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真實的歷史是怎樣的?皇后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為何留下了千古罵名?
5
回覆列表
  • 1 # 邏輯文史游

    一些喜歡玩“標題黨”或者是“把無知當博學”的自媒體一定會喜歡創造出“狸貓換太子”的編劇了,畢竟這個編劇算是他們的祖師爺,首先說下結論,狸貓換太子純屬是民間YY然後被寫進小說裡的事情,根本沒可信度。

    網路時代的發展湧現出大批“歷史穴家”,他們有是一句話就能帶動網民的思維節奏,又因為過去的事情誰也沒有親身經歷過,所以沒事質疑一下古人說不定也會成為熱搜,比如這幾年就有什麼秦始皇其實是女人、諸葛亮和劉協是同一人、李世民非漢人血統等說法。而狸貓換太子的主人公宋仁宗趙禎(第一次見他的扮相還是《少年包青天》裡的佟大為了)因為母親李氏的身份原因就成了後人創作的物件。

    李氏本來是章獻太后的一個婢女,一日真宗來看望她,閒聊之餘想洗手,恰好端上水盆的就是李氏。真宗可能是個手控,就讓李氏抬起頭來,發現這小姑娘長得賊水靈,就心潮澎湃,和她搭話。這時李氏不知是抖機靈還是害怕龍顏,居然說昨天夢見赤腳大仙降臨要做皇帝的兒子。真宗當時正好為了沒兒子的事情發愁,於是滿臉笑容的拉著李氏回到了寢宮為其滿足願望,第二年仁宗就出生了,但同時劉娥額兒子也出生了,可惜夭折,所以劉娥就搶來小仁宗說是自己所生,真宗雖然知道這事,但在種種原因下他還是默許了劉娥的行為。

    所以仁宗登基初期也一直認為自己的生母是劉娥,知道當了十幾年皇帝后才知道李氏的事情。但仁宗的經歷給了後人不錯的選材,於是我們就能看出小說《三俠五義》中直接說仁宗是狸貓換的(要是熊貓那就好玩了),當然還是名曰《狸貓換太子》的戲劇。好在這一虛構的戲份最終還是以仁宗認親的完美結局做了收尾,也算是留下了一點文人的風骨了…

    所以現在的假新聞製造者們是不是該“殺”?

  • 2 # Callme不韋

    狸貓換太子出自清朝石玉昆石三爺的《三俠五義》的第一章,講的是北宋真宗皇帝的兩位嬪妃劉氏、李氏同時懷孕,為爭奪正宮國母之位,劉氏將李氏生下的皇子換成了一個剝了皮的狸貓,並汙衊李氏生下妖孽。

    真宗將李氏打入冷宮,立劉氏為後,後來李氏所生男嬰登基稱帝,就是宋仁宗。包拯陳州勘察國舅龐煜放賑舞弊案歸來的途中,受理李氏冤案,查明狸貓換太子的真相,迎李妃還朝。

    這個故事跌宕起伏,動人心絃,並廣為流傳,但這是假的, 包拯是1027年中的進士,之後辭官孝養雙親,直到雙親過世,守孝期滿的1041年才再次當官,而李宸妃在1032年過世的,包拯不可能審這件案子。至於真相,前段時間演的《將軍在上》到是把宋仁宗的真實身世說了個差不多。

    根據《宋史》記載,李氏地位卑微,是以劉氏侍女的身份入宮的,真宗皇帝非常寵愛劉氏,想立劉氏為後,但是劉氏家世普通,又沒有皇子傍身,貿然升為皇后一定會讓眾人不服,所以就想出了借腹生子的辦法。

    李氏果然不負所望,為真宗生下了皇子,也就是後來的仁宗皇帝。真宗對外聲稱仁宗皇帝是劉氏所生,劉氏被封為德妃,後被立為皇后,而李氏只是被封為崇陽縣君,後被封為才人、婉儀、順容,直到臨死那天,劉太后封她為宸妃。

    劉太后死後,燕王告訴仁宗皇帝說:“陛下乃李宸妃有所生,妃死以非命。”仁宗皇帝為此哀傷過度,深深自責,並多日沒有上朝,尊李宸妃為皇太后,諡號壯懿。在給李宸妃換棺材的時候,仁宗皇帝親眼看到李宸妃的帽子、衣服都是皇太后的規格,屍體被水銀保養的很好,就像活人一般,是病死的,不是傳言那樣被劉太后虐待而死,仁宗嘆曰:“人言其可信哉!”

