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舞弄秋風

    1.梁武帝天監五年,魏將元英率眾攻鍾離,梁將曹景宗,韋毅等拒之,雙方對立峙不下。次年三月,發生水災,淮水暴漲,梁軍趁此大敗魏軍,取得大勝

    2.秦昭王二十八年,秦將白起伐楚,以水攻陷鄢城。鄢城與楚都很近,是軍事要地,楚國在此集了重兵,想要阻秦,白起利用夷水從楚西山長谷出而流向東南有利條件,採取以水灌城方法,築堤蓄水,修長渠達鄢城,爾後開渠灌城,大敗楚軍

    3.公元359年,楚伐魏,借黃河水進攻長垣城淹灌魏軍

  • 2 # 江右巡撫

    關雲長水淹七軍

    劉備派關羽進攻樊城,曹操命大將於禁為南征將軍,龐德為先鋒,統帥七路大軍,星夜去救樊城。關羽得信,親自披掛前去迎敵。關羽、龐德大戰百餘回合,不分勝負。第二日交戰,二將齊出,並不答話,拍馬交鋒五十回合,龐德撥馬逃走,關羽回營養傷。十日後,箭傷癒合。又聽關平說曹兵移到城北駐紮。關羽不知何意,騎馬登高觀望,看到北山谷內人馬很多,又見襄江水勢洶猛,水淹七軍之計,油然而生。遂急命部下準備船筏,收拾雨具,又派人堵住各處水口。龐德與眾將商議,山谷不易久留,準備明日將軍士移入高地。就在這天夜裡,風雨大作,龐德在帳中,只聽萬馬奔騰,喊聲震天。出帳一看,大水從四面急劇湧來。七軍兵士隨波逐浪,淹死很多。于禁、龐德率將士登上小土山躲避,關羽帶大軍衝殺而來,于禁見四下無路,投降關羽。龐德和身無盔甲的殘兵敗將,被關羽的兵馬團團圍住,戰不多時,眾將全都投降。只有龐德奪一小船,想順流西去,卻被周倉的大筏撞到水中,後被生擒殺之。

  • 3 # O亮劍O

    前期背景:

    話說劉備佔領了益州以後,東吳孫權派人向他討還荊州,劉備不同意後來在曹操的影響下(曹軍進攻漢中,威脅荊州),為了雙方利益,兩國講和。之後劉備組織大軍進攻曹操,戰爭持續一年多,隨著夏侯淵被殺,曹操退至長安。

    戰爭經過:

    後來按照諸葛亮的戰略部署,關羽帶兵趁勢殺至樊城。樊城的魏軍守將曹仁向曹操求救。曹操派了于禁、龐德兩員大將率領七支人馬前去增援。曹仁讓他們屯兵在樊城北面平地上,和城中互相呼應,使關羽沒法攻城。

    正在雙方相持不下的時候,樊城一帶下了一場大雨。漢水猛漲,關羽乘勢放水,于禁的軍營紮在平地上,四面八方大水衝來,把七軍的軍營全淹沒了,于禁和他的將士不得不泅水找個高地避水,被圍後於禁投降關羽。

    曹營另一大將龐德,帶了另一批兵士避水到一個河堤上。關羽的水軍、船上的弓箭手殺至,一起向堤上射箭。雙方從早打到中午,從中午打到下午。這時候,大水越漲越高,堤上露出的地面越來越小,關羽水軍的大船進攻更加猛烈,曹軍的兵士紛紛投降。龐德趁亂,帶了三個將士,從蜀軍兵士中搶了一隻小船,想逃到樊城去。不料一個浪頭襲來,把小船掀翻了,龐德掉在水裡,關羽水軍趕上去,把他活捉了,勸降失敗被關羽砍殺。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以水為兵的例子。

