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潘不安講究史

    《說文解字》:“媧,古之神聖女化萬物者也。從女,咼聲。”這個字有在鍋邊烹飪食物的女人的意思,我認為這可能是我們的祖先對於母系氏族時期殘存的記憶。應該指的是那些掌握食物分配權的母系氏族族長,同時母系氏族時期,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也比較符合女媧捏土造人,卻沒有出現父親形象的神化傳說。這就像人們小時候問父母自己是哪來的,父母總是拿撿來的來搪塞一樣。

    女媧的神話傳說實際上出現的較晚,是秦漢以後才開始慢慢流行起來的,和伏羲、盤古的傳說一樣,是受到苗、壯等南方少數民族對自己來歷的傳說影響演化而來的。

    傳說中華胥在雷澤中踏巨人腳印生下了伏羲,女媧是伏羲的妹妹,但是女媧是否和伏羲一樣是感而孕生下的,傳說並沒有說。

    而在我讀過的另一段民間傳說中,女媧和伏羲也是一對兄妹,他們的族人抓住了雷澤裡的雷神,準備吃掉他。伏羲女媧看他可憐給了他水喝,喝完水的雷神重新獲得了神力,逃了出去。為了報復人類發動了大洪水,但是為了報恩,給了女媧伏羲一粒葫蘆的種子,種子長出了一個很大的葫蘆。伏羲女媧便躲在葫蘆裡逃過了一劫。等洪水消退後,他們破開葫蘆出來,發現人類已經死光了。於是二人結為夫妻,繁衍出了現在的人類。所以人們也認為是伏羲女媧創立了婚姻的制度。

    類似的版本民間還有很多,故事大多大同小異,不過結尾都是一樣的。

    另外一些傳說中,女媧和伏羲都是人首蛇身,這和南方少數民族對蛇的崇拜有關,因為蛇性淫,繁殖能力強,而且形狀長得像不可描述之物,代表了古人的生殖崇拜。和那些胡說八道的什麼外星人說,什麼龍蛇,什麼妖族的都沒有關係,都是網路發達後,一些三流網文小說瞎編誤人子弟的。

    另外女媧最著名的傳說就是造人說和補天說。

    傳說女媧覺得世界非常大,但是很沒有生趣,於是開始創造萬物,很多地方民間傳說中女媧正月初一造雞,初二造狗,初三造豬,初四造羊,初五造牛,初六造馬,初七才造人。開始的時候女媧非常認真的用黃土捏人,後來覺得太麻煩了,於是取了一根楊柳枝(也有說藤蔓的,有的說是繩子,各種版本也很多)蘸上泥土,用力一甩,一個泥點就是一個人。

    所以大家可以照照鏡子,長得比較好看的,應該是女媧認真捏的精品手辦,另外一些可能就是甩出來的。

    後來有一天,祝融和共工大戰,共工不敵怒觸不周山,不周山是古代神話中天地支柱,不周山一倒天地就傾斜了,這也為什麼我們古人常說“天傾東南,地陷西北”。同時不周山倒的地方,天上出現了一個大窟窿,銀河之水就從天上傾斜而下。

    女媧為了拯救世間,斷老鰲的四肢化作四根支柱重新支撐天地,同時將五色石煉化用來彌補天上的窟窿,但是到後來五色石不夠,女媧便用自己的身體堵住了漏洞。

    可是女媧煉石時漏掉了兩塊五色石,無數年後兩顆神石又將有一番各自的造化,這是串到了《西遊記》和《紅樓夢》的劇情。

    不過有些研究考證認為,古人治水用五色石料和燒蘆灰,女媧煉石補天很可能是古人對於母系氏族時期部落治理洪水的神話,補天就好像是補堤壩上的窟窿。、

    另外在傳說中,女媧發明了瑟、笙簧、壎等樂器,同時也是中國古代的音樂之神。

    以上是關於女媧的主流傳說,而其他各種版本的傳說非常多,主要集中在西南各少數民族之中。

  • 2 # 但願人長久32615

    女媧的故事傳說有好多,女媧摶土造人啦,女媧補天啦,女媧摶土造人:據說女媧大神在伏羲大神上天之後,有些寂寞,一日出遊累了,在水邊休息,摶黃土和泥,照自己樣貌捏了個泥人兒,吹了口仙氣,那小人兒便活了,在女媧身邊跑跑跳跳,喊媽媽,女媧不停的摶土造人,小人兒越來越多,後來,女媧累了,便解下衣帶,將衣帶在泥水中拉扯抽打,濺起的泥點落下便化做小人兒,速度加快了很多,世上便有了人……女媧補天的傳說:傳說女媧摶土造人後因為太累沉睡了很久,巨大的聲響將她驚醒,原來是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爭鬥,怒觸不周山,不周山一塌,撐天的柱子斷了,天地傾斜,火山、洪水爆發,天也破了幾道大縫,女媧先到東海,捉了巨鰲,放在四方將天撐住,然後生起火,以蘆為柴,煉化五色石,用以補天。天補好了,洪水退了,火山停了,女媧大神卻精神、元氣耗盡,頹然倒下,雙眼重化日月,身軀化為大地山峰,血液化為江河湖海……

  • 3 # 人言可畏也

    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

    又稱媧皇、女陰,史記女媧氏,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

    相傳女媧造人,一日中七十化變,以黃泥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人類社會並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間天塌地陷,於是熔彩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留下了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

