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全83113868

    中醫沒有細菌病毒的概念,但是可以慢慢發現這個病是傳染的,會因為恐懼而自發的隔離,至於用藥,陰陽五行指導下開出來的藥方很難碰到恰好是針對某種病菌病毒的,而且中醫還沒有消毒殺菌的概念和手段,所以基本上包括大夫都會很快傳染,一直到傳染病自然消失

  • 2 # 水性心道

    請問:有些後人研宄了嗎?只是一味的抹黑,什麼在這窩裡反會有成果?

    連日韓歐美都在研究;你說這幫混漲東西不是吃裡扒外的漢奸又是什麼?

  • 3 # 釋道放

    中醫治療傳染病有很長的歷史。歷史上曾爆發過許多次大的瘟疫疫情,如東漢末年的傷寒類瘟疫,仲景先師記載,其家族二百餘口,十室九空。對此類傳染病,仲景先師深研《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並平脈辯證,而作《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愈諸病,卻可以見病知源,思過半矣。古代中醫沒有現代化的研究裝置,沒有顯微鏡,也沒有CT,B超機,只有遠古流傳下來的一種關於宇宙的執行規律的思維工具,那就是太極圖。這種思維至今讓現代人看起來也是不可思議,以至於至今說他是封建迷信。古代醫生,只能在宏觀理論上下功夫,根據五運六氣的執行規律,天人合一的理論特點,一系列症狀的組合,辨別出瘟疫疫情的性狀特點,得出治療的綜合方法。這種空前絕後的五運六氣學說象數推演之法,取法《內經》《易經》以及《神農本草經》和當時的古方。得出的方劑,其效如浮穀,達到了古代中醫的頂峰。

  • 4 # 掙脫枷鎖的囚徒
    中醫是如何治療傳染病的?

    人類歷史上最慘痛的記憶不是戰爭、不是饑荒、不是旱澇災害,而是被稱為瘟疫的烈性傳染病。

    這一點,歐洲歷史上多有記載,而中國僅有零星碎片式“記憶”。

    比如,《傷寒論》序言中記載:“餘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

    雖然中國鮮有傳染病大流行的記載,傳染病的診治卻一直是整個中國傳統醫學的核心。

    那麼,中醫是如何看待和治療傳染病的?

    中醫對傳染病的認識

    不同時期,對傳染病的稱謂不盡相同,比如,或稱“疫病”,或“時疫”,或“癘疾”,或“傷寒”,或“時行”,或“溫疫”,或“溫(熱)病”等。

    但是,就病因認識卻大同小異:大多認為是四時氣不正(就是該熱不熱,該冷不冷),侵犯人致病,即外感“寒、熱”等外邪(毒),進入身體轉化成溫熱寒涼諸毒,尤以熱毒為甚(發燒)。有時也認為存在“人(病死的屍體)與人的傳染”,稱為“傳屍病”“屍疰(注)”等;有時也歸之於鬼神作祟。

    比如,《周禮·天官·冢宰》記載:“疾醫掌養萬民之疾病,四時皆有癘疾。”

    《呂氏春秋·季春紀》稱,“季春行夏令,則民多疾疫。”

    晉代葛洪的《肘後備急方》認為“傷寒、時行、溫疫,三名同一種。……其年歲中有癘氣兼挾鬼毒相注,名為溫病。”

    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有專門的《疫癘病諸候》章節,認為疫癘病“其病與時氣、溫、熱等病相類,皆有一歲之內,節氣不和,寒暑乖候,或有暴風疾雨,霧露不散,則民多疾疫。病無長少,率皆相似,如有鬼厲之氣,故云疫癘病。”……“此病皆因歲時不和,溫涼失節,人感乖戾之氣而生病,則病氣轉相染易,乃至滅門,延及外人,故須預服藥及為法術以防之。”

    被認為奠定中醫診斷治療理論體系的《傷寒論》其實主要就是論證“傳染病的專著”,對於“傷寒”的病因,認為是“傷於四時之氣”,但“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

    在卷二·“傷寒例第三”有較為詳盡的表述:

    “《陰陽大論》雲: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冰冽,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者,皆由冬時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凡時行者,春時應暖而反大寒,夏時應熱而反大涼,秋時應涼而反大熱,冬時應寒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

    至於由屍體傳染的疾病,各種醫書上都有記載,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中有專門的章節,稱《屍病諸候》。

    屍體為什麼會傳病呢?認為患傳染病的死者屍體有蟲子,蟲子與厲鬼合著夥,在外邪的感應下禍害人:

    “人身內自有三尸諸蟲,與人俱生,而此蟲忌惡,能與鬼靈相通,常接引外邪,為人患害。…… ”

    更具體的,又可以分為:

    屍注候 “ 屍注病者,則是五屍內之屍注,而挾外鬼邪之氣,流注身體,令…… 以至於死。死後復易傍人,乃至滅門。以其屍病注易傍人,故為屍注”。

    屍氣候 “ 人有觸值死屍,或臨屍,其屍氣入腹內,與屍蟲相接成病。其發亦心腹刺痛,脹滿氣急。但聞屍氣則發,故謂之屍氣。”

    鬼注候 “ 注之言住也,言其連滯停住也。人有先無他病,忽被鬼排擊,當時或心腹刺痛,或悶絕倒地,如中惡之類,其得瘥之後,餘氣不歇,停住積久,有時發動,連滯停住,乃至於死。

    死後注易傍人,故謂之鬼注。”

    殃注候 “ 注者住也,言其病連滯停住,死又注易傍人也。人有染疫癘之氣致死,其餘殃不息,流注子孫親族,得病證狀,與死者相似,故名為殃注。 ”

    ——遭遇壞事情為什麼叫“遭殃”,就是從這裡來的。

    這也是傳統上屍體禁忌,所謂接觸到人臨死時最後一口“殃氣”會被傳染疾病甚至死亡的原因。

    另外,歷代都有記載的“勞瘵”,似乎專指肺結核,也是透過接觸屍體傳病:

    “注病,一人死,一人復得,氣相灌注也。”

    中醫如何治療傳染病?

