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芷行合一
-
2 # 漁與魚
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如果家裡有人照顧,建議至少等到3歲之後!3歲之後,表達能力,自理能力都到了一定的程度,更利於寶寶的心理發展!在送幼兒園前,最好教會寶寶上廁所,吃飯這些基本的能力,畢竟幼兒園老師管那麼多,再有耐心,還是會有照顧不來的時候!
-
3 # 多多的成長生活日記
雖然說沒有一定要規定多少歲進幼兒園,但我覺得3歲最好,過早的送入幼兒園的小朋友估計是爸媽或帶孩子的爺爺奶奶要麼就工作比較忙,要麼就是忙農活,那麼3歲的小朋友一般都會清晰的和大人對,或說上廁所,肚子哦,或是有不舒服的感覺會告訴老師,和小朋友相處對話,會自己吃飯是最好的,如果過早送到幼兒園,和家人相處較少,不能表答清楚我以上提出的幾點,所以3歲上幼兒園我認為還是比較好的!
-
4 # 暖暖的育兒日記
關於寶寶幾歲的才適合上幼兒園,或者寶寶必須會自己吃飯或者怎樣,關於這個幼兒園是沒有規定,當然我們不如為了寶寶在上幼兒園之後有更好的適應,不如提前在家培養孩子吃放、上廁所的好習慣,這樣對孩子入園也是有幫助的。、
幾歲的寶寶送幼兒園合適?一般3歲的寶寶可以開始上幼兒園的。這時候的寶寶有了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等,當然寶寶不管多大上學,對於他來說都是變換了一個新的環境,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去接觸到老師、還有其他的小朋友;同時,對寶Bora說在經歷剛上幼兒園的階段時也是新鮮和陌生、甚至害怕的,而這時候我們作為父母當然要為寶寶入園做好一些應有的準備。
那麼入園前一定啊喲說話流利,會自己吃飯等等嗎?
寶寶入園要做哪些準備?當然,寶寶在入園前必要的準備是要做的。首先說沒有必要要求寶寶一定多麼會表達,但寶寶要有一定的表達能力,會說出自己的感受,這樣對於他到了陌生環境也是有幫助的。
其次,在入園前最好給寶寶養成自己能吃飯的好習慣。當寶寶入園後,每個班級里老師要管理的孩子很多,不可能一一給寶寶餵飯的,也不一定能照顧全寶寶。如果寶寶能自己吃飯,會自己上廁所,其一是他自理能力的培養,其二家長在將寶寶送入幼兒園之後,也就不用過於擔心寶寶在幼兒園會不會吃不飽,自己不會吃飯怎辦,會不會尿褲子等。
這也是家長適時放手,鍛鍊孩子自理能力的開始。而我們在寶寶上了幼兒園之後,會發現寶寶在自理能力這方面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的。
為避免寶寶上幼兒園的各種不適應,我們可以透過提前的演練、繪本學習等,給寶寶傳到幼兒園的概念,有的幼兒園也會有上學前的親子課,寶寶和媽媽可以一起體驗幼兒園的真實環境,從而順利入園。
-
5 # 摳腳老爸
看到這個問題感慨萬千,從當初一無所知到現在略有小得,我就姑且來談一談,孩子幾歲入園最合適,不可以簡單地一刀切。孩子什麼時候適合入園,完全要看個體的情況。與孩子的狀況有關,也與家長的狀況有關。不過,如果遇到以下幾種情況,也可以考慮早點送孩子入園。
1.老人帶孩子,平時過於嬌慣,變相地剝奪了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且祖輩與父輩在育兒的問題上衝突比較多,難以調和。
2.保姆帶孩子,教育方法和理念比較落後,家長不滿意,又找不到更合適的保姆。
3.全職媽媽帶孩子,媽媽性格內向,狀態不是太好,家庭關係簡單,社交活動匱乏。
4.孩子已經表現出寡言少語(父母無此傾向)的狀態。這樣的情況有可能是因為孩子缺乏交流的環境,每天居家時間太長造成。
因為我和我老婆都要工作,所以我們就把孩子交給保姆,後來發現孩子越來越不愛說話,所以我們就提前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了。 孩子入園,早一點也無妨,特別是對於那些父母沒時間照顧、代養者的教養方式又欠科學的孩子來說,早點將孩子交給專業的幼兒園將更有益於他們成長!
