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先秦時代,在北方和西北地區出現了很多部族和族邦。商代有鬼方和孤竹國,西周有犬戎和疑似犬戎一部分的獫狁,春秋戰國時代有所謂的義渠、白狄、赤狄、山戎、林胡、樓煩,還有建立了中山國的鮮虞人。這些酋邦和部落之間是什麼關係?
4
回覆列表
  • 1 # 八級鉗工

    自古,我中華有五方論,即東夷、南蠻、西戎、北狄而五方便是從上述而來。

    華夷五方格局的形成經歷了春秋、戰國五個多世紀,而文獻中明確以華夏居中,東夷、西戎、南蠻、北狄配合四方的記述,大概出現於戰國。《左傳》昭公十七年,孔子向郯子學習古代官制時曾說:“吾聞之,‘天子失官,學在四夷’,猶信。”這是指四方之夷,而《論語》中未出現“東夷”、“南蠻”等配有方位的民族稱謂。《孟子·梁惠王上》提到“蒞中國而撫四夷”,仍是指四方之夷。《孟子》中雖已出現“東 夷”、“南蠻”等稱謂,但在《孟子·盡心下》說:“君好仁,天下無故焉。南面而徵北夷怨,東面徵而西夷怨。奚為後我!”證實孟子所說“四夷”仍是指四方之夷。 《管子·小匡》和《禮記·王制》中關於中國、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五方之民,及其習性、語言、衣服、器用等不同的記載。《管子》為戰國中晚葉齊人追敘,雖依據了管仲相主而霸的事蹟與言論,但所指五方之民,方位整齊的觀念,是戰國中晚葉成書時對齊桓公霸業的概括。《禮記》則是西漢中葉學者們依據先秦材料所作。以上徵引兩書的記述,說明戰國已出現的五方民族整齊配合的觀念,到西漢得到了確立。

    華夷五方配合,只是戰國秦漢受華夷大一統思想支配而對五方各族的一種劃分,無論東夷、南蠻、西戎、北狄,都只是對一方民族的統稱,並非已形成五大民族集團。同一方位各族未必都屬同一族系,而且具體包括哪些地區的民族,隨著時間推移,也有所不同。

    而上述十數種不同酋邦部落在歷史上都是為五方做出歷史貢獻的。

  • 2 # 何雨齋

    謝邀,說實話,這個問題是歷史中博士級的問題,要說他們之間的關係,除了專家,我想很多人未必說的出來,說的出來也未必較為詳盡,但不管如何,這些部落確實是我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這些民族的共同作用,才促進了我們國家的民族融合和統一,所以要說關係,我覺得用哲學觀點來說,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所以透過這些少數民族起源與發展的現象,體現了我中國泱泱大國的大國面貌,也體現了我中華民族不斷繁榮不斷髮展的嶄新面貌,所以呢,愛我中華,我愛中國,愛中國家,我愛祖國,祖國萬歲!!!

  • 3 # 子浩vlog

    山戎 古代北方民族名,又稱 北戎 , 匈奴 的一支。活動地區在今 河北省 北部...《漢書·匈奴傳上》。後亦為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

    春秋以前分佈於黃河流域中下游及北部地區,泛稱北狄。公元前七世紀時,分為赤狄、白狄、長狄三部分。秦漢後,“狄”、“北狄”成為中原人對北方各族的泛稱。在周朝,所謂的華夏代表的是夏商周三個氏族,包括與他們相融合的一些古氏族,其中又以周為中心。這些民族本非單純,所以可以稱之為“諸夏”。“諸夏”的詳細情況,因為上古史料的缺乏,我們現在已經難以追究。“諸夏”之外的氏族,古時候稱為“夷狄”,古籍中有記載的名稱繁多,主要有苗族、蠻、黎族、荊、舒、淮夷、徐戎、嵎(yú)夷、萊夷、和夷、島夷、百越族、巴族、蜀族、庸、盧、微、髳(máo)、彭、氐(dī)、羌族、濮、西戎、驪戎(lí róng)、陸渾之戎、伊洛之戎、犬戎、北戎、山戎、鬼方、狿狁(yán yǔn)、赤狄、白狄、義渠、林胡等。這些夷狄的服飾、語言、生活習慣、都和中原的華夏民族不同。這些所謂夷狄民族,在春秋戰國時期。除了群貊(mò)之外,都和中原的華夏民族發生了廣泛的接觸和交流。春秋時北方的晉國與戰國時北方的燕趙兩國,都征服和兼併了許多狄人的部族和國家,並與之相互通婚。東方的齊魯兩國則完全征服並同化了東夷民族。西方的秦國,本身就是一個戎夏混合的民族,到秦始皇時代已經完全征服了西夷與巴蜀一帶的氐羌。楚國原來是一個南蠻之邦,春秋時期在南方崛起,加入夏人集團。到戰國時期席捲了長江流域,把荊 吳 苗 蠻與百越的地方都收入版圖。春秋的吳國也是一個荊吳與夏人的混合民族。而越國則屬於南方越族。這兩個國家先後加入了諸夏的集團,最後這兩個國家的民族與土地都併入了楚國。秦楚兩大強國,原本都是非夏族的國家。在各自華化了自己以後,一個華化了整個中國的西部,一個華化了南部。秦始皇以一個華戎混合的民族統一了整個中國的版圖,同時也統一了文化,建立了一個眾民族大統一的大帝國。這就是中華民族發展中的第一階段。

