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理工爸的育兒經

    培養孩子的安全感,首先是和孩子一起,客觀地面對現實。安全感足的寶寶,更有利於成長,未來更有可能有更大的出息。也不是說孩子沒有安全大吃一驚就是個多大的問題,客觀看待問題,不焦慮,不放大 問題,面對現實並尋求更佳解決辦法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全情陪伴是基礎。把帶孩子當成一件鎖事,或者是順帶的事,孩子的心裡其實很清楚,高質量的陪伴才有高安全感。

    用開放的心態,確保孩子能夠放開。就像是孩子對外界事物的好奇一樣,家長也需對孩子所關注事物保持一顆好奇心,心與心之間的距離近了,安全感自然就有了。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生活中我們常常能夠看到,有些寶寶在擔心父母的離開,本來玩著很開心,突然想起看看父母還在不在,不在的話就哇哇大哭起來。我們可以認為是孩子沒有安全感,反過來,與父母在一起的時候,能夠讓孩子在父母的關注下專注地做一件事情,安全感也會隨之增強。

    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接著上面的例子,本來還很感興趣的事項,發現父母不在就再也提不起興致來了。如果能夠透過親密接觸培養起孩子的興趣愛好,少受外界的干擾後,安全感當然不會差。

    培養孩子的樂觀精神。在面對上述問題時,即使有人逗著玩,樂觀的孩子一般也會表現出很堅定地相信媽媽有事馬上會回來的。當然,寶寶能有這麼強的安全感,父母一般也不會把寶寶一人留下來,背後必定是做足了功夫才給了孩子這麼強的安全感。

  • 2 # 兒科醫生鮑秀蘭

    要想給寶寶更多的安全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陪伴。陪伴寶寶,也有很多技巧。

    做個快樂的媽媽

    有些在我這裡看診的媽媽,她們說寶寶不愛看她,不愛笑,但是奶奶或是姥姥看的時候就愛看、愛笑。我和媽媽聊天,發現媽媽因為寶寶是早產或是出生有窒息,媽媽總是很擔心,很焦慮,當媽媽有這種心情的時候,寶寶是能查覺到的,就不愛看媽媽。所以,媽媽們不要總是擔心寶寶這不好,那不好,要快樂起來,開心的和寶寶玩。

    滿足寶寶的需求

    媽媽們要懂得孩子的需求。嬰兒早期主要的交流手段就是哭和笑。一般笑比較簡單,就是表示高興和愉快。哭雖然是一種消極的情緒,但在小孩子這裡,哭的意義可不一定是消極的,他要用哭來喚起你的注意,用哭表達他的需求。家長要注意仔細觀察孩子,不要認為孩子哭就是要抱。如果是一個細心的媽媽,在這個年齡就可以從孩子不同的哭聲中,分辨出他的不同要求,比如是餓了,還是困了等,正確的滿足他的要求,使孩子學會交流,建立起母子親情。

    多和寶寶說話

    媽媽在給寶寶餵奶、換尿布、洗澡的時候,都要和寶寶說說話。比如說,“寶寶,到晚上了,我們洗個澡,洗完澡寶寶好好睡覺。”多和寶寶說話,寶寶今後語言發育更快,認知水平也會更高。不可因為他們天性安靜而讓他一個人待著,被忽略的孩子同樣會出現“淡漠人生”。母親和孩子的交往是他學習與人交往的第一步,為發展今後健全人格奠定基礎。

    做到高質量陪伴

    有些媽媽陪著寶寶的時候,媽媽自己玩著手機,讓寶寶獨自玩,或是給寶寶一個IPAD,讓寶寶自己玩,這種陪伴沒有起到良好效果。建議媽媽和寶寶玩時,教寶寶認識各種物品、給寶寶講故事、唱歌、一起玩遊戲等等,做到高質量的陪伴,這樣才有意義。

    透過以上幾點,媽媽一定會養育一個安全感充足、身心健康、擁有健全人格的寶寶。

    北京協和醫院兒科主任醫師,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兒科教授,中國優生優育協會理事和兒童發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樂於普及育兒知識、嬰幼兒餵養、早產兒干預等知識。