    外感傳染病的治療

    由於中醫認為傳染病主要是感受外邪,入內化毒而成疾。

    因此,最基本的治療法則就是“以毒攻毒”:即針對體內邪毒的寒熱屬性,使用相反偏性(寒熱)的“毒”(即藥)治療,以期清除體內的這些寒熱邪毒。

    即所謂“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主要就是今天我們說的清熱解毒。

    當然,歷代醫家,也發展出很多其他治法,比如,“化溼解表”,“扶正祛邪”等名堂。

    但是,中醫體系既稱博大精深,自然不會這麼簡單明瞭,必須把簡單的事情儘量複雜化。突出代表就是《傷寒論》的六經辨證,四診八鋼等。

    傳屍病的治療

    既然認為“屍疰”屍蟲、外邪、鬼神聯手作祟,治療上也同時針對這幾種因素。

    具體方法,既可以用常用的中藥方劑;也可以用一些汙穢邪惡之物鎮邪(看誰比誰更邪。比如,狗血、糞便、人膽、人頭骨——天靈蓋,等等);以及屬於巫術的“

    禳解之術”治療,比如,“百解瓶,百解去,如律令”等。

    所謂“百解去”意思就是百種疰病都能一解而去。

  • 5 # sunshineas

    首先,中醫靠望聞問切來診斷,但是能看到傳染病裡寄生蟲細菌病毒的實質麼?上百種常見染病寄生蟲細菌病毒,不同的生長機理,感染身體的不同器官,不同的相同的症狀,對於中醫來說,不就是一本天書麼?現在的中醫醫院看病不還是靠x光,驗血,CT?難道靠望聞問切能看出肺炎,腸炎,胰腺炎,乙肝,白喉,闌尾炎,傷寒,腦炎?

    治療這些傳染病,最終不還是要靠四十年代開始普及的抗生素,疫苗?1948年的上海,一劑青黴素為什麼能賣到一兩根小黃魚呢?中醫有效,還有青黴素什麼事?禍害我們很多年的乙肝,以前很多電線杆上都會有治乙肝的小廣告,現在還有麼?現在每個小嬰兒出生,就要打乙肝疫苗,小孩乙肝發病率已經很少了。五十年之後,乙肝就有絕跡的可能了。

  • 6 # dai春華

    早在《素問•遺篇•刺法論》中,就有用“小金丹”等方法預防傳染病的記載。中國十六世或更早一些時候發明的人痘接種法,用來預防天花病,是“人工免疫法”的先驅。此外,還用蒼朮、雄黃等燻煙以消毒防病等等,在預防醫學上都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 7 # 機械核心

    中醫治療傳染病,最著名的兩個案例就是:

    明末北方地區爆發瘟疫,吳有性創立藥方“達原飲”。

    明朝末年,全國相繼爆發農民起義,乾旱導致糧食顆粒無收,明朝舉國陷入混亂恐慌之中,百姓民不聊生。這時的北方地區,又出現了瘟疫,而初期醫生認為只是傷寒病,所以沒有及時遏制,造成大規模爆發。

    吳又可觀察病例後認為這是一種可以傳播的“癘氣”,所以創立藥方“達原飲”,藥方加芍藥以和血,再加黃芩以清燥熱之餘,用甘草以調和諸藥。藥雖七味,卻能調暢氣機,透達膜原,故為治療溫疫之邪的主方。吳氏又創立“三消飲”,以治療溫疫之邪出入表裡,表證、裡證、半表半里之證兼見者。三消飲即達原飲再加大黃、羌活、葛根、柴胡、生薑、大棗而成,並總結經驗著成《瘟疫論》。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一下電影《大明劫》。

    清末東北地區爆發鼠疫,伍連德成功遏制。

    清末東北地區爆發鼠疫,發生在上世紀1910年10月~1911年4月,這場鼠疫由沙俄的遠東地區傳播到中國境內,共捲走了6萬餘人的性命。

    滿洲里最先爆發,清政府任命北洋陸軍醫學院督導伍連德為總醫官,前往治療。在伍連德等專家的建議下,清政府及各地方當局對疫情采取了科學而有效的防疫措施,比如組建各級防疫組織、頒佈各種防疫法規,以及採取了隔斷交通、對病人及疑似病人實施隔離、焚化屍體、對疫區嚴格消毒等具體防疫措施。伍連德首創的“隔離法”、“焚燒法”成功遏制住了鼠疫,並被提名諾貝爾醫學獎。

  • 8 # 白老師談健康

    下面給您介紹一下關於霍亂的中醫治療方法:

    霍亂是指夏秋季節感受時行疫癘,脾胃損傷,升降失司,清濁相干,臨床出現以劇烈而頻繁的吐瀉,腹痛或不痛為特徵的疾病。因其發病驟急,病變起於頃刻之間,揮霍繚亂,故名霍亂。

