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濤說精彩歷史

    1、古代的多京制,很多其實只有一個真正首都,其他的京城,相當於今天的直轄市。

    譬如新朝王莽當政時期,除了長安外,還設立了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五座都城,同時更名長安東西市令、五都市長為“五均司市師”,下設交易丞五人,錢府丞一人,主要職責是平抑物價,管鹽鐵,開賒貸。

    今天來看,王莽的思想非常超前,他設立的六座都城,其實=1+n的模式,其他的五座都城,相當於今天的直轄市,是不同區域的經濟中心、政治中心、一線大城市!

    2、真正多京制的,原因太多,譬如歷史原因:

    唐朝前期的長安、洛陽兩京制繼承自隋朝——隋朝的兩京制又繼承於北周——北周的兩京制度——又繼承自北周、北齊的兩個北朝國家的都城;

    北周北齊作為獨立政權,都城大力營建,花費無數人力、物力,所以到唐朝一以貫之的繼承。長安洛陽在唐前期都很發達;安史之亂以後唐朝衰落,又開始把其他州升級成府,成為五京制度,唐朝都城數量由兩京一下子升格為了五京。

    唐朝的五京為長安、洛陽、幷州(太原)、鳳翔、蜀郡(成都)。

    (中晚唐五京制度)

    到了五代,長安破落,洛陽被統治者放棄,五代軍閥們除了後唐以外,其他均在開封府設定都城,又學習唐朝,設定多京制;到宋朝,繼承五代,又形成了四京制度為:東京開封府、北京大名府、南京應天府、西京河南府。

    從魏晉南北朝,到唐五代宋朝,感覺既有軍事、政治、經濟原因,也有很大的歷史慣性。

    3、生產力限制下的多京制度:

    典型的應該是商朝、周朝。商朝歷史上多次遷都,有專家稱生產力不足,商人需要逐水草而居;周朝實行分封制,也是生產力不足、中央集權能力不足的體現。

    4、再比如民族原因的多京制:

    如遼國、金國的多京制。

    (遼國的五京制)

    5、讓老家為國都的:

    如明朝,朱元璋最先定都於南京,又以開封為北京,以老家安徽鳳陽為中都,稱為兩京一都。

  • 2 # 匠心普洱只在方寸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都城確實是一個就夠了,正如我們今天的首都只有一個北京是同樣的道理,感覺是真沒有必要再多搞出來一個首都。但在中國歷史上,確實有很多朝代都實行的是多京制,比較出名的有周王朝的宗周和成周,燕國的下都武陽,唐朝的東都洛陽,西夏的西平府靈武,元朝的大都,上都,中都等。

    按照絕大多數學者們的觀點,中國的多京制嚴格來說就是形成於西周時期,即宗周和成周。

    周武王推翻商朝後,定都鎬京,但為了便於控制和鎮撫東方的商朝舊部,便將他們集中安置在洛邑,成王繼位後,“使召公復營成周,武王之意”,於是完成了成周的興建。

    在周平王東遷洛邑之前,宗周一直是主要都城,周平王東遷洛邑後,才完成了主次的顛倒。關於多京制的原因,無外乎就是政治經濟軍事這幾個方面的原因。

    如周成王完成成周洛邑的營建,就是政治因素佔了主要部分,他是為了鎮撫東方,管理商朝後裔而建。

    經濟因素則要數隋唐的東都洛陽,當時的洛陽是南北經濟的交匯地,商貿繁榮經濟發達,是全國的重要城市,因此才會受到格外的重視。軍事因素則要以燕國的下都武陽為例,燕下都位於今河北易縣,是戰國中期燕昭王所建立,目的就是為了利用它西依太行山,南鄰易水,居高臨下的險要地勢來應對來自南部趙國和燕國的侵擾。如今世界上同樣有許多國家實行多京制,如南非的行政首都為比勒陀利亞,司法首都為布隆方丹,立法首都為開普敦。

