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eifang199

    羅馬推選一位智慧、名望一身保盧斯為領導,建立以標槍、重標槍、盾牌、短劍、長矛的羅馬方陣,合理分配人員,可攻可守

  • 2 # 飛揚46644226

    方陣是奴隸制時社會組織能力加強與極強集權的體現。但是較之於孫子兵法的出現,那是小巫見大巫。

    總得來說陣仗是周朝之前的那種檔次。而兵法謀略,是春秋之後的水平。夏商周是一個擋次。其對別人如果有碾壓優勢的話,那別人就在原始的部落那個檔次。

  • 3 # 尹禾

    就古代戰爭而言,歐洲真的沒有什麼可吹噓的,無論規模、戰術、兵法都無法與中原相提並論,即使所謂百戰不殆的馬其頓方陣,放在中國任何一個朝代恐怕都沒有一合之戰力,這種只依賴正面攻擊,幾乎毫無變陣和機動性的戰陣,雖然後期被亞歷山大改良,在側翼增加了騎兵護航,但是騎兵本身就是攻大於守的部隊,又很容易和方陣脫節,因此依舊難以保證方陣的完整性。笨重的武器、薄弱的側翼和令人堪憂的機動性,讓人們最終漸漸放棄了馬其頓方陣。

    第二次馬其頓戰爭

    在亞歷山大大帝死後一百多年,馬其頓方陣依舊戰無不勝,直到他們遇到羅馬聯軍。馬其頓方陣的優缺點同樣突出,羅馬軍隊正是抓住了轉瞬即逝的戰機,在正面衝擊失利的情況下,及時轉攻側翼,而馬其頓方陣的長槍難以調轉方向,最終被羅馬軍隊擊敗。

    其實馬其頓方陣如此明顯的缺點早已為人熟知,但是歷經幾百年,就是沒人去研究如何破解,這就是歐洲戰場的悲哀,他們過分崇拜和恐懼強者,在精神上屈服,在戰場上就不可能勝利。即使兵力是馬其頓方陣的十數倍,但是卻一觸即散,毫無反抗之心。

    其實在征戰過程中,亞歷山大曾經有無數次機會被擊敗,但是對手只顧著轉身逃跑,根本沒有注意到。比如對戰波斯軍隊的過程中,亞歷山大就在保護側翼的騎兵部隊中,由於方陣機動性差,與騎兵戰陣脫離,亞歷山大誤入敵軍陣中,可笑的是,波斯軍隊不僅沒有抓住機會剿殺小股騎兵,反而跑的更快了……

    羅馬軍團之所以能夠擊敗馬其頓方陣,是因為他們終於有人注意到,馬其頓方陣就是一個笨重的龜殼,很難挪動步伐。於是羅馬人組建了單兵能力極強的部隊,隨時可以變換戰陣,對抗敵人。在正面交鋒過程中,馬其頓的密集方陣在戰鬥一開始以排山倒海之勢擊潰了羅馬人的左翼,但是羅馬人沒有驚慌,而是將側翼轉換為前陣,順勢衝擊馬其頓方陣的側翼,這下子可就熱鬧了,長槍難以調轉方向,後排的馬其頓軍隊又沒有重甲和盾牌,於是就被羅馬部隊衝散,再沒有迴旋的餘地了。

    中國戰場的智慧

    之所以認為馬其頓方陣在中國戰場無法橫行,一是規模太小,幾萬的部隊來到中國,連坑埋都嫌少;二是地形複雜,馬其頓方陣只能在平地施展威力,然而華人喜歡藉助地利,誰願意和你在平原打;三是武器壓制,不說火器和鐵器的技術優勢,就說強弩和弓箭,一頓射殺過去,馬其頓就成刺蝟了;四是戰術碾壓,兵法講究變通,中國講究“水無常勢 兵無常形”,一種戰術在中國沿用百十年是根本不存在的,我們要根據各種影響因素來臨時制定戰術,否則很容易被對手針對。

    有人說我這是紙上談兵,那我們就舉個例子——虎牢關之戰

    李世民指揮的虎牢關之戰,是中國以少勝多、靈活變通的典範。而且李世民的騎兵側翼戰術,正好可以完美剋制馬其頓方陣。首先運用疲敵戰術,不與夏軍交鋒,這是中國古代最常規的操作,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與強敵對抗,要避其鋒芒;在此過程中,時刻觀察敵軍的動向,稍有機會就集中力量,攻其弱處,對抗夏軍還有些難度,畢竟中國的陣法不會有明顯的弱點,需要四處偵查,尋找破綻,但是馬其頓方陣就不用這麼麻煩了,弱點擺在那裡,直接衝過去就可以了;隨後就是收割階段了,一旦戰陣被衝散,馬其頓方陣計程車兵連鎧甲和盾牌都沒有,連“丟盔棄甲”的機會都沒有,還有什麼還手之力呢?

    李世民可以以3500騎兵擊潰10萬大軍,區區一個王八殼子,又有什麼撬不動?

    所以,真的不需要吹噓馬其頓方陣,就像現代部隊全副武裝穿越回古代戰場一樣,這是在一種不對等的對戰,馬其頓方陣在歐洲戰場就是這種狀態,亞歷山大手握“利刃”,敵人幾乎“赤手空拳”,怎麼能不勝利呢?

