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浪潮電影

    《廁所英雄》2天票房2千萬,不要迷信寶萊塢電影,還不如中國產片!

    印度最新電影《廁所英雄》已經上映2天,這部極其被人看好的電影卻令人意外地,僅僅取得了2千多萬的票房。這和電影發行方的預期大相徑庭,為什麼內地電影市場沒有其他大片上熱映的情況下,這部印度寶萊塢作品沒能取得預期的成績呢?

    近年來多部優質寶萊塢電影在內地電影市場獲得成功,例如《三傻大鬧寶萊塢》、《摔跤吧!爸爸》以及《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等,不僅在觀眾群中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同時獲得了驕人的票房。

    所以當《廁所英雄》這部已經在印度市場得到過品質驗證的電影定檔時,幾乎所有的影評人都認為它將會取得佳績。但是令人失望的是《廁所英雄》出現了水土不服的情況,沒能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廁所英雄》很明顯是個具有區域侷限性的影片,影片中苦苦呼籲的“廁所計劃”,我們是無法感同身受的,當然也就無法體會創作的初心。和本片相反,前幾部取得過成功的電影都有和我們華人相通的價值觀或者世界觀。

    《三傻大鬧寶萊塢》圍繞大學生活和教育問題展開,國內也會有同樣的問題;《摔跤吧!爸爸》講述的是男女之間的不平等,倡導男女平等,這不也是我們現在正在弘揚的價值觀之一麼?只有消除了地域之間的文化差異,文化衍生品才能取得一樣的成功。

    《廁所英雄》中前半段的愛情故事我們能夠體會到同樣的感動,因為愛情沒有國界。但是講到後半段,因為“廁所問題”導致的夫妻感情不和,甚至引起了印度全國範圍內的女權遊行,作為一名華人,只能說可以理解他們,但是做不到情感共鳴。

    電影節奏前半段太過鬆弛,就顯得有點“偏題”。而故事推進上也有不小的瑕疵。男主對女主一見鍾情可以理解,但是女主拒絕男主求愛之後,為什麼又會反過頭來倒追?這個轉折確實沒有足夠的說服力。也正因為如此,觀眾感受不到女主對男主深深的愛意。

    如果沒有這種愛意做基礎,電影主題“廁所計劃”的說服力將會大打折扣。相信大多數觀眾看完這部電影之後,都會有一種看了電視劇的錯覺。不合常理的家庭分歧、違和誇張的背景音樂、很多處冗餘的情節設計、沒能深化處理的家庭關係等等,都是《廁所英雄》的減分項。

  • 2 # 一臺戲

    在一個充滿4分電影的檔期,我毅然選擇去看了一個名字裡有“廁所”的,聽上去有點無厘頭喜劇的印度電影。

    但好在,我沒有因為它並不算高的豆瓣分數和名字而遺漏它。

    這依然是一部照進現實的印度電影。

    比起阿米爾·汗頗為成熟的仿好萊塢風格,《廁所英雄》的拍法更像電視劇。但這依然不影響我們被它其中傳達的價值所衝擊。

    雖然整體風格是偏喜劇的,但《廁所英雄》談論的事情其實卻既嚴峻又嚴肅。

    根據聯合國的資料,整個印度,有6.26億人在戶外排便,比第二名的印度尼西亞高出了整整10倍。(先別急著笑,中國也有1400萬人在戶外排便)

    很明顯,這不是國民經濟或是基礎設施建設這麼簡單的事情。

    故事對這件事的切入點很有意思。是先從一對男女青年的戀愛故事講起的。

    電影用了大量篇幅講述了他們相愛的過程,其實並不是毫無意義的囉嗦,而是為了鋪墊他們遇到“廁所問題”之後,能積極去解決的動機。

    自由戀愛走向婚姻的二人,婚後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廁所。

    女主加婭新婚第一夜,清晨就被村裡的其他女性喊醒,徒步去野外解手。

    她這才驚訝地發現,原來丈夫科沙夫的家裡竟然沒有廁所!

