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越來越沉靜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被迫流亡,途中,又累又餓,隨從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這個時候,隨從介子推躲在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重耳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後來,重耳知道肉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時,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成為了晉文公,即位後,晉文公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勸介子推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卻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拜訪介子推,但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一個人談何容易。這時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可惜大火燒遍綿山,也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眾人發現介子推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揹著老母親已經死了。晉文公見狀,大哭不止。裝殮介子推時,從樹洞裡發現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 2 # 志未央

    清明節,是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的陽曆四月五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有2500多年曆史了。民間有個關於清明節的傳說。傳說是這樣的: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隨臣找不到吃的,其中一個介子推從自己的大腿割下一塊肉,煮了肉湯給重耳吃。這一切隨後被重耳知曉,感動的流下眼淚。

    後面重耳做了晉文公,即重賞了隨他流亡的隨臣們,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便帶著母親去深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這個事後,羞愧難當,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深山樹林茂密,難於尋找。有人提議,從三面火燒,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深山。後來發現介子推揹著母親在火中被燒死了。

    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寒食節後一天便是清明節。

    以上只是傳說。清明節的名稱是與此時天氣物候的特點有關。“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講萬物開始生長,享受清潔明靜的空氣。

    清明節有了禁火冷食和祭掃墳墓的習俗。其中掃墓起源於戰國時期。到了秦漢,祭掃墳墓的風氣更盛。有《漢書》記載。到了宋元時代,清明節逐漸取代寒食節。到清明節這天,人們來到他們祖先的墳前表示悼念之情思念之心。緬懷故人,孝敬親長是美德,讓我們一起施行。

  • 3 # Molech天琦

    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 《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 宋人歐陽修謂:“五代禮壞,寒食野祭而焚紙錢。”(清趙翼《陔餘叢考》卷三十)換句話講就是寒食掃墓的習俗是從五代才開始的,而且這是禮制廢弛的結果。 《管子·輕重己》說:“以春日至始,數九十二日,謂之夏至,而麥熟。天子祀於太宗,其盛以麥。……以夏日至始,數四十六日,夏盡而秋始,而黍熟。天子祀於太祖,其盛以黍。……數九十二日,謂之秋至。秋至而禾熟。天子祀於太郊,西出其國百三十八里而壇,服白而才白,措玉惚,帶錫監,吹壎淡之風,鑿動金石之音,朝諸侯卿大夫列士,循於百姓,號曰祭月,犧牲以彘。……以秋日至始,數九十二日,天子北出九十二里而壇,服黑而*黑,朝諸侯卿大夫列士,號曰祭辰。” 《禮記·祭法》雲:“夫聖王之制祭祀也,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菑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這段話的大意是說,古代制定祭禮的原則是,只有為國為民作出了貢獻的人才能享祀。 《史記·周本紀》:“漢興九十有餘載,天子將封泰山,東巡狩至河南,求周苗裔,封其後嘉三十里地,號曰周子南君,比列侯,以奉其先祭祀。”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死而非其罪,秦人憐之,鄉邑皆祭祀焉。” 漢 王充《論衡·解除》:“祭祀無鬼神,故通人不務焉。” 唐 柳宗元《監祭使壁記》:“聖人之於祭祀,非必神之也,蓋亦附之教也。”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五回:“以上卿之禮,葬要離於閶門城下,曰:‘藉子之勇,為吾守門。’追贈其妻子。與專諸同立廟,歲時祭祀。” 中國古代宇宙觀最基本的三要素是天、地、人,《禮記·禮運》稱:“夫禮,必本於天,餚於地,列於鬼神”。 《周禮·春官》記載,周代最高神職“大宗伯”就“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禮”。 《史記·禮書》也說:“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為了銘記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天定為“寒食節”,每年這一天嚴禁煙火,只吃冷食。第三年寒食節,晉文公率群臣到介山祭,祀介子推,發現那株枯柳死而復活,便給那株柳樹賜名“清明柳”,規定從寒食到清明,人們都要祭,奠介子推。 以後漸將寒食節與清明相混淆,將寒食掃墓混為清明掃,墓,清明逐漸代替了寒食節。清明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家家蒸清明果互贈,不僅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寒食掃,墓的習俗至少在中唐時已經流行,根據是憲宗元和七年詔:“常參官寒食拜,墓,在畿內者聽假日往還,他州府奏取進止。”再往後,又有人注意到《舊唐書·玄宗本紀》裡“寒食上墓,宜編入五禮,永為恆式”的記載,便以寒食掃,墓始於盛唐玄宗時作為定論,如《湖廣志書》稱:“墓祭,士庶不令廟祭,宜許上墓,自唐明皇始。”這一結論影響很大,不少介紹清明掃墓的著述都予沿襲。 民間傳說中寒食掃墓的源頭,則有兩說。一說三國時諸葛亮治蜀,深得人心,但他去世後朝廷卻沒有為之蓋廟,於是百姓在寒食期間于田野道路上拜祭。其後朝廷自省措置不當,正式附祭諸葛亮於先祖(劉備)廟,但寒食野祭的風俗卻已經形成,並演變為各人祭掃先人的墳墓;另一說則稱寒食掃墓的習俗與寒食節同時形成於春秋時期,都因紀念隱士介子推而起。還有人認為,寒食掃墓來源上古先民在春分時祭祀高禖的習俗。高禖即高母,在人們只認其母,不認其父的原始社會,高母就是祖先。祀高禖就是祀祖先。而寒食節的原本節期就在二月下半月,在時間上與古時祀高禖的時節是一致的,故唐玄宗立寒食為祀祖節。後世寒食節縮減成最後三天或兩天,或者直接與清明節結合在一起,所以寒食掃,墓也就成為清明掃,墓了。 清明節與除、盂、九三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節日。在古代,清明還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要。寒食節主要節俗為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名。冬至亦是個別地域的祭祖佳辰。中國最早的春祭在寒食節,後來改為在清明節,現在北方部分地區仍然在寒食節祭祖,部份地區亦有在春分和秋分掃,墓,者。除夕、清明節、中元節與重陽節等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節日。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效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後來因與三月上已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唐書》記雲:“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宋莊季裕《雞肋篇》捲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錢掛於塋樹。其去鄉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於空中,謂之掰錢。而京師四方因緣拜掃,遂設酒撰,攜家春遊。”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郊遊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箇中國傳統節日,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為冬至之後106天,寒食節的後一天。節前節後掃墓活動可以延續半月之久。

