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鄉村小東子
-
2 # 三農達人小郭
胡蘿蔔要高產記住下面幾點☞☞☞☞☞1、 種植的時間
這種蔬菜一般種植最適合的時間是在小暑和大暑的之間來種植的。現在市場對這種蔬菜的需求量是很大的,所以就會出現春天開始種植這種蔬菜春天種植,一般比較早,一般都是在二月末或者是三月出的時候開始進行種植的。這種蔬菜是一種半耐寒性的蔬菜,它發芽的溫度一般是在二十度到二十五度左右,它生長的溫度一般是在十八度到二十三度左右的,晚上的溫度是在十三度到十八度左右,如果出現溫度過高或者過低,就是會對生長有很大的不好的,這種蔬菜的根部比較發達,所以翻深土地可以促進根部的生長,而且也會讓質量和產量變高。
2、 對土壤的要求
種植這種蔬菜應該選擇深厚的沙質土壤來種植,而且土壤的溼度最大在60%到80%,如果在生長的前期水分太多的話,是會導致地面上面的一部分,生長的太過旺盛,這樣就是會影響到根部的正常生長,如果在生長的後期水分不足,那麼就是會影響到蔬菜的膨大,這樣就會降低產量。如果選擇一些黏土和沒有成熟的基肥,那麼都是會影響到蔬菜正常的生長,甚至還會出現畸形的果實。
3、開始種植
在種植的時候,應該選擇發芽率比較高的種子,在下完雨之後或者是與澆完水之後,種植是最合適的。在種植的時候,每行之間的距離在二十釐米到三十釐米左右就是可以的,溝深在兩釐米到三釐米。在種植之後需要蓋上一層一釐米左右的土,之後在壓實,在七天到十天的時間就會出土,在種植的時候,也可以種植一些其他的蔬菜,這樣可以防止土壤出現板結的情況時,也可以為這種蔬菜遮陰,在四到五個葉子的時候,需要及時的間苗,每顆之間的距離在五釐米的十釐米左右就是可以,每行之間的距離在八釐米到十二釐米,一般每畝地大概留出三萬顆左右的這種蔬菜就是可以的,苗期的時候。
4、 澆水管理
這種蔬菜是需要土壤保持水分在百分之六十五到百分之八十左右的溼度就可以,同時也需要及時的除草耕地。這種蔬菜在幼苗的時候,趁著土壤是溼潤的,需要深鋤蹲苗,這樣可以幫助地下的根部快速的生長,而且還可以控制葉子長得慢一些,經過十天到二十天左右的時間,根部會明顯的膨大,在這個時候是需要充分的澆水,要保持土壤是溼潤的。
5、施肥管理
在三到四個葉子的時候。是需要吃施一些肥料的,在蔬菜定苗之後需要配合澆水來施一些肥料,這樣可以幫助果實長得更快更加的壯實,最後在地面下的果實,開始生長的時候也是需要施入一些肥料的。這種蔬菜一般是以基肥為主,施肥是次要的。施入的基肥是需要充分的腐熟的,追肥一般是在生長前期的時候進行的,但是不適合多施氮肥,這樣會導致葉子生長的很快。
6、預防病蟲
這種蔬菜是會有很多病出現的,一般出現都是在根部出現一些腐爛的情況,所以在種植的時候。也是需要預防的。而且還會有一些害蟲來傷害蔬菜,這些都是需要來預防的。
7、留種方式
這種蔬菜在收穫之後,是需要在田間裡面進行選擇的,選擇一些葉子好看的,數量上整齊的,顏色鮮美的,沒有出現裂縫,還有病蟲傷害的蔬菜,然後把尾部六釐米左右都給切掉,然後再去掉葉片,保留出八釐米到十釐米左右的葉柄。北方地區的可以放入窖裡面儲存起來,在立春之後可以種植,這種蔬菜是一種異花授粉的植物,不同品種的品種,應該相隔兩千米以上。在種植的時候每顆之間的距離在三十釐米,到五十釐米左右,在定值之前和開花之前應該施入一些肥料。
-
3 # 皖北阿珍
我家每年都會種胡蘿蔔,我覺得想讓蘿蔔個大高產有以下幾點:
1、首先要選擇比較肥沃的土地,容易排水灌溉,翻土的時候要深翻,不能翻的太淺,翻土的時候要施肥,可以施點農家肥,這樣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並且翻土的時候需要將土表面充分細碎,不能凹凸不平,不然不容易出苗。
