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琅琊利劍

    作為中國第一款第五代戰鬥機,殲-20融合了全球多種已經在使用的優秀戰鬥機的優點,美國著名的F-35戰機中使用的光電分散式孔徑系統就被用到了殲-20的身上,不過它使用了其他第五代戰機沒有使用的腹鰭。

    殲-20戰鬥機是世界上第一款鴨式氣動佈局的隱身戰鬥機,有比較不錯的超音速控制率,良好的大仰角升力特性,有較大的瞬時攻角和翻滾率,不過其鴨翼在偏轉時會產生較強的鏡面反射回波,不利於雷達散射截面的影響比一般佈局的要大的多,從目前已知的第五代戰機中得知目前使用全動垂尾的只有蘇-57,像其他的F-22,F-35都是常規的固定尾加可動舵面,殲-20的鴨翼和雙垂尾就是全動的。

    殲-20比殲-10的相對主翼位置更加靠前,力臂增大之後效用增強,因此鴨翼無需太大就可以達到所需的要求。它是第二架使用EODAS戰鬥機,是成飛研製的一款高隱身,高機動性,高態勢感知等能力的第五代制空戰鬥機,是接替殲-10,殲-11等機型的第五代重型戰鬥機,中國是繼美國以後世界上第二個從論證設計,到研發,測試,生產到最終服役全部階段的國家,2017年 3月9號,殲-20正式進入列裝序列。

    它和美國的F-22猛禽首飛同年正式立項,第一架技術工程驗證機在2009年製造成功,2011年1月11日在成都黃田壩軍用機場首飛,此後又多次進行試飛,且試飛強度也越來越大,在這個過程中,還進行了繞八字,低空高速通場後大仰角拉起,,開加力小半徑轉彎等高難度飛行動作,擁有優質的低空機動能力。

    殲-20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在進氣道側面有兩個通風孔,為了隱身用網格覆蓋了,而殲-20因為配備了大功率的主控相控雷達,因此熱量很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使用了新一代的液體冷卻系統,當然,這是國際五代機的標配之一,F-22和F-35都使用的這種冷卻方法。

    但是殲-20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它的散熱排氣口位於進氣道外側,容易被探測到,F-22和F-35的散熱口就在背部,這樣更加隱身效能更好,不容易被紅外輻射源探測到。

    有訊息稱,殲—20已經採用了局促等離子體隱身技術,反無源探測材料,可以使它效能不低於F-22。

    殲-20使用的DSI進氣道相對於F-22使用的CARET進氣道更加優質,它取消了F-22的CARET附面層隔離裝置,把附面層從進氣口上面和下面排出,不需要再另外裝一個副面層隔離裝置,減少了複雜性和重量,在超音速總壓恢復上至少不弱於F-22的CARET。

    今兒零是目前亞洲地區最先進的戰機,這讓中國在面對,日本,印度,南韓等國家的空軍是擁有明顯的優勢,相比同時期的戰績,俄羅斯的蘇霍伊蘇-57戰鬥機研製進度推遲還沒有正式交付,美國的f-35戰鬥機也因為多次出現故障導致大面積停飛,出口受阻,南韓kf-x隱形戰機被曝出,因為掌握不了關鍵技術而被迫降城四半戰機,所以江20在亞太地區還是處於領先行列的。

  • 2 # 一杆98k走天下

    感謝官方的支援

    據媒體報道,中國殲20戰機雷達總師宣稱,中國殲20戰機的雷達技術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水準,即使是和F35的AN/APG81和F22的AN/APG77相比也是絲毫不落後,尤其是在改進潛力上,中國的殲20要大得多,殲20的雷達陣面積比美國的同類要大不少,由於架構上的優勢,不但技術更完善,而且擁有更多的作戰能力,美國空軍的APG77和APG81雖然非常先進,但本質上都是一款作戰能力不夠完善的雷達,而中國空軍殲20的雷達就要強大不少了,對於中國空軍來說這當然是個好訊息,殲20戰機的雷達技術越先進,中國空軍在面對美國空軍的時候就能佔據越大的優勢,尤其是在制空能力上,在現代戰場上,制空權幾乎等於一些。