  • 3 # echo小茵茵

    安全感是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最基礎的需求。心理學家埃裡克森就發表過人類每一個年齡段所對應的心理發展任務,其中0~1歲就是發展安全感和信任感的關鍵期。

    對於如何給孩子安全感,家長可以儘量做到“無條件及時滿足”孩子的任何需求。舉一個反例,比如有的人會說,嬰兒哭了不要抱,不然會把孩子慣壞,這樣長期下去就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對於一歲以內的嬰兒來說,尤其是新生兒,其實還沒有形成媽媽和其他看護人的概念,在他們的世界裡,如果自己肚子餓了或者尿溼了困了,沒有人及時迴應的話,孩子會覺得自己被整個世界拋棄,會陷入很深的對於生存下去的恐懼感中。

    當家長可以每次儘量的及時且無條件的迴應,孩子會慢慢建立起對這個世界基本的安全感:我的需求,我發出的聲音是有迴應的,是有人會照顧我保護我的。

    一旦這種安全感逐漸建立起來以後孩子就會變得性格更加平和,情緒更穩定,更容易被安撫也更具有同理心。安全感對於一個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個人沒有安全感是很難和別人建立起健康穩定的關係的,而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個和我們建立關係的就是我們的父母,所以,越是生命早期的關係質量對於一個人的人格核心越是重要。

    當然也不是要求一定要父母24小時迴應孩子,因為父母也會累,只要能夠保證孩子在大多數時間都是有人會迴應的就可以。

  • 4 # jacklee珍稀

    孩子需要在父母的教導下,一步步學會說話,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識,逐步能夠學會自理,千萬不能一手包辦,什麼都替孩子做了,今後他們進入社會,什麼都不會做。

    很多孩子到了大學,都不會洗衣做飯收拾家務,只知道埋頭苦學,還需要母親一直陪伴在身邊,這都是從小嬌生慣養的結果,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最終會害了自己的孩子。

    給孩子安全感,不是溺愛,更不能放任自流,要多與孩子溝通,孩子犯了錯誤,要及時糾正,特別是在孩子12歲以後,開始逆反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最不聽話,很難管教,如果一味的訓斥、打罵,會讓孩子更加缺乏安全感,離家出走,或是跟社會上的小混混學壞。

    因此,教育孩子,一定要從小就開始嚴加管理,母親的職責就是多陪伴孩子,一起成長,不能交給老人,自己出去娛樂。

  • 5 # 邊河靜靜流1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埃裡克森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獲得安全感最關鍵時期是嬰兒期。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維護安全感的存在是終身的。所以母親要在孩子生下來起就高度重視孩子的安全感培養,在成長中既要重視孩子的獨立性培養,又要重視給予堅實可靠永不放棄的愛。

    這個安全感,不是人們口中所說的身體上是否有受到傷害的安全隱患,而是在平安環境中,孩子的心理是否有可靠的安撫。

    比如,嬰兒的哭泣是呼喚世界的唯一方式,我們要及時處理,及時抱起他。避免他產生自己的呼喚無人迴應,產生被遺棄的恐慌感覺。千萬不要以為嬰兒什麼都不懂!基本的安全感和基本的信任感就是在0-1歲培養起來的!

    比如,不可以對懵懂的孩子說“媽媽不要你了”。農村長期有人這樣哄騙孩子,這讓孩子恐慌!

    比如,不可以對孩子說“你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你不好好讀書媽媽不要你”等。不能把愛孩子加上一個其他條件!要讓孩子知道,無論如何父母都是愛自己的。他才會有安全感。

    生孩子容易,養育好孩子不容易。多學習養育孩子的知識,有利於孩子成長順利,也利於自己養育順利。

  • 6 # 林林媽媽

    說說我孫女。我孫女兩歲五個月了。由於她媽媽工作的緣故,兩歲前大部分時間都跟著我,我發現她特別膽小,無論什麼時候一看不到我就會哭著找奶奶,就連睡覺也得奶奶在身邊陪伴著,並且特別喜歡枕著奶奶的胳膊睡覺。如果奶奶陪著,就會睡好久好久。如果奶奶離開,她立馬就醒來哭。開始不明白原因,覺得她可能是餓了還是不舒服了,後來發現她其實就是讓人陪伴。不要認為孩子小什麼也不懂,其實感覺她也是有思想的。一開始媽媽離開她的時候,都是等她睡著了,孩子睡覺前媽媽還在身邊,醒來看不到媽媽她卻一點也不找,只是緊緊的摟著奶奶的脖子要“奶奶抱抱”。(感覺她應該是知道媽媽走了,要抓緊奶奶怕奶奶也離開她似的)後來,只要發現媽媽收拾箱子她就不睡覺了。春節後,媽媽自己帶了她三個月,感覺她跟媽媽好多了。