    放到中國,這可能就是一個狗血的,因為愛情白富美嫁給屌絲男結果過得很不幸的故事。

    但其實,男女主角都是高種姓,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下嫁”一說。

    真正的矛盾,在於兩家截然不同的信仰和生活方式。

    丈夫科沙夫來自傳統信仰的家庭,他甚至因為父親認為其“星盤有煞”而一直不敢結婚。而加婭則來自於開明的現代知識分子家庭,家人對其非常寵愛,更重要的是,他們家有廁所。

    村裡家家戶戶沒有廁所,並不是沒錢建。而是因為,在傳統的印度信仰裡,“廁所”是一個極汙之地,放在家裡,就是褻瀆神靈。

    那想上廁所怎麼辦?路邊解決。你說女生會不好意思?那就憋到夜深人靜去解決。

    這樣一種不合理的生活方式,竟然被印度人世世代代沿襲了下來。而在這個女性地位低下的國家,女人所面臨的艱難,也沒怎麼被在意過。

    但受過大學教育的加婭卻不能忍受這個局面,她向科沙夫嚴正抗議,如果沒有廁所,她就回家。

    不想得罪父親,但又要穩住妻子,科沙夫想出了各種權宜之計,他試過帶加婭去別人家如廁、去火車上如廁,甚至把來拍戲的劇組的臨時移動廁所偷回家。

    然而這些權益之計,最後都紛紛破產。加婭還是萬般無奈地回了孃家。

    從這一刻開始,科沙夫知道,不能再用權宜之計了。

    在妻子的幫助下,他找到了政府,試圖要求他們履行他們建設廁所的計劃。這才發現,根本不是政府不建,而是建了也沒人用。

    如果要走法律程式,至少要等11個月。

    等不了的科沙夫決定自己率先動手,在院子裡建一個廁所。

    然而,在廁所完工的第二天,他就遭遇了父親帶領下的強拆。

    要建廁所,他們二人需要對抗的,是整個社會的陳舊觀念。

    看到這裡,我終於理解,電影的原名為什麼是《廁所,一個愛的故事》,因為這的確是一個男人,為了他心愛的女人對抗全世界的故事。

    是的,這件號稱觸動了6億人的牛逼哄哄的大事,其實真正的落腳點,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這個平凡的男人,只是想要留住自己的妻子。

    科沙夫在跟政府官員對話的時候,說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他說:“如果不是為了切身利益,根本沒有人想要戰鬥或是解決。”

    這句話的意義,在片中反覆出現。

    衛生部的部長為了將11個月的流程快速走完,想出了把所有相關機構的辦公室廁所都鎖上的損招。

    於是,一個要走11個月的流程,在短短12分鐘之內,就全部走完了。

    而片中另一位頑固人物,科沙夫的父親,同樣也因為一件關涉個人的小事而屈服了。

    他的母親,在早晨趕著去野外解手的時候,摔倒在了門前的階梯上。無法走遠路的她,要求在科沙夫建在院子裡的廁所解決。

    終於,這個頑固的守舊人士,也在母親和教條之間,選擇了母親。

    加婭一人的不屈服,也開始讓村中其他的婦女們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應該要求在家裡建個廁所。

    於是,婦女們紛紛揭竿而起,用不給丈夫做飯的方式逼迫丈夫們接受他們的訴求。

    這場轟轟烈烈的仗才算真正打了起來。

    這部印度版的《厲害了,我的國》,觸動人心的,真的不是“影響了多少多少人”,“改變了多少多少人”。

    而是最最普通的人,如果選擇“不妥協”,能夠掀起多大的波瀾。

    我們隔岸觀火地看印度,興許會覺得這件“不能建廁所”的事情是何等可笑和荒謬,但這僅僅是因為我們並不在那個環境中。

    古斯塔夫·勒龐在他的社會心理學鉅著《烏合之眾》中,其實講述了很多類似這樣的“群體無意識”。

    在一個強勢的文化環境裡,人往往會忽略簡單的事實,甚至會為了順從群體極端壓抑自己的利益而不察。

    對於這個問題多多的鄰國,我們更應當保持一種避免“五十步笑百步”的警醒。

    細想一下,有多少其實理所當然的個人利益,其實也被我們無形地壓制了呢。

    我想也許,這部電影對我們真正的啟發是,爭取個人利益毫不丟臉,哪怕只是要求建一個廁所。

  • 3 # 我是星夜行

    印度電影屢次在國內大火,一個重要的原因便在於印度有這樣的土壤,可以讓電影人把宗教問題,女權問題,以及傳統文化遏制新事物發展,這些本身就帶有尖銳矛盾的內容作為素材進行藝術創作。