    APG77是一款先進的對空雷達,其對空探測能力高達240千米,但這款雷達的多用途作戰能力略有不足,比不上APG81雷達,而APG81雖然擁有強悍的多用途作戰能力,同時可以保證通訊、電子戰等多方面的需求,但對空探測能力僅有不到200千米,甚至無法保證AIM120D導彈的需求,並且在空戰能力上,APG81一直有不小的需求,這直接導致F35戰機連格鬥彈艙都沒有,制空能力非常有限,僅僅和四代半戰機相當。而中國的殲20雷達在基礎上就比APG77和APG81要優秀的多,因為殲20相對較大的機頭截面積,殲20戰機的雷達要比APG77和APG81都要大,並且中國的雷達架構有著優勢,這讓殲20雷達綜合了APG77和APG81的優點,同時因為中國殲20的先進雷達和全向探測系統以及光電總和探測系統上的優勢。

    再加上先進的全向發射導彈,殲20戰機能夠輕鬆擊落絕大多數戰鬥機,即使是面對F22和F35也能保證優勢,並且未來中國空軍一旦研發出更強大的戰鬥機雷達,就可以更輕鬆的裝備在殲20戰機上,而美國空軍的F22和F35就未必能保證這種優勢了,F22和F35戰機的機頭截面積太小,F22的長度僅有18.9米,而F35僅僅只有15.6米,相對較小的機體雖然保證了其能夠在航母上攜帶更多的數量以及擁有更大的部署優勢,但也導致了改進潛力和持續作戰能力都要小的多,F35只有輕型戰鬥機的機體讓這款戰機在改進上問題頗大,雖然一直在提升發動機的推力,但依舊無法保證超音速巡航能力。

    而F22戰機的作戰能力也一直受到質疑,最重要原因就是其只有700千米的作戰半徑,遠遠比不上中國空軍的殲20,甚至比起美國空軍上一代的F35戰機在作戰半徑上都沒有優勢,這就是機體小帶來的壞處了,這是美國空軍最不想看到的了。相對於美國空軍來說,中國空軍雖然一部分技術上已經開始接近,但中國空軍的作戰能力比起美國還有很大差距,因為在質量上和特種機規模上,中國比美國都是遠遠不足,至少還需要10到20年時間才能追上

  • 3 # 踏雪無痕0668

    殲20是一款十分追求隱身效能、態勢感知能力,並要求具有優異的超巡效能、亞跨音速機動效能的一款戰機。

    在隱身能力方面,殲20處於接近F-22,略強於F-35,大大強於蘇57的位置。顯然,蘇57跟沈飛的“雪鵠”是一對“難兄難弟”。

    在態勢感知能力方面,殲20強於F-22,與F-35各有優勢(但最大探測距離要比F-35高不少),明顯強於蘇57(蘇57雷達尺寸偏小)。

    在機動性(包含超巡能力)方面,殲20大大強於F-35,但與F-22或者蘇57的比較,還要看其完善版的發動機的最終推力有多少。至少在目前,殲20在飛行中已經表現出了比殲10好不少的穩定盤旋能力、瞬間盤旋能力,以及大迎角飛行能力。

    在武器掛載方面,殲20所掛載的中國新一代的空空導彈PL-15和PL-10,和F-22、F-35處於同一個檔次,比蘇57所掛載的R-73、R-77的改進型,要先進半代。

    世界共認四代機(俄稱五代機)的四個要件:

    一,隱身,超低雷達探測面積,由於採用了噴口處理,武器、油箱內建,機身幾何及塗料吸波處理,美國的F一22和中國的殲一2O在雷達上的反射截面也就o.1平方米。

    二,超音速巡航,瞬間可達1.3馬赫以上甚至2馬赫,持續1小時左右,一般飛機不能望其項背,一航導彈也無能為力。

    三,超機動飛行能力。由於採用了可旋轉的向量噴口,機動靈活。

    四,先進的航電及多功能高階資料鏈,可超視距攻擊。

    發動機的推重比影響著殲-20的超音速巡航功能,也是殲-20的一個短板,如果發動機加以改進,其完全達到五代機要求。

  • 4 # 狼煙火燎

    首先對於戰機的劃代來說,國內媒體普遍向西方靠攏,喜歡稱呼殲20為四代機(五代機是蘇俄標準體系),但是現在西方又開始轉變了,普遍又把我們稱呼的三代半戰機稱為四代機,將F22、F35等劃分到五代機行列,國內媒體並沒有轉變這種思維,因此這裡個人覺得還是稱呼殲20為四代機比較合適!殲20是否符合四代機標準呢?其實四代機目前根本沒有一個明確的統一標準,最初各國都是參考F22那一套4S標準,但是後來發現這個起點太高了,連美國自己搞的F35也達不到這個標準體系,因此現在各國基本把超音速巡航這條選擇性的遺忘,能夠達到其他3S標準就達到4代機要求了,而這些效能中隱身效能被排在了第一位,殲20是標準的隱身四代機,戰鬥力比之三代、三代半是碾壓的,至於與四代機的F22、F35或者蘇57比較到底如何?到底誰有誰劣?現在還根本沒有定論,各國四代機的資料其實都是絕對保密的,至於其他都是媒體的紙面資料分析+亂猜測而已!

