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經典守望者
-
2 # 水墨鄂州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比較動盪的時期,南朝包括宋、齊、梁、陳四個朝代。
在南朝的眾多皇帝中,關於誰是南朝第一英主有爭議,有人會認為是劉裕,也有不少人認為是陳朝的建立者陳霸先。
明人歸有光就曾評價陳霸先“恭儉勤勞,志度弘遠,江左諸帝,號為最賢”。
現代歷史學家卞孝萱也曾經評價:“陳霸先是南朝難得的英主。他從一個村官成長為將軍,又由將軍黃袍加身,承擔下了一片支離破碎的江山。可以說他和他所建立起來的陳朝雖然短暫卻非常重要,而陳霸先本人堪稱南朝的第一英主。”
陳霸先出身貧寒,勤奮好學,“涉獵史籍,好讀兵書,明緯候、孤虛、遁甲之術,多武藝”。
他最初擔任鄉間裡司,憑藉自己的一步步努力,進入仕途。
後來陳霸先率軍積極作戰,平定侯景之亂。
557年10月,陳霸先稱帝,為陳武帝。
他在位雖然只有三年,但積極抵禦落後勢力摧殘,維護社會穩定,恢復南方社會經濟。
講起南朝陳氏,似乎後人知道更多的只有陳後主和《玉樹後庭花》。
至於開國皇帝陳霸先,估計知道他的人並不多。
陳朝雖然號稱共傳了五位皇帝,但是祚命卻只有32年。
若將這32年放在中國五千年曆史的長河中,實在是曇花一現的時間。
一個動盪的年代,一個短命的王朝。
在那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可以想象,開國皇帝陳霸先費盡了怎樣的心力,才建立了這樣一個王朝。
更可以想象,末代皇帝陳後主是在怎樣的紙醉金迷下淪為階下囚。
但是若將武帝陳霸先和後主陳叔寶放在那朝代頻繁更迭的時代來看,陳霸先的英武或許無法和其後的隋文帝、唐太宗相提並論。
陳叔寶的荒淫、殘暴卻又遠遠不及宋、齊、梁的那些“敗家子”們。
於是,陳代的歷史、陳霸先的英明、陳叔寶的荒淫就被那些或更強或更弱的朝代、或更好或更壞的皇帝所淹沒了,以至於現在幾乎無人還會念及他們。
正如清代詩人袁枚看見萬安陵時所說的那樣:“黃圖我欲披皇覽,白骨人誰認帝耙。”
其實陳霸先並不是在四方平定、八面頌歌的時候改朝稱帝的,當時整個南方政權都身處危難之中。
梁朝幾代皇帝都無善終:梁武帝是餓死的,簡文帝是被土壤壓在頭上悶死的,元帝在投降後受盡侮辱被土壤悶死,還有蕭正德、蕭棟、蕭紀、蕭淵明等,都貴為王侯,下場卻都很悲慘。
但這絕不是死了幾個人的事,王朝的興廢、政局的動盪讓曾經富庶的江南生靈塗炭。
這個時候,如果沒有一個強勢的皇帝,那自東晉以來的南方漢族文化就會遭到嚴重的破壞。
於是,歷史選擇了陳霸先,他受命於危難之際,攘臂於無望之時。
陳朝立國,正值侯景之亂不久,連續數年的戰亂對南方的經濟、文化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陳朝的幾位君主一邊平定大大小小的地方割據,一邊醫治戰爭創傷,南方的經濟、文化逐漸得到了恢復。
陳霸先打下基礎後,繼承人陳文帝勵精圖治,國勢逐漸強盛起來;陳宣帝為了實現陳霸先的統一遺願,興兵北伐,戰敗北齊,擁有了淮南之地,這是陳朝鼎盛時期。
後因陳後主溺於文酒,不圖進取,江山最後讓給了隋朝。
陳霸先,南朝梁名將,陳開國皇帝。557~559年在位。出身寒門。好讀兵書,精於武藝,明達果斷。
宋、齊、梁、陳有一個“模板”:朝廷亂得要散架,大臣中冒出個能人,漸漸奪得大權,然後挾天子以令諸侯,把反對者一個個清除掉。
直到把皇帝的剩餘價值全部榨乾以後,才逼著他禪位,當作廢物一樣扔進歷史的垃圾堆。
陳霸先在走這些程式的時候,似乎和前輩們一模一樣,但有點小小的偏差,沒想到留下一生的遺憾。
篡位前順風順水
問題就出在陳霸先選擇稱帝的時間,那一幕既兇險又無奈,來回顧一下前前後後。
陳霸先在取得“建康保衛戰”後,地盤是很小的。
宋朝基本在黃河以南,家業最大;齊、梁基本在淮河以南,已經縮水;到了陳朝,益州、荊州早落入西魏的魔爪,僅侷限在長江下游,幾乎只有宋的1/4大小。
更慘的是,在這巴掌大的地盤內部,割據勢力還此起彼伏。
陳霸先清楚: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他趕跑了北齊的侵略者後,開始沒有忙著稱帝,而是南征北戰,忙得腳不沾地。