不過,需要提醒一下的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早點入園,特別是那些尚未掌握日常用語表達、適應能力較差、免疫力較低的孩子。即使是那些語言、心智和動作技能已經適應入園要求的孩子,父母也最好能夠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工作。
小朋友上幼兒園要提前多久報名?
各地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是9月份,如果學校學生人數不足,一般幼兒園可以中途插班;對於好一點的幼兒園,各地各校報名時間會有所不同,大多數會提前3個月甚至半年時間,建議媽媽們可以提前諮詢學校,或往屆孩子的家長。
幼兒園一般包含哪些費用?幼兒園學費多少錢?
一般來說幼兒園上學包含保育費和伙食費兩大項。部分孩子的教學用品(如膠棒、蠟筆、橡皮泥等),有些學校可能是統一收取費用,有的則是老師告訴家長買什麼樣的,由家長自行購買放到學校給孩子使用。
幼兒園的伙食,各地各校收取不太一樣,大家可以根據各地的消費水準和伙食自行評估。
保育費,公立學校一般各個城市的教育局都可以查到相關規定,按照學校的等級(如市示範幼兒園、區示範幼兒園等)教育局會設定一個最高標準,給於一個百分比的上下浮動標準。私立幼兒園則需要透過教育局的核定。另外,有些城市教育局有相關的學費贊助費(比如我們是在南京,給符合一定條件的孩子每學期是1000元的學費贊助)。
學費收取,各校有的是按月收取,有的是按學期收取。
怎麼給孩子選擇一個合適的幼兒園?
一:在挑選幼兒園的渠道上:
家長們首選親自走訪,其次是借鑑他人經驗,也有部分家長選擇電話諮詢和網上查詢
二:家長們會從以下幾個方面考察幼兒園
收費情況:收費要合理
地點:要離家近,方便接送
幼兒園環境:要透氣,有Sunny,較大的室內空間,還要有孩子的室外遊戲裝置,較寬敞的室外遊戲空間。
師資力量:經過正規學校畢業和培訓的老師,老師要有愛心,有耐心
幼兒園的口碑:上過該幼兒園的家長評價很重要。同時要觀察同小區該幼兒園小朋友平常的素質
三:選擇幼兒園時你最看重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哪些?
最看重幼兒園的師資水平,這些老師的個人素養問題,是否愛孩子,是否師德高尚。除了老師,還要看幼兒園的課業分配是否科學合理,是否符合孩子的目前所需的身心發展目標;幼兒園的裝置是否較好,能不能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幼兒園的飲食是否能給孩子充足的營養;幼兒園的作息時間是否合理;幼兒園是否能開展各種促進孩子全面發展的活動;幼兒園是否能讓孩子從小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等等。
在選擇民辦還是公辦,普通還是雙語幼兒園方面,不同的家長有著不同的選擇,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四:你會選擇民辦幼兒園還是公辦幼兒園?為什麼?
公辦優先
理由:規範,老師素質相對較高,更換頻率較低,小孩不用面臨頻繁地適應新的老師
選擇民辦
理由:老師可能會更加負責任,有耐心
五:你會選擇普通幼兒園還是雙語幼兒園?為什麼?
選擇普通幼兒園
理由:1 身邊的朋友說,雙語幼兒園沒有太多影響2 有媽媽看過附近幼兒園的課表,他們的所謂雙語,只是教一些最簡單的單詞,媽媽自己也能教。最主要的是,如果老師發音不標準,可能會影響孩子以後的學習
選擇雙語幼兒園理由:1 學校每個年級有普通蒙氏、蒙氏雙語好幾種班級可以選擇,配備的教具及教師也不同。媽媽希望孩子能玩的開心,學得開心。2 雙語教育的幼兒園能讓寶寶從小接觸不同的語言
變通的選擇
1 個根據家庭月收入而定 2 孩子學好母語更重要,英語可以後期發展。
六:你會讓寶寶上全託還是日託?