    首先說說四代機有著4S標準:

    第一,具有超強的隱身能力。

    第二,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

    第三,具有優異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以及資訊融合能力。

    第四,超機動能力

    第一,殲20具有隱身能力自然是毫無疑問的。

    隱身性方面來說,目前公認F22是最強的,殲20和F22有一定的差距,如果按照媒體公佈的資料來說其實差距並不是很大,有媒體公佈殲20的正面雷達反射面積為0.01㎡(這個資料其實只是媒體的猜測,個人比較懷疑),其實到達這個量級上即使F22達到了0.001㎡其實差距都是很小的了。

    但是如果經過專業分析就知道其實殲20的隱身性和F22差距是很大的,以上資料如果真實其實也是在平飛巡航的時候的資料,如果戰機進行姿態調整呢?比如殲20的鴨翼目前就有很大爭議,主流的觀點是鴨翼在機翼前緣傾斜狀態,巡航時不會影響隱身狀態,但是飛機調整姿態時鴨翼偏轉就會破壞外形的隱身性,而F22採用的平尾調整姿態,偏轉時機翼可以遮擋很大部分雷達波,隱身性更強,當然之所以採用鴨翼,其實就是因為發動機效能不足,彌補機動性最好的方法就是鴨翼佈局,這樣的設計也讓殲20沒有了回頭的機會了,即使WS-15成功後也無法改變這個氣動佈局了!當然對於殲20的全動小垂尾+腹鰭組合的做法比較F22的超大垂尾的隱身性優劣問題,這個爭論很大,個人覺得殲20的設計也許更好一些!

    還有,外形折射雷達波隱身僅僅只是隱身的一部分,隱身塗料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內容,平心而論,美國在這方面的有著絕對的技術領先優勢,中國、歐洲在這方面與之相比有著較大的差距,俄羅斯的差距就更大了!隱身塗料對戰機的隱身性是非常關鍵的一環,殲20在這方面肯定輸給了F22。

    同時,F22採用了大S進氣道全權避免了雷達直接照射發動機葉片以及形成放大效應的問題,隱身性非常好,但是難製造、進氣有損失而且增加自重,F22也是為了隱身付出血本來成就大業!另外F22採用二元矩形截面向量噴管,大幅抑制尾噴口氣流的紅外輻射,個人看過F15和F22的尾噴口的紅外對比,F15尾噴口紅外輻射顯示閃耀得可以亮瞎人的眼睛,而F22的紅外輻射僅僅比自身其他部位亮一點而已,其強度恐怕連F15的20%都不到(具體圖片暫時找不到了)。要知道今天的裝置對紅外輻射的探測距離相當厲害,三代半的IRST系統已經能夠探測到80~100公里外的較強紅外輻射源,還有F35的EOTS系統都是相當厲害的,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飛機的隱身性將大打折扣,殲20沒有類似的設計,而且發動機動力不足還得經常開加力,紅外輻射就更明顯了!殲20在這方面又輸了一籌!

    所以說殲20其實與F22的隱身能力是有較大差距的,這點不得不服!

    第二,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

    超音速巡航能力的好處不用多說了吧,能夠更快的抵達戰場,未來戰爭的節奏會越來越快,時間對於戰爭來說是無比重要的。另外,在超音速狀態下發射導彈,射程會直接擴大20%~40%,這一點應該很好理解吧,帶來的直接好處就是相同的導彈但是F22憑藉射程優勢可以先敵開火,未來空戰先敵發現、先敵開火就是絕對優勢,要想後發制人基本只有被擊落的命運!

    因此四代隱身戰機,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是各國必須滿足的,雖然現在除了F22其他的都達不到!超音速巡航讓戰機能夠更快支援己方行動,更快抵達戰場,在同時發現對手時具有先敵開火優勢。

    遺憾的是中國的WS-15發動機現在還正處於研發,研發到何種程度根本沒有普,現在只是勉強用著WS-10B(另說是WS-10C,因為殲20的尾噴口形狀與珠海航展殲10B的外型上明顯不一樣),中國在發動機方面一直都比較落後,很遺憾殲20目前並沒有超音速巡航的能力!

