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此情可待成追憶否

    理由如下1人口。2將領。3裝備4軍事理論都大大的超過了歐洲。

    朱元璋的明軍為何常勝:軍事技術領先歐洲200年

    核心提示:沐英也比歐洲領先了200年左右,歐洲還要到16世紀末17世紀初,荷蘭士兵才在訓練時分成幾排輪番射擊,它與沐英的疊陣基本是一致的。元末明初,擁有大量火器的朱元璋軍隊

    明太祖朱元璋畫像(資料圖)

    古代槍炮在實戰中的缺點是裝填彈藥的速度慢、發射程式繁瑣,打完一發彈丸之後,重新裝配彈藥要消耗太多的時間,這個難題深深地困繞著槍炮手,因為如果對手是騎兵的話,早就揮刀躍馬賓士過來啦。由此可見,槍炮要迅速連續射擊才能在戰鬥中擺脫被動局面,並威懾對手。可是,初期的火器怎能與連續射擊的現代精良槍械相比。那麼,古人是如何解決這一難題的呢?其實,我們不應該低估古人的智商,這個難題在金屬管形火器出現後不久就解決了,時間大約在元末明初。說來話長,當然要從滅掉元朝建立明朝的明太祖朱元璋說起。

    朱元璋於1328年(天曆元年)出生於濠州(今安徽鳳陽),自幼家境貧困,然而卻天生資質聰明過人,胸懷濟世安民之志。他乘元末社會矛盾激化而天下大亂之機,毅然從軍,投靠濠州的起義軍將領郭子興。從普通一兵幹起,因功躍升為帶兵官,到處招兵買馬,擴充實力。到了1355年(至正十五年)郭子興病死時,朱元璋已經羽翼漸豐了。同年6月,他率水陸大軍渡過天險長江,南下開拓根據地,不久佔領了集慶(令江蘇南京)這個傳統上虎踞龍蟠的形勝之地,收降軍民50餘萬,以此為基礎,勢力慢慢向四周擴張。

    說了這麼多,該說到朱元璋與火器的聯絡了。朱元璋打天下必然離不開火器,他最早與火器打交道是在南渡長江的前夕,當時還駐軍於江北的和州,多方招攬人才,等待時機,在此期間,有一個名叫焦玉的匠人前來求見,並獻上幾十條“火龍槍”。朱元璋命得力助手徐達在軍中試射,證實這種武器能夠洞穿一層皮革。朱元璋非常高興,認為擁有此槍取天下就更加容易了。遺憾的是,火龍槍的樣式及具體構造如今已經失傳,後人無從知曉。但是從元末明初儲存至今的大批火器實物表明,朱元璋及他的對手裝備得更多的槍銃類火器是“手銃”。

    手銃各種型號不一,一般長約4.2至4.5釐米、口徑2釐米左右、重約5至9斤,共分為三部分,即由發射彈丸的前膛、填充火藥的藥室以及尾銎這三部分組成,尾銎是供將士們在作戰時插入長木柄的,這樣,兩手抓緊木柄就可以將手銃舉起來射擊了。如果在銃身加固四至五道橫箍,還可以起到防止爆膛的作用。作戰時只要點燃手銃藥室外面的引信(通常是左手持銃,右手點引信),彈丸會迅速射出來。但是,那時候的手銃還沒有準星及照門,因而射擊的準確度比較差,在不瞄準的情況下想射中目標主要是靠運氣了。朱元璋軍隊南征北戰,處處可以看到手銃的身影。

    其先進的裝備、編制、戰術,已經將亞歐各國遠遠拋在了後面。朱元璋首次使用火器作戰是在與張士誠爭霸的時候,當時朱元璋已經攻下集慶(馬上改名為“應天”),接下來便與盤踞在浙西的一代梟雄張士誠發生了摩擦。尋根究底,張士誠也是元末起義的群雄之一,他出身鹽販子,乘局勢動盪之機,崛起於江北淮東,不久渡江南下,佔領了以平江(今江蘇蘇州)為中心的浙西一帶地區,與隨後南下的朱元璋的根據地毗鄰而居。一山難容二虎,兩人由摩擦發展成大規模的武裝衝突,拼了個你死我活。

    1359年(至正十九年)2月,朱元璋的驍將胡大海向紹興發動進攻。

    防守紹興的是張士誠的手下呂珍,他率領守軍冒著槍林彈雨、以火筒(即火銃)、火箭、炮石從城上往下射擊。接著,他又出奇兵衝出城反擊,下令手下將士以數十條火筒對著目標同時開火。很明顯,這樣的齊射是一次性的,射完之後便難以為繼了,那時還沒有辦法保持連續射擊,做到用優勢的火力長時間地壓制對手。不過,火器在這次戰鬥中還是有成果的,胡大海的部將蔡元帥就在攻城時被守軍用火筒擊中而倒地不起。

    不久,胡大海也以牙還牙,使用了火筒、鐵彈丸、石炮等火器,在弓箭等冷兵器的配合之下進攻。最惹人注目的是,在這次攻城中首次使用了金屬彈丸鐵彈丸,這是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的。

    胡大海屢攻不下紹興,在反覆較量的過程中付出了一定的傷亡代價,只好撤走。在此戰中,雙方都不約而同在戰爭中動用了火器。但是火器還沒有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參戰將士也不懂連續射擊的戰術。

