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若凡it

    如何培養孩子細心做題的習慣

    培養學生讀題、做題、審題的習慣。

    一、認真讀題,一字一句,細心審題。

    讀題是做題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讀題時要分為三步。

    (一)通讀

    就是要將題目所有的內容一字不漏的讀一遍,特別是對於那些似曾相識的題目,要準確把握題目含義。

    (二)重點讀

    就是根據通讀對題目的瞭解情況,結合題目的設問,圈出題目中的關鍵詞句。

    (三)返讀

    就是在檢查的過程中,要再次閱讀題目,以保證所用的條件和語句的準確性,看所做題目是不是符合題目的要求。

    每次做題時,我都要求學生把題目讀兩遍。如果是出示在課件或投影上的題,我就用手指著題目,讓學生讀。在讀的時候注意引導學生語速適中,不能過快或者太慢,給學生 做示範。讀完後讓學生自己說說題目中非常重要的詞,即找出關鍵字或詞。大部分題目學生都能找到其中非常重要的詞,比如:“從左數……”。“從左數”很重 要,一定要特別注意。讓學生伸手和我一起把“從左數”兩個字圈起來,或者讓學生自己拿起筆把它們圈起來。之後讓學生說說看到這道題,你想提醒大傢什麼?學 生紛紛舉手,說說自己的看法。這樣的過程其實已經把這道題的題意展示給全班的學生,如果是學生自己獨立做題,我也要求他們必須經歷這樣一個過程:讀兩遍題 目——圈出重要的字——告訴自己做這道題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透過讀題、 審題,細心揣摩每題的特殊性,由於孩子容易受思維定勢或先前經驗或題型的影響,而忽視試題的特殊性。做題時要仔細分析題目中的每一個詞句,有些題目只有一 字之差,就錯了,做題時千萬不能憑感覺,好像差不多就去做,要培養孩子的理解能力。部分孩子題目還沒讀完就開始寫了,之後發現不對再去改,這是非常不好的 習慣。因此做題前這就要求我們告訴孩子不要拿起筆來就寫,要看清楚題目的要求,想清楚自己應該怎樣寫,怎樣寫會更好之後再拿筆做題,爭取一次寫好,儘量少 用橡皮。不斷告知孩子做題之前應先讀題,讀完題之後再開始做題。

    二、認真書寫,格式規範

    良好的做題 習慣,一是書寫要整齊,儘量不要塗改、刪除;二是要格式規範。橡皮會使學生越來越慌,寫錯了可以改,越改越亂,這些都是導致錯題的重要因素。平時讓學生做 作業時,我要求學生不用或儘量少使用橡皮,孩子們做題前,我說要想好再寫,如果寫錯了,舉手老師過去給你擦。這樣要求,一般孩子們都不想讓老師親自為他們 擦去寫錯的字,他就格外小心,當然也有偷偷使用橡皮的現象,不過他們都有所顧忌,做題比以前細心了許多。

    三、認真檢查

    認真檢查是 做題不可缺少的步驟。做完一道題目,並不代表“萬事大吉”, 一些學生很早就做完題目之後就無所事事,沒有去檢查自己所做的題目。結果作業中明顯的錯誤也沒有被發現,幾道會做的題目漏做。在做作業時我要求學生眼和手 不要離開作業,做完後要手指著題目一字不漏的再把題目讀一讀,看所做題目是否符合題目的要求,檢查有沒有漏題,養成善於檢查,自查的好習慣,對孩子來說將 是受益終生的。

    請家長在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業時,也注重以上方法地培養。讓我們家校合力,使孩子養成受益終生的好習慣!

    教孩子認真讀題,培養審題習慣

    每次做考卷,常出現這樣兩種怪現象。一抄錯或看錯數,白白丟失分數;二在解答實際問題的練習中,錯誤率非常高。可在訂正時,家長或教師只是再讀了一遍題目,大部分學生就能解答了。經過與家長溝通和對學生的試卷和作業情況的觀察,得出“病症”在於學生答題前沒有讀題或沒有認真讀題,更談不上審題了。他們是憑藉平時做過的題目形式去解題的,錯誤率當然高。一年級學生認識漢字較少,還得借拼音把句子讀通順,人是有惰性的,孩子更是如此。當他們習慣了根據形式做題時,就不會想到自己該去讀題,理解題目意思。

    學生之所以出現上述情況,與部分家長的輔導方式方法有關係。一 位家長曾經說:“在家裡做題,我把題目要求給他讀了,他做起題來又對又快。”全然不知讓孩子讀題目要求的重要性,更談不上培養孩子審題的好習慣了。殊不 知,對於低年級孩子來說,家長代讀題就等於幫孩子解答了題目。

