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俗世驚鴻IdeaList
-
2 # 讀走西藏
北宋文學家蘇軾是一位樂天曠達的名士,他的前後《赤壁賦》意境悠遠,曠達飄逸,不實為冠絕千古的佳作。
《前赤壁賦》創作於宋元豐五年(1082),此賦記敘了月夜泛舟遊赤壁的所見所感。透過問答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脫的達觀。全賦情韻深致、理意透闢,在中國文學上有著很高的文學地位。
《後赤壁賦》是《前赤壁賦》的姊妹篇。此篇記遊以登岸履險為主,前面記真景真情,毫無雕琢的天然佳句給人一種壯闊的美感;中間對踞石攀木、俯江長嘯的細緻描寫,真切地表達了作者月夜登臨的情趣。最後寫夢見道士化鶴,純屬幻境幻覺,迷離恍惚,從中表現了作者內心悵然若失的苦悶。
曠達—頓悟—感傷,是蘇軾文學作品中所特有的一種情感模式。他的曠達充滿哲理,“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他一生屢遇艱危而不悔,身處逆境而泰然。
哪裡水土不養人,哪裡黃土又不埋人呢?看破人生,怎麼活不是一輩子!
-
3 # 藝術傳播者
蘇軾是中國十一世紀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他在散文、詩詞上都表現出超凡的才能,有著極高的藝術成就。
他作品中豪邁的氣象、豐富的思想內容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對後世影響也最深遠。蘇軾的名篇中確實有不少也是在受貶謫的時候寫成的。但他在困境中的詩作卻與別人顯得有所不同。黃州這樣邋遢的小鎮絲毫沒有影響到蘇軾的雅興。他以詩人獨到的眼光將一切事物都詩化了。
然而《前、後赤壁賦》,兩文均以都是遊記,前賦主要是談玄說理,後賦則是以敘事寫景為主;前賦描寫初秋江上夜景,後賦描寫孟冬時節江岸上的活動。赤壁景色相似,都具有詩情畫意,但不同的是意境。
前賦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後賦是“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蘇軾生動地描繪出不同季節的山水特徵,給人以自然壯闊之美。《赤壁賦》千古傳頌,然而個人覺得也是最能體現蘇軾散文的藝術成就。從而也標誌著宋代文賦在藝術上的最高成就,在哲理、意境、語言三方面都體現出蘇軾散文的藝術特色。
直至今日仍然讓讀者獲得無窮無盡的藝術享受和人生領悟。
-
4 # 不忘初心兮
如何以前後《赤壁賦》為例來論蘇軾的曠達超遠藝術?傳統觀點認為蘇軾是豪放派詞人,但從蘇軾的全部詞作來看,屬於豪放風格的並不多,蘇詞的主要風格應該是“曠達”。蘇軾仕途坎坷、命運多桀,但是他透過深層次的哲理思考及對生活和大自然的熱愛,做到了隨遇而安、從容不迫、始終保持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
蘇軾的散文才智馳騁、紋理自然,具有極高的藝術成就。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期間與友人兩次共遊赤壁,在赤壁山水、天光之間徜徉,蘇軾興之所致,寫下《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兩賦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千古名篇。這兩篇賦在藝術形式上採用了“以文為賦”的體載,生動形象地描寫了赤壁山水及文人墨客載酒中流、扣舷而歌的情形,圍繞江上風光和赤壁故事進行抒情和議論,在情、景、理交融中,淋漓表達了作者身出低谷時掙扎、反思和超越思想情感以及對生命里程的自我觀照。
