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不能戰,不能和,不能合縱,北撤長平關和故關一線結束這場戰爭不行嗎?漢中之戰曹操就是這麼做的,趙軍應該也可以呀?
6
回覆列表
  • 1 # 李論

    後撤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如果有實力、有把握打一仗,就應該打。這無論在穩定軍心、鼓舞士氣、打擊政敵、團結人民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就像宋朝,一味的後撤,喪失的不僅是土地,還有民心。當時有大量宋軍降蒙,最終宋朝皇帝也落個被困崖山,跳海殉國。

    戰國時期,唯一能和秦國正面硬剛的就是趙國了。“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六國論》。我們知道,在戰國時期,秦國的兵最強。趙國能勝秦國,一靠胡服騎射、二靠有利地形、三靠士氣高漲。

    胡服騎射自不用說,這一變革使趙軍戰鬥力直線上升。

    第二是有利地形,長平處於崇山峻嶺之間,易守難攻。秦趙兩國對峙多年,趙國雖處於劣勢,可是依靠山高城堅,也堅持了那麼多年。一旦放棄有利地形,都城邯鄲就無險可守,一馬平川了。

    最後就是士氣,秦國是強國,大有一吞六國,統一華夏的氣勢。趙國與秦國正面硬剛,單挑秦國,首先就提高了趙國的“國際地位”。大家合縱抗秦,盟主肯定首推趙國。其次也打壓了趙國內部的“投降派”,畢竟不只有合縱,還有連橫。趙國能擋住秦兵,趙國國內百姓就看到了希望,自然支援戰爭,其它五國也不會袖手旁觀。

    一旦撤退,趙國就是“示弱”,也是“勢弱”。國內的“反對派”、“投降派”必然鼓吹“秦軍不可戰勝”,“趙國必敗”等言論,朝堂內部也會打壓“抵抗派”。百姓自然也是人心惶惶。其餘五國看趙國扛不住,合縱抗秦的決心肯定會動搖。這其實更有利於秦國。

  • 2 # 張尚789

    因為無法做到,白起的戰術中心思想就是阻斷趙軍所有退路並堵其糧道。這樣就能以秦軍最小的代價換取勝利。(補充一點因為趙軍強大的戰略素養和與秦國並駕齊驅的尚武精神,秦軍傷亡也很大一半以上)

  • 3 # 三七配紅花

    當時的情況是趙國的軍隊被人家誘敵深入,引入了埋伏圈。在今天的高平一帶走走,就會發現,這個地形對趙軍是非常不利的,兩邊都有山,只有中間的這個通道。而秦國的軍隊堵住了通道的兩頭。這時候不要說撤到哪裡去,就是想原路返回都不可能。人家秦國的軍隊根本就沒有和趙華人作戰。是用圍困的辦法,就讓趙國的軍隊水斷糧絕陷入潰散。然後人家秦國的軍隊接收俘虜就可以了。最後再把俘虜分為一個小組,按小組一個個分別殺害,埋到不同的地方。最後只放回了200餘個老弱病殘回去報信。雖然說趙括是紙上談兵的將軍。但是從歷史書上看,他並不是一個無能之輩。只不過是因為過度驕傲,中了別人的埋伏。你能想到的趙括也能想到,不是他不想撤退,而是他無路可走。逃命是人的天生本能。打不過就跑,這個連動物都知道。

    長平之戰前,趙人的想法是守住邊地,所以廉頗用的是固守,這個辦法雖然可以不和秦軍作戰,但是時間長了,由於防禦線過長,糧草接濟困難。廉頗採取這種策略也是沒有辦法。因為趙華人和秦華人打仗,除了趙奢之外,基本沒有人取得過勝利。打一仗敗一仗,秦華人都把趙華人打怕了。趙括之所以失敗,一方面是人家秦國想誘敵深入,故意示弱。另一方面是趙華人守也不行退更不敢,如果撤退,邯鄲會完蛋。

  • 4 # 南宮雁門

    等趙軍意識到自己處於不利位置的時候恐怕也是自己被包圍的時候了!這個時候你哪還能逃的出去?趙軍向哪一點突破,秦軍就像哪一點聚攏,聲東擊西什麼的也沒用,秦將白起也不是傻子,對趙軍的心思可能早就洞若觀火了!不可能讓趙軍有任何機會撤出去!最好的辦法就是之前別被包圍!被包圍了就像野獸進了籠子任你再有能耐也沒用!