    第三,具有優異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以及資訊融合能力。

    殲20目前只知道使用的中國最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具體型號還不知道,但是與F22使用的APG-77雷達還有較大差距,目前這款雷達在2011年已經升級到V2版本,這款雷達的探測效能已經超越了老式預警機,這個可以腦補一下是什麼概念!

    美國APG-77雷達的最大的特點就是很強的低頻探測能力,其發射雷達波能量很小二具有低截獲率能力,使F/A-22在瞄準鎖定敵機時,其雷達警報接收機和電子干擾裝置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被F22鎖定了,而且升級到V2版本後,又增加了側視AESA,提高了態勢感知和情報收集能力,並對於通訊能力也進行了較大的提高。

    而殲20雖然不知道有源相控陣雷達型號,但是其探測能力走了與F22相反的道路,比如殲20機頭雷達罩就足夠大,AESA雷達的T/R元件據說高達2000到2200個之多,發射功率在24千瓦,全球最大,提高功率以提高雷達波強度來增強更遠的探測能力,這一點其實與F22探測能力上可能不相上下,但是技術含量上差距巨大,隱蔽性方面也差距巨大,F22可以做到殺“敵機”與無形,但殲20顯然無法做到!

    另外在資訊融合方面這點與美軍的差距就更大了,美國正在組建新一代的資訊融合網路、新一代的資料鏈系統,這個其實在F35上應用更多一些。但這方面是我軍弱項,目前中國的資料鏈系統基本達到美國link16的水平,這其實只是美軍在上世紀80年代的發明!

    當然比之F22,殲20的優勢就是類似於F35系統的EOTS、EODAS光電紅外整合系統,這一點後發優勢還是很明顯的!

    第四,超機動能力

    F22的機動性毋庸置疑是非常讓人驚歎的,美國公佈的F22那一套超機動效能非常強悍,而且兩臺F119發動機提供的強悍動力也保障了F22這樣的能力。

    殲20的機動性主要依賴向量噴口發動機,以及鴨翼和全動垂尾姿態調整能力,在360°的向量噴口調整比之F22的二維向量調整在機動能力上有一些小優勢,還有鴨翼的典型特徵就是強行提高抬頭力矩,減小轉彎半徑,機動效能力上應該是比較強的。

    但是殲20拉長了機身,翼展比較小,這樣的佈局明顯的高速效能極佳而機動能力不足,因此綜合比較來說殲20的機動性肯定不如F22,即使換裝了WS15發動機後也應該無限接近F22的水平而已!當然這個只是個人見解,並不權威!

    綜上所述,殲20是中國戰鬥機研發能力上的一款翻身仗戰機,是中國追趕美國,超越世界其他國家的一款頂級四代機,可能現在的整體效能上與美國的F22還有一些差距,或者很大差距,但是這只是起點,我們後勁十足!

    其實我們想一想,殲10戰機研發了多少年?中國殲10戰機在2004年服役,才具有能夠獨立研發三代機的能力,那時候的我軍和美軍就是天壤之別。

    到今天中國空軍已經有了和美國空軍正面對抗的實力了,這個進步之大連美國都感到驚歎,美國這些年真正感覺到對手來了。要知道這樣的變化才僅僅15年而已!

  • 5 # 海事先鋒

    殲20的效能很好,五代機裡排名第一。世界上有4款現役五代機,按照服役的時間順序,分別是美國F22A、F35、中國殲20、俄羅斯蘇57。這四款五代機各不相同,承擔的任務也不盡一樣,體現出中美俄三個大國不同的軍事作戰思維。

    這四款五代機中,只有F35是中型五代機,他的個頭最小,只有一臺發動機,是四款五代機中整機推重比最小的,也是現役四款五代機中唯一不能使用側彈倉發射格鬥空空導彈的型號,蘇57雖然也沒有側彈倉,但是人家機翼根部有兩個繭包,這兩個繭包內裝有R-73導彈。F35戰鬥機是多國聯合研發,而且是偏重於對地打擊的,因此他是一種空戰能力較差的五代機。