    葉聖陶先生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 慣。”仔細讀題,認真審題的作業習慣是正確解題的前提。如何養成?我建議要教給學生如何讀的方法。隨著學生識字量的增多,讓學生抓住關鍵字詞再讀題,在潛 移默化中把如何讀題的方法教給學生。還學生自己讀的時間。學生有了一定的讀題能力後,讓學生先讀,讀的過程中就得去想,想題目的意思和要求,不知不覺中進 行了審題。讀一遍不明白,鼓勵學生多讀幾遍,自然就能讀通了。

    例如:一次考試寫話:把秋天你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一個學生拿起筆一下子就寫完了,而且篇幅很長,看看內容具體,寫得很好,他寫的是種大蒜,與題目相隔甚遠,等於白寫了。究其原因,就是沒有認真讀題,讀懂題目。可見,讀懂題目,明白題意是非常重要的。

    培養孩子的七個學習好習慣

    教育家葉聖陶教授曾說過:教育是什麼,簡單的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上小學的朋友,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其成績不是最緊要的。因為小學與初中關聯不大。很多小學成績好的孩子,恰恰進入初中成績反而下降。尤其對於新入學的孩子,更應該積極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以利於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好基礎。具體要培養哪些學習習慣: 

    1 提前預習的習慣。剛入學的孩子學習的起點參差不齊,幫助學習“暫時落後“的孩子迅速趕上去的最佳途徑是預習。透過預習,不但可以縮短孩子在學習上的差距,使他在課堂上顯得更自信,更有勇氣,而且可以讓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條學習的路徑,積累一些自學的方法。

    2 及時複習的習慣。據研究證明,人的記憶分三個階段: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上課時認真聽課可以把知識從瞬時記憶轉換成短時記憶,及時複習可以使知識從短時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

    3 主動識字的習慣。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學習的最大困難是識字,而大量、機械的識字不但枯燥乏味,還會使孩子失去學習語文的信心。多采用兒童詩識字、韻語識字、詞串識字、閱讀識字等途徑,能為學生識字提供多樣的語境,有利於激發孩子主動識字的願望。心理學研究表明:復現形式越多越新,記憶的效果越好。

    4 經常閱讀的習慣。當孩子有閱讀的願望時,家長和老師要及時抓住這個時機,儘可能提供一些適合孩子閱讀的材料,如兒歌、童謠、童話、故事及淺顯的五言古詩,也可以是幼兒園已學歌曲的歌詞、民歌、民謠和一些外國的優秀兒童作品、中國的《三字經》等。選文的篇幅宜短小、富有童趣,讓“閱讀“成為“悅讀“。

    5 口語交際的習慣。家長或老師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要有“教育“的覺悟和意識,引導孩子用普通話交談,說規範的語言,培養孩子準確把握語言的能力。

    6 善於提問的習慣。學問學問,既要學,又要問。輔導孩子學習時,多啟發鼓勵孩子提出問題。對孩子的提問哪怕非常幼稚,也要給以鼓勵,逐步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不能著急。  

    7 規範書寫的習慣。儘管電腦十分普及,但寫字還是不可缺少的技能,寫一手好字或寫一手規範的漢字仍是一個優秀人才應具備的素質之一。在幫助孩子養成認真寫字的問題上,家長要有書寫意識,一方面強調寫字姿勢、握筆姿勢;另一方面滲透一些必要的書寫知識,如字的基本構成、間架結構、佔格問題等。因為兒童容易受暗示的影響,所以書桌整理得越乾淨,越能靜下心寫好字,減少因分散注意力而造成的錯字、別字、漏字等現象。

    小學生升入中學時應培養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生處於兒童期,孩子們過著輕鬆、自由的生活。特別是現在的小學生,是獨生子女,父母對他們是嬌生 慣養,不太注重孩子們各方面習慣的養成,孩子是家中的小皇帝,唯我獨尊。孩子們終究是要長大的,他們不可能永遠是兒童,他們要從小學升入中學,再上大學, 即使他們工作了走入社會,他們仍要學習,因為我們是學習型社會,要求我們終身學習,因此,從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至關重要的。

    小學是學習的入門,不論是課程設定還是學習內容都比較簡單、靈活。孩子們在輕鬆、愉快、活潑的氣氛中健康的學習和成長。孩子們沒有升學的壓力,學習好像是他們娛樂的一部分,從內心來講,絕大多數孩子們還是比較喜歡學習的。

