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毛筍56561098

    毛筍應邀答題:

    [李隆基](685一762)唐朝皇帝,又稱唐明皇712一756在位,唐睿宗第三子。公元710年6月,韋后、安樂公主毒殺中宗(李顯),立溫王李重茂(中宗幼子)為帝,史稱少帝或殤帝。韋后欲行武后(武則天)故事。隆基在太平公主(睿宗之妹)支援下,殺韋后、安樂公子和宗楚客等人。迫少帝讓位於睿宗。隆基進封平王,立為皇太子。先天元年(712)睿宗禪位於隆基,在長安即皇帝位。

    在位前期,勵精圖治,施展出卓越的政治、治國才能:

    選賢任能、納諫從流、改革弊政、執法公正、勤政務本。由於治國有方,唐朝自武后以後又呈現出國強民富、物價低廉,人民安居樂業,人口激增。史稱"開元之治"

    但年過五十後,自以為功成業就,怠於政事,貪圖享樂,國事漸衰。

    [安祿山](?一757),原名軋犖山,父康華人,母突厥人,後母改嫁安華人安延偃,改姓安,更名祿山,其身流胡血,實則胡人。後部落被擊潰,逃之幽州,投於幽州節度使張守圭部下。因恃勇輕進而敗,被押送京師擬處死;隆基見其狀貌魁梧,不聽勸告,下詔特赦,出任平盧兵馬使。安祿山善猜人意,巧於事人,朝庭官員,皆受其賂。又形狀滑稽,應對敏捷,話言詼諧,一副痴憨相,深得楊貴妃(楊玉環)歡心,將其收為"養子",甚至躺在乾媽懷中撒嬌,隆基見狀,一笑了之,頗有醜聲聞於外。並自由出入宮禁。

    安祿山此時既兼平盧鎮節度使,擁兵十八萬。又包藏禍心,凡此種種,李隆基卻渾然不知,仍在深宮尋歡作樂。奸相李林甫將邊關重鎮全部由少數民族將領承當,使他們擁兵自重,以致釀成"安史之亂"大禍。由於安祿山忌於李林甫,不敢輕舉妄動,因此忍而不發。開元十一年,李林甫死,安祿山看時機已到,以討楊國忠為名,於范陽發動叛亂,舉兵南下,勢如破竹。隆基開始不信安祿山叛亂,得知真相後,乃倉促部署,但為時以晚,十二月,東京陷落,安祿山稱帝。十五年,六月,唐軍大敗,二十萬大軍,僅存八千餘人。安祿山兵鋒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百姓倉惶逃命,十室九空,真是一場大浩劫。

    隆基決定入蜀避禍,逃至馬嵬坡,聞郭子儀率六軍前來勤王,大喜,詔令其速滅安祿山,郭子儀回奏"不殺楊國忠兄妹,六軍不發"隆基無奈,先殺了楊國忠,不忍殺楊玉環,郭不允,隆基只好命高力士絞殺了楊玉環,一代美人,傾刻香消玉殉。郭子儀發兵,穩定了唐皇朝大局。後安祿山部不思進取,內部眾叛親離,為其子安慶緒所殺,叛亂徹底平定。

    七月,太子李亨從眾之請,不顧父皇還在,私自在靈武即皇帝位,是為肅宗,尊隆基為上皇天帝。隆基得知其子篡位,也很無奈。

    寶應元年,四月隆基憂鬱成疾而亡,享年七十八,在位四十五年,諡"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廟號玄宗,葬於泰陵。

  • 2 # 填哥嗑歷史

    你應該看過西遊記中的《中途遇三難》吧,裡面的豬八戒被幾位有心戲弄他的“仙子”用頭巾矇住,愣是沒抓住一個“新娘”,最後還被捆綁起來了。

    唐玄宗沒有察覺安祿山反叛,同樣是四位有心的“人”用頭巾矇住了他。

    哪四個“人”呢?

    第一個,當然是安祿山。

    安祿山性情狡猾,極其善於溜鬚拍馬,阿諛奉承,能討人喜歡。張守珪,李林甫,楊貴妃等人都對其信任有加。《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五十》記載:

    二十八年,為平盧兵馬使。性巧黠,人多譽之。授營州都督、平盧軍使。厚賂往來者,乞為好言,玄宗益信響之。天寶元年,以平盧為節度,以祿山攝中丞為使。入朝奏事,玄宗益寵之。三載,代裴寬為范陽節度,河北採訪、平盧軍等使如故。採訪使張利貞常受其賂;數載之後,黜陟使席建侯又言其公直無私;裴寬受代,及李林甫順旨,並言其美。數公皆信臣,玄宗意益堅不搖矣。後請為貴妃養兒,入對皆先拜太真。玄宗怪而問之,對曰:“臣是蕃人,蕃人先母而後父。”玄宗大悅,遂命楊銛已下並約為兄弟姊妹。

    而且安祿山對於自己的叛變行為,隱藏極深。

    祿山陰有逆謀,於范陽北築雄武城,外示禦寇,內貯兵器,積穀為保守之計,戰馬萬五千匹,牛羊稱是。十三載正月,謁於華清宮,因涕泣言:“臣蕃人,不識字,陛下擢臣不次,被楊國忠欲得殺臣。”玄宗益親厚之,遂以為左僕射,卻回。

    應當說,安祿山這種表面上阿諛奉承,內藏心機的個性,對唐玄宗造成很大的矇蔽。其實,當時有很多有識之士都在警告唐玄宗,安祿山必反,但是唐玄宗不為所動,甚至勃然大怒,把告密者送給安祿山,可以看出李隆基對安祿山的信任。

    第二個對李隆基造成矇蔽的,是唐朝的政治局勢。

    自從李唐王朝建立以來,對皇權最大的威脅,大部分來自宮廷政變。唐玄宗本人就經歷四場宮廷政變,並且親自主導了兩場。所以,李隆基對於來自王室的鬥爭極為關注。對自己的兄弟姐妹包括兒子防範極為嚴密。但是自李唐建立以來,包括在李唐之前,邊將反叛之事還極少發生,缺乏前車之鑑。所以,唐王朝政府才敢放心讓邊將掌控軍事大權。

    第三個對唐玄宗造成矇蔽的,是唐玄宗自己。

    因當說,早期的唐玄宗,是非常英明睿智,極具政治敏感的。他年紀輕輕就親自參與兩場宮廷政變,剷除韋皇后和姑姑太平公主,穩定唐朝政局。任用名相,勵精圖治,開創“開元盛世”。這時候的唐玄宗,還是值得稱讚的。但是後來,唐玄宗迷亂楊貴妃,消極怠政,政治敏感度下降,昏庸無能,任用的人物,都是善於溜鬚拍馬之輩。對於安祿山的反叛,其實很多人都能預見到,並且當時也有很多人警告唐玄宗。連奸相楊國忠都預料到了,並且不止一次警告唐玄宗。但是,唐玄宗充耳不聞。可見其昏庸的程度。

    第四個,則是唐玄宗的親信輔璆琳.