盤踞在江州(今江西九江)一帶的是侯瑱,曾是王僧辯手下的大將。
侯瑱扛的大旗是:為王僧辯報仇。
陳霸先扛的大旗是:效忠梁朝。
並且立即派人離間他的內部,個人恩怨終究比不上家國情懷,陳霸先出奇得順利。
侯瑱手下的將領離心離德,紛紛向建康投誠,心腹勸侯瑱:趕緊逃往北齊吧。
侯瑱說:陳公一向大度,侯安都、周文育、蕭摩訶、韋載這些人都是降將,都得到了重用,他一定能容得了我。
說完,他率領殘部投降了朝廷,陳霸先果然對他既往不咎,任他為司空。
接著,陳霸先又消滅嶺南的蕭勃等勢力,各地凱歌高奏,捷報頻傳。
稱帝后有了麻煩
南方只剩下一個強大的軍閥:割據湘州的王琳,他是有背景的人。
王琳的兩個姐姐長得特別漂亮,受到梁元帝蕭繹的寵幸,王琳不到20歲,就跟在蕭繹後面。因為喜歡習武,一直在軍界任職。
王琳讀書不多,但反應特快,記憶力超強。部下有幾千人,他能一個個叫出名字。又輕視錢財,敬重人才,士兵都對他忠心耿耿,當做“大哥”一樣看待。
王琳跟著王僧辯、陳霸先參加過討伐侯景之戰,攻進建康時,為了犒勞部下,縱容搶掠,蕭繹氣得把他投進大牢。
王琳手下的將士聽到訊息後,萬眾一心,集體造反,條件只有一個:放出王琳,我們立即投降。
蕭繹當時正在對付“老八”蕭紀,只好把王琳放了出來,還把他派到前線。
殺了“老八”後,蕭繹覺得這個小舅子像個定時炸彈,很不放心,任他做廣州刺史,趕得遠遠的。
江陵城破時,王琳晝夜兼行,才趕到了長沙。
蕭繹死後,他割據湘州、郢州等,冷眼看著陳霸先在建康和北齊拼得你死我活。
陳霸先大獲全勝後,帶信給他:來中央做官吧,讓你當侍中、司空。
王琳想:一山不容二虎,你扔的誘餌再大,我也不會上當。
王琳大造船艦,沿江東下,要和陳霸先一決雌雄,爭做“江南老大”。
陳霸先派出大將侯安都、周文育等出戰。
就在這時,陳霸先等不及了,他已55歲,歲月不饒人,他逼著梁敬帝禪位,自己做了皇帝。
訊息傳到前方,侯安都大驚,說:這下完了,我們師出無名,肯定要失敗了。
陳霸先由忠臣變成叛臣,自己打自己的臉。全軍上下,氣短三分,果然大敗,侯安都、周文育等全做了俘虜。
王琳鬥志昂揚,又向北齊求援,北齊沒有出力,但是送來了人質蕭莊(蕭繹的孫子)。
王琳如獲至寶,立他為皇帝,自稱丞相。膽氣更壯,腰板更直了。
陳霸先悔恨交加,可是一切無可挽回,只好亡羊補牢,又派侯瑱西上,抵抗王琳。
不幸中的萬幸,老天爺又幫了大忙。
1、看管侯安都、周文育的人叫王子晉,侯安都舌吐蓮花,說服了他反水。王子晉坐著一條小船,假裝在王琳大船的旁邊垂釣,趁著夜色,侯安都、周文育等人沿繩索跳到小船上,然後划向江邊草叢之中,逃了回去。陳霸先喜出望外,讓他們官復原職。
2、王琳和北齊眉來眼去,讓後梁特別惱火,進攻王琳的大後方。王琳聽到風聲,忐忑不安。
這時,陳霸先送來了求和信,王琳順水推舟,退回湘州。
陳霸先這才能稍稍安下心來治國,他和大多數開國皇帝一樣,生活節儉,平時吃飯只有幾樣菜,從來不用金銀玉器。
妃子、宮女也沒有豪華服飾,不設女樂,也不輕易向百姓們多徵賦稅。他做得真的很好。
可他擔心死得早,和時間賽跑,搶著登基;卻又因為步子跨得太大,各地反對勢力摁下葫蘆起了瓢,梁朝的遺老遺少們還在指指點點,背後戳他的脊樑骨。
這個“汙點”讓他良心不安,催著他早死。
559年,陳霸先患病去世,連頭帶尾在位三年,實際在位時間只有一年零十個月。
他的侄子繼承了皇位
沒有統一南方已是無法彌補的痛,更讓他死不瞑目的是:他沒能等到兒子回來,結果賺下的家產找不到繼承者,替他人做嫁衣裳,一生白忙了。
陳霸先一共有六個兒子,前五個兒子死得早,第六子陳昌、侄子陳頊被扣留在西魏。陳霸先死得太突然,怎麼辦呢?唯一的親人就是他的另一個侄子臨川王陳蒨。
陳蒨長得帥,膽量大,喜歡讀書,舉止優雅,陳霸先特別喜愛他。
當初陳霸先要討伐王僧辯的時候,先把陳蒨喊過來商議。然後讓他秘密潛回吳興郡長城縣(浙江省長興縣),修築木柵,防備駐守在吳興郡的杜龕(王僧辯的女婿)。
王僧辯被殺後,杜龕起兵反陳霸先,陳蒨剛剛來到長城縣,才招募到幾百個人。
杜龕帶著5000人殺到,其他人大驚失色,陳蒨不慌不忙,從容部署。杜龕發起猛攻,攻了幾十天都打不下來,只好撤退。
從此多次作戰,陳蒨都是先鋒,每戰必勝。
陳霸先的皇后章要兒和中書侍郎蔡景歷商議,秘不發喪,火速徵召陳蒨入朝。
