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是郭十一吶
-
2 # 1吃貨
在古代的時候驚蟄又被稱之為“啟蟄”,該節氣一到也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驚蟄的意思是說進入該節氣以後,之前入冬藏伏土中的昆蟲會伴隨著雷鳴而被驚醒了,經歷過一冬的蟄居,又要出來活動了,“春雷驚百蟲”就是這個意思。
-
3 # 雅蘭星空2
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3個節氣,更是干支歷卯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曆3月5-6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345°時。此時氣溫上升,土地解凍,春雷始鳴,蟄伏過冬的動物驚起活動,故名。
-
4 # 玄生道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為驚蟄節,對應卯月。二十四節氣命名分別反應了,天地人三氣。其中,驚蟄為反應地氣的。
代表萬物復甦,對應六十四卦中的震卦,萬物出乎於震,大地一聲雷,陽氣自地下湧出地面,萬物復甦,地蟲始動,氣溫開始回升,春耕開始。
-
5 # 一川TOP
在古代驚蟄代表著驅趕黴運,驚蟄也象徵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燻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黴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很多人都將“打小人”神化,其實此純粹是民間習俗而已,打小人的用意在於透過拍打代表對頭人的紙公仔,驅趕身邊的小人瘟神,宣洩內心的不滿。
-
6 # 汲聖堂中醫陶秋蓮
驚蟄,代表萬物復甦的時候,古稱“啟蟄”,因避劉啟的名諱改成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太陽到達黃經345°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此前,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驚蟄節”,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稱為“驚”。故驚蟄時,蟄蟲驚醒,天氣轉暖,漸有春雷,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古代分驚蟄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驚蟄三候所代表的花信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薔薇。”。
-
7 # 老曹偉慶
驚蟄,要分開來回答,驚是一聲雷聲,大地震動。蟄是冬眠的動物,合起來到了驚蟄節,冬眠的動物都甦醒了。但要記住俗語,雷響驚蟄前四十九天不見天。
-
8 # 北晨光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斗柄指向法,鬥指丁為驚蟄;定氣法,太陽到達黃經345°時為驚蟄。於公曆3月05-06日交節。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驚蟄”標誌著仲春卯月的開始。
-
9 # 茅臺祁同偉
驚蟄
這個節氣表示“立春”以後天氣轉暖,春雷開始震響,蟄伏在泥土了的各種冬眠動物將甦醒過來開始活動,所以叫驚蟄。這個時期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孵化。中國部分地區進入了春耕季節。諺語云:“驚蟄過,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驚蟄一犁土,春分地氣通。”“驚蟄沒到雷先鳴,大雨似蛟龍。”
-
10 # 認識你真高興
驚蟄二十四節氣之一。意味著春天來了,一聲驚雷震醒冬眠的動物。其實不打雷動物也該醒了。因為暖流來了,動物已感受到了春暖的氣息,所以萬物復甦。驚蟄時節春風冽,天氣風乾,所以出了驚蟄吃梨的習俗!有利於清咽利肺,有益身體健康。
回覆列表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鬥指丁,太陽到達黃經345°,於公曆3月5-6日交節。驚蟄,為干支歷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萬物出乎震,乃生髮之象。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在二十四節氣中,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自然節令的反映。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驚蟄節氣在農耕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自古以來中國人民很重視驚蟄這個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節令。
驚蟄就是春天的第一聲驚雷,所謂“春雷驚百蟲”,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一歲十二個月建,每月對應一卦,卯月(包括驚蟄和春分兩個節氣)對應的是雷天大壯一卦;大壯卦的卦象就是天上開始打雷了,雷在天上響,非常形象。驚蟄是卯月之始,“卯”,冒也,萬物冒地而出,代表著生機;所以卯月(二月)也是能量迸發的月份,一年春耕由此開始了。驚蟄節氣的標誌性特徵是春雷乍動、萬物生機盎然。從中國各地自然物候、氣候程序看,“驚蟄始雷”僅與中國南方部分地區的自然節律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