    由於楊國忠的多次勸說,唐玄宗也對安祿山懷疑起來。於是,派自己的親信輔璆琳前往查察。但是這位親信到了之後,受了安祿山許多好處。回來,自然說安祿山的好話。

    楊國忠屢奏祿山必反。十二載,玄宗使中官輔璆琳覘之,得其賄賂,盛言其忠。

    於是,唐玄宗失去除掉安祿山的一次大好機會。

    安祿山的狡猾,唐玄宗的昏庸,使得安史之亂的爆發已經不可避免。唐朝,從此血雨腥風。

  • 3 # 史道驛站x

    安史之亂的發生絕對不是偶然,安祿山作為地方重臣,雖然沒有什麼文化和背景,但他還是有一定的能力,不然唐玄宗也不會重用他,更不會讓楊貴妃認他做乾兒子。

    安祿山發動安史之亂的原因,首先是覬覦大唐江山,大唐的富饒和皇帝的至高無上,讓積攢了一定勢力的安祿山蠢蠢欲動,加上乾媽楊貴妃的柔情,使得安祿山不得不挺而走險,以命一博。

    唐玄宗本以為認了安祿山做乾兒子,他的江山更加牢固,內有能人李林甫,外有達人安祿山,雖然自己年紀不小了,唐玄宗依然可以風花雪月,玩他的浪漫遊戲,所以說唐玄宗根本不會防範安祿山,不是傻子的安祿山難道還看不出這一點小道道。

    千不該萬不該就是不該讓安祿山入朝晉見,都城的歌舞昇平與邊關的蒼涼相比,安祿山的心思起了變化。

    李林甫有一雙能穿透人心的眼睛,由於職業的習慣,他死死盯住安祿山的一舉一動。對於李林甫,安祿山是恐懼加敬畏,所以安祿山想方設法巴結李林甫,從一般的交情慢慢升級為朋友。不知是出於惺惺相惜,還是相互利用,兩個人就是如此奇蹟般的交往著。

    有李林甫在,安祿山很乖,處事也很謹慎,可李林甫畢竟年歲大了,撐不了天命,公元753年1月李林甫走完了非議的一生,公元755年12月安史之亂爆發了,這場動亂一直持續到公元763年結束,雖然叛亂最後被鎮壓,但大唐從此由盛而衰。

    安史之亂結束以後,北方河北許多地區擺脫了唐朝的控制,胡化現象日益嚴重,可以說版圖已經不完整了,這些區域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北伐,才重新迴歸王朝版圖。雖說安史之亂沒有直接導致大唐滅亡,可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太監的權力大得可以隨意任免皇帝,唐王朝已經沒有了往日的輝煌,此時的唐朝日落西山,如一個苟延殘喘的病人。曾經輝煌一時的西域都護府失控,河西走廊眾多地區成了吐蕃的地盤。

    安史之亂歷時八年,人民也遭受了戰亂帶來的痛苦,流離失所。

    安史之亂的發生,唐玄宗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年輕時的唐玄宗英俊瀟灑,也幹過不少漂亮的事,如誅殺韋后,賜死太平公主,開創開元盛世,可老了,就荒廢了朝政,只顧享樂,他統治時期重用李林甫。

    李林甫出任宰相19年,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陷害名相張九齡,打壓異己,並把胡人安祿山引薦給唐玄宗,這一行為無疑是引狼入室,給了安祿山幻想和機會。

    安史之亂的發生,是不合時宜的必然,唐玄宗的老來昏聵,根本沒有提防李林甫和安祿山,每天和楊貴妃泡澡聽歌,他的麻木是安史之亂爆發的主因,其次就是李林甫和安祿山若即若離的合作,喂大了安祿山的野心,再者我們不能不說,楊貴妃和安祿山的奇特關係,名為母子,實則兩人之間有說不明道不清的關係,楊貴妃的存在,也給安史之亂起到了火上澆油的功效。

    唐玄宗老了,反應遲鈍,竟然沒有發現來自北方的狼,也沒有明白乾柴烈火的燎原之勢,終究在暮暮垂年書寫遺憾。

  • 4 # 五酒煮史

    “奉事官胡逸自京回,奉密旨,遣祿山將隨手兵入朝來,以平禍亂耳。”

    天寶十四年冬,安祿山向部眾宣稱,將起兵入長安,清君側,殺楊國忠。摧毀盛唐大廈的“安史之亂”正式拉開帷幕。那麼,御極天下四十餘載的唐玄宗在這場叛亂之前,難道就沒有一絲一毫察覺嗎?

    安史之亂大致有遠近兩個起因,前者是社會發展、土地兼併等問題產生的一系列矛盾及危機所致,後者則是安祿山野心膨脹後的結果。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切都要從唐玄宗最擅長的權力鬥爭說起。

    安史之亂的直接肇因,源於唐玄宗搞權力平衡的翻車

    掌握唐朝半數雄兵的四鎮節度使,讓皇帝芒刺在背的養子——王忠嗣

    作為“開元盛世”的締造者,唐玄宗可不是晉惠帝、宋徽宗那種愚蠢、無能的皇帝。以兩次政變起家的他,深知權力鬥爭之殘酷,從功臣到親兒子,既要重用,又要無時不刻的防範打壓。

    唐玄宗義子王忠嗣便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人物。

    王忠嗣戰功卓著,屢次大敗契丹人、突厥人、吐蕃人,受封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節度使,天下半數精兵盡在一人掌握,自唐朝立國以來,堪稱空前絕後。

    但這都是形勢需要,自從突厥衰落以後,東北方的契丹人和高原上的吐蕃人就成為唐朝最強勁的敵人,從遼東到隴右,他們給唐朝帶來了超級巨大的壓力。

    唐朝將四鎮邊軍交給王忠嗣統率,是為了給朝廷辦事。然而,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身為手握重兵的邊將,天然就會遭受猜忌,就算功勳卓著的皇帝義子也不例外。