    女媧不但是補天救世的英雌和摶土造人的女神,還是一個創造萬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廣大化生萬物,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她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母神。

    自從盤古開天地,揭開了人類歷史,便開始了無休止的爭鬥。歷史是由男人寫的,也有不少女人湧現在其中,媧皇,也就是女媧氏可說是我們中國千古第一的英雌。

      她生在承注山(現山東濟寧縣四十里),雖然是個女子,但也是個極奇怪的人,她的相貌尤為難看,牛首蛇身赤發,本領又極大,一日之中,可以有七十種變化。她是伏義氏的妹子,又叫女希氏。她在伏義氏的時候,就已做了一件極重要的事,制定嫁娶之禮。

      太古時,男女之間不但交際公開,自由戀愛,甚至是隨意匹配,女子遇到男子,沒有一個不可使他為人之夫,男子遇到女子,沒有一個不可使她為人的妻子,即人盡可夫,人儘可妻。

    到後來,生出的孩子,問他的父親究竟是誰,連他母親自己也莫名其妙。於是女媧氏提出男女兩個配做一對夫妻,有一定的住所,永不離開,假定男子得到女子,叫做寶;女子得到男子,叫做家;這“家寶”兩字,就是一對夫妻的永遠往所了。

    在男女的結合中,必須是女子到男子那裡去。因為要能夠謀衣食,要能夠抵抗仇敵,將男子和女子的體力比較起來,當然是男子強,女子弱,再加上女子生理上的緣故,有時不但不能夠供給男子,保護男子,反而必須受男子的供給和保護,既然如此,女子就應該服從男子,住到男子那邊去。

    女子必須住到男子那邊去,但嫁娶的時候,還有三個條件:

    第一個是正姓氏,因為夫妻的配合,是要他生兒育女,傳種接代,但是同一個祖宗的男女卻配不得夫妻,因為配了夫妻之後,生出來的子女,不是聾,就是啞,或者肢體不全,或者成白痴,即使一個時候沒有,到兩三代之後終究要出現,“男婦同姓,其生不蕃”,是血份太熱造成的。

    第二個條件是通媒的,這是鄭重嫁娶的意思,現在男女的結合太隨便,可以說全是由於情慾的衝動,而沒有另外的心思。男女的情慾,本來是極易衝動的,青年男女的情慾,尤其容易衝動,凡是情慾衝動結合的,一旦情慾衝動的熱度低落,就不免冷淡起來,結合得太容易,分散也一定極容易,而夫妻的結合應享受永遠的幸福,透過媒妁,靠自己的親眷朋友,或者鄰里年高德劭,靠得住的人從中牽線,反覆考慮,既免了男女情慾的刺激,又免了奸詐鬼蜮的行為,減少夫妻的離異。

    第三個條件是要男子先行聘禮,這是專為男子設的,大凡天下世界,女子對不住男子的少,男子對不住女子的多,女子住到男子那邊去,又服從男子,就會有些不明道理的男子,驕傲起來,凌辱女子,欺侮女子,或者竟以女子為供我娛樂的玩物,行聘就表明一種誠心求懇的意思,也表明一種尊重禮貌的意思,這個婚姻才算確定,男子應該知道,夫妻的“妻”字是“齊”的意思,是同心合意,相敬如賓。

      女媧氏是和他的哥哥伏羲氏商定這婚嫁之禮的,當時伏羲氏就笑道:“只怕你這幾個方法定得太兇,剝奪人家的自由,制止人家的戀愛,只怕幾千年以後的青年男女,也要大大地不依,罵你是罪魁禍首。”女媧氏相當看得開,笑道:“隨便什麼方法,斷沒有歷久不衰的。果然那個時候,另有一個還要好的方法來改變我的方法,那也是大大的好事,況且我的方法能推行幾千年,還有什麼要說的呢?”

      自此有了固定的婚姻制度,於是有了緊密結合的家庭關係,有了相互依賴的宗族體系,構成了互助合作的社會結構,並逐漸擴大為民族團結與國家生存發展,固然可使一世之人享受其福貴,建立一項可大可久的良好制度,則可使萬世子孫受惠無窮。”神話中講女媧氏捏土造人大概就是寓指此事。

      詩書禮樂是人類由愚昧進入文明的明顯標誌,遠古時期似乎還談不上詩書創作及吟詠,但是女媧氏創造了婚姻制度,也就是制定了禮德的原始面貌,開始了有禮法的概念,可分出人類與禽獸的不同之處,使得人類在宇宙萬物之中驀然間躍到領導的地位,後世尊女媧氏為帝,為皇,都是出自對她的德澤的一片感激之情。

      女媧氏為了美化人類的精神生活,還發明瞭笙簧樂器,能把風嘶鳥語,蟲鳴溪唱,絲絲入扣地吹奏出來;男貪女愛的喁喁情話,水乳交融的心靈戀歌,也能曲曲傳神地表達得淋漓盡致,於是人與人之間增添了無限的祥和氣氛,特別是男女之間,由於音樂的滋潤,許許多多幸福快樂的戀情,都被優美的音樂旋律激盪起來。