    既然F35不成器,那麼蘇57又如何呢?根據俄羅斯紅星電視臺拍攝的蘇57戰鬥機專題紀錄片,蘇57確實有他的長處和劣勢,蘇57是一種縱深打擊的戰鬥機,他的航程很遠,載重很大,可以攜帶4枚KH59MK2巡航導彈,他可以使用兩臺117S大推力三維向量發動機。但是他的劣勢也很明顯,比如他不是一款真正意義上完全隱身的戰鬥機,他只在機頭部分塗抹了12層隱身塗料,機體部分沒有塗抹,這是節約成本,但是也影響了隱身效能。

    F22A最大的劣勢則是雷達電子系統。雖然在F22A誕生的上世紀90年代,他是世界上獨一無二最先進的戰鬥機,也首開五代機之先河,但是F22A是現役四款五代機中,唯一一種只有單部有源相控陣雷達的飛機,這和傳統的四代機沒有什麼區別。殲20、F35、蘇57這三款戰鬥機都不僅裝備有主雷達,還在機頭側面和機翼外緣裝備了雷達副天線,擴大的探測角度和範圍。

    同時,F22A也沒有裝備EODAS和EOST這兩種目前現役五代機必須要有的反隱身作戰裝備,他們是紅外/光電探測跟蹤系統,可以對導彈進行火控,蘇57雖然也沒有這些裝備,但是可以掛載EOST吊艙來解決這個問題,殲20和F35都直接把相關裝置嵌入在機頭之下,使得戰鬥機本身就有強大的反隱身作戰實力。

    因此綜合看來,世界上最好的五代機就是殲20了,最差的就是F35了。當然,這也不是說殲20就沒有他的缺點,他也有諸如發動機推力小,沒有向量能力等缺點,但是隨著WS15的裝備,這一問題也會逐步得到解決的。

  • 6 # 王牌武器庫

    在當今的世界上,目前一共有4款五代機,這四款五代機分別是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F-22、F-35,以及中國的成飛設計並生產的殲-20,還有俄羅斯聯合飛機集團-蘇霍伊公司的蘇-57戰鬥機。自從這四款五代機問世之後,很多人都想拿這四款五代機作比較,很多人都認為這四款五代機的排名順序為F22、F35、蘇57、殲20。對此,筆者認為這是個錯誤的排名。

    殲20是中國成飛研發的隱身戰鬥機,殲20與美國的F22戰機同時立項,由於中國在航空上要落後於美國,因此去年中國的殲20才列裝部隊。殲20採用了單座、雙發、全動雙垂尾、DSI鼓包進氣道、上反鴨翼帶尖拱邊條的鴨式氣動佈局。頭部、機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傾斜,起落架艙門為鋸齒邊設計,殲20採用了更好的隱身材料,這是所有的五代機都不具備的。由於中國雷達早已經成為了世界的領頭羊,殲20裝備的有源相控雷達在遠距離就能發現目標,殲20在航電上也要比其他五代機都有先進。並且,殲20還運用了全景像頭盔顯示系統。

    在前一段時間美媒稱中的殲20適合遠端攻擊,那是因為殲20裝備了中國最優秀的空空導彈霹靂-15,霹靂-15使用了雙脈衝火箭發動機,這使其射程達到了200公里以上,可以在敵機還沒察覺的情況下發起攻擊。這種優勢是其他五代機所不具備的。

    除此之外,殲20作戰半徑2000公里以上,遠超其他五代機的作戰半徑,雖說現在殲20使用的發動機是渦扇-10B發動機,在機動效能上有一點缺陷。最近,中國為其研發的渦扇-15發動機也疑似進入最後階段,而渦扇-15發動機的推力將會與俄羅斯的產品30、美國的F35戰機所使用的F-135發動機18噸持平,因此換裝渦扇-15發動機之後的殲20,任何人都不敢說殲20不適合近戰了。除此之外,未來殲20還好裝載上鐳射武器,到時候殲20作戰力將會更加的強大,筆者認為,殲20在五代機的地位絕對的是排名第一,毫無爭議的第一。

  • 7 # 大志遠思想空間

    殲20效能怎麼樣?處在什麼位置?做一個形象的比方,不說效能,相當於看人生。人生百年,戰鬥機一般算做50年,從首飛算作出生。

    世界上現在有4種隱身戰鬥機,F22,F35,殲20,和蘇57,他們算上是四兄弟,江湖上的四大高手。

    F22生於1997年,首飛成功,2005年長大,形成初步戰鬥力。相當於人生的16歲,人正青壯年,英氣風發,羽扇綸巾,因為厲害,獨自闖蕩江湖。因為是高手,打遍天下無敵手,成了獨孤求敗,成了人們心中神一樣的角色。到了2019年,F22相當於人過40了,年已不惑,不過依然是第一高手,依然在頂端。