    朱元璋的軍隊用火器攻城,也必定會用火器守城,這叫“風水輪流轉”。1362年(至正二十二年)3月,張士誠令其弟張士信、呂珍率軍萬餘反擊朱元璋,包圍了諸暨,守將謝再興抵抗了29天之後,援軍胡德濟終於趕到了,並參與守城。當時到處傳聞朱元璋又派出了新的援軍,正在日夜兼程趕來。張士信、呂珍所部害怕遭到守軍與援軍的內外夾擊,從而軍心不穩。胡德濟、謝再興兩人決定乘隙出擊,他們事先讓將士們飽食一頓,等到夜深人靜之時,再令將士們一齊出城高聲吶喊,一邊敲鑼打鼓,一邊射擊銃炮,裝作又有大批援軍已經來到的樣子。張士信、呂珍果然大驚失色,爭路而逃,部屬自相蹂躪,慘敗而歸。

    這些戰例表明那時候已經在陸戰中廣泛使用火器,那麼在水戰中是否也使用火器呢?歷史記載朱元璋確實在水戰中大規模動用過火器,而且過程非常精彩,下面需要詳細介紹。不過,有膽量與朱元璋進行水戰的不是老對手張士誠,而是野心勃勃的陳友諒。

    陳友諒,沔陽人(今湖北仙桃),漁民出身,乘天下亂成一鍋粥的機會渾水摸魚,投靠湖廣起義軍徐壽輝部,用不了多久,他便削尖腦袋費盡心機鑽入了領導層,做了個領兵元帥。按照這個升遷速度順利地再發展下去,下一步就是弒主自立,另起爐灶了。1360年(至正二十年)閏五月,陳友諒經過精心策劃,殺死了徐壽輝,在長江邊的採石五聖廟中稱“帝”,國號“漢”,地盤橫跨湖廣、河南、江浙、江西的部分地區。但他還不滿足,企圖順著長江而下,一口吞併朱元璋。然而,驕兵必敗,漢軍在應天城下中計受挫,頂不住朱元璋強大的軍事壓力,接連丟掉了太平、安慶、江州,一直倒退回了武昌。

    陳友諒雖敗,但實力猶存,他利用朱元璋主力回師江北之際,在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4月頃巢而出,以號稱“八十萬”的水陸大軍包圍了重要的戰略樞紐鄱陽湖邊的洪都(今江西南昌),同時,順勢攻取了吉安、臨江、無為州。

    陳友諒這次出兵,成敗的關鍵在於能否迅速攻克洪都,龐大的漢軍水師經長江口集結在鄱陽湖,參與進攻洪都。這支水師有豐富的攻堅經驗,但他們不是憑著當時的先進武器火器來攻城,而是靠鉅艦。鉅艦攻城不是天方夜潭,例如1360年(至正二十年)閏五月,陳友諒在進攻長江邊的太平城時,動用鉅艦乘水漲之機緊挨在太平城西南邊的牆垣而停泊,就這樣,一群群的水兵們輕易地從高大的艦上躍上城牆,一舉破城。

    漢軍的鉅艦高數丈,上下分成三層,樓層與樓層之間互相聽不見說話,每一層都放置了走馬柵,可容得下三千餘人。這一刻,陳友諒打算故伎重施,力圖以鉅艦強行停靠在鄱陽湖邊的洪都城牆,再重演攻克太平的一幕。誰知,鉅艦怎麼也靠近不了城牆,原來朱元璋吸取了太平之敗的教訓,事先已經將俯瞰湖泊的城牆重新改建,向後移了三十步。

    鄱陽湖裡的漢軍水師面對著可望而不可及的城牆,只有乾瞪眼的份,沒辦法,只好以步兵強攻了。漢軍步兵攜帶著箕形的竹盾登上岸,螞蟻一般地向洪都城撫州門湧來,有幾處城牆在這些人不惜代價的進攻之下坍塌了,城池眼看就快要失守。在這個關鍵時刻,洪都守將鄧愈率領的軍隊拿著火銃,及時出現在城牆破損口處,將所有的火力都集中在這裡,立馬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疲憊的漢軍,其竹盾在防備利箭與石塊時已經疤痕累累,現在難以再防備火銃射出的如電光石火般迅速的彈丸,只好暫時撤退回去了。

    鄧愈抓緊時間,在城牆的破損之處堅立起一排排的木柵。漢軍不甘心功虧一簣,又瘋狂地撲上前去,踏著屍體來爭奪,守軍只好一邊用火銃射擊,一邊立柵。連洪都城裡最大的官都督朱文正也親自趕來督戰,經過一個通宵的戰鬥,終於擊破漢軍的騷擾,築好了排柵。不久,守軍又在新城門一帶打敗了漢軍。

    洪都守軍既然已經使用火器,攻城一方理應同樣用火器還擊。可是,漢軍在隨後發動的攻勢中仍然主要依靠冷兵器,這說明他們裝備的火器不多,歸根結底,是陳友諒漠視火器,根本沒有大量使用這種新武器的意識。

    漢軍接連攻城失利,便重新補充竹盾等攻城器械轉而進攻水關,企圖破柵而入。他們抓住守軍的火銃裝填彈藥時比較慢,不能夠快速地長時間連續射擊這些弱點,不顧性命,一波波地湧來。城內,都督朱文正果斷下令將士們用長槊伸出木柵外面,不斷刺殺密集而來的敵人。柵外的漢軍沒有退縮,前面的人大膽地伸出手來搶奪長槊,後面的人繼續突進。朱文正見形勢不利,立即要求守軍改用鐵戟、鐵鉤向外猛刺。這些武器的槍尖旁邊都有橫向伸出的鐵鉤,難以用手搶奪。伸手搶奪的漢軍全部被鐵戟及鐵鉤劃得鮮血淋漓,肉沫橫飛,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之下又一次退了回去。