      後來伏羲氏死了,女媧氏代立,沒有兒女,因為年紀漸老,便退休到美麗的地方,即現陝西藍田縣女媧谷。那知來了一個康回,專用水害人,女媧氏老大不忍,於是再出來與康回鬥爭。

    在盤古開天闢地之後才有了萬物生靈。不知哪一年,西天突然塌了一塊,天河中的水嘩嘩地從缺口流下人間,淹死了無數人畜,天下頓時淪為澤國。

      當時,有個姑娘名叫女媧,住在再大的水也淹不到的山崖洞裡。她目睹百姓顛沛流離,動了惻隱之心,立誓要把天上缺口補起來。她離開所住的崖洞,爬過無數高山,淌過許多大河,到處尋求補天的辦法,可是都無結果。 

      她疲倦極了,坐下來歇息,不知不覺睡著了,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夢中有一位神仙告訴她,崑崙山頂堆滿許多五色寶石,用大火將寶石煉過,就可以拿來補天。

      女媧醒來後,就直奔崑崙山。崑崙山高聳陡峭,更有獅虎等惡獸無數,等閒人上不了山。但她一心一意想早日找到補天的寶石替天下百姓消災,道路崎嶇險惡,全不加理會,日夜兼程,來到崑崙山下。

      舉頭一望,到處是處鋸似的荊棘、犬齒般的亂石,不但上山無路,山頂更高不可攀。然而她不怕險阻,撥開荊棘,攀過亂石,手腳傷痕累累,臉也被剌花,仍不分日夜往上爬,正當爬得疲憊不堪時,荊棘叢中突然撲出一隻老虎,對她張牙舞爪。女媧正要躲避,老虎搶先一步一把抓住了她,張開血盆大口,要咬她的頭。她鎮定地說:“老虎,你先別性急,我這個頭可以給你吃,可要等我去山頂找到寶石,補好天上缺口,你再來吃好不好?”

      老虎似知人意,就放她走了。女媧再往上走,山越來越陡,霧也越來越濃,累得走不動了。她跌跌撞撞,爬爬滾滾,始終不停步。突然一陣狂風吹來,一隻金毛雄獅從林中躍出,一口咬住女媧的頭髮。老虎從後面趕上來,對著獅子咆吼說:“這妞兒是我先抓到的,說好她補完天后讓我吃,你竟敢搶先?”

      獅子聽了放下女媧,和老虎廝鬥起來。結果獅子不敵,被老虎趕跑了。但老虎生怕女媧再讓獅子搶去,就尾隨女媧,一直跟到山頂。

      女媧在山頂上終於找到五色寶石。她撿了許多,堆在山頂上,燒起一把大火,煉了九九八十一天,把寶石煉成熔漿。眼看熔漿煉成,女媧高興極了,一次又一次用雙手捧起熔漿拿去補天,直至天上缺口滴水不漏,她才舒了口氣。這時,地上的百姓見天河水不再漏下來,紛紛重整家園,再過快活的日子。

      女媧知道大功告成,完成了心願,於是履行諾言,滿心歡喜地對老虎說:“你現在可以吃我了!”

      說完,她伸長頸項,等老虎來吃。說也奇怪,老虎並不來吃,反而和氣地說:“像你這樣一個為民造福、舍已為人的姑娘,我怎麼能吃?況且,你將天補得完整無缺,我看了也開心。只是你還有剩餘熔漿,多補一些,不是更牢靠嗎?”

      女媧聽了,覺得老虎的話有道理,於是把剩下的熔漿全捧起來,高舉雙手,預備將缺口再加填補。眼看就要到天頂了,哪知突然從南海刮來一股狂風,吹得樹倒山搖,女媧手中捧著的熔漿也吹掉了。

      女媧一急,竟哭了起來。老虎見她這樣,就對她說:“姑娘先不要哭,快騎到我背上,我們去把熔漿追回來。”

      女媧果然止住淚,立即騎到老虎背上。老虎飛身跳下山崖,腳踏彩雲,向光彩奪目的熔漿追去。

      老虎揹著女媧飛過三山五嶽,飛過黃河長江,因為風太急了,始終沒有追上。其後風漸漸平息了,他們加快腳步,哪知色彩斑斕的熔漿又慢慢向茫茫的大地落下去,他們唯有加一把勁向下追。追到洞庭湖上空,眼看就要追上了,老虎一時高興,吼叫數聲,慢了腳步。就在這電光火石的一剎那,女媧來不及接回熔漿,眼看著熔漿直瀉洞庭湖。

      熔漿一落到湖裡,霎時間五彩繽紛,霞光萬道,照得湖水通明透亮,不久熔漿就變成了七十二座形態不同的山峰,在水中半沉半浮,那白玉盤似的洞庭湖,添上了迷人的景緻。

      女媧雖然惋惜,但又覺得熔漿落入人間,也是好事。她落下來,站在還沒有凝固的山峰上,腳下踩的是綠寶石熔漿,留下了一雙深深的腳印。她再行幾步。原來帶軟的山峰就凝結了,成為一個小島。

      也不知過了多久,娥皇、女英追尋夫君舜帝來到這兒,知道舜的噩耗,哭死在山上,後人就稱這座山為“君山”。

  • 4 # 萌萌兔動畫集合

    女媧造人

    盤古開天闢地之後,天空中有了耀眼的太陽、眀亮的月亮和閃爍的星星,大地上有了山川河流和飛禽走獸,世界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這片天地出現了一個神通廣大的女神,名叫女媧。

    女媧獨自生活在茫茫天地間,時間久了,她不禁覺得有些孤單。

    女媧每天都在問山川河流,問花草樹木,問飛禽走獸,可是它們都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

    女媧每天坐在小河邊沉思。

    突然,女媧在河水中見到了自己的倒影。她對著倒影笑了笑,倒影也對她笑;女媧向倒影揮揮手,倒影也對著女媧揮揮手。

    這時的女媧恍然大悟:“啊,我知道了!這個世界雖然很熱鬧,可還沒有像我這樣會說話,會微笑,會走路,會跳舞的生命啊!”