  • 4 # 流蘇簪子

    今天氣溫陡然下降,天空飄著些細細的小雨,彷彿天公趕著氛圍迎來2018年第一個國假:清明節。在這個節日,許許多多家族的子子孫孫,無論身在何處,都會盡量趕回,舉行各種隆重的儀式,祭奠祖先、緬懷先人。誰家的祖墳前人多熱鬧,就說明這個家族子孫綿延旺盛,家風好,尊先人,懂孝道。清明節還是一個認祖歸宗,很多平時不怎麼見面的枝枝蔓蔓的小輩們聯絡的紐帶,在不經意的寒暄中,彼此打量著同是一個老祖宗下,誰誰更有出息。這個清明節呀,打我記事起,每年陽曆4月4-6日,年年是大事。

    要問這個重要的國假---清明節的起源,從現在往過去推,也應該是世世代代傳下來的一種祭祖的方式吧。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民間自然也仿效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那麼,為什麼要定在清明節呢,又有另外一種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

    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途中落難,差點餓死,一個叫介子推的大臣從自己的大腿割下一塊肉,煮了肉湯給重耳吃。後面重耳做了晉文公,要重賞介子推,而介子推卻揹著老母躲進了深山,不肯領賞。晉文公無奈下,命手下從三面火燒,想逼出介子推,結果,介子推始終沒有出來,揹著老母親在火中被燒死了。

    晉文公傷心欲絕,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禁火,人們只能吃寒食。而寒食節後一天便是清明節。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後來寒食節的習俗逐漸消失,掃墓這個習俗漸漸的演變成了清明節的習俗。

    這樣說來,晉文公是第一個清明節掃墓的人?介子推是第一個清明節被掃墓的人?