當時天氣炎熱,屍體必須趕快進棺材,但做棺材的動作太大,章皇后為了穩定人心,不做棺材,用蜂蠟浸泡屍體。
陳蒨正領兵駐紮在南皖(今安徽省懷寧縣西長江口),侯安都出外征戰,率軍返還,經過南皖,和陳蒨一起東下。
陳霸先去世的訊息已經傳了出來,陳蒨和侯安都晝夜密謀,達成共識。
侯安都一進建康,就在大臣中游說,陳蒨應當做皇帝。陳蒨連連推辭,說這樣不合適。
章皇后的意思是:陳蒨暫時主持朝政,再想辦法把兒子陳昌從北方救回來,所以遲遲不肯下令。但在這箭上弦、刀出鞘的時刻,一個女人哪是兩個男人的對出來說:現在國家很不太平,哪能等遠方的皇子?臨川王立下大功,我們一致擁立他為帝。哪個再反對,定殺不饒。
說完,他拿著寶劍衝上大殿,要章皇后交出玉璽。這個革命元老一發飆,沒人再敢囉嗦。章皇后只好含淚答應。
於是陳蒨即皇帝位,史稱陳文帝。
南方在忙著改朝換代,北方也全部變了顏色,東魏、西魏成了過去。
-
3 # 談古論金
開皇九年(589),隋朝軍隊攻克建康城(今江蘇省南京市),俘獲南朝陳的末代皇帝陳後主,陳亡。
此時,在隋朝先鋒軍有一位將領王頒,他是王僧辯的次子——王僧辯是當初陳霸先的政敵,被陳霸先殺害——秘密召集還在江南的王僧辯的舊部士卒們,得到了千餘人,這些人與王頒相見而哭,有壯士問王頒:郎君你前來攻破陳國,滅了其社稷,已經報仇雪恥了,卻悲傷不止,是因為陳霸先早死,不能親自手刃他嗎?如果掘開他的陵墓,破棺焚屍,也就可以發揚您的孝心吧。王頒磕頭感謝,磕到額頭都出血了,說:陳霸先是帝王,其墳墓很大,恐怕一夜之間還挖不到他的屍體,等到明天事情就暴露了,那該怎麼辦?這些王僧辯的舊部自告奮勇紛紛拿起了鋤頭當夜就去挖掘陳霸先的陵墓,人多力量大,眾人掘開陳霸先的陵墓萬安陵(萬安陵的位置在今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剖開他的棺木,王頒將骨骸焚化成灰,加水喝進肚中。
這個行為當然是一種犯罪行為,即使從隋朝的立場,王頒就自縛到隋軍主帥晉王楊廣(後來的隋煬帝)那裡請罪,楊廣無法自主,便彙報給隋文帝楊堅,楊堅說:
朕以義平陳,王頒所為,亦孝義之道也,朕何忍罪之!於是就赦免了他。
王頒因為這個事蹟入了《隋書·孝義傳》,後來,因為滅陳之功隋朝授予他柱國的官職,並賜給五千段財物,但是王頒辭謝,說自己因為朝廷的威靈,得以洗雪怨恥,自己的本心是徇私,不是為了國家,所給與的官賞,實在不敢當,隋文帝也就同意了。
這麼說,王頒的行為雖然有點極端,他的為人還是比較耿直正氣的。
襲殺王僧辯,廢黜蕭淵明是陳霸先稱帝的最重要的鋪墊,他可能沒想到的是這件事的34年後同時也是自己去世30年後,死去的自己被破棺焚屍挫骨揚灰。
-
4 # 漢家二郎
陳霸先,南北朝時期陳朝開國皇帝。 陳霸先出身低微,受蕭映賞識,隨任為廣州府中直兵參軍,不久出任西江督護、高要太守。透過平定“侯景之亂”,陳霸先漸漸控制了梁朝的政權,557年廢梁敬帝,自立為帝,建立大陳,改元永定,是為陳武帝。掌權後平叛之戰主要有三:平王僧辯餘部之戰、平蕭勃之戰、平王琳之戰。
554年,西魏破江陵,梁元帝被殺。王僧辯與陳霸先商定,以蕭方智為梁王、太宰,秉承皇帝旨意。555年,王僧辯為北齊軍勢所懾,屈事北齊,迎立北齊扶植的蕭淵明為梁帝,以蕭方智為太子,陳霸先苦勸無效。同年九月,陳霸先襲殺死王僧辯,廢黜蕭淵明,擁立蕭方智為帝,改元紹泰,是為梁敬帝。陳霸先任尚書令、都督中外諸軍事、車騎將軍,領揚、南徐二州刺史, 掌握實權。
王僧辯被殺後,其餘部起兵反陳霸先。555年十月,震州刺史杜龕與義興太守韋載、吳郡太守王僧智等據城抗陳霸先。杜龕遣杜泰率精兵5000攻長城,擊陳霸先子陳蒨不克而退。陳霸先派部將周文育攻義興,戰不利,陳霸先遂自率軍東討,攻拔其城外水柵。
《陳書》對陳霸先青少年時有這樣的評價:倜儻大度,志度弘遠,不理家產,“明達果斷,為當時所推服,”又稱陳霸先“及長,涉獵史籍。好讀兵書,明緯候、孤虛、遁甲之術,多武藝。”
陳霸先生逢亂世,儘管身經百戰,收拾的卻是百廢待興的江山,在位三年,任賢使能,政治清明,江南局勢漸趨穩定。陳霸先在抵禦落後勢力摧殘,維護社會穩定,恢復南方經濟,保護華夏傳統文化等方面,做出了歷史的貢獻,是中國古代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而且,就陳霸先治國、治軍、從政、為人的自身品格來講,更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傑出代表。陳霸先不僅是一代開國皇帝,他還具有彪炳千古的賢明人格。