    這不單純是題材敏感,事實上早在這部《廁所英雄》上映之前,印度官方便已經在號召民眾建廁所了,所以這部影片可以說是“順勢而上”,並無敏感和阻力。真正讓人訝異的是這些問題確確實實紮根於印度的社會之中,並且影響深遠。在看這部影片之前,絕大多數國外觀眾甚至都不會理解,建一個廁所會在印度有如此大的阻力,傳統的守舊思想,遍佈於村長,老一輩人,周圍的年輕人,甚至即將出生的下一代之中,更為可怕的是,作為受害最為嚴重的女性,很多人並沒有內心覺醒,這也是整部《廁所英雄》最大的主題,號召女性自身對於壓迫的認識,並勇於反抗這種傳統的壓制。

    所以說,包括《廁所英雄》在內的諸多印度電影佳作,他們爆紅的背後,是一大堆讓世界人民覺得離譜的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這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離奇荒誕的現實,永遠勝過無病呻吟的故事,這大概也是寶萊塢電影另一種形式下的悲哀。

    迴歸到電影,影片整體中規中矩,男主角阿克謝·庫瑪爾在廁所被拆之後的那一段痛訴表演尤為精彩,讓人印象深刻。關於劇情,我只是想強調一點,很多人覺得男主女角的愛情描寫過多,分散了廁所這一主題的劇情,我個人倒覺得無傷大雅,沒有足夠的感情鋪墊,反而難以襯托男主為愛和整個世界為敵的決心,正是因為有之前的浪漫愛情戲碼,才使得後面的劇情更為立體更為牽動人心。另外像和一頭牛結婚這樣荒唐的事兒,也不是什麼無關緊要的劇情,足以表現印度國內守舊勢力的頑固,這種頑固不光體現在建廁所上,更是體現在整個宗教文化上。

    最後,還是建議各位朋友去影院一看,確實是最近比較不錯的影片之一。

  • 4 # 粽藝影視

    下午剛剛看完。無劇透

    首先題材非常新穎,直擊印度社會痛點,女權或者說人權的保護與尊重這個主題,的確會吸引到大量中國觀眾去觀看。劇本根據真實故事改編,有幾句臺詞足夠深刻,剖析夠深,夠廣,但是仍然不能掩蓋其非常冗長的問題。

    完成度非常一般,鋪墊太長,歌舞尷尬,印度式搞笑也沒能普世的輸出,有幾個細節反而讓我感覺到不尊重女性,臺詞太多,其實沒必要這麼多愛情描寫。

    但是看了這部片子以後的確對印度女性的生存狀況感到震驚,權利的爭取不能依靠愛情,需要的是自我覺醒與反抗。

  • 5 # 俊俊電影

    廁所英雄這部電影,又是一部,印度寶萊塢關於,印度社會現實問題題材的一部電影。

    在印度電影,大熱的,這些年裡我們可以看到,但凡有印度電影口碑好,一般都是,因為這部電影反映了某一社會問題。

    從著名的阿米爾汗,摔跤的爸爸,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到這部電影表面是,運動電影,其實是女權電影。

    再比如我的個神啊,是宗教紛爭,

    比如起跑線,是教育題材,

    比如神秘歌手,是家暴女權題材。

    。。。。。。

    印度電影,之所以,會給人帶來一種衝擊感,其實這是因為印度這個國家它存在的現象問題,給人們帶來的衝擊感,一個國家存在各種各樣荒誕,但是卻真實的問題,他總是要比藝術杜撰出來的作品,層次要更高一些。

    我們在看這些電影的時候,就會,在腦子裡告訴自己,這些不是假的,而是真正發生在印度這個國家。

    在此基礎上,廁所英雄也是一部反映了印度社會問題的電影,主要圍繞著印度的傳統是,家裡不修廁所的。

    然而,如果說不修廁所,在野地裡上廁所的話,對男人來說無傷大雅,那麼對女人來說就是極其不方便的。

    尤其我們還知道印度對女性的地位,十分之貶低,並且,性騷擾以及各種,強姦案件屢見不鮮。

    所以這部電影,在宗教,女權,基礎社會設施的建造上可以說在印度引起了廣泛的話題。

    那麼它作為一部反映社會的藝術作品,也是有它的深度的。

    這就是這部電影口碑比較好的原因。主要原因。

    但是呢,這部電影在我們國家可能不會引起廣泛的共鳴。

    因為,像女權問題,阿米爾汗的那些運動,宗教以及教育問題。

    雖然不在同一個國家,我們也都感同身受。

    但是關於這個廁所問題,由於我們國家的基礎設施還算過得去,所以大家可能沒有那麼強烈的共鳴感。

    所以這部電影的票房之所以會失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文明較為先進的國家。

  • 6 # 阿郎看電影

    1.