  • 4 # 東方朗旭

    古代許多兵 法家認 為“兵”、“水”同形。《孫子· 虛實篇》中即 指 出:“夫兵形象水 ,水 之形避高而趨下 : 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 因地 而制流 ,兵 因 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能因 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劉子·兵術 篇>也說到 :“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 就下 :兵 之勢 ,避實而擊虛 ,避強而攻 弱 , 避治 而取亂 ,避銳而擊衰。” 在古代 歷史 中 ,把這種以水 攻敵 的方法叫做 “水攻” , 或稱之為“以水代兵 ”。縱觀中國曹代戰 爭史 ,水曾無數次與軍事 鬥爭結緣 ,水的 特性和 功用 ,使得 以水助 攻、以水代 兵 、 依江河戰等必然會成為兵 家重視 的 “地 利 ”,因此類似 的戰例也就不勝列舉。 以水代兵的理論 孫子曾說 :“ 以水攻者強。”但 同時又 指 出:“水可以絕 ,不可以奪。” 歷代兵法 家對此有不同的闡述。曹操說 :“火佐者 , 取勝明也。水佐者 ,但可 以絕敵道 ,分敵 軍 ,不可 以奪敵蓄積 。”杜佑言 :“水但能 絕其敵道 ,分敵軍耳,不可以奪敵蓄積及 計數也。”張預 日:“水止 能隔絕敵軍 ,使 前後 不相及。 ” 唐代 、宋代有許多著名 的軍事 家提 出.了不少有創造性 的意見 ,並設有專門 的 ”水 攻”篇 對以水代兵進 行闡述 ,進一 步豐富了以水代兵 的內容。 唐代著名 軍事 家李筌對孫子 的觀點 經行 了闡述 ,雖然認為“軍者 必守衛數而 佐 之水火。⋯ ⋯ 以水絕敵人之軍 ,分為二 則可,難以奪敵人之蓄積。”但是在《神機 制敵太白陰經》( 簡稱《太白陰經》)卷四 中又指出 :“以水佐攻者強 ,水因地 而成 勢 ,為源高於城 ,本大於 末,可 以遏 而止 , 可 以決而流。先設水平 ,測其高下 ,可 以 漂城灌軍 ,浸營敗將也 ” 。為 了進行有效 的水攻 ,他還 詳細記錄 了當時世界上最 先進 的測量工具—— 水平儀。水平儀是 由“水平 ”、“照板 ”、“度竿”組成 ,水平是 主件 ,其 中水平槽 “長二尺 四寸 ,兩頭 中 間鑿為三池。池橫 闊一寸八分 ,縱闊一 寸 ,深三寸三分。池 問相去一尺 四寸 ,中 間有通水 渠,闊三分 ,深一寸三分。竹在 三個水 池中各入有一塊 浮木 ,“木闊狹微 小於 池匡,空三分。上建立齒 ,高八分 ,闊 一寸七分 ,厚 一分。” 在水槽的底面中心 設有 “ 轉 關腳 ”( 即腳 架 ),其高 矮 “ 與眼 等”。把 水注入 水槽 中,“三 池浮 木齊起 一, 觀測者可藉助三組立齒 的連線瞄準 遠 處 目標 ,“三齒齊平 ,以為 天下準 ”。這 樣 “或十步 ,或一里 ,乃至十數里 ,目力 能 及 ,隨置 照板 、度竿 ,亦 以白繩計其尺 寸 , 則高下 丈尺 分寸可知 也。” 因為觀 測受 目 力 的限制 ,所 以配有 ”形如 方扇,長 四尺 , 下二尺 黑 ,上二尺 白,闊三尺 ,柄長一尺 , 大可握 ”的 “照板 ”和 “長二 丈 ,刻作 二百 寸二 幹分 ,每 寸內刻 小分其 分” 的度竿。 照板 由持度竿者握平 ,置於竿後 ,隨觀測 者的指揮上下移動 ,“三浮木齒及照扳黑 映齊平 ,則召主機板人 以度竿上分寸 為高 下 ,遞相往 來 ,尺 寸相 乘 ,則水 源高下 可 以分寸度也。” 宋代的許洞在<虎鈐經》中闡述了善 用 水 攻者 必須 掌握 “ 因” 、“ 逆 ” 、“ 賊 ” 、 “絕 ”四種 以水代兵 的方法。其 中“因水之 用 ,其道 有二 :或敵絕 中流 而柵 ,我得 上 遊,因風 之利 ,可以鼓棹縱 火,順流衝之 , 柵 絕而過 ,風轉則 止 ;又若 故在下 ,士 馬 逆 流 ,我 得上游 ,可 以攻 之. 此二者 ,所 謂 因者 也。逆水 之用也 ,則為崇堤以障其 下 ,注 溢於 內,然後 引致以灌 ,所謂逆 者 也。賊水之用也 ,敵所 以賴水也 ,當潛 以 水攻 ,審地理 ,陰為畎澮 ,導之他 處 ,竭敵 所賴 ,所謂賊也。絕水之用也 ,或 以薪 木 土 石 ,實舟 沈之於上 ,別 為長渠洩 之 :或 為沙囊於上流以壅其水 ,欲 水行則以決 囊 ,所謂絕者也。用水之道 ,有其地 非所 用而 必用 ,反為所害 ,順則善矣。”許洞 的 論述主要是在於利用河道與水 源附近 的 地形、地勢 ,再輔 以人工構築 的工程 實施 水攻 ,以收克敵制勝 之功。文中還 轉載 闡 述 了用唐代李筌 的水平儀進行水攻 的方 法 。 宋代的曾公亮在<武經總要>中對以 水代兵做 了評價 :“夫水攻者 ,所 以絕 敵 之 道 ,沉敵 之城 ,漂敵之廬 舍 ,壞敵之 積 聚 ,百萬 之眾,可使 為魚 ;害 之輕者 ,猶使 緣 木而居 ,縣釜 而炊。 ”曾公 亮對以水 代兵的利害關係作 了闡述 ,並 指出地 形的 重要性 ,所 以才說 :“汾水可以灌平 陽 ,濟 水可以灌安 邑,河水 灌大梁 ,洧水 灌潁 川。”