2、我家種胡蘿蔔都是把種子提前泡一泡然後直接撒,大面積種植可以做好壟,一壟一壟的。
3、胡蘿蔔比較喜歡溼潤的環境,溼潤性較高的土地可以提高胡蘿蔔產量,這就要求我們要經常澆水。觀察土壤是否溼潤進行澆水。充足的水分能極快的促進胡蘿蔔的膨脹。土壤忽幹忽溼容易使胡蘿蔔開裂,所以不要等到土壤很乾才澆水。同時每次澆水不要過量,過量容易使胡蘿蔔腐爛。要注意觀察,適時適量澆水,保持土壤溼潤。
4、胡蘿蔔開始膨大的時候,需要的養分更多,需要追肥,整個肉質膨大的期間可以追肥2到3次,我家都是澆水的時候撒在土壤上,蘿蔔開始有手指粗的時候開始追肥,每隔15天在進行追肥。追肥量可以根據自己土壤肥沃情況而定。
5、胡蘿蔔越長越大,容易頭就露出來了,露出來的就變成綠色,外觀品質就下降了,不容易銷售,露出地面的可以進行培土處理。但蘿蔔葉子不能埋住。
以上幾點就是我家種植胡蘿蔔的經驗,僅供參考。
-
4 # 印象三千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胡蘿蔔是一種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的食物,但是種植胡蘿蔔想要高產在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們來說一下在田間要怎麼去管理。
一、除草
胡蘿蔔的間苗除草應該放在早上進行,因為胡蘿蔔是一種喜光的蔬菜。給胡蘿蔔除草,化學防治、人工除草即可,人工除草對胡蘿蔔的質量有顯著影響。
二、定植
通常在晴天的午後,可以將過密的苗、劣質苗、雜苗及時拔除。第一次是在胡蘿蔔有一兩片真葉時進行,還要結合淺耕除草,苗距3至4釐米。第二次是在胡蘿蔔苗有5到6片真葉時進行,苗距10到12釐米。
三、澆水
胡蘿蔔種子吸水很慢,因此乾旱的土壤會導致胡蘿蔔推遲出苗,並容易造成缺苗斷壟。從胡蘿蔔播種到出苗期間,連續澆水2到3次。土壤溼度需保持在70%~80%。
胡蘿蔔同時也是是一種不耐澇的蔬菜,陰雨天過戶要記得及時排水。當胡蘿蔔長到有手指粗時,就意味著胡蘿蔔進入了膨大期,這個時候對水分需求極高。通常情況下,十天到十五天左右澆一次水,不要過多或者過少。
四、施肥
在土壤耕作之前要施足基肥,每667m2就要施有機肥3至4t,施肥完後還要記得進行深翻。胡蘿蔔生長期間一般都是追肥兩次,為了防止燒根都是結合澆水進行的,
第一次追肥一般是在出苗後的20到25d內,有三、四片真葉時進行,第二次是在二十五後進行,每667m2施過磷酸鈣3~4千克,硫酸銨7千克,氯化鉀3到4千克。
五、防止綠肩、抽薹
這個步驟非常關鍵,是影響胡蘿蔔肉質根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胡蘿蔔的進入葉片生長旺盛期時,要注意水肥的用量,進行中耕蹲苗。如果有抽薹現象發生,要及時摘除。
上面這一些就是種植胡蘿蔔在田間管理的技巧要點,想要種植的這一些要知道。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5 # 農村阿江
想要胡蘿蔔高產個大,如何管理?想要蘿蔔高產,必須要選擇土深地肥的沙土地,首先第一步要施好農家肥料打底肥,然後再把土地翻過來,耙碎土壤地面打平,然後就可以種植了,如果想要提苗快也可以在地裡加上一些磷肥,播種胡蘿蔔最好是撒播,不要把種子撒的太密了,太密不但蘿蔔生長的慢,而且個頭還小,如果天旱三兩天就要澆一次水,等蘿蔔苗生長出來以後,把那些太密的苗拔掉,就這樣管理起來就可以了!!!