    漢族是個融合的民族,不是那麼簡單的部落來的,漢族人的姓氏裡有40%是少數民族來的,就知道了,漢族人的血緣多半不是單純的,歷史上統治過中國或影響過中國的,匈奴,鮮卑,蒙古,滿都有血緣融合到漢族血統裡.現在說的漢族更大意義上是說繼承了漢族文化的人,在中國的原始社會末期,在黃河兩岸中原地區崛起的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結成部落聯盟後,為了爭奪部落聯盟首領的權位而釀成了歷史上有名的“阪泉之戰”,黃帝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而稱雄於中原。追本溯源,漢族世稱“炎黃世胄”、“黃帝子孫”,其源蓋出於此。其後,在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民族--夏民族與黃帝部落有直接的族源關係,司馬遷在《史記·夏本紀》中更是明言夏民族與黃帝部落有著直接的血緣關係,其雲:“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顓頊之孫也。”不僅如此,後來崛起的周民族與留居渭水流域的黃帝部落和炎黃部落也有著族源關係。如周民族的女祖,《詩·大雅·生民》說:“厥初生民,時維姜嫄”亦即《史記·周本紀》所說:“周后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炎帝就是一個姜姓部落,這就明確地告訴我們周民族的外祖世系就姓的炎帝部落。關於周民族的男祖,就是姜嫄所生的棄,《史記·周本紀》說:“封棄於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黃帝就是一個姬姓部落,這又明確地告訴我們周民族的祖父世系就是姬姓的黃帝部落。

    正是因為炎黃集團與漢族有族源關係,如毛澤東、朱德在《祭黃帝文》中所說:“赫赫始祖,吾華肇造;渭衍社綿,嶽峨河浩。聰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毛澤東、朱德:《祭黃帝文》,《新中華報》1937年4月5日。)漢族世代尊黃帝為鼻祖,稱之為“人文初祖”。至今位在陝西中部的黃陵縣,傳說為黃帝之墓的黃帝陵,在數萬株千年古柏的簇擁中聳立在橋山上,成為漢族起源的象徵。

    東夷集團是漢族的另一個主源。在漢族起源的時代,與炎黃部落聯盟並居黃河流域的是東夷。東夷集團主要分為蚩尤、帝俊、徐夷、萊夷和淮夷五大部分。他們的地理分佈情況是:蚩尤部居今山東西南一帶,帝俊部居今山東和河南交界的地區,萊夷居今山東東部地區,徐夷居今蘇北淮河以北徐州一帶,淮夷居今淮河以南的蘇南、皖南地區。其間還有一些小的氏族或部落。從這個分佈中可以看出東夷集團主要分佈在包括淮河流域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廣大地區。

    在漢族與東夷集團的族源關係中,最重要的是東夷集團中的蚩尤部和帝俊部經過激烈的分化、互動和融合,在夏民族之後,也一舉衝破了原始社會的網路,跨進了文明的大門,形成為商民族。《詩經·商頌·玄鳥》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這就是說商原來是一個以鳥為圖騰的部落,表明其與以鳥為圖騰的蚩尤部的少昊部落有著血緣關係。《國語·魯語》說:“商人礻帝舜”。又表明商與舜,即帝俊部有著血緣關係。《史記·殷本紀》所載:“殷契,母日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後之,因孕,生契。”把商部落與蚩尤部和帝俊部的關係糅到了一起。具體分析起來,就是說蚩尤部與商部落有母系血緣關係,帝俊部則與商部落有著父系血緣關係。商王朝是中國奴隸制發展時期,商民族是華夏民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深遠的淵源關係,決定了東夷集團是漢族又一個主源的歷史地位。

    不僅如此,在以後歷史發展的程序中,在周代曾不斷反周的徐夷、淮夷以及地處僻遠的萊夷,先後都無一例外地被捲進了春秋民族大融合的歷史潮流之中,整個的東夷集團幾乎都成了華夏民族的組成部分,這種深厚的淵源關係,從另一個方面又決定了東夷集團是漢族又一個主源的歷史地位。

    苗蠻集團是漢族的一個支源。苗蠻是遠古時代中國南方諸氏族、部落或部落聯盟的泛稱。它最早的活動範圍在西北達丹江流域,川東及鄂、湘、贛、皖的沿長江流域,東抵淮河流域,集結在彭蠡(今鄱陽湖)和洞庭之間。

