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笑看三國風雲
-
2 # 老於52080
董卓為了籠絡人心,使用的是權易之計,而袁紹有沒有大的胸懷和長遠目光,得到董卓的恩賜和寬恕,更加喪失了鬥志。
蠢的是袁紹,聰明的是董卓,幕後黑手是李儒。
-
3 # 關東俠客
董卓是一個西涼地方軍閥,東漢發生內訌,董卓才有機會進入中央,但他才帶三千多兵力,力量薄弱,而袁紹家族實力強大,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董卓無法憾動,只能看袁紹逃走,為了安撫他,封渤海太守。
東漢中平六年(189年),大將軍何進同司隸校尉袁紹謀除宦官,何太后不同意。宦官先發制人,誘殺何進。司隸校尉袁紹帶兵殺進皇宮,屠盡宦官。
董卓非常生氣:"豎子!天下事當不覺我?我為之,誰敢不從,謂董卓刀為不利乎”?袁紹針鋒相對的說:"天下健者,豈董公乎?”說完便橫刀拱手而出,董卓看袁紹威望太高,競任憑袁紹離開。
袁紹敢和董卓硬對是有底氣和實力的,袁紹出自汝南袁氏,他的家族勢力強大,自他的曾祖父起,四代五人三公。即三國演義中說的袁家“四世三公”。袁紹父袁逢是司徒,叔父袁隗是司空。袁家門生故吏遍及天下,不是一般的人能比的。
袁紹也不是白給的,年紀輕輕的就做了官,後隱居,廣交天下英雄人物,一代嫋雄。董卓剛進京,只有三千兵,實力不夠雄厚,沒有力量與整個官僚集團對立。
董卓開始的時候也想通緝袁紹,立刻有人提醒:"廢立之事,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袁紹不識大體,才逃跑,並沒有別的意思。如果抓捕急了,將會發生激變,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袁紹振臂一呼,群雄響應,關東地區就不屬於您啦!不如封他官職,拉攏他。
於是,董卓以天子的名義封袁紹為渤海太守。其實諫義者也是替袁紹說話的,可見其家族影響之巨大。
董卓不但拉攏袁紹家族,而且還廣交天下名士和黨禁的官員。名士蔡邕被召至府下,劉岱,孔伷,孔融,張貌,韓馥等名士和袁紹一樣都封太守。
但是,董卓只是一個軍閥而已,同朝庭官僚集團不是一陳營的戰友。袁紹據冀州後,向天下發出號召,任十八路諸候總盟主。董卓在洛陽無法立足,把皇帝挾持到長安。
董卓任相國,封爵郿候,有"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特權,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最終還是被司徒王允設計除掉,丘八斗不過文人,千古一理。
-
4 # 公明淏
董卓蠢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再蠢的東西只要有給支腿得人(一般來說,給支腿得人大都相當聰明),也能做出一些有影響的事情。
另外,董卓和他的西涼軍是比較害怕關東袁紹的部隊的,這是事實。董卓邀請袁紹到顯陽苑商議廢立,袁紹不同意,提出要去請示太傅袁隗。袁紹說:“恐怕大多數人都不會同意你的意見!”董卓聞言大怒:“豎子!天下事豈不決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爾謂董卓刀為不利乎!”袁紹反譏:“天下健者,豈唯董公?”然後拿著佩刀作揖而去。董卓知道袁紹的聲望地位,也拿他沒辦法。董卓將廢立之事彙報給太傅袁隗,袁隗同意。袁紹因此棄官逃亡至冀州勃海郡。
這樣,鮑信、袁紹、盧植都被排擠掉了,沒有人再敢阻止董卓廢立,於是漢獻帝劉協登基,董卓權傾朝野。
董卓接著就幹了這麼幾件事,首先是籠絡人心,封遠在幽州的幽州牧兼太尉劉虞為大司馬(上公之位),董卓由司空改任太尉,兼領前將軍,加節,賜斧鉞、虎賁,更封郿,(郿縣,在陝西。今作眉縣。)侯。第二,《董卓傳》:(董)卓乃與司徒黃琬、司空楊彪,俱帶鈇鑕詣闕上書,追理陳蕃、竇武及諸黨人,以從人望。於是悉復蕃等爵位,擢用子孫。給陳蕃、竇武極其同黨平反。第三,親近周毖(周慎之子),伍瓊,原大將軍府官員何顒、鄭泰也成為其幕僚。
這樣一來,董卓的人脈關係迅速打開了,所以他自己再蠢都沒關係!我曾經說過,劉虞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民選皇帝(雖然拒絕了)人氣極旺!陳蕃、竇武勞苦功高資歷非凡,其子孫後代對董卓感恩戴德!親近有才能的人,當然就會受益。於是,他的幕僚們就建議他親近士人,徵召名士(如:荀爽、韓融、陳紀)入朝為官,其中,蔡邕成為董卓最信任的幕僚!