    《廁所英雄》仍然佈滿了印度電影一貫的輕盈與沉重。

    輕盈部分浸潤於歌舞和幽默,有如沐春風之感。沉重的部分仍然關照傳統文化的二元對立,令人如鯁在喉。

    只是和《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相比,《廁所英雄》失於倉皇。

    輕盈只是輕盈,沉重一直是沉重,兩種元素混合在一起並沒有生成新的獨屬於這部電影的物質。他們以各自原始的狀態存在著,好都很好,但組合在一起,就成為問題。

    《廁所英雄》最大的問題是主題先行。

    印度女人必須趁著天沒亮就得結伴去野外方便,她們管這叫“圓壺集會”。至於白天想方便了怎麼辦?答案是忍著。

    一個從小家裡就有廁所的女人嫁給一個家裡從來就沒有廁所的男人,引發了一連串的事端,甚至到了離婚的地步。而他們所在的村莊,“是一個祖傳的村莊”,“1700年來就沒有人離婚”。

    影片裡一位政府官員對此下的定義是,“這是一場戰爭”。

    既然到了戰爭的地步,態度就不可避免。影片中,男女主人公各說了一段話,成為影片的題眼。

    因為廁所問題,女主跑回孃家。趕來勸告的奶奶,並未站在女性的立場說話,女主角趁機對街上的女人發飆,“我們是女人,我們必須努力做每件事,我們被要求作出所有讓步,因為這是我們的文化告訴我們的。控制你的排便慾望,直到天黑以後。男人可以在白天拉,而你只能在晚上。如果男人用精力充沛的眼睛看你,你就遮住自己的臉,要保持安靜。而當一些變態狂用手電筒對著你的時候,遮住你的臉,而不是遮住你的屁股。他可以到他的朋友那去說,“我瞥了一眼,但不知道那是誰”。他們每天對著你閃著車燈,但你從來沒有吃驚過,你們很高興,是因為“圓壺集會”又有了新的話題。如果來了姨媽,就要遠離寺廟。如果有火葬的柴堆在燃燒,我們就要遠離。如果我們想放鬆自己,要到村外去。為什麼?為什麼定下這些規矩?為什麼只對我們?原本是他們的錯,但現在成了我們的錯。”

    男主賣了摩托車,建了一個廁所,但父親和村長聯手把廁所拆了,“一個婆羅門的家從被破壞中挽救下來,這裡什麼也不會改變。如果受傷了,就塗上塵土,如果扭傷了,就塗點糞。如果拉屎和上廁所都是那麼糟糕的事,那上帝為什麼還給我們一個胃。沒有胃,就不用上廁所了。頭人,開啟你的聖書告訴我吧,我們的道德責任是讓我們的妻子出洋相嗎,還是在外面露天拉屎給了我們救贖。”

    太過突出的情緒,令影片流於仄繁。

    導演知道情緒性細節、趣味性幽默和獨特文化符號互相作用的原理,但他忽略了這一切最終都是細枝末節,它們是為人物和故事服務的介質,而不可以成為敘述本身。

    一個優秀的敘事,需要感同身受,也需要抽身事外。感同身受是給敘述以溫度,抽身事外是給敘事以冷靜。

    《廁所英雄》始於一腔憤怒,止於一腔憤怒,而在電影語言體系裡,憤怒是幼稚的同義詞。

    2.