在這個問題上,大家共同選擇了日託
理由:1家裡有人接送,2全託費用高,3 希望寶寶在自己身邊多一點,增加親情
不考慮全託的原因:
對孩子的身心發育不好,孩子需要家庭的呵護,如果過早把孩子寄放在幼兒園,會使孩子有種被遺棄的感覺,鍛鍊孩子的獨立性,不一定非得用全託的方式,在全託幼兒園生活再好也不能取代父母的愛和呵護!
報名上幼兒園需要準備些什麼材料?
寶寶入園之前,需要給園方提供一些證明,通常包括:戶籍、父母雙方的身份證明、寶寶的出生證、寶寶入園體檢報告,還有一個就是寶寶的疫苗接種卡。這些東西只要一件不齊備,寶寶很可能就會被拒絕錄取。這裡,我們主要說說疫苗接種卡。它記載了寶寶從出生到現在,所有已完成及未完成接種的疫苗情況,是寶寶身體健康的一項重要證明。在入園之前,免費疫苗是必須完成接種的。
寶寶上幼兒園之前,粑粑嘛嘛需要做些什麼準備?
一 物品準備
乾淨柔軟的新衣和鞋、名字條、書包、餐巾紙一包、圍嘴、水杯、紙筆、手帕、裝被子枕頭的大包1個、寶寶喜歡的玩具,書等用品,寶寶初入園不適應,可讓老師拿出來讓寶寶看/玩 。年齡較小的寶寶要多準備幾條褲子,以防寶寶尿溼。
以上物品,家長可以視學校和寶寶需要提前準備。
二 心理準備
1 和寶寶多聊聊幼兒園,多說說幼兒園裡面好玩的事情,讓寶寶產生嚮往幼兒園的心理。
2 提前告訴寶寶:早上媽媽送你去幼兒園,晚上會把你接回來
3 提醒寶寶每天要等媽媽來接,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不要跟陌生人走
三 熟悉幼兒園環境
入園前先帶寶寶去參觀,看看幼兒園裡好玩的玩具,翻翻家裡的圖書,認識老師和小朋友;父母應多創造條件讓寶寶與其他小朋友玩耍,教給他一些處理矛盾的方法;父母平時應多與寶寶說話,鍛鍊他聽懂成年人說話,鼓勵他說出自己的想法,學會表達,養成這個習慣,一旦遇到事情,寶寶就懂得向老師述說。
四 調整寶寶作息時間
提前瞭解到幼兒園的生活制度,然後告訴寶寶每段時間要幹什麼。在家中,家長可為孩子制定一個科學的作息時間表,要求寶寶每天按時進餐、睡眠、盥洗、活動娛樂等等,並堅持執行,使孩子從小就有一個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五 訓練寶寶自理能力
1 訓練寶寶自己吃飯
2 洗手:平時教會寶寶如何將小手洗乾淨
3 等天暖和,寶寶穿的少了,開始訓練寶寶自己上廁所
4 慢慢地教會寶寶自己穿脫衣服,褲子及鞋子。
5 訓練寶寶的表達能力,能夠表達自己的基本需求,例如大小便知道喊老師。
寶寶不肯入園、上幼兒園就哭,出現入園焦慮症怎麼辦?
你知道嗎,孩子上幼兒園有不停哭鬧,有又哭又鬧,有幾天後才哭,也有默默流淚的,還有受人影響的……他們的不同哭鬧其實都有著不同的原因。我家南南性格比較內向,她屬於那種默默流淚的,我們做爸爸媽媽的就需要及時的去和寶寶溝通。幫助她戰勝自己。
幼兒園裡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幼兒園的接送作息時間是什麼樣子的?