同時,董卓又選拔大量名士(如:韓馥、劉岱、孔伷、張諮、孔融、應劭、張邈)擔任地方太守等要職。
最後,不計前嫌!對厭惡自己而棄官而走的袁紹、王匡、鮑信等人授以太守,以示和解。
-
5 # 歷史都付笑談中
董卓封袁紹為渤海太守,並不是因為董卓愚蠢,只是那個時候董卓比較忌憚袁家的勢力。
背景董卓打算廢立皇帝,但年輕的袁紹表示反對。董卓一怒之下威脅袁紹:“你是認為我的刀不鋒利嗎?”袁紹也拔出佩刀,針尖對麥芒說道:“你的刀鋒利,我的刀未嘗不鋒利!”隨後袁紹提著刀就走了,離開了洛陽。
袁紹離開了洛陽以後,董卓沒有對他進行追捕,反而封他為渤海太守。
封袁紹為渤海太守的好處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袁紹讓董卓下不來臺,董卓肯定怨恨袁紹。
但是袁家畢竟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廢立皇帝這事還沒譜呢,不宜在這個時間點樹立敵人。對董卓來說,廢立皇帝才是頭等大事,他要借這件事情立威,在中樞朝廷站穩腳跟。
所以,董卓沒有繼續追究這件事,反而封袁紹為渤海太守,渤海是一個有100多萬人口的大郡,這也是董卓在向袁家示好,賣個人情,這樣朝中的太傅袁隗等人就不至於繼續反對他。
但袁紹明顯不是省油的燈,不是區區一郡太守能滿足的。在董卓廢立皇帝以後,袁紹號召關東群雄聯合反對董卓,並擔任盟主,甚至想立大司馬劉虞為皇帝,和董卓分庭抗禮。所以,從結果上看,董卓是失策了,但也不能說董卓就是愚蠢的,那種敏感時期,董卓的選擇應該沒毛病。
-
6 # 715457390177張建軍
不是蠢,是籠攏人心的馭人之術,自古以來統治者對於反對自己的人能殺就殺,殺不了就打,打不了就拉,拉不了就賄,賄了先穩下來再見機除之。袁紹四世三公,之所以敢於和董卓當庭鬧翻,依仗著就是自己的勢力,他知道董卓不敢像對待朝廷其他大臣那樣直接殺他,當時董卓僅有西涼鐵騎幾幹人,雖然控制了京城,但對袁家在外勢力還是有所危懼的,如果袁紹逃出京城迅速領兵討伐他,也夠他吃不了兜著走,所以就聽了女婿李儒的建議,封了他個渤海太守。
-
7 # 鴻哥iouyh福小鋪
軍事只是政治的延續。
這句話很有道理。
自然也適用於該問題。
袁紹逃離京城,也就證明了董卓殺不了袁紹,更說明了董卓剪除不了袁紹的勢力。
袁紹一族,勢力深厚。
不但是老家,朝野也很多。
武裝力量會消漲,軍人會老去,實力會減弱,但勢力卻能更長久。
董卓明白這個道理,既無法對袁氏一族採取雷霆手段,維有安撫。
封官許地。
目的有二:
其一化解仇恨,政治分髒,換句話說,老董吃肉,少不了小袁喝湯,別鬧騰即可;
其二,免動干戈,乾脆用朝庭名義解釋袁紹為什麼會不在朝庭,他是去赴任了,到時候袁紹興兵,那就是造反。
呵呵,所以說孟德的天子詔很重要,這就是隱藏劇情的伏筆。
-
8 # 大鍋故國神遊一、董卓為什麼要封袁紹為渤海太守?