    那麼狸貓換太子是怎麼來的呢? 這應該是石玉昆以明孝宗的身世為原型改編的。

    明憲宗唯一寵愛的萬貴妃在37歲的時候生了一個兒子,結果第二年就死了,這時候萬貴妃已經38歲了,不能生育了,所以宮內嬪妃凡是有了孩子,都被她弄墮胎或者弄死了,幸運的是有位紀姓宮女,在宮婢的幫助下,成功的躲過了萬貴妃的迫害,在安樂堂生下了明孝宗朱佑樘。後又得到太監張敏的幫助,將朱佑樘交給了廢后吳氏秘密撫養。

    六年之後,明憲宗感嘆自己無後的時候,張敏這才將朱佑樘的存在告知明憲宗,可惜紀氏很快就被萬貴妃給害死了,萬貴妃因幾次謀害朱佑樘不成,被活活氣死。

    把 太監張敏改成陳林,把萬貴妃改成劉氏,再經過石玉昆的加工改編之後,狸貓換太子就流傳至今了。

  • 3 # 宏泰文化策劃

    宋真宗趙恆在登基之前,結識民間女子劉娥,大為喜愛,將其帶回王府,然而趙恆的父親宋太宗認為劉娥出身低微,大怒,令趙恆將劉娥趕出王府,趙恆不捨,但又聖命難為,於是權宜之計將劉娥安排在郊外,不時私會。

    不久(997年),宋太宗去世,宋真宗趙恆即位,將劉娥迎回宮中,並不久接連晉升為德妃,封德妃數年後(1012年),宋真宗封劉娥為皇后。

    劉娥自與宋真宗一起後,雖得寵然並未有生育,且其他妃嬪也未誕下皇子,宋真宗頗為著急,(1010年)原為劉娥侍女的李氏(李蘭慧)受真宗寵幸,為宋真宗生下了當時唯一的皇子趙禎,也就是後來的宋仁宗,仁宗生下後,宋真宗下令劉娥將其收為己子,親加撫養。

    1022年宋真宗去世,這一年宋仁宗12歲,遺詔“尊皇后為皇太后,軍國大事權取皇太后處置”,劉娥開始聽政。當時仁宗年幼並且不知道自己生母是李氏,朝中大臣畏懼太后之威也不敢說。不過劉娥還算仁慈厚道,當仁宗生母李氏病重時,劉娥將其由宮女晉升為宸妃。後來李氏病故,劉太后以皇后之禮給予厚葬。

    1033年,劉娥去世,宋仁宗親政。皇太妃楊氏告知仁宗:“劉後非陛下真正的母親,陛下的母親是李宸妃,已經過世了”,言下之意就是李氏是被劉娥害死的,宋仁宗悲痛欲絕,派兵包圍了劉娥親眷的府邸,並遣人到李妃靈柩所在的洪福院檢視,結果發現李宸妃被以後禮下葬,在水銀養護下,面色如生。得知訊息後,仁宗感嘆道:“人的話,豈可盡信啊!” 隨後,仁宗在劉娥靈柩前焚香祭拜:“自今以後,大娘娘一生清白了!同時宋仁宗追諡李氏為“章懿皇后”(仁宗稱劉娥為大娘娘,楊太妃為小娘娘,楊太妃曾一起撫養過宋仁宗)”,這就是仁宗認母一事的來源。

    劉娥死後,宋仁宗身世大白於天下。“仁宗認母”遂成為轟動朝野的大事。而民間文學逐漸將其藝術化,如元代雜劇《抱妝盒》、明代戲曲《金丸記》等,到了清代,小說家石玉昆將其演變成“狸貓換太子”的情節收入《三俠五義》(小說第一回“設陰謀臨產換太子 奮俠義替死換皇娘”就以此故事開始),隨著小說的迅速傳播,“狸貓換太子”迅速流傳開來,以致到了信以為真的地步(實際上仁宗認母的事情,與包拯毫無關係,仁宗認母的事情發生在1033年,包拯1027年中進士,一直在合肥附近就職任知縣,其後為母守孝三年,直到1037年才進京聽選)

  • 4 # 帝國的臉譜

    在中國歷史上的朝代中,宋朝是野史筆記創作非常繁榮而勝過其他朝代的一個時期,當時無論文人士大夫還是落第書生,都把寫作野史作為自己的畢生愛好,故使野史筆記如雨後春筍一般地出現,野史的傳播也極快極廣,經過一段時期的流傳,許多野史演繹的故事,比正史還流傳快,結果造成接受野史故事比接受正史的人還多,很多就這樣成了家喻戶曉的故事,因而掩蓋了歷史真相。