談蘇軾的超遠曠達藝術,就要了解什麼是“古代詩歌曠達”。它是中國古代詩歌重要藝術風格之一,主要表現出一種超然世外,不為煩憂掛懷、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情趣,具有超脫放逸、從容怡然的藝術美學特徵前後《赤壁賦》兩篇文章同過同一地點,同一方式,同一題材來反映不同的時令季節,描繪了不同的大自然景色,抒發了不同的情趣,表達了不同的主題;其前後賦側重為詠山和賦水;在結構上的差異映射了創作者心態不同和意象中的不同觀照了其人生省思的深淺。這也是蘇軾的心靈獨白,折射了他內心與情感經歷掙扎、解脫之後的超然之情。
其次,前賦講訴的是人生哲理與情感態度的轉變,而後賦則是以敘事寫景和欲超然而不得為主。在蘇軾的筆下都得到生動、逼真的反映,都給人以壯闊而自然的美的感受。當然,由於兩賦的寫作時間上的差異,其內涵意蘊也是瞬息萬變的。兩賦的文筆和詩筆藝術也是有不同點的:一是詩興的敘述、而是詩意的寫景、三是詩化的情感、四是詩意的哲理;以大自然的雄闊、壯麗表現曠達情懷。王國維說“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的地步,從而營造出一方光潔靈秀的天地,使人肉體和靈魂都能隨著這種曠達情懷得到淨化而昇華。
總之,讀蘇軾的詞,念其人,蘇軾的一生足以令吾輩傾慕、模範;其曠達襟懷的文學藝術也是亙古未有。這就是《赤壁賦》被大家奉為經典與詮釋人生哲理之作意義所在。
-
5 # 司馬情1
前後《赤壁賦》是蘇軾被貶黃州後所寫,兩文意境高遠,文采斐然,深沉的感情融於景物描寫之中,滿腔的悲憤寄寓在曠達的風貌之下,寫景、抒情、言理三者水乳交融,堪稱千古絕唱。前篇描繪了赤壁秋夜清幽曠渺的優美景色及夜月泛舟的飄逸興致,以主客問答的方式,發表對宇宙人生的見解,特別是透過對明月與江水變與不變的議論,表現了開朗的胸襟和達觀的生活態度。後篇描繪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冬夜江岸及其寥落幽峭的氣氛,寫出了獨自登高引起的悲慼心情,最後以白鶴道士的虛幻夢境作結,於空靈奇幻中寄託超凡絕俗之想,筆調迷離倘恍,逗人遐思。
從前後《赤壁賦》兩文不難看出,大文豪蘇軾以礦大豪放的胸襟、忘懷一己得失,寓景感懷,寫下前後兩篇《赤壁賦》名作。他以瑰麗的文字描繪了大自然的美景,抒發了人生逆境中豁達的胸懷。其文境高遠,令後人邈不可攀。
-
6 # 文藻巧翁
北宋古文運動領袖人物之一蘇軾(1037——11O1),是中國文學史上罕見的全才,詩、詞、文、賦、書、畫、美學、哲學都達到了那個時代第一流的水平。因而他的散文往往兼有詩情畫意,既蘊含美學興味,又具有哲理深度。記敘、抒情、議論總是融為一體,很難截然分開。
蘇軾散文藝術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首先是遊記,而尤以前後《赤壁賦》最為臉炙人口,這兩篇賦較歐陽修《秋聲賦》又有新的創造。以賬體記遊,即為前代少見。《前赤壁賦》
分三層意思展開。一寫夜遊之樂,二寫樂極生悲,三寫因悲生悟。情感波瀾,層層深入,文體跌宕變化而又渾然一體。景則山日流光,情則哀樂相感,理則物我相適,雜以嗚嗚簫音,悠悠古事。體物寫志不離眼前景物,而議論見識又不囿於眼前景物。情由景發,景以情顯,兩兩相融,飄緲多姿,創造出優美的神話般的境界。又借景說理,寓理於情。用變與不變、有窮無窮、有主無主的觀點來進行審美活動,欣賞自然、觀察社會、總結歷史、可以啟發讀者更深層的哲理思考。思想雖來源於莊子,兩又超越莊子;文章雖吸收了《莊子》,兩又不同於《莊子》。似文、似賦、又似詩,除保留傳統狀體主客問答形式外,句式長短不拘,用韻錯落有致,語言曉暢明朗,其間還雜有歌詞和對話,這些都是對傳統賦體的發展。有人比之為一幅風神獨絕的月夜遊江圖,有人比之為一支深沉悠雅的小夜曲。