    但是,我觀察升入中學的孩子們,發現他們中真正懂得學習,有自己學習方法的卻是很少,他們的學習帶有放任和自 由性。孩子們升入中學後,隨著科目的增加和難度的加深,如果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的話,學生們很難應對繁重的學習和麵對中考升學的壓力。自從教了一年初 一年級後,我發現孩子們身上有許多不良習慣有待改進,比如:上課不認真聽講、注意力不集中、不懂得如何學習等等。我認為培養學生們良好的學習習慣顯得尤為 重要,而且是迫在眉睫。那麼孩子們應該養成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兒?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養成上課記筆記的習慣。我發現我教的四個年級上課時沒有一個學生記筆記,教學中擴充的知識要再三強調要求他們記,學生們才記。因此我們要教會他們如何記筆記,如:要知道記重點、難點,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去記。要讓他們知道筆記的重要性。

    二、培養學生制定學習計劃的習慣。小學生隨意性強,沒有計劃,感覺是一種自發學習。透過制定學習計劃可以改變學 習的無序狀態,減少學習的隨意性,這樣才能紮實地學好每一學科,從容應對緊張的學習。進入中學後學習科目多了,難度大了,如果沒有計劃盲目學習,既花費了 時間又沒有多大的收穫,長此下去必將收效甚微。

    三、養成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的習慣。小學生們認為寫完作業就萬事大吉了,不知道如何預習和複習,也不知道預習和複習是有效學習的方法,因此,教師要教會學生預習和複習的方法並養成習慣。

    四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多給學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間,教師只起一個引導的作用。比如可採取座談、交流和討論等形式,放開手讓學生展示自我,這樣 可透過傾聽學生們發言發現問題所在,並及時加以引導和糾正,這樣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可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和獨立學習的意識,讓學生們意識到自己和老 師一樣是獨立個體,學習是自己的職責,自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一分辛勞一分收穫。

    五注重培養學生讀課外書的習慣。課外知識量決定學生們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升入中學的學生往往接受能力和適應能力比較強,教師應該對學生們讀課外書給予指導和檢 查,使之形成習慣,把讀書作為一種人生樂趣,一生以書為友。另外,學生們透過讀課外書獲得大量知識,這也有助於學生們在獨立思考時向更深和更廣的方面延 伸。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應是小學教育的重要內容。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處於童年晚期,這個時期孩子們的心理發展處於從幼稚走向逐漸成熟的變動時期,在這個時期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學習習慣顯得十分重要,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學生一生受益。

  • 2 # 追夢數學人

    首先,培養孩子的做題習慣,必須要先找到他的興趣點和擅長的方向。要從孩子的興趣點和擅長的領域出發,去帶領他去多多接觸相關的書籍、報刊、影片、以及應用領域,讓他有自己獨立思考的機會,並多多與他進行交流和溝通,深入挖掘孩子的興趣愛好。有時候,採用拉牛上樹的強迫性方法去逼迫孩子去做自己牴觸或者說是不感興趣的事情,往往會事與願違,學習效果還不理想。所以及時發現孩子的興趣點和擅長領域,然後讓孩子逐步養成思考問題、喜歡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會喜歡去主動學習、主動去做題,並且主動去問問題,也就自然而然的養成了做題的習慣。

    其次,對於孩子的每一次進步,我們家長一定要及時給與表揚和鼓勵,這會成為孩子前進的動力。切勿一味的拿孩子的短板去和別人家的孩子相比較,不要跟孩子說某某家的孩子多聰明,成績有多好,這是對孩子自尊心的最大傷害,也會讓孩子自己認為自己很笨、很差,會讓孩子產生厭學的心理、甚至是牴觸的心理。

    最後,我們家長的陪伴和家庭教育更是不可或缺,也是最為關鍵的因素。家庭教育的孩子最先接觸到的教育環境,好的家庭教育,能夠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極為重要。很多考上清華北大的學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有良好的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這就要求家長要多於孩子多多接觸,多多交流和溝通,多多的聽取他們內心的想法,有困難了要及時開導他,引導他去獨立思考,並將問題解決,這些都需要家長用心去陪伴孩子的成長。俗話說,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印證了家長對孩子的成長作用極大,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好的做題習慣,需要家長和孩子的共同努力。

  • 3 # 瑞克叔叔的玩具星球

    很多孩子在上了高年級之後做題上的一些問題就漸漸顯露,例如做題慢、遇到難題本能的後退、馬虎等等。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們毫無頭緒,不知道該如何幫助孩子。究其問題的根本就是“做題習慣沒有培養好”。

    那麼究竟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做題習慣?錯過了最佳培養習慣的時間又該如何補救?