    在這些家喻戶曉的故事中,關於宮廷秘聞的,由於其隱秘性和獨特性,更吸引普通百姓的眼球,故流佈更廣,像關於傳位之爭的“斧聲燭影”的故事,像關於後宮爭鬥的“狸貓換太子”的故事,都成了老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而且,他們認為,這就是歷史。那麼,“狸貓換太子”的故事真是真實的歷史嗎?當然不是。

    “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大致情節是,宋真宗的郭皇后去世後,劉妃和李妃差不多同時懷孕,劉妃為爭當皇后,與太監合謀,將李妃生出的孩子換成狸貓,要宮女把孩子勒死。宮女不忍,輾轉送給了八賢王撫養。李妃生了怪物,被打入冷宮,劉妃當上皇后。

    劉妃當上皇后不久,便進讒言,使宋真宗下令賜死李妃,結果為包公所獲,包公最後破獲此案,劉皇后只好自殺。李妃得包拯庇護,終於保住性命,最後得以與已經當上皇帝的兒子宋仁宗大團圓。

    這個故事裡,大部分人物都是真的,歷史上有宋真宗、宋仁宗、劉妃、李妃、包拯等人。但故事情節卻大部分是假的。這個故事明顯是揭露劉皇后的陰險毒辣,但歷史上的劉皇后卻並非如此。

    劉皇后本叫劉娥,出身寒微,後被還是皇子的宋真宗看上,被納入王府。他當上皇帝后,劉娥封為妃子,郭皇后去世,宋真宗封劉娥為皇后。劉後無子,為了讓宋真宗後繼有人,劉娥特意上下週旋,使侍女李氏與宋真宗最後生下一子,劉後將這個兒子帶在身邊,親自教養,細緻入微,他就是後來的宋仁宗。

    劉後對待李氏也算公道,她將李氏由侍女升為宸妃,李氏死後,她又按照皇后的規格厚葬。而且,劉後這個人,能力也非常突出,宋真宗病逝到宋仁宗親政,期間有十一年時間,都是她垂簾聽政,在處理軍國重事和協調內外關係上,還算穩妥周全。而且,她女子當國十一年,當時的人們和後來的歷史記載,對她的評價都非常不錯,她確實是個了不起的女性。

  • 5 # 淮上秋陽

    有一出京劇,叫《狸貓換太子》。演的是宋朝龍圖閣大學士欽差大人包拯巡行到一處破窯之前,被一雙目失明的老婦攔住,哭訴自己的身世。經過細心詢問,方知她就是當今聖上宋仁宗的生母李娘娘,瞭解了她鮮為人知的悲慘而又離奇的經歷。

    原來,李娘娘只是宋仁宗之父宋真宗後宮的宮女,因受皇帝寵幸,被封為才人、婉儀,並且懷上了“龍種”。那時候,“母以子貴”,李娘娘幻想著生下兒子,平步青雲,當上皇后。可是,陰險毒辣的劉德妃因自己沒有生育,非常嫉妒李娘娘,於是用一隻剝了皮的狸貓,換去了剛剛生下的宋仁宗。待到宋真宗喜滋滋來看自己的骨肉之時,眼前卻是血淋淋的一個怪物。他不問青紅皂白,一怒之下,把李娘娘打入冷宮。後來李娘娘在一位好心的宮女幫助之下,逃出了深宮,躲過了劉德妃的滅口之災。從此在一處破窯裡,隱姓埋名,苦苦等了20年,盼望自己有出頭之日。

    包拯是以清正廉明、大公無私聞名的清官。為洗雪李娘娘的冤仇,他把她帶回京城,設計使仁宗認母,真相大白。結果壞人受到懲處,李娘娘被封為李宸妃,母子團圓,結局美滿。

    演戲歸演戲,真實的歷史中並沒有宋仁宗和李宸妃母子相認這一出。

    歷史上的李震妃實有其人。她本是劉德妃的侍女,生得花容月貌。懷上龍子時,劉德妃已被立為皇后。於是,劉德妃請皇帝把李宸妃生下的兒子趙禎立為己子。為了弄假成真,確實把孩子從李妃懷裡奪走交楊淑妃撫,活活割斷了李宸妃母子的聯絡。