    本病分為真霍亂和類霍亂兩類,真霍亂即西醫學所指感染霍亂弧菌而致的烈性傳染病。類霍亂相當於西醫學的急性胃腸炎(沙門菌屬感染之胃腸炎型)、細菌性食物中毒等。以上疾病表現發病急驟,吐瀉交作者,均可參照本篇辨證施治。

    【源流】

    關於霍亂的記載,首見於《內經》。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中說:“土鬱之發……為嘔吐霍亂。”又說:“不遠熱則熱至……熱至則身熱,吐下霍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雲:“太陰所至為中滿霍亂吐下。”關於霍亂的病機,《靈樞·五亂》說:“清氣在陰,濁氣在陽,營氣順脈,衛氣逆行,清濁相干……亂於腸胃,則為霍亂。”

    張仲景《傷寒論》對本病的病名、症狀、治療等都進行了比較系統的闡述。如《傷寒論·辨霍亂病脈證並治》說:“嘔吐而利,此名霍亂。”又說:“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欲水者,理中丸主之。”“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隋唐時代對霍亂的認識有較大的進展。巢元方《諸病源候論·霍亂病諸候》說:“霍亂者,由人溫涼不調,陰陽清濁二氣有相干亂之時,其亂在於腸胃之間者,因遇飲食而變發,則心腹絞痛。”《諸病源候論·乾霍亂候》還提到了乾霍亂:“乾霍亂者,是冷氣搏於腸胃,致飲食不清,但腹痛煩亂,絞痛短氣,其腸胃先夾實,故不吐利,名為乾霍亂也。”宋代陳言《三因極一病證方論·霍亂凡例》提出:“轉筋者,以陽明養宗筋,屬胃與大腸,令暴下暴吐,津液頓亡……宗筋失養,必致攣縮。”比較明確地指出霍亂轉筋的病機是津液頓亡,不拘於寒熱。

    金元時期,對霍亂的病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如劉河間《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霍亂論》說:“轉筋吐瀉者,其氣有三,一曰火,二曰風,三曰溼……經曰溼勝則濡瀉;又經曰風勝則動,筋屬肝,而應於風木,故腳轉筋燥結也。”《素問玄機原病式·卷之一·熱類》說:“大法吐瀉煩渴為熱,不渴為寒或熱,吐瀉始得之,亦有不渴者。若不止,則亡液而後必渴。或寒本不渴,若亡津液過多,則亦燥而渴也。”指出轉筋霍亂病情屬性與風、火、溼有關,並說明了口渴與寒熱霍亂的關係。

    明清以後,對於霍亂的認識逐步趨向完善。明代戴元禮《證治要訣·卷一·中惡》指出乾霍亂的症狀,謂:“欲吐不吐,欲瀉不瀉,心腹纏擾,痛不可忍,上下不通,言語不定,如見鬼神,俗謂之乾霍亂……近世俗醫謂之卷腸痧。”王肯堂《證治準繩·內科準繩·霍亂》說:“霍亂之後,陽氣已脫,或遺尿而不知,或氣少而不語,或膏汗如珠,或大躁欲入水,或四肢不收,皆不可治也。”指出霍亂吐瀉後的亡陽、氣脫、陰竭等情況,均預後不良。

    清代王孟英《隨息居重訂霍亂論·捲上·病情第一·熱證》明確將霍亂分為熱證及寒證兩類,並認為:“熱霍亂流行似疫,世之所同也。寒霍亂偶有所傷,人之所獨也。”許起《霍亂燃犀說》認為熱證最為多見,如:“霍亂證,無論四肢厥冷、畏寒、舌白,一派陰寒氣象,畢呈顯露,若服丁附薑桂等藥,則百無一生者矣。須知霍亂總以暑熱而成,有熱極似寒者,即假寒也,所以徐靈胎有寒霍亂百不得一之說。”

    【病因病機】

    一、病因

    霍亂的發病原因有外感時邪和飲食不慎兩個方面。

    1.外感時邪

    夏秋季節,暑溼蒸騰,若調攝失宜,暑溼穢濁疫癘之氣入侵,或因熱貪涼,而受寒溼之幹。《醫學入門·霍亂》說:“但此病夏秋為甚……標因外感四氣,或日間感熱,夜間受冷,或內素鬱熱,外又感寒,一時陰陽錯亂。”

    2.飲食不慎

    暴飲暴食,貪食肥厚,恣餐生冷;或飲食不潔,誤進腐餿不潔之物,傷害腸胃。《霍亂論·總義》說:“霍亂一病,每發於夏秋之間者,正以溼土司氣而從熱化耳。若其人中陽素餒,本已土不勝溼,而復襲涼飲冷,則溼從寒化而成霍亂者亦有之。”

    二、病機

    外邪與飲食合而為病,導致脾胃升降失司,清濁相干,亂於胃腸。邪傷胃則上逆而為吐,邪在腸則下迫而為利,腸胃俱傷,上下奔迫則吐利交作。氣機逆亂故致腹痛。若素體陽盛,溼熱內阻,蘊蒸於中者則見熱證;中陽素餒,寒溼冷食傷中,陽失展運者則見寒證。若內有鬱熱,又復感寒,可見寒熱錯雜之候,飲食過多,宿食內停則見食滯證。如吐利頻劇,津氣耗傷,則可因傷陰、亡陽而轉見脫象,一般而言,熱多耗陰,寒易傷陽;至於邪食穢濁交阻,鬱遏於中,上下窒塞不通者,則又另見一種閉證。