    尤其這個義子還與太子交好,這不得不讓唐玄宗在重用他的同時,又懷有深深的猜忌,時不時就要拿捏、敲打一番。

    鉗制四鎮節度使,推出兩鎮節度使——安祿山

    正是在這種情形下,看似粗豪憨直的雜胡兒安祿山進入唐玄宗的視線。搞權力平衡是唐玄宗的拿手好戲,為鉗制掌握四鎮重兵的王忠嗣,再推出一個看起來更忠心的安祿山,無疑是個絕好的辦法。

    表面看,安祿山與王忠嗣之爭是李林甫與王忠嗣矛盾激化所致。實際上,此時的唐玄宗雖然懶政,但對兵權可沒有半點含糊,之所以縱容李林甫打壓太子和王忠嗣,是因為這就是他想要做的。

    為限制和打壓王忠嗣,唐玄宗不斷扶持培養安祿山,讓他身兼范陽、平盧兩鎮節度使,甚至還不惜在二人的衝突中拉偏架。

    安祿山是個十分貪婪的人,一直覬覦王忠嗣在河東的精兵,於是以築城缺人為藉口向朝廷提出要求,派遣河東兵馬到河北協助修城,妄圖以此吞併這支兵馬,收為己用。

    只不過王忠嗣看穿了安祿山的用心,才沒有讓他得逞。但是,唐玄宗在這次事件中所持的態度就很值得玩味,以王忠嗣之聰明,又怎麼可能看不出來,皇帝對自己猜忌日重呢?

    於是,在奪兵事件之後,他主動請辭河東、朔方節度使。果然,唐玄宗應允了。

    比起王忠嗣,大將阿布思就遠沒那麼幸運,為了謀奪他的騎兵,安祿山甚至不惜將其逼反,且最終如願以償。

    對於安祿山的種種小動作,唐玄宗都採取了相對縱容的態度,並且都沒有深究的意思。

    除此以外,唐玄宗還在上谷設定五座鑄錢爐,允許安祿山私自鑄錢。當時,全國的鑄錢爐也只有九十九座,這相當於將全國百分之五的鑄幣權交給安祿山。

    正是一次又一次無度的縱容與濫賞,才讓安祿山這個出身卑賤的雜胡兒一步步走上了權力高峰,野心也隨之愈發膨脹,難以遏制。

    對抗三鎮節度使,又造就西平郡王——哥舒翰

    王忠嗣被貶黜以後, 安祿山於天寶十年赴長安朝拜唐玄宗,並趁機提出兼任河東節度使,玄宗滿足了他的要求。由此,安祿山身兼三鎮節度使,掌握唐朝精兵近二十萬。

    但是,善於搞權力平衡的唐玄宗,不可能讓任何邊將一家獨大,縱使這是他十分喜愛的雜胡兒安祿山,也不能例外。

    於是,王忠嗣昔日的部將哥舒翰又被推到前臺,這也是一名有著赫赫威名的大將。彼時,邊民讚頌其威武,曾有詩歌流傳至今。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就在安祿山兼任河東節度使的第二年,即天寶十一年,哥舒翰被朝廷加封“開府儀同三司”,天寶十二年又以隴右節度使兼任河西節度使,封涼國公,不久以後,再進封為西平郡王。

    而在此之前,安祿山就已經被加封為東平郡王,唐玄宗如此安排,用心自然是讓二人相互爭鬥,而他本人則可作壁上觀,遊刃有餘的掌控這兩個手握重兵的邊將。

    果然,哥舒翰和安祿山兩人爭鬥不斷,心高氣傲的哥舒翰甚至還曾當眾羞辱過安祿山。

    與安、王相爭的情形極為相似,表面看,安、哥二人爭鬥,是楊國忠居中挑唆的結果。可實際上,真正的幕後操盤手卻是作壁上觀的唐玄宗。

    只可惜,一次突然而至的意外,讓唐玄宗這種刀尖上跳舞的平衡遊戲徹底玩砸了。

    天寶十四年春,哥舒翰於返回長安的路上突然中風,自此病廢,不能領兵。

    朝廷內部最大的勁敵突然倒下,想來安祿山必定長舒一口氣。與此同時,他膨脹的野心也已經到了撐爆的極限。

    就在當年的十一月,安祿山於范陽起兵,大舉南下,河北道諸郡縣望風而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兵鋒已經直抵東都洛陽。

    長安舉朝震動,天下譁然。

    唐玄宗是如何意識到局面不可挽回的?

    唐朝的政治傳統讓唐玄宗習慣性認為,對皇權的最大威脅,在內不在外

    在諸邊將中玩這種權力遊戲究竟是對是錯,彼時的唐玄宗是怎樣一種心理?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有必要對唐朝的政治傳統有所分析。

    唐朝自高祖李淵立國開始,大多數政變、兵變都來自於中央,幾乎沒有邊軍自地方造反,入主中央的例子。

    如唐太宗的“玄武門之變”、武則天后期的“神龍政變”、唐玄宗本人發動的 “唐隆政變”和“先天政變”等,這些宮廷政變像魔咒一樣,大都來自皇族內部,以子迫父,弟弒兄等多種形式上演。

    所以,唐玄宗在做皇帝以後,對皇族內部任何有可能染指皇位的人都格外小心防範,就連親生兒子也不例外。

    開元二十五年,武惠妃構陷太子李瑛謀反,唐玄宗居然不問青紅皂白,就將李瑛和另外兩個兒子,在一天之內全部殺掉。

    在不瞭解唐朝的政治傳統以前,人們或許會對唐玄宗的殘忍難於理解,何至於連證據都沒坐實,就急吼吼的一日殺三子?

    但實際上他這麼做雖然辣手無情,卻正是出於防微杜漸,將所有可能的謀反因素都扼殺在搖籃裡。

    由以上可知,唐玄宗絕不是個糊塗皇帝,而且還具備一個皇帝最基本的素質,那就是冷酷無情,對親生兒子也毫不留情。

    以常理度之,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對野心日漸膨脹的邊將毫無戒備之心呢?

