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同為古代所處朝代的功臣,他們下場都挺悲慘的,對此你有什麼要說的嗎?
4
回覆列表
  • 1 # 大地航拍

    1.歷史背景不同,劉邦和呂后殺韓信時代,漢朝是一個大一統王朝,而岳飛被殺的時候是南宋,南北割據兩個王朝,殺韓信可以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而岳飛被殺則是南宋王朝“自毀長城”。

    主謀不同,劉邦呂后畢竟為君,而秦檜是臣子

    主觀目的不同,劉邦呂后殺韓信主觀目的為了大一統,避免可能的反叛、割據,為了穩固天下的統治。而秦檜殺岳飛是自私自利。

    影響:一個為人所理解,一個為後世所咒罵,那結果自然不言而喻了。

  • 2 # 金陵城中最明亮的少年

    明亮耀眼,金陵少年,自來作答。

    以書觀,韓、岳飛之死,其實真之不懌帝情,實皆是死不赦三宗罪”之。

    韓信之“三宗罪”:

    第一宗罪:逼脅沛公;

    韓信將兵連破四侯,魏、趙、燕、齊。尤為平齊之役,擊殺羽麾下最優者將龍且,謂斬項羽之臂。平齊之後,韓信使人送一封書與劉申,其略也者齊平,而齊之勢較劇,此方之民彪悍,反覆無常,易於為反,宜於此立一王治。韓信乃毛遂自薦,言己欲為其假王。

    第二宗罪:震主;

    在強項不滅是,沛公謂韓信雖有了戒心,然猶未發,究其故,還得依信以待羽。帝王之術之過人乃於此,宜用之也,能使用之人盡其才,且為無極,然至於不當用者,亦能理地令其牧守除、永。

    第三宗罪:謀反嫌疑;

    雖信不反,內實,其亦實無謀反之意,而為之與反有之嫌之事。此之謂何?曰治神薄,乏於勢之?

    岳飛之“三宗罪”:

    第一宗罪:擁兵自重,造岳家軍;

    與韓信比,岳飛與信有諸相似,譬如二人皆善統兵,皆為軍事奇,而於政治上也都恨。然比之信,在軍事飛也更。信時則甚,不造其兵。然忠而造了一支岳家軍。而患在此“岳家軍”上。

    第二宗罪:迎還二聖,忠也模糊;

    嶽本為良,功大於宋。後岳飛為北伐,取之甚著者實。然後來,而垂成。究其故有兩:一曰朝文武不和,將欲以成功,而文則欲以成功,致飛伐毀;第二類為隱之,而極要之,則飛於北伐也,有聲之辭,謂之迎還二聖,此句言最以南宋時之構帝赫居不安者。以此句言,亦發了一個問題,則是岳飛之忠也然茫,他竟是忠於構乎、且迎之二聖乎?

    第三宗罪:豫立儲君;

    紹興七年,嶽見構也,請帝速立之一趙昚為失子。古幹立儲皆忌,而飛而忌,直言。尤為岳飛,握兵之將,其有情,使上不安者。不安,有以也,若後有緩急,豈有擁立新君,逼之位?此事,前已展過,如苗劉之變,構已是進上之孽,其諱此蓋比他帝甚。張戒謂岳飛此行臣之八言:“越職及此,取死宜載。”

    金陵少年嘆曰:伴君如伴虎,越是身在高位者帝,其安全越為下,欲其安全,則令先帝有斷也感乃行。此中機,謂生之至也。

  • 3 # 小司馬講史

    韓信和岳飛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他們戰功卓著,一個為漢王朝的建立而嘔心瀝血,一個為早日雪靖康之恥、力保南宋王朝不滅而鞠躬盡瘁。可不幸的是,無論是韓信,還是岳飛,他們的人生結局無疑都是一個悲劇。

    造成韓信和岳飛之死的原因還是有差別的:韓信助力劉邦一統天下,他的功勞天下人皆知。然而劉邦對他既愛又恨。劉邦評價曰:“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可見劉邦很欣賞他的軍事才能。可一旦漢王朝穩定後,劉邦又擔憂韓信會不會擁兵自重,圖謀造反。後來,韓信果有謀反之意,在被人告發後,才有了呂后與蕭何的設計謀殺他。反觀岳飛之死的主因是與時任君王趙構在許多問題上政見不一所致。當然權相秦檜一黨的肆意誣陷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性情剛烈、忠君思想濃厚的岳飛自然難逃一死。