各個幼兒園作息時間可能會有所不同,這裡的僅作參考,一般大同小異。
一般大多數幼兒園是早晨8點半左右到校,然後小朋友們會有一個短暫的自由活動,選擇遊戲或看書等等;然後是早晨鍛鍊早操;
上午在9點半左右會有上午的早點,大多數是牛奶/豆漿+餅乾等;
早餐後,老師會開始上課,一般幼兒園每學期都會有一些主題課程的教育,每月都會有教學主題的詳細說明,家長可以與老師溝通了解。
中午11點左右開始吃飯,然後稍作休息後會進入午休時間。午休後會有下午點心,點心後會有活動時間。下午16點左右放學。
寶寶在幼兒園不午睡怎麼辦?
午睡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必然的幫助,寶寶一旦在學校出現不午睡的現象,家長和老師需要相互溝通找出問題,一般孩子在幼兒園不願午睡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四點:
1、早上起床較晚; (解決辦法:家長需要給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作息習慣)
2、上午的運動量不充分,導致孩子體能過剩; (解決辦法:與老師配合,鼓勵孩子在園多運動、多鍛鍊,)
3、孩子在家一直沒有養成午睡的習慣,剛上幼兒園的時候跟不上集體生活的作息制度。(積極的和幼兒園配合,堅持家、園的習慣培養一致起來。)
4、午睡時有特殊的習慣、需要。(解決辦法:向老師介紹清楚孩子的睡眠習慣,以期透過有效的教育干預獲得良好的效果,但需要順其自然,不能強制孩子。)
新生入園經常生病怎麼辦?
入園一個月孩子容易生病的原因大多數有兩個,一是孩子剛開始集體生活,疾病傳染的機率增加,如果自身抵抗力較差的話就容易得病;另一個是孩子因為入園焦慮症而使作息不規律,或是心情抑鬱而引起抵抗力下降。
所以建議家長們在孩子初入園的這個階段多注意孩子的營養攝入和免疫力抵抗力的提升,以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
寶寶在幼兒園小便大便怎麼辦?
一般來說,幼兒園老師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讓孩子們分批去廁所,幼兒園的廁所大多數是不分男女的。所以家長不用擔心孩子會尿褲子的問題。對於託班和小班的小朋友,大多數時候老師會協助孩子們拉褲子脫褲子的。建議家長給幼兒園的小朋友穿上寬鬆易穿脫的褲子。另外多數媽媽反應,小朋友在幼兒園小便後是木有擦屁屁的這個步驟的。
值得注意的是,為預防孩子尿褲子,請家長儘量在入學前做好孩子的如廁的訓練,並提示孩子上課如果有噓噓的感覺,要和老師說明。
笑笑媽問過周邊的一些朋友,大多數孩子沒有在學校大便的習慣,但是,對於在學校大便的孩子來說,建議家長也要提前做好相關的如廁訓練,另外,不會擦屁股的小朋友,一般老師也會照顧到,家長不用過於擔憂。一般上大班後的孩子都已經具備了大便擦屁股的自理能力。
寶寶受欺負怎麼辦
一旦當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專家建議家長要注意三個原則:1、換位思考;2、找準溝通時機;3、溝通避開孩子當事
怎麼讓老師喜歡上寶寶
一、調教出熱情、有禮貌的寶寶。
二、儘量減少老師的負擔,別做“事多”的媽媽。
三、對老師寬容一點,出現問題少責備一點。
四、要看到並感謝老師為寶貝所付出的。
五、不要和幼兒園領導過於親近。
六、準時接寶寶離園。
七、無需給幼兒園老師送禮。
做好家園溝通,處理好與老師的關係
最佳的家園溝通時間:當孩子都被接走了,可以詳細的和老師進行溝通;
新生父母開學剛開始溝通需要了解:班級的新環境;孩子將學哪些遊戲、技能,要達到什麼教學目標;老師的聯絡方法(電話等聯絡手段)。