    只因為唐朝的政治傳統,讓唐玄宗習慣性的認為,對皇權最大的威脅在內,而不在外。所以,他才將過多的注意力都放在朝廷上,而對邊將的戒備之心則遠不如自己的兒子們。

    如王忠嗣,如果他不是與太子牽扯上關係,雖然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壓,也遠沒有到幾乎致死的地步。

    與之相比安祿山就很聰明,甚至以當眾羞辱太子的舉動,來討得唐玄宗歡心。一次,他故意不拜太子,玄宗問起才回答道:

    “臣愚,比者只知陛下,不知太子,臣今當萬死。”

    也正是這種看似“憨直”的表現,將唐玄宗迷惑了,在他潛意識裡,根本瞧不起這個雜胡兒有謀反的膽量和能力。

    諸多因素作用之下,唐玄宗的戒備心多在內而不在外,也就容易理解了。

    再加上,彼時的唐玄宗年老體衰,對許多權力細節已經無法悉數掌控。可朝野上下的權力鬥爭卻愈演愈烈,君愈弱,臣卻愈強,此消彼長,長此以往,矛盾和問題早晚會集中爆發。

    唐玄宗向來對臣下動輒貶黜,說殺就殺,為什麼一味試探、討好安祿山?

    眾所周知,唐玄宗不是什麼善男信女,對那些已經產生猜忌的人,向來不會手下留情,像王毛仲、王忠嗣等功臣和名將,也從不手軟,都是任意拿捏,說殺就殺。

    可偏偏在安祿山身上,唐玄宗這種殺伐決斷的狠辣勁似乎不見了,反而變得優柔寡斷,甚至一味的討好和試探。

    楊國忠等一干大臣,紛紛進言,指稱安祿山早晚必反,唐玄宗非但不理,有時還會將進言的人綁縛范陽,請安祿山發落。

    事情反常,就一定有反常的原因可尋。說到底,以唐玄宗的性子,挑撥臣子,相互制衡才是常態。對楊國忠這個外戚他也不是百分百信任,楊氏在朝廷已經一家獨大,勢必就要在邊將中找一個人可以對他進行鉗制。

    如此內外相制,才能安穩的坐在皇帝寶座上。

    哥舒翰向來與楊國忠交好,顯然不是合適的人選,那麼最合適的就只剩下安祿山,兩人也的確在朝廷上下爭鬥的你死我活。所以,當楊國忠屢屢進言,安祿山必反時,唐玄宗多半會認為,這只是安、楊二人間的鬥爭。

    在安祿山沒有大錯的前提下,保住這個雜胡兒才是他的底牌。

    然而,即便謊言,說多了也會讓人產生疑慮,更何況安祿山有反心也不是空穴來風。天寶十二年,唐玄宗終於忍不住,派了一名宦官到范陽去打探情況。但是這名宦官卻被安祿山買通,回來以後只撿好聽的說,以打消玄宗疑慮。

    唐玄宗雖然老邁,也絕不是好糊弄的人,為進一步打消自己的疑慮,抑或是證實某些猜想,決定召安祿山進京,以試探他的態度。

    為什麼要試探?而不是針對王忠嗣一樣如法炮製?因為此時安祿山已經成尾大不掉之勢,在沒有確切證據之前,倘若弄巧成拙,逼反他,造成的後果將十分嚴重。

    天寶十三年正月,安祿山奉詔進京,唐玄宗總算鬆了一口氣,敢來,至少還證明他沒有反心。

    然而,唐玄宗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正是這次試探,反而堅定了安祿山的反意。在此之前,安祿山還在猶豫,要不要等玄宗駕崩以後再起兵,到那時,新君地位不穩,起事也會容易許多。

    可現在,唐玄宗明顯已經不再信任他,如果遲疑下去,反而會夜長夢多。

    今人很難了解唐玄宗在天寶十三年正月時的心境,究竟自欺欺人,還是力不從心,我們無從得知。可就是這最後拯救大唐盛世的機會,卻被他輕易放過。

    三月,唐玄宗放安祿山返回范陽,一切都已經成定局。曾經叱吒風雲的太平天子、玩弄重臣名將於股掌之間的大唐皇帝,以這種形式向後世人宣告了他的老邁和昏聵。

    所謂試探也好,討好也罷,皆因實力不允許說殺就殺了。懷疑的閘門開啟之後,以唐玄宗之精明,怎麼可能輕易就被糊弄過去?

    今人只能冒昧揣測,銳氣全失的玄宗或許寄希望於,可以穩住安祿山,使他短時間內不要造反,事情拖下去說不定還會有轉機。

    安祿山反意已現,玄宗無可奈何,失控的盛唐馬車驚破霓裳羽衣曲

    放走安祿山以後,唐玄宗的疑慮不但沒能消除,反而日漸加深,又不止一次的派人到范陽打探情況,得到的彙報都很不樂觀。

    天寶十四年二月,唐玄宗召哥舒翰入長安。但很不幸,哥舒翰在路上中風病廢,只得閉門在家養病。

    我們無從得知,玄宗在這個時候召哥舒翰回京的目的是什麼,但只要稍加推理,或許便不難得出答案。

    可惜,真實歷史很弔詭,唐玄宗明明已經對安祿山猜忌重重,卻始終隱忍不發,甚至在安祿山明顯露出反意的情況下,都沒有任何行動進行備戰,直到幽燕鐵騎直逼黃河時,還在做著不切實際的幻想。

    這一點不得不讓人可悲可嘆,當年殺伐決斷的李隆基哪去了?

    結語

    以上可知,唐玄宗在安祿山起兵的前兩年就已經意識到危險。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能做的選擇或許並不多,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機會可以改寫歷史的。

    可惜,歷史不容假設,在察覺到安氏有反意以後,玄宗不但沒能及時做出佈置,防患於未然,還寄希望於不切實際的幻想,用束手無策形容都毫不誇張,完全當得起一句“老邁昏聵”。

    究其根源,唐玄宗晚年的困境在於過度迷信權力鬥爭,而疏於制度建設,墨敕斜封比比皆是,舊有的官僚制度名存實亡。

    在他年富力強時,擺弄權力或許綽綽有餘,然而一旦年老體衰,大量權力細節旁落,又沒有完善的制度制約百官,即便沒有“安史之亂”,恐怕也難以躲過宮廷政變的魔咒。

  • 5 # 祥子看歷史

    那時的唐朝已極盡繁榮,任誰都不會想到有人會在這個時候造反,沒道理啊,安安定定的過日子不好麼,非要造反。

    最開始有人通報安祿山已經起兵,唐玄宗還不信,直到打到家門口了才著急派兵抵禦。他都不相信有人起兵,更別說察覺了,怎麼可能察覺得到,那時的唐玄宗還在楊貴妃的溫柔鄉呢。