    後人對劉邦、呂后處死韓信一事評價不一,難有定論。有人認為劉邦、呂后的做法是正確的,漢王朝政權初立,他們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想加強中央集權,防範外姓奪權。同時也有人認為韓信勞苦功高,雖有謀反之心,但罪不容誅。

    趙構及秦檜一黨合力害死岳飛一事是有公論的,岳飛是受冤屈而死的。無論是史學界,還是民間都認為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處死,實在是天大的冤枉。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七月,宋孝宗下令給岳飛平反昭雪。岳飛忠君報國,戰功顯赫,深受歷代帝王推崇;岳飛治軍有方,愛民如子,廣受後人敬仰。古往今來,趙構及秦檜一黨也因此廣受正義人士所唾棄。

  • 4 # 一葉小安

    韓信著名軍事家,是繼孫武、白起之後,最為卓越的將領,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靈活用兵,是中國戰爭史上最善於靈活用兵的將領,其指揮的井陘之戰、濰水之戰都是戰爭史上的傑作;作為戰略家,他在拜將時的言論,成為楚漢戰爭勝利的根本方略;作為統帥,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作為軍事理論家,他與張良整兵書,並著有兵法三篇。

    暗度陳倉,京索之戰,安邑之戰,背水一戰,可謂戰功赫赫。

    但是韓信一直被認為是有反骨的,垓下之戰,劉邦需要劃地封王,他才出戰。

    劉邦建漢後,對以前功高蓋主的開始清理,先把韓信貶為淮陰侯,他就裝病不見,於是劉邦更加害怕他。他當劉邦面說,他帶兵多多益善,於是有了成語,韓信帶兵,多多益善。

    陳狶叛亂,他稱病不去征討,據說他還說私通陳。私通的訊息被呂后知道,於是與蕭何策劃殺了韓信。

    也許劉邦覺得局面不夠穩定,暫時不處理,可能以後用得著。劉邦平反回來後,知道韓信死了,也是非常高興,只恨韓信不能忠誠於自己。所以,韓信是死在自己的政治立場上,但是如果他忠於劉邦,會不會善後,會不會死在呂后之手,不好說。

    岳飛與韓信不同,岳飛完全沒有政治立場問題,他精忠報國,用事實證明了,靖康之難,岳飛一直支援把徽欽接回來的,這確實與在位的皇帝產生了矛盾,雖然岳飛是賢將良臣,但是他本人性格剛直不阿,更不會見風使舵,也不來潛規則那些東西,自然得罪了不少官僚。也得罪了一心求和的皇帝。作為武將生在一個不願打,不敢打,甚至於為了求和而稱臣的時代裡,岳飛的內心是痛苦的。

    種種矛盾集中,他的政治正確已經超過了皇帝,皇帝自然不能忍,所以他就只有死一種結局了。

  • 5 # 崧哥說歷史

    同為古代所處朝代的功臣,韓信和岳飛下場都挺悲慘的,對此我覺得韓信有取死之道,而岳飛卻是枉死,讓人同情,讓人遺憾。為什麼會這樣覺得呢?

    一、韓信和岳飛的敵人不一樣。韓信的敵人是與劉邦爭天下的各個諸侯,劉邦以他為帥之後,他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這些全部都是民族內部的矛盾;岳飛的敵人一直都是要侵略宋朝的金國(滿族),他於北宋末年投軍,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這是民族與名族之間的對抗!

    中華民族一直有“家國情懷”,更有“民族情懷”,雖然現在國家提倡民族平等,甚至還給了少數民族很多優惠政策,可是在古代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言論,而岳飛作為抵抗外族的民族英雄被趙構枉殺,自然人們都會同情岳飛!

    二、劉邦殺韓信的動機與趙構害死岳飛的動機不一樣。韓信是因為功高蓋主,讓劉邦忌憚他會威脅到自己的統治所以殺了韓信。而韓信也確有取死之道,他曾說過:“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這樣的話,明顯是對劉邦心有怨恨;而岳飛是因為趙構想要向金國求和,在完顏兀朮“必殺岳飛,而後和可成”的要求下殺害的岳飛。可以說岳飛是真正的枉死,即使是罪名都是“莫須有”!