不要在孩子的問題變得嚴重時再找老師交流。如果父母對老師的做法不滿,不妨這樣做,先請老師對孩子的行為做一個評價,然後肯定一下老師的工作,再委婉地提出父母自己的看法。
課後學習輔導
現在我家寶寶已經上中班了,我開始給她找一些app來對她輔導學習,英文類的還沒找到,但是識字類的我有特意買一個,我先自己試玩一遍,覺得比較好操作,有趣味性,才讓她試玩一下,看她喜不喜歡,叫《貓小帥學漢字》,也沒有天天教她看,但她隔一段時間會要求自己要看,當走在街上看到哪個認識的字,她就會開心的指出來 ,然後回來檢視自己讀的對不對,如果她不想看我們也不強求。到現在,已經能認800個字了呢。
-
6 # 金線吊烏龜
小孩幾歲適合進幼兒園沒什麼標準,關鍵看自己。
我家小孩2歲4個月進入幼兒園的,讓她這麼早去,主要是不想奶奶每天帶她在家看抗戰片。
剛開始覺得太小,實際上她們班22人,最大的兩歲半,最小的兩歲,去的時候21個小朋友都穿尿不溼,只有3個小朋友能自己吃飯,話都說不清楚的(有幾個小孩我現在也不知道他們在說啥)也還是比較多。
經過半年的適應,昨天終於升班(託班升到小班)了,這半年來,她的自理能力越來越好、口語表達能力越來越強、交到了人生的第一個好朋友、戒掉了尿不溼……最最關鍵的是小孩每天都開開心心的,還有什麼比這更重要!
大多數家長都覺得孩子在幼兒園成長比較快,吃飯習慣、語言能力、交際等都能明顯的感覺到進步,身體也變得棒棒噠,這是家長和孩子都開心的事。
所以,家裡有人帶而且帶得很好,你也放心,等孩子稍大一些去幼兒園也沒關係;要是沒人帶或者帶的人讓你操心,那就多考察一下把孩子交給專業的機構、專業的人員,然後就是信任他們。
-
7 # 趣口才
父母不一定要對三歲左右的孩子要求這麼苛刻,孩子在入園前父母應該讓孩子具備簡單的生活技能。不一定要說話十分流利只要訥訥夠較清晰的表達自己想說的就可以,吃飯最好已經可以自己獨立吃飯了,因為幼兒園中難免會有兩歲左右的小朋友,他們的自理能力更差,甚至還穿著紙尿褲,自己可以掌握的話可以為幼兒園老師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不一定要會自己上廁所但是一定要會和老師說自己想上廁所,如果孩子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需求,對孩子來說一定是一個劣勢。孩子想上廁所但是卻不會和老師說,自己一個人憋著,到最後尿褲子,會帶來很多的不便。
所以,我們要確保孩子會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還有會提出自己的需求。
-
8 # 兔丫丫說早教
幾歲送寶寶上幼兒園
首先,此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根據每個孩子的發育情況以及家庭情況決定。
如果孩子是上半年生日,孩子足三歲以後就可以幼兒園;
如果孩子是下半年生日,並且孩子語言、自理能力都非常弱,不需要急著給孩子去幼兒園上幼兒園託班;如果孩子語言交流能力和自理能力都比較好了,就可以給孩子上個託班,立規矩。好的託班,有利於孩子情感的發育,正式入園時,能更快適應。
入園前準備,語言、吃飯、上廁所?01 語言
首先,孩子要會簡單表達自己的需求;必須,我叫什麼名字,我今年幾歲,我想上廁所等等。
然後,孩子要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有些孩子在家裡是小霸王,到學校就慫了。家長要在家裡多練習,讓孩子勇敢表達。
02 吃飯
如果孩子在家裡就能每頓自己吃飯,那絕對是最好的。可是,大多數孩子是無法做到的。經常,在家裡都是懶於自己吃飯,指望家人喂。有些甚至邊吃邊跑。
那至少我們要保證孩子會使用勺子或者筷子吃飯。因為,我們是希望幼兒園的環境,影響孩子自己吃飯。如果孩子不會使用勺子或筷子,那隻能老師餵了。