    唐代在經歷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唐高宗的“永徽之治”、武則天的“治宏貞觀,政啟開元”“貞觀遺風”直到唐玄宗的“開元盛世”,唐朝經濟已到達了最鼎盛的時期,人民安居樂業,邊疆安定無戰事。

    正所謂物極必反,偏偏是到了國力鼎盛時期,偏偏就有人跳出來造反,這也有很多原因。

    內部矛盾越來越大,為了爭權奪利不擇手段,口有蜜、腹有劍”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達十九年之久。他在職期間排斥異己,培植黨羽,把持朝政。繼他之後上臺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循私誤國之人,他公行賄賂,妒賢忌能,驕縱跋扈,不可一世。奸臣當道,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直接導火線。唐朝經濟雖然達到了頂峰,但是人民生活水平確是不容樂觀,農民的土地都被達官貴人所搶走,人民流離失所,飯也吃不飽,尤其是開元末年,據說楊貴妃私人工匠就達到了700人,胭脂水粉,衣服什麼的隨便花費都上百萬,唐玄宗整日沉浸在荒淫糜爛的生活裡,這嚴重加重了人名的負擔。自“五胡亂華”後,中原地區湧入了大量的胡人。而河北大多是漢人、契丹人、突厥等少數名族。安史之亂中,安祿山和史思明手下將領多為漢人。地方軍的實力一度超越了中央軍,導致無法統一,致使各地方勢力實力越來越大,最終導致安史之亂的爆發。

    最後我想說一下,楊貴妃確實是背了很大的鍋,莫名其妙讓高力士殺死。安史之亂關一個女人什麼事,無非就是生活奢侈了點,這主要原因還是唐玄宗麼,無緣無故的替人犧牲了,真是可惜了。

  • 6 # limuzi1966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所發生的一場政治叛亂,是唐節度史安祿山與史思明發動的,同中央政權爭奪統治權的戰爭,這場叛亂爆發於唐玄宗時期,歷時七年零二個月,才平定下去。這麼一場大規模的叛亂唐玄宗為什麼提前沒有任何的察覺呢?

    唐玄宗這一方面的因素

    1、唐玄宗統治後期沉迷於享樂、不問朝政。

    744年,他納楊太真為貴妃後,更是專以聲色自娛。為了滿足楊貴妃的奢欲,當時供貴妃役使的織繡工達七百人,雕刻溶造工又數百人。楊貴妃的姊妹兄弟五家競修華麗的第舍,一堂之費,動逾千萬。皇親貴戚向玄宗進獻的精美餚饌,一盤值十個中等人家的財產。這都說明了唐朝統治者的腐化。

    2、唐玄宗後期,重用奸邪佞人,政治昏暗

    玄宗後期,重用李林甫和楊國忠。李林甫妒賢嫉能,凡是有才能的官員,他都要設計除去,很少人能逃脫他的圈套。他為了閉塞玄宗的視聽,自專大權,召集諫官說:“今明主在上,群臣將順之不暇,勿用多言!諸君不見立仗馬乎?食三品料,一鳴輒斥去,悔之何及!”補闕杜璡因上書言事,第二天就被黜為下邽令,從此誰也不敢再進諫。楊國忠是楊貴妃的本家哥哥,膽子比李林甫更大,他除做宰相外,還兼領四十餘職,整天發號施令,胡亂處理政事。因此,唐朝的政治更加昏暗。

    安祿山又是如何偽裝騙過唐玄宗的呢?

    1、想盡辦法贏得玄宗的信任

    安祿山為人圓滑,深諳取悅玄宗之道。如同玄宗晚年在政治舞臺上得意一時的李林甫和楊國忠一樣,安祿山同樣鑽營討好玄宗之道。安祿山身形肥胖,有三百斤之重,玄宗問他這麼大的肚子中裝的是什麼,安祿山對答道:“更無餘物,止有赤心耳!”這樣一來,玄宗便被哄得喜笑顏開了。他還不畏得罪太子,見太子不拜,理由是不知太子為何官,只知道有陛下一人,不知道儲君是什麼。皇帝看到如此忠心一片的臣子,更加加深了對他的信任。安祿山不僅知道要討玄宗的好,還知道哄玄宗身邊的楊貴妃,他不拜玄宗而先拜楊貴妃,玄宗問他為什麼,他答道:“胡人先母而後父。”利用了自己胡人的身份不惜打破規則,極盡爭寵之能勢。

    在處理信任危機方面,他也能下得一手好棋。楊國忠感受到安祿山對自己地位的威脅,時時刻刻都在想著怎樣除掉他,為此楊國忠也做了不少努力,“屢於上前言其悖逆之狀”無奈玄宗不信。最後楊國忠只能一面對皇帝說安祿山必反,召安祿山進朝,召必不至,另一面激安祿山反。可安祿山聽聞召見立馬進京,親手戳破了楊國忠的預言。就如同狼來了的故事一樣,有這樣一回,日後楊國忠再在玄宗面前說安祿山要造反的話,想必玄宗也不會相信了。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安祿山起兵後很長一段時間玄宗都不知道,直到打到太原的時候才傳來起兵的訊息。

    安祿山在與楊國忠的對弈中並沒有一直處於被動的狀態,天寶十三年正月,安祿山在華清宮與玄宗哭訴:“臣番人,不識字,陛下擢臣不次,楊國忠欲得殺臣。”安祿山在皇帝面前再一次用自己胡人的身份示弱,表面上說自己沒有什麼能耐卻得到了陛下的看重,實際上卻是在提醒玄宗他戰功卓著,一片忠心,卻反被奸人誣陷,委屈至極,希望玄宗能幫他做主。如此一來,不管他在邊境上囤積了多麼重的兵馬,外界的評論有多麼不利於他,但在玄宗心裡,他已經為自己樹好了忠心臣子的大旗。

    2、安祿山的戰功卓著

    不同於楊國忠只依靠曲意逢迎和裙帶關係上位,安祿山卻是掌握了一定征戰功績,這樣的戰功履歷也是玄宗在當時所看重的。

    張九齡在見安祿山第一面的時候就做出了這樣的評價:“亂幽州者,必此胡也”,可見當時的安祿山便展現出了不俗的軍事能力。安祿山曾採用誘殺的手段來重新整理自己的功績簿,誘契丹赴宴,喝醉之後斬首埋之,用這種方法先後誘殺數千人。唐玄宗一直視安祿山是一位有能力,很忠心的將領,能幫助他實現開疆擴土心願的不二人選。