固古代軍事家“韓信夾濰水決沙囊 而斬龍沮 ,曹公 引沂泗注下邳而克 呂布 , 皆控帶 山阜 ,得地形之利也。若平陸 引 水 ,勞力費工 ,利害相半。智伯 以水攻而 亡 ,此又 水攻者 之宜戒也。”可見 ,地 形在 以水代兵 的戰爭 申有著 非常 的重 要性。 他 認為“ 凡水 ,因地而 成勢 ,謂 源高於城 , 本變於 末 ,則 可以遏而 止 ,可 以決 而流 。 或引而絕路 ,或堰 以灌城 ,或注毒於 上 流 ,或決壅於 半濟 ,其道 非一 ,須先 設水 平 ,測度高下 ,始可用之也。”書 中不僅轉 載 闡述 了用唐代李籤水平儀進行水攻的 方法,還加 以圖示說 明,更直觀形象地示 範 了水平儀 的用法。 由此可見 ,中國古代的水攻理論是 隨著 以水代兵 的軍事 實踐而不 斷豐富和 發展 的。 . 以水代兵的方式 水 同火一 樣 ,在 戰 爭 中有 兩 種 用 途 ,處於 勝 戰 時 ,則 可 以使 敵人 陷入絕 境 ,然 後乘勝攻 之 ;處於 敗戰 時,可 以阻 絕敵人 ,不使進攻 。總體 歸納起來 ,水 攻 可分為進攻和防禦兩種 形式。進 攻型的 水攻 ,按不 同的形式具體 還 可分為 以下 幾種 型別。 一、利用 自然水災“以水代 兵”。 粱武 帝天監五年 ( 公元 506 年 ),魏 將 元英率 眾攻鍾離 ,梁將曹景宗、韋毅等 拒 之,雙 方對峙不下。次年三月 ,“春水 生 ,淮水暴長 六七尺。 ”梁軍 “乘艦登岸 , 擊魏 洲上軍盡 噎。 ⋯ ⋯ (魏軍 )諸壘相 次 土崩 ,悉 棄其器 甲 ,爭投水 死 ,淮水 為 之 不流 。⋯ ⋯ 英 以匹馬入梁城。緣淮百餘 裡 ,屍骸枕 藉 ,生擒五萬餘人 ,收其軍糧 器械 ,積如 山嶽 ,牛馬驢騾 ,不可 勝計 。” 梁軍趁著水 災,大敗魏軍 ,取得 了南北之 戰中最輝 煌的勝利 。 二、人工築堰或者堤壩 利用水位差 進行 。秦 昭王 二十八 年 ( 公 元前 279 年 , 周赧王三十六年 )秦將 白起伐 楚,以水攻 陷鄢城( 今湖北 宜城 東南 )。鄢城距楚都 郢 ( 今江 陵西北 )甚近 ,是捍衛郢都 的軍 事要地 ,楚國在 此集結 重兵 ,意欲阻止秦 軍南下攻郢。 白起所 率秦軍在 此遭到楚 軍頑抗 ,屢攻不克。白起利 用夷水從楚西 山長谷 出而流向東南的有利 條件 .採取 以水灌城 的方法 ,在鄢城西邊百里處築 堤蓄水 ,並修長渠直達鄢城 ,爾後開渠灌 城 ,把水從城 西灌 向城東 ,城東北角潰 破 ,楚軍主力受到嚴 重打 擊,城 中軍 民溺 死數十萬人。酈道元在《水經注· 沔水》篇 中記述 了此事 :“夷水又東注於沔。昔 白 起攻楚 ,引西山谷水,即是水也。 舊塌去 城一百許裡 ,水從城 西灌城東 ,入注 為 淵 ,令熨 鬥陂是也。水潰城東北角 ,百姓 隨水 流 ,死於城 東者數十 萬 ,城東 皆臭 , 因名其陂 為臭池。” 三 、決開 上游的堤 防直接衝淹敵 兵 或城池。 這種 方法在 古代戰爭 中運 用很多 , 且 多決黃河水 。如公元前 359 年 ,楚 國 出師伐魏 ,藉助黃河水 ,“ 以水代兵 ”進 攻 長垣城淹灌魏軍。《竹書紀年》即雲:“楚 師出河水 ,以水長垣 之外” 。公 元 1642 年 9 月 ,李 白成率 領 的農 民起義軍 與明 軍戰於開封 。明河南巡撫高名衡 決開開 封城北朱 家寨及 馬家 口黃河大堤淹 灌李 白成起義軍 ,起 義軍即 以其人之道還 治 其人 之身 ,辦決 馬家 口河 ,互相 攻灌 ,時 值秋 九月 ,“天大雨 ,二 口並 決 ,聲如 雷 , 潰北門入 ,穿東南門出。注渦水。城 中百 萬 戶皆沒 ,得脫者 惟周王 、妃 、世子 及撫 按 以下不及二萬人 。”次年二 月,工部侍 郎周堪賡進言河 水“至 汴堤 以外 ,合為一 流 ,決一大 口 ,直衝汴城 以去 ,而河 之故 道則涸 為平地。”此次人 為決堤 ,造成開 封 全城淹沒 ,37 萬人 中有 34 萬人 喪生 的巨大悲劇。 另 一種 水攻 的 形式 就 是用 水 進行 防禦。主要表 現在修築城 壕或者 堤壩 , 御 敵於城門之外。在 堅固的城 垣周圍修 築一 條城 壕 ,即護 城河 ,是 用水作 為 防 御 的體 現—— 中國曆 史 上 各個 朝 代 建 立 政權 後 ,都會在都 城外修 建城牆 ,其 主要 目的在於 防禦 外敵入侵 ,拒敵 於城 外。 為了進一步強 化防禦 的功能 ,又往 往在城牆外開挖護城河。如 西安、洛陽、 開封、北 京、南京 、曲阜等古 城的護城 河 都具有此種用途。 以水代兵 的戰例 縱觀 中國古代史 ,自春秋開始 ,以水 代兵 戰術就在 戰爭 中運用 ,此後 ,歷代 皆 有所用。尤其是 當國家處於 分裂動盪、民 族矛盾激化 的情況下 ,由於戰事頻 繁 ,以 水代兵在敵對雙 方相互攻伐 的戰爭中用 得很多 ,造 成的危害也更為慘烈。歷史上 動盪的時期如春秋戰 國、魏 晉南北 朝、五 代、宋金時期都 曾多次在戰爭中使用 以 水代兵。 公 元前 685 年 ,楚 國侵 犯 宋 、鄭 兩 國 ,“ 要宋 田,夾塞兩川 ,使水不得東流” 。 