    就這樣,洪都守軍在守城的85個日日夜夜裡,不知擊退了多少次漢軍的進攻,終於盼來了援兵。

    朱元璋知道洪都被圍的訊息之後率領主力從江北迴師,糾集了20萬大軍趕來增援,同年7月,到達長江至鄱陽湖的入口,首先部署軍隊封鎖了這一帶,再浩浩蕩蕩地開入鄱陽湖。陳友諒不得不解除對洪都的包圍,轉而全力對付朱元璋。

    漢軍的戰艦首尾相連,全部塗成了紅色,分為大、中、小三種,大艦可容3000人,中艦可容2500人,小艦可容2000人。朱元璋的戰艦則是白色的,缺點是比較小,優點是機動靈活。

    雙方水戰的戰術既有共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共同之處是他們都鼓勵“接舷戰”。所謂“接舷戰”,是指雙方的將士在戰艦靠近時進行白刃戰。不同之處是漢軍的戰艦巨大,可以在水戰中橫衝直撞,力圖將對手的小艦撞毀擊沉;而朱元璋軍隊的小艦反應敏捷,擅長使用各種火器發起攻擊。

    朱元璋的水師裝備了大量火器,主要有火銃、大小將軍筒、大小鐵炮、大小火槍、火箭、神機箭、火蒺藜以及燃燒性火器“沒奈何”等。下面先對槍炮等管形火器的效能作一介紹:

    火銃,一般是指盞口銃或者碗口銃。盞口銃因銃口形似酒杯而得名。碗口銃因銃口形似大碗而得名。古人有意擴大這些銃的銃口是為了減小膛壓、防止爆膛。這兩種銃的結構差不多,炮身分為四部分,分別是盞口形(或碗口形)、前膛、藥室及安裝炮架的尾銎。從儲存至今的一些小型碗口銃來看,其長度約為31.5至52釐米不等、口徑為10釐米左右、重約8.35至26.5公斤。而有些大型的碗口銃炮,其長度約為63釐米、口徑約為23釐米、重量為73.5公斤左右。值得一提的是,那時候的人還沒有將銃與炮明確區別開來,所以盞口銃與碗口銃有時又可以用來代表盞口炮及碗口炮。

    古人為了讓各種火器連續射擊,想盡了辦法,其中之一就是對軍械進行改革,以碗口銃為例,這類火器後來被裝上了特製的炮架。所謂特製炮架,是在一張凳子上面鋪塊木板,再把兩門碗口銃分別嵌入這塊木板的頭尾兩端,另外木板的中間還有一個活動軸子,這個軸子可讓木板自由轉動。在作戰時,當木板頭端的銃射擊完畢後,便利用軸子將木板向後作180度的轉動,讓木板首尾倒置,再發射尾端的銃。經過這樣的改裝,碗口銃便能夠在短時間內連射兩次了。然而,連射兩次之後勢必又要暫時停頓下來,重新裝載彈藥,還是達不到長時間快速地連續射擊的效果。大小將軍筒,即是大小將軍炮,因威力比較大,因此冠以“將軍”之名。根據儲存至今的一種大將軍炮,炮身長約80釐米、口徑22釐米、重34.8公斤;另一種小將軍炮長約55釐米、口徑7.3釐米、重約20公斤。

    大小鐵炮,炮型類似於將軍炮,元代的炮多用銅來造,後來進一步發展為鐵製,僅就成本而言,鐵炮比銅炮便宜得多。古代最先使用鐵炮的是朱元璋軍隊,根據儲存至今的文物,大鐵炮的炮身長約100釐米、口徑21釐米、尾長10釐米。在這裡要指出的是,這類炮為長條形的直筒狀,炮口不再好像盞口炮及碗口炮那樣呈喇叭狀敞開,因此比盞口炮及碗口炮的膛壓要大,射程更遠。為了防止爆膛,炮管外面有四五道箍,兩側還各有一根炮軸,方便運輸。

    上述所有的槍炮全沒有準星及照門,不能精確瞄準射擊。不過,這些槍炮在近距離發射時還是很容易射中漢軍體形超級巨大的戰艦。

    朱元璋的軍隊除了管形火器之外,還有用來焚燬對手戰艦的燃燒性火器。例如:

    火槍,是指在冷兵器長槍的槍頭一側綁上一兩個火藥噴筒,筒子外面有引信,點燃引信之後,筒子噴出火焰,可達幾丈遠。

    火箭,是在箭鏃的側邊綁上火藥筒,筒後有引信,點燃引信,筒裡的火藥燃燒噴射,產生反作用力推動火箭射向目標。

    神機箭,屬於多發性齊射型火箭,在一個大竹筒內裝入兩至三支箭,每支箭的箭桿上都綁著火藥筒,筒外面有引信,點燃引信,射程可達百步之外。

    火蒺藜,一般為圓形,還有數個凸起的角形器,體內裝有火藥,體表開有一個小口子放置引信,點燃後即可爆炸。

    最後說明一下燃燒性火器“沒奈何”,這種火器的製法是先把火藥及各種武器放在蘆蓆裡面,將蘆蓆捲成長7尺的圓狀,再糊上一層紙或布,外面有引信。將它用繩子綁在竹竿中,懸掛於船的頭桅之上,當碰到敵船時,便點燃引信,斬斷懸索,讓“沒奈何”落入敵船中爆炸,引發熊熊烈火。

    朱元璋的軍隊為了讓各種火器長時間快速地連續射擊,想盡了辦法,他將各種槍炮與弓弩等遠端冷兵器組成幾層疊陣,輪番射擊;又將舟師分為11隊,每隊均配備了槍炮與弓弩,排列為幾層,作戰時,先發射槍炮、再發射弓弩,以此達到快速地連續射擊的效果。當靠近敵舟時,則用冷兵器展開白刃戰。