    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有的家長喜歡盯著孩子做作業,一旦發現有問題,或字寫錯、寫歪了,一邊幫著孩子塗擦,一邊批評、埋怨、責怪孩子

    孩子在這種緊張、焦慮的氛圍中,孩子的學習的興趣和能量之門很難開啟。這個時候,家長再怎麼說教,他是聽不進去的,也是改不過來的。

    做完作業時發現有不正確的地方,首先不要指出具體錯誤之處,而是說出大體範圍,如“做得不錯,但這個題有些不對的地方,你再看看。”

    或者在有問題的地方畫上—個小圓圈,讓孩子自已找出不正確的地方改之。若孩子找出來了,就及時稱讚和鼓勵。

    培養孩子做題時的專注性

    如當發現孩子做題拖拉,家長感到必需制止時,可以走到孩子身邊,用手邊撫摸他的頭,說:“是不是遇到了難題,做不下去了,要不要媽媽幫你一下?”

    這樣首先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學習上。通常情況下,孩子會說沒有難題會做,這時大人要表現出一種平靜的神情:“你很聰明,馬上會做完的,媽媽等著你好嗎?”

    這種方法,實際上首先是中止了孩子拖拉的行為,然後使孩子明白:大人在關注他,希望他快一點完成題目。

    遇到難題家長該如何輔導

    有的孩子確實需要家長點撥那些不會做的習題或“爬坡”難題,家長作出相應的輔導和點拔,是必要也是必須的。只是在輔導、點撥時要講究技巧。

    這裡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現在大多數的孩子缺乏耐心閱讀原題,往往只看了一遍,就感到不會做,很難,這是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

    遇到這種情況大人一定不能遷就孩子,立即告訴他如何做,而是應該鼓勵孩子,讓孩子多讀題。當孩子做出來後也記得要及時的鼓勵孩子。這種方法會使孩子感到主動學習的樂趣,從而獲得自信。

    如若真的遇到數學難題,家長們可以先和孩子一起分析它的關鍵點在哪裡,想要解出答案必須要知道什麼條件,讓孩子透過大人的引導,去思考、去列式計算。

    總之最關鍵的一點是永遠不要直接給孩子列出解答方法,要一步步的去引導孩子的思路,這樣才是最有效的幫助孩子開啟思路的方法。

    上述方法需要在家長時間、耐心、知識儲備等方面都兼備的情況下才可實施,所以仍有部分家長由於種種原因不能陪伴孩子學習,但是這絕對不是你沒有正確培養孩子做題習慣的藉口。

    你可以選擇市面上優秀的,具有引導意義的教輔材料,透過書上的模組分配亦可引導孩子學習。這個方法同樣適用於已經錯過最佳培養時間的孩子。

    因為此階段孩子漸漸成熟,更希望獨立思考,有自己的空間不希望家長過多的干涉,所以有效的教輔引導頁可以幫助孩子合理,有效的學習。

  • 4 # 傲驕老豆

    所有獨立的前提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技能。做到獨立且高效。

    1、首先確定孩子的坐姿和握筆姿勢是正確的。(這個姿勢的培養可能需要一兩個月到一年左右,需要父母足夠的耐心,對於孩子以後的幾十年,這點時間不算什麼)。

    2、孩子在做作業時,父母做自己的事情。(父母不要在孩子旁指手畫腳,或在旁邊玩手機看電視之類的,可以做做家務,或在孩子旁邊看看書)。

    3、樹立孩子獨立做做業的信心。(開始檢查孩子作業上的不足,教會孩子自己檢查的步驟和方法,以提高學習效率)。

  • 5 # 林老師講作文

    每隔一段時間,家長因為輔導孩子作業而突發疾病住院的訊息,也會時不時冒出來。一些輔導孩子作業時家長髮飆的短影片也非常流行。這些都在提醒我們一個問題:孩子的寫作業習慣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與在很多家長交流的時候,家長們表現出來最大的焦慮並不是孩子的成績,而是在平時的作業完成上。可以說,作業完成的習慣如何,決定了考試時的做題質量。

    考試其實就是對平時學習的一種檢測。不僅是知識掌握情況的檢測,也是學習方法與學習能力的檢測。而這些都需要透過平時做作業時的習慣來培養的。

    那麼,要如何培養好孩子平時寫作業、做題的習慣?

    首先,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我們會發現,很多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拖拖拉拉,走神溜號,磨磨蹭蹭,這樣的情況非常普遍。這些都是沒有時間觀念造成的。孩子對需要多長時間來完成作業,腦袋裡並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這就很容易導致,作業完成的效率越來越慢。作業一寫就寫到十一二點鐘,孩子也累,家長也疲憊。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們要幫助孩子做好時間規劃,比如說數學半個小時;作文四十分鐘,先做時間計劃;接下來,如果孩子在規定時間完成了,我們要給予一定的獎勵,比如可以休息十分鐘,玩會遊戲什麼的;另一個方法是,在作業完成之後安排一個對孩子來說他非常感興趣,或是很想做的事。如果作業不能按時完成,接下來的事情就不能做了。那麼孩子為了後面的事情順利去做,也會想盡辦法按時完成的。