    想到這裡,女媧順手從河邊抓起一把黃土,又加了些水,就用手揉搓起來。不一會兒,她就捏出了一個模樣和自己相似的小娃娃來。說也神奇,女媧把小娃娃放到地上,這些小傢伙就開心地笑著,跳著,張嘴就喊:“媽媽!”

    女媧開心極了,就不停的捏著小泥人。女媧看著自己親手造出來的小人兒在大地上耕種,打獵,生活過得幸福美滿,心裡十分高興。

    過了不久,女媧發現這些小人兒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死去。為了讓小人兒生生不息,女媧把小人兒分為男人和女人,讓他們結為夫妻,生兒育女。從此,人類就世世代代繁衍了下來。

  • 5 # 一枚作者

    女媧補天,女媧造人,女媧的種種傳說大家都聽的不少,幾乎人人瞭解。

    但女媧還有一個現代版的故事,只有部分人才知道,那就是仙劍奇俠傳。

    仙劍奇俠傳是一本現代小說,小說說白了就是故事的延伸,也就是長篇故事。

    仙劍裡面有很多女媧的影子,比如:

    仙劍一,趙靈兒和他母親就是女媧後人。

    仙劍二里面李逍遙和趙靈兒的女兒自然也是女媧族人。

    仙劍三里面的紫萱,同樣是女媧後人。

    等……

    所以說,仙劍奇俠傳其實也可以算是一本女媧現代版故事集,而且仙劍寫的也不錯,建議大家可以去看看。

  • 6 # V盟文史

    我是小七,一個喜歡《山海經》與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

    在距今10萬年左右,一個男性晚期智人被一群居住在非洲海濱的神們賦予了其他智人種族無可比擬的長壽。他走過很多地方,留下過很多子孫,沒人知道他多大。

    那些剛活了30年就衰老的不成樣子的智人與其他人類亞種稱呼他們為“不死之人”。可後來越來越嚴重的匱乏導致很多與他及其後代組成過族群的人把他們視為“不死的怪物”,甚至有傳說他們之所以活得長是因為他們飲下了同族人的血。——那時候還沒有“鬼”的概念,所以他們被不同的種族冠以不同但意思相近的稱謂:那些稱謂都有相同的含義——不死的靈魂、不死之人、食血的怪物、怪物之子。

    這些被視為不祥的智人們,逐漸被排擠出他們的族群。雖然他們並非不死,擁有的也只是比其他智人多三倍左右的壽命,但這些人仍然被驅逐,被迫在荒野上流浪。最終這些長壽智人的幸運子孫中的一部分在中亞地區相遇,組成了一個同病相憐的族群。

    在最早流傳的《墳》裡,他們被以“不死民”的名號記錄下來。

    他們被匱乏和其他智人與人類亞種驅使著,被迫四處遷徙。當他們遷徙到如今的阿爾泰山——當時還是大瀚海地區的時候, 他們與另外一個奇怪的矮個子種群。雖然他們住在低矮的山洞裡,長得怪模怪樣的,臉長得跟樹上的猿猴似的,可他們對瀚海周圍非常熟悉,狩獵技巧也是他們無可比擬的。

    有過幾次小衝突之後,他們就彼此融合成一個族群了。只是很不幸,這個矮個子種群很快生了怪病,所有矮個子原有種族的人最後都病死了,但他們的後代存活了下來。這個被病魔糟蹋過的地方很快就被遺棄了。他們原本想往南走,可在南下不久就被一群居住在大沼澤附近的矮個子長毛人群打了回去,只能被迫往北走。

    路過那個被病魔糟蹋的大山沒多久,他們又遇到了一個由大部分女人和少量男人組成的智人族群。這個族群也是被視為不祥而遭受了驅逐。

    阿爾泰山

    在他們的敘述中,長壽部落的人知道,大約是在他們最早的那個長壽祖先生活的時代,這個女人族群的女性祖先們被一群居住在草原邊的大山裡的神召進了神的宮殿,很久之後他們中的一位才從神的宮殿裡下來,至於其他人都被永久的留在了神的地界。那個祖先下來後一開始大家也沒發現她有什麼變化,直到遷徙途中接連發生了幾場大的瘟病,這個祖先的不同才顯現了出來。

    她很少生病,體格比之前更強壯,很多能讓其他族人致死的瘟病對她一點影響都沒有。於是,這個祖先被風味了祭司,可最終只有她的後代存活了下來,她的族人都死了。

    而她這些對瘟病有強大免疫力的後代在其後的漫長時間裡,逐漸產生了更多的後裔,只是因為她們始終比別人更健康,這就從一開始的羨慕演變成了最後的仇恨與恐懼,雖然她們自稱是神給予了這個恩賜,但其他族群卻認定她們只是一群靠別人生命換取自己健康的惡魔,於是驅逐開始。