03 上廁所
最基本的要求是,孩子知道要上廁所的時候,知道告訴老師。幾乎所有的幼兒園,都鼓勵家長在入園之前戒掉尿不溼。如果孩子已經戒掉尿不溼,就要訓練孩子穿脫褲子。但是擦PP還是需要老師幫忙的。
-
9 # 奶爸閒談育兒
關於寶寶入園時間和條件的問題,給題主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第一,關於寶寶什麼時候入園合適我認為2歲左右最合適。理由如下:
一是大人精力有限,照顧不好。現在很多家庭夫妻雙方都是工薪族,每天忙於工作,沒有時間帶寶寶。雙方父母年紀都不小了,帶孩子確實辛苦,而且容易養成一些壞習慣。讓保姆帶更不放心,萬一發生什麼事情,後悔也晚了。
二是讓孩子早點過集體生活。孩子早點過集體生活,有利於孩子的獨立和成長。實踐證明,孩子離開爸爸媽媽越晚,依賴的毛病越嚴重。早點把寶寶放到孩子堆裡面去,只要過了3個月的適應期,寶寶會逐漸喜歡上幼兒園,逐漸喜歡交朋友,表達能力和生活習慣都有很大的改變。
三是幼兒園的老師能更好地照顧寶寶。寶寶在家裡,父母、老人、保姆只能管孩子的吃喝拉撒,但是怎麼樣才能讓孩子生理、心理都得到健康發展,大多數的家庭是沒有這方面的能力的。我家小寶入園的時候,只有2歲左右,班上還有比她更小的小寶,最小的只有1歲6個月。
幼兒園更喜歡年齡小的寶貝,因為這時候的寶寶沒有形成什麼壞習慣,即使有苗頭,也比較好糾正。我跟幼兒園的老師交流,他們建議寶寶1歲半之後就可以送到幼兒園。從我自己的觀察感受來講,年紀小的寶寶入園之後,能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和照顧,這點家長倒是無需擔心。
但是選擇幼兒園的時候,一定要多問、多瞭解,不要送到那些類似於託兒所的機構,那樣和家裡並沒有什麼區別,並不能讓寶寶健康成長。
二、關於寶寶入園需要什麼條件的問題其實,我家小寶入園之前,完全沒有準備什麼。因為到後面你會發現,什麼困難都是學校和家長一道可以克服的。所以,我在下面總結了幾條,最好能達到,達不到也沒有什麼影響。
一是需要基本的生活能力。孩子能自己大小便,如果不能,就每天給寶寶多準備幾套換洗的衣物帶到幼兒園。孩子能自己吃飯喝水,不能也沒關係,我家小孩入園之前,吃飯全靠大人追著喂,到幼兒園之後,她看到其他寶貝都能自己吃,就會學會主動自己吃飯,甚至要求大人不要給她喂。
學會簡單的表達,比如“我要上廁所”“我要睡覺”“我要喝水”之類的,不會也沒關係,時間長了,他也會跟著其他小朋友有樣學樣。學會交朋友,不會也沒關係,半年之後,他在幼兒園就會形成固定的朋友圈,特別好的有一兩個,其他同齡的小朋友都關係比較好,對年齡比他小的,一般不會交朋友。
二是入園最初3個月非常重要。大人得有個心理準備,寶寶最初入園的3個月是非常不適應的,因為離開了熟悉的環境,又沒有交到新的朋友,而且老師也不可能對他百依百順。所以,家裡要每天問他在幼兒園過得怎麼樣,給他講幼兒園如何如何的好,讓他從心裡喜歡上幼兒園。
這3個月是家長與幼兒園互動最密切的3個月,如果這3個月堅持下來了,後面幾乎不需要家長操心。
這3個月裡,頭號得敵人是各種病菌。雖然幼兒園檢查非常嚴格,但是這個年齡的寶寶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而且其他諸如感冒之類,一個寶寶得了,一群寶寶都跑不了。這時候,也不需要埋怨學校,都是正常的,寶寶生病及時治療就好。
排在第二位的敵人是寶寶的厭煩情緒。一旦新鮮感過來,寶寶就會給父母提各種各樣的要求,賴床不起來,哭著鬧著說不願意去,不喜歡老師等等,家長只需要做一件事,按時把他送到學校,交給老師就可以。
排在第三位的敵人是父母自己。看到寶寶因為尿褲子,一天換幾條褲子,大人可能會懷疑自己的決定是不是錯了;看到寶寶哭鬧不去幼兒園,大人可能會心軟;看到寶寶生病可憐,大人會覺得送寶寶去幼兒園不是個好選擇。但是,這些情緒大人都要克服,3個月之後,寶寶逐漸適應下來了,什麼毛病都沒了。