    其次,培養孩子認真仔細的習慣。這個習慣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並不容易,因為他們的注意力是極容易分散與被吸引的。那麼,就要透過一種方式來培養認真仔細的習慣:檢查。

    一定要讓孩子學會檢查,生字寫完再檢查,數學計算後要檢查,單詞書寫要檢查;只要養成了檢查的習慣,就會慢慢變得認真起來的。就怕孩子寫完最後一個字,“啪”筆一扔,本一推,轉身就跑了。這種的習慣,不返工才怪。

    再次,要養成規範書寫的習慣。這裡指的書寫,不僅是漢字的書寫,也包括了數學的計算列式,阿拉伯數字的書寫,英文字母的書寫。只有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才能養成良好的筆記習慣。而筆記記得好不好,是優等生與差生的一個明顯的區別。

    最後,我希望家長們想一想,什麼樣的結果算是養好了習慣?是成績提高?是平時作業寫得好?我覺得這都只是表面的。而這些表面的背後,好習慣意味著好的方法,意味著擁有了自律性。這才是習慣的意義與價值所在。

    希望家長們能明白這一點。

  • 6 # 禾頁老師

    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是找到了培養孩子的金鑰匙。

    做題習慣的重要性。

    訓子千遍不如培養一個好習慣。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而做題習慣,決定著孩子做題的速度和準確性,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

    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孩子能夠快速審題,且審題深刻,善於挖掘隱含條件。

    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孩子能夠根據考察點調動知識儲備,在知識體系中找到對應點,快速找到切入點。

    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孩子能夠條理清晰的按照步驟答題,注意細節的完美,不丟分。

    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孩子能夠對於錯題及時反思,總結解題模型,從而舉一反三。

    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孩子能夠做一道題,會一類題,觸類旁通。良好的做題習慣,是孩子成為學霸的基礎。

    孩子班上,總有這麼一兩個成績優異的學生,他們平時一點沒有少玩,但是成績卻一直很好,做題快,在寫作業的時間上花費的少。

    那是因為他們養成了良好的做題習慣。

    良好的做題習慣有哪些?

    既然做題習慣這麼重要,那麼做題應該養成哪些良好的習慣呢?其實從孩子第一天入學開始,老師就已經開始了做題習慣的培養,並隨著孩子年級的提升,要求逐步提升,孩子的能力也隨之提升。習慣,就是在這一日一日的行為訓練中養成的。

    1.認真審題的習慣。

    孩子在上一年級時,老師會讓孩子用手指指著題目一字一字的讀題,這就是在培養孩子認真審題的習慣。

    所謂認真審題,第一步就是要逐字讀題,不丟字,不多字。這樣才能讀懂題意。

    等孩子讀完題目後,低年級的數學老師最愛追問一句:題目給了我們什麼條件,提出了什麼問題?

    這就是再引導孩子深入的分析題目,是進一步的審題。瞭解題目的條件和問題,這也是孩子解題的關鍵。所謂的解題,不就是根據條件求問題嘛,所以孩子審題時,頭腦中一定要有條件和問題意識。

    很多孩子明明會做的題,卻總是做錯,其實就是沒有認真審題,或是沒有審清題,就匆忙答題。如果孩子有這樣的問題,家長總愛歸結到孩子太粗心了,從而掉以輕心,結果,粗心的毛病就是改不了。是因為沒有找到真正的病因。對於這樣的孩子,就從審題習慣上入手,可以讓他審題審三遍再開始做題,可以逐步培養他認真審題的習慣。

    到了高年級,孩子做的題難度加大了,涉及到的知識點多了。有些條件是題目中明確給出來的,有些條件需要孩子動腦筋分析挖掘,更需要孩子認真審題,給予審題多些時間。可以用筆把關鍵詞語勾畫出來,幫助自己重要資訊的提取。

    初中高中的題目,有時候文字會更多,更需要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速度,要學會在心裡把題目進行拆分,搭建條件和問題的通路。

    2.用草稿紙的習慣。

    你看到過學霸用過的草稿紙嗎?

    一張a4紙,先豎折一分為二,先用左面,再用右面。題號也寫的清清楚楚,思考過程一目瞭然。要麼畫圖,要麼計算,要麼是思維鏈,總之,清楚的像是正規的答題紙。

    做題時養成用草稿紙的習慣,是讓孩子把思考過程視覺化。

    這樣,既有利於思維不斷線,能夠快速找到答題思路。也能夠在做題出錯的情況下,透過看草稿紙,快速找到錯誤點。

    尤其是到了高中,題目綜合性強的時候,也就是考到的知識點比較多,單靠用腦子想容易顧此失彼,而把關鍵詞寫在草稿紙上,能幫助自己快速調動已有的知識體系,找到知識點之間的聯絡,透過順向或逆向思維,理清答題思路。