  • 3 # 風塵講歷史

    現代社會大部分國家都只有一個首都,比如中國首都是北京、美國首都是華盛頓等,也有少部分國家有兩個三個甚至四個首都的,比如玻利維亞和荷蘭就有兩個首都、南非就有三個首都、沙特就有四個首都。但不難發現,一個國家一座都城還是佔絕大多數的,這似乎已經成為共識,不過這種“單京制”在中國古代王朝中卻非常少見。

    自西周開始,接下來長達三千年的中國古代史幾乎每個王朝都是實行的“多京制”,什麼是“多京制”呢?就是一個王朝有一箇中心都城,其餘都城作為陪都存在,這種制度就是“多京制”。那麼為什麼歷朝歷代都要實行多京制呢?

    “多京制”是各王朝的歷史傳統。早在西周建立之初周武王就考慮建立多個都城,當時西周首都是在鎬京(今陝西西安),距離中原太原,缺乏威懾力,於是周武王便計劃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可惜願望沒實現就病逝了,後來周成王繼位,將象徵天下的“九鼎”遷置到洛邑。後來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後失去了諸侯的信任,最終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眾諸侯擁立太子宜臼為王,也就是周平王,平王繼位後次年就正式將過國都遷到洛邑,開始了東周的歷史。

    隨後秦始皇一統六國,建立秦朝,定都咸陽。不過秦國之前遷都了好幾次,先是從雍城遷到涇陽,又從涇陽遷到櫟陽,最後才從櫟陽遷到咸陽,其中雍城是秦國定都時間最久的,有一定的政治影響力,所以秦朝建立後許多大型典禮還得回雍城舉辦,像秦始皇加冕典禮就是在雍城舉行的。

    到了西漢時期,劉邦在咸陽城旁的長安村新建了都城長安,並定都於此,至於洛陽是否為西漢陪都則沒有史料記載。王莽篡漢後則一下設定了六座都城,出了定都長安外,還有設定了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等五座都城。可惜王莽的新朝短命,不過短短的十五年就被老劉家後人劉秀滅了,“穿越之子”王莽還是鬥不過“位面之子”劉秀啊。劉秀建立的東漢定都洛陽,此外他還設定了西都長安,以及為了表達自己對家鄉的思念將南陽定位南都,這樣一來東漢就有三座都城了。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最終魏蜀吳三分天下,其中繼承東漢正統的魏國是地盤最大國力最強盛的,除了定都洛陽外,還將漢朝舊都長安、曹氏發跡地譙城、曹操大本營許昌、原曹魏封國所在地鄴城設定成都城。不過後來接替曹魏並一統天下的西晉定都洛陽後沒有設定陪都。

    西晉以後就是長達三百年的亂世,政權林立,小國眾多,這一時期就不說了。到了隋朝統一天下,定都長安後,隋煬帝又設定了東都洛陽。唐承隋制,也設定了西京長安和東京洛陽兩座都城,不過安史之亂後除了長安和洛陽,唐朝還設定了北京太原、西京鳳翔和南京成都,都城數量一下子就升到了五座。

    北宋建立後,也沿襲了後周的制度,設定了開封和洛陽兩座都城,而由於開國皇帝趙匡胤曾經在宋州(今河南商丘)任節度使,所以宋州被破格升級為南京應天府。為了防禦契丹南下,宋朝又設定了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縣),如此一來北宋就是四京制,分別是西京河南府、東京開封府、北京大名府和南京應天府。

    南宋時期,失去了大片的中原土地,不過南宋皇帝並沒有遷都,依舊認定開封為都城,雖然開封不在自己的管轄地,而皇室所在的臨安(今浙江杭州)只能稱為行在,此外趙構還將建康(今江蘇南京)設定為行都,所以南宋算是有三座都城。

    與南宋同時期的金朝更是不得了,擁有上京會寧府、北京臨潢府、中京大定府、東京遼陽府、西京大同府、南京析津府六座都城。

    元朝時實行的是巡幸兩京制,皇帝會在上都(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和大都(今北京市)之間往來巡幸,兩座都城同時運轉。