    兩個遭遇相近的族群,經歷了漫長的流浪驅逐之旅,才得以相遇,他們最終緊緊結合成一個整體。新的族群,以對方的女性首領為尊,繼續崇拜著神們的標誌:滿月與牙月,以及那卍字元號。他們以強大的生命力、令人欽羨的長壽以及免疫能力, 逐漸壯大起來,兼併了很多族群。

    他們曾經圍繞著瀚海而居,又在環境鉅變、資源匱乏之後,四散於各地,南下於河西走廊甚至更遠,北上到貝加爾湖乃至極北。

    後來這個部族的一支後裔,遷徙到了今天的貝加爾湖附近在那裡漁獵採集,直到數萬年後從遙遠的南方傳來了一震詭異的沉悶雷聲。

    緊接著,大風和酸澀的大雨從春天一直下到了秋季,在冬天來臨的時候,他們發現湖水並沒有如期結冰,他們過了一個富足的冬天。但從第二年開始,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貝加爾湖

    第二年的春天來得很晚,甚至都到了往日盛夏的時節,才有了綠色的青草;緊接著夏天就像人的脖子一樣短,連滿月的一個輪迴都沒到就開始飄雪了。那一年的雪足足下了六個月相輪迴。

    往後的日子越發艱難起來,氣溫突然變得很低,越來越低,更多的動物不是餓死凍死,就是在往南遷徙。天始終灰濛濛的, 空氣很嗆,很多族人在這一年不是咳血胸痛而死,活活餓死,就是全身黑黃而死。這場怪病襲擊了整個瀚海南北的所有部 族,沒人知道這是因為什麼,匱乏的食物和惡劣的生存環境,讓他們頻頻向神靈和祖先禱告。

    最終,在夏天湖水都結冰的時候,部族因災難而被迫在祖先和神靈的啟示下南遷。在舉行了祭祀神龍神風、諸神與祖先的大祭後,這個部族開始南遷。

    根據神啟,他們將在翻越一座紅色的山後,遇見一片比貝加爾湖還遼闊如海一般的大湖,在那裡,這個部族將會分化為三支。一支向東,在一條白色雪山環繞下的黑色大河邊,他們將遇見一個拿著骨笛、叫虎鷹龍臣服的少女。那少女佇立之地, 就是這支後人生息之地。另一支將去西方,會在一座青色大山的半山腰,見到一個頭戴玉勝以白虎為伴的女子正在降服一隻雪豹,而那裡即為這部分人日後壯大之地。他們的子孫將會遍及東西方天際覆蓋下凡是被兩條大河擁抱之地。最後一支將在如海一般的大湖消失後四散於天下,其中這部分四散的後裔裡北歸的一部眾部眾將在另外一部分部眾南遷之後壯大;南遷的後裔在越過大湖南方一座橫亙東西的青黑色大山後,將會遇見一群生活在花海中的狼,自那以後這狼就是他們,他們就是這狼,狼群所居之地,即為他們日後壯大的起點。

    在這樣的神啟下,這個部族的老巫師帶著幾個親隨留下了,剩下的部眾集體上路了。離開貝加爾湖,是冬風呼嘯的荒原,往來期間的除了巨大的草原狼、長鬃及膝的Mustang群、巨蛇與一些稀奇古怪的生物,就剩下大風與靜佇荒原的巨大遺蹟了。這些像往日秘辛守護者的遺蹟用迷霧和危險來守護著早已被時間遺忘的舊事,只待勇士前來。遺蹟沒辦法為這個部族提供庇護, 他們就只能在荒原上踽踽獨行。他們先是被狼群、馬群和巨大沼澤阻擋了去路,死傷眾多;就在他們疑惑是否為星空諸神與祖先拋棄與愚弄、身心俱疲飽受創傷的時候,他們終於走出了大沼澤,並在兩座南北向、東西遙對的青色大山之間,發現了一座鑲嵌進山中的巨大城市。

    在進入這座大山幾個月後,他們發現黑色的山岩開始為紫紅色的山岩所取代,直到最後山岩全部成為紅色。這個部族開始內心激盪起來,因為神啟裡有座紅色的山脈等待著他們翻越。在夜晚入睡前,他們開始滿懷希望和憧憬的討論著神啟中那個如海一般大的湖,想象著那裡的富饒與美麗,以及之後的生活。

    就在這時,一個看不見的惡魔找上了他們。部族的人開始得一種怪病:人們會在任何時候無緣無故的從身體任何地方流出鮮血,並且根本止不住。沒有傷痕,沒有痛苦,沒有知覺。一開始有人在夜裡流盡血而死的時候,族人認為是被某種吸血的怪物給盯上了,於是大家就格外小心路上遇到的一切,還加強了守夜與戒備。直到有人在白天因流血死在族人面前且死亡人數已達到倖存者的一半了,大家終於被一種名為恐懼的怪物給抓住了咽喉。所有人都在恐懼中度日,卻不知恐懼些什麼。年輕的巫師在一天晚上指著腳下紅色的大山說:“這裡是惡魔長眠之地,它吸食所有從它身上經過的活物的血液,正因如此,這座山才由黑變紅。不過出現這樣的怪事,也就說明我們離神啟之地不遠了,只要我們快步走過這裡,很快我們就能在星空下高歌度日了!”