    沒有人不希望社會不公正,而岳飛的死亡恰好是不公正的典型,被不公正的對待的岳飛讓人們同情。

    三、韓信死時準備襲擊呂后和太子,岳飛死時正準備收復宋朝失地。公元前197年,陳豨反叛,劉邦親自率領兵馬前往平叛。韓信託病沒有隨從,而是暗中去襲擊呂后和太子,從而響應陳豨,從實質來說韓信確實反叛了;而岳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如果不是趙構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很多人都相信岳飛能一舉戰勝金兵收復失地。

    岳飛的死讓宋朝徹底失去了收復失地的可能,給漢民族留下了深深的遺憾!

    現在有一種言論:說滿族也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岳飛抵抗滿族也是抵抗中華民族的統一,不應該把他視作民族英雄,我想對他們說一句:“一派胡言!”

  • 6 # 簡觀歷史

    相信我們所有人都記得,劉邦之所以能創立漢朝。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功勞當屬韓信。 韓信在歷史上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將軍。在韓信還沒有歸順劉邦的時候,劉邦和別人打仗,輸掉戰爭十之五六,和項羽打仗,基本上無贏可言。 在後期有韓信的加入,劉邦可以說是一掃陰霾,直接變成的常勝將軍。勝仗的同時,所有的將領,都避免不了君王的猜忌。正式因為韓信的才能和功勞,韓信才會讓劉邦猜忌。畢竟功高蓋主的歷史比比皆是。 最為關鍵的是韓信雖說在軍事上才能無人所匹敵,但是此人做人字元,品行不加,也就是今天所說的情商太低。因為劉邦年輕時受到的屈辱,導致了韓信的心胸過於狹隘。 最後則因為天下已定,君王必定會除去無法掌控之人。 而岳飛之死,又有不同的概念了,岳飛之死完全是因為自己是個愚忠之人,不懂朝野政治。另一方面因為武將在外,而朝中之人秦檜朝野之間的玩弄權勢,被人陷害。帝王之心不可測,忠勇之士不懂反。和 韓信自私一樣,同樣有功高蓋主的現象。也是最為主要的原因。和韓信之死一樣,都是屬於情商低的一種表現。但是不一樣的是岳飛是盡忠之人,問心無愧,即使是死也是出淤泥而不染。而韓信則是由於自己的自負不中人喜歡,做人做事更為心計。歷史後評認知各有不同,個人觀點,歡迎指正。

  • 7 # 滄海一粟7528

    韓信、岳飛可謂中國歷史上的兩大戰神,但二人都可謂蒙冤身死,令後人唏噓不已。

    韓信幫助劉邦戰勝了強大的項羽,特別是垓下之圍如果沒有韓信的十面埋伏,劉邦根本就消滅不了項羽,到時鹿死誰手還不一定。至於韓信為什麼立有這麼大的功勞還會被弄死我想有以下原因。

    一是韓信非劉邦嫡系。劉邦重用韓信並不是心甘情願的,主要是面對強大的項羽,劉邦手下都是一幫屠狗之輩,根本不是項羽的對手,為了生存他不得不重用韓信。

    二是韓信個人性格原因。韓信自持功高看不起劉邦一幫人。劉邦問他,我能率領多少軍隊,他竟然說最多十萬,對劉邦都這樣,可想而知對其他人韓信該有多狂妄。

    三是韓信政治低能。在劉邦正需要他的時候,他逼劉邦封他為齊王,在幾次關鍵戰役前都不聽劉邦招呼。等劉邦統一天下後,貿然收留項羽手下將領,召開劉邦的記恨。

    四是時局需要。韓信最後不是被劉邦殺的是呂雉殺的。為什麼呢?韓信太厲害了,可以說劉邦集團沒人能幹過項羽,劉邦在還能勉強鎮住他,劉邦一死那就沒人是他的對手了。要是韓信再起了反心,那又是天下大亂。這就是為什麼蕭何願意幫呂雉殺項羽的原因。

    韓信最少還是功成名就之後死的,岳飛就更充滿了悲情色彩了,因為岳飛一死南宋政權就與金國達成協議,讓靖康之恥無法洗刷。如果說韓信死是作死,那岳飛就是犧牲品。南宋趙構在與金的對抗中被打怕了,加上苗劉兵變他知道他的皇位並不穩固。這個時候岳飛偏偏喊出了迎回二聖的口號。還催促高宗立太子,這都嚴重觸犯了高宗的底線,把岳飛劃為異類,再加強宋朝統治者對武將有天然的忌憚。岳飛最後冤死也不足為怪了。

