南王尚可喜請歸遼東為由乘機裁撤三藩。十一月,吳三桂等反,三藩之亂就此開始。

    戰爭伊始,清廷局勢一度不可控制,因為清朝入主中原不久人心不定。吳三桂一反,天下多有響應。1676年(康熙十五年)五月至十七年七月。以王輔臣敗降平涼為轉機,形勢向有利於清軍發展。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相持階段後,1673年(康熙十七年),年已七十四歲的吳三桂在衡州稱帝,國號大周。但不久,同年秋吳三桂病死,形勢大變,叛軍無首,眾心瓦解。康熙二十年底,吳三桂之孫吳世璠勢窮自殺,餘眾歸降,三藩之亂終告平定。

  • 8 # 方圓論壇

    說起漢景帝削藩就不得不提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晁錯。漢景帝時期雖然皇帝知道藩王勢力龐大會威脅中央。但始終沒有下定決心削藩。而晁錯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就向漢景帝獻上了《削藩策》。在《削藩策》講到“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意思是晚削藩不如早削藩。所以漢景帝才下定了決心。漢景帝的削藩引起了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爆發後雖然漢景帝因為有了前朝漢文帝的積累有能力平亂。但是當看到七國亂起後還是有點怕局面失控。所以在他人的建議下想要殺掉晁錯來平息動亂。但殺掉晁錯後動亂並沒有平息反而藩王覺得漢景帝屈服了更加肆意妄為起來。所以漢景帝派大將周亞夫帥三十六位將軍平息吳王和楚王叛亂。派曲周侯酈寄平息趙國叛亂。派將軍欒布平息齊國叛亂。派大將軍竇嬰為機動部隊監視齊國和趙國軍隊。在漢景帝強大攻勢下聲勢浩大的七國之亂僅僅三個月就被平息了。漢景帝也因此把地方權力收歸中央,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統治。

    康熙時期的三藩之亂實際上就是因為清朝剛剛入主中原時候由於兵力不濟等原因迫不得已重用了臣服於清朝的原明朝降將。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也因此成為了主鎮一方的大員。三藩到了地方之後開始肆意擴張勢力導致三藩權利過大已經有了威脅中央的意思。

    後來清朝到了康熙年間整個國家的叛亂勢力基本被清除。這個時候清朝朝廷也能騰出手來對付三藩了。康熙原本想把三藩趕到山海關外去,但三藩不願離開南方大本營所以雙方間立馬火藥味就十足了。雖然三藩打起了反清復明的旗號得到了多地的支援。但是康熙時期的清朝統治基本上已經算是穩定了。所以看似聲威浩大的三藩之亂實際只艱苦的支援了八年便煙消雲散了。雖然清朝順利平息了藩鎮,但康熙在削藩的時候也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康熙的削藩手段過於盲目激進。也幸虧當時的清朝實力處於巔峰狀態所以才順利的消滅了造反。否則勝負還真尚未可知。

    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和漢景帝的削藩沒有一絲一毫的相似之處。漢朝實際從漢景帝的父親漢文帝時期開始就有了削藩的準備。但後來漢文帝因為覺得準備不充分時機不成熟所以沒有開始削藩。而漢景帝時期漢朝朝廷可以說是做好的了削藩的準備才開始發動的。而且漢景帝時期有最強大的武力作為最後的手段。而建文帝朱允炆發動的削藩太過於倉促。本身朱允炆的帝位得來的就不那麼讓藩王們心服。在建文帝朱允炆繼位後又沒有鞏固自己的統治就貿然開始削藩。這就導致朱允炆實際上對朝廷的實力和藩王的實力都沒有一個大概的對比就貿然行動了。最重要的是朱允炆時期朝廷沒什麼能拿出手的大將。因為明朝大將都差不多被朱元璋給殺光了。朱允炆等於是打了一場沒有準備的仗。所以輸了也在情理之中。