-
6 # xiao你太可愛了
秋天種植的胡蘿蔔就要進入肉質根膨大期了,這個時期也很關鍵,決定著胡蘿蔔生長的大小和產量,那麼,在這個時期如何管理才能獲得優質高產的胡蘿蔔呢?給大家分享3個管理要點。
1、澆水,
肉質根膨大期時需肥需水最多的時期,要及時灌水,使土壤經常保持溼潤狀態。在肉質根膨大過程中,如果土壤忽幹忽溼容易造成裂根現象,影響肉質根品質。肉質根膨大期如果水分不足,肉質根的木質部容易木栓化,而且側根會增多,如果澆水過多,又容易引起肉質根腐爛。灌水不勻肉質根易開裂,嚴重降低產量和品質。所以在澆水時要適時適量,這樣才能提高胡蘿蔔產量和品質。在肉質根生長前期水分不易過多,掌握“不旱不澆”,底墒不足時再澆水,以便誘導胡蘿蔔根系向下延伸,控制葉片過旺生長。肉質根生長後期,對土壤水分要求必須充足、均勻。
2、追肥
肉質根膨大期是需肥的重要時期,胡蘿蔔的追肥以速效性肥料為好。在整個肉質根膨大期需追肥2~3次,追肥的方法最好隨水衝施。當肉質根長到手指粗時,進行第一次追肥,每畝結合澆水追施糞稀1500千克或硫酸鉀10~15千克和複合肥15~20千克。距第一次施肥後15天,進行第二次追肥,再隔15天后追第三次肥,追肥量和第一次一樣。
3、中耕培土
隨著肉質根增大,有些根頭部露出土表,受Sunny照射後,變成綠色,外觀品質下降。中耕培土可以改善根頭部顏色,使胡蘿蔔跟頭部不露出地面,但不能把植株地上部埋住。在土壤耕作蹭錢,且土質堅硬的地塊,當肉質根的尖端向下深圳時,就把根頭部頂出地面,這時要及時培土。
-
7 # 愛人如己賈愛宏
首先選擇肥沃的土壤,旱能澆澇能排,底肥可以施用80公斤活性生物有機肥,生長期間注意病蟲害防治,後期噴施2~3遍蕓薹素加二氫鉀混配劑。
-
8 # 王朝乾
我很高興的回答這問題,要想胡蘿蔔高產個大,第一要選擇有沙貭的土地,要在頭伏前上好有機肥料把地深翻,等到過了頭伏五六天,把蘿蔔籽曼在地裡,但是千萬不能澆水如果澆了水地硬了胡蘿蔔就不出了,等著下雨如果在五六天不下雨,就用水潑潑就出苗了,等小苗長到2釐米高左右就定苗,讓苗距3釐米左右遠就不用管了,要經常把草,千萬不要讓胡蘿蔔長草,等到小雪後挖出來的胡蘿蔔一定豐收個頭大。記住不要挖胡蘿蔔太早,因為地凍胡蘿蔔長,種地要按季節種和收。
-
9 # 起身相跟
胡蘿蔔對我們來並不陌生,它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鈣、鐵和多種礦物質等,其中的胡蘿蔔素含量在蔬菜中名列前茅,很好的能被我們吸收。在種植胡蘿蔔,怎麼才能夠獲得胡蘿蔔高質量和高產量。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選地種地如果想要獲得高產的胡蘿蔔,土壤環境是必不可少的,在種植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比較方便,沒有連作的土地。
選擇品種要選擇抗病、高產、優質、外觀漂亮、生長期較長、株型較大的良好品種。在播種前用新高脂膜進行拌種,能驅避地下的病蟲,隔離病毒的感染,不會影響萌發吸脹功能,加強呼吸的強度,大量提高種子的發芽率。