    後來,真宗去世,11歲的趙禎繼位,史稱宋仁宗。劉皇后成了劉太后,輔政掌權,誰敢挑明這個真相?天聖九年(1031年),仁宗生母病危,劉太后晉升她為妃宸。次年,李宸妃去世。劉太后想,現在仁宗並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李宸妃,一旦將來自己死去,仁宗得知了實情,痛感自己生身的母親在生前死後都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一定會怨恨自己,肯定還會遷怒於劉氏的後裔。於是,她吩咐以一品禮儀安葬李宸妃。

    當時的宰相呂夷簡又暗中吩咐內侍押班羅崇勳,給李宸妃穿皇后裝成殮,並使用水銀寶棺,劉太后也一一依允。李宸妃的喪禮也舉行得特別隆重,送葬隊伍長達三十餘里。

    1033年,劉太后死後,宋仁宗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誰。他無比悲痛、無比憤怒。他下詔自責,號陶大哭,哭自己身為天子,卻不能保護自己的母親;哭自己身為人子,卻不能孝敬自己的母親一天,讓母親含恨而死。

    於是,他下令包圍了劉太后孃親的府第,眼看一場血腥的殺戮就要開始了。還是宰相呂夷簡的一番公道話使仁宗冷靜下來。呂夷簡說:“太后雖有不義之事,但以皇后禮儀厚葬宸妃,表明她已有自悔之心;劉氏雖非生母,但對陛下仍有撫育之情,不可或忘。”

    仁宗決定重葬生母。開棺考查,一看生母沒有鴆殺、殘害或者虐待的跡象,這才下令解除對劉姓戚屬的包圍。仁宗尊宸妃為皇后,諡章懿,親臨殯儀之所祭告。

    為了彌補他對生母的愧疚之情,他把李太后的弟弟李用和一再擢升,並把福康公主下嫁給李用和的兒子李瑋。

    綜上所述,包拯和李宸妃之事肯定毫無關係,李震妃也沒流落到民間。

  • 6 # 國史記聞

    說到“真宗章獻明肅劉皇后”大家可能不太瞭解,但是如果說到“狸貓換太子”裡邊的劉皇后,相信很多朋友就會恨得牙根癢癢了——這個劉皇后不僅狹隘嫉妒、殘害忠良,甚至還想奪取趙宋皇帝的江山!那麼真實歷史上的劉皇后到底是怎樣的人呢?“狸貓換太子”的故事有沒有歷史依據?國史君(國史通論)今天就帶大家一探究竟。

    狸貓換太子故事的出處

    京劇《狸貓換太子》

    《狸貓換太子》是古典名著《三俠五義》裡的一個文學故事,作者石玉昆是清朝嘉慶年間著名的“子弟書”(一種由清朝八旗子弟發明的講唱文學)說唱人。書中第一回講的便是“狸貓換太子”,在瞭解這個故事的真假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故事梗概:

    宋真宗趙恆

    宋真宗的第一任皇后章穆皇后郭氏去世後,劉妃為了奪取正宮皇后的位置而用剝皮的狸貓調換了李宸妃所生的男嬰。事後劉妃如願被封為皇后,他的兒子也被立為太子(就是後來的宋仁宗),而太子的親生母親,即李妃,卻被打入冷宮,最終又在劉皇后的陷害下流落民間。多虧包拯出手相救才得以與已經即位的兒子相聚,自知東窗事發的劉太后因而自盡身亡,包拯也因為在這件事中立下功勞而被宋仁宗擢升為宰相。

    歷史事實

    劉太后畫像

    我們再來看一下“狸貓換太子”的故事是否符合歷史事實。《三俠五義》被譽為中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雖然是小說,但它卻有一定的歷史根據。在歷史上的確有“狸貓換太子”故事中的一些相關人物,但文學作品當然與真實的歷史有很大的區別。根據《宋史》的記載,當時的真實情況是這樣的:宋仁宗的親生母親李氏本來是侍奉劉德妃的宮女,在被宋真宗臨幸之後生下皇子趙受益。而趙受益自出生之前就已經被當成了劉德妃的兒子。這一點非常重要——即宋真宗對趙受益的身世非常清楚,劉德妃之所以能夠認養這個兒子,也是宋真宗本人一手攛掇的——早在趙受益出生三個月之前,宋真宗就已經對外宣佈劉德妃懷孕的訊息了。