齊桓公出兵 干涉 ,要求楚國拆除水壩。公 元前 651 年 ,春秋 五霸之一 的齊桓 公 , “會 諸侯 於葵 丘” ,提 出了“無 曲防 ”的禁 令。這說 明,春秋中期黃河下 遊各諸侯 國 修堤的情況可能 已相 當普遍 ,為防止 以 鄰 為壑 ,以水代 兵 ,甚至要在諸侯 國之間 制定共同遵守的盟約了 :同時 ,這也進一 步說 明早在春秋時期 ,以水代兵 ”在 諸侯 國之間相互 攻伐 的戰爭 中就 已經 使用 , 以至於《管子· 霸形》中提到“毋曲堤” ; 《春秋穀梁傳》提到“毋雍( 壅 )泉” ;《春秋 公羊傳》中提到“無障谷” ,都表明各諸侯 國要遵守 禁止使 用“以水代兵”的禁令 的 約定 。因水攻戰例頗 多,歷史上還出現了 專 門對付水攻 的著作。如《墨子 ·各水篇》 就詳細記述 瞭如何防備敵人以水攻城的 戰術方法。“ 城內塹外周道 ,廣八步 ,備水 謹 度四旁高下。 ”城裡地勢偏低 的地 方 , “ 令耳亓內” ,(一說 “耳 ”為“ 瓦” 之誤 。亓 , “ 其 ” 之古 字。 )更深 的地 方“ 穿 之令 漏 泉 ”。在 井裡放 置度量水位 高低 的 “ 測 瓦 ” ,“視 外水 深丈以上 ,鑿城內水。” 南北朝對峙 時期 ,作為中 國第二個 比較大 的動亂時代 ,戰亂頻繁 ,南朝諸政 權利用 區位優勢 曾使用過 多次以水代兵 的戰術。 宋 少帝景平 元年 ( 公元 423 年 ),宋 軍據 守虎牢城 ,魏 軍久同攻城不下 ,“魏 主如 成皋 ,絕虎牢汲河之路 ”,“魏軍作地 道以洩虎牢城 中井 ,⋯ ⋯ 城 中人 馬渴 乏 , 被創者不復 出血 ,重 以飢疫⋯ ⋯ 城 陷。 齊高帝建 元二年 ( 公元 480 年 ),北 魏 以梁郡 王嘉 與劉 昶率 步 騎兵號 稱 20 萬進攻壽春 ,豫州刺史垣 崇祖 “於 城西北 立堰 塞肥水 ,堰北 起小 城 ,周 為深塹 ,使 數千人守 之。 ”魏軍攻小城 ,“ 哺時 ,決堰 下水 ;魏攻城 之眾漂 墜塹中 ,人 馬溺死以 幹數 。魏 師敗走。” 陳宣 帝 太建 十 年 ( 公 元 578 年 ), “吳 明徹 圍 周彭 城 ,環列 舟 艦 於 城 下 , 攻之甚 怠。一週將 王軌 率眾 救之 。陳軍 不利 ,“ 明 徹決堰 ,乘 水勢 退軍 ,冀 以入 淮。至 清 口 ,水勢 漸微 ,舟艦 並礙 車輪 , 不復 得過 。 王軌 引兵 圍而 蹙 之 ,眾 潰。 明徹 為 周人 所 執 ,將 士 三萬 並 器械 輜 重 皆沒 於 周 。 ” 據 統計 ,南 北 朝 160 多年 間 ,較 大 規模 的作 戰次 數達 178 次 ,其 中南 朝 與北朝 的戰爭 就有 42 次之 多。南北 朝 對峙時 期 ,南朝相 對處於 弱勢。但 是南 朝所 在 的 區域地 形 具 有 江河 湖 泊 星 羅 密佈 的特 點 ,於 是 南 朝統 治 者 多 以長 江 、黃河 、淮 河 等江河 天 險作 為守 衛 的 屏 障 ,利 用 發 達 的水 軍 ,並 採用 以水代 兵 的戰 術 ,使 得南 朝 得 以存 續 ,並 在水 攻 戰 中 佔據 了相 對 的優 勢 。 此時 出 現 了水 攻 的 專 家 ,如 陳 朝 的程 文季 ,其 “ 前 後 所 克 城 壘 ,率 皆迮 水 為堰 ,土 木 之 功 ,動 逾 數萬 ”。 但 這種 以水 代 兵 的 方法 ,淹設 對方 的城 池 ,破 壞 了對 方的 生 產 ,不僅 給 對 方軍 隊造 成 了損 失 ,也 給 雙 方人 民的 生命 財 產帶 來 了 巨大 的 損 失和 災 難。 至 1128 年 ( 宋 高 宗建 炎 二年 ),南宋 政府 又 決 開 黃河 大堤 ,使 河 水 “ 自泗 入 淮 ,以阻 金 兵 ” 。 這 次 決 口 ,不但 給黃 河 、淮 河 等地 人 民帶來 了 深 重 災難 ,而且 導 致 了黃 河 奪淮 入 海 的大改道,影響十分深遠。 曩 天時 人謀議水淹七軍 水淹七軍是三國 時代 非常著名 的一 場戰役。《三國演義》對其描寫如下:關羽 進攻樊城 ,曹操命大將於禁 為南征將 軍 , 龐德為先鋒 ,統帥七路大軍 ,星夜去救樊 城。關羽得信 ,親 自披掛前去迎敵。關 羽、 龐德大戰百餘 回合 ,不分勝負。第 二 日交 戰 ,二將 齊 出 ,並不答話 ,拍 馬交鋒 五十 回合 ,龐德撥馬逃走 ,關羽緊追不捨。龐 德 取箭 ,關羽躲 閃不及 中箭 ,回營養傷 。 十 日後 ,箭傷癒合。又聽關平說曹兵移 到 城北 駐紮。關羽不知何 意 ,騎 馬登高觀 望 ,看到北 山谷 內人 馬很多,又 見襄江水 勢洶猛 ,水淹七軍 之計 ,油然而生。遂 急 命部下準 備船筏 ,收拾 雨具 ,又 派人堵住 各 處水 口。龐德與眾將商議 ,山谷不易久 留 ,準備 明 日將軍 士移入 高地。就在 這天 夜 裡 ,風 雨大作 ,龐 德在帳 中 ,只聽 萬 馬 奔騰 ,喊聲震天。出帳 一看 ,大水從 四面 急劇湧來 。七軍兵 士隨波逐 浪 ,淹 死很 多。於 禁、龐德 率將 士登上小土山躲避 , 關 羽帶 大軍 衝 殺而來 ,于禁 見 四下 無 路 ,投 降關羽。