  • 4 # fearr007

    我這裡就不拿中國出來比較了,特別容易引戰,關鍵有些人總覺得歐洲是蠻子,不瞭解歐洲古代戰術就在口嗨

    首先馬其頓方陣並不僅僅指重灌步兵組成的長槍陣,它是一個戰術體系,是歐洲第一支多兵種協同作戰的部隊,兵種除長槍步兵以外還有輕步兵,標槍步兵和夥伴騎兵,基本隊形變為手持6米長槍的16人縱隊,並有騎兵和排成鬆散隊形的輕步兵掩護配合,馬其頓方陣是由希臘重灌步兵發展而來的,但是亞歷山大將厚重的蒙皮盾換成輕盾及長矛,靈活性提高了不少,相比古代各個部隊,其部隊更加職業化,希臘重步兵方陣依賴的是沉重的大號蒙皮盾牌組成的盾牆,這種盾牆要求士兵要用盾牌護住左邊同胞,所以整個方陣必須保持足夠的密集度同時時刻讓盾牆嚴密,所以希臘重步兵方陣的移動很慢,因為她們的裝備尤其是盾牌很沉重,而且要保持陣型密集,盾牆嚴絲合縫就走不快,但是,馬其頓方陣並不是如此,因為裝備薩利沙長槍,所以馬其頓方陣裡沒有巨大的盾牌,取而代之的是直徑更小的小型盾牌,用繩子輔助掛在後側手臂上對軀幹提供一定得防禦,同時,馬其頓方陣得縱向密度遠低於希臘重步兵方陣,也不需要時刻舉高盾牌保護同伴維持嚴密的盾牆,同時,各個方陣都有獨立的指揮官,作戰時,各方陣可以很方便的協調,不需要不停重整陣型,各個方陣內部,看齊排面,聽從口令大步前進即可,類似於平時運動會的檢閱方,所以,馬其頓方陣的前進速度是很快的,而且比傳統希臘重步兵方陣更具有進攻性,但缺點也十分明顯,亞歷山大的衝擊騎兵如果對陣重步兵肯定處於弱勢,進而側翼保護薄弱,容易崩盤,其實羅馬人相比於希臘傳統的重步兵方陣,最大的區別和改進是編制,羅馬人認為希臘人的重步兵方陣太龐大,放在義大利丘陵沒辦法部署,所以羅馬人弄了人數更少的中隊,人數更少,在戰場也就更靈活,這一點,任何方陣都比不了,不在於方陣用的是4米長的薩利沙長槍還是普通長矛,就是因為方陣太大,地形環境複雜的時候擺不開受限制,我認為馬其頓體系的消亡不在體系本身的所謂缺點,而在構成體系計程車兵,亞歷山大死後的繼業者時代,帝國四分五裂,本來統一的軍隊互相征戰,繼業者們的政治手腕高於軍事水平,雖然沒有再出過亞歷山大一樣的軍事天才,但都深諳削弱對手的政治攻勢,其中之一就是收買敵方計程車兵,這種收買實際上讓士兵這個群體懂得了自身的價值,他們就變成了僱傭兵,而繼業者們所越來越倚重的就是這些給錢就能打仗的僱傭兵,而不是本國訓練和整編的職業軍隊,這就導致了繼業者王國這些馬其頓體系的直接使用者們的軍隊首先失去了強大的凝聚力,其次自身的軍事傳統也被削弱了,這就導致了繼業者的軍隊不再如亞歷山大軍隊一樣兵種完整系統高效,然後也就是對陣羅馬軍團時,想要嬴是不可能的

  • 5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馬其頓方陣,確實是古代世界了不起的一大軍事成就。因為在此之前,所謂的步兵作戰,就好像我們在很多古裝劇裡看到的大規模群毆一般(在中國的很多小說中,所謂的戰爭就是大將單挑,單挑完了大手一揮,麾下步兵便似潮水般向對方陣地衝去,而對手,只能抱頭鼠竄)。

    事實上,戰爭,在古希臘那個時代起,就已經是一種很精密的數學模式,單兵的所謂武功或是單挑技能,對於整場戰爭,影響幾乎為零(這個在東方也是如此,所以不是古人無能,而是戲子憑空想象了一種現實中並不存在的戰爭模式而已)。古希臘時代後期,一種步兵方陣模式在地中海流域遠揚,令他的敵人望而生畏,甚至流傳說:這種方陣,是不可戰勝的云云。

    這,便是馬其頓方陣。

    為什麼?

    首先,是因為馬其頓人賦予了方陣巨大的長矛兵優勢,馬其頓方陣核心是由約一百人組成的長矛陣,而且,長矛的是不一樣的,前者較短,後方的矛漸次加長(最長的達十米),所以,一旦敵人衝到陣前,迎接他的決不會是一根長矛,而是長短有致的立體攻擊。在實戰中,戰敗的雅典人這樣描述,攻到馬其頓人面前的每個士兵都必須同時對付至少十個以上的長矛頭。而顯然,再有本事的勇士也無法抗拒這樣的數量。

    正因為需要高密度的長矛,馬其頓人縮小了第一排的盾牌,斯巴達人的巨盾可以遮蓋全身,但馬人的盾,只有3、4平方英尺,盾小了,士兵就能站得更緊密,換句話說,攻擊能力也就更強,至於防禦,那自然是略遜,但相對而言,這個值!

    那麼,遠端攻擊怎麼辦?實際上,方陣中的長矛手只有三分之一,更多的人是弓箭手、投石手和投標槍的人,在戰場上,他們負責以箭、石、投槍發起遠端攻擊。通常情況下,敵人在與馬其頓長矛遭遇之前,會先遭遇他們的問候。

    再加上兩翼騎兵的掩護,長矛、遠端、突擊三個不同特點的集團組合在一起,確實是一臺不可抵抗的機器。當年,亞歷山大就是用這個,搞定了曾經牛鼻的不得了的波斯人。

    正是因為這一點,早期的羅馬人,完全是馬其頓的好學生。

    可是為什麼後來羅馬人出新招了呢?因為,羅馬步兵在北方遭遇了高盧人,高盧人發現了這種戰術的缺點,那就是戰鬥力集中在前方,側面只能依靠互相的保護,一旦對方突破側翼(側翼騎兵一般不具備防禦能力),矛陣中的長矛兵別說抵抗,連逃生的機會也沒有。

    所以,高盧人曾經以自己的劍盾兵攻破了羅馬人的側翼,而後很從容地殺死了據說有三萬人的羅馬步兵及其同盟軍。正是這一失敗,促進了羅馬的軍事革新,那就是所謂小步兵方陣戰術,即羅馬軍團戰術。從根本上講,其實就是把原本一塊的方陣分解成若干步兵支隊。

    (步兵支隊可以組成無死角的防禦模式)

    那麼,分解成支隊有什麼用呢?