以上回答,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
10 # 哈嘍呀小安安
很榮幸回答您的提問。
孩子幾歲上幼兒園這個問題,我認為沒有明確的界定,一般來說,兩歲半到三歲相對來說更合適,但是這不是必要條件,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達標即可入園。
一、自理能力
主要表現為想大小便時能提前告知,能簡單的穿衣服穿襪子穿鞋。尤其是第一點,建議在入院前一定要進行如廁訓練,幼兒園裡孩子多,一個老師要照顧好幾個小朋友,所以如果想上廁所,一定要能自己控制,並提前告知老師。(否則,尿褲子是一定會經常發生的-_-||)。
二、語言能力
主要表現為簡單的日常用語,能簡單表達自己的想法或需求。這樣不僅能讓老師更清楚孩子的想法,也能在放學回家後,家長能和孩子溝通下白天在幼兒園的情況。需要注意的是,這裡不是說要像大人一樣說話交流,因為那對於孩子來說太難了。這裡是說能簡單溝通即可。
三、吃飯能力
這一點和其實也可以歸結到第一點“自理能力”中,為什麼要單獨說呢,因為“吃”對孩子來說,太重要了。一般幼兒園是三餐兩點,也就是誇張的說,幾乎一天都在吃飯,如果孩子不會自己吃飯,都要老師來喂,那麼老師哪能忙的過來呢,一旦忙不過來就會導致照顧不周等問題。所以,入院前最好練習下自己吃飯,不用要求像大人一樣吃的那麼好,使用餐具多熟練,至少要有自己吃飯的意識,而一旦哪天吃飯不夠專注時,老師也會幫忙喂一喂。
最後,我想說,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同,除了孩子是否具備入園能力以外,還要看孩子是否有入園的願望或情緒,要綜合來考評。年齡不是唯一的界定,只要孩子的生長髮育達到了標準,就可以嘗試入園。
雖然很多家長說,孩子小體抗力低,入園愛生病。這個事實我也不否認,但是我還想說,哪個孩子能保證上幼兒園就不生病呢,如果不去幼兒園就不會生病,那麼誰能一直不去幼兒園呢。所以家長們大可以積極一點面對入園問題,相信孩子,他一定會適應,一定可以做到!
以上是我的想法,希望對您有幫助。
回覆列表
其實關於寶寶多大上幼兒園才合適,一直沒有一個確切的年齡界限。但通常來說都是建議三歲左右入園,太早太晚都不符合寶寶的心理發展特點。
三歲的寶寶都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如果入園太早,在幼兒園什麼都需要老師幫忙,老師管著那麼多個寶寶,會照顧不過來。如果到了四歲五歲再入園又太晚了,越大的寶寶沒有接觸集體生活會越依賴家長,這樣就比較難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一般三歲的寶寶都可以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圖了,如果寶寶說話還不是那麼流利,我們可以跟孩子說,慢一點說話。如果說話不流利,會表達也可以,讓老師知道寶寶想做什麼。寶寶入園時會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是最好的,如果三歲了還不太熟練的話,入園時可以跟老師說明,你會發現寶寶入園一段時間後這些都學會了。
我們家長在決定送寶寶入園時,就要慢慢的讓寶寶適應這個階段了,就要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了。不要太早的送寶寶入園,父母是寶寶的第一任老師。但也不要太晚送入園,太晚對寶寶的成長髮展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