在陳霸先死後的公元589年,隋朝建立後沒多久,王僧辯之子因殺父之仇遂憤而向隋文帝進獻取陳之策,隋文帝十分欣賞,立即召見,王頒說完話後扔歔欷不已,隋文帝為之動容。而後沒多久楊堅就親率其50萬大軍向南渡過長江展開了平陳之役。
在隋朝伐陳時,王頒自請率數百舊部為先鋒,率軍力戰並且生俘了陳後主,在陳國滅亡後,他召集其父王僧辯舊部一千多人,商議挖掘陳霸先陵寢,斷其棺槨,焚燒陳霸先屍身,以報仇雪恨。於是在夜幕的掩護下挖掘萬安陵,剖開棺槨的時候,看見陳霸先屍體儲存仍好,鬍鬚都還沒有脫落,於是拖出陳霸先屍體著力鞭打,過後挫骨剝肉,放入火中焚燒,最後把骨灰揚撒山野,甚至還把骨灰放進水裡,一飲而後快。陳霸先死後的遭遇,無不令人感到唏噓。
-
5 # 畫素說
自秦始皇嬴政稱皇帝起,中國歷史上出了大大小小四百多個皇帝,但死後被破棺焚屍、挫骨揚灰的,也就只有南朝第一英主陳朝皇帝陳霸先一人!
現代歷史學家卞孝萱也曾經評價道:“陳霸先是南朝難得的英主。他從一個村官成長為將軍,又由將軍黃袍加身,承擔下了一片支離破碎的江山。可以說他和他所建立起來的陳朝雖然短暫卻非常重要,而陳霸先本人堪稱南朝的第一英主。”陳霸先雖在位僅有三年,但其積極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對漢民族的“摧殘”,收拾殘破的河山,任用賢能,肅清吏治,恢復經濟,保我華夏文明。
在輝煌過後,陳霸先的陵墓被開啟,自己更被仇敵破棺焚屍、挫骨揚灰,這是怎樣一段灰暗的歷史呢?這件事我們得從陳霸先的老東家梁元帝駕崩後說起。
在梁元帝駕崩後,陳霸先與王僧辯就成了當時梁朝的實際掌權者。公元555年王僧辯在未告知陳霸先的前提下,擅自廢立,立蕭淵明為新帝,陳霸先苦苦相勸無果,為維護蕭方智的帝位和自己的權力。同年九月,陳霸先於京口正式舉兵,率軍十萬之眾,突襲石頭城,一舉擊敗王僧辯,王僧辯也死於這場戰爭之中。
王僧辯之子王頒因為當時不在現場,因此躲過一劫,但聽聞自己的父親死於陳霸先之手,痛哭不已,併發誓必報此仇。
公元589年,楊堅率大軍渡過長江,滅陳統一天下。
陳國的輝煌一瞬間化為了烏有,王僧辯之子王頒趁此機會,集結其父舊部一千餘人,在夜幕的掩護下挖開了陳霸先的萬安陵,在開啟棺槨的時候,看見陳霸先屍身儲存完好,於是將陳霸先的屍體先拖出來一頓鞭打,然後剝肉挫骨。
事後王頒覺得還不過癮,便將陳霸先的屍身放入火中焚燒,將陳霸先的骨灰揚撒于山野,甚至還將其中的一部分放進水中,一飲而快。真的是慘無人寰,觀者無不泣動!
這一場權力之爭引發的恩恩怨怨,在最後演變成一場近乎瘋狂的報復。
陳朝英主,懷匡復漢室之志、抗周師、夷齊寇、整吏治、復經濟,所做無不為百姓謀福祉,身後竟落如此下場!
-
6 # 大猛猛猛猛猛
中國的歷史上自秦朝開始有四百多位皇帝,但是不管是那一位皇帝,不管他是明君還是昏君,都沒有死後被人人破棺焚屍挫骨揚灰的,但是,凡事總有列外的。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比較動盪的時期,南朝包括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在南朝的眾多皇帝中,關於誰是南朝第一英主恐怕有爭議,也許很有人會認為是劉裕,但自古以來很多人卻認為是陳朝的建立者陳霸先。明人歸有光就曾評價陳霸先“恭儉勤勞,志度弘遠,江左諸帝,號為最賢”。現代歷史學家卞孝萱也曾經評價道:“陳霸先是南朝難得的英主。他從一個村官成長為將軍,又由將軍黃袍加身,承擔下了一片支離破碎的江山。可以說他和他所建立起來的陳朝雖然短暫卻非常重要,而陳霸先本人堪稱南朝的第一英主。”
陳霸先出身貧寒,但他勤奮好學,“涉獵史籍,好讀兵書,明緯候、孤虛、遁甲之術,多武藝”。他最初擔任鄉間裡司,憑藉自己的一步步努力,進入仕途。後來陳霸先率軍積極作戰,平定侯景之亂。557年10月,陳霸先稱帝,是為陳武帝。他在位雖然只有三年,但卻積極抵禦落後勢力摧殘,維護社會穩定,恢復南方社會經濟。誰也不曾料想到這樣一位君王死後竟被人破棺焚屍,挫骨揚灰,這又是一段怎樣的一段歷史呢?究竟是誰竟然有如此大的血海深仇?