董卓不敢殺袁紹,反而要給他加官進爵,是因為他忌憚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的強大政治勢力。
董卓因為廢立皇帝的事,和袁紹起了直接的衝突。袁紹堅決反對董卓廢漢少帝劉辯,並且是當眾反對,讓董卓很下不來臺,最後兩人都直接“亮劍”,按理說已經是水火不容了。
《三國志·袁紹傳》:
“卓謂紹曰:‘豎子!天下事豈不決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爾謂董卓刀為不利乎!‘紹曰:‘天下健者,豈唯董公?’引佩刀橫揖而出。”董卓一開始也是動過要殺掉袁紹的念頭,但是他身邊的周毖、伍瓊和何顒等人勸他不能這樣做,原因就是我們開頭提到的“袁氏樹恩四世,門世故吏遍於天下”,而所謂“門生故吏”遍於天下有什麼實際內容呢?周毖等人進一步分析到,“若收豪傑以聚徒眾,英雄因之而起,則山東非公之有也。”(《三國志·袁紹傳》)
東漢時代,所謂的“門生故吏”往往和其舊主有“君臣之義”,這就是錢穆先生所說的“二重君主觀”。安作璋和熊鐵基兩位老師在《秦漢官制史稿》中也有過精彩的論述,“屬吏與府主的關係,與其說郡府屬吏忠於漢朝皇帝,不如說更盡忠於他們的主人。”而袁紹所在的袁氏家族,“門生故吏”遍於天下,就意味著他擁有和董卓控制下的東漢朝廷分庭抗禮的資本。董卓是聽懂了周毖等人的勸說的,更是聽進去了的,他更想明白了其中的利害關係。在這種情況下,他不但沒有追究袁紹讓他當眾丟臉的舉動,反而對袁紹封官進爵加以拉攏。
另外,筆者覺得這裡還有一個很少有人談起的細節,那就是東漢還有一個“四世三公”的家族,那就是弘農楊氏。弘農楊氏的代表人物就是太尉楊彪,而楊彪的兒子楊修則更為大眾所熟知,這個家族一直留在漢帝身邊,而沒有像袁紹一樣反出洛陽,並隨後舉兵以軍事手段和董卓對抗。一方面當然必須要承認弘農楊氏是漢室的忠臣,另外一方面可能也是因為弘農楊氏的根基在關西,屬於董卓的勢力範圍。而袁紹則不同,他的根基在關東,是董卓的觸角還達不到地方。所以我們看到後來袁紹起兵討伐董卓的時候,反董同盟的人幾乎全部來自於關東。筆者覺得,這其實也是董卓對袁紹非常忌憚的一個重要原因。
於是乎,我們就看到了這樣一幕,在袁紹逃出洛陽後,董卓拜袁紹為渤海太守,封邟鄉侯。
從董卓封拜袁紹的事情,其實我們可以看出董卓非但不“蠢”,還非常注意拉攏士人階層,來為自己在洛陽的統治服務。
二、董卓拉攏士人的一系列“操作”,看得出他並不蠢其實從這件事我們就已經可以看出董卓並不蠢,反而非常爭取士人階層來為自己所用。我們都知道,東漢政治的三大支柱是外戚、宦官和士人。而董卓入洛之前,外戚和宦官就在相互火併中玉石俱焚了。所以僅剩計程車人階層,就成了“外來戶”董卓需要安撫和拉攏的物件了。
《後漢書·董卓傳》:
“卓乃與司徒黃琬、司空楊彪,俱帶鈇鑕詣闕上書,追理陳蕃、竇武及諸黨人,以從人望。於是悉復蕃等爵位,擢用子孫。”《後漢書》的這段記載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東漢最後崩潰的開始其實是就是兩次“黨錮之禍”。雖然漢靈帝宣佈解除黨錮,但漢靈帝只是害怕黨人和黃巾聯結。從實際作用上來講,真正解除“黨錮”的其實是董卓上述的“操作”。關於董卓的這個“操作”,就連最為痛恨董卓計程車人階層也只能對其加以肯定,這就是所謂的“雖行無道,而猶忍性矯情,擢用群士”。
董卓除了給和自己唱反調的袁紹封官渤海太守外,在這期間還任用了韓馥為冀州刺史,劉岱為兗州刺史,孔伷為豫州刺史,張諮為南陽太守。而對於幫助自己誅殺強勁對手丁原的呂布,也只是給了個“中郎將”而已。
應該說,董卓積極爭取士人階層的這個“操作”是非常有政治水平的,也是正確的,這不可能是一個“蠢人”能有的眼光和格局。然而,董卓這番對士人的“示好”,為什麼又難以奏效呢?
