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EEA聽說無憂
-
2 # 老衛說
人的大腦結構都一樣,絕大部分人的智商也差不多。學習是否有效,取決於是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我一直在倡導這樣的理念。其實,不僅僅是學習,我們在社會上、職場上的發展,也是基於這些基本能力的。
回頭再講講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其實是自我管理、人生管理。為什麼呢?
時間對每個人是公平的,不會因為你管理了而多出來,每個人都是24小時。同樣擁有這些時間,有的人進步很快,而大多數人緩慢,甚至原地踏步。
這是因為進步快的人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圍繞著目標,他有效利用時間,讓時間花得值。即,他所做的事情有價值,有效果,有意義,有收穫。一切干擾目標的事情,少做或儘量不做。
如果要做到這樣,你需要:
1. 確定你的目標,沒有目標,就好比在一望無際、沒有標誌的沙漠裡亂闖,是低效、甚至無效的。對於學習也是如此,給自己設定一個夠一夠、努力一下、稍微有點難度的目標。
2. 圍繞著目標,計劃每週、每日的任務,制定出任務清單
3. 每天專注於這些任務的完成,不要拖延。做到了,給些小獎勵,做不到,就要有處罰
4. 每天回顧執行情況,並及時調整你的計劃、做法
5. 堅持,以養成習慣
要注意的是,時間管理並不是要求你沒有休息時間或者放鬆娛樂的時間。它強調的是以目標為導向,把相關的重要任務高效完成,同時,勞逸結合。畢竟,沒有健康的身體,充沛的精力,你也是無法高效完成任務的。
此外,自我管理是基礎,是保障。在此基礎上,也不要忽視思維力和學習力的提升。
-
3 # 財稅天天見
一個班幾十個孩子,有的孩子能考雙百分,有孩子甚至還不及格,都是同樣的老師教的,孩子差距怎麼那麼大?而且很多孩子參加了各種補習班,成績還是趕不上成績好的同學?其實,孩子之間的差距不是智商,而是因為他們管理時間的方式不同。
1. 要樹立時間觀念
是不是都有這樣的經歷,給孩子說好半小時內把作業做好,過了半小時孩子根本就沒做或才開了個頭。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半小時、1小時是個什麼概念。我也曾為此苦惱不已,後來發現一種比較直觀的方法,用沙漏計時或鐘錶計時,告訴孩子當沙漏漏完或當鐘錶上的長指標指到哪裡時就是半小時或1小時,他必須在那之間完成。這樣孩子對時間有一個直觀的理解。比如早上起床,我用10分鐘的沙漏計時,告訴他必須在沙漏漏完之前穿好衣服洗漱完畢。
2. 提高學習效率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有的孩子半小時就能做完家庭作業,可以看課外書,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有的孩子兩個小時都做不完作業。究其原因是一部分孩子上課聽講認真,課堂內容都理解了,做作業時得心應手,所以很有效率。而另一部分孩子上課不是玩東西就是跟同學說話,左顧右盼,根本沒有用心聽講,下來做作業時,一個題要做半天還錯漏百出,這部分孩子學習效率不高,因為他在規定的上課時間內沒有好好聽課。這時我們要給孩子制定學習計劃。
3. 制定學習計劃
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學習生活實際情況制定一個屬於他的學習計劃表。比如幾點起床,幾點上學,上學路上可以抽背課文、數學公式、單詞,放學後幾點吃飯,幾點做作業,作業完成後複習當天的功課、預習第二天的功課,幾點洗漱、幾點上床看書,睡覺。睡覺一定要規定時間,否則會影響第二天的上課情況。時間安排要有靈活機制,比如閱讀背誦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那時間我們就要預留多一些,找一個不易被幹擾的時間段來完成。如果是做題可以安排在略微吵鬧的環境下,因為做題是動筆,可以強迫孩子集中精力。制定計劃時也根據孩子自身的實際情況,剛開始可以時間預留寬鬆一點,慢慢的把效率提上去,這樣孩子更有信心。
4. 確保最重要的事先做
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要養成重要事先做的習慣,每天要做的事很多,如果平均用力用時,那會做很多無用功的。我們要保證重要的事,主要的事先做。比如明天有個重要的發言,今天還有很多作業,那我們肯定先把發言稿想好,再開始做作業,做作業時先做動筆的作業,然後才是背誦、記憶的作業。時間充裕背誦作業可以用一整片時間來完成,時間倉促,我們也可以利用乘車或睡前的碎片時間來完成。
5. 學會執行、堅持
很多時候孩子也和大人一樣,開始興致勃勃的計劃,就是沒有行動力。無論哪一件事,不是隻要計劃了就算完成了,都是與行動分不開的。就是要執行,不僅要執行還是強力執行、堅持執行才行。如果執行不到位,很快又回到原路上去了,跟計劃前沒區別,況且任何一件事要看成效都需要執行一段時間才能到效果,當計劃執行後孩子會有滿滿的成就成,就會增強繼續制定計劃和執行計劃的信心和動力。這樣慢慢的循序漸進,孩子就能真正地做時間的主人。
有的孩子看上去很努力,白天早早去上學,晚上做作業做到11、12點,可以成績還是不忍直視時,請不要懷疑孩子的智商,也不要說孩子不是塊讀書的料,要主動和孩子溝通,觀察是不是孩子在時間管理上沒有做到位,如果是,就讓孩子學學如何管理自己的時間吧!
