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學薛定諤的貓
-
2 # 陳伊亞
一光年總算測出有9萬多億公里?真夠嚇人的!如果按照光速,一秒鐘30萬公里,一個眨眼工夫,人類就可以到達月球表面,那孫悟空一個跟頭,也相當於一秒鐘十萬八千里,還沒到達如來佛的手掌心!那離30萬公里還差的遠啦。不過,那孫猴子也相當於光速哇!想象力夠豐富的!這只是個笑話而已。如果宇宙中的地球行星,他的高階生物,(人類〉有朝一日能夠造出"光子發動機"一秒鐘30萬公里的話,那地球這個外星人想去銀河系去玩,那才可跟得上趟!我在思考:科學家把宇宙間的秘密搞得神乎其神,什麼銀河系隔地球幾千幾萬光年距離等等!那等於就說?人類造不出〈光子發動機〉想到太陽系以外的星系去尋找外星人,那簡直就是痴人做夢!那只是地球人的一種虛幻而已。果真是那樣吧?我真的相信,不遠的將來,人類只要能夠研究解決不會發熱的超導材料,就能夠做出〈光子發動機〉!將來總有一天會夢想成真的!而我倒懷疑的是:這些行星科學家整天坐在實驗室裡,閉門造車!就算他們測算出地球與太陽系的九大行星的距離,而未見得他們就算出地球與銀河系以光年測算出距離是真的。簡直就是哄鬼,?浩瀚的宇宙漫無邊際,但太陽系以內九大行星除了地球有生命存在,這是鐵定的,難道太陽系以外的星系就存在有外星人嗎?我不相信?因為都是以所謂的光年測算出的距離,以目前的技術手段,地球人類根本上就到達不了太陽系以外的星座去探尋出究竟?因此來說,宇宙空間,只有地球行星有高階生物!其他更加遙遠的宇宙星系根本就不存在有生命可能?我們只能這樣斷言?綜上所述?得出結論,光年距離不可測,地球行星在浩瀚的宇宙中是孤獨的,沒有任何外星親戚!
-
3 # 千辰澯海天文宇客
光年是天文學上常用的距離單位,就是光在真空中一年所走的距離。一光年有94607304725808公里,有94607億千米;有63238.8天文單位,1天文單位是地球與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
太陽系的半徑約1光年,美國在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一號速度為20公里/秒,現在已經到了太陽系邊緣,預計幾年後可飛出太陽系日球層,不過還得飛出半徑約1光年的奧爾特雲,大約還得15000年左右。
如果是美國正在研製的X43A飛機,速度達到了11265km/時,1光年也需要飛近一萬年。
而銀河系的直徑大約有10萬光年,可觀測宇宙直徑大約有930億光年。如果是人類目前的速度是永遠無法企及的,這樣的速度比蝸牛還慢。
所以要想在宇宙中實現星際旅行,得另闢蹊徑,像曲率引擎飛船,蟲洞等,只有這些超時空交通工具才能實現人類的星際穿越之夢了。
也就是人類文明要達到二級文明等級才有資本談星際旅行,目前只有在太陽系內飛來飛去。
-
4 # 科學黑洞
光年是天文學上常用的距離單位,它指得是真空中光速向一個方向飛行一年,所飛行的距離,大約等於9.5萬億公里。由於宇宙太過於廣闊,在地球之上我們用米和千米做單位,讓數字不至於過大。而飛出地球在太陽系內一般又用“天文單位”做距離單位,這句話大家看起來可能有點憋嘴。實際上天文上約定把地球和太陽的距離看作一天文單位,大約是1.5億公里。以下圖表中是幾大行星和太陽的距離。如果把奧爾特雲看作是太陽系邊界,那麼太陽系的半徑大約是一光年。因此出了太陽系就要用到更大的距離單位,那就是“光年”、“秒差距”、“千秒差距”、“萬秒差距”等等。太陽系直徑2光年,銀河系直徑20萬光年,而可觀測宇宙直徑大約是930億光年。
1光年聽起來微不足道,但實際上對於現在人類科技水平來說就真的是遙不可及的。包裹太陽系的奧爾特雲最大半徑是1光年,NASA在42年前發射的旅行者一號平均速度大約是每秒17公里,這個速度已經非常快了,如果高鐵按照這個速度從北京到上海僅僅需要1分12秒。但是你知道按照旅行者一號這個速度飛行一光年需要多久嗎?大約需要17647年!吃驚嗎?中華文明才5000年啊!
