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賣朵貝茶的張致遠

    殺豬不要功夫?你以為他也是如平常人一般召集一堆人去幫忙拖拉殺豬?他都是自己抓豬,自己殺,那不止需要力氣,還需要技巧,出刀更要快。

  • 2 # 真邪

    東漢亂世,人人習武以自保,能不能有所成就,關鍵看天賦和財力。

    張飛是個小財主,擁有肉鋪和花園,學武的條件具備,最重要的當然是天生神力。

    大宋名將牛皋說的好,武將比的力氣,那些花活找個師傅指點下就好。這也是演義,評書裡的標準設定。

    李元霸的師父再強,也練不出李元霸的天生神力。所以張飛的武力九成九是其天賦。

    關羽的情況更復雜些。從關羽愛讀春秋這點來看,關羽的出身也不至於太寒酸,當時的紙張很貴,讀書也是件奢侈的事情。

    至於窮文富武的說法,是在印刷術大量推廣,書籍變的很便宜之後的事。而在東漢,蔡倫改良印刷術沒多久,書還是很貴。

    關羽賣棗,是在他殺人後的避禍之舉,並非指他的出身。

    當然,學武最重要的天賦,以及戰場上的磨練。

    以上,是以演義中設定為推斷。而在史實中,為將者以將略為先,上陣廝殺者不多,而將略也是靠經驗的積累,關張二人起自平黃巾之亂,大小數十戰,這才迅速成長。

    當然,這些歷練離不開劉皇叔提供的平臺,關羽之於劉皇叔,好比魚兒離不開水。

  • 3 # 倚齋聽風雨

    《三國志》裡面對張飛和關羽的出身描寫都非常簡略。關羽,本子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解人,早年因為犯了罪,不得不離開家鄉,流落亡命到幽州涿郡。張飛,字益德,涿郡人,年輕時與關羽一同侍奉劉備。

    關羽在《三國演義》裡面用的武器是青龍偃月刀,但歷史並非如此。據《三國志》記載,關羽的兵器確實是刀,但只是長刀,並非青龍偃月刀。因為青龍偃月刀到了宋代才有。

    “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張飛用的是矛,但歷史上是不是丈八蛇矛,無法考據。

    但我們可以斷定,關羽使的是長刀,而張飛使的是長矛。

    關羽和張飛,一個賣棗,一個殺豬。可是,賣棗和殺豬隻是他們在和平年代的謀生手段,舞刀弄棒才是他們的歸宿。

    關羽身長九尺,張飛身長八尺,都是身材魁梧的彪形大漢。先不說他們武藝如何,力氣必定不小。

    現代人對古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誤解,認為古人一定要拜過什麼神秘高手為師,才能習得一身高強武藝。其實很多時候,一個人能不能打,是天生使然,加上後天實戰,不需要拜什麼師父,學什麼巧妙招式。在戰場上,敵人不會跟你玩那麼多花裡胡哨的東西,最簡單的招式最具殺傷力。把兵器舞得好看,敵人沒殺到,就把自己累壞了,要知道兵器可不是紙糊的,敵人也不是紙糊的。

    上了戰場,四面八方都是敵人,不是敵死,就是你亡,只能靠力氣和勇猛。要是像武俠小說裡面說的,還要思考用什麼招式來破解敵招,你還沒出手就涼透了。

    關羽和張飛,不需要跟誰學什麼武藝,也沒那麼多師父可拜。他們虎背熊腰,天生力氣大,加上棍棒掄多了,架打多了,自然越來越能打。“一力降十會”,亙古不變。

    領兵打仗,最重要的還不是武藝,而是兵法謀略。關羽孤高自傲、張飛兇殘暴虐,都屬兵家大忌,縱有“萬夫莫敵之能”,亦終因為短處取敗,乃情理之中。

  • 4 # 神回覆的博博

    殺豬刀想必很多人見到,又尖又長,否則刺不進豬的大動脈。殺豬之後一般把豬四腳捆起來用大木棍抬走。後來張飛把殺豬刀安在了挑豬的木棍上做成了丈八蛇矛。

    關羽是賣棗的,為了壓縮成本,很多棗是偷來的,關羽長了一張紅臉,穿個綠衣服,藏在棗樹裡面,形成保護色,主人難以發現。同時個子高便於打棗。揮舞杆子打棗也鍛鍊了日後使用長兵器的力量和準確性。