589年1月,隋朝51萬大軍渡過長江,陳後主被俘,天下重歸一統。陳國滅亡後,有個叫王頒的軍官召集數千名士兵,手持鍬鍤,趁著夜色趕往陳霸先的陵寢所在萬安陵,一夜之間,將陵墓開啟,奇怪的是他們對陪葬金銀珠寶並不貪戀待。劈開棺槨後,王頒見陳霸先的鬍鬚尚未脫落,就將出陳武帝屍體取出,鞭屍後挫骨揚灰,還把骨灰放進水裡,一飲而盡。這王頒是是何許人也呢?他為何對陳霸先做出如何的報復行為?原來王頒的父親名叫王僧辯,此人與陳霸先一道平定侯景之亂,可以說王僧辯、陳霸先是梁元帝的兩大柱石。後來梁元帝被西魏軍俘殺,王僧辯的次子當時也一道被俘虜,留在荊州。
梁元帝死後,王僧辯、陳霸先成為國家政權的實際執掌者,但一山難容二虎。555年,陳霸先以王僧 辯另立新帝為藉口,從京口起兵,率軍10萬,水陸齊發,進襲建康。最終擒獲王僧辯並將其殺死。當王頒得知父親被殺後“號慟而絕,食頃乃蘇,哭泣不絕聲,毀瘠骨立”。
在三年服喪期滿後,王頒還時常“布衣蔬食,藉藁而臥”。隋朝建立後,王頒獻上取陳之策,隋文帝十分欣賞,立即召見,王頒說完話後扔歔欷不已,隋文帝為之動容。隋朝伐陳時,王頒自請率數百舊部為先鋒,率軍力戰。滅陳後,他召集父親舊部,很快就來了上千人,夜掘萬安陵。
梁元帝死後,王僧辯、陳霸先成為國家政權的實際執掌者,但一山難容二虎。555年,陳霸先以王僧辯另立新帝為藉口,從京口起兵,率軍10萬,水陸齊發,進襲建康。最終擒獲王僧辯並將其殺死。當王頒得知父親被殺後“號慟而絕,食頃乃蘇,哭泣不絕聲,毀瘠骨立”。
在三年服喪期滿後,王頒還時常“布衣蔬食,藉藁而臥”。隋朝建立後,王頒獻上取陳之策,隋文帝十分欣賞,立即召見,王頒說完話後扔歔欷不已,隋文帝為之動容。隋朝伐陳時,王頒自請率數百舊部為先鋒,率軍力戰。滅陳後,他召集父親舊部,很快就來了上千人,夜掘萬安陵。
-
7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是因為國亡了,仇人來了。
陳霸先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拿自己姓氏當國號的開國皇帝,不管他是處於何種原因,這種獨一份的事例也足以讓他在史冊留下一筆。
陳霸先出身貧寒,為了吃飽飯,他什麼都幹,砍柴、打魚、放羊等等,能養活自己就行。除了這些主業,小陳還有個學習的副業,他尤其喜歡讀兵書,有空閒了還去練武,為以後的軍旅生涯打下了基礎。
透過自己的努力,小陳獲得了村裡人的一致認可,被推舉為裡司,也就是村官。
在村官任上,小陳明白不能再窩在村裡混了,地方太小,一輩子得困死在這裡,死也到大城市去,於是他找關係當上了油庫管理員,上班地點在當時的特大城市首都建康(今南京)。
俗話說,有機會才能抓住機會,在京城紮下根來的小陳終於攀上了大人物,那就是梁武帝的侄子新喻侯蕭映。蕭映和小陳談了幾次話,感覺這個人很不一般,誇讚道:“此人方將遠大,必勝於我。”從此,小陳就跟著蕭老闆混了。
此時梁武帝已經在位三十餘年,早年為了稱帝建國的他殺人不眨眼,現在卻早已皈依佛門,天天關起門來敲木魚,還從佛法中悟出佛教徒不準吃葷這一條,從此和尚尼姑們徹底跟肉說再見(北朝佛教徒還有幾十年的幸福時光)。
梁武帝信佛,不僅大修寺廟,還經常假裝出家,逼大臣掏錢去贖他,錢自然進了寺廟的腰包,梁武帝覺得這是自己給佛祖的誠心,佛祖肯定會保佑自己,自己的王朝將興盛萬年,自己的軍隊將戰無不勝,如果沒勝,那肯定就是主將通敵了。
正巧,交州(在今越南)土豪李賁反叛,梁朝出兵鎮壓。前線戰事不利,梁武帝認定是主將盧子雄和孫冏通敵,下令將二人誅殺。
老大辛辛苦苦作戰還被殺,兩人的部下不幹了,直接調轉槍頭包圍了廣州城。
時任廣州刺史正是蕭老闆,他在叛亂前一年被調往廣州當刺史,陳霸先也一同隨行,先當了個廣州府中直兵參軍過渡過渡,隨即被派出去當高要太守。
蕭映一看譁變軍隊人多勢眾,自己不是對手,趕緊給陳霸先發求救信:大哥有難,兄弟快來!