    朱元璋建立明朝趕走蒙古人後定都南京,並以開封為北京,又將其家鄉鳳陽設定成中都,稱為兩京一都。後來開封府被撤銷,朱棣打贏靖難之役後遷都北平,將北平改為北京,依舊保留南京建制,於是明朝開始實行一南一北的兩京制。

    至於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先是定都盛京(今遼寧瀋陽),入關後又定都北京,盛京依舊保留著都城的名號,所以清朝也算是多京制。

    將這些王朝的實行的多京制梳理了一遍後不難發現這些都城的成因和型別。這些都城的功能和地位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首先就是對中心都城起輔助作用的陪都,這樣的都城其作用和地位與中心都城相差無幾,對王朝內部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甚至在國都危難之際它們可以代替國都發揮作用。比如西周時期的鎬京與洛邑、唐朝時期的長安與洛陽以及明朝時期的北京與南京。

    其次就是隻有象徵意義的陪都,比如東漢的南都南陽、曹魏的譙縣、唐朝的北京太原、明朝的中都鳳陽。這些陪讀大都是開國皇帝的家鄉、抑或是王朝發跡地。

    最後一種型別就是隻起“分而治之”作用的陪都了,但這些陪都最後都會成為擺設。一般這種陪都都是少數民族王朝設定的,這些少數民族都有遊牧遷徙的習慣,設定多個陪讀可以起到“分而治之”的作用,但隨著這些少數民族王朝涉足中原,並在中原勢力越來越大後,就得將統治中心遷移到中原來,這樣一來原來在草原上設定的陪都就一點作用都沒了,成為純粹的擺設。清朝的盛京也是如此。

    除了以上三種陪都的型別,“多京制”中還有兩種比較特殊的型別。其一就是作為商業中心的陪都,這是王莽設立的。我們都知道王莽被稱為“穿越之子”,那是因為他稱帝后的種種政令都十分超前,思想也非常的與眾不同,不像是那個時代的產物。王莽設立的六座都城除了長安作為政治中心外,其他都是經濟重心,掌握這些城市的經濟,就是掌握了國家的命脈,這與如今的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有些類似。

    其二特殊的陪都就是作為避難之所存在的。比如安史之亂後唐朝將唐玄宗避難之地成都設為南京,後來唐德宗李適、唐僖宗李儇遇到禍亂時也是逃往蜀地。金朝的許多陪都最後也成為了避難之所,蒙古滅金時打下了中都北京,金宣宗被迫逃往開封,蒙古圍攻開封后金哀宗又被迫遷都歸德府(今河南商丘),等到歸德府被圍攻了,金哀宗又馬上跑到蔡州建都,最終就是一路被打一路逃亡,也沒能逃脫滅亡的命運。

    清朝的盛京其實也是滿人給自己留的後手,倘若中原不保,還能逃往關外,所以清朝統治者嚴禁漢人踏足東北,要保證東北的純淨。不過清朝統治者肯定沒想到直到清朝滅亡後他們也沒逃回去。

    由此可見中國古代的“多京制”還是有很多作用的,也不全是擺設。

  • 4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要看情況。

    近代以來中國都只有一個首都,人們以今推古,以為古代也只有一個都城,但其實很多朝代都有多個都城,這些都城有職能健全的,也有部分職能的,還有純粹擺設的,要說清楚他們存在的意義,得從他們存在的情況來分析。

    一、先秦時期的多京制:從無奈到主動

    先秦時期生產力水平比較低下,比如夏商兩朝,農耕的水平不高,受天災和土地肥力下降的影響,隔一段時間就要換一塊地,還留有遊牧民族的色彩。

    在這種情況下,王朝經常遷都,商朝在商湯以前八次遷都,商湯建國後五次遷都。雖然遷都後舊都沒有什麼太大牽掛,但怎麼說也是曾經的都城,給個陪都的名號也是要的,這樣就導致多京並列,不過真正執行首都職能的,還是隻有一個。