    苗蠻集團與炎黃、東夷不同,它在向民族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多元化的情況。一方面苗蠻集團的一部分成為後來的苗、瑤、畲等民族的祖先,至今苗、瑤、畲等民族中還盛傳著關於盤瓠的傳說。另一方面,苗蠻集團的某些氏族、部落,後來發展形成為楚民族,成為華夏民族的族源之一,從而成為漢族的支源之一。

    百越集團是漢族的第二個支源。遠古之時,中國南方的另一支土著--百越也早活躍於長江下游的東南沿海以及嶺南一帶。

    百越集團的種類很多,史稱“越有百種”。與苗蠻集團發展的情況一樣,百越集團在形成為民族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多元化的情況,其中的一部分在歷史長期的發展中經過多次分化和聚合,逐步形成為中國南方壯侗語族中的壯族、傣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等少數民族,另一部分則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融合於華夏民族,或同化於漢族,如於春秋戰國時融合於華夏民族之中,而南越、東越、閩越則於西漢之時逐漸同化於漢族。

    而百越集團中以其他一些部落或部落聯盟,雖在三國魏晉以後發展演變為俚人、僚人,但經南北朝的民族大同化,俚人、僚人中的一部分也被同化於漢族之中,這個問題已涉及到漢族的發展問題,但僅此也可看出百越集團是漢族的又一支源。

    戎、狄集團是漢族的第三個支源。戎、狄是中國古代典籍對中原之西、之北各氏族、部落的泛稱。其實,戎、狄之稱冠以方位,始見於西周,在此之前戎、狄是互通的。當時,中原西部和北部的氏族、部落主要分為三大集團,即狁、鬼方、羌方。

    戎、狄與漢族的族源關係主要表現在遠古的黃帝之時,白狄之先世狁就與黃帝有不可分之關係。相傳黃帝在同炎帝作戰之時,曾教練熊、羆、貔、貅、豸區、虎六個氏族或部落參加戰鬥,取得勝利。這六個以北方野獸為圖騰的氏族或部落很可能就有屬於狁的氏族或部落。因此,黃帝之時,可能就有部分狁的氏族或部落參加了黃帝部落聯盟。相傳為黃帝衣冠冢所在地的陝西黃陵縣,正是狁出沒的地方,此其一。其二,在周民族形成的過程中,融合了羌方中重要的一支--姜部落。據《史記·周本紀》記載,傳說周人先妣名姜嫄,是姜部落之女。《詩經·大雅·生民》中乾脆把姜嫄當做了周人的始祖,古公亶父時姜與周建立了牢固的婚姻聯盟,其後周王均娶姜女為後,直到周王朝末年。其三,在春秋戰國的民族大融合之時,大部分戎、狄透過被晉、秦征服而成為華夏民族的一部分。如秦與諸戎的關係十分密切,秦的先世本為戎人,因保平王東遷有功而復封。當時平王即對秦襄公宣佈:“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史記·秦本紀》)。於是,從秦武公伐邽、冀戎開始,直到秦穆公“遂霸西戎”《後漢書·西羌傳》。時止,秦之西的諸戎均融合於華夏民族在西方的主要支系--秦之中了,“自是中國無戎寇”。《後漢書·西羌傳》。其四,漢族形成後,白狄之後裔匈奴,歷經五六百年的歷史,除北匈奴遠遁以外,南匈奴全部被魏晉南北朝的民族大同化的洪流所吞沒,而成為漢族的一部分。但是戎狄仍有相當一部分。

    以上所述,迫於軍事壓力而向更遠的地域遷徙,在新的歷史條件和地理條件下,正如《後漢羽·西羌傳》所說:“其後子孫分別各自為種”《後漢書·西羌傳》。成為今日中國西南、西北藏族、羌族、彝族、納西族、僳僳族、拉祜族、哈尼族等民族的族源之一。因此之故,戎、狄也僅是漢族的支源之一。

    總之,歷史上的炎黃、東夷是漢族的主源,而苗蠻、百越和戎狄是漢族的支源。

    漢民族的形成

    漢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經歷了夏、商、周、楚、越等族從部落到民族的發展過程,又經歷了夏、商、周、楚、越等族及部分蠻、夷、戎、狄融合成華夏民族的階段,最後形成於漢代漫長而複雜的三個歷史階段。

    1.夏、商、周、楚、越諸族的相繼崛起

    漢族的形成起始於夏、商、周、楚、越諸民族相繼崛起。

    公元前23至22世紀左右,夏民族在黃河中游、洛河流域的黃土地帶首先崛起。相傳夏部落在進入黃河、洛河流域以前,仍然處於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制時代。血緣關係仍然是維繫人們的主要紐帶。據《史記·夏本紀》說:夏部落姒姓。共12氏族,即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戈氏。他們以夏后氏為核心組成為一個有共同血緣的大部落。隨著生產力的變化和發展,到了大禹時期,青銅工具的出現和使用,對於夏民族崛起的意義是促使"以銅為兵"的灌溉農業經濟型別的形成,反映了夏民族形成的經濟基礎和政治條件都已成熟。在這種新的歷史轉折時期,禹劃九州,標誌著夏部落血緣關係向地緣關係轉化的完成,也標誌著夏民族的形成。