    【診斷與病證鑑別】

    一、診斷依據

    1.夏秋季節,突然起病,吐瀉交作,先為嘔吐,後見腹瀉,噁心嘔吐頻頻,吐出食物酸水黏液,腹瀉每日一二十次或更多,常為黃色稀水,有臭氣,甚則混見黏液,腹部絞痛陣作。

    2.重症可見先瀉後吐,排出物如米泔水而腹痛不著,大都伴有惡寒發熱,甚至由於暴吐暴瀉,津氣消亡,發生脫象。也可表現出欲吐不吐,欲瀉不瀉,腹中滿脹絞痛的閉塞症狀。

    3.病程一般在3~4天。

    4.有暴飲暴食或飲食不潔的病史,往往同席或集體食堂中食同一食物者多人發病。重者常表現為大流行或地方性流行。

    二、病證鑑別

    1.痢疾重症

    霍亂與痢疾的發病季節均在夏季或夏秋之交,霍亂表現為腹痛、上吐下瀉,而痢疾重症亦可見嘔吐、下痢、腹痛,但痢疾有裡急後重,下痢赤白膿血,與霍亂不同,可資鑑別。

    2.單純的嘔吐、洩瀉

    凡單純表現為嘔逆吐物者為嘔吐,單純表現大便溏洩者為洩瀉。如雖吐瀉兼見而主次明顯有別者,均應分別從嘔吐、洩瀉辨治,不得與霍亂之吐瀉交作並論。

    三、相關檢查

    嘔吐物、糞便可培養出沙門氏菌屬或霍亂、副霍亂弧菌等有關致病菌。如為誤食毒物所致者,應進行毒物鑑定,瞭解是否化學性或生物性中毒。

    吐瀉較劇,津液消亡者,因血液濃縮,紅細胞及白細胞計數均見增加,紅細胞壓積及血漿比重亦見增高。血生化檢查可見二氧化碳結合力降低,氮質瀦留,電解質紊亂(血清鈉偏低、氯相對性偏高、血清鈣略低於正常,血鉀高於或低於正常),pH值異常。

    【辨證】

    一、辨證思路

    1.分清病理因素

    根據症狀表現區別溼熱、寒溼、食滯的不同。溼熱者吐出酸腐食物黏液,瀉下臭穢色黃,肛門灼熱,舌紅苔黃濁黏膩,脈濡數;寒溼者吐清稀食物,瀉下稀水色淡,或如米泔,手足厥冷,舌質淡,苔白膩而滑,脈濡或沉細;食滯者嘔吐酸腐,幹噫食臭,大便溏垢,臭如敗卵,舌苔厚膩或垢濁,脈滑實。

    2.掌握邪正虛實

    瞭解上下窒塞的閉象和吐利過甚的脫象。上下窒塞常表現欲吐不吐,欲瀉不瀉,腹中滿悶絞痛,面色青慘。吐利過甚則現形容瘦削,目陷螺癟,面色蒼白,汗出膚冷等亡陰亡陽證。

    二、類證鑑別

    真霍亂與類霍亂的鑑別:真霍亂指感染霍亂弧菌而致的烈性腸道傳染病,發生於夏秋季節,先瀉後吐,吐與瀉多呈噴射狀。一般多不腹痛。吐瀉物多為米泔水樣,排出物培養可找到霍亂或副霍亂弧菌,極易發生亡陰亡陽等險證,如搶救不及時,可導致死亡。類霍亂相當於食物中毒一類疾病,見於夏秋,但其他季節也可發生,其證多先吐後瀉,吐出物為食物殘渣,糞便呈黃色水樣,或混濁黏液,培養可發現沙門氏菌屬等有關致病菌。若吐瀉過度亦可發生亡陰脫液,但較輕,死亡率低。

    三、證候

    1.溼熱證

    症狀:吐瀉驟作,湧吐酸腐食物黏液,洩瀉如注,糞色深黃,臭穢難聞,肛門灼熱,腹中絞痛,身熱,面赤,口渴,甚則轉筋拘攣,舌紅苔黃濁黏膩,脈濡數。

    病機分析:本證為溼熱穢濁,壅滯中焦,阻滯氣機,升降失司,清濁混亂。暑溼穢濁之氣,鬱遏中焦,清濁相混,故見吐瀉驟作,湧吐酸腐食物黏液,洩瀉如注,臭穢難聞;溼熱中阻,氣機逆亂,故腹中絞痛;暑熱燻蒸,外遏肌膚,故身熱,面赤;溼熱內鬱,吐瀉無度,耗傷津液,故口渴;津虧無以濡養筋脈,故轉筋拘攣;舌紅苔黃濁黏膩,脈濡數,為溼熱蘊伏之徵。

    2.寒溼證

    症狀:暴起嘔吐下利,吐逆清稀水液,混有食物,瀉下稀水,色淡黃,甚則吐瀉物均如米泔汁,腹脹冷痛或不痛,面色蒼白,手足厥冷,甚則躁擾煩亂,筋脈攣急,舌質淡,苔白膩而滑,脈濡或沉細。