-
4 # 拾貳是隻貓cat
為什麼同一個班的孩子,學習成績會有那麼大的差距?為什麼成績差的孩子想方設法補課,依然趕不上成績好的同學?
其實,他們之間的差距不是因為智商,而是因為學習差的孩子不會管理時間。這篇文章,值得老師推薦家長閱讀!
為學習成績而苦惱的同學,常常也會覺得時間不夠用。
因為他們覺得,要想把成績趕上來,必須利用課餘時間“補課”。但是,上學佔據了絕大部分的時間,又會佈置好多作業。每天連作業都做不完,哪來的時間去“補課”?
於是,有的同學不得不壓縮睡覺的時間、壓縮吃飯的時間、壓縮休閒娛樂的時間,等等,把一切學習以外的時間都壓縮到極致,花了很多時間去學習,幾乎達到了人的生理極限了,不太可能再擠得出什麼時間出來了,但進步仍然十分有限。
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可以用一句話解釋:“學習時間的長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率。”
學習時間也有“馬太效應”
一些成績差的同學,總是抱怨老師佈置的作業太多。而成績好的同學則不這麼覺得,每天放學後除了完成作業,還可以看點課外書,甚至小小休閒娛樂一下。
對於那些希望透過自己的刻苦努力提高成績的同學而言,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沮喪的局面。
對於這種現象,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學習時間的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是指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社會現象。名字來自於《聖經·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
學習好的同學,看書做題很輕鬆,時間還剩下很多,可以用來讓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
學習不好的同學,看書做題都很痛苦,效率低下,每天連老師佈置的作業都難以完成,根本擠不出時間來提高自己,只能越來越痛苦。
於是,學習成績的“貧富差距”越拉越大。
要解決這個問題,單靠擠時間是沒用的。就像窮人靠節約儲蓄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經濟狀況一樣,我們必須記住世界上有比時間更重要的東西:效率。
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個小時,再怎麼擠也有限;但是時間利用的效率是可以成倍提高的,提升空間很大。
當我們在思考如何利用時間的時候,首先要想到的不是怎樣去從哪裡“摳”時間,而是怎樣提高現有的時間利用效率。
不要試圖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確保自己一直在做最重要的事情
利用好時間的最重要原則,就是不要試圖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真正懂得如何利用時間的高手,一定是懂得如何捨棄的人。
如果你的面前放著一大堆書,你應該如何閱讀?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拿起一本書認真閱讀,讀完了再拿下一本,而不是同時拿起十幾本書隨意瀏覽,結果哪本都讀不好。
那麼,該選擇哪一本呢?答案很簡單:最重要的那本。
對第二重要的那本,堅決不看。當把最重要的那本看完之後,第二重要的,也就變成了最重要的了。
確保自己一直在做最重要的事情,實際上也就是確保了自己的時間一直在被高效地利用。
如果孩子今天計劃要做五張試卷,語文、英語、數學、物理、化學各一張。那麼,孩子應該先做最需要提高的那門科目。
即使做完一張之後,因為某些事耽擱了,另外四張沒做,已經做了的這一張試卷,對孩子的成績仍然是極有幫助的。
要學會放棄那些看起來很有價值,但是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事
在有限的時間內尋找最重要的事情來做,要放棄的東西,不僅是那些看起來不太有價值的東西。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放棄那些看起來很有價值,但是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事。
一道難度極高的題目,總是讓人忍不住想去挑戰一下。如果你孩子做完了試卷前面的題目之後,還有充足的時間去解決最後一道難題,這樣的難題當然值得去挑戰,因為它會給孩子加分。
但是,如果前面的題目做起來都很困難,那麼,去挑戰這樣的難題,不僅不會有結果,還是讓孩子減分。因為這會讓孩子沒有時間去確保自己做對那些本來可以拿分的題目。