    由於社會發展的不平衡,當夏民族在黃河中游崛起之時,地處山東半島,奉鳥為圖騰的商部落還過著原始社會“居無定處”、《史記·殷本紀》。“不常厥邑”《尚書·商書·盤庚上》。的流動生活。但是,生產力的不斷髮展,商部落也毫無例外地走上了原始社會解體的道路。“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詩經·商頌·長髮》。的記載就是一個資訊。於是,本來臣屬於夏王朝的商部落,在商國家建立的過程中,“湯證諸侯”,《史記·殷本紀》。“十一徵而無敵於天下”,《孟子·滕文公下》。最後在鳴條會戰中大勝滅夏,湯建立了一個新的奴隸制國家--商王朝。與此同時,商部落也完成了從血緣關係向地緣關係的轉化,而發展成商民族,崛起於黃河下游。

    與商滅夏一樣,居住在陝甘渭水上游的溱、沮流域之間,原來是商王朝部屬的周部落,重蹈商民族崛起的道路,在臣屬於商王朝的歷史條件下,完成了從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的過渡,重演了商滅夏桀一幕,在“克商”中建立了周王朝,(《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發展成周民族。

    夏、商、週三族在黃河流域相繼崛起之後,楚、越兩族在長江流域也相繼崛起。與黃河流域相比,長江流域社會發展的程序相對來說是比較緩慢的,由於國家還沒有出現,所以在相當的一個時期內,長江流域的各氏族、部落被人們稱“蠻”。而江漢地區的蠻,則被稱為“楚荊”,商時即有“維女荊楚”、“居國南方”(《詩經·殷武》)。之說。按照“從部落發展到民族”的一般規律,正處在階級產生、國家出現、民族形成前夜的“楚荊”,由於把戰爭變為一種正常的營生,而崇尚武功,他們在不斷向外發動戰爭中,迅速強大起來。而周成王封熊繹於楚,從一定的意義上來說,不僅奠定了楚開國之基,也是楚民族形成的一個標誌。

    越民族的形成是從於越突起開始的。分佈在江浙到兩廣或雲貴高原這一弧形地帶的百越集團,終因社會發展的不平衡而長期處“百越雜處,各有種姓”《漢書·地理志》注引臣瓚所言。的狀態。但是,由於歷史的機遇和地域位置的優越,商、周之時,與中原諸民族鄰接的百越在江浙的一支--于越突起,開始了形成為民族的歷程。吳、越國家的建立,反映了于越原始社會的瓦解和崩潰,也標誌著于越各部落血緣關係向地緣關係轉化的完成。

    從夏、商、周、楚、越諸民族相繼崛起,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古代民族形成和發展史上此起彼伏的雄壯一幕,是他們譜寫了漢民族形成的第一階段。

    2.華夏民族在大融合中鑄成

    作為歷史上發生的東西,民族與其他事物一樣,也是不斷髮展著,變化著。從部落發展成民族的夏、商、周、楚、越諸族作為原生民族,在周王朝的統治下從春秋到戰國,民族關係發生大變動、大發展。這時,夏、商、周、楚、越諸族發展、變化的主要形式就是互相往來,互相滲透,互相吸收,出現了民族融合的大趨勢。

    春秋時期的民族大融合,首先是在夏、商、週三族之間進行的。例如晉惠公“作州兵”,就打破了西周以來軍隊組成的規定,說明“國”與“州”對立的消除,而州人本是被周征服的“庶人”,又表明晉國內各民族之間的鴻溝已逐漸填平。

    春秋民族大融合,還擴張到部分蠻、夷、戎、狄之間。例如《國語·周語》說:周襄“德狄人,將以其女為後。”《左傳》莊公二十八年說:晉獻公“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春秋時赫赫有名的重耳本身就是一個混血兒,不僅如此,重耳逃難到狄時,“狄人伐咎如,獲其二女叔隗、季隗,納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鯈,叔劉”。《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咎如是赤狄的別種,重耳又與狄人通婚。還有東夷族須句華人成風是魯喜公之妾;赤狄別種路子嬰兒的夫人是晉景公的姐姐。而周民族的晉華人與戎族的秦華人聯姻,更表明春秋時包括部分蠻、夷、狄、戎在內的民族界限也被打破。

    所有這些會合在一起,形成了春秋時期民族大融合,於是一個非夏非商非周非楚非越,又非蠻非夷非戎非狄次生的新民族--華夏民族誕生了。華夏民族,在先秦典籍中多稱為“夏”或“諸夏”,又稱為“華”或“諸華”。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所謂“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左傳》定公十年。《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說:“楚失華夏”,是關於“華夏”一詞的最早記載。此後,“華夏”遂成為春秋時以夏、商、週三族及夷為主源,部分蠻、戎、狄為支源融合形成的新民族的族稱。