    這是一部題材性向的電影。

    和《四月三週兩天》類似,當其他地方很日常的舉動,在另一些地方變成一場戰爭的時候,電影最大的魅力,也就在此了。

    《四月三週兩天》是當時羅馬尼亞不允許墮胎,一個意外懷孕女孩的經歷就不亞於一場逃亡了。《廁所英雄》是當時的印度不允許家裡建廁所,女人必須到野地裡去方便。丈夫想給妻子建一個廁所,就變成了民族文化對抗事件。

    因為“摩奴在《摩奴法典》裡曾寫過,人必須離開家拉屎。”而他那位已經成為公公的老爹則堅持,“媳婦沒有方便過就做飯,我不吃”。

    建一個廁所,就成了“不要試圖挑戰我們的文化”。

    關於傳統文化這件事,男主的弟弟對此的解釋是,“每個人都在抱怨的就是這文化,是誰呢?文化是沒有人看到或聽到的東西,但是每個人都附著於它。文化是讓我們把捐款箱放在寺廟和清真寺裡,但是卻讓人像動物一樣在露天下拉屎,那就是文化。”

    政府官員當然也很清醒,“你不在家裡建廁所,但是你把整個國家變成了一個大廁所”。但在傳統文化這座大山面前,任何反抗都無異於螳臂當車。

    電影不能是影片中那紙公共利益訴訟的訴狀,也不能是影片最後女人遊行時呼喊的口號。

    傳統文化在影片中是一個批駁的靶子,它是矛盾的源發,是需要揚棄的穀粒中的草籽,但電影不能成為那個揚棄的木鏟。一部講述傳統文化糟粕部分的電影,對傳統文化中精華部分的依賴,比想象中的高得多。

    所以,女人們去野地方便時,具體的樣子;慶祝活動中,打男人傳統的理論與形式,都需要恪守傳統文化,並做出適當的發揮。

    這就是電影,本質上,它仍是一種建立在奇觀上的吸附效應,所謂在是非善惡、文化分辨等層面的作用,一直都是一部分人的一廂情願。

    《廁所英雄》中注重了批駁部分的營造,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其他文化傳統部分的渲染,令影片置於情緒的尖頂,有重心不穩的危險感。

    3.

    《廁所英雄》在立意上的情緒化,是其粗糙的根本原因。

    但它的粗放不僅於此,在製作上也出現了致命失誤,影片一小時四十一分鐘時,出現一個低階到令人匪夷所思地步的穿幫,收音的話筒出現。

    影片結局當然皆大歡喜,電影提出問題,也咬牙去解決問題,雖然解決問題的方式一直失於輕浮。

    現實中,今天印度一部分地區的女人出嫁,一個很重要的擇偶標準,仍然是男方家裡有廁所。這就是震盪至今的印度清潔運動。

  • 7 # 夢裡詩書

    突破重重傳統桎梏,為心愛的人建一座廁所,這個在我們看來尤為荒誕的不可思議之事,卻成為了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廁所英雄》中能被稱為“英雄”的壯舉,而電影由此為切入喜劇化的展開,既落足於了對印度社會傳統文化的反思,同樣也有著女權主義的彰顯。

    據統計在今天的印度,仍舊有30%左右的家庭沒有廁所,這種情況農村更為嚴重,而究其原因,貧窮僅只是是一方面,《廁所英雄》所點出的是其面對的另一個難題,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的矛盾對立,透過電影我們可以看到,印度人不用廁所,是因為他們認為廁所是一個骯髒的地方,而戶外則是潔淨之地。那麼你不經會問廣大的女性該怎麼辦呢?在男權至上的印度社會,女性只能在深夜前往偏遠無人的地方去解手,這種匪夷所思的不平等現象,構建起了電影絕佳的戲劇張力。

    《廁所英雄》的故事圍繞以一對新婚夫婦為展開,受過高等教育的妻子,不願意忍受沒有廁所的生活,選擇了分居,而曾對父親言聽計從,甚至還與水牛結果婚的丈夫為了挽回妻子,不惜與父親甚至是整個社會傳統觀念為敵,在那“我決定為你而抵抗全世界”的誓言下,丈夫排除萬難為心愛的人建一座廁所。廁所在這部電影中所存在的意義儼然不單單是其本身,它既變成了一把挑戰傳統的利劍,同樣也成為了去展現愛情最為美好的介質。

    在這一看似荒誕不經卻深諳印度社會現實的愛情故事中,堪為英雄的其實不僅只是為愛修建廁所的丈夫,作為妻子的加婭同樣也是一位英雄,面對祖輩的傳統,整個村子的女人早已完全喪失了去維護自我權利的能力,相反還去勸阻敢於與不公抗爭的加婭妥協,甚至於是批判她的執著,女性自我尚且沒有女權意識的覺醒,又何以去談女權的維護?正是這種對思想上千年的禁錮,才是電影廁所之爭最為根根的原因,而加婭非但沒有去妥協,卻毅然的站在了對自我權利的維護上,最終其所喚起的是所有女性女權意識的覺醒。