    當週朝代商後,領土驟然擴大,周人的舊都又在西部,難以管控東方的遼闊地區,分封制的完善穩固了周朝在東方邊境的勢力,但要王室放心,直屬王室的王畿也得再備一份,兩京制就此形成。

    西周滅亡以鎬京的覆滅為標誌,西部的王畿被犬戎侵佔,周平王將其賜予秦國為封地,自己東遷至洛邑,周朝開始了在成周苟活的歲月,兩京制被打破。

    在周朝框架下的列國征戰數百年,各自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其中就有多京制,比如齊國的五都制,又稱都邑制。

    齊國的都並不止五個,但執行軍事職能的是五個,即臨淄、高唐、平陸、即朱和莒。臨淄是齊國的國都;高唐位於齊國西北部,處於黃河東岸;平陸在齊國西北部,靠近魯國的曲阜,該都在軍事上的作用就是防備魏、魯;即朱位於齊國東北部,正處於山東半島的中央區域;莒是齊國東北部的重鎮,用以防備楚、越。

    五都的性質是軍事重鎮,不過五都長官是都大夫,兼任都的行政主管和軍事主將,五都都駐有經過考選和訓練的常備兵,也就是“技擊”,他們是齊國的精銳。

    二、秦漢時期的多京制:舊都的懷念與皇帝故鄉

    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權制,用郡縣制將皇帝的權威散步至整個國家。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國家似乎只能有一個都城,以保證權力的集中性,類似齊國那種政軍合一的都不可能再現。

    但秦國曆史悠久,曾經多次遷都,咸陽是最新的都城,此前的櫟陽和雍城並沒有被廢棄,有些典禮還在舊都舉行。

    秦亡漢興之後,漢高祖曾想定都洛陽,被劉敬勸說後連忙跑到了關中,定都長安,這是因為漢初面臨著關東異姓諸侯王的威脅,長安比洛陽更適合作為都城。

    王莽篡漢後,推行自己的改革,其中就包括經濟貿易,為了更好地落實,王莽選定洛陽、邯鄲、臨淄、宛城、成都為“五都”,置五均司市司。

    這五都都是當時各區域的經濟中心,控制住了它們,基本就等於控制住了全國的經濟命脈。這類都城很少出現,王莽也是為了推行改革才如此設定,不過他的改革十幾年就徹底失敗了,新朝滅亡。

    東漢建立後,沒有西漢初年的那種威脅,西方邊境也趨於安定,定都洛陽更適合統治,於是洛陽成為東漢的都城。同時長安作為舊都、宛城因劉秀出身與此,都成為都城,三京並列。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多京制:各有作用

    越是亂世,都城就可以越多,因為每一個都城都可以成為國家的次一級中心,負責一部分的只能,比如軍事、經濟等。

    取東漢而代之的曹魏有五個都城,洛陽為首都,許昌起經濟作用,長安起軍事作用(西方),鄴城起軍事作用(北方),譙縣為曹操故鄉。

    在曹魏滅亡後,曹魏的五個京城有四個被西晉繼承,只有譙縣出局,畢竟老闆換了,除了那些真有作用的,其他不必保留。西晉的八王之亂中,主要作亂的王爺都是鎮守這些重地的。

    十六國時期的後趙也進行了多個都城的經營,後趙先都於襄國,後徙都於鄴,統一北方大部後,又對長安和洛陽進行修繕、駐軍。

    四、隋唐時期的多京制:方便跑路

    隋朝實現兩京制,隋煬帝沒事就往洛陽跑,最終卻死在了江都,隨後的唐朝在兩京制基礎上,衍生出了五京制。

    唐初以長安為都城,洛陽為東都,武則天時期以幷州(太原)為北都,時間達十三年。唐玄宗時期用河中(蒲州)取代幷州,半年後又換回來,這兩地都是唐朝興起之地,屬於象徵意義,不過幷州確有重要的經濟軍事作用,又是另說了。