危機是庸人的危機,卻是強人的時機。陳霸先把握住了這個時機,他親率三千精兵,日夜兼程趕往廣州,一戰就大敗譁變軍隊,不僅解了圍,還活捉策動譁變的首領,梁武帝親自下令,給他升官封爵。
這一戰讓陳霸先在皇帝面前露了臉,他有了蕭映之外的第二個貴人,蕭映也像完成自己使命似的,沒兩年就去世了。
蕭映的去世了讓陳霸先頗為傷心,畢竟是自己的引路人,沒有他照顧,自己還在管油倉呢。傷心的陳霸先護送蕭映的靈柩返回建康,半路上收到了更不開心的皇帝發來的任命書。
梁武帝不開心倒不是因為侄子死了,而是因為李賁還在耀武揚威,這傢伙膽大包天,有塊地盤就敢稱帝,氣得梁武帝素也不吃了,任命陳霸先為交州司馬,率兵進攻李賁。
歷經三年血戰,陳霸先滅了李賁的小朝廷,以功督七郡諸軍事,成為南梁軍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就在陳霸先志得意滿之際,仕途的上升通道再次開啟。
唸經吃齋的梁武帝引狼入室,救了北朝將領侯景,又想拿侯景跟北朝交易,侯景直接扯旗造反,殺向建康,最終攻破宮城,活活餓死了梁武帝。
侯景扶太子蕭綱為皇帝,但誰都知道這只是一個過渡,很快侯景就會自己上位,那時候蕭綱的合法性就蕩然無存。梁朝地方上的諸王一看好機會,招兵的招兵,買馬的買馬,積極準備爭奪皇位。
陳霸先也很積極,他奉梁武帝的第七子湘東王蕭繹為主,帶著部隊開向建康,開始了鎮壓侯景的征程。
經過一年多的戰鬥,侯景勢力被削,從攻勢轉為守勢。為了過把皇帝癮,他著急忙慌地玩了兩手廢立大戲,自己坐上了皇帝寶座。可還沒坐滿半年,陳霸先和另一大將王僧辯就率領梁朝軍隊殺進了建康,侯景被殺,侯景之亂結束。
平定侯景之亂後,蕭繹在江陵稱帝,陳霸先率軍鎮守京口(今鎮江),王僧辯率軍鎮守建康,兩人成為梁朝最大的實力派,咳嗽一聲就能引發梁朝大地震。
可權力這東西,怎麼可能共享?陳、王二人遲早要分勝負的。很快,二人決裂的引子就來了。
此前為了獲得國際援助,蕭繹曾向西魏稱臣,稱帝后就廢了這條,還要求西魏歸還所侵佔的梁朝土地,西魏當然不答應,二話不說就發兵南下,襲擊江陵,擒殺了蕭繹。
對於陳、王二人來說,老闆死了不要緊,再立一個就是,關鍵是,立誰呢?在這一點上,兩人分歧很大。
這世上沒有永恆的敵人,也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為了炙熱的權利,陳霸先一巴掌拍死了王僧辯。
到這裡,陳霸先面臨的局面跟當年的侯景差不多,皇帝只是個擺設,說話加個電頭就好,中央完全是自己的,但全國多地都有反對者,陳霸先要剷除他們,才能夠永遠享受這種至高無上的感覺。
首先要處理的是王僧辯的舊部,由於王僧辯是被突襲擒獲的,他的舊部還挺多。陳霸先絲毫不帶怕的,打到他們跪地求饒為止,順手還揍了來撿便宜的北齊大軍。
接著鎮守廣州的曲江侯蕭勃造反了,陳霸先怎麼能夠容忍他在自己的“龍興之地”耀武揚威,一個月就打的叛軍分不清東南西北,蕭勃也被部下殺了。
最後就只剩下夾縫之中求生存的王琳了,陳霸先派大將侯安都率軍出征,可大軍走到一半,陳霸先等不及了。
奮鬥半生,還要給別人打工?陳霸先當然是選擇給自己打工,於是梁朝皇帝退位,老陳自己上馬,建立陳朝。
陳霸先是爽快了,卻難倒了侯安都,大哥你稱帝倒是先告訴我一聲啊,半路上樑軍變陳軍,軍旗都得重做。因為這事,陳軍士氣低落,被王琳打了個反殺,陳朝再次進攻才將王琳逼退。