    而朱允炆和康熙的削藩在某一些方面還是有相通之處的。他們唯一相似的一點就是都十分的冒進。康熙的冒進是削藩的手段太過於激進了。但是康熙政權穩定而且也有足夠的能力去平息動亂。而朱允炆則不一樣。朱允炆的冒進是盲目的。他既沒有穩固政權又沒有壓得住場的大將。也就是說他沒想過出現最壞的打算該怎麼辦。康熙是很清楚雙方之間的力量對比才開始削藩的。而朱允炆和漢景帝、康熙區別最大的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朱允炆對整個國家,對藩鎮,對朝廷軍隊都可以說是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就敢削藩。真不知道該說他說膽大還是無知。漢景帝的削藩和康熙的削藩都是經過積累實力有了充足的把握時候才發動的削藩。而朱允炆就屬於那種想一出是一出的人。沒有準備的削藩敗了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 9 # 黑水布衣

    全靠同行襯托,哈哈哈!

    其實單從造反的實力來講,朱棣自己那點軍隊和蒙古僱傭兵,可以說是這三家裡實力最弱的。你看看要錢有錢、要人有人的七國,在看看席捲整個南中國的三藩(還包括幾家別的勢力),怎麼看朱棣也沒有成功的可能啊?但人家就成功了,只能說對手太辣雞。

    我看失敗就在兩點原因:

    一、朱允炆的經驗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辛卯日,太孫朱允炆即位,大赦天下,以明年為“建文”元年。當時朱允炆21歲,在那個年代算是個比較成熟了。比漢景帝要年輕(31歲登基),比康熙要年長(8歲登基),可以說是一個比較理想的年齡。而且他們三人都不是成長於戰爭年代,說他們都是溫室裡成長起來的也不為過。

    但是一個不可忽略的事實是,朱允炆歷練太少,他的繼位得益於父親朱標早死,本人就是書生一個。靖難之役發生在1399年,也就是朱允炆繼位的第二年,他上位開始就捏死了幾個軟柿子: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以及岷王朱楩(朱總理的先祖)。這讓他感覺棒棒噠。不過當矛頭指向燕王朱棣的時候,就發現碰到硬茬了。其實朱允炆的削藩政策是正確的,但時機不對,上任開始還沒理清關係,就開始動手,就是缺乏經驗的表現。對比平定七國之亂時,漢景帝已經穩坐江山三、四年了,雖然開始作戰不利,但依靠豐富的經驗,最紅扭轉局勢;三藩之亂時,康熙年僅19歲,但之前經歷過擒鰲拜的鬥爭,已經是個比較成熟的君主了,同樣開局不佳,但他逐個擊破,最後成為贏家。

    二、用人不當

    即使經驗不足,會用人,也可保江山不失啊。

    在政治上,朱允炆生長於宮庭之中,雖則也讀了一些古書,卻食古不化。對當時的國家情勢茫然無知,一味聽信自己的老師太常寺卿黃子澄,蠻幹。  

    黃子澄不是壞人,而是愚人。漢朝有過一次“七國之亂”,黃子澄以為明朝必然會有一次“七國之亂”,幸有中央朝廷能思患預防,先行下手。他保薦兵部侍郎齊泰,說齊泰是了不起的軍事專家,於是建文帝任命齊泰為兵部尚書。實際上這齊泰所懂得的,只不過是將校的姓名與邊塞地名而已。建文帝也任命黃子澄兼翰林學士,叫他與齊泰“同參軍國事”。有了這“同參軍國事”的頭銜,齊黃二人便成了事實上的宰相。

    這兩位宰相花了一年工夫,把燕王朱棣逼反。

    在軍事上,朱允炆任命耿炳文作“徵虜大將軍”,率領三十萬大軍北上,在1399八月壬戌日以先到的十三萬人與燕軍大戰於滹沱河北岸,戰敗,退守真定城(正定)。燕王攻了三天,攻它不下,撤兵而去。 耿炳文在當時,是碩果僅存的宿將,年已六十五歲。他少年時代,替朱元璋守(浙江)長興,守了十年,和張士誠的兵對壘,大小數十戰,戰無不勝,其後參加北伐西征,屢克名城,積功受封為長興侯。這一次雖則在滹沱河北岸戰敗,仍然守住了真定,儲存了十萬左右的兵力。  