    如果在趙軍投降之前各國就派兵來援助趙軍也許情況就會不太一樣!畢竟秦國也是傾全國之力來包圍的趙軍!各國此時增員趙國無疑會打亂秦軍的陣腳,也許趙軍就能抓住機會逃出去!事後,趙國和來救他的國家結盟,有哪一國遭到了秦軍的進攻其他國家就要派兵救援,反之也一樣!這樣消耗秦國才會讓秦軍竹籃打水一場空,白忙活一場!既沒有消滅趙軍也沒能找別的國家算賬!趙國更不會損失那麼多將士!可惜了,各國只知道觀望,甚至到了長平之戰之後秦軍攻打趙國的時候各國還在觀望!生怕趙國被秦軍攻下了

    自己又派兵與秦軍作戰秦國會找他們算賬!信陵君竊符救趙率領魏軍救援趙國以後,各路人馬才都陸續向秦軍發起進攻,秦軍多面受敵這才退去!

    結盟自保成功的關鍵與否還要看各國君主的決心有多強!當年蘇秦也曾聯合六國對抗秦國!最後還是被張儀給破了!張儀成功的關鍵除了自身有手段之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六國君主目光短淺,只顧蠅頭小利!

  • 5 # 九流叔叔

    長平之戰中,趙國的經濟能力跟不上,導致廉頗率領大軍長期據守長平讓整個趙國負擔不起,最終導致了趙王不惜陣前易帥,也要讓趙國主動進攻。

    那我們不禁有此一問,既然長期據守消耗讓趙國吃不消,那長平我不要了,我退出對上黨地區的爭奪可不可以,我們趙國不打了,撤退總可以吧。那我們今天就來分析一下,長平之戰中,趙軍寧願冒著巨大的風險進攻,也不選擇撤退的道理。

    首先呢,我們來說一說趙國內部的原因。

    有道是“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此話不假,但是肯定不是吐出來的那個人說的。上黨呢原先雖為南韓之地,但一旦版圖併入趙國,就屬於趙國主權所有了,這個地方很大,不和秦國打一架就丟掉了,喪權辱國啊,你讓趙國朝堂全體上下如何接受?接手上黨這一決策做出的時候,平陽君趙豹是反對過得,被趙王給罵的狗血噴頭,然後趙王力主接手上黨,現在和秦軍沒有分出勝負就撤出的話,趙王的臉面何在?況且大軍在外,靡費甚多,國力雄厚的秦國都因為消耗太大急的跳腳了,趙國恐怕國內都民不聊生了,如此高昂的代價,就算趙王說我們不打了,恐怕群臣也不能接受,那之前做的努力不都白費了麼?

    第二呢,就是上黨地區的重要性了,失去等於太阿倒持。

    趙國國家版圖雖然大,但首都邯鄲呢卻處在趙國的最南端的平原地區,平原地區麼,易攻難守,它西邊的太行山就是邯鄲的天然屏障了。而上黨之地,恰恰處在太行山地,易守難攻,東臨邯鄲,居高臨下。如此險要的地方讓出去,就等於把自己的首都置於秦國的兵鋒之下,秦國隨時可以將軍隊推到邯鄲城下,屆時首都被圍,趙國危矣。就算秦國不立馬拿下邯鄲,而是從上黨之地北上佔領趙國的太原之地,就徹底的阻斷了趙國首都邯鄲同北方雁門郡,雲中郡,代郡的聯絡,那趙國也就只剩邯鄲一地了。所以上黨之地地位重要,屬於攻敵必救的趙國七寸之地,撤退讓出上黨呢,雖然軍隊得以儲存,但趙國呢也就時時處於亡國的邊緣了。