《後赤壁賦》依舊是寫遊赤壁,而季候不同,境況有別。前賦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換天”,句句是秋景;後賦是“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字字是冬景。物體之工,妙傳造化。前賦主要透過主客對話抒發感慨,後購著重記遊,寫登高一段尤為真切。既寫出了山中的幽深境界和近乎恐怖的氣氛;又如實地傳達了作者悽清的主觀感受。前賦最後由悲而喜,在暫時得到解脫印超然之樂中收束全文,餘意無窮。後賦最後由喜而悲,經歷了道士化鶴的夢幻之後,結尾是“開戶視之,不見其處”,戞然而止,帶有更濃的虛無色彩。它反快出寄情山水並不能完全醫治作者心靈的創傷,因而無法掩蓋住淒涼的苦衷。總的看來,後賦成就不如前賦,但也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
7 # 昔日再來
《赤壁賦》及《後赤壁賦》成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的七月十六及十月十五,蘇軾與朋友兩次泛舟遊於赤壁之下,一秋一冬,雖同有“江上之清風”和“山間之明月”,但“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蘇軾寫作此二篇文章時,正值作者被貶黃州之時。起因蘇軾與王安石政見不合,曾上書指責論新法的弊病,後被御史彈劾入獄。元豐三年(1080年)四十五歲的蘇軾被貶謫黃州。蘇軾心情鬱悶,常常借酒消愁,西蜀道士楊世昌善於釀蜜酒,二人交往逐漸頻繁。《圖繪寶鑑·補遺》有“道士楊世昌,字子京,武都山人。與東坡遊,善山水”等記載。蘇軾還特地寫了一首詩《蜜酒歌(並敘)》讚美楊道士的蜜酒。
《蜜酒歌(並敘)》
西蜀道士楊世昌,善作蜜酒,絕醇釅。
餘既得其方,作此歌遺之。
真珠為漿玉為醴,六月田夫汗流泚。
不如春甕自生香,蜂為耕耘花作米。
一日小沸魚吐沫,二日眩轉清光活。
三日開甕香滿城,快瀉銀瓶不須撥。
百錢一斗濃無聲,甘露微濁醍醐清。
君不見南園採花蜂似雨,天教釀酒醉先生。
先生年來窮到骨,問人乞米何曾得。
世間萬事真悠悠,蜜蜂大勝監河侯。
元豐五年(1082)的七月十六日,蘇軾和楊世昌等人泛舟遊於赤壁之下,賓主興致勃勃,蘇軾扣舷而歌,楊世昌吹洞簫倚歌而和。蘇軾“舉酒屬客”,感慨人生渺小短暫,宦海浮沉算不得什麼,“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才是“吾與子之所共適”。得亦不喜,失亦不悲。處變不驚,行若無事。
同年十月十五日,蘇軾和楊世昌等人再次來到赤壁,時間已是初冬,“霜露既降,木葉盡脫”;“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蘇軾想去登山,“二客不能從焉”,蘇軾“悄然而悲,肅然而恐”,“適有孤鶴”,“戛然長鳴”,孤獨之感油生。至於夢見羽衣道士時,不聞其聲,“不見其處”。清代詩人趙執信著《談龍錄》中說“詩如神龍,見其首不見其尾,或雲中露一爪一鱗而已”一句,正可以用於此處,給人以無限想象空間。作者豁然恬淡,超然自適。
清初著名文學批評家金聖嘆在《天下才子必讀書》中點評前後赤壁賦說:“若無後賦,前賦不明;若無前賦,後賦無謂”,可以作為點睛之語。
-
8 # slx孔雀東南飛
我之前曾說過,蘇軾經歷“烏臺詩案”後被貶黃州,他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但這個變化不是一到黃州就開始了,其實他剛到黃州時作的詩詞裡面充滿了恨意、恐懼、孤寂落寞。
他的思想是隨著時間的洗禮,自己的領悟,慢慢一步一步開始徹悟,看淡得失,思想變得越來越曠達,甚至有了佛家和道家的思想。
也可以說前後《赤壁賦》是蘇東坡對佛、道思想領悟最透徹的時期。對他來說具有超遠的意義!