    戰國時期的民族融合以更深的程度、更廣的範圍、更快的速度繼續進行著。在南方的楚國,春秋以後,楚國縱橫於漢水、長江流域一帶,經八百餘年的擴張經營,文明程度越來越高,民族之間的融合也越來越深,最典型的莫過於屈原的《天問》一例,《天問》是就廟宇中描繪著古史的壁畫而發的。當時楚國的畫工如此熟悉中原地區的歷史,足見民族融合的深廣了。在東北方的燕國,到戰國時已成為雄據東北方的強國,燕將秦開曾作人質於東胡族,回國後率軍打敗東胡,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等東郡,大大擴充套件了燕國的領土。

    燕對遼河流域的開拓,不僅奠定了古代中國在東北的疆域,也使遼河流域各民族融合成華夏民族的又一個支系。在北方的趙國,戰國後期是僅次於秦的強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史實,不僅是戰國時期民族融合的例項,而且是華夏文化吸收北方少數民族文化的明證。

    在西北的秦國,是戰國時代的後起之秀,本是犬戎的一支,而非“諸華”族。因護送平王東遷有功,秦襄公始列為諸侯。在春秋戰國之交,秦與西方諸戎族展開了激烈的搏鬥,“遂霸西戎”,《史記·秦本紀》。成了西方各民族融合的中心。公元前395年商鞅變法後,秦後來居上,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不僅打敗了韓、越、魏三國,而且先後兼併了周圍的少數民族,增設了黔中郡、巫郡、南郡、南陽郡、三川郡、太原郡等。昔日西方落後的戎族國家,成為西方民族融合的中心,一躍而成為華夏民族的骨幹和核心。

    從春秋到戰國民族大融合的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繼夏、商、周、楚、越諸族相繼崛起的此起彼伏的中國古代民族形成和發展史上雄壯的一幕之後,在中國古代民族形成和發展史上又演出了波瀾壯闊的民族大融合的一幕。在這一幕歷史活劇中,一個嶄新的民族--華夏民族,在民族大融合的熔爐中鑄成,分別形成了東以齊、西以楚、南以秦、北以趙、燕為代表的四個大支系,為統一的漢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這是漢族形成的第二階段。

    3.漢族在“大一統”中形成

    在春秋戰國民族融合的熔爐中鑄成的華夏民族是一個分散的,不統一的民族,生產力水平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

    所有這一切,集中到一點,就是要求有一個統一的政治中心。於是,秦始皇雄才大略,用十年時間統一了六國,結束了諸侯割據紛爭,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封建國家--秦王朝。在“大一統”中,華夏民族也從分散走向了統一。秦王朝建立後,秦始皇採取了推行郡縣制,規定“書同文字”,統一貨幣、度量衡和“車同軌”、“行同倫”,以及築長城等一系列的措施,統一和穩定華夏民族。

    正是由於秦始皇的這些“大一統”的措施使得華夏民族更加確定地成為一個穩定的人們共同體,所以雖然秦王朝國運短暫,但漢承秦制,在“大一統”思想的指導下,政治上,漢武帝創設了刺史制度,把全國分為十三州部,實行“編戶齊民”;經濟上,漢武帝接受桑弘羊建議,頒行均輸法、平準法,以京師為中心,建立了全國範圍的商業網,商品流通大大發展;文化思想上,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使儒學發展成了經學,取得了佔統治地位的優勢,使儒學成了正在形成的漢民族共同心理素質血肉部分。所有這些,表明西漢時中央集權“大一統”封建國家更集中、更強大,使統一成了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使華夏民族完成了向漢族的發展和轉化。

    華夏民族發展、轉化為漢族的標誌是漢族族稱的確定。華夏民族統一於秦王朝,其族稱曾經改稱為“秦人”,西域各國就有稱華夏民族為“秦人”的習慣。但是秦王朝短命的國運,使“秦人”的稱呼很快被人們遺忘了。而漢王朝從西漢到東漢,前後長達400多年,為漢朝之名兼華夏民族之名提供了歷史條件。另外,漢王朝國勢強盛,在對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稱漢朝的軍隊為“漢兵”,漢朝的使者為“漢使”,漢朝的人為“漢人”。於是,在漢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徵北韓、服西南夷、收閩粵南粵,與周邊少數民族進行空前頻繁的各種交往活動中,漢朝之名遂被他族稱呼為華夏民族之名。呂思勉說:“漢族之名,起於劉邦稱帝之後。”(《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頁。)呂振羽則說:“華族自前漢的武帝宣帝以後,便開始叫漢族。”(《中國民族簡》,三聯書店1950年版,第19頁。)總而言之,漢族之名自漢王朝始稱。