要保證孩子的學習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適應的題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解題能力。
所以,對於那些剛開始制定計劃的孩子來講,計劃應該定得別太緊張。比如預計自己複習某一部分的內容需要一個小時,那麼可以計劃用80分鐘。讓時間寬裕一些,但儘量保證每天給自己規定的任務都能完成。
在一天結束的時候,前一天所計劃的事情都做完,可以給孩子很大的成就感,增強繼續制定和執行計劃的信心和動力。
這樣循序漸進,再慢慢提高標準,才能真正高效地利用時間。
根據不同內容的學習特點安排時間
“沒有人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這是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的名言。那麼,我們也可以說:“沒有人能兩次度過同一個小時。”
每一個小時都是很獨特的,在每一個小時裡面,我們周圍的環境、我們自己的生理心理狀態,都會發生變化。
上課的時間和在家自習的時間,顯然是各不相同的。我們不能簡單把24個小時劃分成一個一個的小格子,然後往裡填充內容,然後就管這叫“時間計劃”。我們必須學會讓不同的學習內容和不同的時間相契合。
面對那些需要大量的閱讀、理解、背誦的東西,就要安排時間比較長、精力比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擾的時間段來做。
那些精力不太旺盛,比較容易受干擾的時間用來做什麼呢?用來做題。因為做題的時候需要動筆演算,可以強迫孩子集中注意力,即使周圍環境比較吵鬧,即使孩子精力不太充沛,仍然可以達到練習的效果。
除了要擠時間學習外,還要學習擠時間休息
要想把時間利用好,不能光學習,還要學會擠時間休息。
有很多同學在喜歡熬夜,因為夜裡安靜,有利於學習。但這樣就會影響白天的精神,上課老想打瞌睡,又怕被老師發現,睡得很不安穩,於是課沒有聽好,覺也沒有睡好,一天到晚都迷迷瞪瞪的。
其實,時間說長也長,說短也短。要浪費時間很容易,一晃就過去了;要努力學習,時間也足夠長,學習任務重的時候偶爾熬夜可以,長期如此肯定損害精神,得不償失。
學會執行,執行力是第一生產力
這是最重要的提醒,也是最重要的原則。
把良好的計劃變成現實,就跟學習需要預習和複習一樣。計劃既需要每天執行之前牢記在心,也應該在每天執行之後進行檢查。只有如此才能不停督促自己,持之以恆。
總之,說了那麼多關於如何進行時間管理的話,就是沒有告訴大家該怎麼樣列一張每天如何安排時間的表格。實際上,這可能是在時間管理中最不重要的一個方面了。你只要拿出一支筆、一張紙就可以填滿整張表格,但裡面的東西可能對學習毫無幫助。
我們都知道,同樣是一張寫滿了字的密密麻麻的試卷,有的能得到100分,有的只能得0分。所以,把試卷寫滿不是本事,知道該寫上什麼正確的內容才是本事。
時間管理也是一樣,列出表格把時間填滿不是本事,知道如何在正確的時間填入正確的內容,然後認真執行,這才是真正的本事。
說了這麼多,無非是想向大家說明:孩子之間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
最後,也請家長朋友們務必明白一點:如果孩子看上去特別勤奮,甚至犧牲了一大把玩的時間,可成績還是有點不忍直視的時候,請不要先懷疑孩子的智商,一定要主動跟孩子溝通,看看孩子是不是在“時間管理”這個環節滯後了。如果是,快快教孩子一些時間管理的方法吧!
-
5 # 學做專業的父母
美國暢銷書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德韋爾的一本類似“成功學”的書《異類》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他將此稱為“一萬小時定律”。美國的另一位暢銷書作家,丹尼爾·科伊爾在《一萬小時天才理論》中也指出:不管你做什麼事情,只要堅持一萬小時,基本上都可以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當老師的也都知道,一本書的知識點是有限的,也就那麼多,只要花時間學習,一般人都能學會並掌握。
高中學生在高一、高二對新學的知識能掌握非常到位的很少,但經過一輪複習、二輪、三輪複習之後,大部分學生都能掌握得較好;再補習一年之後,大部分學生總分普遍能提分十幾分甚至二三十分。
有不少孩子經過對知識點的集中突破或假期集中補習弱勢科目,的確會有較大提升。
所有這些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真正決定孩子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的投入和管理!!