    病機分析:本證為寒溼穢濁停積於中,困遏脾陽,氣機逆亂,升降失司,清濁相干。寒溼穢濁之氣,壅滯中焦,陽氣受遏,以致清濁不分,上吐下瀉;寒邪偏盛,水溼不化,下走腸間,故下利清稀,或如米泔水;邪正相爭,氣機逆亂,故腹痛;陰寒內盛,脾腎陽虛,則面色蒼白,手足厥冷,甚至陰盛格陽,而致躁擾煩亂;寒性凝滯,氣血不能溫煦筋脈,故筋脈攣急;舌質淡,苔白膩而滑,脈濡弱或沉細,均為寒溼偏盛,陽氣不振之象。

    3.食滯證

    症狀:嘔吐酸腐,或吐出物中有未消化的食物殘渣,幹噫食臭,大便溏垢,臭如敗卵,脘腹脹滿,腹痛腸鳴,瀉後痛減,舌苔厚膩或垢濁,脈滑實。

    病機分析:本證為溼食內停,或鬱而化熱,傷胃滯中,氣機不利,脾胃升降失常。因暴飲暴食,傷胃滯中,溼食內停,或鬱而化熱,升降失常,故吐瀉交作,嘔吐酸腐,夾有未消化的食物殘渣,大便溏垢,臭如敗卵;食滯中焦,氣機不利,傳化失常,故幹噫食臭,脘腹脹滿,腹痛腸鳴,瀉後痛減;舌苔厚膩或垢濁,脈滑實,為宿食內停之徵。

    附:變證

    1.脫證

    症狀:吐下過甚,以致陰傷陽亡致脫。亡陰症見形容瘦削,面板鬆弛,汗出黏手,目陷,螺癟,聲嘶,舌卷囊縮,脈來起伏不明。亡陽則見面色蒼白,肢冷如水,汗出膚冷,舌淡潤,脈沉微遲澀。

    病機分析:吐瀉頻劇,津液大量喪失,氣陰驟然耗傷,導致陰竭陽亡。由於陰津大量亡失,則見形容瘦削,面板鬆弛,汗出黏手,目陷螺癟;津氣耗傷則聲嘶,舌卷囊縮;舌光淡少津,脈來起伏不明為陰津亡失,不能充盈之徵。陽氣衰微,不能溫運,故面色蒼白,肢冷如水;陽衰不能固衛,津氣大洩,故汗出膚冷;舌淡,脈沉微遲澀為亡陽虛脫之徵。

    2.閉證

    症狀:欲吐不吐,欲瀉不瀉,腹中滿悶絞痛,面色青慘,四肢逆冷,頭汗,煩躁悶亂,聲嘶,苔膩,舌青,脈象沉伏。

    病機分析:穢濁中阻,升降之氣壅塞,陽氣不得宣通,經絡氣血凝泣,甚則內閉外脫。由於穢濁之氣,壅阻中焦,窒塞氣機,上下不通,故欲吐不吐,欲瀉不瀉,腹中滿悶絞痛;陽氣不能宣通,經絡氣血凝泣,甚則內閉外脫,故見面色青慘,四肢逆冷,頭汗,聲嘶;穢濁鬱閉,格熱於外,故見煩躁悶亂;舌青,脈象沉伏為陽氣不能宣通,氣血凝滯之徵。

    【治療】

    一、治療原則

    由於本病病起急驟,變化甚速,故治療首應綜合採用各種急救措施,同時,針對病情,予以辨證施治。

    治療原則:根據本病溼濁內幹腸胃,清濁混亂的病理特點,治療應以芳香洩濁,化溼和中為主,熱證用清熱化溼法,寒證宜溫中化溼,有滯者佐以消導。出現亡陰、亡陽虛脫證候者,又當益氣養陰、回陽固脫;如屬邪實窒塞之閉證,則應宣通壅滯,闢穢洩濁。必要時採取中西醫結合的搶救措施。

    二、應急處理

    1.內服成藥

    暑熱證:紅靈丹0.3~0.6g,溫水調服,日2次;或諸葛行軍散,每次服0.6~1g,亦可搐鼻。

    寒溼證:純陽正氣丸1.5~3g,或闢瘟丹1~2塊(2~4片),或痧藥蟾酥丸,每次服7丸,均為每日2次。

    穢濁證:玉樞丹0.6~1g,加薑汁5~7滴,開水調服,每日2次,或阿魏丸5~7粒,每日2~3次。

    食滯證:保和丸10g,或枳實導滯丸10g,溫開水送下,每日2次。

    2.取嚏

    功可宣通鬱閉。可用飛龍奪命丹、臥龍丹,或通關散吹鼻取嚏。對吐瀉而腹部絞痛,煩躁悶亂,甚至氣機鬱閉,不省人事者,得嚏後每獲緩解。

    3.熱敷、薄貼

    適用於寒證吐瀉腹痛。吳茱萸、青鹽各30g左右,略研,炒熱布包敷臍下腹部,也可用丁桂散0.6g填臍,上貼小膏藥。

    4.針灸

    針可瀉其熱閉,灸能溫通陽氣。先用三稜針,急刺十宣、委中、曲澤放血,繼針中脘、內關、足三里,重刺激,留針15~30分鐘。吐甚加合谷,瀉甚加天樞,腹痛甚加公孫、氣海。