    如果孩子學會用思維導圖,用導圖來分析難題,更容易形成思維鏈。

    可能有的家長會認為讓孩子用草稿紙,花費的時間會比較多。但是你要想到,養成了這個好習慣,孩子解難題的時候會更快的找到思路,在總結錯題的時候也能夠迅速找到思維的錯誤點,尤其是那種細小的錯誤點,等於是節約了時間。

    3.規範答題的習慣。

    參觀過衡水中學的人,會對衡水中學對每個學科規範答題的要求印象深刻。他們用展板的形式,對各個題型的答題,都進行了嚴格的規範。

    要知道,高考的閱卷是按步驟按答分點給分的,即使你最後結果正確,中間缺少步驟答題不規範,照樣不能得滿分。

    在這點上,很多同學吃過大虧。

    我鄰居的小孩,學習成績優異,在市裡一所高中讀書,在年級總是前十名。而最後高考的時候成績不理想,查卷後才發現,原來自己認為得滿分的會做的題,都扣了分。這就是自己平時答題不規範,老師也不嚴格要求,最後在考場失分的教訓。

    所以,要讓孩子養成規範答題的習慣。不要認為題目特別簡單,只寫個大概思路就可以了。不要認為不是大考,步驟可以不那麼完美。這樣放鬆自己,養成了習慣,真正到了關鍵考試,本來就緊張,步驟也規範不起來了。

    所以,平時做題的時候,要麼不做,做就認真的做,規範的做。養成規範答題的好習慣。

    4.深究錯題的習慣。

    錯題,是做題的價值所在。

    做題的目的,既是鞏固知識、形成能力,也是篩選查漏、找出不足。

    錯題,是提升學習成績的法寶。

    必須要有一個錯題本,專門收集作業和考試中篩選出來的錯題。

    步驟(1),將本子縱向分成三欄。

    步驟(2),在左邊一欄,用黑筆抄寫錯題,連錯誤的答案一併抄下。最好註上扣了多少分。

    步驟(3),在中間一欄,對應錯題的位置,寫上正確的答案。

    步驟(4),在右邊一欄,用紅筆分析總結這道題所涉及到底知識點,以及在知識網路中的位置,題型,解題思路,自己錯誤的原因。

    錯題本要時時拿出來翻看,反覆看。

    從錯題中,能發現自己做題的出錯型別,能找到自己知識上的盲點,也能找到自己思維上的易錯點。只有在這樣的分析總結基礎上,才能真正的調整學習方法,彌補不足。

    5.自己出題的習慣。

    做題的時候,要有出題人的思維。你就會站在更高的層次來看題。

    每次做題後,想一想這道題考察的是什麼?是什麼型別的題?這個知識點還可以怎樣考?

    有了這樣深入的思考,歸納型別,總結方法,然後試著將問題調換角度。也可以自己試著出出題目考自己。

    這樣,你就能夠做一道題,會一類題了。真正成為了做題高手!

    培養做題好習慣,教你四招。第一招,細緻入微的指導。

    只有細緻入微的指導,才能培養出真正的好習慣。也可以說,沒有細節的指導,就沒有習慣培養的可能。

    一定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把孩子需要掌握的做題習慣細細講給孩子聽,做給孩子看,引導孩子明確自己具體應該怎樣做。當然,在具體進行的過程中,如果孩子有更適合自己的方法,也可以微微的進行調整。

    因材施教,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指導的時候,要設身處地的從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儘可能用孩子接受的方式進行。切忌簡單粗暴的命令和強制。