可現在的問題是:孩子在學校每學期往往要學好幾科,每天教師佈置有不少作業,家長還給孩子報了不少興趣特長班,都想要孩子學好,老實說,還真的不容易。
這就涉及到:如何合理安排時間,進行有效的時間管理呢?其實,這個問題不僅是擺在孩子們面前的問題,也是擺在所有成人面前的問題。這個問題是造成孩子們學習成績差異和成人事業婚姻家庭差異的最主要的問題。
為什麼同一個班裡的孩子,有的學習成績好而有的學習成績不理想?有的不僅學習成績好,還能歌善舞會畫,德智體全面發展,而有的成績差的孩子即使每天花大量時間學習,甚至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也依然趕不上那些成績好的同學?
同樣24小時,為什麼有的人能做成巨大的成績,成就輝煌的事業,而有的人整天忙忙碌碌,卻依然疲於奔波於基本生計呢?
這,就是時間管理的奧秘!
《哈佛大學教給青少年的成功秘訣》指出:“每個人在生活的每一天,都必須考慮並安排好:我該為哪些事花費時間?怎樣合理安排每天必須要做的事和自己喜歡想要做的事?哪一些可以忽略或縮短?”
下面,我就結合《哈佛大學教給青少年的成功秘訣》、《哈佛家訓》和日常實際,談一談如何進行有效的時間管理從而取得好成績和成功呢?
一、首先要樹立珍惜時間的觀念和意識,克服漫不經心、拖拉和懶惰
時間,是我們最寶貴的資源。地球上的一天有86400秒,一年有31536000秒,每一秒都有無窮無盡的事情發生。那麼,地球上的一秒鐘,能發生哪些事情呢?有人曾做過統計:每1秒鐘,全世界約有4.3個嬰兒誕生,1.8人死亡。每1秒鐘,會有1對情侶結婚。1秒鐘,2393470封電子郵件被髮出,Google上,將完成48745次搜尋。每1秒鐘,人體內會發生超過100000次的化學反應,製造3百萬個紅血球,人的心臟跳動1次,並將60毫升的血液輸送到體內。1秒鐘,比爾蓋茨進賬250美元。1秒鐘,你可以眨5次眼睛,呼吸93毫升的空氣......人的一生,能有多少秒?所以,屬於我們的每分每秒都很重要。
歌德曾經說過:“你珍惜生命嗎?那麼就請珍惜時間吧,因為生命是由時間累積起來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
這些無不說明時間的寶貴。所以,我們要樹立珍惜時間的觀念和意識。
有不少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漫不經心、隨心所欲地做事情;有的孩子做事情總是拖拖拉拉;有的孩子懶散懶惰,更談不上珍惜時間了。有不少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漫不經心、隨心所欲地做事情;有的孩子做事情總是拖拖拉拉;有的孩子懶散懶惰,更談不上珍惜時間了。
所以,一定要從小就教育孩子樹立珍惜時間的觀念和意識。
可以為孩子買一塊手錶,在床頭放一個鬧鐘,經常讓孩子看時間看鐘表,“現在幾點了?”“這會兒時間是多少?”,讓孩子有意無意地感受到時間的重要性;經常讓孩子估量一下做一件事的時間,“你估計自己做一份語文試卷要花多少時間?”“數學作業你大概要花多少分鐘做完?”“從咱們家到學校大概要花多長時間?”“你準備花多長時間看書?”……讓孩子從小樹立時間觀念和意識,從而學會珍惜和規劃時間。
還可以跟孩子經常講名人珍惜時間的例子,比如:魯迅先生“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寫作上”,“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意擠,總還是有的”,他十分珍惜時間,從而一生著作頗豐,成為一代文壇巨匠。再比如:德國大哲學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學任教期間,遵循嚴格的生活規律,也每一天晚上八點鐘睡覺,清晨5點鐘起床,他在30年中嚴格按照這一時刻表活動,準確無誤,以致於他每一天早上外出散步時,當他的居民都以他出門的時刻為標準來校對時刻,等等。讓孩子從小就樹立珍惜時間的觀念和意識,從而克服漫不經心、拖拉和懶惰,教育孩子立即行動和勤奮。
二、提高現有時間的使用效率孩子
在學校,同樣的時間安排,同樣一堂課40分鐘,但效果卻千差萬別。這就涉及到在相同的時間裡,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時間,提高現有時間的使用效率?