    從華夏民族向漢族發展、轉化的歷史活劇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繼華夏民族在春秋戰國民族大融合的熔爐中鑄成之後,在“大一統”思想的指導下,又演出了民族形成和發展史上氣貫長虹的一幕。從此以後,漢族就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這就是漢族形成的第三階段。

    漢民族的發展

    漢族一出現於世界,便以世界歷史上獨一無二的穩定性,少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開始了世界民族史上最宏偉的民族發展歷史程序。

    人口的發展,是民族繁榮昌盛的重要標誌之一,此即俗話所說:國泰民安,人丁興旺。封建社會時期漢族人口的發展經過了兩個大的發展時期,即魏晉南北朝至隋唐和宋遼夏金元至明清。兩漢之時,漢族形成的初期約有五千萬人口,經魏晉南北朝至隋唐的發展,到宋代時人口突破一億大關,滕澤元:《宋代人口突破一億大關》,(《人口研究》1986年第6期)。又經宋遼夏金元至明清的發展,到清代道光年間人口增至四億多。

    封建社會時期的漢族人口為什麼能得到這麼巨大的發展,其中顯然有恩格斯所說的“人類自身的生產,即種的繁衍”(《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第2頁)。的機制作用,但瞭解和認識漢族人口的大發展,必須瞭解和認識漢族發展史上的一個突出現象,即民族同化問題。所謂民族同化,就是一個民族喪失民族特性,變成另一個民族的問題。在中國民族發展史上,有漢族同化少數民族的情況,也有少數民族同化漢族的情況,但兩者相比,前者是主流,是漢族能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大族的一個重要原因。

    東漢以後,中原大亂,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四分五裂,到處是封建割據,到處是紛爭戰亂。在大分裂、大混戰、大動盪之中,各民族或部族四處流徙,北方匈奴、鮮卑、烏丸、氐、羌紛紛入主中原,江漢地區的部分蠻族也湧進中原,在中原地區形成漢族與匈奴、鮮卑、烏丸、氐、羌及蠻族交錯雜居的局面;而北方漢族人民又大批南移;在長江及珠江流域形成漢族與蠻、俚、僚等南方少數民族或部族交錯雜居的局面。但是,曾幾何時,這些少數民族的全部或部分為什麼在歷史上銷聲匿跡了呢?還有,唐以後,在新的大分裂、大動亂中,在中國歷史上也曾顯赫一世的契丹族、党項族、女真族等少數民族,曾幾何時,其全部或部分為什麼也在歷史上銷聲匿跡了呢?這就是因為他們被漢族同化,喪失了本民族的特點,變成了漢族的一部分了。

    總之,在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潮流的席捲之下,雜居得愈久,民族心理溝通得愈深,漢族先進經濟和文化的發展越快,漢族這個由許多民族混血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民族,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越來越發展,終於成為世界第一大族。

  • 4 # 歷史逸事

    先談戎族

    戎族分支頗多,有大戎、小戎、陸洋之戎、九州之戎、驪戎、犬戎、揚拒、泉皋、伊雒之戎、姜戎、茅戎、北戎(又稱山戎)無終等名稱。

    主要介紹犬戎,義渠,山戎。

    後世中原王朝把一切西北遊牧民族都稱為“犬戎”和“戎狄”。

    犬戎[quǎn róng]

    它的名字與他們以犬或狼作為部落圖騰有關。

    戎 人的一支。即 畎戎 ,又稱 畎夷 、 犬夷 、 昆夷 、 緄夷 等。

    《左傳·閔公二年》:“ 虢公敗犬戎於渭汭。” 杜預注:“ 犬戎 , 西戎別在中國者。” 《國語·周語上》:“ 穆王將徵犬戎 。” 《史記·宋微子世家》:“ 周幽王為犬戎所殺, 秦始列為諸侯。”

    為遊牧民族,古代活躍於今陝、甘一帶。到西周末期,由於周幽王廢嫡立庶,申侯聯合繒國、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結果周幽王被野蠻強悍的犬戎族攻殺,幽王的寵妃褒姒被擄,都城豐、鎬被犬戎佔領。曾經強盛一時的西周王朝覆滅。

    至春秋初期,犬戎成為秦國的強敵,但終究為強秦所平。

    後來犬戎的一支北遷到蒙古草原,成為蒙古草原最早的遊牧民族之一。

    後來的突厥、蒙古皆以狼為圖騰,或許也是有犬戎遺部融入其中的緣故。

    2.義渠

    在商代前是西方羌戎民族的一個分支,西周時臣服周朝,後來建立義渠國,與秦朝對抗,後來被秦國滅掉。

    3. 山戎(北戎)

    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唐虞以上有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