    總的來說,岳飛、韓信都是優秀的軍事家,但他們不是政治家,這是他們被冤死的一個重要原因。

  • 8 # 皓皓天心

    《韓信兵法》 韓信與劉邦的恩仇,夾纏不清。

    韓信先投靠項羽,項羽只給他做了小官,他向項羽獻計,項羽沒有一次採納,自己的才能沒有發揮的餘地,與是走了。聽說劉邦好賢納士,就去投靠劉邦,劉邦也只給他個小官做,他也走了,但是蕭何與韓信聊過幾次,知道韓信非常有才能,趕緊連夜把他請回來。

    蕭何督促劉邦將韓信封為軍隊統帥,劉邦非常器重蕭何,也聽他的,就將韓信這個想跑路的人,直接封為統帥,並且非常尊重他。 也是因為如此,韓信異常感念劉邦對他的好。當有幾次叛變獨立的機會來的時候,他選擇效忠,沒有選著叛變獨立。

    他當統帥後,韓信平定三秦,再滅魏,滅趙後,打敗仗的劉邦逃到趙國,假裝自己的劉邦的使者混進軍營,偷了韓信的兵符,奪了他的兵權。然後調兵命令韓信攻打齊國。剛睡醒的韓信看到兵權被奪,嚇了一大跳。這時韓信內心在想什麼?

    韓信準備攻擊齊國,先逼迫燕國投降,然後和兵進攻齊國,劉邦身邊有個靠嘴皮吃飯的酈食其,看到這種形式,覺得建立功勞的機會到了。馬上向劉邦討令去勸降齊國,齊國迫於韓信的壓力,投降了。

    但齊國向一個說客投降,而不是向韓信投降。功勞都被酈食其獨佔了,韓信部下不爽了,我們打生打死,還沒你個磨嘴皮的功勞大,你要是有能耐,我們沒出兵的時候,你幹嘛不去勸降?於是建議韓信繼續出兵,直接把齊國滅了,把功勞奪回來。韓信一聽,覺得是這樣,就繼續進兵把沒有防備的齊國滅了。齊國覺得被酈食其騙了,把他給煮了。他算是最慘的一個投機者,眼看榮華富貴就要到手,卻被煮了。

    齊國已經投降,韓信還繼續進攻,劉邦會想些什麼?

    韓信滅了齊國,就向劉邦要官,讓自己代理齊王。而這時,劉邦在滎陽被項羽圍得死死的,就快要被項羽幹掉了。劉邦看到韓信的信,氣不打一處來:老子就要被幹掉了,你不帶兵趕快來救援,還無恥的要官當,當即大罵。張良和蕭何趕緊踩劉邦腳背,劉邦馬上醒悟,趕緊改口:既然要當王,幹嘛要代理呢!我直接封你為齊王。

    這可以看到,韓信為了一個官位,置劉邦生死不顧,要挾劉邦封王,如果劉邦不封王,韓信會不會反叛?但是你幹嘛要要挾呢?還不如直接反叛,這時要是反叛,劉邦死得不能再死。 從這時開始他們心有芥蒂,不再互相信任。

    劉邦同意韓信當王,派張良從借兵解除了項羽的圍困。

    開始項羽派心腹龍且領兵幫齊國打韓信,現在韓信把他們都滅了。項羽看到這種情況,也急了,勸說韓信反叛劉邦,這樣他們三個就能三國鼎立,誰也別欺負誰。

    韓信的部下蒯通,積極謀劃,要韓信反劉邦,自立為王。勸說他已經功高震主,官位已經封得不能再封了,已經到了危及劉邦統治地位的時候了。 韓信這時卻說:劉邦當時對他那麼器重,有知遇之恩,還對自己那麼好,那麼信任自己,我是一輩子都不會背叛他的。韓信這時突然而來的婦人之仁,也註定了他最後的下場。

    202年劉邦趁項羽不備,進攻項羽,項羽被突然襲擊開始逃跑,劉邦追殺。約好韓信和彭越,一起圍困項羽,殲滅他。但這兩人不知道在想什麼,都沒來,最後項羽反攻,劉邦大敗。 估計這時劉邦恨透了這兩人,居然袖手旁觀,看兩虎相爭。這裡可以看到韓信有私心了。