    裡寒較甚,神闕隔鹽灸3~7壯,再用艾條灸中脘、天樞、關元、氣海、足三里、大腸俞。

    5.刮痧

    疏導氣血,引邪外出。用於吐瀉腹中絞痛,轉筋,對絞痛而欲吐不吐,欲瀉不瀉者尤宜。

    用邊緣光滑的瓷匙或錢幣,蘸香油少許,在脊柱兩側,胸骨、肋間、肘膝窩,自上而下,自背後向胸前刮之,先輕後重,以出現紅、紫痧點為度。

    6.補液

    對於吐下失水,津液耗傷,表現膚幹、皮皺、目陷、螺癟、聲嘶、轉筋者,可口服淡鹽水、葡萄糖鹽水,或予補液,使消亡的津液在短時間內得到迅速補充,並糾正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平衡失調。

    三、基本治法

    1.清熱化溼法

    適應證:溼熱證。

    代表方:葛根芩連湯合蠶矢東加減。前方解表清裡,治身熱下利;後方清熱化溼,闢穢洩濁,治夏日暑溼中阻,上吐下瀉,胸悶煩熱等症。

    常用藥:葛根清熱解表止瀉;藿香、佩蘭、厚朴、白蔻仁芳香化溼;黃連、黃芩、馬齒莧燥溼清熱;木香、陳皮調氣和中;滑石利溼止瀉。

    加減:有寒熱表證,加豆卷、青蒿清熱疏表;噁心嘔吐,加吳茱萸或姜竹茹降逆和胃;小溲短少,加通草、車前草清利溼熱。

    2.溫中化溼法

    適應證:寒溼證。

    代表方:藿香正氣散合附子理苓東加減。前方解表和中,散寒化溼,治夏月感受風寒溼濁,傷於腸胃,腹痛吐瀉;後方溫中祛溼和胃,治夏秋之間,脾胃傷冷,水谷不分,嘔吐洩瀉。

    常用藥:藿香、佩蘭、砂仁芳化溼濁;蘇梗、乾薑溫中散寒;蒼朮、厚朴、法半夏燥溼和胃;茯苓化溼利溼。

    加減:裡寒較著,四肢不溫,腹痛較甚者,加肉桂、丁香;小溲短少,加桂枝、豬苓、澤瀉化氣行水;若寒熱錯雜,兼見心煩、口渴、舌苔白罩黃者,用黃連配乾薑或附子。

    3.消食導滯法

    適應證:食滯證。

    代表方:保和丸或枳實導滯丸加減。前方消食導滯,用於飲食過度,宿食內停,脘痞腹痛,噯腐嘔吐,瀉下臭如敗卵;後方消導積滯,清利溼熱;治溼熱積滯阻於腸胃,痞悶脹滿,下利或腹痛洩瀉,或瀉下不暢,小便黃赤澀少。

    常用藥:六曲、山楂、萊菔子、炙雞內金消食化滯;枳實、檳榔行氣消積;半夏、陳皮理氣和胃化溼。

    加減:大便瀉下不暢者,加大黃、玄明粉等通腑導滯;食積化熱,加連翹、黃連。

    以上三證,見有四肢肌肉拘急轉筋者,均可加吳茱萸、白芍、木瓜、蠶砂等。

    附:變證處理

    1.脫證

    (1)益氣生津法

    適應證:霍亂亡陰證。

    代表方:生脈散合竹葉石膏東加減。前方益氣養陰,斂汗生脈,用於氣陰兩傷之汗多口渴,喘急欲脫,脈微細欲絕,舌乾紅而無津;後方清熱生津,益氣和中,治熱鬱於裡,氣陰兩傷,出現口乾唇燥,舌質光紅,少苔等症。

    常用藥:人參(西洋參或黨參)益氣生津;麥冬養胃生津;五味子生津止瀉固脫;白芍、石斛、烏梅酸甘化陰生津。

    加減:暑熱吐瀉,津傷氣耗,熱伏於內,熱深厥深,表現真熱假寒,手足厥冷,脈伏而煩渴,汗多者,加竹葉、石膏清熱除煩。

    (2)溫中回陽法

    適應證:霍亂亡陽證。

    代表方:通脈四逆湯合附子理中東加減。前方回陽通脈,治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脈微欲絕;後方溫中祛寒,用於脾胃虛寒,下利不止,脈微肢冷。

    常用藥:紅參、附子、白朮回陽益氣;乾薑溫陽通脈;甘草助姜、附復脈。

    加減:若煩躁不安,顴紅,足冷,大汗淋漓,陰盛格陽者,可反佐從治,加薑黃連,辛苦相濟,調和陰陽。

    亡陰亡陽並見者,同時並顧,正虛而邪實者,聯絡處理。

    2.閉證

    宣通壅滯,闢穢洩濁法

    適應證:乾霍亂。

    代表方:探吐燒鹽方:食鹽約30g,放刀上火燒後溫水調服,以指(或鵝翎)探吐。

    導瀉:可選三物備急丸1g攻逐積滯,輕者用厚朴湯理氣宣壅逐邪。

    同時尤須配合前述應急處理措施。

    四、復法應用

    1.清化溼熱,益氣生津法

    適應證:霍亂病溼熱內阻,津氣耗傷證。症見吐瀉交作,嘔吐頻頻,洩瀉如注,糞色深黃,肛門灼熱,口乾欲飲,聲音嘶啞,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質幹,脈濡數。