    誠然就其成片而言,《廁所英雄》如很多印度電影一樣,存在著節奏冗長的通病,但透過一間廁所的縮影,電影所展露的不單是一段與世界為敵的美好愛情,更是以小博大的對映以整個印度社會所存的問題。

  • 8 # 影視口碑榜

    從電影《摔跤吧,爸爸》到《神秘巨星》,再到《起跑線》,近年來,國內電影市場迎來一陣“印度神片風”。這些電影用質樸的電影語言表達對社會現實和女性地位的關切,引起觀眾的共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近日,改編自真實事件,由什裡·那拉揚·辛執導,阿克謝·庫瑪爾、布米·佩德卡爾主演《廁所英雄》上映,這部延續了印度電影一貫的風格的電影,透過修建廁所這件事情,表現社會轉變之難,喚醒現代女性意識。

    廁所關乎婚姻幸福,贏得女性觀眾共鳴

    看似平常的廁所問題,卻關乎一個對年輕人的婚姻幸福。《廁所英雄》講述了接受現代教育的新媳婦賈耶嫁到一個沒有廁所的印度農村,必須面臨沒有廁所只能在深夜野外如廁的尷尬。面對廁所難題,丈夫凱沙夫絞盡腦汁,想出了蹭別人廁所、蹭火車廁所甚至去偷公共廁所等權宜之計去解決廁所問題,但都未從根本上解決廁所問題,卻發現真正阻礙解決廁所問題的是傳統文化和存在於人們心中的偏見。因此,賈耶走上了透過離婚來爭取自己合法權利的道路。

    一個小小的廁所問題,在印度國內引起強烈地反響。因為廁所問題確實關乎印度女性的切身利益。在印度大約有6億女性,而廁所的普及率僅有70%左右,在農村普及率更低 。因此在農村沒有廁所的地方,女性白天只能忍著自己的生理需求,直到凌晨天沒亮時結伴帶著夜壺去郊外方便。這不僅要他們面臨毒蛇毒蟲的危險,還會面臨被男性跟蹤騷擾,甚至被強姦喪命的危險。因此,電影上映後,獲得了大量女性的交口稱讚。

    小角度切入社會現實,展現社會轉變之難

    小角度切入社會現實,展現社會轉變之難,是當下印度電影中經常表現的主題。《廁所英雄》以“廁所”和“婚姻”為切入點,為我們展現了當下印度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的艱難。

    解決上廁所的問題這個看似簡單的事情,卻包含了層層的阻礙。一方面,社會公眾受傳統風俗和宗教文化的桎梏,以凱沙夫父親為代表的一部分男性對廁所帶有天然的牴觸;另一方面,作為女性本身,如電影中展現的婦女聯合會中大部分女性選擇委曲求全,甘心受傳統習俗的約束,缺少足夠的自我意識和權利觀念,不主動不積極去爭取屬於自己的權利。另外,政府的不作為、低效率和官員的腐敗一定程度上也是廁所問題的癥結所在。這一系列的阻礙導致了社會轉型之難。

    女性角色進入核心,塑造現代女性意識

    女性角色尤其是現代女性角色逐漸成為了電影表現的主角。不同於《摔跤吧,爸爸》《起跑線》等以男性視角切入社會問題的角度。《廁所英雄》站在現代女性的視角的反映印度社會存在的問題。《廁所英雄》展現了接受現代教育的女性對自身及所處社會文化中的地位的深刻認識,同時也表現了不同教育背景和層次的女性在面臨男女平等問題時的思想碰撞。

    女主角賈耶有現代女性意識,也有勇氣和魄力敢於向社會陋習和愚昧偏見發起挑戰。即使面對同村女性的排擠和孤立,她也敢於公開痛斥印度傳統文化中對女性的歧視和傳統愚昧的文化觀念,塑造了一個有自我意識和自我主見的鮮活的現代女性形象。

    以《廁所英雄》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濃厚的現實主義色彩的印度電影,敢於揭露社會弊病,表現現代女性的自我意識,為我們塑造了更加獨立的女性角色,這背後也展現了現代社會意識的轉變,電影中表現的女性在情感、事業和價值追求上的多元化的表達為我們提供了展現現代女性的一種可能,這無疑是當下電影中一抹亮麗的顏色,也值得中國產電影人思考和借鑑。