    F35生於2006年,2012年裝備部隊,2016年形成初始戰鬥能力,已經參加實戰。 這個小夥子現在已經26了,已經想著獨當一面了。個長得胖胖的,胖的像個肉球,有個外號叫肥電。人很壯實,個子有些矮小,跑的也不算快,不過多數人都怕他,因為下手黑,本領有些強。

    俄羅斯的蘇57,生於2010年,現在還沒有長大。按照人的生命來說,已經年過18,還不能頂家立業,家長還在猶豫,是不是能夠獨立門戶呢?因為天生有點兒眼神兒不好,看不清隱身高手,也就是自己不隱身,而自己在隱身對手好像沒穿衣服,弄得很不自在。

    殲20出生於2011年,2018年形成初始戰鬥能力,能夠和高手過招了。按照人的年齡,已經16了,長了個大個子,神采奕奕,樣子已是虎背熊腰的大小夥子了,屬於青春期往青年上走。但小夥子還需要再成長,畢竟還非常年輕,需要鍛鍊,會越來越壯實。主要換上動力,經過強筋壯骨,若論單打獨鬥,老大哥F22也會甘拜下風,這位老大高手心裡很糾結。

    這就是四大高手,誰是第一第二不重要,關鍵有,有高手,這就是實力,這是強國強家的標誌。我打的比方恰不恰當呢?

    (這圖片是已經裝備部隊的三種隱身戰鬥機,光看大俠的臉龐,你能看出來他們分別是誰嗎?)

  • 8 # 航空視界

    殲-20威龍戰鬥機是中國研製的一款具備隱身能力新一代空優戰鬥機,這款戰鬥機除了具備隱身能力之外還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超視距打擊能力和超強的機動能力。殲-20戰鬥機採用鴨翼結構和全動垂尾設計,這款戰鬥機擁有眾多的氣動舵面,目前使用的發動機是從俄羅斯引進的AL31F的改進型號,AL31F是一款在蘇-27系列戰鬥機上大批使用的大推力渦扇發動機。未來將換裝中國產大推力渦扇發動機,而且將是一款採用向量噴口的發動機。

    殲-20威龍戰鬥機的誕生代表了中國航空工業的一個突破,之前中國是在追趕世界水平,包括殲-10戰鬥機就是一個代表,如今隨著殲-20戰鬥機的服役,讓空軍獲得了一個明顯的技術代差優勢,因為殲-20戰鬥機是一款典型的第五代戰鬥機。第五代戰鬥的研製標準是以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22A猛禽戰鬥機為代表,這就是所謂的4S:隱身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超視距打擊能力和超強的機動能力。

    中國的世界上第二個研製和裝備隱身戰鬥機的國家,而且還在進行第二款隱身戰鬥機的研製工作,這就是FC-31隱身戰鬥機。美國裝備了世界上最多的隱身戰鬥機,包括F-22A猛禽戰鬥機和F-35閃電II戰鬥機,目前美國空軍擁有186架F-22A猛禽戰鬥機和197架F-35A閃電II戰鬥機。

    F-22A猛禽戰鬥機,F-35閃電II戰鬥機和殲-20威龍戰鬥機這三個型號是世界上公認的第五代戰鬥機,而且還都是已經服役的隱身戰鬥機。殲-20戰鬥機是一款重型戰鬥機,具備超遠的航程,這是包括F-35閃電II戰鬥機和F-22A猛禽戰鬥機所不具備的效能。殲-20在使用現有的發動機就可以輕鬆實現超音速飛行能力,而這個和殲-20優秀的氣動外形設計有很大的關係。殲-20戰鬥機採用了內建彈艙,可以實現多項武器的掛載,殲-20戰鬥機已經成為了空軍的一款拳頭裝備。

  • 9 # 鷹鴿分析

    評價一款武器裝備綜合性能如何,除了有限的技術設計推斷之外,更多的應該是聽聽使用者對於手中武器的評價,這或許要比數字層面上的對比來的更實在。中國首批駕駛殲-20的飛行員對於殲-20給予“進入超音速就是它的天下”的高度評價,由此可見殲-20的效能並不弱於國際上同類產品。作為一個資深軍迷,對於殲-20的關注至今也有十年時間,它是我個人心目中最優秀的一款戰機,儘管國內對殲-20褒貶不一。