    1、防止揮舞武器時遭到阻礙。

    2、為能迅速移動,各支隊之間留出容納一支部隊透過的空間。

    3、可以換下傷亡慘重的部隊。

    4、可以應對敵人的移動。

    這樣一種更靈活的戰術,再加上武器的進步(羅馬人採用的投射武器,可以在遠離方陣的地方透過箭射和投槍殺傷陣中士兵,鐵製標槍更足以穿透希臘人的盾牌),在日後羅馬人與希臘化世界的遭遇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相對而言,羅馬方陣攻防俱佳)

    因為,希臘的步兵方陣,關鍵就是一種密集戰術,沒有活動的餘地,最好的姿勢就是站直了別趴下,這樣的戰術,在戰敗之際,幾乎無法逃跑,因為跑也跑不出去,除非你願意被踐踏而死。

    所以在這樣的情形之下,馬其頓方陣遭遇羅馬軍團,便只能全軍覆沒。

  • 6 # 可愛的飛飛醬

    亞歷山大這個在阿喀琉斯傳說的耳濡目染下長大,師從亞里士多德的年輕人,以其雄才大略,在短短13年創下了前無古人的輝煌戰績:統一希臘、橫掃中東,兵不血刃就佔領埃及、蕩平波斯帝國,大軍開到了印度河流域,征服疆域達500萬平方公里。四大文明古國中,有三個都毀於其手。  

    巔峰時期,他領導下的亞歷山大帝國成了當時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超過了過東方戰國七雄領土總和。而他的秘密武器,就是大名鼎鼎的馬其頓方陣!

      

    世界歷史上,打仗佈陣的出現卻尤為緩慢。人們估計很難想象,荷馬時代以前的人們都是怎麼打仗的:衝鋒起來完全是一窩蜂地橫衝直撞,胡亂廝殺,毫無章法可言,甚至有時殺昏了頭還會自相殘殺。別說好好的戰友成了豬隊友,就連指揮起來也非常困難……  

    這時誰要能發明一套作戰陣法,在戰場上還不是碾壓級別的嗎?而這個契機,被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緊緊抓住了。這極大得益於他幼年曾在底比斯做過質子的經歷,諳熟底比斯人的政治制度和軍事訓練,尤其是底比斯方陣的排兵佈陣。在軍事和外交方面,都深受軍事家埃帕米農達斯的影響。返回馬其頓執掌政權後,他建立了一支常備軍,訓練了一種戰鬥力很強的“馬其頓方陣”,並建立了強大的海軍,成了馬其頓王國崛起的重要保證。這種方陣在其子亞歷山大大帝手中進一步發揚光大,使其成了馬其頓軍隊最銳利的進攻武器,為遠征準備好了充分條件,世界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格局發生了奇特的變化。    亞歷山大的父親腓力二世  那麼問題來了,戰績驚人的馬其頓方陣到底是怎麼組成的?  馬其頓方陣的人員編制,通常由64名士兵組成一個排,128人組成一個連,256人組成一個營,1024人組成一個團,4096人組成初級方陣,四個初級方陣組成一個聯合方陣。這種軍隊的組成方式和現代的軍隊編制極為相似,是一種自成體系的多兵種相互配合的作戰部隊。而方陣的作戰人員大致可分為4類:   常備步兵:這類士兵數量眾多,他們每人攜一根馬其頓長矛(早期長約13-14英尺,後期超過18英尺,末端配重器幫助平衡,又兼做長矛折斷時的備用武器),另配有直徑2英尺左右的圓盾防身。一般情況下,第一排計程車兵都是半蹲著前進,將長矛對準前方,而第二排計程車兵則將長矛搭在第一排士兵的肩上,以增強對敵人的殺傷力;而盾牌還能用來保護身邊的戰友,一旦前排計程車兵倒下,第二排計程車兵就能迅速填補缺口。 

    輕裝步兵:這類士兵使用的矛相對較短,但防身用的盾牌直徑比常備步兵大很多,足以遮住蹲著計程車兵全身。他們的盔甲也輕很多,增加了士兵的機動性和靈活性。 

    重騎兵:這是由一群年輕貴族組成的騎兵方隊,每人手持一根馬其頓長矛、一把利劍。等待作戰時,他們會將長矛擱在肩上,頭稍向下;衝鋒時,長矛向下方敵人猛刺下去,刺死敵人後,暫時不將長矛拔出,而是用手裡的刀劍繼續戰鬥,等戰鬥結束後再回去找回那些長矛。  