所以說千萬不要小覷一光年的距離,這對於目前的我們來說就真的是天文數字了。
-
5 # 宇宙與科學
一光年大概等於9.5萬億千米,準確來說是9460730472581千米。
科學家們對光速如何定義做了多次辯論。丹麥物理學家Ole Christensen證明了光速是恆定的。德國天文學家Friedrich Wilhelm Bessel是第一位用光年表示距離的科學家,也是第一位用視差測量恆星與地球之間距離的科學家。在19世紀,科學家們考慮使用“光年”這個術語,但天文學家更傾向於用Parsec單位,1Parsec相當於3.26光年。
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沒有其他物體具有與光速相同的速度,因此光速是宇宙中最終的,最快的速度。那麼當年科學家是如何測量光速的呢?
許多人想出了用不同的方法來測量光速。艾弗森等人提出了現代和公認的測量光速的技術。它利用穩定的鐳射發射的頻率和波長的單獨測量。該方法產生的光速誤差為正負1米/秒。
所以天文學家認定光年是一個天文單位,不是時間單位,因為宇宙實在是太大了,用普通的千米計數不太方便,所以現在大多用光年計數。如何讓大家直觀瞭解光年的距離呢?我們可以來看一下旅行者一號,旅行者一號的平均速度為每秒17千米,如果要是想要前進1光年需要近18000光年左右……
-
6 # 地理那些事
一光年大概有多少公里?
這又是一個簡單的計算題,只需要透過光速乘以對應的時間就能輕鬆的計算出來,就是所得的數值有點嚇人而已。
大家都知道,光年是距離單位(說成長度單位也不為過),它表示光在一年中所行走的路。
現已知光速約為300000公里每秒,而一年則有24*60*60*365=31536000秒,用光每秒行走的距離乘以一年的3153.6萬秒,即300000公里/秒*31536000秒=9460800000000公里,讀作9.4608萬億公里。
既然算出來了一光年所表示的距離,那麼它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我們的地球赤道周長約為4萬公里,一光年所表示的距離是地球赤道長度的2億3652萬倍,即便是一光秒都可以圍繞地球7.5圈,日地平均距離約為149597870公里,Sunny僅需8.311分鐘便可到達地面。
再說太陽系,已知太陽系的半徑約為100000天文單位(1AU=149597870公里),相當於14.959787萬億公里,約為1.58光年。目前美國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正在往太陽系邊際進發,按照第一個成功進入星際空間的探測器“旅行者1號”計算,自1977年9月5日發射至今已累計飛行約220億公里,約為1光年的2.326‰,要飛出太陽系還任重道遠。
我們常說起的宇宙,是所有物質、空間、時間以及事物的總稱,可觀測的宇宙直徑約為930億光年,宇宙年齡約為138.2億年(歲),將已知的宇宙直徑換車公里則是8799萬億億公里,恐怕沒有比這個更天文的數字吧。
如今已知的宇宙中最大恆星是盾牌座UY,其半徑是太陽的1708倍,約為1188768000公里。根據圓周長計算公式可計算出繞盾牌座UY一圈約為7465463040公里,足足要1708個太陽並排才能與其媲美,如果在盾牌座UY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
總之,光年是距離單位,由於所表示的距離十分遙遠,因此主要應用在天文學領域,是計量天體距離的常用單位之一。 -
7 # 物原愛牛毛1
光年是一個距離單位,1光年就是光走一年的距離。我們知道光的速度是恆定的,大小為299792458米/秒,因為距離等於速度乘以時間,所以1光年就等於299792458x24x60x60x365=9.45425x10^15米,即9.45425萬億公里。
為了更形象地認識一光年的大小,我們用比較法直觀來看一看。地球的廣大我們都很熟悉,“坐地日行八萬裡”,是說地球的周長為4萬公里,北京到上海才1200公里,4萬公里夠長的了,但光一秒鐘走的距離相當於繞著地球7.5圈;地月平均距離38萬公里,光一秒多一點就到了;再看日地距離,又叫天文單位,1天文單位約等於1.49億公里,是相當遠了,但光只需8分20多秒就走完了,比起1光年來還差的挺遠;咱們接著再看更長的距離,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離太陽最遠的是海王星,它距太陽的距離為44億9千6百萬公里,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二號”探測器曾於1989年拜訪過它,探測器以每秒11.2公里以上的速度飛行了二十多年,那人類航天器至今到過最遠的有多遠?美國同樣於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探測器到今年已經飛了42年了,現在已飛到太陽系邊緣的星際介質了,距我們有210億公里左右,地面人員每次和旅行者一號進行通訊來回需要38個多小時,也就是單程光需走19個多小時,好遠啊!但還不到1光天,比起光年仍差了460倍;那太陽系多大,總能和光年比了吧?太陽系的大小目前有爭議,根據理論上假想存在的、太陽系最外圍的球體雲團――奧爾特雲作為太陽系的邊界,則它們距太陽的距離為50000到100000個天文單位,約14.9萬億公里,合1.58光年,直徑則為3.16光年,總算是超過了1光年。透過上面描述,大家對1光年有了直觀的認識吧?