    代表方:王氏連樸飲合生脈散加減。前方清化溼熱,用於溼熱蘊中,胸悶腹脹,嘔吐洩瀉,口苦口乾等症;後方益氣養陰,用於氣陰兩傷之汗多口渴,脈微細,舌乾紅無津。

    常用藥:黃連、黃芩清熱燥溼;半夏、厚朴、石菖蒲化溼和中;蘆根、石斛清熱生津;太子參、麥冬益氣養陰。

    2.健脾益氣,溫中化溼法

    適應證:脾胃虛弱,感受寒溼者。症見吐瀉驟作,吐出清稀水液,瀉下淡黃稀水,胸悶脘痞,不欲飲食,腹痛腸鳴,精神倦怠,舌質淡,苔白,脈細濡。

    代表方:胃苓湯合理中東加減。前方化溼和中,適用於夏秋之間,感受寒溼,水谷不分,洩瀉不止,腹脹者;後方益氣健脾,用於脾胃氣虛,面色無華,食少便溏,四肢無力者。

    常用藥:蒼朮、厚朴、半夏苦溫燥溼;砂仁、草豆蔻化溼和中;茯苓、薏苡仁健脾滲溼;黨參、白朮益氣健脾。

    五、其他療法

    1.辣蓼、地錦、鳳尾草、馬齒莧、蒼耳草根、鐵莧菜等,任選1~2種,每次用量30~60g,煎服。用於霍亂溼熱證。

    2.藿香葉15g,蘇葉10g,煎服。或用鮮藿香葉1把,搗汁,開水沖服。用於暑溼穢濁所致的急性胃腸炎。

    3.生大蒜1~2枚,明礬3~6g,將大蒜搗爛,明礬研細,開水衝入溶化澄清,取清汁服,隨吐隨服,服至不吐為度。用於暑溼穢濁所致的嘔吐不止。

    六、臨證勾要

    1.霍亂一病,多由外感暑溼穢濁時邪,飲食傷中,以致外內合邪,清濁相干,亂於腸胃,忽然發生腹痛吐瀉。臨床表現有溼熱、寒溼和食滯證等,在辨證的同時當結合辨病,方能提高療效和掌握預後。其中溼熱證和食滯證易發於夏秋季節,多因感染沙門氏菌屬等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俗稱“急性胃腸炎”,大部分屬於中醫“類霍亂”範疇。寒溼證輕症見於“細菌性食物中毒”,重者則為感染霍亂弧菌所致的烈性腸道傳染病,屬於“真霍亂”範疇。

    2.本病由於起病急驟,病勢兇險,由於劇烈吐瀉,使津液在短時間內迅速消亡,出現亡陰亡陽證。一般來說,陰津枯竭在前,繼而陰傷及陽,出現亡陽虛脫。但某些寒霍亂重症,寒盛傷陽,可不經傷陰階段,而即見陽氣暴脫,常見於嚴重吐瀉及真霍亂劇烈吐瀉之後,重度失水,伴有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甚則出現迴圈衰竭和腎功能衰竭者,臨證當仔細辨別。

    3.霍亂病有溼霍亂和乾霍亂之分,有吐瀉症狀者為溼霍亂,早期治療者預後較好。吐瀉不得,腹中滿悶絞痛,面色青慘者為乾霍亂,屬於“絞腸痧”之類,其病情兇險,在典型的吐瀉症狀出現之前,即可因迴圈衰竭而發生死亡。可配合探吐、取嚏、刮痧、針刺、熨灸等治法,共同治療。

    4.夏秋季節,如發現本病,應當仔細詢問病史,檢查患者所飲用的水源和剩下的食物,辨別患者發病的原因。如因誤食毒物所致者,要鑑定是化學性或生物性中毒。對於表現寒霍亂的患者,更應提高警惕,排除國際間疫區霍亂帶菌者的傳染,一旦確診,應及時隔離,並上報防疫部門。

    【特色經驗】

    一、臨證經驗

    1.病勢暴急,虛實寒熱轉化極快

    本病發病雖因邪實,但吐瀉過甚,又迅即導致虛脫。熱證主要是耗傷陰津,但暴吐暴利之後,瞬即由陰傷而致陽亡,轉見虛證、寒證。寒證主要是傷陽,但吐瀉必然消耗津液,同時並見陰傷之候。因此,必須把握虛實寒熱的轉化關係,不可機械對待。

    2.注意辨別寒熱的真假和錯雜

    一般而言,凡四肢厥冷,脈象沉伏者為寒,但熱證患者,熱鬱於內,陽氣不能外達肢體者,亦可表現此種“假寒”之象,不可誤認為真寒,治當仍予清法。凡煩躁面赤屬熱,但寒證陰盛格陽,也可表現為躁熱面赤,欲去衣被,口渴喜冷飲等“假熱”之象,切不可誤認為真熱,仍當予以溫劑。

    他如一般病證,多以口乾渴、尿短赤為熱,但本病無論屬寒屬熱吐利之後耗傷津液,皆可同樣發生,故不可單憑此一二症,作為辨證依據。

    另一方面,還需注意寒熱的錯雜,雖然本病多發於夏秋炎熱季節,但夏令最易因熱貪涼、冷飲,且脾胃功能疏懈,易患髒寒之病,故常寒熱雜見,治當芳香化濁、苦溫化溼、苦寒清熱同用。此即古人所謂“暑月多餐生冷瓜果泉水,宜辛溫散其標寒,次以寒涼清其暑熱”。臨證時應注意溼濁、寒、熱的比例,按其主次,適當配藥,如連理湯、黃連湯、生薑瀉心湯。

