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法國代用幣
2
回覆列表
  • 1 # 知識帝

    法國錢幣(一)

    對於外幣收藏者來說,法國硬幣引人注目。羅馬帝國,基督教的出現,中世紀的封建王國的興起,文藝復興,法國大革命,拿破崙,在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以及歐洲聯盟的出現都可以透過法國硬幣進行跟蹤。此外,法國硬幣的藝術性可以說是相當高的,文藝復興後各種藝術風格,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義、現代藝術都引領了世界潮流。從打製幣到機制幣的轉變,機制幣的逐漸發展、成熟各階段,法國硬幣都留下了深深的軌跡。而法國數十家造幣廠,眾多優秀錢幣設計和雕刻家,硬幣上大量的標識,為收藏探討留下無限的空間

    地中海的高盧地區,在上古時期, 先後經歷古希臘和羅馬的殖民統治,公元前500年希臘殖民者就在當地生產過鑄幣。隨後羅馬統治下大量的發行鑄幣,對今後的法國制幣打上了不可磨滅的烙印,一個顯著的文化發展是用拉丁語更換了高盧語。公元前5世紀法蘭克人來此。公元843年查理曼三個孫子為爭奪帝位相亙混戰,後三人締約分治。東部發展為德意志,中部發展為義大利,西部逐漸發展為法蘭西王國。而法蘭西王國,公元15-16世紀發展成為鼎盛的中央集權國家。最早的西方制幣釆用錘擊打壓成型。法國國王享利二世1550年從義大利奧格斯堡的工程師那裡購買了螺旋壓印機,在巴黎埃圖瓦磨坊利用塞納河水為動力,裝備了軋片機.切割機和螺旋壓力機開始了機械制幣。不久遭舊勢力的反對,而停止了生產。直到1640年,法國才普遍釆用機制制幣。

    波旁王朝開國君主享利四世的長子,1610年路易十三即位時年紀尚幼.執政後,其間爆發法國波旁王朝與西班牙和德意志的哈布斯堡王朝的三十年之爭,終以法國獲勝,使之成為歐洲霸主。貨幣制造,興起王室控制以外的錢幣制作,加大了當時的通貨膨脹。1640年路易十三進行重大的貨幣改革,釆用LOUISD’OR(路易多)=10LIVRE(裡夫—查理曼大帝時期法國的1磅白銀的價值單位)的金幣;1ECU(埃居—法語指盾徽,指刻有盾徽旳幣)=60SOL(蘇—幣名起源於羅馬的SOLIDUS索裡都斯,後為低質銅幣)的銀幣及其分數幣為國家貨幣。使通貨膨脹得到控制. 1 6世紀法國參加與義大利的戰爭,促進了文藝復興運動,法國錢幣(一)

    (2012-09-09 08:40:3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2a93b0b01018754.html

    法國錢幣(一)

    對於外幣收藏者來說,法國硬幣引人注目。羅馬帝國,基督教的出現,中世紀的封建王國的興起,文藝復興,法國大革命,拿破崙,在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以及歐洲聯盟的出現都可以透過法國硬幣進行跟蹤。此外,法國硬幣的藝術性可以說是相當高的,文藝復興後各種藝術風格,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義、現代藝術都引領了世界潮流。從打製幣到機制幣的轉變,機制幣的逐漸發展、成熟各階段,法國硬幣都留下了深深的軌跡。而法國數十家造幣廠,眾多優秀錢幣設計和雕刻家,硬幣上大量的標識,為收藏探討留下無限的空間

    地中海的高盧地區,在上古時期, 先後經歷古希臘和羅馬的殖民統治,公元前500年希臘殖民者就在當地生產過鑄幣。隨後羅馬統治下大量的發行鑄幣,對今後的法國制幣打上了不可磨滅的烙印,一個顯著的文化發展是用拉丁語更換了高盧語。公元前5世紀法蘭克人來此。公元843年查理曼三個孫子為爭奪帝位相亙混戰,後三人締約分治。東部發展為德意志,中部發展為義大利,西部逐漸發展為法蘭西王國。而法蘭西王國,公元15-16世紀發展成為鼎盛的中央集權國家。最早的西方制幣釆用錘擊打壓成型。法國國王享利二世1550年從義大利奧格斯堡的工程師那裡購買了螺旋壓印機,在巴黎埃圖瓦磨坊利用塞納河水為動力,裝備了軋片機.切割機和螺旋壓力機開始了機械制幣。不久遭舊勢力的反對,而停止了生產。直到1640年,法國才普遍釆用機制制幣。