  • 5 # 敖漢人的生活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民間最重要的祭祀、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每年的陽曆4月4日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故有踏青節之說,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流傳至今。人們祭拜已故之人並不是迷信,是對親人的一種緬懷之情。

    清明日對酒 宋代: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 6 # 飛龍在天8

    清明節又叫寒食節、踏青節,據說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晉國國君的次子重耳為逃避國君寵妃的陷害,逃離晉國。一日,他們在山中迷了路,肚子餓的重耳便絕望地嘆到:“重耳餓死事小,只怕晉國的老百姓沒有好日子過了。”隨臣介子推一聽,想到重耳在落難時仍不忘自己的子民,將來必定是個賢明的君主,就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流亡了十九年後,重耳才回國並當上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裡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長出了翠綠的嫩條。晉文公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這一天定為清明節

  • 7 # 環水之島即為洲

    清明又叫踏青,據史料記載始於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清明、中元、寒衣是中國三大鬼節,清明是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主要為悼念亡人紀念先祖掃墓。

  • 8 # 魚兒讀書會擺尾

    “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濃睡覺來鶯亂語,驚殘好夢無尋處。”

    “殘杏枝頭花幾許,啼紅止恨清明雨。”

    又到一年清明時,北方多地下起了清明雨。但是這並不妨礙人們追思先人,所謂“清明無客不思家”:

    《廣東新語》記載廣州風俗:“清明有事先塋。曰拜清。先期一日曰剗清。新塋必以清明日祭。曰應清。”

    又有諺語稱:清明前掛金錢,清明後掛銅錢。清明前後半月,有習俗標插墳墓者。以紙錢飄掛,古稱寓錢,非金亦非銅,其曰金曰銅者,系乎其人之孝思也。掛在前,子孫殷勤依戀祖先,切切然有不敢或後者,孝思厚而足貴,其錢非金而是金也。掛在後,子孫怠緩不甚依戀祖先,几几乎若奉行故事者,孝思薄而不足貴,其錢非金而是銅也。“世族之祭掃者,於祭品之外,以五色紙錢製成幡蓋,陳於墓左。祭畢,子孫親執於墓門之外而焚之,謂之佛多,民間無用者。”

    說起來,清明節處於農曆三月之中,已經屬於春末了,江南有諺語稱“清明不拆絮,到老沒成器”,就是說到清明是天氣暖和了,已經不適合穿棉襖了,引申為要自小磨鍊自己,將身子打熬得堅韌,不要貪圖安逸舒適,否則難以成大器。

    但是“倒春寒”卻經常在清明之時發生。

    《戒庵老人漫筆捲五》就記載了一起明朝隆慶年間的“倒春寒”,因為氣溫驟降,還發生了凍死人之事:

    隆慶元年清明日,京師甚和暖,晚間風雪交作,寒冽異常。次日九門報城外凍死者一百七十人,崇文門下乘轎婦人母子俱死轎中,而轎伕亦死轎下。在京親見者歸說。

    成化六年庚寅二月二十八日為清明節,節後三日辰時,都下大風,從西北起,下雨如血,天色如絳紗,日色如暮夜,空中非燈燭不能辨,直至午未間,始開朗。後至隆慶元年丁卯二月十八日清明節,是日驟寒如窮冬,至晚大風雪,京師城內九門,凡凍死者一百七十餘人;崇文門下,肩輿中婦人並所抱孩子俱僵死,並輿夫二人亦僕,俄亦僵踞不復活。去成化凡九十八年,暮春有此異事,不知徵驗何屬。

    但是,只要記住看好氣溫,還是不妨礙清明假期出去玩耍的。在古代,清明節不只是祭祀先人的節日,還是一個出去踏青的日子,而且在這一天還有許多其他的活動:

    《廣陽雜記》永樂時。禁中有翦柳之戲。翦柳。即射柳也。陳眉公雲。胡人以鵓鴿貯葫蘆中。懸之柳上。射之。射中葫蘆。鴿輒飛去。以飛之高下為勝負。往往會於清明端午日。名曰射柳。