    輔助兵:就是輕裝甲或或無裝甲計程車兵,他們以標槍、弓箭、石器為主要兵器,隨時去增援作戰不利的方隊,類似於現代戰爭中的預備隊。  

    從波斯到印度,讓世界都“壓力山大”。光說不練假把式,馬其頓方陣無論多麼牛掰,拿到戰場練一練才能窺見其殺傷力。於是,在亞歷山大大帝的帶領下,軍隊橫掃希臘、波斯、埃及、印度……無論是波斯戰車還是印度戰象,在馬其頓方陣面前,都像一隻待宰的小綿羊。  一戰揚名代表:伊蘇斯戰役  參戰雙方兵力:馬其頓王國3-4萬、波斯帝國約12萬  傷亡情況:馬其頓7千人、波斯7萬人  公元前336年,年僅20歲的亞歷山大從遇刺的父親手中接過了馬其頓的王位,緊接著2年後,他便渡海遠征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波斯帝國。雖然當時他的父親在任內,已經將馬其頓軍隊提升為堪稱當時世界第一流的職業化大軍,但在大部分人看來,這次遠征依然勝算不大。  他的對手波斯帝國不僅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軍隊、成熟的戰術,還有著其他國家都歎為觀止的雄厚財力。在亞歷山大東征之前,先後崛起的雅典、斯巴達、底比斯等強軍都曾先後攻打過波斯帝國,全都無功而返。連亞歷山大的父親派遠征軍渡海作戰,也被手握當時世界五分之三財富的波斯人,死死壓制在沿海的橋頭堡內,動彈不得。然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亞歷山大偏不信邪,他以先人們都不曾具備的強大軍事素質與意志決心,帶領者人數不足5萬的軍隊,成功殺入波斯境內。 

    先是在公元前334年的格拉尼卡斯河戰役中,幾乎全殲波斯人在今天小亞細亞地區的全部野戰軍;接著又在公元前332年的伊蘇斯戰役中,與波斯帝國皇帝率領的12萬大軍展開大戰。波斯軍隊排成了長達4公里的兩個橫隊,而亞歷山大則將軍隊分成3個戰鬥隊形:右翼是亞歷山大親自率領的重騎兵,中央是重兵方陣,左翼是由色薩利騎兵、伯羅奔尼撒騎兵組成的聯盟。馬其頓方陣首先擊潰了波斯軍隊的左翼,然後由重騎兵和色薩利騎兵進行兩翼包抄,合圍並殲滅了波斯軍陣中央的希臘僱傭兵。最終波斯人見勢不妙,四處逃竄,才避免了被全部殲滅的下場。 

    之後,年輕氣盛的亞歷山大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波斯國王的屈辱求和條件,追擊進入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並在公元前331年的高加米拉決戰中徹底消滅了波斯帝國的殘餘野戰軍。波斯皇帝戰後被殺,馬其頓帝國隨之佔領波斯帝國全境。  大殺四方代表:海達斯佩斯河會戰  參戰雙方兵力:馬其頓王國4.1-4.6萬、印度5.2-5.4萬  傷亡情況:馬其頓1千人、印度2.3萬人  亞歷山大在不到30歲的年紀裡,僅僅花了4年時間,就將今天的小亞細亞半島、敘利亞、塞普勒斯島、巴勒斯坦、埃及以及伊拉克等地收入囊中。這讓他的野心急劇膨脹,想趁機征服更多的地區,於是揮兵直下印度河流域,與印度王波拉斯(King Porus)的軍隊隔河對峙。 

      

    印度也不是吃素的,他們擁有較好的冶煉技術,出產的劍和矛在西方世界廣受歡迎,波斯人對戰馬其頓入侵的軍隊時,就曾向印度人採購部分兵器。此外,數量眾多的戰象也是威懾力極強的戰爭武器。海達斯佩斯河會戰中,波羅斯就把戰象布在第一線,且每隔一段距離就配置一頭,企圖用戰象來破壞馬其頓方陣隊形,順便嚇唬下對手的戰馬。   

    亞歷山大雖然自信,但並不是個莽撞之徒,他決定避開戰象軍團和印度軍的中央方陣,先讓騎兵集中於自己右翼,準備用騎兵素質的優勢擊退印度軍的左翼騎兵,進行迂迴作戰。再趁印度軍騎兵尚未組織好陣列,派遣1千名弓騎兵朝印度軍左翼騎兵發射排箭,並向敵軍騎兵發動衝鋒,造成騎兵陣形混亂。亞歷山大利用這個機會朝敵方騎兵猛攻,印度騎兵在慌亂中不敵,逐漸往戰象方退去尋求保護。最終,成功破壞了印度的大象陣,擊敗波魯斯,從而將帝國領土的最遠端定格在今天橫跨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國的旁遮普地區。  成也方陣,敗也方陣  正如《孫子兵法》所說:軍無常勢,水無常形。無論曾經多麼強大的軍隊,終有一天難逃失敗的命運。

    而所向披靡的馬其頓方陣,也有致命的缺點。  1.進攻強,防守弱。第二次馬其頓戰爭中,羅馬人大破馬其頓方陣,像馬其頓這樣的密集方陣,不得不依靠騎兵和其他兵種保護其兩翼,但騎兵是攻強於守,一旦被擊潰,密集方陣的側翼或者背後就容易受敵人攻擊,那麼這種死板的陣型就可能潰散而一發不可收拾。  2.作戰地形受限平原地形能最大限度地發揮馬其頓方陣的作戰優勢,而如果遇到溝渠、樹林、山脊、河流等障礙,就容易使密集方陣被分割或者阻擋隊型前進,導致其難以施展甚至不攻自破。  3.指揮的重要性,亞歷山大大帝無疑是馬其頓方陣最優秀的指揮者,馬其頓方陣的精髓在於全部士兵同心同德、共同作戰,形成嚴格陣法才能輕易地打敗數量上佔優勢但較混亂的敵人,指揮者就起著至關重要的重用,這也是為何馬其頓方陣能在亞歷山大大帝的帶領下常打勝戰的原因。然而,優秀指揮者的後繼無人,會使方陣缺乏協同性,極大削弱方陣的戰鬥力。  4.發展與創新,由於亞歷山大大帝英年早逝,沒有留下合法繼承者,他的將領們為了爭取權力,發起一系列戰爭導致馬其頓帝國四分五裂。而這些後繼者們並沒有善用馬其頓軍團的力量,步兵的裝備越來越沉重、用於保護側翼的騎兵反而被削弱,方陣的戰鬥力每況愈下,最終被羅馬軍團擊敗…… 