三、董卓無法得到士人的承認,在史書中的形象值得辨析董卓積極爭取士人,我們由此看得出他是一個具有一定政治素養的人,他並不“蠢”。但是大部分士人對董卓的“好意”,卻並不買賬。袁紹作為討董盟主就不必說了,我們前面談到的董卓所封的韓馥、孔伷、劉岱等人全部起兵討伐董卓。
這裡的原因其實非常簡單,因為董卓是出身於涼州,手下的一幫將領也是夷風很重的。他們想要得到關東士人的承認,是非常困難的。兩漢時期,隨著經學的發展,在地域管理理念上就形成了“先京師而後諸夏,先諸夏而後夷狄。”的統治觀念。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漢廷對“邊郡”和“中州內郡”的差別化管理十分明顯且嚴格。《後漢書》裡記載的“漢法,免罷守令,自非詔徵,不得妄到京師”就是這種情況的體現。
胡寶國先生在《漢代政治文化中心的轉移》裡曾經談到,劉秀建政以來,漢朝的政治中心由關中向中州轉移,而文化中心也由孔子的出生地齊魯向中州轉移,中州逐漸具有了全國政治與文化中心的地位。需要說明的是,中州並不是兗州,豫州這樣的行政單位,而是一個地理歷史概念,胡寶國先生將其定義為“以洛陽為中心,兗、豫為主體的中原地區”。
董卓出身邊地,文化素質也不高。確實很難和關東士人階層“玩到一起”,除了袁紹劉岱這樣堅定的“鐵血”反董分子以外,另外一部分人如大家熟知的王允、伍瓊等,在董卓的威勢之下,表面上和董卓合作,但是背地裡卻“陰為紹”是支援反董聯盟的,他們積極給討董聯軍傳遞情報以為內應。從這些事情,我們都可以看出士人階層對於“邊地人”的歧視和不支援。
《後漢書》還記載了這樣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後漢紀·靈帝紀上》:
“河東太守董卓慕其名,使兄遺奐縑百匹。奐不受,知卓有姦凶之心,遂與絕。至於朋友之饋,雖車馬不辭也。”這段記載的行文非常值得玩味,說“董卓慕其(張奐)名”,給人感覺是董卓久仰張奐,似乎董卓之前並不認識張奐。而實際上,張奐是董卓的老上司,倆人之前共事多年。後面的解讀就更有意思了,張奐在這個時候就看出董卓有“姦凶之心”了,所以就拒絕了他。
《後漢紀》裡的這段記載被《後漢書》直接採用,從這裡我們也不難看出,掌握意識形態解釋權的東漢士人階層,其實也必然掌握輿論和史料的剪裁權。所以不管是《三國志》還是《後漢書》,董卓本傳裡的形象都是“殘暴兇恣”,基本沒有任何正面評價。然而我們站在史料批判的立場,即便董卓所有的“暴行”都是事實,我們依然需要從吉光片羽中去還原一個更立體和真實的董卓。
董卓並不是一個“蠢”人。
-
9 # 歷史戲語
袁紹逃離京城後,董卓要封他為渤海太守,那是因為形勢所迫和安撫人心的一種政治姿態而已,從內心來說,董卓更願意殺了袁紹,可是現實是,自己要控制朝堂,光靠武力解決問題不是萬能的,這個誰都知道,何況是董卓;看似董卓粗魯,無大智就錯了。從一個地方官做到權傾朝野狂人,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袁紹逃離的背景是:董卓因封了大將軍何進的密召,率軍進京,不想還沒等到董卓的到來,何進已經被宦官給咔嚓了。董卓一來,透過打壓收買,很快控制了軍隊,其中像呂布這樣的就很多了。
董卓來了一個月後,總感覺眼前這個皇帝不入自己法眼,當然其中原因簡單,不是自己擁立的皇帝,以後無論怎樣,不管是有功還是有過,自己彷彿都是眾人眼中的奸臣。如果自己擁立一個皇帝,一切就變得不一樣了,所有臣僚都得必須聽自己的,連皇帝由誰來當都是自己說了算,那權威不言而喻了。就算天下人不認可,至少這個皇帝還能為己所用。
擁立一個新得皇帝,必定要廢掉一個皇帝;董卓要擁立劉協為帝,而袁紹不同意,因為皇帝劉辨雖無大才大德,但並沒有過錯。朝堂上也就袁紹拒理而爭;袁紹心理是根本看不起董卓這類人的,所以自己反對也是發自內心的,倒不是因為為了劉辨。根本原因是不能讓董卓這類人來領導朝綱。所以毫不給面子,直接懟董卓,然後理直氣壯的又十分不滿的走了。
董卓封袁紹為太守,出於政治目的和當前形勢,外加一種羞辱袁紹的小陰謀。
袁紹和董卓外朝堂為了誰做皇帝,吵架了;雖然最後沒有阻止董卓的所為,但袁紹至少留下了敢於懟慫董卓,說明了袁紹是不怕董卓的。另外袁紹在天下人心裡,獲得加分不少。董卓順利實現了廢立皇帝的大事,袁紹也從中獲得了想要的民心。兩個人都獲益了,估計沒有幾個人這麼去想過吧。我都懷疑兩個是不是各取所需,演戲給眾人看的?