    截止目前,技術發展相對成熟的五代機主要有美製F-22、F-35,、俄製蘇-57和中國殲-20四個型號,實際列裝部隊服役的只有F-22和中國殲-20(至於F-35雖列裝多國但頑疾纏身,故而不計算在內)。美俄三款五代機皆採用了常規氣動佈局設計,唯獨殲-20一反常態採用了鴨翼式氣動佈局設計。總體來看,F-22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優秀五代機,蘇-57是世界上詬病最嚴重的五代機,殲-20兩極分化,一邊吹噓天下無敵,另一邊貶至三代改行列。

    殲-20相比世界上其他同類戰機,除了國內輿論近幾年頻頻引用的“後發優勢”之外,殲-20最大的優勢在於其設計優勢。

    該型機採用獨創的小展弦比升力體邊條鴨翼式氣動佈局設計,說白了就是將鴨翼式氣動佈局透過增加邊條與機身、機翼實現完美融合,最大限度的在隱身性和跨音速機動能力之間取得完美折中。從而在根源上徹底解決了國際航空界有關鴨翼設計與隱身性之間處理的問題,殲-20如此設計主要和中國對於其的作戰運用定位有直接的關係,此外成飛經過對殲-10的設計和改進,鴨翼技術也相對趨於成熟。

    也可以說殲-20整個氣動佈局設計的根本追求就是超機動性和敏捷性。除了前部鴨翼邊條體設計之外,該型機還採用了較大的機身長寬比設計,機身長度約20.3米(不包含空速管),略長於F-22的18.92米;結合全自動垂尾以及尾腹鰭設計,保證了殲-20較好的超音速機動效能,單純從設計理論層面看,殲-20是當前飛行速度最快的五代機。鴨翼式氣動佈局有利於跨音速飛行和大迎角下的機動性,同時輔助以完整的襟翼和邊條體。綜合上述設計,使得殲-20在氣動佈局上得到較為全面的最佳化,設計之核心機動性、敏捷性和可操縱性達到設計要求。

    由於中國航空工業發展一直受到發動機的制約,軍內將其稱為“心臟病”。殲-20充分發揮後發優勢,在設計理念、航電裝置以及效能指標都基本滿足超越或接近F-22的水平,但配套發動機的研製進度並沒有如願趕上殲-20其他系統的研發進度,最終導致了一個很尷尬的局面就是,殲-20最大的超音速巡航速度優勢被無情的遮蔽了,成為外界質疑、詬病殲-20的主要證據。

    目前尚沒有可靠證據顯示殲-20換裝了配套發動機,且從殲-20自2017年服役空軍作戰部隊至今直保持最低數量並沒有投入量產就可以得到佐證。有關列裝之處,飛行員所講的“進入超音速就是它的天下”的讚譽,很大程度都來源於殲-20成功的氣動佈局設計,以氣動設計彌補發動機推力不夠的案例僅殲-20如此;這也從側面進一步反向印證了殲-20氣動佈局設計之優異。

    此外,殲-20後發優勢主要體現在航程和機載武器系統上。殲-20發展融合了一些新興技術在裡面,根據航展展出材料顯示,殲-20很可能使用了該型材料,從而替代傳統的吸波塗料或者降低吸波塗料的使用比例,這對於降低戰機使用成本和提升可維護性有重要意義,同時對提升航程和載彈量有一定助益。殲-20機載武器主要以霹靂-10和霹靂-15為核心,從當前使用霹靂-8和霹靂-12組合來看,未來殲-20制空作戰可構建以霹靂-8/10近距格鬥彈、霹靂-12中距彈和霹靂-15遠端截擊彈組成的遠中近綜合空中攻防體系。

    綜合上述來評價,殲-20是款作戰效能比較優異的隱形殲擊機,是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的集大成者,雖有一些小瑕疵,但基本滿足中國海空軍未來作戰需求,從研發歷程、服役進度以及實戰化訓練成果等多個角度綜合來看,殲-20處於一個相對靠前的地位,優於美製F-35和俄製蘇-57以及其他在研隱形戰機,擁有和美軍神化的F-22一爭高低的實力。

  • 10 # 英雄光

    這個問題真的是老生常談了,題幹部分可以分為兩個問題“J20的效能如何?”“在五代機中怎麼樣?”