  • 9 # 李思磐

    《廁所英雄》其實比較接近對印度政府小罵大幫忙的主旋律片——雖然“幫忙”並非僅僅幫助政府,還有那些沒有基礎衛生條件的半數印度女性。

    聯合國智庫2008年的資料是,印度人民擁有5.63億部智慧手機,但是僅僅有3.66億人有廁所可用——而當時印度有12億人口。在《廁所英雄》裡,看著印度人民一邊玩著高畫質手機自拍一邊在野外方便,真有時空錯亂之感。

    廁所問題是公共衛生問題,但首先是女性深受其害。夜晚到戶外如廁導致了很嚴重的性侵和針對女性的暴力,除了施暴者,導致印度女性遭遇不幸的,首先是視女性身體為不潔和不詳的文化觀念——男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大小便,暴露隱私部位根本不會給他們帶來恥辱或者安全威脅,但女性卻既不能在家附近方便,還不能在白天。

    觀影體驗,有些“土味兒”——印度電影反映底層和農村生活很常見,因此我說的“土味兒”並非指電影的題材,而是電影的表現手段。技術方面,譬如大量的夜景鏡頭用光特別硬,人物看起來像是摳圖做出來的;再譬如背景音樂,男歡女愛、家長裡短的小橋段,總是搭配震耳欲聾如同戰爭片一樣的音樂。其作為電影作品的成熟度,跟另一些同樣是社會議題的商業片,譬如《摔跤吧,爸爸》完全不能同日而語。

    當然,最大的不和諧,是這是一部與女權有關的電影,甚至被認為是“女權電影”,但它講故事的方式,卻十分男權,讓我這樣懷著“女權電影”期待的觀眾屢屢驚詫。

    電影的故事主線是,沒有上過大學的腳踏車店老闆凱沙夫在坐火車進貨途中,在火車上的廁所門口遇到女大學生賈耶,從此對後者展開幾乎是跟蹤式的追求。當他終於如願與賈耶結婚之後,出生於中產之家的賈耶卻發現夫家沒有廁所,她唯一能上廁所的機會,就是早上天還沒亮的時候,加入“夜壺婦女會”,一手提燈一手捧淨身水壺,一同去野外方便。

    由於奇怪的印度教關於“潔淨”的觀念,村裡人認為家裡有廁所是汙穢的。於是,為了賈耶如廁的問題,夫妻倆想盡了各種辦法,包括去鄰居家蹭癱瘓老人的廁所,去村外停留僅七分鐘的火車上上廁所,同時與思想守舊的凱沙夫的父親發生了強烈的衝突。為了捍衛自己有尊嚴和安全地解決衛生問題,賈耶回了孃家,以此敦促丈夫直面問題。

    於是,凱沙夫嘗試了各種方式:偷走附近劇組的移動廁所,結果被警察逮捕;請村中長老組織村民商議在村裡建設公共廁所,卻遭遇從村民到長老的一致反對;變賣自己的摩托車在院子裡建了一個廁所,最後被長老和父親砸了個稀巴爛。

    於是,凱沙夫去跟地方政府打官司,質疑政府建廁所的鉅款被鯨吞;然而官司打贏,卻面臨得到效率落後的政府部門許可,得等待一整年的命運。一邊是妻子要求以不建廁所的理由進行村中前無古人的離婚官司,一邊是拒絕改變的村莊,即便是傳媒報道風靡全國,仍然是於事無補。終於,仍然親密的兩人決定為了改變這一落後現狀協議離婚——當然,作為喜劇片,皆大歡喜的結果也在這一刻到來:部長鎖起了“相關職能部門”的衛生間,神奇地加速了材料審批時間,終於,可以蓋廁所了。

    我覺得這片子是典型的男性創作者創作的“女權”議題片。他們固然同意女性應該過得好一些,但對於女性現在為什麼過得不好,如何改變不好的現狀這些問題上,他們作出的回答跟女權主義都是不一樣的。此外,他們為吸引觀眾想象出來的“愛情”框架,也是非常陳腐的。