就是這麼一個從底層崛起、霸氣側漏的皇帝,最終結局卻是被挫骨揚灰,原因就是他殺了王僧辯。
王僧辯有三個兒子,全都留在了江陵,江陵被西魏攻破後,長子王顗隨王琳投奔北齊,在王琳死後不久就掛了。次子王頒及三子王頍都隨魏軍進入關中,並見證著西魏到北周再到隋朝的變化。
王僧辯被陳霸先所殺的訊息傳入關中時,王頒嚎哭不已,發誓為父報仇。到北周明帝時期,他被徵召進入官場,隋代北周後,又因戰功獲得隋文帝賞識。
這夥人聚在一起,不可能不談王僧辯,一談王僧辯,陳霸先也順道談上了。酒一喝,仇恨之火越燒越旺,一幫人乾脆連夜帶著傢伙挖開了陳霸先的皇陵,把骨骸燒成灰,混水喝進肚中。
一代帝王,最終卻落得如此下場,只能說是子孫無能吧。
-
8 # 彭小旭大話史
因為陳霸先殺了王僧辯,而王僧辯的兒子王頒要為自己的父親報仇,所以在陳霸先入陵以後,糾結自己父親的不下,掘墳焚屍,還把骨灰倒入水中逼上千人喝掉,對陳霸先進行了極致的侮辱。陳霸先的陵墓萬安陵也被完全毀壞。
陳霸先和王僧辯本為至交好友,共平侯景之亂公元548年,侯景舉兵反梁,侯景之亂爆發,陳霸先投身梁武帝第七子,湘東王蕭繹帳下。
公元550年,陳霸先與侯景麾下的高州刺史李遷仕在南康展開了將近一年半的拉鋸戰。
公元551年,蕭繹手下的王僧辯等人在多個地方擊敗了侯景主力,侯景轉攻為守。
同年,陳霸先想要和王僧辯會師,但陳霸先在實力和名聲上都比王僧辯強,王僧辯的心中有所忌諱。陳霸先主動將自己五分之三的糧草送給王僧辯,消除了對方的疑慮。
公元552年,陳霸先和王僧辯會師,締結盟約,之後共同出兵,誅殺侯景。之後湘東王蕭繹即位,王僧辯為太尉,陳霸先為司空,兩人私交甚篤,王僧辯的女兒甚至還和陳霸先的兒子訂了婚約。
王僧辯立北齊傀儡為帝,和陳霸先反目成仇公元554年,西魏攻破了梁朝的都城江陵,陳霸先和王僧辯因為駐守他地來不及趕救,梁元帝蕭繹被殺。之後陳、王二人共舉蕭繹的兒子蕭方智為新君。
公元555年,北齊鮮卑政權把逃亡的梁朝宗室蕭淵明送回過,想讓他繼承皇位。一來如果蕭淵明順利即位,他是北齊的傀儡,北齊實質上一統南北。二來即使蕭淵明沒能即位,也可引起南朝皇權紛爭,北齊就可坐收漁翁之利。
陳霸先一下就洞察了北齊的陰謀,極力的反對這件事。但是保守的王僧辯因為畏懼北齊的勢力,卻廢了蕭方智,改立蕭淵明即位。
陳霸先眼睜睜看著同僚浴血奮戰、嘔心瀝血打下來的江山就被拱手送給了北齊的傀儡自然憤怒不已,他多次苦勸王僧辯,但王僧辯執意妄為。所以陳霸先為了江山社稷,當機立斷殺了王僧辯及其長子,廢除蕭淵明,繼續立蕭方智為帝。
之後陳霸先一路過關斬將立新朝,自己為帝暫且不提。
王僧辯二子報仇,掘墳焚屍陳朝的開國皇帝陳霸先殺王僧辯父子,平定他的部下,實際上思有益於南梁的江山,十分明智且不得不做的行為,但是王僧辯的二兒子王頒卻不這樣認為,他發誓要為自己的父親和大哥報仇雪恨。
所以後來隋楊堅伐陳時,王頒自請從軍,和陳軍展開了戰鬥,隋滅陳時,陳霸先早已身亡入陵。王頒的餘恨無處發洩,所以掘墳焚屍,將陳霸先挫骨揚灰。
-
9 # 秉燭讀春秋
陳霸先(503~559)是南北朝時陳朝開國皇帝,史稱陳武帝。
陳霸先是歷史上稱帝最晚的皇帝之一(武則天67歲即位)。
陳霸先54歲即位,57歲去世,也就是說老陳當了3年的皇帝就“掛”了,真夠悲催的!