    三京制在安史之亂後被打破,成都和鳳翔這兩處受到天子之光沐浴的地方,升格為都城,唐朝形成東京洛陽、西京鳳翔、南京成都和北京太原的五京制。

    這種皇帝跑路出現的都城,好聽點就是行都式都城,是首都丟失後的落腳點,拿回首都後也不好撤銷,就一直留著名頭。

    五、遼宋夏金時期的多京制:北方遊牧,南方跑路

    先說遼國,遼國的多京制主要是因為少數民族政權區域規模的限制,安全方面的因素也考慮較多,其都城首選地勢險要的軍事重地或物產豐富的宜居之所。

    遼國這招是跟渤海國學的,渤海國又是仿照唐朝,在國內一些政治、經濟和軍事要地設上、中、東、北、西五京。遼國五京分別是上京臨潢府(今赤峰市林東鎮)、東京遼陽府(遼寧省遼陽市)、南京析津府(北京市)、中京大定府(內蒙古寧城縣)和西京大同府(山西省大同市)。

    隨後的金國有樣學樣,金初接受遼國的五京建制,不久以其興起之地為上京會寧府(今哈爾濱市),改遼上京臨潢府為北京。

    與遼金同時的宋朝也不止一座都城,北宋有四座都城,汴京只是東京開封府,還有西京河南府(洛陽)、南京應天府(商丘)、北京大名府。

    南宋則有三座,臨安(杭州)的名分是行在,也就是行都,跟唐朝的成都是一個意思。不同的是南宋始終沒有回到首都汴京,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行在是建康(南京),宋高宗先到的建康,覺得不安全,又跑到了臨安。

    六、元明清時期的多京制:從備份到單一

    元朝有三座都城,上都(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大都(今北京市)和中都(今河北省張北縣),其中上都和大都最為重要,元朝皇帝每年在上都和大都之間往來巡幸。

    明朝最開始定都應天府(今南京市),又以開封為北京,明太祖還打算學元朝皇帝,在兩京之間春秋往來巡守。

    後來開封被撤,明太祖以自己家鄉為中都,同時派太子朱標考察北方,尋求一個新的都城,他覺得應天府偏居南方,不利於對抗北元。

    朱棣靖難之役後,遷都北平(今北京市),以北平為京師,即北京,又以應天府為南京,六部班子各備一份,不過南京那份是養老的罷了。

    清朝的都城有兩座,一是入關前的盛京(今瀋陽市),二是入關後的北京,當然,因為皇帝經常往承德避暑山莊跑,承德其實有陪都之實。

  • 5 # 流螢之火

    “多京制”一方面在中心都城外建都城作為“陪都”,便於統治,一方面“狡兔三窟”作為避難所。

    從西周武王伐紂滅商後建都豐鎬,而商朝遺老貴族不安份,多次叛亂。周公很頭疼,周都在關中,而殷商舊都在中原。大多數商朝舊部都在亳(今河南商丘),相隔千里,難以駕御。於是周武在中心位置成周又建都城,把商朝遺族遷到此派重兵看管。這樣分而治之,解除大患。

    後來各王朝更迭,也紛紛仿效西周,除定都外另建陪都。隨後衍生出2+N制,3京、4京、5京、6京都有。有的帝王除定都外,戀舊巢在出生地另建都城,便於祭祀老祖。如秦始皇大統以後建都咸陽,而他祖輩聖都在雍、西陲,因而建陪都在雍。

    有的與開國皇帝有關。如滿清入關滅明後,定都北平,他們的老巢在盛京,因而盛京為陪都,一為祭祀祖先,二為留後路,關內站不住腳再回關外去。建行都承德為避暑用。

    二為避難。如唐朝京都長安,玄宗因安史之亂,先後將河中、太原作中都、北都,形成三京制。後以長安為中心,形成東京洛陽、西京鳳翔、南京蜀郡、北京太原五京制。

    五代十國後唐、後漢、後晉都實行4京制。北宋時期也實行過4京制。一般以3京5京最為多見。最多的是6京制,發五在王莽篡漢建大新時,以長安為中心,分別建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五京,成為商業中心,這個比較特殊。王莽瞎作,比較短命。