  • 5 # 沛你看歷史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從這個排名裡可以看出,關羽和張飛都在前六名裡,在《三國志》裡,陳壽也給了他們很高的評價:“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

    可見他們的武藝的確很高,那問題就來了,張飛是殺豬的,關羽是賣棗的,為何他們會有如此厲害的武功呢?有人這樣猜測,關羽以賣棗為生,所以經常用杆子打棗,久而久之就練出了臂力。並說張飛也是如此,天天殺豬賣肉,殺豬那點技術活,和使用丈八蛇矛槍很相似。

    結果就得出的結論,透過日常工作,他們的力量得到了的鍛鍊和提升,在冷兵器時代,戰鬥不需要武藝,只要有力氣就行。

    這顯然是胡說八道,如果真是這樣,那搬磚扛沙子的工人,戰鬥力早就爆棚成武林高手了。殺豬賣棗的哪能有出頭的機會,真實的情況應該是,他們從小就練過武。

    中國有一句俗話,盛世習文、亂世習武,關羽生長的年代,正值東漢末年,朝廷腐敗、邊疆戰事不斷,關羽的家鄉在山西運城,正好就處在東漢與鮮卑、烏丸的交界處,人們為了不受欺負,自然需要學習武術,以求自保和保護國家。

    從這點分析,關羽從小就可能習武,再從關羽的爺爺來分析,這個老爺子能用易經和春秋教育他的兒子,而且還活了六十八歲來看,在古代,這可以說是很長壽了,如果不強身健體,一定很難活到這個歲數。

    杜甫曾經感嘆,人活七十古來稀,杜甫出生在他們600多年以後,也才活了59歲,從這點分析,關羽的爺爺應該習武。

    而關羽的父親把他說的非常孝順,史書中曾用性至孝來形容他,那麼孝順的一個人,自然是他爹說啥就是啥,老子英雄兒好漢,他爹文武全才,他自然也不會差,可以說關羽是出生在武術世家,自小習文習武,武藝高強自然就不足為奇。

    關羽在23歲的時候,即公元183年,殺死了當地的惡豪,從家鄉逃了出來,他能殺死惡豪,並能還能全身而退,肯定需要一定的能耐。還有,他逃出來不久,就認識劉備和張飛,跟隨劉備一直馳騁疆場、東征西戰,無論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都沒有再提及,他又拜誰為師再學習武藝,也說明他的武藝早就在家時學會了。

    關羽殺人以後,逃到張飛的家鄉,如果他真賣過棗,他的賣棗生涯也是在那裡開始的。

    張飛,字翼德,比關羽小五歲,幽州涿郡人,即現在的河北保定涿州市人,涿郡地處幽州境內。

    東漢時期,國家除了常規部隊,郡縣內還設有負責治安的戍卒,也就是我們現在的民兵,史書記載:“幽州突騎,冀州強弩,為天下精兵。”意思是指幽州之地的人,多擅長騎術,是國家最好的預備役部隊。

    在這個環境中長大,張飛自小習武自然也不稀奇,而且桃園三結義後,張飛出資助劉備招募了500多鄉中勇士,這說明他的家境還是很不錯的,至少是地主以上的水平。

    黃巾起義的那年,全國大旱、顆粒不收,地主家也都沒有餘糧了,而他家卻一下子能拿出那麼多錢,可見他家的富裕,以他的家庭條件,而且他又那麼強悍,想當個民兵連長,或者武裝部部長之類的官應該不難,估計去殺豬賣肉的可能性也不大。

    說白了,無論關羽賣棗,還是張飛殺豬賣肉,史書上並無記載,而在三國演義中,他們都是一出場,就有了高超的武藝,後來也沒再從師,這武藝如果不是像程咬金那樣,在做夢中神仙所授,那隻能是從小苦練的結果。大家同意我的這一觀點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鼓勵人生的電影和堅持不懈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