    趙受益在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被立為太子,並改名趙禎,乾興元年(公元1022年)宋真宗駕崩後即位為帝,是為宋仁宗。由於宋仁宗即位時只有十三歲,所以一直是劉太后垂簾聽政。劉太后終生也沒有給趙禎說過他的身世,知情的宮女、大臣等等當然也沒有膽量把實情說出來,所以,直到劉太后去世之後,才有知情人告訴宋仁宗,說他乃李宸妃所生,並說李宸妃其實是死於非命(有野史記載這位知情人就是宋太宗的第八子——“八大王”趙元儼)。

    宋仁宗趙禎

    這對宋仁宗來說實在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難道那位養育自己二十三年的劉太后竟然是害死自己親生母親的仇人?!經過多方詢問之後,宋仁宗確認了剛剛亡故一年的李宸妃確實是自己的生母,但為了弄清楚李宸妃到底是怎麼死的,宋仁宗決定開棺驗屍。結果沒想到,李宸妃的遺體由於有水銀的保護而栩栩如生,完全沒有被人謀殺的痕跡,而更令人吃驚的是李宸妃居然是穿著皇后的冠服入殮的。這也正說明,劉太后之前不僅沒有迫害李宸妃,反而對她非常照顧,甚至突破禮法的約束,以皇后之禮給她下葬。

    得知真相的宋仁宗既對終生沒能與生母相認而悔恨,同時對劉太后也是又愛又恨,畢竟是她割斷了自己與親生母親的聯絡,但除此之外她又真的是一位好母親、好太后。所以,宋仁宗 “詔中外勿輒言皇太后垂簾日事”,意思是不允許任何人再討論皇太后垂簾聽政之事,因為,任何風言風語都可能對她帶來名譽上的傷害。真是的歷史故事到這裡基本上就結束了,即歷史上並沒有“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卻真的有“仁宗認母”一事。

    “仁宗認母”與包拯的關係

    包拯畫像

    我們再來看“仁宗認母”的故事和包拯的關係。《三俠五義》中寫到李宸妃因為劉皇后的陷害而被宋真宗賜死,她又在太監秦鳳的幫助下逃到了陳州。無依無靠的李宸妃在陳州只能靠乞食而生,而正在此時,她遇見了包拯,並在包拯的幫助下進宮與宋仁宗母子相認。但在真實歷史上包拯在劉太后去世前後才中進士,但也沒有出來做官,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包拯首次做官擔任天長知縣的時候,事情早已真相大白三年之久了,況且一個小小的知縣,根本就沒有處理這種大案的機會。所以,“仁宗認母”事件完全與包拯無關。

    歷史上真實的劉太后

    在“仁宗認母”事件中,提出“借腹生子”主張的其實是宋真宗,他為了將劉氏晉升為皇后而出了這個主意。並且,劉太后終生也沒有做過對不起李宸妃的事,甚至就連宸妃的稱號也是劉太后給的。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劉太后隔斷了仁宗母子的親情,二十三年之中都沒有把實情說出,李宸妃比她早一年去世,而此時,宋仁宗已經當了十年的皇帝,這確實是讓仁宗抱恨終身的事。

    北宋時期的中國形勢

    歷史上真實的劉太后非常不簡單,她在宋真宗後期便逐漸掌握了朝政,後來又依據宋真宗的遺詔臨朝稱制(真宗遺詔為:“尊皇后為皇太后,軍國大事權取皇太后處置”),她具有出色的治國能力,並且為人也很果斷幹練,她甚至曾經在天聖二年(公元1024年)穿著帝王的龍袍參加冊封大典。正因如此,曾經有大臣上書,請求讓她學習武則天稱帝,但她斷然拒絕了,說不能做對不起趙宋皇帝的事。後世常常將他與漢朝的呂雉、唐朝的武則天這兩個“狠角色”並稱,但是史書中說她“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意思是她有很強的政治能力,攝政期間取得了顯赫的政績,卻沒有做出擾亂國家安定的事。

  • 7 # 漢史鉤沉

    有一個叫劉娥的女子很受宋真宗寵愛,她不僅年輕貌美,而且很是聰慧,可以協助宋真宗處理一些政務。宋真宗才能並不出眾,且好大喜功,有種說法:就是他拉低了“泰山封禪”的層次,後世帝王才不再向往這項盛事。這麼一個既貌美如花,又聰明能幹的奇女子自然很受宋真宗青睞。正巧郭皇后病逝,立後的第一人選就是劉娥,這也是宋真宗努力的結果。寇準、王旦、王安仁等朝廷重臣卻堅決反對,理由是劉娥出身太差,不能母儀天下。