    最後呢,就是技術性問題了,撤退沒你想的那麼容易。

    撤退是一門技術活,在敵我對持的前線組織撤退,那更是技術活中的技術活。一旦組織不當,撤退就會變成潰退,潰退也許就是全線崩盤。在一旁虎視眈眈的秦軍會安然的看著趙軍撤退麼,一定會乘機掩殺過來。在甲午戰爭中的葉志超就是很好的例子麼,正常的撤退變成了潰退,被日軍掩殺過來,最後全線崩盤。所以,撤退不是那麼容易滴。

    人常說,開始一場戰爭很容易,但結束一場戰爭很難。這句話對於當時的趙國來說恰如其份,趙國廟堂之上的營營苟苟,上黨之地的尷尬位置,以及陣前撤軍的空前難度,決定了趙國從長平撤退的可能性為零,長期據守又不符合趙國國情,所以,趙與秦的長平決戰就此拉開帷幕。

  • 6 # 盪漾的可樂

    用一句李雲龍的話。。鬼子的刺刀都捅到老子的鼻尖了。這時候撤退別說鼻子。連臉都保不住。

    事實大概就是如此。一戰。二戰中。大規模成建制的傷亡大多數時候是發生在撤退或者轉移途中的。正面的塹壕對峙並不會發生這樣的大規模損失。當然進攻的時候損失幾個幾十個師這樣的小規模單位並不奇怪。畢竟沒有掩體保護的步兵和靶子沒區別。軍或者集團軍這個規模的損失確實只可能在撤退或者說轉移的途中

    趙國不是不想退而是不能退。一旦退出長平高地。趙國就只能退守邯鄲了。畢竟在平原上堅守顯然沒有地利可以利用。只能讓趙國損失的更快一些

  • 7 # 史海泛舟擺渡人

    長平之戰的趙軍根本無法撤出長平,趙軍無論是士氣還是補給都不如秦軍。在廉頗擔任趙軍統帥期間,趙軍接二連三被秦軍擊敗,每一次被擊敗都後退,但是秦軍始終緊咬不放,趙軍後退秦軍就推進。在這種情況下,趙軍只有寸土不讓,才能有機會為自己爭取更多的翻盤機會。而且長平之戰和漢中之戰的局勢完全不同,漢中之戰劉備的軍隊已經全民皆兵,才勉強擊敗了曹操。而曹操的後方非常穩定,國力也要遠勝於劉備,因此曹操可以放心的退兵,而且劉備的目的只是漢中,他沒有想要擴大戰果,也沒有能力擴大戰果。

    秦與趙兵相距長平,時趙奢已死,而藺相如病篤,趙使廉頗將攻秦,秦數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秦數挑戰,廉頗不肯。

    很多人習慣把長平戰敗的責任推到趙括一個人身上,實際上長平之戰趙國戰敗,根本原因是趙國的綜合國力不如秦國。其次就是廉頗在前期畏懼秦國軍隊,一直不敢同秦軍決戰,導致趙國軍隊糧道被切斷,陷入了進退兩難的絕境。廉頗雖然是戰國名將,但是他一直都很害怕秦國軍隊,不願意同秦軍交手。同其他國家軍隊交戰的時候,廉頗非常的勇猛,但是每一次遇到秦國軍隊,廉頗就非常怯戰。

    秦伐韓,軍於閼與。王召廉頗而問曰:“可救不?”對曰:“道遠險狹,難救。”又召問趙奢,奢對曰:“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鬥於穴中,將勇者勝。”王乃令趙奢將,救之。