龐 德和身無 盔 甲的殘兵 敗 將 ,被 關 羽 的兵 馬團 團 圍住 ,戰 不 多 時 ,眾將全都投降。只有龐德奪一小船 , 想 順流 西 去 ,卻 被 周倉 的大筏 撞 到水 中,後被生擒。 總的看來,《三國演義》所述,大的輪 廓 尚符合史實 ,而細節略有出入。最 大的 出入是:綜合《三國志》各傳的記載,水淹 七軍是 由於漢水突然上漲所致 ,魏軍 是 遭 受了 自然災害 ,並不是關羽有預 謀的 決堰所致。而演義說水是關羽放的。天災 而非關羽決堤造 成水淹七軍之說 已經得 到了當今大部 分權威專家 的認定。 比如 何 茲 全先生就認 為如果沒有 洪水幫 忙 , 關羽根 本做 不到擒于禁斬龐德。然而事 實就真如 此嗎? 未必。在 此,我們就對水 淹七軍之中水的來歷進行討論。 水淹七軍系天災非人力 的證據全部 出自正史記載,在此先儘可能全面地列 出相 關記載 : 《三國志·于禁傳》:秋,大霖雨,漢水 溢,平地水數 丈,禁等七軍 皆沒。 《三國志·龐德傳》:仁使德屯樊北十 裡 ,會 天霖雨十餘 日,漢水 暴溢 ,樊 下平 地五六丈 ,德與諸將 避水 上堤。 《三國志· 關羽傳》:秋,大霖雨,漢水 泛溢 ,禁所督七軍皆沒。 《資治通鑑》:八月,大霖雨,漢水溢, 平地數 丈,于禁等七軍 皆沒。 《橫海將軍呂君碑銘》:關羽蕩搖邊 鄙 ,虔 劉民人 ,而洪水播溢 ,汜沒樊城 ,平 原十刃 ,外瀆潛通 ,猛將驍騎 ,載沈載浮。 《水經注》:關羽圍于禁於此城,會沔 水泛溢三丈有餘 ,城陷 ,禁 降。龐德奮劍 乘舟 ,投命於東岡。 《三國志· 吳主傳》:會漢水暴起,羽 以舟兵盡虜禁等步騎三萬送江陵 ,惟城 未拔。 《三國志· 武帝紀》:遣于禁助曹仁擊 關羽。八月 ,漢水溢,灌 禁軍 ,軍沒 ,羽獲 禁。 《襄陽縣誌》建安二十四年 ( 公元 219 年 )八 月,大霖雨 ,漢水 溢。太和四年 ( 公 元 230 年 )秋 ,八 月 ,大霖雨 三十 餘 日,漢水 溢。 《;國志·徐晃傳》:復遣晃助曹仁討 關羽 ,屯宛。會漢水暴 隘,于禁等沒。 《三國志· 滿寵傳》:左將軍于禁等軍 以霖雨水長為羽所沒。 《三國志· 溫恢傳》:今水生而子孝縣 軍 ,無有遠 備。關羽驍銳 ,乘利 而進 ,必將 為 患。 下面對其進行分析 。大致一看 ,於 禁 被淹確實是天災所致 ,但是仔細 品讀 這 些材 料,我們會發現一個玄機 :關羽在 此 戰中抓 了大量俘虜—— “ 以舟兵 盡虜 禁 等步 騎三 萬送江 陵”。可 以理解為于禁有 三萬兵馬 ,全部被俘 ,那就是 100%的魏 軍全部被關羽生擒 。 這玄機說 明什麼暱,7 讓我們來慢慢 分析 : 首先,在 這麼 大的水災 中。龐德、於 禁等人會採取怎樣的應 對措施 呢? 當然 要立即轉移到離自己最進的高處去。《龐 德傳》中記載 :“德與諸將 避水上堤。羽乘 船功之”;《于禁傳》中記載:“禁於諸將避 水上堤 ,無所 迴避 ,羽乘大船 就攻禁等”。 那麼 ,上 了大堤該做什麼呢? 也不用猜 , 自然是想辦 法回樊城 ,或者是等待樊城 方面 的救援 了。參照常理 ,兩 軍對陣 。下 寨要講究保持距離 ,或 二十里 ,或三十 裡 ,有甚者還退兵 五十里下寨。關羽和幹 禁 的距離應該 比較遠 。而相 對的,于禁和 ·曹仁是友軍 ,應該距離較 近 ,可以互相救 援,以古代 的說法便是成“犄角之勢”。 現在 ,問題來 了! 於 禁軍隊是配有 “小船”的——《龐德傳》中記載:“德與麾 下將一人 ,五伯 二人 ,彎 弓傅矢 ,乘 小船 欲還 仁營。”有小船 ,又和樊城較近。可是 關羽卻在於禁有船 而未能逃走 ,曹仁近 而不及救援的時候殺到 了。這是 為什麼? 于禁 明明有船怎麼不逃? 難道他 想 讓 關羽送他 回去 ,或者是他還 想看洪水 的風光? 曹仁又為什麼 不派援軍? 有些人說 樊城兵少,曹仁無法分兵救援。可是《曹 仁傳》中記載記載:“禁降羽,仁人馬數幹 人守城。” 尚有數千人 ,派 出千餘人去 救 援于禁應該是 完全可行 的。也有人說 樊 城沒船 ,這不 大可能 ,樊城離漢水那 麼 近 ,會 不備船? 而且 ,救援不需要大船 ,有 小船去 接回於 禁等主將就可以了。可是 曹仁 卻未派援軍。 我個人認為 :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 洪水發生之前 ,關羽就透過分析荊襄 的 氣候 以及 近期 的水 文情 況預 計 要打 水 戰 ,提前準備 了作戰用 的大型戰船。所 以 能在第 一時間封堵於 禁的退路並 使曹仁 不敢派小船接應于禁 。這絕 不能單 單歸 結為運 氣 ,須知 ,大型 戰船不是一 日造就 的 ,事 先一定經 過了精 心的策劃和籌備。 也有人 說關 羽即使什 麼都 不做 ,於 禁等也還是會被淹沒 。可那樣 關羽便會 坐失 良機 ,給於 禁的部 隊提供 了乘 “小 船 ”返回樊城 ,重整旗鼓 的時間。而彼時 , 曹操 的援軍應該快到 了吧 ! 要是 ,作為一名統帥 ,就應該懂得利 用周圍的一切來作自己的武器,哪怕是 一草一木 ,也要讓敵人感到草木 皆兵 }天 災 ,如 果好好利 用 ,便可 以成為破敵 的神 兵利器。