    是什麼樣的出身,使賢惠精明的劉娥遭到寇準等名臣的一致阻撓呢?劉娥出身很不錯的,將門世家,但年幼時父母雙亡,做了歌女。姥姥家又比較勢利,在她很小的時候就把她許配給了一個銀匠。後來丈夫龔美行情不好,打算把劉娥賣了換錢,劉娥才有幸結識了當時的王爺趙恆,也就是後來的宋真宗。

    其實宋代雖然經濟很發達,但對女性的束縛卻是很重的。“存天理,滅人慾”、“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些理論在北宋初年雖然還沒形成,但也是有社會根基的,任何理論是不會由空想催生的。劉娥有過丈夫的身份,成為了繼任皇后最大的障礙。宋真宗和劉娥商量下,決定利用皇子手段增加劉娥籌碼。很尷尬的是劉娥偏偏一直沒有產下皇子,迫於無奈,只能“借腹生子”了。

    劉娥有個侍女李氏,身世很可憐,父親病故,母親改嫁,年紀輕輕做了尼姑。一次劉娥上香時,結識了李氏,覺得她和自己同病相憐,就帶回宮做了侍女。宋真宗臨幸了侍女李氏,不久後生下了一個皇子,對外聲稱是劉娥生的龍脈。“子以母貴,母以子貴”,《公羊傳》很好闡述了母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雙向的。

    由於皇子趙受益,劉娥成為了皇后,但她也成就了一代明君宋仁宗。不是劉娥做靠山,侍女生下的趙受益是不可能即位的。除了歷代雄才偉略的開國之君,宋仁宗絕對是前三的存在,和漢文帝、明孝宗一樣,後世評價極佳。相傳,一次宋仁宗出行,回到宮中就讓愛妃倒茶,連呼口渴。愛妃問他“為什麼不在路上說,讓侍女取水呢”?宋仁宗不在意的笑了笑,說到:“我注意到了她們沒帶水壺,我說口渴,她們會因粗心受罰的”。

    宋仁宗就是這樣的寬仁,他的這一優點在治國中也有體現。她的寵妃張氏為父親討官,他答應了。結果被御史包拯發現了,包拯拽著宋仁宗的衣服,大聲指責他的過失。口水噴了宋仁宗一臉,仁宗一邊擦臉上的口水,一邊接受包拯和一群諫官的指責。事後包拯不僅沒有受罰,宋仁宗還放棄了提拔岳父的決定。

    可以說,每個成名的諫官廉吏,背後都有一位賢明的君主,包拯的傳奇少不了宋仁宗的寬仁。宋仁宗的治理下,政治清明,范仲淹、歐陽修、韓琦等名臣應運而生,國力有了較大的發展,史稱“仁宗盛治”。

    宋仁宗即位時才十三歲,劉娥垂簾聽政,太后病逝後,他才親自治國。劉娥以生母的名義撫養他,仁宗叫她大娘娘,劉娥好姐妹楊氏,仁宗叫她二孃娘。劉娥對年幼的仁宗很苛刻,要求他勤修治國之道,仁宗一旦胡鬧就教訓他。楊氏會偷偷給仁宗送吃的,在他傷心時安慰他。宋仁宗因此很害怕大娘娘,喜歡二孃娘。晚年宋真宗病重,沒有盡到半點父親責任,正是兩個娘娘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培養了勤政愛民的宋仁宗。

    劉娥病逝後,趙元儼告訴他了真相:他是李氏的兒子,劉娥不是他的親生母親。這一訊息對於仁宗來說如此突然,宋仁宗追封了生母李氏為太后,也對劉娥產生了怨念。盛怒之下的宋仁宗很懷疑生母,是大娘娘劉娥害死的。親自去李氏棺木處開棺驗屍,但棺木開啟後的景象使所有人都驚呆了。

    李氏衣著華麗,屍身完好的儲存在水銀之中,神態如此安詳。劉娥善待李氏顯而易見,宋仁宗感嘆道:“大娘娘所作所為自在人心”,並且十分愧疚自己猜忌劉娥。溫和的宋仁宗一反常態,在宋廷之上據理力爭,同時追封劉娥和李氏共入太廟,追封皇太后。