    朱元璋將各種冷熱兵器放在同一個陣中協同作戰,也算是一個史無前例的進步,但是,稍微不足之處在於這一種疊陣裡面,槍炮是與弓弩等冷兵器混合在一起輪流射擊的,那時還未能做到僅僅只讓槍炮等火器組成疊陣輪番射擊。儘管如此,一支軍隊擁有這麼多的火器及新穎的戰術,肯定會在水戰時佔了上風。

    兩軍開戰,首先在鄱陽湖中的康郎山交鋒。戰前,朱元璋告誡將士們要注意服從命令,那麼,用什麼來傳達指揮訊號呢?白天是用旗幟、晚上用燈籠、遠處聽信炮、近處聽金鼓。開戰之後,朱元璋的部下徐達奉命帶壯士闖入敵陣,殺敵1500人。雙方水師如犬牙交錯般混戰在一起。另一將領俞通海乘風發射火炮,焚燬漢軍艦隻20餘艘。出乎意料的是,隨著風向的改變,火勢竟然向徐達的舟師中蔓延過來。後來徐達在援兵的幫助下,撲滅了火,擊退了漢軍。最驚險的是,朱元璋的樓船在這次混戰中因遭到漢軍的堵截而一度擱淺,幸好部將及時趕到而安然無恙。

    首戰結束,朱元璋基本上已經摸清了陳友諒水師的底細,他克敵制勝的信心十足,甚至放心地命令徐達率領部分將士離開鄱陽湖,返回應天,防止張士誠等人趁火打劫。

    兩軍在湖中擇日再戰。朱元璋親自佈陣,利用小船靈活的優勢圍繞著漢軍的鉅艦進退自如,輪番進攻。漢軍戰死及溺斃者無算。同時,朱元璋軍隊的傷亡也很嚴重,例如院判張志雄因所乘的船隻折斷了桅杆而失控,他為了避免被手持鐵鉤攻到面前的漢軍活捉,毅然自刎。最奇怪的是一位名叫丁普郎的將領,死時身上有數十個傷口,他那失去了腦袋的身體仍然扶持著兵器擺出戰鬥姿勢,屹立不倒。一連數天,激烈的戰鬥一直在進行著。不知不覺間竟然吹起了東北風,朱元璋不失時機,指揮敢死隊員,駕駛著七條裝滿火藥與蘆葦的船隻(船中還放滿了身披盔甲、插上兵器的稻草人,偽裝成進攻的模樣),闖進漢軍的水寨,焚燒了數百艘首尾相連的艦隻,還燒死了陳友諒的兩個弟弟及一批將領,朱元璋軍隊乘勝追擊,斬首2000餘級。就這樣,鄱陽湖上殺聲震天,雙方全都打紅了眼,屍浮水面,血染湖赤,便宜了水中的魚蝦鱉蟹。朱元璋的軍隊經常駕駛著白船,滿載著銃炮弓弩、輪流仰射漢軍高大而轉動不便的紅船。經過反覆較量,漢軍形勢漸漸不利,欲退往鞋山(今大孤山),但遭到朱元璋水師的阻擋,陳友諒只得斂軍自守,高掛免戰牌,不想再戰。

    至此,戰局逐漸明朗,朱元璋突然在夜間將水師移至左蠡(今江西都昌縣西北),漢軍發覺之後,也跟著將水師移泊瀦磯(今星子南70裡),雙方相持數日。陳友諒軍心不穩,兩員得力大將在此期間投降了朱元璋,朱元璋乘機派軍隊加強封鎖鄱陽湖至長江的出口,力圖扼住陳友諒的歸路,並出兵攻克了蘄州及興國兩地,俘獲了數十艘鉅艦。

    成了甕中之鱉的陳友諒,糧食基本已經吃完,只好出動五百艘艦隻前往湖畔的都昌搶掠,剛搶了一點糧,還沒來得及分吃,不巧又被洪都的朱文正秘密派出的軍隊放火燒光了。

    窮途末路的漢軍,只能孤注一擲,準備發起攻擊,企圖突出朱元璋軍隊封鎖住的長江口。最後決戰的時刻來臨了,朱元璋下令將所有戰艦的門釘死,樓船也要撤掉上下的梯子,使參戰將士毫無退路,他又搶先發動攻勢,命令士兵們順著西風出力搖擼,使艦隊好像山洪爆發一樣飛速向漢軍水師衝了過來。當朱元璋軍隊的白船距離漢軍的紅船300步左右時,便開始用遠端兵器進行投射,越接近時火力越猛烈,各種火銃、將軍筒、弓箭,甚至標叉等輪番交替而上。火力處於劣勢的漢軍,有的以板牌遮身,有的伏下,有的躲藏起來,有的轉身逃跑

    36天的鄱陽湖大戰,以朱元璋獲勝而告終,但朱元璋沒有鬆懈,對漢軍殘部進行窮追猛打,包圍了武昌。1364年(至正二十四年)2月,陳理投降,漢亡。同年,朱元璋回到應天,自立為吳王。

    鄱陽湖之戰,朱元璋恐怕動用了數以千計的火器參戰,不過具體資料現在已經難以考究了。而有確切資料證明朱元璋一次動用數以千計的火器參戰的戰例,則是發生在鄱陽湖之戰結束五年後的的平江(今江蘇蘇州)之戰。平江是張士誠的老巢。朱元璋消滅了陳友諒的勢力之後,將矛頭轉而對準了張士誠,決定新賬舊賬一起算。