    為了調動韓信、彭越等人,張良建議劉邦賞賜一堆土地給他們,劉邦就封了一堆地塊給他們,他們高興了,開始出兵,一起和圍項羽。最後把項羽滅了。 韓信、彭越的舉動反反覆覆,立場左右搖擺,既不直接反叛,又不大力支援劉邦,居然還貪圖那土地封賞,格局實在太小。

    他們的形象可以說,在劉邦心裡壞到了極點。

    但他們心裡覺得自己功高蓋天,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從不考慮劉邦的立場。

    滅了項羽後,劉邦馬上跑到韓信軍營,再一次把他的官印奪了過來,奪掉了韓信兵權。改封韓信為楚王。

    當了楚王的韓信,為了鞏固轄區,到處派軍隊戒嚴。劉邦以韓信造反為藉口,帶兵偷襲韓信。韓信看到劉邦軍隊,猶豫是要對抗還是順從,最後想自己勞苦功高,劉邦不會拿自己怎麼樣,選擇了順從。劉邦將他抓了起來,韓信說出了千古名句:“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 劉邦臉上下不來,又將韓信放了,給他個沒有實權的淮陰侯。

    這時候韓信是真不爽了,一身功勞,被這樣對待。就哄陳豨在外反叛,自己做內應。劉邦帶兵征討陳豨,韓信準備釋放囚犯,攻擊皇宮,部下又告密,蕭何設計,讓呂后騙韓信說:劉邦平叛回來了,大臣都來祝賀。韓信居然中計,也不想想劉邦能那麼快回來,看到大勢已去,壓下反叛的舉動,也去祝賀,被蕭何抓住砍殺。

    韓信臨死感嘆沒聽蒯通的,沒有早點反叛。

    韓信最有權力該真正反派的時候,有了婦人之仁,不反叛。最沒有權利不該反叛的時候,選擇了反叛。這就是不明智了。

    所以可以說:韓信只是個帶兵打仗的軍神,而不是搞政治鬥爭的帝王。

    岳飛忠心是對國忠心,但他不瞭解趙構是怎麼想的。趙構當了皇帝,但被金國抓的兩個皇帝還沒死,自己的名分很懸,所以他不想打仗,不想把金國打敗了,如果打敗他們,兩個皇帝回來,他的地位就不保了。

    所以他非常器重貪生怕死的黃潛善、汪伯彥等人,並採用他們的建議南遷。

    岳飛不幹了,寫書上表,說:在這邊隨時都還可以打,則有打敗金國的機會,為什麼要南遷。只要皇帝你帶頭,就可以將中原收回來。 結果趙構看過後,直接撤了岳飛的官職。

    如果岳飛聰明,就應該知道,這皇帝的內心想的是什麼。但是他不懂。 無官一身輕的他獨自跑到北方前線,去投軍,由於他實在有才能,又當了官。

    趙構開始打壓主戰派,岳飛上級李綱等,通通撤職貶級。岳飛又成了單兵作戰。 後來投靠主戰的宗澤,宗澤上表二十六次,請求 出兵。趙構全當沒看見。宗澤病死時還大叫:過河、過河。

    宗澤死後,繼任的杜充利用岳飛做刀,去消除與他不和的張用、王善。岳飛不想自相殘殺,但被逼不過,只能如殺他們。把張用、王善打得去做強盜。趙構用的人和被劫走的宋徽宗一樣全是一群混蛋。

    不說了越說越氣,反正岳飛也像韓信一樣,帶兵打仗頂呱呱,但不懂政治,最後被趙構假秦檜之手,以莫須有罪名弄死。

    岳飛將帥之才,空有一身為國為民的能力和智慧。去為趙構瞎賣命,別人還非常厭惡不領情。算愚忠。岳飛的部下牛皋這些人都勸他獨立,只要獨立了,滅掉宋朝,再抗擊金國,或滅掉金國再滅掉宋朝,自己當皇帝有何不可。最後帶著兒子岳雲和女婿張憲,送給秦檜殺。

    岳飛是一個不懂政治的帥才。

  • 9 # 臨界凡心

    歷史從來都是成王敗寇,哪裡有應理公該?所為亂世梟雄也好,挽將傾功臣也罷,一概無法逃脫!

