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28是前蘇聯時期研製的一款專用武裝直升機,它是蘇聯黃昏時期即將分本瓦解前的最後一代武直,也是迄今為止俄羅斯最先進的武裝直升機,為的是冷戰期間對標大名鼎鼎、綜合實力排名第一的美國王牌武裝直升機AH-64“阿帕奇”而生。本期影片就帶大家看看前蘇聯為了對抗“阿帕奇”研製的米-28到底有哪些值得稱讚的效能,又能否與公認的第一武直“爭光輝”?
具體一點來說,米-28是一型單旋翼帶尾槳縱列雙座全天候專用武裝直升機,因為它的各種結構佈局、作戰特點、搭配設計都跟西方,主要是美國的AH-64非常相似,所以被軍界許多人調侃成“阿帕奇斯基”。雖然說米-28跟AH-64相比,是能嗅到一絲相同的韻味,但它本身就是對標AH-64製作的,大同小異也是無可厚非,如果非要說毛子是抄襲老美就顯得有點牽強了,畢竟蘇聯還未解體前各方面實力是不虛美國的,在軍工製造水平上更有著切切實實的硬本事,要想把米-28這種蘇聯的首款專用武裝直升機造得好,借鑑一下西方的技術是理所當然的。
從總體的設計上來說,米-28捨棄了前身米-24的諸多設計,比如什麼氣泡形風擋、8人載運兵艙等,畢竟一個是多用型一個是專用型,區別大也是情理之中。米-28的最新型具備超負載能力,操控效能優越,就算你是技術不到家、操作不嫻熟的乘員也能輕鬆駕馭這個大傢伙,而且它的機動性也很不錯,突防能力和飛行速度都十分不俗,另外,現代化戰爭中強調的保護乘員安全性的問題米-28也有充分考慮,駕駛座艙和機載裝置都能抵禦大多數防空火力的攻擊,符合西方反坦克直升機的作戰標準。
外形結構來看,米-28機身長14.3米、寬1.75米,至旋翼頂部的高度可達4.81米,最大起飛重量在11200-11400千克左右。採用了串列/縱列的前後駕駛艙佈局,前駕駛艙是Navigator、後面則為駕駛員,各種平板隔板均採用了防彈玻璃設計;機身使用了傳統的全金屬半硬殼結構,主翼盒為輕合金材料、前後緣是複合材料;採用的單旋翼佈局,五片主旋翼槳葉的半剛性鉸接結構可達每分鐘242轉的速度,其他一些鈦合金防蝕條、單潤滑嘴設計都極大的提高了價效比,減少了維護成本。
動力系統上,米-28裝配了兩臺克里莫夫設計局製造的TV3-117發動機,每臺功率在1640千瓦左右,可支援米-28達到最大350千米的時速,巡航速度也能在每小時265千米上下。在1900升的最大油量狀態下能飛行470千米,續航時間2小時。最重要的是這兩臺發動機被安裝在機身兩側的短艙中,相隔的距離較遠,中間由一個減速器隔開,保障了單一發動機的工作,基本上不會出現一彈中兩機,一石得二鳥的情況,設計師們果然是一群“小機靈鬼”。
武器配置方面,米-28的基本武器配置為一門改進型2A42型30毫米機炮,與BMP-2步兵戰車上的機關炮類似,成本低、價效比高,生產起來非常方便。該機炮一共備彈300發,活動方位角為110度,對空射速可達每分鐘900發、對地射速可達每分鐘300發。其次,米-28兩側的短翼掛架上還能吊掛16枚AT-6無線制導反坦克導彈和兩個20枚57毫米或80毫米火箭的火箭巢,像最新型的AS-14反坦克導彈也是手到擒來,不同武器射程不同,大概在800-6000米之間,它們不僅能攻擊各種坦克裝甲目標,還可以對一些指揮部和臨時火力點造成壓制性輸出攻擊,傷害非常可觀。
航電系統方面,米-28裝有各種先進的電子裝置,包括火控雷達、前視紅外系統以及光學瞄準系統等,盛極一時的多普勒自動導航系統也被裝配在米-28上,能時刻提供直升機飛行資料,實現自動導航和自動駕駛;其次,各種機炮導彈的發射都是由相當完善的火控系統操控,只需Navigator在前駕駛艙中簡簡單單地控制一下,就能進行全面的戰鬥部署,非常便利、快捷。
後來為了競爭俄羅斯空軍戰鬥直升機計劃,米里設計局和羅斯托夫直升機製造廠在米-28A的基礎上再次進行改進,研究出了具備晝夜全天候作戰能力的米-28N夜戰型,這也是往後進入近現代米-28“浩劫”成形的戰機原型,更加契合了未來戰爭的發展趨勢。
如果說AH-64“阿帕奇”是武裝直升機中的王者,米-28就只能屈居二席之位,雖然從具體的效能上來看二者相差無幾,但因為米-28的出世生不逢時,正值蘇聯解體時期,即使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軍工實力,卻因為長久以來的經濟困難導致沒有足夠的經費大批購進生產米-28系列武直,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米-28無法撼動“阿帕奇”首席地位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它一直未能批次交付軍隊服役,而且究其實戰經歷與具體細分的資料效能還是有著諸多不足。不過它始終是前蘇聯到俄羅斯時期乃至現在都能稱為強悍戰力的存在,其後續衍生型也受到了俄方的高度肯定,成為俄製新一代武器裝備的代表之作。
米-28是前蘇聯時期研製的一款專用武裝直升機,它是蘇聯黃昏時期即將分本瓦解前的最後一代武直,也是迄今為止俄羅斯最先進的武裝直升機,為的是冷戰期間對標大名鼎鼎、綜合實力排名第一的美國王牌武裝直升機AH-64“阿帕奇”而生。本期影片就帶大家看看前蘇聯為了對抗“阿帕奇”研製的米-28到底有哪些值得稱讚的效能,又能否與公認的第一武直“爭光輝”?