    第二招,適時的榜樣引領。

    孩子學習的特點就是觀察和模仿。如果孩子身邊有這樣好習慣的同學,就再好不過了。同伴身上的良好習慣對孩子的影響最大。

    家長也可以有意識的尋找身邊的資源,讓孩子結交比自己年齡大一些的學霸,他們良好的做題習慣會在不經意的談話間傳遞給孩子。

    家長也可以跟孩子談一談自己小時候的做題習慣,談一談自己做題時遇到的困難,當自己怎樣做了之後就解決了這些困難。這種現身說法,會讓孩子更有認同感。

    當然,這種引領要方法得當,千萬不要總是絮絮叨叨,如果總是用“別人家的孩子”來刺激自己的孩子,孩子會非常反感。

    第三招,堅持不懈的訓練。

    想讓某一種行為成為習慣,就需要長期的堅持。

    形成一個習慣需要21天,鞏固一個習慣需要90天。

    可以跟孩子一起開展一個100天行動計劃,把某一個做題小習慣每天關注,連續100天,孩子一定會形成不自覺的習慣。

    在訓練的過程中,家長要有耐心,允許孩子出現的反覆。好習慣就是在和壞習慣的鬥爭中取得勝利的。

    堅持,才會勝利。

    第四招,及時的評估獎懲。

    良好的做題習慣,在做題的過程中養成,在考試的成果檢驗中進行評估。

    每次考試後,可以讓孩子自己談一談,自己的哪些做題習慣給自己帶來的好處。

    自我評估的基礎上,家長也要看到孩子的點滴進步,主要是以鼓勵為主。但如果孩子故意不去做,可以略微的有些小小的懲罰。

  • 7 # 奶瓶爸爸和小九

    孩子不喜歡做題最重要的是他沒有在做題中找到快樂,他的興趣點並不在做題上。而且,他在做題中會遇到一些困難給自己帶來苦惱,甚至會因此遭到老師和家長的批評教育。讓孩子喜歡上做題,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在做題中找到快樂,把興趣和做題合理的結合在一起。然後,要培養孩子遇到困難時的韌性和進取精神,父母和老師也應該多透過表揚、鼓勵和引導來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而不是一味的批評教育。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說起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真的要比強迫他去寫作業難上1000倍。因為,人天生都是不喜歡困難的,大多數人們更願意處理一些簡單的事情。所以,家長在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時候總是無從下手。畢竟我們都經歷過寫作業做題這種事情的,困難程度不用贅述了。下面分享幾個激勵孩子愛上學習的小技巧。

    ①學習與孩子的興趣結合。這種結合不是說孩子學習好了,就帶他去遊樂園、給他買玩具飛機等等。這有不是相結合,這是一種會讓自己後悔的賄賂行為,我們應該杜絕。那麼,正確的做法是,把孩子的興趣與學習結合起來,比如:說孩子比較喜歡某動畫片,但是,我們希望孩子好好學習英語。我們可以和孩子用英語一起演繹一段動畫片片段,然後把影片發在一些家裡的一個圈子裡,讓孩子得到更多的稱讚和表揚,讓他愛上這種形式,演繹的多了孩子也就會對英語更加感興趣。

    ②對孩子多表揚和鼓勵,而不是批評和指責。本來孩子學習就是一件比較痛苦的事情,稍不留神還會遭到老師和家長的批評,孩子總是在一種壓力下學習,這樣會讓他認為學習就是為了老師和家長,而且在壓力下做一件事情,總是讓人痛苦的。我們應該對孩子好的表現予以表揚和鼓勵,而對於一些錯誤的或不好的表現予以告知和引導。並且鼓勵他向正確的方向發展。比如:孩子數學成績非常好,我們就應該鼓勵和表揚孩子,讓他感覺到了被人認可,這種感覺是愉悅的,有助於孩子提升學習興趣的心理動力。但是,孩子作文寫的卻很差,通常父母會給孩子買一堆作文書、要求孩子每天寫日記,甚至對孩子提出批評。正確的做法是應該對孩子在作文中某一個用詞或者某一句寫的好的話進行認可,讓孩子的信心不被打擊。然後,我們分析孩子在作文中每一句話想表達的意思,引導他用更好的詞語表達出來,來培養孩子的文感,並加以表揚和鼓勵。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並不是一個對父母要求多麼高的事情,更多的是需要父母在細節上把控,能夠投入更多的時間!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然後制定出合理的解決方式。希望更多的家長能夠明白這個道理,也不要總拿自己沒有多麼高的文憑來說事,這都不會影響對孩子學習興趣的培養。

  • 8 # 讀寫升級

    對孩子的真正教育就是要培養孩子一系列的好習慣,好習慣養成了終生受益。可以這樣講,習慣決定成績,成績決定命運。一個卓越的人,就是有一系列優秀習慣的組合體。

    孩子做題的好習慣, 是提高該科成績的關鍵因素。做題有哪些好習慣呢?

    一、仔細閱讀的習慣。以語文閱讀理解題為例,一是讀文章,二是讀題目。讀文章的好習慣能幫助孩子迅速讀懂文章。讀題目的好習慣能幫助學生一下子理解命題人的出題意圖,答題時不會答非所問。

    二、認真思考的習慣。相信沒有人答題不思考的,但思考有深淺程度不同,有廣泛狹窄的區別。認真思考,就要養成思考的條理性和廣泛性。

    三、有條不紊答題的習慣。這主要指表達,頭腦中有很多答案,如果寫起來亂七八糟,就會常常答一漏萬,要養成按照思考的結果一條條分層陳述的答案。

    四、認真書寫、檢查的習慣。答題時,字跡有時是致命傷,那些字寫得潦草難看的漢字,就會給評卷老師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多少都會被扣掉一些分數。此外,人難免有心手不一的時候,我們如果倒過來,用評卷老師的眼光 來批一批自己的試卷,相信同學們就知道,我為什麼要強調這些了。

    這些答題的好習慣怎麼才能養成呢?