    1365年(至正二十五年),朱元璋任命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手,率兵20萬,橫掃了張士誠在長江以北的地盤,接著主力回師渡江南下,在江南各部的配合下,攻克湖州、杭州等地,經南潯、吳江而兵鋒直指平江。

    同年11月25日,徐達在平江城南鯰魚口擊敗張士誠部將竇義,而向平江進軍的另一將領康茂才也在尹山橋擊敗了張士誠的軍隊,並燒燬其千餘艘戰艦及一批物資,從而形成了對平江的合圍,揭開了此戰的序幕,漫長的戰事一直持續到1366年(至正二十六年)。

    張士誠不甘束手待斃,督兵從平江城的一個城門婁門出擊,雖然沒有成功,但是卻用箭射死了徐達轄下將領武德衛指揮副使茅成。

    戒備森嚴的平江城難以驟然攻下,徐達明智地選擇長期圍困的辦法,他親自駐軍於平江的葑門之外,而命令轄下將領常遇春駐軍於虎邱(今吳縣西北)、郭子興駐軍於婁門、華雲龍駐軍於胥門、湯和駐軍於閶門、王弼駐軍於盤門、張溫駐軍於西門、康茂才駐軍於北門、耿炳文駐軍於城東北、仇城駐軍於城東南、何文輝駐軍於城西南。各路兵馬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圍城的部隊共有48衛,每一衛大約5000人,裝備了大、小將軍筒50餘座,另外還有5座襄陽炮(前文提到過的一種配重式拋石機)、50座七梢炮(一種靠人力發射的拋石機)。這說明,48衛的將士總共擁有2400多門大、小將軍筒,這一大批火器將在240多座襄陽炮以及2400多座七梢炮的協助之下向敵人發起攻擊。

    徐達又下令在城的四周崛地,挖起了互相連線的長壕,並築起了很多堡壘。同時,搭起了高達四丈、分成三層的敵臺,每一層都安置著弓弩、火銃,還可以從最頂層往下觀察城中往來的男男女女。將士們把數以千計的攻城器械佈置在城的周圍,日夜轟個不停,銃炮之聲不絕於耳,把平江城轟了個千瘡百孔。然而,那時候的火器還沒有擊塌城牆的能力,它們主要的任務是對城上的守軍進行火力壓制。

    在平江被圍困期間,周圍的松江、嘉定、大倉、崑山、崇明等城先後投降了朱元璋。可是,松江府投降之後不久,以豪紳錢鶴皋為首的舊勢力對徐達清查田地、徵磚築城的戰時經濟政策強烈不滿,他們勾結張士誠的舊部舉行暴動,聚集了3萬餘人,殺掉了朱元璋派駐在松江府的守臣苟玉,還使人率領數千艘小船前往平江求援。

    葛俊奉徐達之令平亂,與錢鶴皋的暴動隊伍在一個叫“連湖蕩”的地方

    1368年(洪武元年),朱元璋正式稱帝,國號“大明”,朱元璋也就變成了明朝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此前一年,他為了謀求統一天下,已經著手發動結束分裂的戰略攻勢,同時四面出擊,命令湯和為徵南將軍、吳禎為副將軍,討伐江浙的方國珍;命令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北伐中原;命令胡廷瑞為徵南將軍、何文輝為副將軍,奪取福建;命令湖廣行省平章楊、左丞周德興、參政張彬奪取廣西。其中,北伐中原的徐達,總兵力為25萬,是全面攻勢中的重中之重,所面對的對手包括元朝的政府軍以及實力雄厚的軍閥王保保、李思齊、張思道等。

    徐達、常遇春等將士經過三四年的奮戰,一舉佔領了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等地,殲滅了主要對手王保保、李思齊、張思道等人的主力,元朝的末代皇帝元順帝被迫逃往塞外,不久死於痢疾,元朝滅亡。

    在這裡有一個問題,就是明軍在北伐作戰中,槍炮發揮了多大的作用?事實的真相令人失望,槍炮的作用並不大,因為這些火器,過去主要用於攻城、守城及水戰,在北方的平原,進行大規模的野戰還是要靠冷兵器。

    這段期間,明軍在野戰時的遠端兵器主要使用弓、弩。例如1373年(洪武六年),朱元璋要求將領在訓練時,用弓射出的箭要到160步(古代1步大約等於5尺,明制1尺相當於公制31.10釐米,160步即248米左右),而士兵的要求就低一點兒,但也要達到120步(186米左右);另外還要射得準,要在50步(77米左右)之內射中靶子。至於弩,要求也很嚴格,例如,蹶張弩射出的箭要達到80步(155米左右),同樣要在50步(77米左右)之內射中靶子;而劃車弩射出的箭要達到150步(233米左右),也要在50步(77米左右)之內射中靶子。

    顯然,明軍在北方不大量使用槍炮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射程比不上弓弩,理由是當時的槍炮還比較落後,使用的主要是石彈與鐵彈,通常彈丸要比口徑小得多,點燃火藥發射時會洩氣,對射程有不利的影響;而同時發射多枚小彈丸時,每個小彈丸底面承受的壓強不一樣,導致射程也不一樣。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槍炮在實戰中還沒有使用“木馬”。木馬是一種放置在火藥與彈丸之間的附件,它由硬木製成,塞入管形火器藥室裡面能夠壓實火藥。而且大小與口徑差不多,發射時木馬底面承受的壓強一樣,還能防止洩氣,所以會增加射程。這東西要等到朱元璋的兒子朱棣在位時才出現。