    古代帝王實行多京制,大多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少數作他用,祭祀只是祭祖時用,而避難則戰亂時用。穩定統治時起著政治經濟文化附助中心的作用。

  • 6 # 我沒忘記home

    多京制,是指一個國家設定兩個以上都城的制度,自西周武王設立雒邑以來為歷朝所沿用。中國古代,皇帝常駐的都城常被稱為“上京”、“皇都”、“京師”等,其他的都城叫做“陪都”。自秦朝至唐朝大一統的近一千二百多年間,長安與洛陽長期交替為首都,洛陽更隨著朝代更替多次成為首都或東都,直至北宋滅亡為止。南宋時定杭州為行在,建康改為留都。明朝在永樂帝時期將順天府(北京)以及應天府(南京)同時立為首都,其中南京在明太祖時期為京師,永樂遷都後改以北京為京師。

    附圖,長安

    多京制的原因

    多個首都在古今中外並不罕見,這其中有著比較複雜的原因,以下簡要說明一下:

    首都不在全國的地理中心,因此為了加強對全國的控制,有必要在位置適中的地方設定另外的都城。如西周的雒邑、明朝初年的北京開封府。興起於邊疆的政權強大後統治全國(多為少數民族政權),為了便於控制全境而遷都內地,同時將原來的首都改為陪都。如金朝的上京會寧府、清朝的盛京奉天府。首都是全國的政治和軍事中心,但隨著全國經濟文化重心的轉移,統治者會在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便利的地方營建陪都,這種情況下的陪都往往和首都並列為全國性政治中心。如隋唐兩代的東都洛陽(河南府)。統治者在巡幸或躲避戰亂始臨時住過的地方,為了紀念而設定為陪都。如唐朝安史之亂後的成都府、南宋的杭州府(臨安府)。王朝君主的興起之地(或出生地、祖籍等)常被稱為“龍興之地”,統治者為了突出其地位以而設定陪都。如武周的北都幷州、明朝的中都鳳陽府。一種特殊的多京制——五京制

    五京制指的是一個國家(或王朝)設定多個都城的管理制度,這種制度最早源於唐朝中期。唐朝剛建立時以長安為京師,657年始以河南府為東都;690年,以太原府為北都。757年,唐肅宗正式設定鳳翔府(西京)、成都府(南京),京兆府(中京),河南府(東京),太原府(北京),唐朝五京正式確立。

    《舊唐書·卷三十八》:“至德二年,肅宗自順化郡幸扶風郡,置天興縣,改雍縣為鳳翔縣,並治郭下。初以陳倉為鳳翔縣,乃改為寶雞縣。其年十月,克復兩京。十二月,置鳳翔府,號為西京,與成都、京兆、河南、太原為五京。”

    東北的渤海國也仿照唐朝設立了五京制,即上京龍泉府(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市渤海鎮東京城),東京龍原府(吉林省延邊北韓族自治州琿春市八連城),中京顯德府(吉林省延邊北韓族自治州和龍市),南京南海府(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清津市),西京鴨綠府(吉林省白山市臨江)

    契丹建國後以龍眉宮為上京臨潢府(918年初建),以東平郡為南京(928年初建),取得燕雲十六州後改幽州為南京析津府,同時改東平郡為東京遼陽府。1009年,在原奚族地區的七金山土河之濱仿造故唐“神都”洛陽的建制建立都城,號中京大定府。1044年,以雲州為西京大同府,至此遼五京制度確立。

  • 7 # 司馬通鑑

    多京制有兩個大好處,一便於統治政權平衡南北東西差異,二是經濟狀況好更多滿足錢袋子。

    西周創一國二都並行制

    在歷史上“多京制”淵源流長,京的概念來源於北周宣帝,改洛陽為東京之後,而在此之前,西周特創了“一國二都並行制”,以鎬京和洛邑兩都並列為西周的國家政治中心,並根據當時的經濟形勢,天子帶領百官移動辦公。