整地播種在播種之前需要提前用輔助過的農家肥作為底肥,另外也需要根據土壤的肥力,施用其它的肥料,比如可以用複合肥和氮磷鉀肥。隨後深耕把土壤耙細,整平後起畦。播種採用條播,播種要均勻播種,播後用掃帚輕輕將播在外面的種子掃入到溝內,再進行耙平,最後用腳踩一遍再進行澆水,在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溫保墒,防止土壤的結板,提高種子的出苗率。播種之後兩個月的時間,這個時候需要使用更多的水肥的供應,也可以使用複合肥,要保證水分的充足,能夠讓根部往下扎。
田間管理播種後要求保持土壤的溼潤,等定苗後要中耕除草,中耕最好要淺耕,以免傷到幼苗的根部。苗期要酌情的澆水,能看見地面溼就可以了。胡蘿蔔生長期要及時噴施肥水,提高地果的膨大活力,使胡蘿蔔果面光滑,優質產量高。在胡蘿蔔根長到手指粗那麼多時候,要控制好水分的供應,地面太乾,根木質容易栓化,過溼容易引起根的腐爛。
胡蘿蔔採收當放胡蘿蔔成熟時,心葉呈黃綠色,外葉稍有枯黃狀,有的根頭稍露出土表。採收時期因品種不同而異。早熟品種播種後70天左右即可採收,中晚熟品種多在播後90—130天收穫。採收要是過早過,會影響產品質量和產量。早收胡蘿蔔根未充分長大,甜味淡,產量低。
-
10 # xiulingZhang
胡蘿蔔喜歡Sunny和涼爽的天氣,適應性廣,病蟲害少,比較好管理,只要做好除草、肥水等田間管理 就能收穫到高產大個胡蘿蔔 。
1、合理密植
因為胡蘿蔔喜光所以要及時間苗:拔除過密苗、劣苗和雜苗。第一次種植1-2片真葉,結合淺耕除草,幼苗間距為3-4 cm,第二次種植5-6片真葉,幼苗間距為10-12 cm。
2、灌溉
小苗生長出來的前一段時間澆水不需要太多,播種至幼苗出苗,連續澆水2-3次。胡蘿蔔更怕澇,所以應該在雨後及時排水。胡蘿蔔生長到手指大小,也就是胡蘿蔔肉質根膨大的時候,就是對水分需要最多的時候,胡蘿蔔對於水分的需求相對比較穩定,通常10天左右就要澆一次。 防止水過多或不足。 及時澆水是防止肉質根中心木質化的必要措施。及時、恰當地澆水,即可以提高胡蘿蔔品質和產量,還可以防止根系分裂和分岔。
3、施肥
在耕作之前就要施好基肥,施肥的量一定要合理,太多容易對土壤有傷害,太少容易肥效短,一般每畝施3-4噸有機肥,施完後再深耕。另外還有兩次追肥,要注意好施肥時間及用量,第一次追肥是在幼苗生長後20-25天,真葉3-4天。每畝施硫酸銨2-3 kg,過磷酸鈣3 kg,氯化鉀1-2 kg, 再過25天后進行第二次追肥,每畝施氯化鉀7 kg, 3-4 kg, 3-4 kg,。
注意:胡蘿蔔青肩及抽薹
胡蘿蔔種植土壤中播種後40天的早期階段,根要埋在土壤中,可以防止肩肉質根暴露表面,見光變綠。胡蘿蔔進入旺盛生長期時,應適當控制水分和肥料的消耗,並進行中耕和蹲伏育苗,防止葉片伸長和抽臺。如果發生抽薹,應及時處理,防止肉質根木質化影響質量。
回覆列表
胡蘿蔔又稱“紅蘿蔔”.是兩年生草本植物,以肥大的肉質根供食用,由於胡蘿蔔適應性強。病蟲害少,栽培技術簡單,耐貯藏,營養價值高,所以它是廣大種植者喜愛種植,消費者喜歡食用的蔬菜。