      大秦帝國的戰車  有人曾好奇,馬其頓方陣懟上同時代的大秦軍隊誰能贏?秦軍自商鞅變法以來,紀律就是戰國七雄中的NO.1,秦軍軍陣也是公認最嚴密、最訓練有素的軍隊,哪怕被殺了一半人,都不會潰散。這樣的軍隊碰上馬其頓方陣,可以好好地battle一下了。

  • 7 # 黎塞留的野望

    歷史上馬其頓方陣在西方一度是無解的存在,而後來在戰場上輸給羅馬人的原因我就分成兩大塊來看。

    羅馬人軍事上的優勢

    在歷史上戰術靈活的一方總是能讓敵方處於被動的窘境。而羅馬人相對馬其頓方陣則更加側重於團隊作戰的靈活,另外就是在各種複雜的地形上良好的適應能力。

    但說起靈活,可能會有人疑惑,羅馬人的軍隊和當時馬其頓的軍隊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雙方的軍隊構成中,步兵佔據了絕對數量。

    早期的羅馬人在軍事上曾經參考過亞歷山大的軍事體系,但在實戰中,羅馬人為了能夠適應戰場環境而不斷改進戰術。對於傳統的希臘重步兵的戰術,羅馬人認為他們過於龐大且在亞平寧半島的丘陵無法進行部署,這讓羅馬人吸取了這一教訓,進行了較為合理的編制,增加了戰場上的靈活性。而羅馬人的重步兵方陣的泛用性也要強於後來的馬其頓方陣。軍團的靈活性可以讓將領使用自己的輕裝部隊與騎兵同敵方交手時,還可以用第一線的長矛兵抵禦敵人方陣的衝擊。

    當然,羅馬人在學習能力上是很強的,在與對手的較量中羅馬人不斷吸取他人的長處改進自身的不足,這既包括了戰術,也包括了裝備等方面。例如之前的第一次布匿戰爭和幾乎同一時期的第二次布匿戰爭。 而歷次實戰經驗(皮洛士戰爭、布匿戰爭等等)讓羅馬人的軍事體系日漸成熟。在馬其頓戰爭時,羅馬人的軍事體系已經發展為周邊最為完善的。

    在訓練水平上羅馬也做的不錯,當時羅馬規定參加羅馬軍隊的新兵,都要進行嚴格的訓練,這包括格鬥、攀登、跑步等,並在訓練中揹負相當重量的裝備。在紀律上,羅馬軍隊可以算得上嚴明,這一點早在公元前471年便已體現,當時羅馬人使用了十一抽殺律。此外羅馬人還制定了獎勵制度,極大地激發了士兵們在戰爭中的積極性。

    並且,此時勢頭上如日中天的羅馬人在動員力上也要勝出馬其頓數倍的優勢。(根據波利比阿的估計,羅馬在前225年能夠動員70萬以上的兵力,而馬其頓則勉強拉起十萬人。即使把波利比阿的資料折成一半,也非馬其頓可以比擬。)

    可以說在這些因素的融合下,讓羅馬人能夠擊敗馬其頓人的方陣,而後來的歷次馬其頓戰爭中,羅馬人也曾多次敗給馬其頓,但在戰爭中卻越挫越勇。與此同時,羅馬決策者的能力也要比這一時期的馬其頓強。

    馬其頓軍事上的諸多缺陷

    這其中包括了馬其頓軍事水平的下降、兵源水平等一系列問題。

    在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帝國三分,作為繼承亞歷山大大帝遺產之一的馬其頓,在使用馬其頓方陣上,並沒有在亞歷山大大帝死後隨著戰爭而改良,反而隨著時過境遷變得呆板起來。原本在亞歷山大大帝時期打造的馬其頓方陣講究的是多兵種之間的優劣互補,以保證馬其頓方陣的強大。

    但隨著亞歷山大大帝死後,繼業者們在指揮水平上開始下降,而馬其頓方陣的構成也發生了變化,這一變化不是往強了去變化,而是變得弱化起來。方陣中騎兵、輕裝步兵的比例和地位開始下降,並且方陣中的長矛兵使用的長矛從原先的不到5米增加到後來的6.7米,過於強調長矛的作用。這種變化導致馬其頓方陣不僅弱化了兵種合成的優勢,反而放大了弱點。這使馬其頓方陣只有在正面與敵人廝殺時才能顯出它的強大威力,一旦遇上不按套路出牌的對手,其弱點將會被無限放大。

    在兵源素質上,從馬其頓在軍隊的構成上可謂是雜七雜八,有僱傭兵也有引入的非拉丁人口。這影響了馬其頓軍事的紀律和組織能力。當羅馬人兵鋒直指馬其頓時,馬其頓無論從戰術還是兵源上都對羅馬人不佔優勢。

    在第一次馬其頓戰爭時,由於羅馬人還要對付迦太基,故而無法使出全力,但從第二次馬其頓戰爭開始到以後的第三次和第四次馬其頓戰爭,馬其頓在軍事上的弱點開始暴露了。最為典型的當屬第三次馬其頓戰爭中的彼得那戰役。在戰役之初,羅馬人在馬其頓方陣的正面碰撞中確實是吃了大虧,但隨後馬其頓方陣在行進過程中遇到崎嶇的地形時,出現了軍團無法保持嚴整的陣型,這給了羅馬人可乘之機,羅馬將領保盧斯充分抓住這個弱點,給馬其頓方陣予以致命一擊,導致馬其頓方陣崩潰。這一戰也確立了羅馬人在希臘世界的主導地位。