總的來說,要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態度習慣(認真用心、注意力集中、善於思考、勤奮努力、堅持、有上進心);高效聽課習慣(對老師一節課講了幾個問題做到心中有數,每個問題是怎樣講的,當堂課講的知識當堂就儘量理解消化,積極主動回答老師講的問題,有不懂的下課及時問同學問老師);高效的做題習慣(先閱讀準確理解題意;落筆做題爭取一次性做對儘量零失誤;做完後用心檢查;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同類題找規律突破,能舉一反三);課間休息和嚴格遵守學校的作息時間(會休息的孩子才會學習。所以,告訴孩子該學的時候要認真學,該玩的時候要好好玩。下課課間一定要休息活動,這樣身體才會更健康,適當休息後學習才會更高效)。
三、統籌、合理規劃利用時間
人的一生除掉幼年頑童期與老弱暮年期,能夠用來學習和工作的時間性只有短短的不足五十年。而其中除卻休息、吃飯、休閒娛樂、無聊發呆、交際的時間,所剩的可以有效利用的時間少之又少。每一天只有24小時。
所以,要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時間,就必須要學會統籌安排時間。
1.對每天要做哪些事情做到心中有數
今天有哪幾節課?每科可能要學習哪些知識點?提前做好預習。興趣特長班學習要花費多長時間?放學回家後需要做哪些作業?做作業大概要花費多少時間?還有多少時間可以自由支配?在自由支配的時間裡,想做哪些事情?分別要花費多少時間?等等,對每日的學習生活做到心中有數。
2.利用時間管理的“四象限法則”,分清輕重緩急
學習生活中,有的同學不僅能輕鬆完成作業、學習成績優異,還有時間和精力參加各種活動,還能休閒娛樂、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難道他們一天不是24小時嗎?其實,答案是他們比別人更懂得“要幹最重要的事情”!
我們可以利用時間管理的“四象限法則”,來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從而合理規劃高效利用時間。
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是著名管理學家史蒂芬·科維提出的一個時間管理理論,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程度進行了劃分,基本上可以分為四個象限:既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我們需要處理的順序應該是:我們考慮事情應先考慮事情的“輕重”,再考慮事情的“緩急”。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是著名管理學家史蒂芬·科維提出的一個時間管理理論,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程度進行了劃分,基本上可以分為四個象限:既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我們需要處理的順序應該是:我們考慮事情應先考慮事情的“輕重”,再考慮事情的“緩急”。
孩子們做事情的順序基本上可以這樣安排:先是既緊急又重要的,主要是學習和作業;接著是重要但不緊急的,主要是鍛鍊身體和發展自己的特長和愛好、處理好與同學的關係;再到緊急但不重要的,比如同學臨時打電話邀約出去玩、同學突然到家拜訪等;最後才是既不緊急也不重要的,比如看電視劇、玩手機遊戲、與人閒聊等。
3.明確目標,制定規劃
目標能最大限度地聚集時間。只有目標明確,才能最大限度地節省和控制時間。明確每天的目標,最好根據每個階段的學習生活實際制定一個時間規劃表,細化管理時間,按時間規劃表去有計劃有序地利用時間,從而提高時間利用的效率。
比如,我根據兒子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實際,與他商議之後,共同制定了一個時間規劃表,如:起床6:50~7:00;做15個瑜伽動作7:00~7:05;刷牙洗臉7:05~7:10;自由活動時間7:10~7:13;吃早飯7:13~7:30;上學7:30~7:40等等,並張貼在客廳的牆上,讓他按照這份時間規劃表進行每天有序的學習生活,從而養成規律作息並有效利用時間的好習慣。
4.利用好二八定律,分配時間,提高效率