    這說明,在唐堯、虞舜的上古時代,就已有山戎一族,居住於中國北方。

    是春秋時期北方的一支較強大的少數民族。又稱北戎,匈奴的一支。活動地區在今河北省北部,燕山一帶,以林中狩獵和放牧為主。

    在河北省北部、遼寧省西南部和內蒙古東南部曾建立了孤竹、令支、屠何、無終諸國。

    也就是孤竹屬於山戎族建立的一個國家。

    公元前664年齊桓公興兵救燕伐山戎,滅掉令支、孤竹山戎部旅,約戰國晚期,山戎逐漸銷聲匿跡。

    再來談狄族。

    鬼方,獫狁,白狄,赤狄都是屬於狄族。

    鬼方(北狄)

    是上古時生活在北方的族群,在甲骨文等上古史料中,鬼方又被稱為媿氏、鬼方氏、鬼方蠻。

    在商周時期,他們生活在今天陝西、山西一帶,與商周為敵。

    關於鬼方來歷有一種說法是:

    鬼方是北狄的一支(後來的匈奴),是夏后氏的後代,他們居住在北地荒漠,非農耕而是遊牧為生。

    上古時,他們被總稱為“北狄”,夏朝稱薰鬻;商朝稱鬼方;周朝稱獫狁;

    這個族群在上古時期,是中原人的主要軍事對手,商武丁曾與鬼方進行過3年戰爭,在周人協助下才阻止其對中原的入侵。西周時,鬼方仍時常侵擾周人。

    西周之後,關於鬼方的記載就消失了。 那麼鬼方去了哪裡?

    對此後世多認為,鬼方本是北方若干個族群的總稱,因為被武丁打敗,成為商朝的臣屬,因此族群分離,分化成多個部落或族群。

    2. 玁狁

    春秋時玁狁被稱作戎狄,戰國時期分佈於秦、趙、燕以北的地區。秦代為蒙恬以三十萬軍所敗而北徙,秦末統治大漠南北,南逾陰山,渡黃河,佔據河套沃土。自漢朝始,多以玁狁為匈奴的先民,漢朝稱匈奴。

    近代有考據家稱鬼方、昆夷與玁狁為同一民族的不同名稱。

    3.白狄[bái dí] ,亦作白翟。

    中國古代漢族先民之一。其始見於《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即公元前627年,春秋前期主要分佈於古雍州北部(今陝北一帶)。 白狄與秦都在雍州,其最初的分佈區域,主要在今陝北及陝西洛水流域。

    前550年, 因受秦國的壓迫和晉國和戎政策的誘惑,東遷至今河北省石家莊一帶(冀中)。

    東遷後的白狄主要由鮮虞氏、肥氏、鼓氏、仇由氏 4個氏族組成。

    後來,肥氏、鼓氏、仇由氏為晉所滅。

    前507年其中的鮮虞氏建立中山國,是為早期鮮虞中山國,公元前406年為魏文侯所滅。前381年左右,“中山復國”,是為後期鮮虞中山國,都靈壽(今河北省平山縣),公元前296年為趙國所滅。

    鮮虞氏就是白狄的一支,曾經建立中山國。

    4.赤狄[chì dí]

    赤狄亦作"赤翟",春秋時狄人的一支,或說因其俗尚赤衣而得名。

    主要分佈於今山西長治一帶,與晉人相雜居,是春秋時期實力最強影響最大的狄族部落。

    公元前660年,赤狄因受晉國壓迫,東下太行“伐邢、滅衛”;齊桓公率領鄭、宋等華夏國抵禦狄人, “救邢安衛”。此後,赤狄還攻打過鄭、東周、齊等國。

    主要由十五個氏族組成,即潞氏、皋落氏、甲氏、留籲、鐸辰、廧咎如等。

    前594年晉滅潞氏,接著又滅其餘諸部。

    林胡和樓煩

    先秦時,這兩族與鬼方等族同時出現於商周以北。

    《伊尹朝獻商書》載:樓煩居商“正北”。 《逸周書》也稱:樓煩向周貢“星拖(玉飾旌旗)”。 《史記》載:春秋,“晉北(今山西北邊)有林胡、樓煩”。

    可見,林胡、樓煩是中國中部最古老的原始部族。

    1.林胡又稱林人、儋林,為林中胡人之簡稱,生活於森林中。

    “林胡”活動地區正是鄂爾多斯高原東部,包括今伊金霍洛旗、東勝區和準格爾旗及東越黃河到晉北山地森林區。

    戰國之際,七強爭雄,燕趙為擴充割據地盤,經常以武力兼併四鄰。在趙燕的壓力下,林胡和樓煩一遷再遷,先從晉北向東遷至燕北(河北北部)。 後來,武靈王“北破林胡、樓煩”,又把他們趕到趙西。接著,武靈王“兵威”林胡,驅之至伊盟(今鄂爾多斯市)境內和陰山北;“禮服”樓煩,徵集了他們的軍隊。

    這樣,把林、樓兩國上千裡的土地併入自己版圖,設定雲中、雁門,代三郡治之。而且築了從今河北宣化沿陰山山脈西行,直達今河套五原以北狼山缺口止的長城,以之來達到鞏固土地、防禦北胡,再圖強秦之目的。