這還不是最悲催的事,陳高祖病逝葬於今南京郊區的萬安陵。
33年過去了,更悲催的事來了,老陳的陵墓遭人盜掘,破棺焚屍,把他的骨灰倒入池塘,然後千餘人喝進了肚子裡,言外之意是生吃了陳霸先。
問題來了,一代英主陳霸先為何遭此厄運呢?要想了解事情真相,親們耐心往下看。
陳霸先稱一代英主當之無愧,他的皇位是用命換來的,是自己一點點打拼而來的,是繼承了老東家梁國的破敗江山。
講真陳霸先沒有當皇帝的老子,也沒有高貴的門楣,相反幼時家境貧寒,父母都是鄉下人。
有道是“英雄莫問出身,自古英雄岀寒門”。18歲時,陳霸先憑藉奮發向上的精神,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傑出才俊”。
陳帥哥“提筆能寫錦繡文章,上馬開弓安天下”,更要命的是他有帝王之相:“耳大超倫、雙手過膝、額頭隆起、龍睛鳳目……”。
(陳霸先)
可以說所有的優點集於陳霸先一身,估計五百年才出一個這樣的人。
但此時陳還屬於“潛龍在淵”,只在梁武帝的手下做了一名低階軍官(參軍)。
古語云:“天降大任於斯人,必先勞其筋骨,苦其心志”。
經過20多年腥風血雨的戰爭考驗和磨練,陳最終被梁武帝慧眼識珠,陳霸先脫穎而出,最後成了梁武帝蕭衍的股肱之臣。
尤其在平叛“侯景之亂”時立下了不世之功,因此被朝廷授司空、徵北大將軍等職。
這一年陳霸先45歲
然而就在舊主(梁武帝)去世,新帝初登皇位不久,曾經和陳霸先一同出生入死的老戰友王僧辯投降了北齊。
(王僧辯)
王僧辯也是梁國一位名將,其能力和成就不在陳霸先之下,二人還是兒女親家,王僧辯的二兒子王頒娶了陳的小女兒。
如果做個比較,王和陳猶如三國時期的周瑜和諸葛亮。
但王沒有陳的忠誠,就在梁國權利交接、新老交替動盪時期,王僧辯由最初懼怕北齊力量,最後發展到被北齊朝廷操縱和左右。
梁國自從梁武帝駕崩後就沒消停過,先後有兩位皇帝去世(簡文帝蕭綱和梁元帝蕭譯)。
話說梁元帝被人謀害後(據說是被人用枕頭捂死的),北齊派特使指示王僧辯擁立蕭衍的侄子蕭淵明為帝。
原來北齊想立個傀儡皇帝,這樣梁國就成了北齊的附屬國。由於蕭淵明是親北齊的王爺,因此選擇了他。這和當初日本欲佔領中國東三省擁立溥儀為帝是一樣的做法。
(梁武帝蕭衍)
王僧辯對北齊言聽計從,於是在南京擁立蕭淵明為帝,把梁元帝13歲的兒子蕭方智立為太子。
老王的這種做法顯然與傳統繼承法相悖,有兒子豈能立侄子?這就激怒了陳霸先,老陳一怒之下發兵十萬進攻南京,經過一番死磕,陳最終擊敗了王,推翻了蕭淵明,王僧辯及其手下被陳霸先誅殺,僅王僧辯的二兒子王頒帶著老爸部下上千人僥倖逃脫。
陳霸先擁立梁元帝14歲的兒子蕭方智為帝。
其實仔細想來,王和陳都想以“從龍之功”位高權重,我認為不存在著誰對梁國更忠誠一說。
果不其然,蕭方智當了沒多久的皇帝,感覺自己沒法再幹下去了,老陳勢力太大了!與其讓老陳廢廢黜,還不如識時務交出皇權。
有鑑於此,蕭方智明智的把皇位禪讓給了陳霸先。親們看到了吧?陳霸先和當年的曹操有何區別?
這樣一來,歷史上的梁國滅亡,陳國建立了,陳霸先在54歲時繼承了梁國的破敗江山。
轉眼33年過去了,北方的隋文帝楊堅要統一中國,他發動了滅陳之戰。
此時王僧辯的二兒子王頒(陳霸先的女婿)加入了“隋滅陳之戰”。隨之陳國被滅。
王頒為父報仇,發掘陳霸先南京的萬安陵,於是出現了本文開頭一幕,王頒把陳霸先的屍骸燒成灰,然後倒入池塘裡,想王僧辯僅存的一千名部下爭先恐後喝下了池塘裡的水,總算報了當初之仇。
回覆列表
陳霸先一路走來登上帝位也是血跡斑斑。在梁朝晚期,平定侯景之亂的名將王僧辯,陳霸先漸漸掌權。梁元帝死後,二人擁立元帝之子蕭方智為皇帝。但是此時的北齊送來早年被俘的武帝侄子蕭淵明,希望讓他做傀儡皇帝。王僧辨畏懼北齊,便擁立蕭淵明。這一舉動引起了陳霸先的不滿,起兵殺死了王僧辯,以後更是建立了陳朝。陳朝滅亡以後,王僧辯之子王頒率領太原王氏宗族和父親的舊部掘了陳霸先的墓地,開棺戮屍,以報父仇。根節也在於陳霸先出身寒門,身份低微,能在一派世家大族中建立王朝也是罕見,但最終沒有世家大族的耐力,死後連屍體也不得安寧,不禁讓人唏噓。
南北朝中後期,南方的疲態已經顯現,能夠抵禦北方的僅僅只有依靠長江天塹。而且,由於陳朝並沒有取得廣泛的世家大族的支援,所以隋統一南朝的過程異常迅速。而太原王氏作為當時一等一的世家大族,在國家行為的執行過程中更是握有主動權。而且,史書上把王頒掘墓這一節歷史算作孝行列入傳記,也可以看出史家也是在為王僧辯鳴不平。
同時,社會進入到統一狀態下,能夠為國家所倚重的還是握有眾多資源的世家大族。太原王氏自東漢發跡,歷代顯赫。直至唐朝,太原王氏依舊在政治舞臺上發揮著作用。大家熟知的唐高宗原配妻子王皇后就是出身太原王氏。所以說,在當時王頒既是世族有時勇將,立有大功。王頒在掘墓之後向統帥晉王楊廣自縛請罪,報告到隋文帝處,隋文帝最終赦免了他。王頒後來擔任齊州刺史,死於任上。
陳霸先在南北亂世中從士卒到皇帝,可以說是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自他之後,隋唐兩代的政權再度由高門世族所掌握。陳霸先的崛起應該說是貴族階級與平民階級爭鬥的一個小高潮,是自北魏分裂以來反貴族風潮的延續,其死後落得個如此下場也著實令人傷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