蘇東坡在被貶謫黃州後的第三年,也就是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的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他和朋友曾先後兩次遊覽黃州城外的赤壁。
在佛道思想的影響下,受天地靈氣的啟迪,以及對歷史人物的深思,使蘇子逐漸走出心靈的陰霾。
於是他就以散文賦的形式寫下了兩篇遊記,後人習慣稱前一篇為《赤壁賦》或《前赤壁賦》,稱後一篇為《後赤壁賦》。
其實,蘇東坡所遊的並非三國時周瑜大破曹軍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魚東北的赤壁。
他所遊的赤壁實際是黃州赤鼻磯,當地的人因為讀音比較接近,所以就把它也叫做赤壁了。
這個蘇東坡當然知道,他想既然名字相同,想必在情感上有相通的感覺吧!所以他將錯就錯,借古蹟之景抒發自己的情懷:
《前赤壁賦》 宋 • 蘇東坡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 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 。餚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後赤壁賦》 宋 • 蘇東坡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於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 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餚,月白風 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 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於是攜酒與魚,復遊於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虯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 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湧。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 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 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翩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遊樂 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 邪?”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後赤壁賦》是《前赤壁賦》的續篇,也可以說是姐妹篇。
《前赤壁賦》是妹妹,《後赤壁賦》是姐姐,有人可能要問了,這《前赤壁賦》先寫怎麼反到變成了妹妹了?
其實《前赤壁賦》是寫作者和他朋友駕著小舟到長江夜遊赤壁的情景。
蘇東坡和朋友在江上飲酒絃歌,欣賞這夜色美景,這時作者聯想到了古代的“赤壁之戰”,當時的一袋梟雄曹操,他佔取荊州,攻下江陵,浩浩蕩蕩的曹軍從江陵沿江而下,戰船連線千里,戰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滿,趾高氣揚,在船頭臨江飲酒,橫握著長矛吟詩,當時是何等的風光啊!
可後來由於大意輕敵,“赤壁之戰”慘敗於周瑜,從此一振不撅,如今卻已不復存在。
由此蘇東坡聯想到了自己之前在朝廷做官,也是何等的風光,後來由於自己疏忽大意,被人抓住機會慘遭“烏臺詩案”,如今被貶黃州,官場失意 。
可是,這又能怪誰呢!
你能說曹操“赤壁之戰”慘敗難道沒有他自己的責任?
而我(蘇東坡)官場失意,被人詬病難道自己就沒有責任嗎?如果我不向皇上寫那些剖心肺腑的詩句,不發這些個牢騷,那些想害我的人就抓不到把柄,是自己大意疏忽,不知官場險惡,沒有及早看清那些想置我於死地的人的真正面目。
像曹操這類英雄人物,也只是顯赫一時,更何況我呢?只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
不過換個角度想想,也未嘗不是一件幸事,我(蘇東坡)是因為丟了官被貶到這裡,如今才有機會和朋友一起欣賞這夜色美景,從中領悟到很多人生的哲理,人不經歷坎坷磨難就不會進步成長,不是嗎!如今想來也是值得慶幸的事啊!
其實蘇東坡是透過自問自答的方式,
把歷史事件和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聯絡在一起,在自己開悟自己。
世界萬物都在時刻不停地變化,轉瞬之間,眼前就成為過去,而且一去不返,因此不必為榮辱得失而苦惱。
世間一切事物,又是無增無減永遠存在的,物各有其主宰,不該得到的,本來就一絲一毫都得不到,又何必為失去了的而悲觀失望呢!!所以官丟了就丟了吧!今後的日子還要過!