    沒人知道年輕的巫師說的話是真是假,只有她自己知道這些話來自臨走前,留在祖居之地的老巫師單獨告訴她神啟中一個被隱瞞的啟示:族人將在希望盡失之時,被一座巨人之城和紅色大山困住,族人必將流血於此,只有死人過半時,才有祖先與神靈將勇氣和轉機賜予族人。

    這天夜裡,大家知道了只有以最快的速度翻越這座山才能有活命的機會,最終決定拼命搏一把!這個部族捨棄掉了除乾糧和武器外的一切,包括一些傷者、老人和孩子。這麼做,只為剩下的人有更大的把握活下去。翌日天亮後,族人開始急行軍, 只在睏乏至極之時稍作休息,如此狂奔了六天,從最初急行軍的七十多人,到最後因累死、墜崖和其他原因掉隊的等原因只剩下五十三人了;而這時,他們只剩下半天的糧食了。第七天,糧食沒了,停下的時候死了四個人;第八天,累死渴死五個人。這天晚上晚風吹起的時候,他們當中有三個人隱約從風中聞到了水草和魚蝦特有的腥味。族人很是興奮,他們衝著南方高興地長嘯!第九天,族人從日出走到漫天繁星,仍然沒有走到這座山的盡頭,只有風中的腥味和死亡緊緊跟隨著他們。當剩下的族人認定自己出現了幻覺、要被惡魔吞噬之際,又有兩個人因流血而死,活著的人只剩下四十一個人了。

    活著的人草葬了死者,那時天將黎明,夜最黑,大風乍起。年輕的巫師默默收拾起武器,對族人說:“走吧,離開這個惡魔掌控之地,離開這個死亡之地。我帶你們回祖先預言之地去!”說完,她轉身向前大步走去。走出良久,她回身大喊:“來吧,我帶你們回家!”餘下的族人沒人言語,默默跟了上去。他們追上了她。但這時路愈發難走,有的地方甚至難以逾越, 天又黑,他們只得在無盡的黑暗中摸索前行。在行進的過程中,他們有人斷了手,折了腳,破了頭,瞎了眼,但沒人言語, 心裡也沒什麼絕望的情緒。他們成了一具具只知道往前走的活屍,心裡也沒什麼希望了。

    年輕的巫師攀上一塊赭紅色大石,喘息未定,黎明的第一束光就伴隨著從湖面吹來的鹹溼的風扎進了她灰暗的眸子裡。她直起身,靜靜地站著,任憑風肆意撥弄著她用貝殼、珠玉裝束的長髮。她的族人隨後也爬了上來,和她並肩站在兩人寬的山樑上。猛烈的風吹來,他們當中幾個虛弱的人差點跌下去,只得下意識扶住同伴肩膀。

    良久,他們才在晨曦的大風中活過來。他們無聲地哭泣著,繼而開始大聲呼喊、手舞足蹈,宣洩著他們的喜悅和無盡辛酸。在他們眼前的,是一個茂密森林擁抱下的龐大水域。森林向兩邊延伸過去,在天際變成不可辨認的一線黛色,而正對山樑的是一座天藍色的、東南西三面都看不到邊際的大湖!

    他們,四十一個人,終於活著抵達了神啟當中的應許之地!

    十五天後,一個渾身浴血的女孩從同一個山樑上下來,與這四十一個人匯合。她的名字和部族的削骨大祭同名,叫咼:是年輕巫師的幼女。

    【以下是真實的科學知識】

    ·全當是上文故事中的彩蛋

    1、根據蝨子中頭蝨、陰蝨和體蝨的分化時間,直立人階段大約120萬年前,人類就已經褪去了大部分體毛,並在約17萬年前,智人屬開始穿上衣服。

    2、約從18萬年開始,地球逐漸進入冰期,氣溫逐漸降低,並在約13-12萬年左右結束。之後從大約12.5萬年到7.5萬年前迎來間冰期,在此期間因氣候轉暖,赤道地區的受熱空氣向兩級猛烈移動,使得副熱帶高氣壓帶被推到了更高維度的地區,最遠推進至現今的黑龍江漠河-貝加爾湖一線附近,撒哈拉地區變成植被繁茂的熱帶稀樹草原,智人屬就藉此機會,在最晚距今7萬年左右第二次開始透過撒哈拉地區,經西奈半島,向歐亞地區遷徙。並在距今3萬-2萬年前、末次冰期最盛的時候,徹底取代尼安德特人,成為歐亞大陸最為繁盛的生物種群。

    3、透過追溯現代人男性Y染色體的基因流傳過程,目前的研究顯示:現今所有的男性的Y染色體都可以追溯到距今12-15.6萬年前的一位舊石器時代的男性身上,他是當今世界上所有男性的最近共同祖先。而透過追溯線粒體DNA則發現,如今全世界所有女性的基因都可以追溯到距今約9.9-14.8萬年前的一位舊石器時代女性身上。為什麼在十幾萬年的歷史中,只有這倆孩子的基因得以延續,而其他人的基因則斷絕了呢?