    所以我覺得,如果有條件,媽媽儘量給孩子最好的陪伴,媽媽的陪伴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千萬不要經常離開孩子,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 7 # 憂憂若水—鄧

    陪伴是最好的安全感。特別是小寶寶孩子一樣很敏感的,比如有的媽媽為了斷母乳躲著孩子幾天不見這時候對孩子來說也是突然安全感的缺失。再比如父母把孩子丟給爺爺奶奶或者讓孩子做留守兒童。這些對孩子來說傷害很大。對孩子來說最好的安全感來自陪伴。我的眼中只有你你的眼中也只有我,時刻在孩子身邊直到孩子上學慢慢懂事。

  • 8 # Avivi遨翔雲端

    媽媽更好的給孩子安全感,可以做到以下幾方面:

    1.【媽媽及時迴應孩子】

    在以往的育兒理念中很多人崇尚延遲滿足,這個對孩子的心理滿足與親子關係有很大的傷害。

    無論是小嬰兒還是大一點的孩子,不管他們的需求是什麼,【媽媽及時迴應】孩子會讓孩子很自信,覺得媽媽是愛我的,他不會因為被忽略而自卑,否定自己。

    2.【媽媽的情緒穩定】

    媽媽的情緒穩定,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也會心態平和。

    如果媽媽的情緒不穩定,那麼孩子會生活在驚恐之中,不知道什麼時候因為什麼事情會讓讓媽媽生氣、發怒,這對於孩子安全感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3.【媽媽是樂觀的】

    一個樂觀的媽媽,孩子是幸福的。媽媽樂觀豁達,這種影響力對孩子是巨大的,孩子也會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快樂。

    4.【必須離開孩子時提前告知】

    生活中,有很多的父母,他們在離開孩子的時候,害怕孩子哭鬧,就偷偷的離開。這樣對孩子的安全感打擊是非常大的。

    提前告知孩子孩子會有心理準備,孩子會哭鬧,那是因為他捨不得媽媽。而如果,偷偷離開,孩子是非常沒有安全感的,因為他不知道下一次媽媽會因為什麼事情而再次離開我。

  • 9 # 心如蓮花173349538

    媽媽要更好給足孩子的安全感,這問題看似很簡單,實際上需要很深的學問。這學問與文化程度高低無關,與個文憑學歷沒有聯絡!孩子的安全感來自於一個母親的心懷。母親的心懷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只要恰到好處的裝得下孩子就行!媽媽心懷是給足孩子安全感的泉源。媽媽的懷抱是孩子安全感的搖籃、溫室和成長不可缺少的空間!古往今來,孩子都是受著母體的運載,在媽媽的懷抱幸福、平安的長大。媽媽怎樣才能更好的給予孩子安全感呢?在當今的和平年代,媽媽不需心繫天下,只需時刻裝著孩子,不攜帶手機、電腦等等雜物。為自己的孩子無私奉獻出自己的懷抱,就等於給了孩子一個安全的世界。

    我敢說,現在年輕一代的媽媽,有部分人養兒育女的心智好像是侏儒症的患者,永遠也不能長高長大。她們自己還倘佯虛擬的世界裡,享受著自由自在的生活,不願醒來承擔母親的角色!我一朋友的孫子六個月了,無法坐直更不用說站立了。坐起來就全身發顫,兩個小小的拳頭摯得緊緊的不肯鬆開。小孩子的爸爸媽媽帶著小孩各大醫院做了各項檢查,結果一切正常。父親認定小孩有先天性智障,絕望中只希望孩子長大後能夠生活自理就行了!奶奶看到孩子,眼睛靈活而有光澤,只有身體不能動彈!堅信孩子智力沒有問題。