    那麼,是不是明軍在北方作戰時沒有用過槍炮等火器呢?不是的,例如1369年(洪武二年),徐達派遣薛顯、韓政攜帶火器到山西平定各處地方勢力修築的山寨(相當於一個個獨立王國),他們在進攻尾尖寨時就使用了包括將軍筒在內的一些銃炮。

    明軍大規模動用火器進行精彩的野戰,是在基本平定北方之後的統一四川之戰。當時,四川有一個國家叫夏國,創始人叫明玉珍,隨州(今湖北隨縣)人。中小地主出身,於元末天下大亂時歸附了義軍領袖徐壽輝,憑著戰功升做了統兵大元帥,帶兵打下四川,形成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後來,明玉珍知道徐壽輝被弒殺後,拒絕聽命於篡位的陳友諒,並在1362年(至正二十二年)在重慶稱帝,國號“夏”,這人在5年之後死去(時年36歲),由兒子明升繼位。

    1371年(洪武四年)春,朱元璋致書夏國領袖明升,要求借道四川征討雲南。明升拒不聽命。朱元璋於是以此為藉口討伐四川,他兵分兩路:一路叫做“東路軍”,由中山侯徵西將軍湯和、江夏侯左副將軍周德興、德興侯右副將軍廖永忠、滎陽侯楊、都督僉事葉升等率領京衛、荊、湘水師,經天險瞿塘關進軍重慶;另一路又叫“北路軍”,由潁川侯前將軍傅友德、濟寧侯左副將軍顧時、都督僉事何文輝等率領河南、陝西等步騎大軍,從秦隴進軍成都。

    湯和等東路軍連取龍伏隘、溫陽關,沿途還掃蕩了歸州、桑植等地的一些地方割據勢力的山寨,浩浩蕩蕩地向瞿塘關前進。瞿塘關在長江三峽中,地勢雄偉險峻。兩岸是高山峻嶺、懸崖峭壁,中間的滔滔大江在深谷裡日夜奔流。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明升命令主力扼守此地。他們在瞿塘關佈置了三道工事:

    第一道工事是鑿開兩岸石壁,用繩索橫貫南岸與北岸,製成懸掛在半空的橋,橋上面再鋪上木板,佈置著鐵銃、炮、石、木杆等武器,形成了居高臨下的火力網。這樣的橋名叫“飛橋”,共有三道。

    第二道工事是在兩岸佈置大炮。

    第三道工事是用鐵索攔截江口。

    如果敵人的水師從瞿塘關畔的長江駛過,首先,正面會遭到鐵索的攔截,其次,頭頂會被空中的飛橋射出的彈丸炮石所擊,最後兩側還會遭到大炮猛轟。這麼厲害的立體的火力,讓此地變成了鬼門關。

    明軍東路軍從這一年的3月起向瞿塘關發動進攻,一直到6月為止還是不能前進一步,無奈只得暫時退兵返回歸州休整。

    然而,夏國將主力集結在東線的瞿塘關,北面的防務就不可避免地變得空虛。由於這個原因,傅友德的北路軍進展神速,他一路凱歌,經過陳倉、階州、文州,攻取青川果陽關,渡過白水溝,連克江油、彰明、龍州、綿州,向成都進軍。不料,卻被波濤洶湧的漢水阻止了,傅友德立即砍伐樹木,製造百餘艘船隻,準備搶渡,並製造了數千個木牌,上面寫著攻克階州、文州的日期,投入漢水之中,希望這些木牌能夠乘江水暴漲之機順流而下,匯入長江,流經瞿塘,從而達到與東路軍的水師互通訊息的目的。

    話說東路軍的水師正巧在這時捲土重來,從歸州出發,駐紮於大溪口,先頭將領廖永忠在江水中撈到木牌,知道北路軍進展飛速,士氣大震,於六月初七自百鹽山、紙牌坊、溪徑擊破守軍,重新推進到瞿塘關。

    這時瞿塘關的兵力已經大不如前了,因為成都受到明軍北路軍的威脅,明升不得不從南線調動瞿塘關主力回援。

    廖永忠決定智取瞿塘關,他暗中命令數百名壯士,身披著青蓑衣等偽裝,攜帶乾糧、水筒,並抬著小船,翻山越嶺,秘密繞到瞿塘關的後面,潛伏在碧綠的茂林中,準備約期夾擊瞿塘關守軍。

    總攻的時刻到了,廖永忠首先一舉攻克瞿塘關陸寨,同時進攻水寨。明軍水師的戰船皆裹著鐵皮,船上的將士發射火筒、火炮,冒著頭頂上彈丸、利箭、石塊的威脅,擊斷了橫貫長江的鐵索。這時,數百名壯士已經從上流揚旗鼓譟而下。瞿塘關守軍遭到兩路夾擊,大敗而逃,守將鄒興被火箭射死。懸掛在半空的三道“飛橋”,也徹底毀於戰火。

    明軍乘勝攻克夔州,不久,中山侯湯和率陸師趕到,明軍水陸兩路並進,準備會師於重慶。他們沿江而上,所過州縣紛紛歸附。當明軍到達銅鑼峽(今巴東附近)時,坐鎮重慶的明升見大勢已去,心裡盤算著準備投降。22日,湯和至重慶,與廖永忠會師,一起接受明升投降,並使人持書前往繼續抵抗的成都,勸諭守將歸附。

    再說北路軍傅友德渡過漢水攻克漢州之後,回師平定了夏國殘餘部隊在文州的暴亂,延誤了時間,直到7月份才到達成都。守臣戴濤、向大亨決定在城外佈陣,與遠道而來的明軍接戰。