    一、仔細閱讀的習慣養成:主要要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按照一定的方法,把試卷中的主要資訊都加以提煉和吸收,這樣才能快速讀懂材料。讀題的習慣就是要學會找關鍵詞,按照關鍵詞的特定內涵,有針對性地做答。

    二、認真思考的習慣。不要畏難,要學會多角度、從表及裡,逐步深入地理解材料的含義。

    三、有條不紊的答題:主要靠平時,要善於積累碰到的各種題型的解題,並且可以根據答案不斷歸納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這樣再答題時,就知道應該怎樣有條不紊答題了。

    四、認真書寫、檢查的習慣。想要養成這兩個好習慣,一定要端正態度,重新認識寫字的目的。寫答案的目的是要與評卷者進行交流,把自己理解到的東西全部寫給老師們看,你不認真書寫,字跡潦草,人家不願看,怎麼可能得到高分呢。寫完後,你不檢查一下所寫的內容是不是準確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想得高分,這怎麼可能呢?

  • 9 # 英語老師海豚

    本人是一名普通的一線教師,不請自來,來回答一下您的問題。

    個人認為,在培養孩子良好的做題習慣之前,建議家長先培養起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本文分為兩部分加以闡述。

    第一部分,孩子在剛上小學的時候,要先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培養孩子良好的坐姿。

    我很痛心地發現,有一些學生小學畢業之後,就已經成了一個個戴著眼鏡的“駱駝祥子”!特別是一些男生彎腰駝背的,看起來十分無精打采。駝背,已經成了學生在身體發育中的第一個攔路虎。

    第二,培養孩子正確的握筆姿勢。

    正確的握筆姿勢能讓孩子寫出一手好字,熟練之後自然寫字的速度也能變快。但是在教學中我發現,大部分學生寫字難看的,一般都是握筆姿勢錯誤的。所以,老師和家長一開始就必須讓孩子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如果等到後面再來改,就難於上青天了。

    第二部分,如何培養孩子的做題習慣,具體分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學會正確審題。

    學生拿到題目的時候,要先細細學會審題,這是做題關鍵的第一步;而不是亂讀一通,然後匆忙做題。

    審題,要學會細心審題目要求,找出題目要求的關鍵詞。

    比如剛過去不久期末的英語考試中,有一道聽力題是判斷對誤。它平時一般都是要求對的寫T,錯的寫F。但是,這一次題目的要求是對的打勾,錯的打叉。

    結果一小部分學生沒仔細審題,還是寫成T/F,導致遺憾失分,整道題全軍覆沒。個別平時優秀的同學也無法倖免,有點遺憾。所以做題前先注意審題,特別重要。

    第二,學會找出題面的關鍵詞。

    比如,在做語文閱讀題時,是讓你結合例子寫讀後感?還是要你寫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沒有步驟要求?

    比如,在寫英語作文時,它要求你寫幾句話?是寫其中的一幅圖,還是兩幅圖結合起來一起寫?它要求你寫的主題線索是什麼.......

    各種各樣的型別題,都有不一樣的解題思路和做題步驟。所以,學生在做題時先確定好這些做題大方向,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條不紊。

    第三,學會正確利用草稿紙。

    有的學生一看完題目,便不假思索匆匆下筆。殊不知這不是一種妥當的做題習慣,爭一時之快,還不如經過沉思再答題。有的孩子答完題目後又覺得答案不妥,劃掉、重寫、劃掉,重寫......如此惡性迴圈,導致整個書寫卷面十分潦草難看。

    所以,這時候孩子學會藉助運用草稿紙顯得尤為重要。做題時,孩子可以先在草稿紙上塗塗寫寫,透過驗算之後得出一個確切的答案,再認真謄寫在試卷上或作業本上。

    老師和家長們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平時的作業或在正規的考試中,都要提醒孩子儘量避免出現類似的情況,避免不必要的扣分。

    第四,學會正確利用錯題本,做到及時的總結歸納。

    有些學生會在相同的題目上反覆出錯,那是因為他們相同的一個知識點還無法掌握。所以孩子做錯題後,可以買一個專門的錯題本整理這些錯題。

    現在的錯題本設計已經特別合理。它一般分為左右兩欄:左邊是抄題目及解題的地方,右邊是訂正的地方,右下方是孩子寫反思總結,或者寫型別題舉一反三的地方。很多高考狀元學生都有這樣一本錯題本,如果運用得當,那就是一本極好的武功秘籍啊!

    所以,個人建議家長們,您可以為自己的孩子準備一本類似的錯題本。

    本文都是我作為一名普通老師的一些經驗之談,不當之處,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可轉債如何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