    隨後的隋朝和唐朝,均有“一國二都並行制”,公元604年,隋煬帝營建東京為東都,同時實行,漢長安城和東都洛陽雙都制。唐朝繼承隋,以長安和洛陽為國家並行的政治中心,唐武則天和唐玄宗在洛陽辦公的時間超過三分之一。

    一國二都並行制的目的

    一國二都制是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西周領土遼闊,東西萬里,周天子無法管轄那麼大的範圍,分封諸王,實行二都制便於牽制諸侯。

    隋朝隋煬帝野心巨大,修大運河建東都洛陽目的是為征服高句麗做準備,同時南方富庶,便於衡量南北貧富差異,有重要的政治經濟目的。

    古都長安

    唐朝以長安為首都,長安自古兵家要塞,地理位置特殊,但缺糧嚴重,而經過隋煬帝修建大運河的洛陽,水利便利,運糧便捷,源源不斷為長安輸送糧食,穩定國運,都是強烈的現實要求。

    除了西周,隋唐三朝外,其他歷史朝代,實行的是陪都制。

    陪都制的主要原因來源於戰亂時局,尤其是五代時期,戰爭不斷,首都頻繁更替,而中國的政治中心東移,作為天子,又喜歡開創屬於自己的首都,之前用過的地方,就成了一座陪都。

    公元907年,朱溫建後梁,以開封為東都,以洛陽為陪都,這一風格延續到了宋。

    宋朝以開封為東京,以洛陽為西京,想遷都長安,失敗告終,這也導致後來的整個大宋,在地理位置上處於明顯弱勢。

    古都洛陽

    明朝以應天也就是南京和開封,實行南北二京,明朝初期還短暫的存在過三都,以朱元璋老家臨濠為中都。

    有不少人會說,明明一個都城就夠了,為什麼還實行多京或多都制。

    有人揣測,搞多都制,是不是勞民傷財?這就忽略了一個都城自身的發展力。

    還有陰謀論,認為搞多個都成,給自己留後路,這大概可能是出於明末南明的印象,明朝滅亡,南明還可以繼續幾十年,是皇帝老子續命的地方,事實上,命續得住嗎?說狡兔三窟的人,明顯是以今人的態度揣測古人的心思,沒有放到歷史情境中去,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皇帝是有退路的,崇禎皇帝都知道,你還用這一套心思去揣測?

  • 8 # 險山參將

    一,強化統治,古代中央控制能力較弱,需要強化部分地區的政治功能,方便控制管理,同時提升凝聚力。

    二,型置區別,陪都型別不同,有軍事防禦型,有補充首都不足型等等,相互策應配合,形成了完善的統治區塊劃分。

    三,跑路需要也不可不考慮。

  • 9 # 史憶小史官

    一個國家一個首都,我相信這應該是很多人知道的一個常識。比如說咱們中國的首都是北京,俄羅斯的的首都是莫斯科。但是也不乏有一些國家會有幾個首都的情況出現,比如說沙烏地阿拉伯就有整整四個首都。但是現在大部分的國家,也都只是實行一個首都的情況,可是在中國的歷史上,一朝一首都的情況其實是很少出現的,一般都是實行的“多京制”。

    歷史上長見的多京制

    因為這個“多京制”,在古代歷史上是非常多見的。從歷史記載來看的話,大概在西周那個時候算起基本上後面每一個王朝都是實行的多個都城這麼一個制度。其中北宋的都城一共就有四座都城,其實北宋的四個都城還是不算多的,在後面金朝的時候,就達到過六座都城,如下圖:

    為什麼要設立這麼多的都城?雖然說古代實行的是一種“多京制”的制度,其實在這些都城之中是有一箇中心都城的,然後剩下的就是中心都城的“陪都”。把某一個地點定為中心都城,然後其餘的一個、兩個、三個、四個都是它的“陪都”,那麼就把這種制度就稱之為“多京制”。其實增加多個都城的目的,也就是為了可以更好的管理國家,讓國家有更好的發展。就拿最開始的周王室來說,他是來自於西部區域,雖然說向東進軍討伐成功的佔領了長安城,但是他再往東邊走的話,其實對於地區威懾力是不夠的。所以他決定在洛陽建立自己的另一個都城,以此來擴大自己的勢力,讓自己的勢力在周邊形成一個網路,以此來更好的樹立自己的威嚴。

    其次,這些陪都其實跟當時的中心都城的身份是差不了多少的。這些都城的存在可以幫助當時的大朝去更好的穩定經濟、更好的穩定文化的發展。

    以都城為中心來向外發展經濟、文化、軍事等等各個方面, 多個都城可以讓國家達到一個平衡發展的狀態。所以綜合上述來看的話,古代“多京制”其實是有它的目的跟含義在裡面的!

  • 10 # 閒論古今

    古代從周朝開始,“多京制”的傳統就在中國紮下了根,但是每個時代設定陪都的原因卻各有不同。各朝各代施行“多京制”原因多為以下幾點:

    一、穩固統治

    西周以京師鎬京,成周洛邑的“兩京”為首,輔以岐周、周原、豐京三個“聖都”,形成實質意義上的“五京制”格局。將成周洛邑(洛陽)的地位進行提高,是為了便於周天子在此駐軍,以達到壓制東部不安定因素的目的,穩固統治成為西周“多京制”設定的最大原因所在。

    二、先王舊都

    秦朝最著名的都城為咸陽,但其同時還有著“西垂”和“雍”兩座聖都,這兩座聖都均為秦國先王起家時候的都城。因為歷史淵源,所以將這兩座城池的地位提高至其他郡縣之上。

    三、經濟中心

    王莽的新朝定都長安,但同時選定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為國家的“五都”,在“五都”設定五均司市司,並將其作為五大商業中心來進行培育發展。

    四、榮耀故里

    (一)在東漢的大部分時間裡,都是以雒陽 (洛陽) 為都城,西都長安、南都宛 (南陽) 作為留都制陪都存在。長安陪都地位存在的意義在於穩固對西部的控制,但宛城並沒有隨邯鄲、臨淄和成都一樣降級,而是設為留都,主要原因在於宛城為東漢開國帝王劉秀的故里。

    (二)武則天建立的武周政權,以長安、洛陽為都城,並增設幷州(太原)為北都,實行“三京制”,太原的設立,其目的除掌控北方邊境外,更大的還是榮耀故里。

    五、皇帝避難

    唐代玄宗、肅宗時期,國家定都長安,並設陪都:東京洛陽、西京鳳翔、南京蜀郡、北京太原。東京洛陽有唐一朝即為陪都;而西京鳳翔、北京太原,其設立目的即為平叛所用;南京蜀都的設立,完全是為避難之用。

    六、戰略防禦

    北宋設定的是少有的“四京制”,除都城汴京外,設有三個陪都:西京河南府、南京應天府、北京大名府。三座陪都距離汴京都很近,其設定的意義,是為了彌補汴京無險可守的尷尬境遇,已達到保障都城安全,以及抵禦外敵進犯的目的。

    七、巡幸遊行

    (一)元朝的都城為大都(北京)和上都(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其設立“二京制”的目的則在於巡幸和鞏固草原地區基本盤,夏日四月,元朝皇帝便從大都去上都避暑。八九月秋涼返回大都。

    (二)清朝都城為北京,另有留都盛京奉天府、行都承德。其中承德避暑山莊為人們所熟識,而其作用與元朝上都大體一致,皆為避暑和控制北方之用。

    陪都的作用與功能雖然千差萬別,但是多數時候是各個功能共同合力作用下方才形成,並非是單一的功能所主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個股暴漲前主力會有哪些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