    另外,國家之間的全面戰爭拼的是綜合國力,不是一個馬其頓方陣就能解釋的完。馬其頓戰爭一開始,羅馬人在綜合實力上就已明顯的強於馬其頓,羅馬人在動員力、將領水平、戰術等方面都強出馬其頓不少。而且羅馬人在戰爭中也擁有更多的盟友。當時,同盟者每年都向羅馬提供八萬到九萬人的輔助部隊。

  • 8 # 老威觀史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馬其頓方陣在亞歷山大時代是非常著名的方陣也是那個時候最為先進的一種戰術,在亞歷山大手上發揮到了極致。一個好的戰術的發揮不光要看戰術本身很多時候也要看指揮者的能力,實際上亞歷山大在使用馬其頓方陣的時候不只是用馬其頓方陣,他還非常注重騎兵的使用,實際上是步兵騎兵配合使用的一種戰術,沒有騎兵的配合亞歷山大也無法用馬其頓方陣獲勝。所以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亞歷山大的馬其頓方陣戰術結合騎兵的戰術究竟是怎麼回事。

    亞歷山大步騎結合戰術

    馬其頓方陣的特點就是防禦能力非常強,當方陣計程車兵集合起來,然後將長槍一擺就成為了一個刺蝟型的陣容,這種陣容的特點就是防禦能力非常強,但是機動能力非常差。亞歷山大在歷次戰役中,一般是使用馬其頓方陣進行防禦,防住對方的衝擊,同時將騎兵配置在陣型的側翼,當方陣和對方主力部隊發生膠著狀態的時候,騎兵迅速從側翼出擊,甚至繞到對方背後發動突襲,衝亂對方的陣營造成對方全軍崩潰從而取得勝利。

    在此舉個栗子,如著名的高加米拉戰役,是亞歷山大和大流士三世之間的一場主力對決的戰役。這個戰役在我本人釋出的影片裡面有,是翻譯的國外對這個戰役的影片製作。

    圖中這種畫叉的部隊為步兵,粗線條的為重步兵,馬其頓這邊就是馬其頓方陣,細線條的是輕步兵。

    圖中這種情況的代表騎兵,帶星星的部隊為國王親自帶領的部隊。

    紅色為亞歷山大軍,紫色為波斯軍。

    這是戰前雙方的部署,馬其頓這邊是騎兵都在側翼,中間主要是馬其頓方陣士兵負責防守,一開始亞歷山大就帶領他的親衛隊,“夥友”騎兵在側翼與波斯軍的騎兵交手。

    隨後波斯發動了全面的進攻,亞歷山大的左翼部隊對上了對方的右翼部隊,中間的馬其頓方陣主要是頂住了對方的“不朽軍”的衝擊,右翼的部隊拖住了對方左翼的進攻,這個時候,戰場在一瞬間出現了一個空檔,亞歷山大瞅準了這個空檔,率領他的精銳騎兵直接衝向了波斯國王大流士。

    結果大流士擋不住亞歷山大的進攻,從戰場逃跑,這就導致了波斯軍的全軍潰敗,接下來就是收拾殘局了,波斯軍不斷的從戰場上逃跑,自然就無法形成有效的抵抗,最終被馬其頓軍擊敗。

    所以,亞歷山大實際上是一種步兵和騎兵組合的戰術,其原理就在於充分利用馬其頓方陣的超高防禦力擋住對方的正面進攻,然後利用騎兵的高速機動性衝亂對方的陣型,使對方混亂從而取勝。這既需要軍隊有高度的紀律性和服從性以及戰鬥力,也需要統帥能夠準確地把握戰場的形勢,根據形勢的變化及時而準確地調整自己的戰術策略,而這些在亞歷山大時代都實現了:即有一個超一流的統帥,亞歷山大,也有身經百戰、戰鬥力強悍的軍隊。

    這個戰術的關鍵在於步兵和騎兵的比例,是的。比如羅馬軍團,一個軍團總人數為4000-5000人,騎兵為300,一般來說,步兵:騎兵都超過了10:1的比例。而亞歷山大的部隊中,一般是步兵:騎兵為6:1的比例。

    說到為什麼後來馬其頓方陣會輸給羅馬,我們就要從漢尼拔說起了。

    亞歷山大最為得意的弟子,漢尼拔

    是的,你沒聽錯,實際上漢尼拔是亞歷山大最為得意的弟子,雖然他們從未謀面,亞歷山大也從未教過漢尼拔,但是漢尼拔卻是亞歷山大的忠實擁躉,漢尼拔的戰術實際上基本都是跟亞歷山大學的,在漢尼拔的身邊就有希臘語的教學者,他經常向漢尼拔講述亞歷山大的故事,漢尼拔也從中得到了許多的啟示。

    實際上漢尼拔進攻羅馬帝國的策略整個套路就是學的亞歷山大。

    當時來說,漢尼拔是從西班牙出發,翻閱了今天法國和西班牙邊境的比利牛斯山脈,之後越過今天法國西南部的廣袤的森林,再翻閱阿爾卑斯山脈進入的義大利平原。進攻的路線當時有三條,第一條是從西西里進攻義大利,因為當時羅馬海軍掌握了制海權,所以不可行;第二條是透過科西嘉島或者撒丁島進入義大利,但是這兩個島嶼當時為羅馬控制,大規模的艦隊透過這裡不可能不被發現,也不可行;最後的第三條就是漢尼拔實際的行軍路線,雖然看似冒險,實際是最安全的。漢尼拔計劃在進入義大利半島之後,通過幾場大型的決戰擊敗羅馬,然後分化瓦解義大利半島上的羅馬同盟。