    儘管如此,林、樓兩族並未被消滅。五十多年後,孝成王時,林胡又隨初露頭角的匈奴率眾而來,不意被趙將李牧以“奇陣”擊潰,從此林胡名字失於史冊。

    2.樓煩

    至秦始皇年間,“雲中”一帶的胡人始終沒有絕跡,大約這個支派匯合到匈奴中去了。而此時,樓煩依然活動在鄂爾多斯地區。戰國末期,匈奴興起,鄂爾多斯劃入匈奴版圖,樓煩又從屬於匈奴。秦滅六國,秦將蒙恬收復“河南地”,樓煩又歸在秦的統治下。

    西漢武帝年間,漢將衛青“擊敗……樓煩後,收復秦時河南地。”從此樓煩不復為國。 以後,樓煩人散居塞內,或併入匈奴,或融於漢族,漸漸從歷史舞臺上消失。

  • 5 # 史海覓蹤

    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髮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髮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周朝時,按照地域民眾被分為中原的華夏和四夷。四夷則包括:南蠻、東夷、西戎、北狄,其中戎和狄主要分佈在西方和北方地區。

    1 西戎

    戎是中國西北古代各族的通稱,也叫西戎。從西周建立之初,中原百姓就飽受戎人的騷擾。

    1)到了春秋時,戎發展成為7種:己氏之戎;北戎,即山戎或無終;允姓之戎,即陰戎或陸渾之戎;伊洛之戎;犬戎,亦稱畎犬、昆夷、緄夷;驪戎;戎蠻。

    犬戎:又叫獫狁,古代活躍於今陝、甘一帶,獫、岐之間。周幽王就是被犬戎族攻殺,褒姒被擄,都城豐、鎬西北被犬戎佔領,周平王被迫東遷至洛陽。至春秋初期,犬戎又成為秦國的強敵。

    秦國的西北有狄邽冀之戎、義渠之戎、大荔之戎等。晉國的北部有林胡、樓煩之戎。燕北的北部有山戎,各分佈山谷間。

    2)至戰國時,義渠、大荔等逐漸被秦國所滅。林胡、樓煩被趙國所滅。燕國驅逐東胡,設北邊與東北五郡。

    2 北狄

    狄是古代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統稱。商人稱呼他們為鬼方, 而周人一般稱之為狄。至春秋中葉,出現了稱上述地區各部落為狄的記載。以後差不多100年間,又出現了赤狄、白狄、長狄等許多稱號。到戰國時期,他們中的一部分已融入南下的胡人之中,成為匈奴的重要來源之一。

    北狄分為白狄、赤狄和長狄。

    1) 赤狄

    赤狄一直是北狄中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族團。主要有十五個氏族組成:潞氏、皋落氏,留籲氏,甲氏,鐸辰氏,廧咎如氏,有狄氏.袁紇氏,斛律氏,解批氏,護骨氏,異奇斤氏等。

    2) 白狄

    春秋前期主要分佈於古雍州北部(今陝北一帶),後來被秦穆公驅逐,東遷至今河北省石家莊一帶。主要由鮮虞氏、肥氏、鼓氏、仇由氏 4個氏族組成。後肥氏、鼓氏、仇由氏為晉所滅。公元前507年鮮虞建立中山國,是為早期鮮虞中山國,公元前406年為魏文侯所滅。前381年左右,中山復國,就是後期的鮮虞中山國,公元前296年被趙國所滅。

    3)長狄

    據孔子說是虞夏時防風氏、商代汪芒氏的後裔。因其人特別長大,號為長狄。

    長狄分佈於齊、魯、宋、衛之間,《左傳》載有兄弟五人,為僑如,焚如,榮如,簡如,緣如。長狄曾經攻打過齊、魯、宋、衛等國,公元前607年為齊、衛等國所滅。

    3 孤竹

    公元前1600年前,商湯分封同姓宗親於商朝北境建立孤竹國,讓其抵禦戎狄保護商朝邊境。商朝滅亡後,西周在其西部建立了燕國,管控孤竹及其北方屬地和方國。隨後燕國崛起,孤竹國屬地縮小。公元前664年,山戎出兵伐燕國,燕向齊國求援,齊桓公救燕出兵伐山戎之“北伐山戎,刜令支,斬孤竹而南歸”,然後孤竹國就再無記載。

    結語:

    題主所問的大可分為:

    1)狄:商朝叫鬼方,周朝稱為狄,包括白狄、赤狄 ,鮮虞是白狄的一個分支;

    2)戎:包括山戎、犬戎(也叫獫狁),按地名分為義渠之戎、林胡之戎、樓煩之戎;

    3)孤竹不是戎狄,是始封於商湯的一個國家,到周朝時,被燕國擠壓,於春秋期滅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雍正王朝》胤禵為何不揮師回京奪位,是因為年羹堯牽制糧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