光年這個單位大小在太陽系中算大的了,但如果放在天文宇觀大尺度上,這個單位又小的可憐,天文學家一般用一個叫“秒差距”或“百萬秒差距”的長度單位來衡量太陽系外的天體距離。1秒差距定義為某天體與一天文單位的對角為1角秒時的距離,合3.26光年。
好了,知道了光年的大小,讓我們來感受一下宇宙的大小吧。我們太陽系是銀河星系中的一個恆星系,銀河系大約有1500億到4000億顆類似太陽的恆星,還有大量的星團、星雲、星際氣體、塵埃及黑洞。它的直徑約為10萬光年以上,有說18萬光年。但銀河系和可觀測宇宙比起來,實在是滄海一粟,據哈勃太空望遠鏡最新觀測成果,可觀測宇宙有2萬億個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組成。可觀測宇宙直徑為930億光年,注意是“億光年”,這還只是“可觀測宇宙”,實際上的宇宙比這還要大的多。宇宙實在是太大了,大的超出了想象。
透過對光年認識,讓我們瞭解了宇宙的浩瀚,人類和宇宙相比實在是渺小,但無垠的宇宙卻終將為我們人類所認識和征服。
-
8 # 兔斯基聊科學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衡量一個比較遠的距離要用到公里這個單位。公里也叫作千米。比如某地到另外一個地方的距離是300公里。地球的半徑是6371公里,地球赤道的周長大約是4萬公里。在地球上公里作為距離單位已經足夠用了。
圖示:在地球上最長的距離要數赤道
後來隨著人類的對宇宙的不斷探索,逐漸知道了宇宙中天體之間的距離是非常大的。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把一些特別大的數字稱為“天文數字”的原因。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就是地球的衛星月球。月球到地球的距離是384000公里。這個距離足以繞地球赤道九圈半。月球距離地球已經非常遠了,但是太陽距離地球更遠。太陽到地球的距離大約是149000000公里。這個數字是不是讀起來有些費勁了?簡化一下,即1.49億公里。
在太陽系中,地球到太陽之間的距離還算是比較近的。位於海王星之外的冥王星到太陽的距離最遠的時候大約是7400000000公里,即74億公里。太陽系中天體之間的距離用公里表示,數字雖然很大,但是還能夠表示。但是,後來人們發現宇宙中的其它恆星到地球的距離實在是太遠了,再用公里來表示兩者之間的距離將會顯得非常困難。因此科學家就採用了另一種距離單位——光年。
圖示:光的傳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
大家都知道,光在宇宙中的傳播速度是最快的。光在真空中一秒鐘就能跑30萬公里。可想而知光在一年的時間內能夠跑多少公里的距離。光年就是光在一年的時間內傳播的距離。可想而知這個距離有多麼的大。一光年有多少公里呢?咱們可以大體的計算一下:300000公里/秒×60秒×60分×24小時×365日=9460730472581公里。一光年的距離大約是94607億公里!
一光年的距離是不是非常大?光年距離非常大,用來衡量宇宙中那些遙遠的天體在合適不過了。比如說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是比鄰星。比鄰星距離太陽大約是397349.4億公里,用光年表示就是4.2光年。這樣看上去是不是清爽多了?
圖示:太Sunny到達地球需要8分鐘
一光年對於我們現在的人類來講可是遙不可及的距離。用現在人類製造出的最快的宇宙飛船走完一光年的時間也要上萬年的時間。然而宇宙的尺度用光年來表示依舊是天文數字。例如。銀河系的直徑大約是10萬光年,仙女座星系距離地球大約254萬光年。
而目前可觀測宇宙的直徑達到了920億光年!這個距離如果用公里表示,後面那得多少個零啊!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算一下!