袁紹逃離了,因為董卓此時很強,自己的實力無法和董卓硬碰,逃離實際也是為了東山再起,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嗎?自己的家世在那裡,名望在那裡,何患早晚不能成就大事?
董卓知道袁紹逃離了,如果派人追殺,成功與否就難說了,但董卓下定決心要殺,袁紹是逃離不了的,因為京城周圍,都是董卓的兵在守著,一個命令下去,袁紹估計就難逃了。
最終董卓沒有下決心,除了聽手下人的建議外,其實自己也是願意放袁紹的。袁紹現在逃離了,說明了他怕自己,再說自己現在最擔心的不是袁紹,而是有兵的人;一個是起義的黃巾餘黨,二是自己的老上司皇莆嵩隨時可能打著勤王的旗子來消滅自己。袁紹跑了就跑了,你不是四世三公的家世嘛,那好,我也就給天下人證明一下。我董卓可以封你為太守,孰輕孰重還用我去宣傳嗎?你袁紹幹得越好,我影響越大,不是嗎?渤海太守是我董卓封你的,可不是皇帝。這一點太重要了,董卓就這樣可獲得三個好處;
其一,唯賢任用,不問恩怨,不計前嫌;任用袁紹為渤海太守,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天下人會如何看董卓?至少名聲有所改變吧。
其二,封袁紹為太守,是董卓封的,天下人中,只要你們有才,有名望,一樣可以如此。無形中皇帝的權利已經就是我的權利了。
其三,故意偏低袁紹,讓其難堪;袁紹在冀州的名望,天下皆知,最後只能被董卓封其為太守,這也太小了點吧,主要的還是一個郡裡,渤海都屬於冀州管,冀州韓馥還管著袁紹,這不是一般的對比,簡直是下放啊。
要問董卓為何給袁紹封太守,有了這些收穫,就袁紹目前的實力,已經是最大化的發揮了作用。殺袁紹能有這樣的效果?只怕會引起反對自己人更多。這樣做董卓蠢嗎?
-
10 # 史研
這個並沒有說袁紹被董卓封為了渤海太守,而是袁紹逃了出去工作,就沒有再管過他,董卓當時就是想要治理好朝政讓自己安穩下來,對於那些反對自己的人就要通通殺掉。根本沒有空去管袁紹,這個人雖然他非常討厭,但是他的家族的能力是非常強大的,最好是選擇了放棄。
當時袁紹已經逃了出來,在這個亂世之中他回到了自己的家族所在地方,現在他已成為了一家之主,是真正擁有權力的人,所以他對於自己最討厭的人董卓就攻打了,但是董卓聽到這些訊息的時候感到非常的生氣,把他的家裡很多人都殺死了。
歷史上記載的就是袁紹從自己的家裡起兵,最後是去攻打董卓初平元年,紹遂以勃海起兵,與從弟後將軍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亻由、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河內太守王匡、山陽太守袁、濟北相鮑信等同時俱起,眾各數萬,以討卓為名。紹與王匡屯河內,亻由屯潁川,馥屯鄴,餘軍鹹屯酸棗,約盟,遙推紹為盟主。紹自號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董卓聞紹起山東,乃誅紹叔父隗,及宗族在京師者,盡滅之當時袁紹的家族雖然是非常的強大,可是也需要用到平地,更重要的是他們當時很多人都是在渤海這一個地方,距離董卓是非常遠的,所以避免了和董卓正面交鋒,更重要的是要聯合其他的實力,讓他們其他的當做馬前卒一樣去送死,慢慢的去消耗的實力,袁紹已經是考慮的非常的清楚了。