他從中認識到人類只不過是時光中的匆匆過客,無論當時多麼錦衣繁華,官場得意,最終都如滄海之一粟,被淹沒在時光歲月裡。
告誡我們要看淡得失,活在當下。同時也反應出,蘇東坡身處逆境依然能保持豁達、超脫、樂觀和隨緣自適的精神狀態,並能從人生無常的悵惘中解脫出來,理性地對待生活。
前後《赤壁賦》是蘇東坡人生的一個分水嶺,是蘇東坡思想成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他在人生坎坷、政治失意後對世事採取了一種超然物外的達觀精神。但這種達現,其實是他內心痛苦和思想矛盾的產物,是與作者受老莊和佛道思想影響分不開的。
從他對老莊和佛道思想中參悟人生哲理的深淺來劃分看,《後赤壁賦》參悟的要比《前赤壁賦》深透,也可以說《後赤壁賦》是蘇東坡真正參悟透人生,並做為他今後的指路航標的一個重要標誌。
所以我說《前赤壁賦》是妹妹,《後赤壁賦》是姐姐,因為《後赤壁賦》比《前赤壁賦》境界要更高一層。
《後赤壁賦》作者用大量的文字描寫了赤壁冬季獨特的夜景。
令蘇東坡沒想到的是,才幾個月不見,赤壁已經不是他之前認識的赤壁了,這裡是作者在感嘆時光飛逝,萬物都在變化。
後來有一段描寫了他棄舟登岸獨自攀崖遊山的場景,因為兩位客人都不能跟著他到這個極高處。所以他是獨自一人攀巖上去的。
他在上面大聲地長嘯,草木都被他震動了,高山也與他一起共鳴,深谷響起了回聲,大風颳起,波浪洶湧。
他在上面感到恐懼愁悲,又覺得令人畏懼,不敢久留。於是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憑它漂流到哪裡就在那裡停泊吧。
這段其實就是在暗寓,此時的蘇東坡對佛道的境界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程度,他的朋友都望塵莫及。
我們知道,人的高度、層次、境界不同,他所看到的事物和認識問題的程度就會有天壤之別。
同時也流露出作者想在他的人生中謀一方面做到最高層,甚至在上面他振臂一揮就可以引起驚濤駭浪。然而他對自己高高在上即感到敬畏又感到恐懼。
最後他心裡還是釋然了,自己只要做好自己,走到哪兒算哪兒吧!現在在黃州,那就在黃州好好過吧!
正在這兒覺得冷清寂寞時,他看到有一隻仙鶴,橫穿江面從東邊飛來,戛戛地拉長聲音叫著向西飛去。
晚上回家他就夢見一位道士問他“赤壁的遊覽快樂嗎?”。這時他才恍然大悟:原來道士就是那隻仙鶴幻化而成。
《後赤壁賦》比較妙的地方在於除了實景描寫還多了一點“幻境”。但就是這個“幻境”折射出作者及深的寓意:
仙鶴就是道士,道士在這裡我覺得代表道家思想,從東面來,一說東面我們就會想到朝陽,寓意看到希望。
整個的意思就是當蘇東坡在惠州感覺冷清寂寞時,是道家思想在他的上空長鳴一聲喚醒了他,讓他看到了人生未來的希望,他不斷的參悟,到現在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了!
我們從他後來的大量詩詞中,也確實看到了他沒妄言,雖然他官場很失意,但他確實引起了宋朝詩詞界的轟動。開創了許多先河,比如:
蘇軾開創了豪放的詞風,為宋詞的發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南宋詞論家王灼說蘇軾作詞“指出上天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筆者始知自振。”
就連他這兩篇前後《赤壁賦》都打破了傳統賦體的限制,他把寫散文的手法自如的運用到傳統賦中,開創了“散文賦”的寫作格式。
兩篇韻散結合,偶句和散句互動疊出,錯落有致;音節自然,流利有節奏。
在寫法上既不受傳統賦體的限制,用散文的筆法縱橫自如地寫景、抒情、發議論。
《前赤壁賦》中間主客對話那一段,巧妙地運用了傳統賦的表現手法。使文意讀來跌宕起伏,曲折有致。
前後《赤壁賦》均以“散文賦”的文體寫遊覽赤壁時的情與景,並且二者結合的非常巧妙。
“賦”原是介於韻文和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屬詩歌的一種。
屈、宋作品和兩漢賦,通稱古賦,
魏晉有駢賦,唐代又發展為律賦,
是宋代歐陽修和蘇軾,打破了賦的格律,開始用散文作賦。
歐陽修的《秋聲賦》和蘇軾的前後《赤壁賦》這種散文賦的出現,標誌著文賦的成熟,使其盡洗齊梁駢賦的浮麗之氣。
“散文賦”既保留了傳統賦體的那種詩的特質與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的對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闢理念。
作者用散文的筆勢筆調,使全篇文情鬱郁頓挫,如“萬斛泉湧”噴薄而出。