    成都守軍的陣前排列著以大象為坐騎,全身披掛盔甲的勇士。明軍前鋒指揮李英率部用弓箭、火器向前突擊,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野戰。明軍在野戰中布的陣,應該就是鄱陽湖之戰中使用過的疊陣,即將部隊分為幾層,每層均配備了弓弩與火器,輪流發射。區別在於鄱陽湖之戰是水戰,這次是陸戰。

    大象體形龐大,在野戰中很容易成為銃箭的靶子,這牲畜一旦受傷便轉身四處亂撞、左衝右突,從而直接導致成都守軍的陣線崩潰,被迫撤回城裡。而明軍統帥傅友德也在戰鬥中被亂箭射傷。

    這時,明升在重慶投降的訊息傳到了成都,成都將士皆無鬥志,第二天便嚮明軍投降,至此,四川正式歸明。四川之戰,東、北兩路明軍均使用了大量火器。那麼,明初的明軍究竟裝備了多少火器呢?可以參考一下1380年(洪武十三年)明政府的規定,每一個100多人的“百戶”,要有十人使用火銃、20人使用刀牌、30人使用弓箭、40人使用長槍。按照這個比例,火銃佔了“百戶”這個明代基層軍事單位武器裝備總數的十分之一。通常,由若干個“百戶”組成“千戶所”,再由若干個“千戶所”組成“衛”,衛所分駐各地(每一個衛一般有5600人、每一個千戶所一般有1200人)。據史籍記錄,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明軍大約有121萬餘人,那麼,理論上應該有11萬左右的將士裝備了火銃。然而,1380年,火銃佔了“百戶”武器裝備總數的1/10,並不等於1392年“百戶”裝備的兵器比例仍舊是1/10,估計可能早已經超過了1/10。為什麼?因為明軍在其間的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終於有能力用槍炮進行連續射擊了這件事造成的直接後果必然是在軍隊中增加槍炮的裝備數量。

    明軍首次用槍炮進行連續射擊的戰鬥,是發生在什麼地方呢?這要從朱元璋出兵雲南說起,1381年(洪武十四年),傅友德、藍玉、沐英等將領率30萬大軍,從湖廣、四川等地兵分兩路進入雲南,一路上勢如破竹,迅速攻克了昆明,故元宗室梁王自殺。接著,他們又順利攻取了大理,並設立土司等管理機構,招撫諸少數民族。雲南平定之後,傅友德、藍玉班師回朝,沐英奉命率領數萬將士鎮守邊疆。沐英是朱元璋的養子,理應肩負重任。

    但是,雲南的一些少數民族卻叛服無常,與駐防明軍時有衝突。沐英為了鞏固統治,非常注重加強防務。他針對雲南位於邊陲的複雜地理環境,從楚雄至景東,平均每一百里佈置一營,作好了軍事鬥爭的準備。

    山雨欲來風滿樓,當時駐防明軍與地方土著“麓川平緬軍民宣慰使司”首領思倫發的關係比較緊張。朱元璋在1387年(洪武二十年)叮囑沐英要抓緊時間,日夜搶修工事,以防萬一,尤其是金齒、楚雄、品甸以及蘭蒼江中道等要塞,不但要城高壕深,而且還要在四周佈置粗大的排柵。他還特別交代,在每一個要塞裡都要配備大量火銃,數目可以是一兩千支、也可以是數千支。最後,他還要求雲南製造火藥的工場,連晚上也要加班生產,以備不時之需。其實,洪武年間的火器最初是由中央政府專門負責製造的,那時製造火器的機構先後有寶源局、軍器局、兵仗局以及鞍轡局,同時還禁止製造火器技術的外傳以及販賣製造火藥的原料,後來因為邊陲未靖,戰亂還時有發生,所以因時導勢,允許一些邊鎮自行製造。

    從朱元璋的指示中可以看出,雲南的明軍,在某些軍事據點佈防時,動用了數以千計的火銃,這也是前無古人的創舉。

    1386年(洪武十九年),明軍與思倫發在雲南景東地區爆發了衝突,並逐漸升級為大規模的激戰。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正月,思倫發又開始了蓄謀已久的進攻,他的軍隊來到摩沙勒安營紮寨。沐英指揮命令寧正率部前往應戰獲勝,斬首1500人。

    思倫發吃了虧,不肯就此罷休,在3月份重新進犯,親自帶領號稱“30萬”的大軍發動了規模宏大的進攻。邊陲的軍事要地定邊(今雲南南澗)告急,沐英反應迅速,帶著3萬餘騎兵從雲南府(今雲南昆明)出發,日夜兼程,經過15天的強行軍,到達前線,與思倫發對峙。戰爭迫在眉睫,硝煙味越來越濃。

    沐英的騎兵裝備了大量火器,主要是手銃與神機箭,不過,大型火炮就比較少,原因是騎兵在強行軍時不方便攜帶。而思倫發的軍隊雖然沒有火器,卻有100多隻大象配合作戰。

    戰鬥開始了,明將都督馮誠以300騎兵出陣挑戰,思倫發則以1萬人蜂擁而來應戰,前面還有30只大象正闊步向前邁進。

    明軍當然不會被大象嚇倒,他們過去在成都有過與大象作戰的經驗,對付這種龐然大物是胸有成竹的。雲南前衛指揮張因等50餘名騎兵,在打頭陣時連發弓箭,射中一隻大象的左膝及脅部。乘這隻大象負傷倒地之機殺死了騎在象背上的敵人,並一鼓作氣,殲敵百餘人,捉獲一隻大象而還。