1 胡蘿蔔的生物特性
1.1特徵特性:胡蘿蔔為深根性蔬菜,肉質根全部隱入土層中,在土壤中,主根深達1.8米,根出葉,葉柄長,葉深綠色,為三回羽狀複葉,葉面密生茸毛,具有抗旱特性。生殖生長期出花莖,高達1~1.3米,其上著生傘形花序,果實為雙懸果。
1.2生育週期:胡蘿蔔的生長髮育過程基本與蘿蔔相同,可分下列幾期:
1.2.1發芽期:由播種到子葉展開、真葉露心,需要10—15天。在良好的發芽條件下,發芽率為70%,因此創造良好的發芽條件是保證“苗齊苗全”的必要措施。
1.2.2幼苗期:子葉展開到5.~6片葉,需要時間25天左右。表現為生長緩慢,抗雜革能力很差,必須及時清除雜草。
1.2.3葉生長盛期:是葉面積擴大,同化產物增多,肉質根開始緩慢生長的時期,所以又稱為肉質根生長前期二這個時期一般為30天。
1.2.4肉質根生長期:約佔整個營養生長期2/5時間,這個時期是要保持最大的葉面積,以便加強光合作用,太量形成的產物向肉質根運輸貯藏。
1.3胡蘿蔔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3.1溫度:胡蘿蔔為半耐寒性蔬菜,其耐寒性的能力比蘿蔔強。胡蘿蔔種子在4-5℃時開始發芽,但發芽相當緩慢,在8℃時開始生長,發芽適溫為18—25℃,經過10天左右出苗,胡蘿蔔肉質根肥大期的適溫為18—23℃,夜溫13—18℃,地溫18℃。在高溫下形成肉質根差,肉質粗糙。開花結實適溫為25℃左右。
1.3.2水分:根系發達、吸水力強,葉片蒸發水分較少,比蘿蔔耐旱。
1.3.3光照:胡蘿蔔為長日照植物,生育期要求充足的光照,若光照不足,葉片狹小,肉質根發育不良,品質不佳。
1.3.4土壤營養:胡蘿蔔適宜栽種於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排水良好,孔隙度高的沙壤土上,pH值在6~8範圍均可。胡蘿蔔對氮、磷、鉀的吸收量以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2 胡蘿蔔高產栽培技術
胡蘿蔔生長期較長,幼苗生長緩慢,抗高溫、抗寒性較強:肉質根適宜在冷涼氣候下生長。東北地區在6月份播種,秋末收穫,但必須選擇抽薹晚、耐熱性強、生長期短的品種。
2.1整地施肥:整地對胡蘿蔔的產量和質量影響較大,如果耕翻太淺會影響主根深扎,使肉質根容易彎曲.短小或發生權根。播種前應選擇土壤質地疏鬆、肥沃,土層深厚的土地,深翻並施腐熟農家肥,同時要增施肥料,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銨10—15千克,草木灰100—150千克,或硫酸鉀10~15千克,鋅肥1-2千克,在耕翻整地時摻到農家肥中施入。