    3、安祿山遠離宮廷內部政治紛爭

    唐朝自建國以來,宮廷內部紛爭不斷。玄宗本身也是經過一番險惡的鬥爭才從太平公主手上奪權才坐穩位置的。因此玄宗本身對朝廷內部的力量是很注意平衡的,即使對李氏宗族的控制也很注重。玄宗在政治方面的防禦重點一直都在宮廷政變上,加之唐朝很少有邊將大臣發動叛亂的先例,玄宗一直將安祿山看做自己的力量來制衡中央個別權勢過大的個人或團體,萬萬沒有想到過會是安祿山發動的起義。

    安祿山確實雖然是玄宗所寵幸的臣子,他遠離宮廷內部政治鬥爭,不插手繼承人問題,甚至面見太子都不跪拜。離皇帝所擔心的問題漩渦較遠,也是他深受皇帝所信任的原因之一。

    這樣,多種原因使安祿山贏得了玄宗信任。

    由於,唐玄宗統治後期遠離朝政,沉迷享樂,再加上安祿山善於偽裝,所以才釀成了唐朝歷史上這場大規模的戰禍,使唐由此衰落下去。

  • 7 # 在途21

    唐玄宗統治分為兩個時期,前期比較清明,善於用人,出現了很多名相,稱得上是一位好皇帝,國家發展也比較好,出現了唐王朝得另一個盛世“開元盛世”的美好局面。在唐玄宗統治後期,整天沉迷於酒色之中,不理朝政,地方節度使都擁有重兵,安祿山和史思明就是其中兩個,看到唐朝沒啥希望,就起兵反唐,前前後後持續了八年的安史之亂,雖然在後面被平息啦,但也給唐王朝致命的打擊,從此也開始由強轉衰。

  • 8 # 呀哈先生

    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是各種社會矛盾集中的反應,包括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

    主要原因:

    1.土地兼併的嚴重,均田制被破壞,農民失去了土地,變成了流民四處逃亡,原有的和平幸福的日子被打破。

    2. 唐朝統治集團的腐朽導致了人民的負擔越來越重。

    3.兵房的使用權力過,集大權於一身。

    4.民族之間的矛盾也是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之一。

    5.中央和地方勢力的矛盾,

    當時唐玄宗並不是沒有察覺到這些,而是因為當時的朝政內部有著嚴重的矛盾,還有統治集團的腐朽以及農民們的生活負擔越來越嚴重,再加上當時的唐玄宗過於沉迷於美色,注重享樂,又重用安祿山,所以就算有所察覺,也避免不了安史之亂的爆發。以上僅代表小編的個人觀點。

  • 9 # 理工男讀歷史

    安史之亂是個複雜的歷史事件,其爆發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在千頭萬緒的歷史記錄當中,後人都難以梳理出其完整脈絡,更別說當時高高在上的唐玄宗李隆基了。

    現代人的馬後炮,安史之亂的必然性

    從一個現代人的角度上來看,安史之亂的爆發的必然性來自於制度上的缺陷,主要是邊將的過於強大和中央政府的過於孱弱。

    盛唐時期,府兵制改成募兵制,士兵不再是以來自關中地區為主的有土有田的自耕農,所謂有恆產者有恆心,自耕農是不會造反的。募兵制的招收物件往往是城市小市民、牧民、失地農民、破產商賈、遊俠等無產者,這些都是社會邊緣人員,本來對唐王朝的歸屬感就差,逐漸這些人成了給他們發糧、發餉的節度使的私兵;

    李林甫掌權時期,為了限制邊將立功後入朝為相影響自己的權勢地位,就停止了唐王朝開國以來出將入相的傳統,邊將失去了上升的空間,邊將與中央日益離心;同時李林甫又給節度使賦予了募兵權、地方財政和行政權,相當於變相恢復了分封制;李隆基的錯誤決策,又讓安祿山在河北深耕十餘年,從當兵從軍那一天起就沒離開過河北,有大批隱藏的力量被安祿山積攢下來;另外,安祿山在長期與周邊異族(契丹、奚)作戰過程中雙方恩怨纏綿,既有恨安祿山不死的仇人,也有願意追隨安祿山征戰四方的異族戰士,這也是安祿山的隱藏力量。

    如此,自然就給了野心家充分思考的時間,並有了起兵造反的土壤,這就是安史之亂爆發的必然性。

    但實事求是講,安史之亂是存在偶然性的,換別人是不會造反的。

    如果不是安祿山,換成其他漢人將領,甚至是其他胡人將領,都會在仔細衡量成敗得失之後放棄造反,而是回到長安在朝堂上和楊國忠等人打嘴仗。安祿山雖然任三鎮節度使、掌握大唐精銳野戰軍的三分之一,但畢竟盛唐實力強大,僅憑紙面力量安祿山還是遠遠不是對手的。而且以當時李隆基和安祿山的關係,即使和楊國忠不和,安祿山確保後半生榮華富貴毫無疑問。

    安史之亂與千百年來的改朝換代農民起義有本質區別。盛唐時期,雖然民生艱難問題已經出現萌芽,逃戶成為一個相對普遍現象,但老百姓的生活還過得去,這與任何一個王朝末世民不聊生有很大差別。用教科書上的話來說,安史之亂的雙方是統治階級內部爭奪領導權的一場戰爭,都談不上正義性。(當然,這並不影響顏皋卿、張巡等人為國為民付出犧牲的偉大人格。)

    安史之亂也並非是“河北胡化”觀點的結果。“河北胡化”是比較有市場的一種觀點,但河北之地一直是中原領土,漢人遠遠多於胡人,僅僅因為安祿山是胡人就必定要造反這個說法是站不住腳的,胡人只是安祿山起兵造反的基礎之一罷了。

    因此,雖然安祿山有造反的可能性,但以上這些還不足以讓安祿山鋌而走險。

    安祿山起兵造反的根本原因眾說紛紜,我個人傾向於宗 教蠱惑。

    安祿山是來自西域的昭武九姓康國後人,自稱為“光明之神”的化身,親自主持拜火教(祆教)的祭祀活動,是當地胡人的宗教領袖。包括安史之亂後,河北之地仍然有人把安祿山、史思明奉為聖人,安祿山的部將田承嗣在投唐後給安史父子四人立祠拜祭,在河北之地很有市場。

    祆教起源於波斯,也是當時波斯薩珊王朝國教。但波斯薩珊王朝被信奉伊 斯 蘭的大食消滅,祆教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雖然波斯薩珊王朝後人流亡到了長安,祆教也被唐王朝允許在大唐傳教,但如果不借助國家的力量,祆教想要重新成為控制萬里的大國的國教絕無可能。於是,不甘於在中原淪為二流三流宗 教的祆教就選擇了安祿山做自己的代理人,並鼓動安祿山發動了這場戰爭。