    4、距今大約7.4萬年前,如今印尼蘇門答臘島的多巴超級火山爆發,爆發等級為最高的8級。公園79年的義大利南部維蘇威火山爆發等級為5級,覆滅了龐貝城;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爆發等級為7級,其能量相當於220萬顆廣島原子彈的爆炸當量,產生的巨響遠在2000千米外都可以聽到(這就相當於你在海南三亞放了個這麼響的屁,河南駐馬店的人民都能聽得一清二楚,就是這麼遠的距離),火山爆發的硫酸鹽顆粒進入平流層,形成陽傘效應,導致全球氣溫驟降0.7-1.3攝氏度,受此影響北半球連續許多年都沒有夏天,北美廣大地區被硫酸鹽氣溶膠覆蓋形成妖紅色的天空,並導致了之後一系列連鎖反應如饑荒和傳染病等,成功殺死了數百萬人。1816年,即清代嘉慶廿一年,雲南在七月份盛夏時節下起了大雪,導致饑荒橫掃整個雲南,“人相食”屢次見於奏摺上;英國詩人拜倫在這一年於瑞士日內瓦湖畔會見了詩人雪萊,他們躲在別墅裡,躲避著反常的陰雨天氣引發大規模饑荒和由此產生的大量飢餓的暴徒;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斐遜卸任回到老家弗吉尼亞,竟然在夏天出門的時候遇上了大雪災,使得弗吉尼亞人民不得不在夏季就坐著雪橇出行,因為雪災使得眾多人的生活都難以支撐,這其中就包括卸任的總統先生,無奈之下只能申請貸款度日。——這三個看似無關的事,其背後的關聯就在於1815年的坦博拉火山爆發,二者緊緊是等級為7級的火山爆發。

    火山爆發等級每大一級,爆發時候的能量就要擴大最少10倍。而多巴火山爆發的等級是最高階,8級。它使得全球平均氣溫驟降了3-3.5攝氏度,中國和日本等地的大片闊葉林消失,取而代之的耐寒的杉樹等針葉林,整個降溫持續時間超過千年。平均氣溫降低3度,不等於所有地區溫度都降低3度,不同地區之間的降溫差異非常大,會有幾十度的溫度差。氣溫驟降會導致更大範圍的降雪,降雪有加劇對Sunny的反射,從而引起更大規模的降雪降溫,形成極寒的正反饋機制,導致災難性的饑荒。多巴火山爆發事件,導致了全球人類進化出現瓶頸效應,使得全球所有智人數量降到1萬上下,離徹底滅絕只有半步之遙。Y染色體和線粒體DNA就是在這時得以保留並傳遞下去的。

    5、發現於阿爾泰山地區的丹尼索瓦人其主要分佈區在中國境內,其耐寒基因在距今約5-2萬年前因與智人產生混血從而保留下來,這也是藏族人更能適應高海拔的原因。

  • 7 # 百里不奚

    1.女媧氏造人

    女媧是中華民族傳說中的人類之母,是上古時代的一位女性天神,傳說她人頭蛇身,一天之中可以有70種變化。她最大的成就在於創造了人類和煉石補天。

    盤古開天闢地以後,天上有日月星辰,百鳥飛鳴,地上有山川草木,群獸賓士,水中魚兒嬉戲,草中蟲兒跳躍,這個世間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這時候有一個大神女媧從空而降,在空曠的大街上四處飄蕩,有一天她來到黃河岸邊,看到水中映照出自己美麗的容貌,女媧心中一動,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她用河邊上的泥土按照自己的形體捏造了一個泥人,這個泥人簡直和她一模一樣,女媧對著泥人吹了一口仙氣,泥人就變成了能直立行走、可以說話的小東西,女媧稱之為——人。

    人的身體雖然很小,但由於是女媧親手創造的,因此天生就有與眾不同的能力,對萬物有著與生俱來的控制權。女媧對自己的作品非常滿意,因此她想讓人這種生物遍佈世界各地,所以不停的捏,但是這樣速度太慢,世界太過遼闊,大地上的人類還是不夠多。她就想到一個偷工減料的方法,女媧搓草為繩,沾滿河底的泥漿,再把繩子四處抖動,掉落的泥點也變成了一個個小人,就這樣,女媧大神把人類造出來了。

    女媧造人之後,由於工作時間太久,她就想四處走走,看看人類生活的怎樣,可是在一些地方發現了已經死去的一些小人,原來是歲數太大老死了,女媧見此情形心中著急,自己辛辛苦苦的造人,人卻不斷衰老死亡,總不能死了一批我再造一批吧?自己是一個人,又不是生產車間流水線。

    經過反覆思考,女媧參照世上萬物傳宗接代的方法,把人類分為男女兩個性別,讓他們相互配合,自己去創造後代,養育子女,從此人類開始在大地上繁衍生息。

    女媧又建立了婚姻制度,使人類有別於禽獸亂交,因此後世把她奉為“神媒”,也就是婚姻之神。

    作為最早的媒婆兒,她盡職盡責,為了促進人類之間的情感交流,女媧還造了一種名叫笙簧的樂器。這種樂器可以把蟲鳴鳥語、風嘯水流的聲音吹奏出來,增添了人間的祥和氣氛,特別是男女之間。笙簧因此也是中國最早的樂器。

    ——婚姻介紹所裡面該供誰的神像,現在心裡有數了吧?