    長平之戰前期秦軍和趙軍的參戰人數都不多,假如廉頗把握住機會,同秦軍進行決戰,即使被秦軍擊敗,也不至於坐以待斃。而到了長平之戰後期,秦軍已經切斷了趙國軍隊的糧道,秦軍的糧食儲備充足,趙國軍隊反而缺衣少糧。在這種情況下,廉頗的堅守策略已經失敗,秦軍滅亡趙軍只是時間問題。但是廉頗始終不肯決戰,趙王為了挽回敗局,啟用了年輕的趙括做將軍。趙括在接任主將後,對秦軍發起了決戰,然而此時的趙國軍隊已經士氣低落,而且陷入了缺糧的困境,根本無法擊敗秦軍。

    齕攻趙。趙使廉頗將。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

    從趙國軍隊的境遇來看,趙國軍隊沒有機會撤退,也沒有能力撤退。實際上秦軍的目的,遠不止消滅長平的趙國軍隊這麼簡單,秦王徵發了秦國絕大多數的年輕勞動力,想要一口氣滅亡趙國。趙國如果不停地退卻,最後仍然免不了決戰的命運。假如長平之戰在邯鄲開打的話,那麼趙國不止會戰敗,還會亡國。

    秦軍死者過半,白起欲舉兵滅趙,坑趙卒上黨民以震懾趙國

    事實上,雖然趙國在長平之戰戰敗,但是秦軍也傷亡過半。在戰爭結束一年後,秦國大軍圍攻邯鄲,這時候趙國已經喘過氣來,並且獲得了魏國和楚國的支援,最終在諸侯聯軍的共同努力下,秦國軍隊被趕出了邯鄲,趙國暫時儲存下來。

  • 8 # 野草的沉思

    戰國時期,兵連禍結,惡戰頻仍。其中規模最大,性質最惡的,應屬秦,.趙長平之戰。長平之戰,雙方動用兵力達百萬以上,牽動了當時許多著名人物,戰役的結果十分慘烈。

    一,長平之戰的起因。

    公元前262年,秦國佔領了野王(今河南沁陽),這樣南韓被分成了兩截,一邊是南韓本土,另一邊是孤城上黨(今山西長治)。

    韓王與大臣商量,決定把上黨獻給秦國,跟秦國講和。

    可上黨郡守馮亭不肯這樣便宜秦國。他認為應把上黨給趙國,那樣趙國就會和南韓共同對付秦國。

    趙王聽說前線緊張,便派老將廉頗帶人馬前去支援。廉頗身經百戰,看到秦軍強大,便築壘堅守,拒不出戰,以逸待勞,等待戰機。如此一拖,就是三年,秦軍無計可施,進退兩難。

    秦王讓謀士範睢想辦法。範睢獻上了一條離間計。派人到趙國,用金錢財寶賄賂趙王身邊的人,讓他們對趙王說,廉頗老了,膽子也小了,根本不敢跟秦軍對陣。只有馬服子趙括,才能戰勝秦軍。

    趙括是趙國原名將趙奢的兒子。趙奢死後,趙括承襲了趙奢馬服子的爵位。趙括從小熟讀兵書,談起兵法滔滔不絕,頭頭是道,連他父親趙奢也難不倒他。但趙奢卻在底下對妻子說:人都望子成龍。我卻擔心。如果將來以趙括為將,他肯定會成為斷送趙國的罪人"。奢曰:"兵者,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兵則已,若必將之,破趙軍必括也。"

    丞相藺相如聽說趙王要起用趙括,也極力勸諫,說:"趙括只會紙上談兵,沒有實戰經驗,不適合做統帥。"藺相如曰:"王以名使將,若膠柱而鼓瑟爾,。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趙括的母親也上書趙王,言不可以趙括為將。趙王說,"已經決定了,不便更改了”趙母請求說:"大王終要用他,如果他不稱職,我們家該不會受株連吧?"趙王答應了。括母因曰:"王終遣之,即有如不稱,妾得無隨坐乎?"王許諾。

    趙王終以趙括代廉頗將兵。趙括一上任,就把廉頗的原來制度和將領給更換了。趙奢即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