    是的,即使明知實力不如,但宗 教在這方面是狂熱、缺乏理智的,而且他們險些成功了。

    回到題目上來,這些資訊李隆基幾乎都不掌握,自然就無從判斷安祿山要造反。

    一千三百年前的李隆基不掌握這些資訊,他也不像後世宋朝皇帝或者是他自己子孫一樣提防武將,自然就無從分析和判斷安祿山是要終結他一手開創的盛唐的那個人。

    在李隆基看來,安祿山不具備造反的實力。安祿山雖然位高權重,但仍然有其他七大節度使能夠制約,與安祿山轄區臨近的哥舒翰還與安祿山一向不和;自己的中央禁軍也至少有十餘萬,雖然李隆基不知道這些禁軍戰鬥力很差,但至少數量擺在那裡;另外,安祿山三鎮當中大部分將領和地方官由朝廷任命,安祿山造反這些人是不會跟從的。

    在李隆基看來,安祿山不具備造反的理由。雖然宰相楊國忠一直在挑安祿山毛病,但這是皇帝控制臣下的平衡之道,邊將要是和所有人都打成一片,自己的皇帝位置才真是不穩了,楊國忠對安祿山的手段其他邊將也都受過,安祿山並沒有受到特別苛刻的虐待;而且李隆基對安祿山的寵信無人能比,當年曾任四鎮節度使的王忠嗣是李隆基的乾兒子,也沒混個異姓郡王噹噹,安祿山是第一個封郡王的胡人,所受恩寵無人能比。

    也就是說,你安祿山所想得到的一切我李隆基都給你了,你還想要什麼?

    於是,李隆基認為楊國忠說安祿山要造反是臣子爭寵;李隆基認為張九齡說安祿山要造反是文人敵視武將。實際上這些都是對的,李隆基當了這麼多年皇帝,這個基本判斷能力是有的。以李隆基的多疑性格和對國家的掌控能力,十餘年安祿山沒漏出任何破綻讓李隆基懷疑,不得不說安祿山也是一代梟雄。

    但李隆基萬萬沒想到安祿山背後有祆教的影響,宗 教對人心的蠱惑、非理智性常人無法理解,這才是安祿山敢於起兵造反的真正原因。

    當時是盛唐,無論權勢多大,安祿山想以一地之力對抗整個大唐,都是一種非正常的思維。這種失去理智的行為,要麼就大而化之的歸結於安祿山的野心,要麼就是像我所說的根本原因在祆教在背後蠱惑。

    總之,安祿山起兵造反無論在李隆基還是現代人看來,都不具備十足的把握,安祿山卻偏偏這樣做了。而李隆基察覺不出來也算是有情可原,當然,這不影響李隆基要對此事負主要責任。

  • 10 # 轉世輪迴追夢人

    安史之亂是楊國忠逼出來的一場空前浩劫,為了鞏固一己私利,不惜採用手段逼迫安祿山一步步鋌而走險,爆發了這場內戰。

  • 11 # 二Sir

    “安史之亂”

    這個詞你肯定聽過,那麼鼎盛的唐朝,就是因為安祿山突然造反,整個唐朝就不行了。

    但是你有沒有意識到一個問題?中國古代王朝,遇到類似的大動亂,一般都是在王朝的中後期。比如漢代的黃巾之亂,清朝的太平天國。國力不行了嘛,各種矛盾積累久了嘛,一場病來了,扛不住很正常。

    但安史之亂不一樣。它是一個特例,它爆發在唐朝最鼎盛的時期,那是開元盛世啊。如果沒有這場大亂,那唐玄宗在歷史上的地位,可能就超過唐太宗了。奇怪,在一個朝代最強盛的時候,為什麼也會出現這種病來如山倒的情況?

    過去的解釋,要麼是說唐玄宗沉迷女色,年老昏庸,這當然沒有什麼解釋力。要麼就說,這是因為唐玄宗對安祿山掉以輕心。這對不對呢?要知道,皇帝這種職業,是孤家寡人,整天最擔心的就是被奪權,是職業疑心家。何況唐玄宗這種一輩子英明神武,一手開創了開元盛世的皇帝,他怎麼會犯這種低階錯誤呢?什麼人會對他造成威脅,皇帝會本能做出反應。這件事仍然很奇怪。

    安史之亂,是因為唐玄宗在自己的故事裡難以自拔。

    在什麼樣的故事裡?開疆拓土的故事。

    如果再早上個100年,就是唐代開國的初年,這種事根本就不會發生。為什麼?因為從漢代滅亡之後,所有的皇帝都知道,自己最大的風險在哪裡,當然就是那些手握重兵的將領。幾百年,無數血的教訓放在那裡,皇帝又不傻,當然就搞出了一套防範像安祿山這樣將領的手段。到了南北朝的後期,北方朝廷的兵制叫府兵制,這套制度,已經能夠很好地防範將領擁兵自重了。

    大概說一下府兵制。就是,上百個軍府分散在全國各地。這些當兵的人,平時務農,也不用交稅,自己養活自己。一旦要打仗,那就從周圍的軍府中抽調兵力,仗打完了呢,你們這群府兵再打道回府,等待下一次的徵召。這樣一來作戰計程車兵都是臨時抽調的,你邊境軍隊的指揮官想擁兵自重也沒有機會。士兵和將領是基本分離的嘛。

    我們熟悉的花木蘭的故事,就是這種典型的府兵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這就是朝廷從軍府當中臨時調兵啊。

    但是到了唐玄宗時代,這一招就不好使了,為啥?因為開疆拓土攤子鋪大了。你想,軍府不是在什麼地方都能建的,你起碼得有足夠的耕地,能讓這幫府兵自己耕種養活自己啊。所以很多邊境地帶,比如草原,高原地區,那是建不起軍府的,那要是打仗了,就只能從內地的軍府調人,而且你還不能調太久,也不能調太勤,因為府兵都是自己養活自己,你調的太久,那家裡的田就荒了,你調的太勤呢,府兵自己就出不起一來一回的路費了。

    所以到了唐玄宗的時候,整個兵制就變了,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就是朝廷出錢來徵兵。府兵用不起,我養職業軍人總行了吧?國家專門劃出一片區域在邊境養兵,按時發軍餉。中央給軍餉太麻煩,那就派個地方領導,叫節度使,一面掌管軍隊,一面在當地籌措軍餉。