二八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就是:要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主要目的上,這是提高一個人學習、工作和生活效率的關鍵。
所以,要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時候去做,就會事半功倍。比如,孩子學習中那些需要大量閱讀、理解、背誦的東西,就要安排時間相對長一些,精力最旺盛的時候去做;而把簡單的重複的事情和任務,放在精力不太旺盛,比較容易受干擾的時間去做。
當然,每個孩子實際情況不一樣,有的屬於“百靈鳥型”,早上學習效率高;而有的屬於“貓頭鷹型”,晚上學習效率更高。這就要根據孩子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安排學習和生活。
5.有效利用零碎時間,日積月累就會取得成效
所謂零碎時間,就是指不連續的時間或一個事務與另一個事務銜接時的空餘時間。這樣的時間往往被人們毫不在乎地忽略。如果珍惜這些零碎時間,把它們合理地利用在自己的工作學習中,積少成多,就會成為一個驚人的數字。
有人算過這樣一筆賬:如果每天臨睡前擠出15分鐘看書,一年就可以讀20本書,這個數目是可觀的,遠遠超過了世界上人均年閱讀量。然而這並不難實現。如果你覺得自己缺乏思考問題的空閒時間,不妨試著堅持每天睡前擠出十幾分鐘的時間,一旦形成了習慣,就很容易長期堅持。
凡是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幾乎都是能有效利用零碎時間的人。比如美國近代詩人、小說家和出色的鋼琴家愛爾斯金就善於利用零散時間,他往往是利用空閒的五分鐘、五分鐘的時間練習鋼琴和坐下來寫作一百字或短短的幾行,從而積少成多創作長篇小說。他說:“我的教授工作雖一天繁重一天,但是每天仍有許多可以利用的短短餘閒。我同時還練習鋼琴,發現每天小小的間歇時間,足夠我從事創作與彈琴兩項工作。”再比如達爾文在給蘇珊·達爾文的信中說:“一個竟會白白浪費一小時的人,就不懂得生命的價值。”諾貝爾獎獲得者雷曼有更加具體的體會,他說:“每天不浪費或不虛度或不空拋剩餘的那一點時間。即使只有五六分鐘,如果利用起來,也一樣可以成就大事。”孩子們可以每天利用十分鐘打卡讀背幾句英語;十分鐘背一首古詩和幾段國學經典;十分鐘做一兩道奧數題;一分鐘跳一跳繩或在睡覺前做一做仰臥起坐等等,長期堅持下去,一年兩年,甚至十年二十年,就會有非常驚人的進步和成就。
孩子們可以每天利用十分鐘打卡讀背幾句英語;十分鐘背一首古詩和幾段國學經典;十分鐘做一兩道奧數題;一分鐘跳一跳繩或在睡覺前做一做仰臥起坐等等,長期堅持下去,一年兩年,甚至十年二十年,就會有非常驚人的進步和成就。
四、嚴格執行並形成習慣
時間規劃制定再好,目標再明確,沒有執行和行動,一切都等於零。所以,剛開始,家長可以督促孩子執行,時間長了,自然就會形成習慣,只要形成習慣了,一切就成為自然而然地遵守了。
當然,時間規劃和執行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動適時適當地做出調整,既要有原則性又要有靈活性。
堅持進行高效合理的時間規劃和執行,長此以往,孩子的進步和成績就會越來越明顯,對孩子長遠發展和今後人生取得事業人生的成功,都有著切實而深遠的影響。
所以,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做家長的請不要懷疑孩子的智商,而應該有針對性地找出孩子的問題,看看孩子是不是有珍惜時間的觀念和意識,還是做事漫不經心、拖拉和懶惰?看看孩子是不是高效利用了時間,課堂聽課效率如何?做題習慣好不好?看看孩子是否學會了統籌規劃時間,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自己的時間規劃表並嚴格加以遵守?如果沒有,就趕緊教孩子學會掌握一些時間管理的方法吧。
-
6 # 騰大教育集團
為什麼同一個班的孩子,學習成績會有那麼大的差距?為什麼成績差的孩子想方設法補課,依然趕不上成績好的同學?
其實,他們之間的差距不是因為智商,而是因為學習差的孩子不會管理時間。這篇文章,值得推薦家長閱讀!
為學習成績而苦惱的同學,常常也會覺得時間不夠用。
因為他們覺得,要想把成績趕上來,必須利用課餘時間“補課”。但是,上學佔據了絕大部分的時間,又會佈置好多作業。每天連作業都做不完,哪來的時間去“補課”?