2.2播種:以高壟、條播為好,每667平方米用種量1-1.3千克,播後覆土不宜過厚,要進行鎮壓,以利於幼苗出土。為保證m苗整齊和全苗,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①播前搓去種子外面的刺毛,以免影響種子與土壤的接觸而不利於出苗。②種子胚小,有的尤胚或發育不良,生長勢弱,出土力差。故播種前要進行發芽試驗,以確定播種量。③要提高整地質量,做到細碎、平整,播後覆土鎮壓,使種子和土壤充分接觸。④夏季炎熱,蒸發量大,如土溫過高,易乾燥,發芽出土困難。播後要保持土壤溼潤,做到三水齊苗,並及時清除雜草。
2.3田間管理
2.3.1間苗除草:早間苗、稀留苗是胡蘿蔔高產的關鍵。因為胡蘿蔔單株葉片數較穩定,一般保持綠色的功能葉僅7~8片。在生產實踐中,往往由於間苗過遲,留苗過密造成葉柄伸長,葉片細小,下層葉片易枯落,致使肉質根不能長大。因此,齊苗後要及時間苗,定苗時不要過密,在幼苗長出1-2片葉時,進行第一次間苗,長出3~4片葉時,進行第二次間苗,長出5-6片葉時,進行第三次間苗,苗距10—15釐米。第三次間苗即為定苗,間苗時要結合進行中耕除草。中耕要淺,以免傷根,間苗時應拔掉劣苗,葉片及葉柄密生粗硬茸毛的苗、葉片數過多和過厚的苗。
在第一次間苗後仍可使用除草劑,每6:67平方米可用50%撲草淨可溼性粉劑100克對水60—75升,噴灑於地面。
2.3.2灌溉和追肥:發芽期要澆3次水,經常保持土壤溼潤,使土壤溼度保持在65%—80%。胡蘿蔔肉質根長到手指粗時,是肉質根生長最快的時期,應及時澆水,使土壤保持溼潤。如果水分供應不足,土壤乾旱,就容易引起肉質根木質部分的木栓化,使側根增多;如果澆水過多,則會引起肉質根開裂,降低產品質量。
胡蘿蔔追肥應施用硫酸銨等速效肥料,在全生長過程中可分三次追肥。第一次在肉質根迅速膨大期施用,以後每隔20天追肥第二、第三次。每次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銨10—15千克。
2.4收穫:要適時收穫。收穫過晚,胡蘿蔔肉質根容易硬化,或田間遭受凍害而不耐貯藏。一般在10月中下旬開始收穫。
3 胡蘿蔔病蟲害及其防治
3.1胡蘿蔔的侵染性病害、蟲害及其防治:防治病蟲害也是保證胡蘿蔔優質、高產的重要措施之一。危害胡蘿蔔的主要病害有黑葉枯病、腐敗病、斑點病;主要蟲害是菜蚜。各主要病蟲害症狀、發病條件和防治方法如下:
3.1.1胡蘿蔔黑葉枯病
3.1.1.1病原及傳播:此病屬真菌性病害,為純寄生菌,(www.nczfj.com)病害以菌絲體和孢子體附生於被害株上越冬,第二年再發生傳染。病原菌抵抗力甚強,能生存很久。在高溫乾旱條件下易發生此病。
3.1.1.2黑葉枯病的症狀:黑葉枯病主要危害胡蘿蔔的地上部莖葉,多發生在8—9月份,發病初期,病部產生圓形褐色病斑,病斑密集後形成蒼白色的新月形,並使葉緣向上捲縮,多雨潮溼時病部出現黑色黴斑,如絨毛狀。
3.1.1.3黑葉枯病的防治措施:①及時拔除病株,並予深埋。②天氣乾旱時要及時澆水,防止土壤忽幹忽溼,適當增施磷鉀肥,使植株生長健壯,抗病能力增強。③在發病初期可噴灑65%代森鋅可溼性粉劑800倍,或40%乙磷鋁500-800倍液1-2次。
3.1.2胡蘿蔔腐敗病(軟化病、軟腐病)
3.1.2.1病原及傳播:病原菌為桿狀細菌。發病的最適溫度為28~34℃,相對溼度為85%以上,病菌透過根部傷口侵入健康植株,這種病菌在土壤和株根內越冬,第二年侵染危害。這種桿狀細菌能生存很久,但對日光的抵抗力很弱。