    這個制度一出來之後,軍隊的人數增加了,而且是職業軍人,訓練時間也提高了,邊關的戰鬥力提高的那不是一星半點。你站在唐玄宗當時的眼光,這是個了不得的制度創新。他在長安當皇帝,得到的全部反饋,都是在證明這個制度是有效的。

    在西邊,原本膠著的吐蕃勢力被一下趕回了本土,在北邊,契丹和突厥的勢力也被逐出了河北。那對於唐玄宗而言,對內呢,他已經是搞出了一個開元盛世,經濟文化極大繁榮,對外呢,又是捷報頻傳。你要是唐玄宗,你心裡在想啥?當然是想當文治武功,古來無雙的千古一帝啊。

    杜甫在他的詩《兵車行》裡面就留下了一句話,叫“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這裡的武皇是指誰啊?當然就是當今皇帝唐玄宗。邊關都打得慘成那樣了,流血成海水,但是皇帝還是要開邊啊,還是要開疆拓土啊,成就夢想啊。

    所以,安祿山這樣的節度使,在唐玄宗的眼睛裡,是好用的、高效率的工具,越鋒利越好。在他沉迷的這個開疆拓土,當千古一帝的故事裡,已經完全忘了這把劍還能調轉過來,對準自己。

    有一個旁證。當時邊境軍隊,也就是節度使掌握的邊軍,一共有49萬。那面對這隻力量,中央有沒有制衡力量呢?當然有。直接歸中央指揮的軍隊呢,有13萬。這基本是夠用的,因為邊軍不會同時造反。如果對邊軍稍有警惕,唐玄宗就會非常謹慎地使用這13萬中央軍了。但事實上沒有。當時雲南出了狀況,唐玄宗說,邊軍不動,那得槍口衝外。平雲南的叛亂,得我中央軍來,結果,派出去7萬中央軍打雲南,結果全軍覆沒。

    等到後來安祿山叛亂的時候,中央軍也才不到8萬人。而安祿山這一邊呢,有18萬人。你說這個仗怎麼打?

    這也說明,唐玄宗對邊軍的力量幾乎是全無戒心的。

    請注意,這不僅是唐玄宗一個人的盲區,幾乎整個中央朝廷,都沉浸在自己的故事裡,沒有看到這個風險。

    比如唐玄宗前期的宰相李林甫。

    李林甫是不是奸臣,咱們暫且不論,但是他有兩樣是肯定的。第一他有能力,第二他是個謹慎的人。史書上對李林甫的評價,有四個字,叫“每事過慎”,他的謹慎程度是超乎常人的,這麼謹慎的一個人,他就察覺不到安祿山的危險嗎?

    對。李林甫也有自己的故事。他作為大唐中央的執政宰相,心目中最大的敵人,才不是什麼邊軍節度使呢,而是國內的那些世家大族。你要是熟悉魏晉南北朝和唐代前期的歷史,對此應該也不奇怪。初唐的那些皇帝,包括武則天在內,心頭大患都是什麼關隴集團,世家大族。

    你要是李林甫,你要對付世家大族,你也會像他那樣,拼命提拔安祿山這樣的人:出身行伍,靠軍功起家,沒文化,沒有根深蒂固的家族淵源,沒有在中央的政治影響力。這樣的人,你提拔他,他的功名富貴都是你給的,他還不像狗一樣忠心耿耿嗎?

    所以在李林甫心中,安祿山就是杆槍。那這杆槍要想好使,是不是應該口徑搞大一點,火力搞猛一點呢?所以,當時唐玄宗一共就設立了九個節度使的位置,後來李林甫提拔安祿山,一口氣讓他兼任了三個。

    後來等到李林甫一死,楊國忠上臺,跟安祿山的關係不好了。站在安祿山這頭一想,完了,上升無望了,甚至富貴也不保了。但是再轉念一想,不對啊,我手頭有18萬軍隊,而且是能征善戰的邊軍。而唐玄宗他們手裡只有不到8萬老弱殘兵,這個皇帝該我做啊。那還不造反嗎?然後就是白居易那首詩裡寫的“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長恨歌》裡用的這個驚破的“驚”,用的真是好。中央當年是真的沒想到啊。

    今天我們回顧這個過程,不是在嘲笑古人傻,唐玄宗昏庸,李林甫笨蛋。而是在說,每一個人其實都活在自己的故事裡。這個故事,越偉大,越輝煌,時間越久,裡面就越有清晰的敵人和朋友,目標和工具的分工。

    但是很可惜。故事是人對世界的理解和想象,而不是真實世界本身。在真實世界裡,敵人和朋友,目標和工具,隨時是會發生逆轉的。當一個人在他的故事裡,陷得越深,對這樣的逆轉就越會意料不到。

    所以,安史之亂的故事,哪是什麼皇帝沉迷女色,哪是什麼朝廷對危險掉以輕心的故事?

    它是一個刀客在磨刀的過程中被刀所傷的故事,是一個準備炸藥打仗結果炸藥庫在自己家裡爆炸的故事啊。

  • 12 # 豆豆皮皮

    安史之亂,直接因素是楊國忠故意激安祿山謀反的,抄了安祿山在長安的家。畢竟安祿山感激李隆基的恩情,本沒打算這麼快謀反的。

    其次是,外重內輕的軍事格局導致邊將擁兵自重,內地軍事力量不行。李隆基為了穩定邊疆,也要倚重安祿山。安祿山是胡人,懂九番語,打仗也確實厲害。

    再次,安祿山擅長表演,在李隆基跟前很會巴結,甚至為了巴結李隆基得罪了太子,深得李隆基信任,還認了楊貴妃做乾媽。

    最後,最大的問題根源在於,李隆基晚年怠於萬稷,逐漸走向昏聵和淫靡,越來越志得意滿,不再銳意進取了。開元年間任用姚崇、宋璟、張悅、張九齡等賢相,任相時間都比較短,都是幾年就換;後期昏聵,任用李林甫長達二十多年,把持朝政,清除異己,導致朝廷無人可用,最終啟用從政只有幾年的楊國忠擔任宰相,最終斷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和大唐盛世。甚至在抗擊安祿山時,不信任武將,臨陣換將,處死風長青和高先知兩位將軍,最後不得不啟用已經中風的老將軍哥舒翰。都是由一連串的政治決策和軍事決策失誤導致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餐飲行業的過度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