    事實證明,思倫發的大象戰鬥力並不強,可是,兩軍主力在第二天正式決戰時沭英仍然不敢輕敵,他將陣前的將士分為三個行列,每個行列都配備著火銃、神機箭,等到思倫發軍隊捲土重來時,首先由第一行發射,當第一行射擊完畢,則轉身退到第三行之後,重新裝填彈藥及箭,作好再次射擊的準備;同時,第二行立即前進到原先第一行的射擊位置上,繼續射擊。以此類推,便可以達到連續射擊、用火力壓制對手的目的,說白了,這其實就是疊陣。疊陣是中國古代戰爭常用的陣,一貫以來都是用弓弩排列成行進行輪番射擊。而朱元璋在鄱陽湖之戰已經使用過類似的戰術,不過,那時候是弓弩與槍炮等冷、熱兵器混合作戰,而現在已經發展到全部動用火器作戰了。

    思倫發沒有吸取首戰受挫的教訓,再戰時依舊驅趕著大象往前衝,那些參戰的大象,全部披掛上鎧甲,背上安置著由欄杆與盾牌組成的“戰樓”,“戰樓”之中坐著指揮步兵進攻的將領。大象的兩邊腰脅部還分別懸掛著兩個竹筒,裡面插著格鬥利器短槊,可以讓將領隨時抽出來從上往下刺殺。當這些大象闖到陣前,明軍便開始輪番射擊。當時,全軍分為三隊,都督馮前領前隊,都督同知寧正領左隊,湯昭領右隊。將士皆奮勇作戰,火銃、神機箭等火器射擊時發出的霹靂響聲在山谷中迴盪著,那些大象成了活動靶子,根本沒機會突破明軍的戰陣,沒多久便落荒而逃。沐英指揮張因、千戶張榮尾隨追擊,至其營寨,縱火焚燒,煙焰漲天。然而,思倫發的主力還在,激烈的戰鬥仍然持續著。

    明軍的疊陣,需要每個佇列都一絲不苟地互相配合,才能達到連續射擊的效果,假如個別將士因為臨陣產生怯意而手忙腳亂,甚至退卻時,那麼就會使疊陣的射擊突然中斷,讓敵人有機可乘。

    思倫發手下有一名叫做“昔剌”的元帥,異常驍勇善戰,這人拼命地向著明軍左隊猛打猛衝,左隊的將領寧正抵擋不住壓力,稍為退卻。正在山岡後面督戰的沐英,無情地派人撥刀騎馬飛馳而下,準備執行軍法。寧正見勢不妙,連忙轉身重返前線,繼續參加戰鬥。

    沐英治軍,紀律嚴明,如果手下將領膽敢在戰鬥中擅自退卻,下場就是立即掉腦袋。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思倫發的軍隊傷亡已經非常嚴重,連元帥刁斯郎等人也身中百餘箭而死,可是他們怎麼努力也突破不了明軍按步就班連續射擊的疊陣,結果慘敗而回。明軍跟蹤追擊,斬首3萬餘,俘虜萬餘人。那百餘隻象也有大半淪為了炮灰,死得很難看,身體上的箭密密麻麻,活生生變成了刺蝟;此外還有37只被俘虜。

    大獲全勝的沐英在此戰中解決了火器不能連續射擊的難題,這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從1359年朱元璋軍隊首次在作戰時用火器發射鐵彈丸起,直到1388年才有能力用火器連續射擊,前後經過了將近30年時間的摸索,才完成這個歷史性的跨越。

    30年時間似乎太漫長了,但這個問題的解決在人類歷史上卻是超前的,沐英領先了日本人一百幾十年,例如日本戰國時的名將織田信長,在1575年5月的長筱之戰中用3000名攜帶火器的槍炮手配置成連續射擊的三個梯隊(相當於疊陣),大勝軍閥武田勝賴麾下的精銳騎兵。

    沐英也比歐洲領先了200年左右,歐洲還要到16世紀末17世紀初,荷蘭士兵才按照尼德蘭總督莫里茨(Muritz)編寫的操典訓練,在訓練時分成幾排輪番射擊,這種戰術後來在歐洲比較流行,它與沐英的疊陣基本是一致的。

    這無可辯駁地說明了,元末明初,擁有大量火器的朱元璋軍隊,其先進的裝備、編制、戰術,已經將亞歐各國遠遠拋在了後面,那時的中國,是世界軍事變革的中心。

  • 2 # HK君

    明朝時期,西方的強國有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4國。

    中國當時和一些歐洲國家交戰過,比如與荷蘭。鄭芝龍以前是海盜,歸順南明政權時就與劉香、荷蘭人交戰過。鄭芝龍的兒子鄭成功就趕走了荷蘭殖民者,收復了臺灣島。

    明朝時期,中國吸收了大量西方先進的武器系統,特別是火繩槍與佛郎機、紅夷大炮等世界一流的火器。

    在軍事裝備上,中國與西方几乎是同步的。

    在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上,明朝與西方也是基本持平,雙方不相上下。不過,中國明朝的航海範圍還是隻有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一帶,很少去大西洋的。而西方人這時候以前縱橫四大洋了。

    其實,在18世紀英華人進行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之前,中國的軍事力量是可以與歐洲強國抗衡的,但是戰爭並不只是國家軍事實力之間的對抗,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

    簡單說吧,大家知道中國近代爆發過中法戰爭,中法戰爭的結果就是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

    也就是說,最終看政府如何,如果政府完全被腐朽的貪官汙吏佔據著,那麼即使再先進的武器,再強大的軍隊,也會失敗的。

    題主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

    是在創作穿越小說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代于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