    劉娥抱養李氏皇子也在後世演變成了故事,說:劉娥把李氏皇子換成狸貓,誣陷她產下妖物,後來包拯還追查此案。也就是膾炙人口的“狸貓換太子”,其實劉娥是善待了李氏的,並把宋仁宗培養成了一代賢君,包拯也是因仁宗的存在,才有了施展抱負的平臺。

    “行百里者,半於九十”。善始易,善終難,唐太宗李世民晚年都痴迷尋求靈丹妙藥,宋仁宗卻是個例外。一次,有人向宋仁宗進獻了一批美女,他很中意。諫官王素勸諫他不要沉迷女色,宋仁宗聽完一邊抹淚,一邊下令派人送她們出宮。王素見到皇帝這樣也不好意思了,告訴仁宗:不用如此著急。宋仁宗的回答是,日久生情,別離更苦,仁愛勤政就是仁宗最好的寫照。

    在宋仁宗治理下,北宋國力蒸蒸日上,歐陽修、范仲淹、包拯、韓琦等名臣層出不窮。而宋仁宗人格培養方面,劉娥的嚴苛和楊氏的慈愛相得益彰,她們共同成就了一代賢君。可“狸貓換太子”廣泛流傳,劉娥成了千古妒婦,這對於她是不公平的。

    參考資料:

    《宋史.本紀第九》、《龍川別志》、《狸貓換太子》、《東軒筆錄》

  • 8 # 小舟侃侃侃

    關於涉及宋朝皇室的民間傳說,最著名的編是“狸貓換太子”一說相傳宋真宗皇后劉氏一直無法生意,她便用一直剝了皮的狸貓換走了李妃的子嗣,皇帝得知李妃生了個怪物,一怒之下將其打入冷宮。後來,李妃派人將此事告知包拯,包拯查明真相,劉太后也因此自殺謝罪。

    可是演義終歸是演義,歷史上真有此事嗎?不過,歷史上真實的“奪子”事件也的確在宋真宗時期發生過。宋仁宗的生母是李氏,並非歷史上的劉皇后。

    不過,這與狸貓和包拯都無關。狸貓換太子只是後人根據歷史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這次奪子事件還得從他的策劃者宋真宗本人說其。

    據史料記載,宋真宗的皇后劉氏無生育能力。而其他兒子也都早亡,面臨國本無人繼承的事實另皇帝本人十分擔心。

    皇后劉氏有一位貼身侍女李氏,長像標緻俊美。有一日,宋真宗因其膚白貌美,臨時起意臨幸之。不過,這到底是皇帝的一時衝動還是皇后劉氏的刻意安排,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十月懷胎,李氏誕下一子,便是後來的宋仁宗。劉皇后因自己無子嗣,便在李氏誕子後直接抱走撫養,宋真宗得知真相後並未追責,而是刻意並對外宣佈其子是劉皇后所生。

    如此做的原因,有可能一是李氏身份低微,二是皇帝無後,政局難免動盪,正好用此子立做太子穩定朝政。

    幸運的是,劉皇后並非是傳說中所說的那樣心狠手辣,而是對李氏十分善待,後來加封其為才人,不過由於李氏出身侍女,身份低微,為了不影響兒子的太子之位,也一直未與兒子相認。

    後來真宗,由其十二歲兒子的宋仁宗繼位。此時皇帝年幼,由皇后劉氏帶為理政。

    此時的李氏也一直在默默關注兒子的成長,為了不影響兒子,一直到死也未與仁宗相認,宮中其他知情人士也都懾於太后權威,不敢與仁宗說明真相。

    後來李氏因病去世。劉太后本打算用一般宮人的禮儀安葬,知情此事的親信呂夷簡知道後連忙勸阻:“太后若想以後保全劉氏一門,請一定厚葬李妃。”

    聽聞此言的劉太后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畢竟,自己奪其子而養之,李氏才是仁宗的親生母親,紙裡包不住火,事情終將天下大白,如若未來仁宗得知真相那怎了得。為了保全劉氏一族,也為了將功折罪,她命人將李氏以皇后的禮儀厚葬。