  • 5 # 文古平說

    以水為兵在古代戰場上肯定不在少數。我只說幾個我知道的,切比較有代表性的“水攻”戰役。

    第一戰濰水之戰。

    楚漢相爭時期,韓信和項羽手下大將龍且在濰河相持不下。期間韓信讓人準備上萬布袋,堵住了濰河上游,阻斷河水。然後韓信開始佯攻,因為在前期韓信的表現讓龍且產生輕敵之意。韓信邊打邊退,龍且邊打邊追,待追至河中央時,韓信下令上游放水。龍且大軍被衝了個七零八落,這時韓信下令反擊。此戰龍且被殺,韓信一戰成名,楚漢的形勢也就此逆轉。

    第二戰關羽水淹七軍。

    《三國演義》中描寫,關羽掘開河口水淹于禁七軍。但正是中記載的是,天降大雨,因為地勢原因於禁被困,關羽乘機乘船而攻,于禁投降。這是一場典型的,利用天時地利而打贏的戰役,居功至偉的就是“水”,關羽也很好的把握住了這個時機。

    第三戰炸開花園口,阻擊日軍。

    1938年,面對日軍的進攻,我們的軍隊無力抵抗。為了延緩日軍的進攻步伐,被迫炸開花園口,人為的製造了“大洪災”,造成1200萬人受災,河南地區更是被影響了近20年。雖然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但是這確實有效的阻擊了日軍的步伐,為中國的軍隊爭取了時間。

  • 6 # 天涯史館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以水代兵而取勝的戰例其實是有很多的。所謂水火無情,善用者勝,在冷兵器時代,以水火為兵而克敵致勝者幾乎歷朝歷代都有。

    宋代著名兵書《百戰奇略》中就有關於以水佐攻的詳細描述:

    若近水為戰,須去水稍遠,一則誘敵使渡,一則示敵無疑。我欲必戰,勿近水迎敵,恐其不得渡。我欲不戰,則拒水阻之,使敵不能濟。若敵率兵渡水來戰,可於水邊伺其半濟而擊之,則利。 ---- 百戰奇略 宋 無名氏

    至於以水代兵,克敵致勝的經典戰例,如戰國秦白起水灌楚鄢郢之戰,戰國秦王賁水灌大梁滅魏之戰,楚漢時韓信濰水之戰,三國關羽樊城之戰水淹七軍,明末李自成決黃河水灌開封之戰,民國抗戰時期決花園口黃河大堤等,其他戰例大家瞭解得都比較多了,這裡就重點介紹下戰國時的兩個經典戰例,即鄢郢之戰和滅魏之戰吧。