具體一點來說,米-28是一型單旋翼帶尾槳縱列雙座全天候專用武裝直升機,因為它的各種結構佈局、作戰特點、搭配設計都跟西方,主要是美國的AH-64非常相似,所以被軍界許多人調侃成“阿帕奇斯基”。雖然說米-28跟AH-64相比,是能嗅到一絲相同的韻味,但它本身就是對標AH-64製作的,大同小異也是無可厚非,如果非要說毛子是抄襲老美就顯得有點牽強了,畢竟蘇聯還未解體前各方面實力是不虛美國的,在軍工製造水平上更有著切切實實的硬本事,要想把米-28這種蘇聯的首款專用武裝直升機造得好,借鑑一下西方的技術是理所當然的。
從總體的設計上來說,米-28捨棄了前身米-24的諸多設計,比如什麼氣泡形風擋、8人載運兵艙等,畢竟一個是多用型一個是專用型,區別大也是情理之中。米-28的最新型具備超負載能力,操控效能優越,就算你是技術不到家、操作不嫻熟的乘員也能輕鬆駕馭這個大傢伙,而且它的機動性也很不錯,突防能力和飛行速度都十分不俗,另外,現代化戰爭中強調的保護乘員安全性的問題米-28也有充分考慮,駕駛座艙和機載裝置都能抵禦大多數防空火力的攻擊,符合西方反坦克直升機的作戰標準。
外形結構來看,米-28機身長14.3米、寬1.75米,至旋翼頂部的高度可達4.81米,最大起飛重量在11200-11400千克左右。採用了串列/縱列的前後駕駛艙佈局,前駕駛艙是Navigator、後面則為駕駛員,各種平板隔板均採用了防彈玻璃設計;機身使用了傳統的全金屬半硬殼結構,主翼盒為輕合金材料、前後緣是複合材料;採用的單旋翼佈局,五片主旋翼槳葉的半剛性鉸接結構可達每分鐘242轉的速度,其他一些鈦合金防蝕條、單潤滑嘴設計都極大的提高了價效比,減少了維護成本。
動力系統上,米-28裝配了兩臺克里莫夫設計局製造的TV3-117發動機,每臺功率在1640千瓦左右,可支援米-28達到最大350千米的時速,巡航速度也能在每小時265千米上下。在1900升的最大油量狀態下能飛行470千米,續航時間2小時。最重要的是這兩臺發動機被安裝在機身兩側的短艙中,相隔的距離較遠,中間由一個減速器隔開,保障了單一發動機的工作,基本上不會出現一彈中兩機,一石得二鳥的情況,設計師們果然是一群“小機靈鬼”。
武器配置方面,米-28的基本武器配置為一門改進型2A42型30毫米機炮,與BMP-2步兵戰車上的機關炮類似,成本低、價效比高,生產起來非常方便。該機炮一共備彈300發,活動方位角為110度,對空射速可達每分鐘900發、對地射速可達每分鐘300發。其次,米-28兩側的短翼掛架上還能吊掛16枚AT-6無線制導反坦克導彈和兩個20枚57毫米或80毫米火箭的火箭巢,像最新型的AS-14反坦克導彈也是手到擒來,不同武器射程不同,大概在800-6000米之間,它們不僅能攻擊各種坦克裝甲目標,還可以對一些指揮部和臨時火力點造成壓制性輸出攻擊,傷害非常可觀。
航電系統方面,米-28裝有各種先進的電子裝置,包括火控雷達、前視紅外系統以及光學瞄準系統等,盛極一時的多普勒自動導航系統也被裝配在米-28上,能時刻提供直升機飛行資料,實現自動導航和自動駕駛;其次,各種機炮導彈的發射都是由相當完善的火控系統操控,只需Navigator在前駕駛艙中簡簡單單地控制一下,就能進行全面的戰鬥部署,非常便利、快捷。
後來為了競爭俄羅斯空軍戰鬥直升機計劃,米里設計局和羅斯托夫直升機製造廠在米-28A的基礎上再次進行改進,研究出了具備晝夜全天候作戰能力的米-28N夜戰型,這也是往後進入近現代米-28“浩劫”成形的戰機原型,更加契合了未來戰爭的發展趨勢。
如果說AH-64“阿帕奇”是武裝直升機中的王者,米-28就只能屈居二席之位,雖然從具體的效能上來看二者相差無幾,但因為米-28的出世生不逢時,正值蘇聯解體時期,即使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軍工實力,卻因為長久以來的經濟困難導致沒有足夠的經費大批購進生產米-28系列武直,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米-28無法撼動“阿帕奇”首席地位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它一直未能批次交付軍隊服役,而且究其實戰經歷與具體細分的資料效能還是有著諸多不足。不過它始終是前蘇聯到俄羅斯時期乃至現在都能稱為強悍戰力的存在,其後續衍生型也受到了俄方的高度肯定,成為俄製新一代武器裝備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