    波旁王朝開國君主享利四世的長子,1610年路易十三即位時年紀尚幼.執政後,其間爆發法國波旁王朝與西班牙和德意志的哈布斯堡王朝的三十年之爭,終以法國獲勝,使之成為歐洲霸主。貨幣制造,興起王室控制以外的錢幣制作,加大了當時的通貨膨脹。1640年路易十三進行重大的貨幣改革,釆用LOUISD’OR(路易多)=10LIVRE(裡夫—查理曼大帝時期法國的1磅白銀的價值單位)的金幣;1ECU(埃居—法語指盾徽,指刻有盾徽旳幣)=60SOL(蘇—幣名起源於羅馬的SOLIDUS索裡都斯,後為低質銅幣)的銀幣及其分數幣為國家貨幣。使通貨膨脹得到控制. 1 6世紀法國參加與義大利的戰爭,促進了文藝復興運動,並對法國制幣藝術產生了很大影響。打破了以往對古希臘古羅馬崇拜,放棄了古希臘的神像形式。普遍推行了寫實主義肖像刻制,幣面上藝術形式更得到了充分的發揮。17世紀前半葉,法國已逐漸擺脫文藝復興時期那僵硬的服飾造飾特點,取掉了文藝復興時期流行的使人不舒服的西班牙硬領。早期沒有衣領,松胯頸肩間的絲巾取代了高及頸領的縐領,使用了披肩領,史稱路易十三領。圖1;路昜十三1643年1/12埃居銀幣。那瓦爾原是伊比利亞半島北部一個王國,由於享利四世本身又是那瓦爾王國的國王,享利四世繼承法國國王,建立波旁王朝,那瓦尓併入法國,所以從此便把這一頭銜和該王國盾形徽章刻在法國的錢幣上,頭像的外環銘拉丁文LVDOVI CVS XIII.D.G.FR..ET.NAV.REX(路易十三蒙神之恩法蘭西和那瓦爾國王)。背面王冠下中有三朵鳶尾花代表波旁王朝的盾徽,周圍拉丁文SIT.NOMEN.DOMINI.BENEDICTVM(讚美上帝的名字)。1643是製造年份。下中間的A是巴黎制幣廠標識, 重2.24克,銀0.917,直徑21mm,法國巴黎造幣廠生產,首席雕刻:讓,瓦林:

    路易十三之子,路易十四,1643年五歲即位,接替波旁王朝國王.初由母親安娜攝政。雖然經過路易十三1640-1641年的貨幣改革,小額零錢的問題並未得到解決。於是法政府發行了1、2和4蘇的銀與銅、錫等的合金幣,以及利亞德銅幣。1蘇=12DENIER(德尼爾銅幣—幣名源於原加羅林王朝中的銀便士) ;1LIARD(利亞德-路易十一開始釆用的小銀幣後改為銅幣)=3德尼尓。圖2為1656年讓.瓦林雕刻的利亞德銅幣:

    1647年,法國雕刻家讓.瓦林被任命為法國造幣廠廠長,至此禁止了錘制幣的生產,並開始使用螺旋壓幣機生產金銀幣。機制幣的釆用,幣徑大了,圖案製作更精細了,為藝術家在硬幣上的發揮提供了更大的用武之地。

    由於機械制幣工藝的逐漸提高和巴洛克風格的逐漸成熟,進入路昜十四時期,硬幣上藝術的表現得到飛躍的提高。圖3為路易十四1652年的埃居銀幣,幣正面為路易十四頭戴桂冠頭像,桂冠由月桂枝編成,月桂樹是太陽神阿波羅的樹,由露水之神達佛涅變成。頭戴桂冠是光榮. 智慧和勇敢的象徵,是勝利的標誌。路易十四頭像的外環鉻拉丁文LVD.XIV.D.GFR.ET.NAV.REX(路易十四蒙神之恩法蘭西和那瓦爾國王)。背面王冠下中有三朵鳶尾花的盾徽,鳶尾花,傳說法蘭克王第一個王朝第一代國王克洛維施冼禮時,上帝送給他的,此後便把它作為國家的標誌.1376年,法王查理五世改為三枚花瓣,意味著基督教的聖父.聖子和聖靈三位一體.周圍拉丁文SITN NOMEN.DOMINI.B.BENEDICTVM(讚美上帝的名字),1652(製造年份), 小花為皮埃爾.Cheval製作標識, 下面中間B是法國魯昂造幣廠標識。雖在1555年法國工程師奧賓. 奧利維爾在巴黎造幣廠已發明了邊緣銘刻的方法, 但早期的機器不適合大量使用這一枝術, 只是限於少量的樣幣釆用, 法國工程師皮埃爾. 布朗德奧改革了邊緣銘刻的工藝,但他卻跑到英國,這一新枝術1663年最早是被英國皇家造幣廠釆用,法國20年後錢幣邊緣才出現花紋和絡文 這枚還只是光邊:

    1661年路易十四親政,實行“朕即國家” 的絕對君主專制統冶。並善於使用人才,大造包括凡爾塞宮的行宮,1661年他在巴黎創辦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學校,並親自參加演出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阿波羅”, 被尊稱“太陽王”。前期興辦工商,後期窮兵黷武,毀譽參半。之初,把經濟問題交給商人出身的科爾伯處理,為此專門設了財政總監職位。路易十四是巴洛克文化在法國的提倡者,巴洛克風格在法國興起,當時上層社會的男士流行把頭髮編成辮子或做成發鬈披在肩上,或者飄散及肩的波浪長髮。路易十四因有濃密的粟色頭髮,遂度假髮而不用,即位後也戴起假髮來。此後歐洲無論法國、英國或日耳曼的貴族一律都是捲髮如雲,垂及肩膀。圖4為路昜十四法巴約納造幣廠生產,萊昂Boisnet製作的1665年埃居銀幣,大幅捲曲蓬鬆的假髮如散落的珍珠與唇口留著兩撇小須形成對比,大團呈放射狀的花飾披掛在右肩造成了強烈的動感。圖4,幣重27.4克,銀0.917,直徑39mm:

    路易十四從1642-1715年執政,在位72年, 是歐洲各國在位最長的國王,從少年到老年各個時期的頭像都從錢幣上表現出來。誇張、炫耀、華麗的服飾,無領、花邊、緞帶、長髮,硬幣上路易十四的肖像也突出的反映出來。圖為路易十四1691年巴黎造幣廠生產的1/12埃居銀幣。正面路易十四長髮(假髮),大團花飾的襯衣。幣背面四頂王冠代表法蘭西,那瓦爾,奧尓良公爵,巴塞羅娜伯爵四位一體的勳位並與八個路易首字母L組成圖案。中間隔鉻文VING IMPO CHRS REGN(戰無不勝的基督統治):

    17世紀到18世紀初,歐洲極為動盪,政治、經濟、宗教等方面激烈鬥爭,使歐洲各國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革。荷蘭、英國先後步入資本主義社會。法國則進一步強化中央集權的專制政體。路易十四執政的54年中(1661—1715),把國王的權力發展到了頂峰。在政治上他崇尚王權至上,“朕即國家”,並且用“君權神授”來為王權至上製造理論依據。同時建造凡爾賽宮,把各地大貴族宣召進宮,他將貴族變成了他宮廷的成員,解除了他們作為地方長官的權利,侍奉王室以此削弱了貴族的力量。凡爾賽宮的建造是路易十四集中政治權力的策略之一。 1682年5月6日他搬進這座位於巴黎城郊的巨大的宮殿。他們從早到晚都得待在宮殿裡參加舞會、宴席和其他慶祝活動。路易十四非常熱愛舞蹈藝術並親自參加演出,他於13歲首次登臺演出,先後在26部大型芭蕾中擔任主角。他曾經演出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太“阿波羅”,而被後世尊稱“太陽王”。路易十四統治下的法國,一切以至高無上的皇帝為中心,社交活動也以皇宮、皇室和貴族為中心展開。著裝也以他為樣板,追求豪華,講究排場,成了表現權勢的身份需求。過分的修飾,男性裝束的女性化,一個男人一件內衣需要100多米長的緞帶裝飾。注重服裝造型,絢麗誇張富於戲劇化,極盡奢華之能事。戴長長的各色披肩假髮,撲香噴的發粉。服飾大量使用華麗的織錦緞等奢華面料,大量的緞帶,大量的花邊。開始把領口挖深加寬,幾乎露出胸部以上全部空間。領口邊緣用花邊鑲嵌,或是系一小段絲綢打上花結。襯衫肥大,袖子有長有短,都鑲著大量花邊,有時候袖子打成很多段,每段都鑲嵌花邊,用大量絲帶重重捆紮。使十七世紀歐洲服飾以法國為中心,把巴洛克風格延伸為法國路易十四風挌,巴洛克藝術也在路易十四時代推至頂峰。路易十四時期發行了眾多版別的硬幣,各個階段太陽王的風彩在硬幣上也得到充分的反映。圖為法國巴黎造幣廠生產,喬治.羅蒂爾雕刻的路昜十四1709年埃居銀幣,重30.3克,銀0.917,直徑40.8mm:

    1715年路易十四之曾孫, 路易十五5歲繼位.。初由奧爾良公爵腓力攝政。由於路易十四時期,多次對外戰爭造成財政困難,此後常把以前的硬幣拿來重新壓,制形成了復打幣。圖為路易十五1716年孩童時銀埃居(復打幣), 由克勞德.Rocque製作,法國卡昴制幣廠生產的1埃居銀幣。

    17世紀末和18世紀初,法國的經濟由於長期戰爭,貴族政府的揮霍無度,財政完全陷於混亂。1716年,攝政王釋出命令, 授權蘇格蘭的金融投機家約翰. 勞與他的兄弟成立銀行,成為了法國的金融獨裁者。大量發行紙幣,引起法國的金融崩潰。1720年,經過金融崩潰之後,恢復了硬通貨制。1726年按固定的標準鑄造金路易,重8.158克,含金0.917;和銀埃居,重29.488克,含銀量0.917,小額錢幣也置於國家控制之下。1金路易多=4埃居;1埃居=6裡夫;1裡夫=20蘇;1蘇=12德尼爾。18世紀前期,透過工業革命帶動了紡織業快速發展, 從而使服裝面料有了更多的選擇,花樣也更加繁多起來,蕾絲、花朵、蝴蝶結、緞帶、堆褶等裝飾藝術大量運用到女裝和男裝設計中。 這種花樣繁多的裝飾物在服飾上的大量運用就形成了洛可可時期典型的服飾特點。大量飾物的使用使表現以男性誇張、炫耀戲劇性的特徵為主的巴洛克風格到細膩、精緻優美以女性特徵為主的洛可可風格的轉變。由於主要流行於路易十五(1715~1774),又稱路易十五式。圖為1726年,(B) 魯昂制幣廠生產 ,符號(天鵝)為皮埃爾 .拉辛德 Boscherville ,的1埃居銀幣:重29.1克,銀0.917,直徑40.8mm:

    洛可可風格是法國十八世紀的藝術樣式,發端於路易十四時代晚期,最初是為了反對宮廷的繁文縟節藝術之風而興起,是對巴洛克風格所產生的一種藝術上的反叛。政治的變革、經濟的發展、思想的開化都對洛可可時期的文化發展起到影響和促進的作用。洛可可藝術風格是法國資產階級的文化藝術,源於法國貴族和資產階級的文化沙龍。 沙龍是當時貴族、新興資產階級、名流等人活動的重要集中處,主要在貴族的府邸裡進行,沙龍成為洛可可著裝藝術的產生和發展的推動力之一。路易十五的情婦沙龍女王蓬巴杜夫人在文化藝術方面的影響更是舉足輕重。年輕時就開始組織沙龍,伏爾泰、狄德羅、布歇等文人藝術家都曾受到她的資助。被尊稱為沙龍女王,只要提洛可可就應該想到她,是她把洛可可推到很高的境地。使17世紀太陽王照耀下有盛世氣象的雕琢風格,被18世紀這位貴婦纖纖細手摩挲得分外柔美媚人。圖為路易十五1751年的1埃居銀幣。正面路昜十五頭像下,石堡標識為雅克.馬蒂厄。背面外環為拉丁文SIT NOMEN DOMINI BENEDICTUM(渴望因主之名的祝福),(T)法國南特製幣廠生產。

    路易十五統治期間,權威日趨衰落,外交和軍事屢受挫拆,統治者揮霍無度,使法國財政赤字增加,負債累累。付出的利息同全年的財政收入相近,政府的財政瀕臨破產境地。路易十五,驕奢淫侈,連年征戰,1774年死於天花。路易十六即位時,法國政治經濟危朹重重。路易十六性格優柔寡斷,政策變化無常,先後實行財政改革遭貴族反對和抵制均告失敗。法國路易十六世在位時期。是洛可可藝術的最後階段和所追尋淡雅、自然之美的新古典主義的最初階段。銀幣上的路易十六肖像把洛可可的詠味發展到極致。飄逸的長髮、緞帶、蝴蝶結、柔和的紗巾頸圈、精緻的服飾,卻是舒適貼身的裝束。圖為路易十六1791年埃居銀幣。正面為路易十六側面胸像,周圍環書拉丁文“路易十六蒙神之恩法蘭西和那瓦爾國王”。 胸像下符號為五支捆著的箭, 為路昜.Naurissart de Forest標識。背面鉻文“讚美上帝的名字”。下正中“I’’ 是法國利摩日鑄幣廠的標識。機制幣,軋片時由多組軋滾反覆壓軋,早期工藝未達到要求,幣坯落料靠模具大小保證,但片材厚薄不勻,而當時圓幣坯時並沒進行稱重撿驗,由於法國機制幣是以水力為動力,壓力小且不穩定,產生法國早期銀幣弱打現象比較普遍。經過壓印機成型後再進行稱重,又產生很多減重痕。此幣背有嚴重的減重痕。幣重29.5克,0.917,直徑41.5mm,: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路易十六處於民眾監督之下。1791開始時社會上層希望保留國王,像英國那樣實行君主立憲制。同年9月批准“1791年憲法”路易十六重新掌政,稱為法蘭西人的國王。“1791年憲法” 是法囯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憲法,1789年法國大革命初期制定。大革命期間發行了3、6、12德尼厄爾和1、2索爾銅幣及15、30索爾1/2、1埃居銀幣。圖為1792年2索爾銅幣,正面為路易十六頭像,BB斯特拉斯堡標識。背面為掛上自由帽象徵權力的束棒,本傑明.杜維維耶雕刻:

    下圖為共和初期埃居銀幣,正面為路易十六頭像,周邊銘文LOUI XVI ROIDESFRANGOIS意為路易十六承上帝及國家憲法之命為法蘭西國王。背面為長翅天使勝利女神維克多利在書寫“憲法”。上部銘文REGNEDELAIOI意為統治的法律。有雄雞符號,奧古斯汀. 杜普雷製作。左邊,最有意思的是象徵法西斯權力的束棒上戴上了自由帽。共和國初期以1789年作為自由紀年第一年。下部法文L’AN4 DELALIBERIE意為自由之4年(1792年),幣重30克、0.917銀:

    1792年路易十六里通外敵事洩後,次年被法蘭西第一共和國處決。1792年9月推翻君主立憲制,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共和國年號按照新的共和國的日曆用法文L’AN×表示,並以1792年9月22日為歲首,轉換成公曆時均為跨年度。此後凡共和國幣面均用REPUBLIQUE FRANCAISE(法蘭西共和國)表示。1793年重製天使銀幣,圖11為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共和二年6裡夫(1埃居)銀幣。長翅天使改為正面,背面標註SIX LIVRES(6裡夫),上邊為法蘭西共和國銘文,下面L’ANII為共和二年,(實際是跨公元1793-1794年)。A表示巴黎制幣廠,幣重30克、0.917銀:

    1795年幣制改革,釆用了十進位制的貨幣單位。重新啟用中世紀曾使用過的名稱;法郎(1356年英法百年戰爭,當時的法蘭西國王讓二世被英軍俘獲,淪為階下囚。讓二世在倫敦被囚禁四年後,交納300萬金路易才得以返回法國。返回國後以“自由” 為名鑄造金幣。自由一詞法文是FRANC譯為中文便是法郎。15世紀中葉,查理七世廢除了法郎)為主幣。1法郎=10DECIME(德西米)=100CENTIMES(生丁)。1795年—1800年1和5生丁和德西米作為輔幣。幣面上都出現了自由帽和戴有自由帽的女神頭像,作為自由的象徵和共和政體的標誌。圖共和6年(1797-1798年) 生丁銅幣和共和4年2德西米銅幣

    而1795-1800年只發行了一枚5法郎的銀幣。圖為共和7年(1798-1799)5法郎銀幣。正面鑄有希臘神話人物圖案,正中為大力神海格力斯,右側手執天平的平等女神,左側手持自由棒,棒上掛著自由帽的自由女神,三人之上為拉丁文UNIONETFORCE意為團結和力量,最下面為著名雕刻師奧古斯丁. 杜普雷草書籤名。背面橄欖枝中為5 FRANCS, L’AN7(5法郎, 共和7年), 橄欖枝外環REPUBLIOUE FRANCAISE,下A為法國巴黎造幣廠製造。輪緣有花紋及法語GARANTIE NATIONALE(國家保證)

    法國錢幣(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2a93b0b01018751.html

    1789年,巴黎人民攻陷巴士底獄,爆發法國大革命,1792年成立法蘭西共和國,將國王路昜十六送上斷頭臺。但新上臺的政權內部派糸相互爭鬥,1795年由5名督政組成督政府。1799年年輕軍官拿破崙. 波拿巴推翻督政府, 建立執政府, 任第1執政官。1803年進行幣制改革,統一了度量衡,實行金銀複本位制。規定了金銀比價;1法郎含金量為0.2903225克,含銀量為4.5克。使貨幣計算單位與貨幣面值統一起來。從此法郎就成為法國幣制的唯一基本單位。拿破崙執政官時期製作貨幣的最小單位是1/4法郎銀幣, 另有1/ 2.1.2.5法郎銀幣和20.40法郎金幣。硬幣形式上,當法國大革命來臨時,不修邊幅的無套褲漢們攻打城堡、殺死貴族,將舊時代的一切化為齏粉,那些奢侈華麗的風尚如同封建特權一樣,在第三等級掀起的革命大潮打擊下蕩然無存。崇尚自然、崇拜理性、蔑視形式主義的浪漫主義思潮興起。反映在男士髮型變化上,徹底摒棄了18世紀的矯揉造作而回歸自然樸素,嚮往無拘無束的自由思想。古希臘、羅馬式的自然捲發曾在歐洲風行一時。沒有皇室血統的拿破崙靠軍事強權當上了第一執政,更是無拘無束。硬幣形象造型去掉了繁瑣的裝飾和做作,高雅而和諧。圖為第一執政官時5法郎銀幣。正面為拿破崙無冠頭像,拿破崙·波拿巴法語:Napoléon Bonaparte法華人姓名一般由二節或三節組成,名在前姓在後,前一、二節為個人名,最後一節為姓。有時姓名可達四、五節,多是教名和由長輩起的名字。按照西歐人傳統,做君主前以其姓氏(波拿巴)相稱,做君主後以其教名(拿破崙)相稱。頭像外環銘文BONAPARTE.PREMIER CONSUL(波拿巴. 第一執政官)。背面為雙橄欖枝圓環,中為面值5法郎, 而下方年代獨特的採用了羅馬數字.ANXI.(共和11年,1802/1803年),右側A為巴黎中央造幣廠的代號;左側有一雄雞,是查爾斯.皮埃爾的標記。輪沿為法文DIEU PROTÉGÉ LA FRANCE(天主保佑我法蘭西)。

    羅馬數字紀年只用了一年, 次年又改回阿拉伯數字。圖為共和12年5法郎銀幣,幣背面AN12右“B”為法魯昂造幣廠標識、左羊扛旗幟為約瑟夫·蘭伯特的標識:

    1804年5月法國元老院宣佈; 拿破崙為法蘭西皇帝, 恢復帝制, 號稱拿破崙一世, 成為法蘭西第一帝國。1805年他數次擊敗反法同盟的進攻, 又成為了義大利國王。拿破崙一慣推崇羅馬帝國,拿破崙的頭像也赿來趆帶有古羅馬的風格。圖16為1806年拿破崙5法郎銀幣. 正面為拿破崙頭像, 外環銘文改其姓“波拿巴” 為名“拿破崙”NAPOLEON.EMPEREUR(拿破崙皇帝)。頭像下為當時的法國造幣廠1803-1816年總雕刻師皮埃爾.約瑟夫.蒂奧里爾草寫簽名。背面正中5FRANGS(法郎),周邊銘文卻依然,REPUBLIQUE FRANCAISE(法蘭西共和國),取消共和國紀年,改回公曆紀年1806年,紀年右L巴約納造幣廠標識,左鬱金香為皮埃爾.博尼標識:

    作為從無名之輩到黃袍加體的君主,拿破崙透過大量的宣傳來維護自己的形象並鞏固自己的統治。他把目光投向了藝術,這並不是因為他對藝術有特別的喜愛,而是借用了藝術具大的宣傳力。錢幣制作時,舉行了拿破崙幣面形象的設計競賽。拿破崙對古羅馬藝術的偏愛引領了所謂的帝政風格,一般將其看做新古典主義的最後階段。進入法蘭西第一帝國時代,拿破崙稱帝后,為了顯示帝王的莊嚴和威儀,拿破崙象愷撒一樣戴上了月桂枝編成的桂冠,他想要在此強化自己的統一,並以此把自己的統治和古羅馬皇帝建立一種歷史的聯糸1807年拿破崙頭像上增加了月桂枝頭帶,使其更接近於古羅馬皇帝的裝束,背面銘文依然標註法蘭西共和國。圖為1808年5法郎銀幣:

    1809年再次改版,背面由法蘭西共和國,最終改為EMPIREFRANCAISE(法蘭西帝國)。圖18為1810年拿破崙5法郎銀幣:

    1813年與反法聯軍戰敗後被迫退位,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

    1793年路易十六被處決伍,普羅. 旺斯伯爵稱其侄為路易十七,並自任攝政,其侄死後自稱路易十八.1814年隨反法聯軍回到法國。拿破崙被廢黜,恢復波旁王朝。波旁王朝復辟後(1814-1830),其鑄幣仍保留了拿破崙的貴金屬幣的單位名稱,但恢復了大革命前的國王的半身像和皇家徽章圖。1814年和1815年路易十八銀幣正面為路易十八軍裝左側胸像,鉻文“法蘭西路易十八國王”。路易十八服飾下TIOLIER.F是總雕刻師皮埃厼. 約瑟夫. 蒂奧里爾簽名。背面皇家盾徽圖,周邊銘文PIECE DE 5FRANCE(一枚5法郎)1814年份右Q為佩皮尼昂造幣廠。圖19為1814年路易十八5法郎銀幣。

    圖20力1814年20法郎金幣:

    1815年拿破崙利用法華人民對王朝復辟的不滿, 趁歐洲列強在維也納會議中爭論不止無暇西顧之機,重返巴黎恢復拿破崙王朝。百日後法軍在滑鐵盧戰役中覆沒,拿破崙第二次退位, 被流放於聖赫列那島, 直至病亡。在這史稱“百日王朝” 中,他仍製作發行了與前版式相同的銀幣。由於時間短,數量少,1815年的銀幣就特別珍稀和昂貴。圖21為1815年5法郎銀幣:

    拿破崙一世與第二位皇后瑪麗.路易莎之子拿破崙二世出世後即被封作"羅馬王"為法蘭西第一帝國皇位的繼承人.波旁王朝復辟後,拿破崙二世被母親帶到她位於帕爾馬的領地,後又被送到維也納他的外祖父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二世那裡。他的封號先後改為帕爾馬親王和萊希斯塔徳公爵。然而拿破崙的支持者依然稱他為“拿破崙二世”或“羅馬王”,並於1816年製作整套樣幣;圖1816年製作樣幣:

    “百日政變” 期間路易十八逃亡比列時,滑鐵盧戰役之後在英國和普魯士聯軍護送下回到巴黎,再度復辟波旁王朝。並宣佈要實行君主立憲制,給全民以憲法的權利。但後期以阿圖瓦伯爵(後來的查理十世)為主的極端派組成內閣,倒行逆施,路易十八無力幹頇,終一病不起。1815年後路易十八重新改版制幣。圖24為1824年5法郎銀幣。圖正面為路易十八頭像,頭像下簽字看不清, 有馬頭標記,是尼古拉. 皮爾. 蒂奧里爾(皮埃爾. 約瑟夫. 蒂奧里爾之子,1816年-1843年法國造幣廠的總雕刻師)的標識。背面幣值取消文字,以5F分列盾徽左右作為面值,下1824年右L為巴約納造幣廠標識,左鬱金香為造幣廠主管皮埃爾.博尼標識:

    查理十世1824-1830在位。查理十世全名為查理.菲利普,始稱阿圖瓦伯爵,路易十八的弟弟。路易十八死後,他登上王位。即位後推行一糸列反民主政策,引起強烈的反對,終於1830年7月爆發“七月革命”。查理十世倉徨出走,先至凡爾賽,後到朗布依埃。後任命路易菲力為攝政王后定居並老死於布拉格。圖25為1827年查理十世5法郎銀幣。背面年份右A巴黎造幣廠,左錨為讓 - 皮埃標識:

    享利五世,查理十世次子查理-斐迪南的遺腹子。1820年一出生就封為波爾多公爵,1830年他的祖父和伯父路易十九在同一天先後被迫退位,他被立為法國國王,並開始製作樣幣,可7天后被迫傳位給路易. 菲利普。圖26為1830年享利五世5法郎銅樣幣:

    法國七月革命後,眾議院宣佈波旁王族旁支奧爾良家族的路易. 菲利普為國王(1830-1848)故名奧爾良王朝。菲利普王朝時期制幣的背面不再使用皇家徽章圖,而是簡單的桂花環內註明幣值。並恢復銅生丁的製作。索尼利爾THONNELlER法國鑄幣機工程師他在19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改進了烏爾霍恩的壓印機,特別是改進了鑄印邊緣記號的機器,他的壓印機在巴黎造幣廠持續使用了一個多世紀。1830年和1831年銀幣俗稱小頭,邊沿制凹文“天主保佑法蘭西”。圖為1831年5法郎銀幣。紀年上角,左A為中央造幣廠, 右錨為讓.皮埃爾的標識。

    1831-1848年銀幣菲利普頭上增加飾帶,邊沿是凸文。圖為1831年5法郎銀幣:

    1848年法國工農業蕭條,人民普遍不滿,1848年2月革命推翻了菲利普王朝。二月革命取得勝利,成立法蘭西第二共和國。1849年和1849年重新發行大力神5法郎銀幣,銀幣與第一共和國時期基本相同,只是正面三人之上改為法文"LIBERTE EGALITE FRATER NITE"(自由.平等.博愛)。圖為1848年5法郎銀幣:

    1849年至1851年改發行了法蘭西穀物女神塞麗斯銀幣。穀物女神頭飾.髮髻均以穀穗為裝飾,一派豐收景象。兩側銘文法蘭西共和國。背面周邊開始使用著名的銘文LIBERTE.EGALITE.FRATERNITE(自由.平等.博愛)圖29為1849年法蘭西第二共和國5法郎銀幣:

    1848年12月的總統選舉使拿破崙一世的二弟荷蘭國王路易.波拿巴的第三子拿破崙.波拿巴當選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總統。拿破崙.波拿巴仿效其伯父,先穩固政權,時機一到,1851年12月2日他發動軍事政變建立獨裁統治,次年12冄2日正式稱帝,號稱拿破崙三世,為法蘭西第二帝國。1852年發行拿破崙.波拿巴總統銀幣。圖30為1852年拿破崙三世法蘭西第二共和國過渡到帝囯的5法郎銀幣。正面頭像外環書LOUIS-NAPOLEONBONAPARTE(路易.拿破崙.波拿巴),頭像下簽名BARRE(巴黎造幣廠1842-1855年首席雕刻師簡.雅克.巴雷)。背面環書REPUBLIQUE FRANCAISE(法蘭西共和國),A巴黎造幣廠:

    1854年後製作的銀幣上改為拿破崙三世皇帝。圖30為1855年5法郎銀幣,幣正面頭像外環NAPOLEONIII EMPEREUR(拿破崙三世皇帝),頭像下簽名BOUVET.F,BB斯特拉斯堡造幣廠。路易.波拿巴曾隨身帶有一隻訓鷹,就準備把其父在荷蘭王國曾用過的立鷹徽記成為建立帝國的國徵。1854年後背面將皇室盾徽改為成了鷹徽,5F分列兩旁,鷹徽上邊鉻文EMPIREFRANCAIS(法蘭西帝囯):

    1861年後拿破崙三世頭上戴上了桂冠。圖31拿破崙三世巴黎造幣 1868年5法郎銀幣.頭像下簽名BARRE(首席雕刻師,阿爾貝.德西雷.巴雷):

    拿破崙三世統治期間,對內實行高壓,建立寵大的軍事官僚統治,保護金融資產;推動了工業革命.對外爭奪歐洲霸權。同時和一些國家嘗試透過協調通貨統一促進貿易,1865年巴黎博覽會上,成立了拉丁貨幣同盟。包括了法國.義大利.比利時.瑞士。在同盟內部,金幣和銀幣在形狀.大小和成色方面達到一致,法國5法郎金幣被定為同盟貨幣體系中的基本貨幣。而在1870年普法戰爭中法軍全軍覆沒,拿破崙三世也當了俘虜而投降,9月20曰拿破崙三世國王被廢黜。

    法國錢幣(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2a93b0b0101874u.html

    法國錢幣(三)

    法國在普法戰爭中戰敗,9月巴黎爆發革命, 從而建立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第三共和國發行的1.2.5生丁銅幣和50生丁1.2.5法郎銀幣都釆用了穀物女神影象. 再次發行5法郎大力神銀幣。圖29為1879年2生丁銅幣和圖30為1894年50生丁銀幣正面圖。

    圖31為1876年發行的第三共和囯大力神5法郎銀幣。從第二共和國開始,大力神上銘文改為"自由.平等.博愛".