    剛出發的時候漢尼拔有90000步兵和12000騎兵,他分出了20000士兵去防守迦太基本土,留下了12000人防守西班牙,帶領著剩餘的部隊開始了義大利的遠征。

    注意下,這個時候漢尼拔步兵:騎兵的比例為7.5:1左右,是一個比較高的騎兵配置比例。

    在翻閱阿爾卑斯山後,他的部隊只剩下了26000人,其中20000步兵,6000騎兵,步兵:騎兵為3:1。之後在義大利北部漢尼拔打了幾場勝仗,吸納了當地的不少高盧人加入了他的隊伍,使軍隊擴充到了50000人,而高盧人擅長騎兵,這也使得漢尼拔的騎兵部隊得到了擴充。

    當然,漢尼拔在義大利最經典的戰役就是坎尼戰役了,我們看下情況:

    坎尼戰役中,羅馬為步兵80000人,騎兵6400人;迦太基為步兵38000人,騎兵10000人。從軍隊構成來看,羅馬步兵:騎兵超過了10:1的比例,而迦太基方面步兵:騎兵為不到4:1的樣子。

    這是當時的對陣圖,基本漢尼拔就是用重步兵負責防守、牽制羅馬主力軍團重步兵的進攻,只是有點變化,在於他把精銳部隊放在了兩翼,中間的前面是弱兵,後面是最精銳的重步兵,在交手的時候羅馬大軍就順理成章地進行了中間突破,從而形成了一個口袋陣,羅馬大軍就往口袋裡鑽了。之後漢尼拔出動了騎兵,也是則側翼,擊敗了羅馬的騎兵,因為漢尼拔手上騎兵比羅馬人多,10000對6400,而且漢尼拔的騎兵戰鬥力也強於羅馬騎兵,所以很快漢尼拔的騎兵就擊潰了羅馬騎兵,之後漢尼拔的騎兵繞到了羅馬軍的背後,從而實現了對羅馬軍的合圍。

    這種戰術就是亞歷山大的戰術,只是有些變化而已,基本思路不變,就是重步兵牽制對方主力,負責防守,然後利用騎兵的機動性繞到對方的背後,只不過亞歷山大一般是打亂對方的陣型,而漢尼拔則是合圍對方,其實都是一個套路。

    那為什麼後來羅馬會進攻馬其頓呢?還是因為這次戰爭。

    在坎尼戰役獲勝之後,當時的馬其頓國王腓力五世也有再現亞歷山大時代光榮的夢想,就與漢尼拔結成了同盟一起對付羅馬。只是當時羅馬疲於應付漢尼拔,也就沒有派出軍隊去對付腓力五世了,直到後來羅馬擊敗了漢尼拔,贏得了第二次布匿戰爭,自然就派出了軍隊去打馬其頓了。

    漢尼拔的得意弟子——大西屁阿

    大西屁阿是羅馬統帥,不過你也沒聽錯,他確實是漢尼拔的得意弟子,儘管漢尼拔從來沒有教過西屁阿。西屁阿是在一次次跟隨父親的戰役中,也就是漢尼拔在進入義大利後的前幾次戰役中跟漢尼拔學到的,尤其是坎尼戰役,西屁阿也參與了,他從戰場幸運地逃脫。後來他的父親在西班牙戰死後,他接替了他的父親成為了羅馬在西班牙的統帥,之後攻佔了漢尼拔的老巢,西班牙,這個過程中他運用的很多都是漢尼拔的策略,如注意情報的收集,迷惑敵人進攻對方意想不到的地方等等。

    當然,西屁阿最著名的戰役就是扎馬戰役,在這場戰役中擊敗了漢尼拔,從而成為了當時名震各國的軍事統帥。

    實際上扎馬戰役也沒多少好說的,大致雙方情況如下:

    羅馬聯軍步兵29000人,騎兵6100人 迦太基軍步兵36000人,騎兵4000人

    傷亡情況:迦太基陣亡18000人,被俘8000人 羅馬陣亡4500人,受傷4000人

    主要指揮官:西庇阿;漢尼拔

    這一戰中羅馬軍隊的騎兵比例明顯提升,而漢尼拔方面騎兵比例較少。此時的羅馬軍團可以說是身經百戰,戰鬥經驗和戰鬥力都極為豐富。反觀漢尼拔方面,由於遠征義大利的失敗,實際上他也沒帶回多少部隊,部隊中大多數都是戰鬥力較弱的軍隊,在和羅馬軍團對陣的時候也發揮不出他在義大利遠征時候的效能,從而失敗。

    馬其頓對陣羅馬

    在羅馬帝國擊敗迦太基結束了第二次布匿戰爭後,就開始著手對付馬其頓了。戰爭於公元前200年爆發,公元前197年結束,主要戰役是庫諾斯克法萊戰役,這場戰役實際上沒有多少亮點,史學家的評價就是二流的統帥對陣二流的統帥。

    然而當時的羅馬軍團因為經過了長期的布匿戰爭,其戰鬥力已經大幅度地提高,尤其是羅馬軍團中的中層和基層指揮官,他們基本都是在西屁阿手下一路打過來的,非常熟悉西屁阿的戰鬥套路,全部都是“西屁阿”式的戰術。反觀當時的馬其頓國王腓力五世,雖然野心大但是確實軍事才能沒多強。

    兩軍交戰的時候,雙方統帥基本沒什麼亮點,都是屬於二流統帥,起決定作用的在於中層和基層的指揮官。明顯來說羅馬軍團要強於當時的馬其頓軍團,羅馬軍隊的規模在20000人左右,馬其頓軍團在26000人左右,騎兵是羅馬2600人,馬其頓2000人,顯然他們都不知道使用騎兵戰術。

    對戰的時候馬其頓方陣雖然正面防禦能力非常強,但是背後的防禦能力就很弱,這點來說戰鬥經驗豐富的羅馬中基層指揮官打了幾下就看出來了,所以經常就繞到了馬其頓方陣的背後發動進攻,從而擊敗了馬其頓。