    白起水灌鄢郢之戰

    鄢為戰國前期楚之陪都,在今湖北宜城東南,郢為戰國前期楚國國都,在今湖北省江陵西北。

    秦昭襄王27年(即公元前280年),秦昭王派秦國大良造,後來的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白起率軍大舉攻楚。秦軍以破竹之勢一路南下,兵峰直指楚國北部的鄧城(今湖北襄樊西北),時任楚王的楚頃襄王驚恐不已,試圖用割地的辦法尋求秦國的“諒解”,將上庸(今湖北竹溪東南)和漢水以北的地區拱手相讓。和議達成,但秦國並沒有讓楚國消停太久,第二年即秦昭襄王28年(公元前279年),白起又率軍南下攻楚,沒有懸念地攻陷鄧城,隨後便率部攻打鄢城。。

    為鼓勵將士奮勇作戰,白起一路上毀橋毀船不為秦軍留半點退路,為及時補充糧草,白起將主攻目標定在漢水流域,一邊攻擊一邊劫掠糧草,補充軍需。當秦軍兵臨鄢城之下時,士氣高漲,鬥志旺盛。但楚軍也已做好了在鄢城與秦軍長期相持下去的準備,深溝高壘而不戰。楚軍的死守戰術也確實讓秦軍感到困擾,久攻不下後,白起想出了一個絕好辦法:水攻。

    在鄢城附近的西山有一條自長谷出向東南方向流淌的大河,稱為“長谷水”。白起注意到這條豐沛的大河,他號令士兵在距離今湖北省襄樊以南、漳縣以東的50裡處的地方修築渠道,將長谷水灌入鄢城,淹死城中軍民。這條被後人稱作“白起渠”(遺蹟今日尚在)的長渠很快修好,它長達近百里,直通鄢城。鄢城軍民就這樣迎來滅頂之災,滾滾河水灌入城中,人們呼號掙扎,卻無能為力。很快,在河水長時間浸泡之下,鄢城城牆的東北角出現潰破,秦軍輕鬆地由此攻入城池,一路之上幾乎沒有遭遇像樣的反抗。鄢城就此落入秦軍之手,十多萬鄢城軍民在河水灌城時被活活溺死,他們的屍體橫七豎八地遍佈城中,慘不忍睹。

    在拿下鄢城的第二年即前278年,秦軍又輕而易舉地拿下了楚國的都城郢城,迫使楚國遷都至江淮的陳城(今河南淮陽)。之後,秦軍又勢如破竹地攻下了楚國王陵所在地夷陵(今湖北宜昌),一把大火焚燬了楚國先王的陵墓和宗廟,暗示楚人楚國已沒有機會收復那些被秦攻佔的土地。此役後楚國的根基之地--江漢地區盡落秦國之手,楚國實力被大大削弱,白起也因此功被封為武安君。

    王賁決黃河水灌大梁滅魏之戰

    戰國末期,秦國在北方已經形成了一統之勢,南韓趙國已滅,燕國都城薊城(今北京)已破,燕王喜逃亡遼東,燕國名存實亡,淮河以北除偏安一隅,蒙起眼睛當瞎子的齊國之外,已經只剩下疆土已大大壓縮,困守都城大梁(今河南開封)及附近城邑的戰國前期霸主--魏國了。

    秦王政二十一年(即公元前225年),秦國名將王翦之子王賁率軍突然進襲魏國,包圍了魏都大梁。此時的大梁已經幾乎成了孤城,但這座城市卻有著悠久而光榮的抗敵史,齊軍、秦軍無數次攻到城下卻再也進展不得。當年魏惠王當年營建大梁時,充分考慮到防守的需要,大梁城不但城牆高深,周圍還有縱橫交錯的水網,既是補給大動脈,也可以有效阻擋敵人的攻勢。而且此時魏國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殘餘的十餘萬魏軍主力依託堅城死守,憑藉著完善的防禦體系和充足的物資儲備連續打退了秦軍的多次進攻。

    秦軍苦戰多日,屢攻不下之後,將目標轉向奪取大梁周邊地區,將護衛大梁的水網全部掌握在了秦國手中。經過充分準備後,王賁率秦軍決開堤壩,引黃河,鴻溝之水灌入大梁城。被黃河水浸泡三個月後,堅固無比的大梁城牆也出現破損和區域性倒塌的現象。魏王假見大勢已去,無奈之下出城降秦,魏國至此滅亡。

    經此一役,中原地區已盡入秦國之手,昔日的戰國七雄僅餘齊楚苟延殘喘,秦國掃滅六國,一統天下已經只是時間問題了。

    結語

    在冷兵器時代,以水代兵作為藉助戰場之外自然條件的首選,在古代戰爭史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在早期攻城器械及戰術相對貧乏的情況下,以水為兵破堅城的戰術使用得比較頻繁,以上兩個戰例就是其中典型。

    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善用兵者,水火不忌,英明的統帥利用大自然的力量幫助已方減少損失,獲取勝利,成就了戰爭史上的佳話。

  • 7 # 兔牙傳說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以水代兵而取勝的戰例其實是有很多的。所謂水火無情,善用者勝,在冷兵器時代,以水火為兵而克敵致勝者幾乎歷朝歷代都有。

    宋代著名兵書《百戰奇略》中就有關於以水佐攻的詳細描述:

    若近水為戰,須去水稍遠,一則誘敵使渡,一則示敵無疑。我欲必戰,勿近水迎敵,恐其不得渡。我欲不戰,則拒水阻之,使敵不能濟。若敵率兵渡水來戰,可於水邊伺其半濟而擊之,則利。 ---- 百戰奇略 宋 無名氏至於以水代兵,克敵致勝的經典戰例,如戰國秦白起水灌楚鄢郢之戰,戰國秦王賁水灌大梁滅魏之戰,楚漢時韓信濰水之戰,三國關羽樊城之戰水淹七軍,明末李自成決黃河水灌開封之戰,民國抗戰時期決花園口黃河大堤等,其他戰例大家瞭解得都比較多了,這裡就重點介紹下戰國時的兩個經典戰例,即鄢郢之戰和滅魏之戰吧。

    白起水灌鄢郢之戰

    鄢為戰國前期楚之陪都,在今湖北宜城東南,郢為戰國前期楚國國都,在今湖北省江陵西北。秦昭襄王27年(即公元前280年),秦昭王派秦國大良造,後來的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白起率軍大舉攻楚。秦軍以破竹之勢一路南下,兵峰直指楚國北部的鄧城(今湖北襄樊西北),時任楚王的楚頃襄王驚恐不已,試圖用割地的辦法尋求秦國的“諒解”,將上庸(今湖北竹溪東南)和漢水以北的地區拱手相讓。和議達成,但秦國並沒有讓楚國消停太久,第二年即秦昭襄王28年(公元前279年),白起又率軍南下攻楚,沒有懸念地攻陷鄧城,隨後便率部攻打鄢城。。為鼓勵將士奮勇作戰,白起一路上毀橋毀船不為秦軍留半點退路,為及時補充糧草,白起將主攻目標定在漢水流域,一邊攻擊一邊劫掠糧草,補充軍需。當秦軍兵臨鄢城之下時,士氣高漲,鬥志旺盛。但楚軍也已做好了在鄢城與秦軍長期相持下去的準備,深溝高壘而不戰。楚軍的死守戰術也確實讓秦軍感到困擾,久攻不下後,白起想出了一個絕好辦法:水攻。在鄢城附近的西山有一條自長谷出向東南方向流淌的大河,稱為“長谷水”。白起注意到這條豐沛的大河,他號令士兵在距離今湖北省襄樊以南、漳縣以東的50裡處的地方修築渠道,將長谷水灌入鄢城,淹死城中軍民。這條被後人稱作“白起渠”(遺蹟今日尚在)的長渠很快修好,它長達近百里,直通鄢城。鄢城軍民就這樣迎來滅頂之災,滾滾河水灌入城中,人們呼號掙扎,卻無能為力。很快,在河水長時間浸泡之下,鄢城城牆的東北角出現潰破,秦軍輕鬆地由此攻入城池,一路之上幾乎沒有遭遇像樣的反抗。鄢城就此落入秦軍之手,十多萬鄢城軍民在河水灌城時被活活溺死,他們的屍體橫七豎八地遍佈城中,慘不忍睹。在拿下鄢城的第二年即前278年,秦軍又輕而易舉地拿下了楚國的都城郢城,迫使楚國遷都至江淮的陳城(今河南淮陽)。之後,秦軍又勢如破竹地攻下了楚國王陵所在地夷陵(今湖北宜昌),一把大火焚燬了楚國先王的陵墓和宗廟,暗示楚人楚國已沒有機會收復那些被秦攻佔的土地。此役後楚國的根基之地--江漢地區盡落秦國之手,楚國實力被大大削弱,白起也因此功被封為武安君。

    王賁決黃河水灌大梁滅魏之戰

    戰國末期,秦國在北方已經形成了一統之勢,南韓趙國已滅,燕國都城薊城(今北京)已破,燕王喜逃亡遼東,燕國名存實亡,淮河以北除偏安一隅,蒙起眼睛當瞎子的齊國之外,已經只剩下疆土已大大壓縮,困守都城大梁(今河南開封)及附近城邑的戰國前期霸主--魏國了。秦王政二十一年(即公元前225年),秦國名將王翦之子王賁率軍突然進襲魏國,包圍了魏都大梁。此時的大梁已經幾乎成了孤城,但這座城市卻有著悠久而光榮的抗敵史,齊軍、秦軍無數次攻到城下卻再也進展不得。當年魏惠王當年營建大梁時,充分考慮到防守的需要,大梁城不但城牆高深,周圍還有縱橫交錯的水網,既是補給大動脈,也可以有效阻擋敵人的攻勢。而且此時魏國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殘餘的十餘萬魏軍主力依託堅城死守,憑藉著完善的防禦體系和充足的物資儲備連續打退了秦軍的多次進攻。秦軍苦戰多日,屢攻不下之後,將目標轉向奪取大梁周邊地區,將護衛大梁的水網全部掌握在了秦國手中。經過充分準備後,王賁率秦軍決開堤壩,引黃河,鴻溝之水灌入大梁城。被黃河水浸泡三個月後,堅固無比的大梁城牆也出現破損和區域性倒塌的現象。魏王假見大勢已去,無奈之下出城降秦,魏國至此滅亡。經此一役,中原地區已盡入秦國之手,昔日的戰國七雄僅餘齊楚苟延殘喘,秦國掃滅六國,一統天下已經只是時間問題了。

    結語

    在冷兵器時代,以水代兵作為藉助戰場之外自然條件的首選,在古代戰爭史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在早期攻城器械及戰術相對貧乏的情況下,以水為兵破堅城的戰術使用得比較頻繁,以上兩個戰例就是其中典型。

    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善用兵者,水火不忌,英明的統帥利用大自然的力量幫助已方減少損失,獲取勝利,成就了戰爭史上的佳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慶餘年中的鑑查院,歷史上有類似的機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