    3.小便利與不利,標誌病情的輕重順逆

    臨證所見,凡吐瀉,小便單行者輕,小便隨大便而行,量少短赤者重,小便不行者更重。小便利與不利是真霍亂預後吉凶的重要依據。這與西醫學認為腎功能損害及尿毒症的危重徵象類同。充分說明清濁不分是本病的主要病理變化,若小便利、清濁分則病勢可獲好轉。因此,淡滲分利一法,實屬重要的治療措施。但要明確小便不利的原因,一方面在於氣化失司,一方面在於津液耗傷,故用藥不能單憑淡滲分利,還當配合化氣行水的方法,津傷的又當結合甘寒清熱生津之品,以免滲利太過,反致耗傷津液。

    4.津傷、陽亡時溫陽與補液的關係

    凡吐利過甚者,每因津傷而致陽亡,症見面色蒼白,四肢厥冷,汗出身涼,脈微細欲絕,同時伴有目陷、螺癟、聲嘶、轉筋、尿閉等亡津脫液之象。治療必須本著“無形之陽氣所當急固”的原則,從陽中求陰,重用溫中回陽之劑以救逆,中陽得運,則三焦氣化宣通,津液獲得生化與敷布,從而達到陽回津復的目的,同時配合滋陰生津藥。直接輸液雖然可以補充消亡之水津,但亦需藉陽氣方能輸化、執行,由此可知,溫陽一法似較救陰補液更為重要,臨證若能將溫陽與救陰、補液配合得當,可起到陰陽互濟、互生之妙。此外,在溫中回陽與補氣固脫的關係上,必須強調以溫為主,可取姜附合伍,或重用一味乾薑,若持人參補正,其效反遜。由此反證,真霍亂病機在於陰寒內盛而不在於元氣虧虛,重視溫陽祛寒,實為治療之要訣。

    二、驗案舉例

    謝某,女,45歲。昨日開始持續嘔吐,噁心頻作,先吐食物殘渣,繼則吐物如米泔水,中午開始腹瀉,瀉下清稀水糞,腹部陣發性絞痛,便下爽利,腹痛即瀉,瀉後較舒,先後嘔吐六十餘次,洩瀉約三十次,今日上午嘔吐八九次,腹瀉三四次,脘痞畏冷,頭昏,肢麻,口乾,溲少,舌苔薄膩,脈細。寒溼傷中,胃失和降,清濁不分,治以溫中化溼。

    處方:藿佩梗、六一散、法半夏、赤苓各9g,生苡仁、炒蒼朮各6g,煨木香、澤瀉、陳皮各4.5g,砂仁、白蔻仁、川樸各3g,姜川連0.9g,併吞服純陽正氣丸3g,玉樞丹0.9g。藥後翌日吐平,瀉輕,腹瀉三四次,尿量增多,尚感胸悶,噁心,口苦,溼有化熱之機,上方去砂仁、白蔻仁、薏苡仁、澤瀉,加炒黃芩5g,再服瀉止,噁心亦平。

    按:患者起病急驟,先吐後瀉,腹部絞痛,根據其嘔吐和瀉下物的特點,屬於霍亂寒溼證。治以芳香化溼,苦溫燥溼合法,配合淡滲利溼,使溼有去路,並在一派溫中化溼藥中加少量黃連以反佐。藥後證減,但又現胸悶、口苦、噁心等化熱之象,轉以清熱化溼,並去香燥之品,藥後諸症悉平。臨證既重辨證,又不守證,治隨證轉,方獲全效。

    【預後及轉歸】

    霍亂吐瀉,屬於類霍亂者如能得到早期而有效的治療,則預後較好,一般病程為3~4天。但熱霍亂在熱厥階段,如果耽誤治療,亦能向寒厥轉化,最後亡陽脫液而死。因感染霍亂弧菌引起的真霍亂預後不良,尤其是乾霍亂,由於邪阻中焦,欲吐不得吐,欲瀉不得瀉,病邪無從排出,病情較為嚴重。《傷寒明理論·卷中·霍亂》說:“乾霍亂而死者多,以其上不得吐,下不得利,則所傷之物不得出洩,壅閉正氣,關格陰陽,煩擾悶亂,躁無所安,喘脹而死。”“乾霍亂,如果熱毒深伏於內而不能發越於外,漸伏漸深,入髒則死,不俟終日也。必先以藥救醒,乃可以回生。”

    【預防與調護】

    本病在夏秋季節,發病率增高,必須防治結合,加強飲食與用水衛生,勿食腐餿變質、不潔之物,避免因熱貪涼,注意生活起居。

    藥物預防可服阿魏丸,每日梧子大5粒,連服5~7天;或取鮮藿香、鮮佩蘭、鮮荷葉泡水代茶;每餐佐食生大蒜或大蒜3瓣,搗爛,水調服,每日2~3次;飲用水缸中放適量貫眾消毒;常用闢瘟散吸鼻,每日3~5次。

    發病後初起應禁食,或清淡流質,病勢控制後,可給素半流質飲食,忌葷腥油膩。多喂淡鹽開水,儘量口服補液。腹痛甚者給予熱敷,轉筋,用吳茱萸、食鹽適量,炒熱,區域性熱敷。因吐瀉劇烈,津液消亡,出現厥脫,血壓下降者,做好防寒保暖。嚴密腸道隔離,吐瀉物應徹底消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土地是鹽鹼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