    唐時清明有拔河之戲,其法以大麻絙,兩頭各系十餘小索,數人執之,對挽,以強弱為勝負。時中宗幸梨園,命侍臣為之,七宰相、二駙馬為東朋,三相、五將為西朋。僕射韋巨源、少師唐休璟,年老無力,隨絙踣地,久不能起,上以為笑。夫此戲乃市井兒童之樂,壯夫為之,已自不雅,而況以將相貴戚之臣,使之角力仆地,毀冠裂裳,不亦甚乎?《秦京雜記》載寒食內僕司車與諸軍容,使為繩橛之戲,今亦不行。今清明、寒食時,惟有秋千一事,較之諸戲為雅,然亦盛行於北方,南人不甚舉也。

    唐制,清明拔河戲,踏青士大夫拜墓。

    唐制,上巳祓禊,賜侍臣細柳圈,雲:“帶之免蠆毒瘟疫。”今小兒清明戴柳圈,本此。周公制,上巳女巫禊於水上。鄭制,上巳溱洧祓除,秉蘭招魂續魄。

    《十六國春秋》:石勒下令寒食不許禁火。後有冰雹之異,徐元曰:“介子推帝鄉之神也,歷代所尊,未宜替也。”勒從之,令幷州復寒食如故。

    寒食:冬至後一百六日謂之寒食,以介子推是日焚死,晉文公禁火而志痛也。

    周制,季春雕卵鬥雞子,始為寒食戲。

    玄宗制,寒食鞦韆舞。

    後唐莊宗制,寒食出祭。

    唐制,清明取火以賜近臣。韓詩:“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 9 # 富春江翁

    清明節作為24節氣之一,最早的時候並沒有跟掃墓有關聯。

    因為在中國古代,只有貴族才有墓,老百姓並沒有墓,所以說,最初的清明節並不是掃墓的日子。

    後來封建等級不再那麼的森嚴,老百姓老百姓死後可以做墳,貴族可以做墓,清明墓祭是貴族活動,老百姓不用這權利。只能在家舉行家祭。墓祭分為春秋兩季,有春祈秋報之義。

    到漢代以後,墓祭在民間逐漸形成風俗,並且流傳至今。

  • 10 # 君君lvshi

    又叫寒食節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本為節氣名,後來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習俗才形成清明節的。 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拜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正確的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此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了!

    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基於上述意義,清明節因此成為華人的重要節日。

  • 11 # 遠牧天山

    清明節大約始於春秋時期,相傳是晉國的晉文公為了紀念曾割肉救他的介子推而設立的。介子推曾在晉文公逃難時,割下一塊大腿肉給快要餓死的晉公子重耳,也就是後來的晉文公。可是後來晉文公掌權後卻忘了介子推的割肉救主之恩,等到想起來想要報答介子推的時候,介子推因對晉文公這種忘恩之舉不滿負氣躲到了山裡去了。晉文公帶領眾臣進山遍尋不獲,這時有人出主意,在山的三面放火燒山,只留一面想著逼出介子推。結果,介子推是個很有骨氣的人寧死不受忘恩負義的人的好處,就和他母親一塊被燒死在了山裡面。後來,晉文公在他遺體裡發現了一封遺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晉文公悔恨交加,把介子推死後的當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祭奠又將寒食節後的第一天定為清明節。後人就在清明節這天祭祖,慢慢形成了一種民間風俗流傳下來,保留至今。

  • 12 # 孤舟釣江雪

    清明節又稱寒食節,起源於春秋時期,早期的清明節為表達對介子推的崇敬,在這一天是禁菸火的,並沒有在清明節祭祀的習俗。

    清明節祭祀是秦朝以後的事,唐代開始慢慢成為習俗,到了明清時期才真正在民間盛行。明代《帝京景物略》記載:清明節這天,男女都要掃墓,到了墓地,有跪拜祖先的,有憂思先人的,有為墳墓除草的,有在墳頭燒紙錢的。哭拜完也不直接回家,而是找一處青園,幾人相聚小酌幾杯。

    另據《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墳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器及剪草木,周祗封舒,剪除荊草,故稱掃墓。”

    自此,直到今天,中國一直有清明節掃墓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貢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今天,清明節的習俗也要與時俱進,站在環保的角度,更要倡導文明祭祀、節儉祭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阿方宮殿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