    二,長平之戰。

    公元前260年,秦王見趙國換了主將,也偷偷地任命名將白起為秦軍主將,改王齙為偏將,又增派大量援兵,前來助戰。

    白起使用誘兵之計,故意先打了幾個敗仗,然後迅速撤退。

    趙括年輕氣盛,十分得意,縱兵追擊下去。

    白起卻用兩支精兵,從側面迂迴到趙軍後面,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餘日,軍餓,皆內陰相殺食,趙軍欲出,分四隊,四五復之,不能出。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白起盡坑殺之。趙前後所亡凡四十五萬。趙人大震。

    這裡寫趙軍是被秦軍截斷了後路,包圍在了長平之處。趙軍戰死的便有四十五萬。那麼秦軍動用的兵力肯定要比趙軍多很多。史書上說: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發年十五歲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

    趙括被圍,趙國必發兵救援,秦也必以兵抗援。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一方面是長平這裡白起與趙括兩軍惡戰,另一方面,趙軍後面,秦打援的軍隊和趙增援的部隊也在惡戰。在冷兵器時代,一百多萬軍隊互相廝殺,場面該是何等驚天動地,殘酷慘烈。

    長平之戰創造了"紙上談兵"這個成語。另外,秦將白起創造了古代坑殺降兵的最高紀錄。

  • 9 # 穿越再現彼岸

    長平之戰是秦趙之間的決戰,不能戰,不能和,不能合縱,導致這樣的結果在於秦、趙之間的博弈,長平之戰中趙國的失敗很大原因在於趙王對整個戰爭形勢的錯誤判斷和國家大政方針的失誤,其次才是戰爭層面的失誤。(廉頗拒守長平三年,劇照)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不能戰、不能和、不能合縱?

    秦國戰將王齕出兵對陣趙國的老將廉頗,趙軍在公元前260年的兩場對陣中接連失敗,廉頗於是退到對自己有利地形,建設營壘,以逸待勞,疲憊秦師。

    趙孝成王對戰局預估不滿,大臣也分成兩派,一派主張與秦國議和,一派主張用重金合縱魏國和楚國,擊敗秦軍。趙孝成王選擇了與秦國議和,錯失合縱的機遇。而秦國隆重接待趙國使者,並讓天下皆知,秦趙準備議和,其實秦國根本沒有打算議和,秦國一定要消滅趙軍的主力部隊。就這樣趙國把自己弄到了孤立的地位。(趙孝成王劇照)

    趙孝成王對廉頗不滿,但不至於換帥,秦國利用反間計,這招讓趙孝成王派毫無經驗的趙括帶兵對陣秦軍。趙國此時的名將真還有人,燕國的樂毅(攻破齊國七十多座城池)正好逃出燕國,依附於趙國,但趙孝成王不信任他,名將李牧還在成長過程中,並未有展露頭角。(累累白骨!)

    趙國派趙括率兵20萬增援廉頗,並代替了他;此時,秦國也偷偷換帥白起,而且也增了兵。初出茅廬的小牛犢,碰上了經驗老到的大老虎,失敗也就成了必然。(長平之戰示意圖)

    趙軍為何不北撤長平關和姑關一線?

    趙括並不知道秦軍已經換帥,到任熟悉情況後立即改變廉頗防守的戰法(這期間趙括沒犯啥錯誤),積極進攻秦軍。秦軍在白起的指揮下詐敗,一步步引誘趙括率全軍進攻(讓趙括感覺勢如破竹,秦軍戰力並不弱),並一直退到秦軍經營修築了兩年多的營壘前,脫離了原來固守的險要地帶。秦軍利用營壘牢牢吸住趙軍,抵禦了趙軍的進攻。(秦昭襄王劇照,長平之戰的幕後推手)