    所以,羅馬軍團擊敗馬其頓軍團,亮點實在沒有什麼可說的,只能說馬其頓國王腓力五世有亞歷山大的野心但是沒有亞歷山大的才能,他沒看出亞歷山大對騎兵的理解。這點來說,實際上當時看的很透徹,能用的很好的就只有漢尼拔和西屁阿。

    在扎馬戰役結束9年後,漢尼拔和西屁阿有過一次會面,當時西屁阿曾經問過漢尼拔認為的最優秀的軍事家是那些人,漢尼拔說,第一是亞歷山大,第二是皮洛士,第三就是他漢尼拔了,如果他能夠打敗羅馬,那麼第一就是他漢尼拔。這也是很中肯的評價,不是漢尼拔故意拔高自己。因為亞歷山大戰術的精髓,實際上當時來說只有漢尼拔和西屁阿懂,至於當時馬其頓國王腓力五世,根本是沒明白。

    所以腓力五世只知道用馬其頓方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自然就敗給了羅馬了。

  • 9 # 漩渦鳴人yy

    有一句老話叫做裝備決定戰爭,而人是決定戰爭勝負的真正原因。

    如果我們去對比一下古羅重步兵方陣和馬其頓方陣的話,我們就會發現二者之間獨特的作戰特點以及由作戰特點所誕生的一些作戰的方式。

    馬其頓的作戰能力是體現在他們對於希臘碾壓式的優勢,以及在這之後縱橫歐亞非三大陸,建立一個龐大的亞歷山大帝國,這樣一個輝煌的戰績,我們是否注意到一點,也就是這個馬其頓方陣能夠發揮這麼強大的能力,其本身和一個人脫不了干係,誰,亞歷山大。

    在最著名的一場戰役裡面,馬其頓方面派出了45000人,而波斯帝國方面則派出了數10萬人加入了這場戰爭,在這場戰爭裡面馬其頓的步兵方陣在正面戰場上幾乎都成了一種被反包圍的局勢在此情景之下,亞歷山大率領的自己的基友騎兵團正面硬突了波斯帝國大流士三世的中軍,在此基礎之上,馬其頓兵團才完成了這場史詩級別的戰役。

    可以說整個馬其頓兵團他的靈魂就是壓力山大,而馬其頓兵團他的馬其頓步兵方陣其實是配合著騎兵作戰來使用的,如果缺乏了奇兵的資源,那馬其頓的步兵方陣就會顯示出自己的笨重以及無法靈活作戰,這樣儀器的特點畢竟撐著那麼長一根錨杆,你也確實很難。做到靈活機動作戰。

    所以說對比一下的話,亞歷山大的馬其頓兵團就好像一隻個由水晶打造的戰劍,鋒利但是容易破碎,而我們去看一下古羅馬的重步兵方陣。

    古羅馬的重步兵方陣,其實大家在影視劇裡面以及各種各樣的科普知識裡面已經瞭解了很多了,古羅馬的重步兵方陣在早期的話,起到絕大部分作用的還是重步兵,由重步兵組成的數列方陣朝著自己預想中的敵人發動衝鋒,並且雙方之間陷入膠著血戰,最終透過近身肉搏戰壓垮對手。

    這種作戰方式在這之前也有其他的人嘗試過去反抗馬其頓的步兵兵團,也就是古希臘古希臘,大家都知道斯巴達,斯巴達的300勇士這部電影大家也看過,斯巴達的步兵方陣其實使用起來和古羅馬的重步兵方陣有著相同的意思,但是古羅馬的重步兵方陣更加側重於士兵之間的配合,他們方而長的盾牌,在正面可以形成一道綿延不絕的城牆,在陷入近身肉搏戰的時候,重步兵方陣之間也可以產生良好的化學反應,互相之間配合作戰或者兩個或者三個結成一個小團隊。

    但比較而言,斯巴達計程車兵更加側重於個人能力,大家看一下他的頭盔就知道了,只能夠看見自己正前方的東西,至於自己兩邊究竟發生了什麼就不知道了,在這種情況之下,斯巴達計程車兵一旦被馬其頓的兵團盯上的話,很容易就會陷入各自為戰的境地,被別人分割包圍清剿。

    以古羅馬重步兵方陣相比較於斯巴達兵團而言,第一更加註重團隊作戰,第二他們的出生大多是來自於古羅馬的公民,古羅馬的公民肯定是要為了自己的城邦而戰的,在戰鬥意念方面比這些斯巴達計程車兵更加頑強。

    所以說古羅馬重步兵方陣一旦遇到馬其頓兵團,馬其頓兵團只能夠依靠著自己的步兵方陣進行作戰,而古羅馬的重步兵方陣可以靈活作戰,或者選擇包抄或者直接衝鋒躲開前面的矛尖以後選擇與敵人進行近身肉搏戰。

    無虞缺乏優秀的騎兵指揮官,所以馬其頓兵團就不可能將自己的部隊開到敵人的後方,只能夠選擇正面應答兒,和斯巴達士兵不同的是,古羅馬的重步兵方陣更加側重於團隊配合,所以在近身肉搏戰的時候,即便這些馬其頓的步兵方陣擁有一些好手,和敵人進行頑強作戰,但是面對敵人的配合而且專門為升作戰設計的武器的時候,這些古羅馬的重步兵方陣就能夠百分之百的體現自己的戰鬥力!

  • 10 # 戰爭之盾

    有個遊戲叫全面戰爭系列,你多打打手動模式就發現這個陣確實好用,不過也確實很笨重,我開始也覺得扯蛋,到後來發現真香…不過好用僅限戰術層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越南峴港四日遊自由行攻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