    從1898年開始生丁銅幣改版,1897年50生丁和1.2法郎銀幣,則正面為面對朝陽行走的自由之神,背面為橄欖枝圖和麵值. 曰期及自由. 平等. 博愛的鉻文。圖32為1911年1生丁銅幣.圖33為1898年50生丁銀幣。

    一戰中,法郎與黃金脫鉤,用紙幣代替了金幣。雖然法國是主要戰勝國,但在戰爭中的經濟損失慘重,貨幣發行處於不穩定狀態。1920年後1.2生丁不再發行,小面額幣不再用青銅製造,代之以鎳和銅鎳合金。在1914年的5.25生丁,1917年的10生丁鎳幣上釆用新的圖案。中心為穿孔,正面孔上自由帽,左右大寫“R.T”為國名縮寫,周圍花枝裝飾。背面上方“自由. 平等. 博愛” 鉻文, 左側為阿拉伯數字的面值, 右大“C”中的“MES”為生丁的縮寫。這一圖案一直保留到二戰期中。圖34為

    1924年的金融危機,通貨膨脹,貨幣貶值也反映在貨幣上。各種不同機構發行了多種多樣的代用幣。其中影響較大的是1920-1929年法國商業部發行的應急幣。圖35為商業部1924年發行的1法郎銅鋁合金幣;

    1928年6月,法國制定新的貨幣法,實行金塊本位制,規定;1法郎的含金量為0.05895克。1929年恢復了官方發行錢幣,除了10法郎和20法郎含銀0.68外,其餘的錢幣也不再用銀製造了。圖36為2法郎銅鋁合金幣;圖37為1933年20法郎銀幣;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 法國大部分領士被德軍佔領, 第三共和國隨之告終。德法簽訂了停戰協定,將法國分成兩個地區。大部分地區為德軍軍事戰領區。叧一部分建立以貝當元帥為首的傀儡政府,並在當時的首府維希發行了正面寫有ETATFRANCAIS(法蘭西地區)的10生丁和20生丁帶孔鋅幣,圖38和正面為維希政府標誌的法蘭克戰斧,斧的兩側各有一個麥穗。反面鉻文為TRAVAILFAMILLEPATRIE(工作. 家庭. 國家)的50生丁1法郎和2法郎鋁幣。圖39

    1944年6月美英聯軍在諾曼底登陸後,美華人在費城造幣廠為之生產了一種2法郎黃銅幣。圖40;

    1944年8月,戴高樂將軍回到巴黎,擔任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首腦。臨時政府期間1944-1946年按第三共和國圖案發行了50生丁1和2法郎幣,幣材由原銅鋁合金幣改為鋁幣.1945-1946年發行5法郎鋁幣

    1946年法蘭西第四共和國宣吿成立,戴高樂臨時政府也就完成了歷史使命。戴高樂下野後,多黨輪流組閣,政局動盪。20世紀的通貨膨脹影響了法國的貨幣發行。二戰後,法郎先後5次貶值,貶值幅度高達90%。初期保留了第三共和國末期樣式發行10生丁20生丁穿孔幣和50生丁1法郎2法郎鋁幣。1950年增加了10法郎20法郎50法郎銅鋁合金幣。圖41為1951年50法郎。1954年後又增發了100法郎的銅鎳合金幣。圖42為1955年100法郎。

    1958年戴高樂復出,主持為第五共和國。決定推出新法郎,取代不斷貶值的舊法郎。1960年進行了幣制改革,1新法郎=100舊法郎,含金量為0.1802克,同時恢復1生丁的發行。1生丁5生丁為麥穗圖鉻鋼幣,圖43為1963年1生丁絡鋼幣。5生丁的鉻鋼幣在1966年2月1日停止流通,由同一面值的銅質幣代替。5生丁10生丁20生丁50生丁為頭戴自由帽的少女圖的鋁青銅幣。圖44為1979年5生丁鋁青銅幣。1.2. 法郎為播種女神鎳幣。

    50生丁的鋁青銅幣在1965年11月1日停止流通,由1/2法郎鎳幣代替。1.2.5法郎仍為播種女神圖案只是1960-1969的5法郎的播種女神為銀幣,1980年2月20日停止流通,改為1970年所發行的5法郎鎳幣代替。1965-1973年重新發行10法郎的大力神銀幣,在1980年2月20日停止流通,由1974年所發行的10法郎銅鋅鎳合金幣代替。圖45為1977年10法郎銅鋅鎳合金幣。1988年發行了外銅鋁合金內鋼的雙色幣。圖46為1991年雙色幣;

    1974年至1980年再製大力神銀幣時面值已是50法郎了。圖47為1979年50法郎銀幣。

    60年代以後,法郎不斷受到猛烈沖擊,多次貶值。2002年1月1日歐元發行之後,法郎逐漸停止流通。從2012年2月17日午夜起,法國提前結束法郎與歐元過渡期,所有法郎停止合法流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果園常見的殺蟲劑有哪些?使用的時候該注意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