    蕭何月下追韓信,韓信忍胯下之辱,背水一戰,逐鹿中原;八千里路雲和月,滿江紅精忠報國,三次投戎,北伐中原,從兒時建立起來對韓信岳飛的美好形象怎麼也不忍抹去,也想著不應該忘記!

    可是就這兩個悲劇式的人物挺起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脊樑!忠誠仁廉儉,信義禮智勇!

  • 10 # 方圓論壇

    先說功高震主韓信方面,韓信自從被劉邦重用之後簡直就好像開了掛一樣,做為統帥韓信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南滅楚,宣告威震天下。尤其是後來楚漢爭霸時期,如果沒有韓信的鼎力支援劉邦根本不可能擊敗項羽。所以說單純劉邦之所以能奪取天下建立漢朝,韓信功不可沒。但就是因為這樣也使得劉邦更加的忌殫韓信。畢竟和韓信的功勞相比起來其他的臣子就顯得太平庸了。而且韓信在後期的實力甚至超過了劉邦。尤其韓信在滅掉齊國之後拒不出兵援助劉邦攻打項羽,反而以此來要挾劉邦封他為齊王。雖然最後劉邦封了韓信為齊王。但也因此埋下了禍根。

    而岳飛呢?做為南宋主戰派將領之一。岳飛掌握著南宋大半的軍隊。而且岳飛一生經歷大大小小數百場戰役,多次擊敗金軍先後光復過建康,襄陽,鄭州,洛陽等地。雖然在所有南宋主戰派將領中嶽飛算不上功勞最大的一個。但也絕對是最出彩的一個。本身南宋後來就沒有能在在和金國打下去了。南宋越和金國打國內農民起義的規模就越大。所以趙構決定和金國和談。而岳飛不顧實際情況也不管國家能不能承受的起戰爭堅決要打下去。後來趙構下令要岳飛班師回朝。但岳飛置之不理。後來趙構連下十二到命令後岳飛才聽命回朝。岳飛抗命不遵的行為徹底激怒了趙構。本身岳飛掌管著南宋大軍就受人猜忌。而岳飛抗命不遵更是給了秦儈等奸臣藉口。後來秦儈聯合他人誣陷岳飛企圖造反。再加上岳飛前不久抗命不遵的事實,最後魂斷風波亭。說實話岳飛的死有功高震主的嫌疑,也有被秦儈陷害的嫌疑。但更有岳飛自己找死的嫌疑。因為不管什麼朝代不遵軍令絕對是一個死。從岳飛抗命不遵來看趙構殺他也並不是沒有道理。

    再說情商低這方面。韓信就是個單純的人。他認為自己對漢朝對劉邦有大功。所以他不相信劉邦敢殺他會殺他。所以韓信根本就不相信謀士剻通和他說的什麼“兔死狗烹”的道理。張良在韓信當上齊王之後也勸告韓信“滿招損謙受益”讓韓信放棄齊王之位。但當時韓信志得意滿根本沒在乎張良的勸告。後來齊王爵位被削掉後劉邦和他說“見天不殺,見君不殺,見地不殺”。韓信又聽真的相信了劉邦。結果最後被呂后在密室之中吊起來讓宮女手持棍棒亂棍打死了。由此可見情商低也是要命的。

    岳飛方面,本身提拔重用他的皇帝就是趙構。但岳飛卻總想著背上收復失地救宋徽宗和宋欽宗父子。他也不想一想,如果宋徽宗和宋欽宗回來之後,趙構怎麼辦?趙構的皇帝之位肯定會受到影響。所以岳飛的主張肯定不被趙構所喜歡。而且趙構曾多次賜予金錢美女給岳飛。但岳飛卻堅持不受。每次都把趙構賞賜的錢財美女送還給趙構。這不是打趙構臉嗎?而且你一個武將不愛錢財不愛美女,那你想怎麼樣?岳飛這種做法不得不讓趙構懷疑猜忌他。

    所以說古代做官有“三思”。思危,思變,思退。功高震主就是沒有“思危”的想法。而情商低就是沒有“思變”。實際上古代因為功高震主和情商低死掉的臣子數不勝數。這也是沒辦法的是,封建社會皇權至上的時代沒有“三思”的概念是很難得以善終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自己有一筆錢購買基金,該怎麼樣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