就像當初袁紹用孫堅這一個人物的時候,所以一件事非常厲害,將動作手底下很多人都打得落花流水,可是少卻沒有給他很多糧食,最後是導致了他失敗,這就是因為袁紹想要用這個人去消耗動作的實力,最後自己什麼都不敢就得到了很大的成果,完全是把別人的生命當棋子一樣。
而董卓也是非常厲害的,雖然袁紹擁有很強大的實力,但是當時董卓是擁有天子,更重要的是自己手下計程車兵也是非常厲害的,是從西北帶過來他一手打造的西北鐵騎,在當時世界上也算是天下無敵的,有時候是根本打不了他,更重要的是手底下有呂布,這樣的英雄乃是天下無敵的,最後袁紹是被打敗了。
-
11 # 叢中笑6603
董卓能夠坐到中郎將這個位置,不是一個蠢字能做到的。
袁紹刺殺董卓不成功,肯定得逃出京城,否則必死無疑。那袁紹出逃後,董卓為什麼還要封個官給袁紹呢?這就叫權術。
袁紹出身權貴之家,祖上歷代都在朝中為官,尤其是冀州,渤海是袁紹的根據地,起家的地方。董卓封他為渤海太守,目的有二。
一,欲取之先給之,要殺袁紹,先給他一個安穩的位子,讓他平靜下來,不會胡思亂想,不會起兵造反。
二,待機會成熟,或借他人之手而殺之。可以派他去作戰,可以讓他進京做官,這樣袁紹就不會多疑。
只要董卓大權在握,要取袁紹首級,隨時都能辦到。
回覆列表
董卓打算廢掉劉辨,改立劉辨的弟弟劉協,他認為劉協聰明伶俐,比那個輕浮無度的劉辨強多了。當他把這個事情諮詢袁紹的時候,被袁紹一口回絕了,而且當場撂挑子走人,一點面子也沒有留給董卓。
袁紹出董卓府門後並沒有回家,而是直接和一幫奔走之友以及老婆孩子們直接逃離京城洛陽,直奔北方冀州而去。冀州是袁氏故吏韓馥的地盤,此時正擔任著冀州牧,位高權重,去他那裡可以招兵買馬,以圖討伐董卓。
董卓在知道袁紹逃離京城之後,不但沒有全力通緝袁紹,為什麼還給他封了一個渤海太守的職位呢?明知道此舉會助長袁紹的勢力,還這樣做,難道真的是董卓愚蠢?
其實很多人感到迷惑不解,真的認為董卓下了一步臭棋,被人忽悠了,其實不然。董卓真的那麼容易被忽悠,他也不至於有能力趁亂掌控東漢朝政,我們一起分析他為何這麼做。
袁紹逃離洛陽的時間以及背景。袁紹離開洛陽的時間在公元189年8月。董卓來到洛陽的時間不足1個月,在這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董卓就開始著手更換皇帝,急於控制朝政。一方面來說,董卓在朝堂上不能夠隨心所欲,另外一個方面可以看出董卓治理朝政的手腕不夠成熟。
從公元196年到公元220年,曹操父子倆人花了差不多24年的時間才完成魏國代替漢朝,而董卓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想著更換皇帝,做霍尹曾經做過的事情,這就顯得太過於急躁。
因此董卓所處的時間和背景極其不利於他匆忙而草率的更換皇帝,同時他對以袁紹為首計程車族勢力也非常忌憚,一直想透過拉攏的手段來把他們收攏到自己麾下。
董卓封袁紹為渤海太守的由來。渤海是冀州的一個郡,位置比較靠東,那裡並不是什麼物產豐富的地方。在袁紹來到冀州後,冀州牧韓馥讓他到渤海這個地方招兵買馬積蓄糧草。
而袁紹被封為渤海太守卻離不開一個人的勸諫,這個人就是周毖。周毖也是西涼人,和董卓是同鄉,在朝中擔任尚書,深得董卓的信任。當初周毖就勸說董卓讓天下名士到各地擔任州牧以收拾喪亂的人心,董卓就很是認同他的意見。
這次周毖見董卓一直在通緝袁紹,就勸說董卓封袁紹一個官職。按照周毖的意思就是給袁紹一個甜頭,袁紹就會安心的呆在渤海,不會出來鬧事。