    宋仁宗在劉太后“垂簾聽政”十一年後親政。此時劉太后已死,事情的真相開始慢慢的有人向皇帝揭露了。

    仁宗得知此事後十分震怒,有說法說親生母親李氏是因劉太后下毒致死,皇帝派御林軍包圍劉氏親屬的住所,任何人都不得出入,打算在查明真相後嚴加處置

    待仁宗來到母親陵寢開啟棺槨後,發現李妃穿戴皇后服飾,妝容整齊,被太醫檢查後並無下毒跡象,這下才知道養母劉太后並非傳言中的對母親下毒,於是便撤銷了包圍。

    真實歷史上的劉皇后,其實是個仁慈善良的人。當初了為了皇帝后繼有人不得不奪子,奪子後也對李氏善待有佳,並在其死後按皇后禮儀安葬。而對於仁宗,她也視同己出,悉心培養成人,最終成為一代明君。

    縱觀整個事件,從當時來看,也許此時的奪子是宋真宗一手安排的也未嘗不可,而即便是劉皇后所謂,也頂多算是借婦產子的代孕。而對於仁宗本人來說,如果沒有奪子,其也不可能榮登帝位。

    因此,在宋仁宗得知事情真相後,他並未對劉皇后有所處置,而是把養母劉氏及生母李氏並列追諡為皇太后。

  • 9 # 歷史軍魂

    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大家都比較熟知,其實這是後來的說書演繹和出自《三俠五義》,電視劇《少年包青天》和《開封府》都這麼演過,那麼真實的歷史到底是怎樣的呢?

    首先得從劉娥說起。劉娥是開封一名街頭賣唱的藝人,一次偶然的機會,趙恆被劉娥所吸引。然而,那是劉娥已經結婚了,相公是一名銀匠,名叫龔美。

    趙恆也玩起了金屋藏嬌,由於劉娥出身低微,給趙恆當了15年的地下情人。皇天不負有心人,公元997年宋太宗駕崩,其子趙恆登基為皇帝,是為宋真宗。趙恆當上皇帝之後,沒有忘記劉娥,將其接進了宮,並於公元1004年冊封36歲的劉娥為四品美人。

    宋真宗的皇后郭皇后死後,劉娥想當皇后。正所謂母憑子貴,劉娥最大的硬傷就是沒有兒子。於是劉娥就想了一個辦法—借腹生子。劉娥身邊一位叫李姓的侍女被宋真宗寵幸並懷孕,公元1010年這位李姓侍女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就是後來的宋仁宗趙禎。劉娥順利地將李姓侍女生下的兒子變成了自己的兒子。這一段歷史後來被演繹成“狸貓換太子”。

    劉娥“生下了”兒子,宋真宗打算冊封劉娥為皇后。但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劉娥借腹生子的事情敗露,朝廷的多數大臣不答應冊封劉娥為後。但是,宋真宗一意孤行,還是冊封了劉娥為皇后。劉娥被冊封為皇后時已經44歲了,此時她已經認識宋真宗29年。

  • 10 # 純鈞LHGR

    “狸貓換太子”這個故事,從歷史來看是假的。

    《宋史·卷九·本紀第九·仁宗》裡記載,“仁宗……諱禎,初名受益,真宗第六子,母李宸妃也。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生。章獻皇后無子,取為己子養之……真宗崩,遺詔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為皇太后,權處分軍國事。”絲毫沒提這事。

    《宋史》並非宋人所著,而是元人所著,由元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後主持修撰。也就是說,修撰者沒有任何顧忌,沒什麼不能說的。更何況四帝仁宗連南宋時代的都不是,他是北宋的,離脫脫修書時過了快300年了,一點面子都不用留。

    假如歷史上真有“狸貓換太子”這回事,元人不可能不把它寫入到史書中。元人沒寫,多半就是沒有,不存在的事。

    《三俠五義》成書是在清代,但包公的故事卻早就有了,在民間廣為流傳。比較早的是明代成書的《龍圖公案》,明代人用不著給宋仁宗留面子,也可以讚揚包公,但《龍圖公案》裡並無“狸貓換太子”的故事。事實上,依照故事所說的時間,包拯那會還沒當官,整個事件都與他無關。

    如果有野史存在的話,有一部書一定不會放過這個故事,那就是《三言二拍》。但是,不論《三言》還是《二拍》裡,連馮夢龍、凌濛初這兩位奇人都沒能蒐集到的故事,只能說當時還不存在。換句話說,至少在明代,“狸貓換太子”還沒有民間基礎。

    這些足以證明,“狸貓換太子”,無論正史、野史都無記錄,最早只是在元代戲文裡出現,戲文能當真嗎?

    所以,“狸貓換太子”不過是一個以假亂真的故事,全都是編的,在真實歷史中並沒發生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的小金魚下小魚了,可是一天之內死了四條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