於是,有的同學不得不壓縮睡覺的時間、壓縮吃飯的時間、壓縮休閒娛樂的時間等等,把一切學習以外的時間都壓縮到極致,花了很多時間去學習,幾乎達到了人的生理極限了,不太可能再擠得出什麼時間出來了,但進步仍然十分有限。
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可以用一句話解釋:“學習時間的長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率。”
學習時間也有“馬太效應”
一些成績差的同學,總是抱怨老師佈置的作業太多。而成績好的同學則不這麼覺得,每天放學後除了完成作業,還可以看點課外書,甚至小小休閒娛樂一下。
對於那些希望透過自己的刻苦努力提高成績的同學而言,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沮喪的局面。
對於這種現象,給它起了個名字,那就叫:學習時間的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是指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社會現象。名字來自於《聖經·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
學習好的同學,看書做題很輕鬆,時間還剩下很多,可以用來讓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
學習不好的同學,看書做題都很痛苦,效率低下,每天連老師佈置的作業都難以完成,根本擠不出時間來提高自己,只能越來越痛苦。
於是,學習成績的“貧富差距”越拉越大。
要解決這個問題,單靠擠時間是沒用的。就像窮人靠節約儲蓄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經濟狀況一樣,我們必須記住世界上有比時間更重要的東西:效率。
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個小時,再怎麼擠也有限;但是時間利用的效率是可以成倍提高的,提升空間很大。
當我們在思考如何利用時間的時候,首先要想到的不是怎樣去從哪裡“摳”時間,而是怎樣提高現有的時間利用效率。有些家長在孩子需要補課的時候卻心疼錢,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認為可能付出沒有回報,但是你要知道,你不先付出怎麼會有回報呢。
別人家為孩子付出時間,付出精力,付出金錢,而我們不願意,那麼你如何要求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一樣優秀呢?
騰大學子最美的奮鬥背影
全半托班風采展示
不要試圖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確保自己一直在做最重要的事情
利用好時間的最重要原則,就是不要試圖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真正懂得如何利用時間的高手,一定是懂得如何捨棄的人。
如果你的面前放著一大堆書,你應該如何閱讀?
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拿起一本書認真閱讀,讀完了再拿下一本,而不是同時拿起十幾本書隨意瀏覽,結果哪本都讀不好。
那麼,該選擇哪一本呢?答案很簡單: 最重要的那本。
對第二重要的那本,堅決不看。 當把最重要的那本看完之後,第二重要的,也就變成了最重要的了。
確保自己一直在做最重要的事情,實際上也就是確保了自己的時間一直在被高效地利用。
如果孩子今天計劃要做 五張試卷,語文、英語 、數學、物理、化學各一張。 那麼,孩子應該先做最需要提高的那門科目。
即使做完一張之後,因為某些事耽擱了,另外四張沒做,已經做了的這一張試卷,對孩子的成績仍然是極有幫助的。
要學會放棄那些看起來很有價值,但是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事
在有限的時間內尋找最重要的事情來做,要放棄的東西,不僅是那些看起來不太有價值的東西。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放棄那些看起來很有價值,但是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事。
一道難度極高的題目,總是讓人忍不住想去挑戰一下。 如果你孩子做完了試卷前面的題目之後,還有充足的時間去解決最後一道難題,這樣的難題當然值得去挑戰,因為它會給孩子加分。
但是,如果前面的題目做起來都很困難,那麼,去挑戰這樣的難題,不僅不會有結果,還是讓孩子減分。 因為這會讓孩子沒有時間去確保自己做對那些本來可以拿分的題目。
要保證孩子的學習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適應的題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解題能力。
所以, 對於那些剛開始制定計劃的孩子來講,計劃應該定得別太緊張。 比如預計自己複習某一部分的內容需要一個小時,那麼可以計劃用80分鐘。讓時間寬裕一些,但儘量保證每天給自己規定的任務都能完成。
在一天結束的時候,前一天所計劃的事情都做完,可以給孩子很大的成就感,增強繼續制定和執行計劃的信心和動力。
這樣循序漸進,再慢慢提高標準,才能真正高效地利用時間。
根據不同內容的學習特點安排時間
“沒有人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這是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的名言。 那麼,我們也可以說: “沒有人能兩次度過同一個小時。 ”
每一個小時都是很獨特的,在每一個小時裡面,我們周圍的環境、我們自己的生理心理狀態,都會發生變化。
上課的時間和在家自習的時間,顯然是各不相同的。我們不能簡單把24個小時劃分成一個一個的小格子,然後往裡填充內容,然後就管這叫“時間計劃”。 我們必須學會讓不同的學習內容和不同的時間相契合。
面對那些需要大量的閱讀、理解、背誦的東西,就要安排時間比較長、精力比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擾的時間段來做。
那些精力不太旺盛,比較容易受干擾的時間用來做什麼呢?