    可迂腐而慌張的黃子澄,請建文帝臨陣換將,改派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為徵虜大將軍,到真定替代耿炳文。李景隆雖則為將門之子,卻是十足的紈絝子弟,哪裡比得上耿炳文呢!結果可想而知。

    而後,朱棣又在山東遭遇了盛庸和鐵鉉的阻擊,直至此時為止,燕王雖則勝多敗少,卻還沒有進兵京師(南京)的計劃。他打下的城池,每每不留將士固守,只斤斤於儲存北京、保定、永平幾個大城。

    偏偏有若干奉使在外的宦官,因招搖納賄而被建文帝下旨叫各地的地方官逮捕,他們逃到北京,向燕王投降,把京師與南方各省的空虛情形向燕王報告,於是燕王便在建文四年大舉南下。  

    燕王避實就虛,不攻盛庸所守的德州與鐵鉉所守的濟南,而經由東阿、東平、汶上、兗州、沛縣,直向徐州,目的地南京!公元1402年,李景隆(又是他)與谷王朱橞開門迎降。朱棣踏進南京城,皇帝換人了。

    可見,朱允炆並不是無人可用,只是不會用人。

    最後,要說一句,朱允炆的那句:勿使聯負殺叔父之名,使其成了千古笑柄。既然平叛為何還要沽名釣譽呢?其實這句話很可能是杜撰的。因為在此之前,朱允炆已經幹掉了好幾個藩王了,為何對四叔就心慈手軟?這句話隱含的意思也可能是在戰場上直接殺掉,估計別人沒聽出來?只能說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 10 # 寒星針

    削藩是個技術活,西漢有“七國之亂”,西晉有“八王之亂”,南北朝藩王叛亂此起彼伏......還有隋、唐、明、清,歷代藩王與中央之間的鬥法從未停歇。

    削藩,削的是權。行政權、司法權、財政權、軍權。擁有這些權力的藩王,儼然是“國中之國”,一方的“土皇帝”。既然是“國中之國”,“國”與“國”之間就有大有小,“國內”權力就有多有少,利益分割就有親有疏。藩王內部有矛盾,利用好了就可以各個擊破。

    漢景帝、康熙能成功,就是抓住了這種矛盾,一手胡蘿蔔,一手揮大棒。

    漢景帝時延續賈誼的策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王之子孫畢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盡而止”,本無繼承權的庶子們看到天上掉餡餅,當然願意擁護並站在朝廷一邊,再也不能和嫡子齊心合力對付皇帝。而後以武力迅速平定“七國之亂”,再削去諸侯王的行政權、司法權,從而取得削藩成功。

    康熙先是同意三藩軍士家屬回原籍老家安置,動搖其軍心;三藩叛亂後,堅決打擊吳三桂,不妥協不談和,但對其他叛軍進行招撫,分化孤立吳三桂。軟硬兼施,最終平定三藩。

    可朱允炆呢,沒有分而治之,一上來就採取激烈的行動,廢除周王等五個藩封,把許多觀望的藩王宗親推到了朱棣一邊。軍事上幾次換將,未取得決定性勝利,反倒是屢屢失利,喪失朝廷威嚴,使更多野心家、動搖者生出二心。該和風細雨的時候卻施雷霆手段,該施雷霆之威的時候卻力不從心。

    歷來反叛,失敗者多,成功者少。七國之亂、三藩之亂,氣勢足,聲勢大,可人多並不意味著力量就大,一個將軍一個號,各吹各的調。眾藩王誰為主誰為次?為主的可能就是未來天下共主,居次位的擔心被打壓被削弱。利益面前,很難齊心協力,更不要說統一指揮了。

    和朱允炆直面廝殺的只有一個朱棣,但與建文朝廷一樣號令統一。因而朱允炆沒勇氣先拿“領頭羊”朱棣開刀,拖來拖去變成針尖對麥芒的硬拼。建文帝有削藩的決心,卻沒有成熟的策略與手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0月8日,就是“寒露”節氣了,飲食上吃點啥好?又該如何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