-
9 # 星宇飄零2099
光年是宇宙學裡用來計算距離的常用單位,它是代表光在一年裡所走過的距離。
在對夜空恆星和星系的測量中科學家發現,我們的宇宙實在是太大了,夜空中一顆普普通通的恆星,比如夜空最亮的恆星天狼星離我們足有81362282000000km…… 這只是一顆離我們很近的恆星,而在它外面還有更多更遠的恆星和星系……很顯然,在宇宙學裡計算天體距離時,過去的常規距離單位完全不夠用了,科學家需要一個更大的距離單位。隨著對光速是有限的認識,科學家測量了光速的值,發現它並非是無限的,而是一個非常大的數,人們正需要一個足夠大的距離單位,很自然就想到了用光速來定義,光在一年走過的距離自然就是首選。
【浩瀚星空 】
首先使用光年作為距離單位的是德國天文學家威廉·貝塞爾,他最早在1838年就首次使用光年作為距離單位,而當時測量到的光速已經非常接近我們現在的光速了,約為301000km。後來光速被越來越精確地測量,並且根據邁克爾遜-莫雷實驗測量到光速並未受經典速度疊加的影響,並被愛因斯坦在提出狹義相對論時正式確立在任意慣性系中,真空中的光速均為一個常數,用字母c表示,並最終確定為299792458m/s。
【邁克爾遜莫雷實驗】
這個數字以後不會在變了,c=299792458m/s隨著最新的米的定義的更新,自1983年起,米的長度被定義為“真空中光在1/299792458秒內走過的距離”,沒錯,“/”後面那個數字就是真空中的光速。也就是所米的定義依賴於光速,這樣,無論以後人類的測量技術有多牛逼,光速c=299792458m這個數值再也不可能在改變了。
那麼1光年又是多少米呢,當然就是1年×c啊,然而這裡的一年並不是365天,而是365.25天,也就是把四年一閏年那多出的一天給平均了,所以1年≈365.25×24×3600≈31557600秒,1光年≈31557600×299792458≈9460730472580800米。
-
10 # 推子
光年不是一個時間單位,而是一個距離單位,它的準確距離為9460730472580800米,(9460兆7304億7258萬零800米)
這個距離有多大呢,答案是太陽系的半徑就約為1光年左右,那麼人類目前最快的飛行器,大約在26.5萬公里每小時,以這個速度走完1光年的距離,至少需要四千個地球年才能辦到。
1光年的距離對於人類來說太遙遠了,但相對於浩瀚的宇宙空間來說,1光年的距離卻非常的渺小,渺小的幾乎讓人絕望。
我舉幾個例子好了,我們這個銀河系的半徑至少也有5萬年,而銀河系到仙女座的距離為250萬光年,然後包裹著銀河系,三角座以及仙女座在內的本星系群,它的範圍足足有1000萬光年那麼大。
至於本星系群之外,還有一片範圍更大的室女座超星系團,室女座超星系團覆蓋的宇宙空間範圍達到了1億光年以上。
另外人類可觀測的宇宙範圍達到了930億光年,但930億光年並非是宇宙的邊緣,在這之外仍然還有無限的宇宙空間。
總之我們這個宇宙幾乎是無限的,它似乎根本就不存在一個所謂的邊界,所以人類還是努力吧,只有我們的科技樹點到一定的程度,我們才能去更遙遠的地方......
回覆列表
其實科學家已經告訴我們了,1光年大約是94607億公里,這個長度簡直就是天文數字,因為人類目前製造過的最快速度,也不過每小時26萬公里左右,以這個速度走完94607億公里的路程,至少需要4000年以上才能走完,所以想想還是算了吧。
其實光年這個單位,普遍被用於宇宙的空間範圍,我想可能是我們這個宇宙太大了,大到一些宇宙空間的距離,必須要用數十億,甚至數百億光年來計算,那麼科學家們普遍認為,我們這個宇宙的空間範圍,至少也有920億光年左右,也就是說光從其中一邊飛到另外一邊,起碼需要920億年才能飛完。
所以1光年的距離,看起來好像挺多的,但對於整個宇宙來說,簡直就是小的可憐,不過對於我們人類來說,1光年也太大了,幾乎等於無窮無盡,例如我們這個太陽系的半徑,大概就有1光年左右,但人類目前最多隻能去月球,而月球僅離我們38萬公里。
所以人類探索宇宙的道路,是一個無比艱鉅的過程,如果我們無法發現蟲洞這樣的東西存在,恐怕是無法跨越浩瀚的宇宙時空的,要知道單單只是銀河系的範圍,就至少達到了10萬光年,所以1光年對於人類來說,只是一個探索宇宙的起點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