用來做題。 因為做題的時候需要動筆演算,可以強迫孩子集中注意力,即使周圍環境比較吵鬧,即使孩子精力不太充沛,仍然 可以達到練習的效果。
除了要擠時間學習外,還要學習擠時間休息
要想把時間利用好,不能光學習,還要學會擠時間休息。
有很多同學在喜歡熬夜,因為夜裡安靜,有利於學習。 但這樣就會影響白天的精神,上課老想打瞌睡,於是課沒有聽好,覺也沒有睡好,一天到晚都迷迷瞪瞪的。
學會執行,執行力是第一生產力
這是最重要的提醒,也是最重要的原則。
把良好的計劃變成現實,就跟學習需要預習和複習一樣。 計劃既需要每天執行之前牢記在心,也應該在每天執行之後進行檢查。 只有如此才能不停督促自己,持之以恆。
總之,說了那麼多關於如何進行時間管理的話,就是沒有告訴大家該怎麼樣列一張每天如何安排時間的表格。 實際上,這可能是在時間管理中最不重要的一個方面了。 你只要拿出一支筆、一張紙 就可以填滿整張表格,但裡面的東西可能對學習毫無幫助。
我們都知道,同樣是一張寫滿了字的密密麻麻的試卷,有的能得到100分,有的只能得0分。 所以,把試卷寫滿不是本事,知道該寫上什麼正確的內容才是本事。
時間管理也是一樣,列出表格把時間填滿不是本事,知道如何在正確的時間填入正確的內容,然後認真執行,這才是真正的本事。
說了這麼多,無非是想向大家說明: 孩子之間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
最後,也請家長朋友們務必明白一點:如果孩子看上去特別勤奮,甚至犧牲了一大把玩的時間,可成績還是有點不忍直視的時候,請不要先懷疑孩子的智商,一定要主動跟孩子溝通,看看孩子是不是在“時間管理”這個環節滯後了。如果是,快快教孩子一些時間管理的方法吧!
-
7 # 臨流賦詩
同一個班級,同那些老師,同樣的環境,為什麼教出來的學生差異那麼大呢?我認為是從小在家的家庭教育所決定的。
從小活潑好動的孩子,到了學校裡也是學習成績較好,比較自信的學生。從小內向膽怯的學孩子,進了學校以後,經常會變得不那麼自信。這一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成績。
在家裡比較“野”的孩子,往往比那些在家裡嬌生慣養的孩子更容易適應學校生活,更願意和他人交往,從而變得更加的自信。因為比較野的孩子,一般來講的話,抗挫折能力更強一些。
所以我認為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並不是要教會他怎麼樣怎麼樣聽話,而是要教會他理性分析問題,碰到有道理的時候,要敢於有理有據的去爭論,家長應該是及時給予引導和鼓勵。
-
8 # 啟蒙的智慧
真正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學習能力,學習能力強悍的人,儘管智商並不是太高,也能取得不錯的學習成績。
如果缺乏學習能力,儘管腦瓜子特別聰明,也不一定能佔到什麼便宜,在學生中,腦瓜子聰明,學習不好的人非常多。
學習成績非常好的人,都有比較強悍的學習能力,智商只要達到一個基本水平,就不會過於影響學習成績。
回覆列表
人的智商說實在的相差並不大。所以決定差別的在於努力的程度。所謂努力的程度,我們來量化的話就是重複練習的次數。
無論是學數學還是學足球還是寫作文還是毛筆字,我們能看到的都是表面的風光。
“天才”不會告訴你他每天練習了多少次,一共堅持了多少天。
可是上帝對人是公平的,每個人每天能得到的時間都是一樣多。
所以,你的時間花在哪裡了你就能成為什麼樣的人。花時間的長度和質量直接決定了你能夠精進的程度。
記得有個一萬次理論,就是無論做什麼,如果你能夠重複到一萬次,你就能夠成為非常優秀的人才。可是這些次數是要靠時間來支撐的。
因此一個人能夠自控情緒自控時間的能力越強,他能夠獲得成功的機率越大。讓我們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