    我先來回答第一個:J20的效能怎麼樣?很簡單,我不知道。如果你問我J20的設計側重什麼?而這些設計會導致哪個方面有問題?這樣的問題,我還是能夠解答一二的。

    但是如果是“J20的效能怎樣?”這樣的問題,我想目前能夠在網上披露的大部分人都是在以自己的理解在分析罷了,沒有一些真實的資料作為基礎,怎麼可能知道J20的真實效能如何。

    舉個例子,我們不知道J20的各種條件下的具體航程,就不可能得出J20航程大或者小的結論,所有的分析也只是在分析罷了,沒有實際的意義,資料一出來就知道強弱了,誰知道可能存在的問題,解決了沒有。

    J20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鴨翼

    而且中國軍方對於這些的資料的保密性做得很好,目前大部分在服役的飛機的效能引數都是不會在開源網站上公開的。這一點其他國家的做的也不錯,但是其在宣傳時也總會有一些資料或圖片流露出來,比如F-35的資料。而且在保密期間過後,這些資料也會公開,比如F-15,F-14,蘇27的飛行手冊解禁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是在中國你根本看不到類似的資料解禁,不只是軍事,政治也一樣,這是老傳統了。其實這樣也好,高度保密的部分總留有神秘性。

    回到正題,個人認為J20的效能可以透過以下幾點高為度概括:(正如前文所說,這只是我個人的分析,帶有極大的不確定性)

    優點:在總體的氣動外形方面,J20的鴨翼+三角翼,大長細比機身都是最佳化超音速波阻,我們完全可以說J20是為超音速而生,從這點來看,J20是絕對成功的。

    缺點是:1.J20想要超巡是有難度的,2.J20並不擅長於亞音速機動能力,3.鴨翼和腹鰭會影響正向和側向RCS。

    簡單的說一下原因,對於超巡來說,有三個難點分別是超音速波阻,超音速狀態下的配平阻力以及發動機三點。J20的超音速波阻經過最佳化,但是對於鴨翼機來說,由於力臂長短的問題,配平效率比平尾低,況且J20的重心位置會加劇這一難度,因為J20的主翼十分靠後,鴨翼也不靠前在進氣口的位置,相對於一般的遠距耦合機型來說,這個鴨翼的位置已經十分靠後了。這就進一步縮短了鴨翼的力臂長度,那麼配平阻力顯而易見的就是難點。

    對比上圖的J20和颱風我們可以看出來,同樣是遠距耦合,兩者主翼和鴨翼的位置差距

    對於發動機來說,要想適合超巡,涵道比和增壓比要儘可能的小,然後就是儘可能的提高渦輪前溫度。J20想要更輕鬆的超巡無疑對接下來的WS-15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J20並不擅長於亞音速機動能力,無論是亞音速下的能量機動,角度機動,還是過失速機動能力,具體原因是J20的推重比,較大的亞音速誘導阻力系數,還有鴨翼的配平力矩問題都是難點。

    因為鴨翼+三角翼的優點是減小跨音速區間的波阻,缺點就是亞音速下的誘導阻力較大,這是無法避免的,後掠翼機型就是這樣,在機翼方面無法同時做到超音速和亞音速一起優秀,因為展弦比,後掠角等引數是固定的。除非是變形翼,在飛行過程中改變機翼的展弦比和後掠角。

    J20的隱形能力總體來說是世界一流的,但是其正向,側向RCS值會受到鴨翼和腹鰭的影響。上世紀NASA委託波音做的研究,只要是鴨翼機就無法做到“low observable”

    第一張圖中的×和第二張圖的右下角“RCS”

    “J20在五代機中的地位如何?”這個問題很難去回答,因為比剛才那個還沒譜,如果說效能強大與否還能簡單分析一二,這個問題只能得到充滿偏見的答案。

    因為就連效能如何,都是估計出來的,怎麼可能會比較出一個高低?就算F-35目前可信的資料比較多,但是空缺的依然太多了,別說剩下三架飛機。

    J20我之前說過,F-22的資料現在依然是個謎,就連空重都不清楚。蘇57更是一點訊息都沒有,還是去年才知道蘇57也有內建彈艙,資料就更別想了。

    航展之類的,除了F-35和F-22比較賣力,J20就是出工不出力,蘇57我印象中都沒參加過航展,演習就更扯了。

    所以就算沒有資料,其他的比較途徑還是無法得出結論,所以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充滿偏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預防腎結石的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