    具體到這個影片,影片的原型叫Anita Narre,她的故事沒有這麼一波三折,而是非常簡單粗暴:發現夫家沒有廁所,並且無視她的需求,她馬上就回了孃家,直到丈夫在不到十天的時間裡,一半用自己的錢,一半以村長老會的資助,建起了廁所。由於媒體報道,她的故事引起了努力推廣“廁所革命”的政府官員們的注意,他們還代表一家推廣底層社會改革的NGO,把一筆補貼金頒授給了這位廁所女英雄。

    到了電影裡,現實中女英雄的位置讓位給了虛構中的男英雄——抗議沒有廁所的妻子的戲份,給了被迫建廁所的丈夫。這是故事結構上的男性中心的印記。

    Anita Narre跟她的丈夫看起來年齡相仿,但是在《廁所英雄》裡,凱沙夫已經36歲,而賈耶還在唸大學(結婚之後,她是否畢業和是否要就業就不再在討論中了),兩人相差一代人。這種大叔蘿莉的人物設定,真的很不女權。而賈耶對於凱沙夫的印象,本來是非常糟糕:在火車上上廁所不關門,不經同意就把自己的照片拿來給車行做廣告。而凱沙夫追求的手段,就是跟蹤狂式的——出現在賈耶出現的所有地點,還偷拍大量照片。好了,等到賈耶攤牌說,完全對他沒有興趣,凱沙夫“收回”之前的策略,不再搭理女方——於是成功地把女生追到手了。這種充滿直男想象,先跟蹤狂再冷暴力的“泡學”手法,比男方出生環境好、受過高等教育的女主竟然照單全收,在這裡被稱之為“愛情故事”(片名原意為“廁所:一個愛情故事”),實在讓人很尷尬並且一點也不感動。

    影片的很大一部分內容,製造了賈耶與“落後婦女”之間的矛盾。賈耶對心甘情願在黑暗中到野外大小便的村裡的婦女怒其不爭冷嘲熱諷,甚至接受採訪的時候說,導致目前的現狀無法改變的,是“明天黎明準備繼續出門(到野外方便)的婦女”。男主也有好多段臺詞,說不是別人不尊重婦女,而是婦女們不尊重自己。

    儘管我們看到了,讓婦女們一直只能在野地裡方便的,是那些掌握著被曲解的宗教教義的村中長老,是貪腐和懶政的官員,是像男主所言的那些“被養育成男子漢,因此從不曾為女人考慮”的男人,但是在電影裡,“落後婦女”為這前列種種群體背了鍋,成為“觀念落後不能理解政府德政”的群眾的代表。

    除此之外,影片的說教還發生在賈耶的家庭與“落後群眾”之間,這樣似乎變成了——因為賈耶的家庭是受過教育的高種姓中產家庭,因此她值得過一種“現代、先進”的生活。然而,有廁所可用,難道不是所有人的基本權利嗎?

    片子很明顯是在為“清潔印度運動”唱讚歌,也是運動本身的有力宣傳工具。因此,電影對於廁所計劃沒能很好地推行,主要歸咎於“落後的文化”和“落後的群眾”,卻很少反思政府本身的做法有沒有什麼問題。譬如,Anita Narre的村莊裡,必須先建設廁所,才能從政府拿到資助的做法,就讓手頭沒有餘錢的家庭自然也就很難有動力。出現了Anita Narre這樣不屈不撓的女性,政府一開始讓她做大使,去鄉村宣傳“廁所建得好,老婆跑不了”,但她也就只有一次獲得了報酬,第二次路費都沒得報,之後就不了了之了。可見政府在這方面的組織工作是有很多問題的。

    不過,我認為,相較於現在中國的票房冠軍電影根本不觸及農村和社會問題的情況,《廁所英雄》還是有很多可借鑑之處,並且它和大多數印度電影一樣,即便有一些地方小尷尬,但仍然有著濃厚的平民生活趣味,讓你不知不覺在笑聲和思考中看到結尾。

  • 10 # 使用者72869794263

    其實一開始我對印度電影有好感,後來覺得從形式上都是一個模式,唱唱跳跳,當然,那是一個民族的本質 所在。廁所英雄,還不如改為廁所革命,不就是建廁所嗎?電影我沒看,一個圍繞廁所的電影,這說明一個國家已經到了非建廁所的地步。網上說,印度人隨地大小便,這就引發了大建和特建廁所的風波,這種內容的東西,我看還是少看或者不看為好,沒有什麼觀看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租房如何避免吃虧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