3.1.2.2胡蘿蔔腐敗病的病狀:腐敗病主要危害胡蘿蔔根部。發病時,葉片發黃凋萎,扒開土壤,可見肉質根組織軟化、腐爛,變褐黑色,有惡臭。
3.1.3胡蘿蔔斑點病
3.1.3.1病願及傳播:病原為真菌中的半知菌,病菌以菌絲塊附著在被害植株上越冬,第二年產生分生孢子繼續侵害:病菌喜高溫多雨環境,霧大時也易發生此病。
3.1.3.2症狀:此病主要危害胡蘿蔔地上部的葉片、葉柄,多發生在8-9月間,初期可見病部表面產生褐色斑點,以後病斑逐漸擴大,形成直徑約1釐米的不規則病斑,並由褐色轉變成黑褐色,葉邊稍隆起。如遇到高溫高溼,在病斑上密生灰色的黴狀物。病葉由下向上擴充套件。使葉變褐、凋萎和脫落。
3.1.3.3防治措施:防治方法與黑葉枯病基本相同:高溫多雨天氣要增加噴藥次數。
3.1.4菜蚜
3.1.4.1形態和生活習性:菜蚜按形態可分為有翅蚜和無翅蚜。當環境條件改變,蚜蟲需另找食物時,便產生有翅蚜蟲遷飛擴散,因此蚜蟲可以春秋常年在田間危害。
3.1.4.2症狀:菜蚜在危害時,多群集在嫩葉背面吸食汁液,葉面出現褪綠斑點,嚴重時會集滿整株葉片。使葉片皺縮,植株停止生長,最後葉片變黃,植株塌地枯死。
3.1.4.3防治措施:①田園應清潔,勤鋤雜草。對附近生長的十字花科蔬菜應早噴藥,防止蚜蟲遷飛,危害胡蘿蔔。②菜蚜發生早期,應及早防治,連續防治,一般40%的氯化樂果乳劑800—1000倍液或每667平方米噴溴氰菊酯20毫克,噴藥要在晴天進行。
3.2胡蘿蔔的生理病害及防治
3,2.1胡蘿蔔根形異常:肉質根形異常多表現為曲根和分叉根。曲根是指肉質根呈彎曲狀,分又根是指主根很短,不明顯,在其下部又分又,形成分叉的胡蘿蔔。曲根和分叉根都大大降低了胡蘿蔔的商品價值和使用價值。
防止根形異常的方法主要是:①儘量播種新鮮的種子,種子應貯藏在乾燥陰涼的地方。留種過程中應及時採收成熟的種子,並充分曬乾,尤其在梅雨季節更應注意。②土壤必須深耕細作,排水溝配套,黏重的土壤不宜栽植胡蘿蔔。③不施用未經發酵腐熟的廄肥。④及時間苗,使幼苗具有適宜的營養面積,促進主根的伸長、生長。⑤在土壤害蟲多的情況下,播種前,施用土壤殺蟲劑,以防止地下害蟲。
3.2.2裂根:胡蘿蔔也與其它根菜類蔬菜一樣,常有肉質根開裂現象,這不但影響商品質量,而且容易引起腐爛,不耐貯藏。
胡蘿蔔的裂根是由生長期中土壤水分供應不均勻所造成的。尤其在生長初期受到乾旱,表皮逐漸硬化,內部細胞分裂緩慢,而生長中、後期,由於下雨或灌溉,水分又大量增加,造成內部細胞加速分裂猛長,而硬化的表皮不能相應地生長,因而出現開裂現象。
3.2.3肉質根中心柱增粗:中心柱的粗細,除因栽培品種不同而有差異外,還受植株營養面積大小的影響。株距較大,生長旺盛的植株葉片大而剛直,葉數也多,腋芽發生早而發達,因此肉質根極大,根部的中心柱也大而發達。為防止出現這種肉質根,每次間苗不要太多,留的空隙不宜太大,以達到胡蘿蔔苗不倒伏的程度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