    2.女媧氏煉石補天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裡有水神和火神之說。水神名叫共工,又叫康回,長的人頭蛇身,頭髮赤紅。火神名叫祝融。傳說共工因為不滿女媧的地位,興風作浪,想給女媧製造麻煩,女媧就派遣火神祝融迎戰。他們從天上打到地上,最終共工無法抵抗祝融,逃往西方。但是這個人氣性太大,輸不起,失敗之後一頭撞向不周山,不周山是一根撐天的柱子。被撞斷之後,天立刻向西北方向傾斜,天上出現了一個大窟窿,無數星辰從窟窿裡掉了出來,大地上災難頻發,山林燃起了大火,洪水四處奔流,毒蛇猛獸出來吞噬人類,天地間一片生靈塗炭。

    女媧眼看自己的子女遭受滅頂之災就義不容辭的開始了拯救計劃——煉石補天。

    女媧於是建造了一個爐子,又尋找了大量的蘆柴,堆積如山。接著她去尋找和天同一顏色的青石,但是地上沒有那麼多青石,她只能從大江大河中挑選出五色的石頭。

    一切準備就緒,女媧用一顆帶火的大樹點燃了爐子。火焰照亮了整個世界。五色石被燒得通紅。九九八十一天之後,女媧煉製了36501顆五色石。女媧將其中的36500顆五色石補在天上。等到爐火燃盡,天空一片湛藍,彷彿從未破損過。五色石補出的天空非常美麗,從此天上有了彩虹,也有了晚霞。

    當然,我們沒有忘記還有一顆石頭沒用,說起來這顆石頭的名氣,比天上那36500顆加起來都有名。“誰知此石自經鍛鍊之後,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紅樓夢》。

    女媧把天補好了,下一步就是修復支撐天地的擎天柱,那這個柱子怎麼找呢?女媧就下海擒來了一隻大海龜,砍下它的4只腳來做新的擎天柱,立在大地的四方。其實這隻海龜本來是拖著漂浮在海上的蓬萊、瀛洲、方壺等5座仙山的巨龜中的一隻,被女媧抓走之後,幾座仙山也漂流的不知去向了。

    大事辦完之後,女媧又開始處理細節,她用蘆草燒成的灰堵住了四處的洪水,接著擒殺了殘害人類的黑龍,趕走了毒蛇猛獸。女媧施展法力,使春天風和日麗,夏天Sunny燦爛,秋天蕭瑟肅殺,冬天萬物隱藏。經過女媧的努力,人類終於擺脫了災難,大地再次出現了祥和的氛圍。

    等到一切迴歸平靜,女媧也用盡了力氣,她躺在日月星辰之下,躺在青山綠水之上,再也沒有起來,這位有著通天神通又辛勤勞作、不斷付出的女神,充滿了對人類的慈愛之情。

  • 8 # 聽鸝小屋

    天公地母.灑家愛土

    ~由女媧造人想到的“土”故事。

    1.女媧造人:據說好好造的是富人,沒好好造的是窮人.

    民間傳說,天地開闢之初,大地上並沒有人類,是女媧把黃土捏成團造了人。她幹得又忙又累,竭盡全力幹還趕不上供應。於是她就拿了繩子把它投入泥漿中,舉起繩子一甩,泥漿灑落在地上,就變成了一個個人。後人說,富貴的人是女媧親手摶黃土造的,而貧賤的人只是女媧用繩沾泥漿,把泥漿灑落在地上變成的。看來,窮人想要改變命運,還真得好好努力一番。

    2.重耳逃亡之時,飢餓難耐,向村民討吃的.一個農夫說:“倒是怪可憐的。”說著他就捧過一塊土坷垃來,笑著說;“吃這個吧!”

    魏仇大怒,揮拳就要打,狐偃趕忙拉住魏仇,並且接過那塊土坷垃來,露出笑臉說:“公子啊,這可是個吉祥的兆頭。咱們弄點糧食還不容易嘛,要想佔領土地,可就難了,老伯把這土給我們,還不是上天賜給我們土地嘛!快快拜受才是。”

    重耳聽了這番話語,便拜領了這塊土坷垃。後來重新得國.

    3.《釋名·釋地》:“土,吐也,能吐生萬物也。”天公地母。《說文解字·土部》:“地,萬物所陳列也.

    4.送子三土的故事.

    三土為:土塊、土碗、土布

    陶侃經別人引薦,去外地做官。赴任前,湛氏把兒子叫到面前,語重心長地教導陶侃,希望陶侃做一個清正之人。湛氏拿出一個事先準備好的包袱遞給陶侃讓他帶上。到了目的地,陶侃開啟包袱一看,只見裡面包著一坯土塊、一隻土碗和一塊白色的土布(俗稱“河布”)。陶侃先是一怔,過了一會才慢慢領悟到母親的用意。

    原來土塊表示,無論身在何地,看到它,就應想到家鄉故土,要為故土爭光。母親的“三土”深深打動了陶侃的心,後來他在仕途上果然不負母親所望,做到正直為人,清白為官,世代讚譽。

    5.五行學說:土主信,其性重,其情厚,其味甘,其色黃。土盛之人圓腰廓鼻,眉清目秀,口才聲重。為人忠孝至誠,度量寬厚,言必行,行必果。而且最難得的是土生金,世人多愛金,土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澇旱急轉、高溫熱害、病蟲害……洪澇之後,種植業如何減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