    透過詢問方知,因爸爸只顧上班,媽媽只顧手機平板上的電子遊戲。孩子在家躺在床上或厚厚的龜膠墊上,出去躺在嬰兒車裡,定時把裝有牛奶和水的奶瓶奶頭伸進孩子嘴裡,一手握著奶瓶,一手拿著手機,生怕誤了遊戲。再哭時一個安撫奶嘴塞進小孩嘴裡。孩子六個月了,在家裡看到的天花板和燈飾,出門看到的是天空和嬰兒車上的遮陽布,還從未見到過直立的世界。孩子從出生以來,媽媽沒有把孩子攬在懷裡睡過一覺,也未曾抱過孩子片刻,換尿布和衣服都是讓小孩躺在床上翻過來覆過去的操作。孩子六個月了還不認識母親的臂彎;沒有體會過母親懷抱的溫暖。可憐的孩子你生錯時代了,投錯胎了呀!奶奶心痛得躲在角落裡淚如雨下。

    電視裡經常播放著悠揚的歌聲:“世上只有媽媽好。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離開了媽媽的懷抱,幸福哪裡找?”大學畢業生的媽媽不理解歌詞的含義嗎?只是因為媽媽的心不在孩子身上呀!這樣帶出來的孩子有安全感嗎?這樣帶出來的孩子又怎麼能健康的成長?可媽媽還全然不知因自己的失職扼殺了自己孩子智力的成長。還在大言不慚的炫耀“看我有多了不起?我一個人把孩子帶大了。”還會毫不忌諱的要求老公為自己手機一個換一個,出錢為她買王者榮耀體驗服呢?奶奶只能在心中吶喊:“兒子啊!你依順著老婆付出的不是錢啦!是你孩子成長所需的安全感啊!”

    人們不難體會,一個只顧著換手機和買遊戲服的媽媽會是一個好媽媽嗎?當一個媽媽特別在乎手機的檔次和遊戲服更新的時候,她還有心思去為孩子著想嗎?她還願意為培養孩子花出多少時間和精力?孩子的安全感從哪裡來?專心玩遊戲的媽媽能給孩子多少安全感?所以,我想對還在執迷不悟玩著遊戲的孩子媽媽們說:醒醒吧!時光一去不復返,你的遊戲服裝無法披在孩子身上給予孩子心靈的安慰;你的手機平板已經剝奪了孩子應得的母愛和最起碼的安全感!孩子才是一生的希望和依靠,你現在讓孩子失去的是今後無法償還和彌補的!行動勝於雄辯,放下游戲,讓心迴歸孩子身上,心裡裝著孩子,把孩子擁入臂彎,給足安全感勝過你為他(她)準備的一切金錢和物質!

  • 10 # 京西玉人

    給孩子安全感:首先要做到身教。

    和小孩的交談時,首先要平等,別總用母親的身份去壓制小孩子。讓小孩子有發言權,別把小孩當孩子。這樣又培養了孩子的獨立性,又能讓孩子自由的發揮,那小孩就衝(俗話不窩囊)一個不窩囊的孩子就會有安全感。

    在有當著孩子的面夫妻不吵架,不當著孩子的面去說一些負面的話,家長裡短的,奶奶家怎麼樣了,姥姥家怎麼樣了,都不去說,不要總拿一些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小朋友和自己的小孩比,有些家長就愛說,你看誰誰又考了個第一,你看看你等等吧,這樣孩子就沒有自信,沒了自信,孩子就懦弱就沒有安全感了。

    當孩子遇到事情了,或做錯了什麼都先別急,讓孩子敘述完了,在做處理,不要一聽到什麼了,你先急了,孩子就會害怕,久了就會怕事,也就沒了安全感了。自己的憂煩不在孩子身上發洩,在小孩子的面前你就是母親,不摻雜別的,更不要用自己的負面情緒讓孩子疑惑,只讓孩子感覺媽媽的魅力就好了。

    不論多忙多累,都要拿出時間和小孩子互動,讓孩子體會到真正的母愛,真正的親情,這樣的小孩子沒有安全感才怪呢。

    說的太好了,我自己先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牛的核彈可以毀滅一個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