    白起派軍切斷趙軍的後退之路,並且切斷趙軍的糧道,分割包圍了趙軍。白起最拿手的是迅速構建野戰工事,以少量的軍力阻隔趙軍的進攻和突圍行動。趙軍退守長平、姑關一線已經是不可能事件,哪裡早就有秦軍把守。得到趙軍被圍的訊息後,秦昭王親自到河內郡,將百姓們統一加官爵一級,徵15歲以上青壯年男子一起上陣,截斷趙軍的糧道和阻隔趙國援軍。秦趙兩軍的數量對比也發生了顯著變化,趙軍處於劣勢,但依靠進攻,秦軍損失將會更大,秦軍就是要斷絕趙括軍隊的糧食供給,隊伍自行潰散投降。(秦軍主將白起劇照,長平之戰的實施者)

    身陷重圍的趙括組織了四支軍隊輪番進攻,仍不能攻破秦軍修築的臨時野戰工事,自己還被秦軍射死,主將一死,趙軍全軍動搖,紛紛投降。

    秦趙長平之戰是賭國運的一戰,背後兩位大佬是秦昭襄王和趙孝成王,決策換帥失誤是導致長平之戰敗北的主要原因。再者,秦趙兩軍大量軍隊對陣也是對兩個國家國力的檢測,趙國首先敗下陣來,國力財力頂不住了,趙孝成王才心急換帥,速戰速決,導致慘敗。

  • 10 # 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中原國家中七雄崛起,割據天下。在戰國時期的歷史上,曾發生過無數膾炙人口的戰役。在這些戰役中,有的國家連連戰捷、統一六合,而有的國家只能接受戰敗後被吞併的命運。

    說到趙國的長平之戰,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趙國在長平與秦國的那一站,痛失四十萬裝備精良的兵士。據歷史記載,趙國派到長平的四十萬兵卒在後來雖然降於秦國,成為了秦國的俘虜,最後依舊葬身在“殺神”白起的處決下。這樣一支軍隊的滅卻,讓趙國的實力再度削減大半,最後只留下一支兩百餘人的傷殘老弱部隊回國報信。

    有人會問了,既然那個時候趙國處於不利地形中,又深知自己與秦國軍隊的差距,為什麼不撤退長平這條兵線,以起到躲避秦國軍隊殺戮的作用呢?

    要研究這段秦趙之間的歷史,肯定不能把它想得太簡單。首先一點就是,趙國並不是不想撤退軍隊,畢竟探究當時的情境,趙國興許已經明確自己與敵軍之間的實力差距了。但關鍵是——趙王想撤也撤不了啊。

    畢竟無論古今打仗,都是很講究地形的,放在古代更是如此,先觀察長平一帶的地形,山多天塹,凸崖林立,奇險奇難,要行軍只能從中間的一條天然通道行走。只要地勢不開闊,就十分容易“先來居上”——於是趙軍就被秦軍給圍了。說到當時,其實趙國本來對打秦國這事還是很抱有信心的,無奈碰到這種不利地勢的時候已經晚了,趙軍已經前後被秦軍圍得水洩不通了。

    說到長平之戰,其實歷史上並沒有記載長平之戰打得有多慘,那不是因為兩國之間沒打,而是長平之戰壓根就是一場圍困戰。一支軍隊無論再怎麼強力,碰到水斷糧絕的情況還是會疲軟,更何況被困長平的趙軍被秦軍圍了那麼久呢?秦國當時派了重兵去圍長平,就是念及要在這一戰中大挫趙國。本就面臨著軍隊實力差距的趙國再被這麼一圍,別說往哪撤了,就算是想原路返回趙國,都變成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前後被夾,無論進退,都是一場血淋淋的大戰。

    再說說趙國自身原因。首先在兵家的講究裡,撤退並不是應對一場戰鬥的最佳選擇。在古人的觀念裡,軍隊一定要具有血性。就算打不贏,往死裡拼也算是死得值得。所以如果假設當時的趙軍能撤得走,趙王一旦下令撤走軍隊,軍隊裡計程車兵很快就會軍心潰散,導致戰力削減。被圍了那麼多時日的趙國本就經濟能力有些疲軟,再一戰力被削,敗於秦國也只是早晚問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秋在後面怎麼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