袁紹渤海太守官職的優點。透過封袁紹為渤海太守的做法讓袁紹消停的做法看起來確實很荒唐,袁紹豈是那種給一顆糖就欣然從命的角色?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袁紹確實很需要一個官職來從事當前的工作。袁紹在逃離洛陽的時候把司隸校尉的官印掛在城門上,也就是逃出的時候完全是白身。
來到冀州招兵買馬完全附屬於韓馥之下,董卓聽信周毖之言後,封袁紹為渤海太守,邟鄉侯,這就給了他一個極大的周旋餘地。在以後的日子中,他就用他這個邟鄉侯的印發布了許多召令,號令天下諸侯征討董卓。
因此,渤海太守的職位來自於周毖的建議,而正是這個職位為袁紹的起兵換髮了生機。
董卓為什麼會聽信周毖的忽悠呢?董卓能夠混到相國的職位上,肯定不會是糊塗到頂,他之所以聽信周毖的建議,應該是有他的道理。
第一,洛陽周圍形勢不利。
洛陽的周圍雖然有重兵把守,但是並不是鐵板一塊,畢竟周圍要防守的地方太多了,很多漏風的地方,防不勝防。
在河東郡一帶就活躍著黃巾軍的餘部,他們被稱為“白波軍”,他們趁董卓進京,防守比較空虛的時候,大肆擴張勢力。而河東郡恰恰又是處於關中和洛陽的要道,要是這個地方被白波軍佔領,董卓回老家的路就被切斷,軍心容易渙散,因此這是董卓關切的重點。根據《資治通鑑》記載:
白波賊寇河東,董卓遣其將牛輔擊之。
董卓派中郎將牛鋪征討白波軍,牛鋪是董卓的女婿,按道理董卓看重的女婿應該是一個狠角色,但是在征討白波軍的過程中居然失敗了,這讓董卓對於白波軍很是畏懼,不得不抽調大批兵力進行防守。
除了白波軍,董卓還有一個忌憚的地方就是洛陽的西面,那裡駐紮著數萬精兵,統帥是董卓的老上級皇埔嵩。皇埔嵩是鎮壓黃巾軍的悍將,能文能武,以前董卓還在他屬下幹過活。有著幾萬精兵擺在洛陽西面。根據《資治通鑑》記載:
卓徵京兆尹蓋勳為議郎,時左將軍皇甫嵩將兵三萬屯扶風。
西北面有白波軍,西面有皇埔嵩,這兩股勢力都讓董卓不省心,而且顧慮重重。對於董卓來說,此刻最大的威脅是白波軍和皇埔嵩,而不是還沒有成氣候的袁紹。
第二,董卓挑撥離間的行為。
以袁紹的名望被封為渤海太守,有點名不符實,這個職位確實有些太小,許多名望沒有他高的的人都被封為州牧或者刺史,比如韓馥,孔伷等人。把名望高過於韓馥的袁紹封為渤海太守,這就是一種挑撥離間的意味。
袁紹的名望和能力遠高於韓馥,孔伷,劉岱,張邈以及張超等人,而這些人的職位卻和他平級或者高一級,這就導致袁紹在討伐董卓的過程中,除了盟主的虛名外,並不佔優勢,很容易在出現糾紛的時候,導致聯盟潰散,缺乏凝集力。
在日後的活動中,袁紹釋出召令更多的使用他的邟鄉侯印,而不是盟主的大旗。自封的車騎將軍在法理上無法服眾,從而導致這場討伐董卓的事情中無法起到領導者的作用。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作為渤海太守的袁紹附屬於冀州牧韓馥本身就顯得不倫不類,無論是在糧草上,還是在人員的配備上,飽受韓馥的掣肘,從而無法讓袁紹全力對抗董卓,不得不半途而廢。
所以從這方面上來說,袁紹的渤海太守職位確實是董卓送來的一根刺,既傷不了別人,還容易處處還受制,也不能不說是董卓的一個挑撥行為。
綜合以上可以看出,董卓封袁紹為渤海太守並非一時頭腦發熱,更不是愚蠢的行為,而是形勢所迫,一種權宜之計。在擺平白波軍和皇埔嵩之後,董卓才有機會騰出手來對付以袁紹為首的關東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