散文賦與賦的講究對偶不同,它相對更為自由。
所以前後《赤壁賦》讀來感覺就像是在讀優美的散文詩。
蘇東坡曾說自已文章“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常行於當所行,常止於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
9 # 逸雲齋
據史料記載,蘇軾是中國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蘇洵、弟蘇轍都是著名古文學家,世稱“三蘇”。蘇軾的詞大都抒寫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現實黑暗之作。詞風豪邁清新,尤長於比喻。與黃庭堅並稱“蘇黃”。
蘇軾的詞題材廣泛,記遊、懷古、贈答、送別、說理無不入詞,對嚴格的音律束縛也有所突破,促進了詞的發展。名作有《念奴嬌》、《水調歌頭》等,開豪放詞派的先河,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蘇軾寫過兩篇《赤壁賦》,後人稱之為《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都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名篇。蘇軾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後兩次遊覽了黃州附近的赤壁,寫下這兩篇賦。這個時期,作者的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對受到殘酷打擊感到憤懣、痛苦;另一方面,時時想從老莊佛學求得解脫。同時,在躬耕農事與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溫暖,增強了信心,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現實。他的前後赤壁賦正反映了這時的思想情感。
一 、蘇軾詞的藝術成就
在蘇詞以前,北宋前期的詞經歷了一個重要的過渡階段,這類詞在抒寫個人胸襟、拓寬表現領域、豐富藝術技巧方面均直啟北宋中期的柳永及其後的蘇軾。宋詞至柳永而進入了繁榮期,其通俗普及非前代可比,但其詞境卻嫌狹窄,不過於離愁別緒之外增添了描繪都市的一面,仍未出“豔科”的藩籬。詞至東坡,始有意掙脫傳統題材的束縛,把詞從花前月下和香軟麗蜜中解放出來,建立了新的正規化。
(1)擴大表現功能與開闊詞境。他將傳統的表現女性化的柔美之詞擴充套件為表現男性化的豪情之詞,將傳統上只表現愛情之詞變革為表現性情之詞,使詞像詩一樣可以充分表現作者的性情懷抱和人格人性;蘇詞中也常常表現對人生的思考。他不止一次的浩嘆“人生如夢”。所謂“人生如夢”既是指人生的有限短暫和命運的虛幻易變,也是指命運如夢般的難以自我把握,這種對人生命運的理性思考,增強了詞境的哲理意蘊。蘇軾雖然深切的感到人生如夢,但並未因為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脫,始終保持著頑強樂觀的信念和超然自適的人生態度。蘇軾不僅在詞中大力描繪了作者日常交際、閒居讀書及躬耕、狩獵、遊覽等生活場景,而且進一步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由於蘇軾擴大了詞的表現功能,豐富了詞的情感內涵,擴充套件了詞的時空場景,從而提高了詞的藝術品味,把詞堂堂正正的引入文學中心的殿堂,使詞真正上升為一種與詩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體。
(2)“以詩為詞”的手法是蘇軾變革詞風的主要武器,蘇軾在詞中與詩中一樣大量採用標題和小序的形式,使詞的題序和詞文字構成不可分割的有機統一體,有一些題序與詞文字在內容上有互補作用;有一些題序交代詞的創作動機和緣起,以確定詞中所抒發情感的指向。有了詞題和詞序既便於交代詞的寫作時地和創作緣起,也可豐富和深化詞的審美內涵。在詞中大量用典也始於蘇軾,詞中使事用典,既是一種替代性、濃縮式的敘事方式也是一種曲折深婉的抒情方法。
(3)蘇詞像蘇詩一樣,風格豪邁奔放,表現出充沛的激情、豐富的想象力和變化自如、多彩多姿的語言風格。大多數詞的風格仍與傳統的婉約柔美的詞風比較接近,但有相當數量的作品表現出奔放豪邁、傾蕩磊落的新風格。
二、蘇軾詞的藝術貢獻
蘇軾是豪放派的開創人。蘇軾完全成就了一派豪放天然、飄逸豁達的詞風,對人生的富泰窮通充滿諒解,表現出一種“成固欣然,敗亦同樣有所作為”的胸懷。這應當是人生境界的一個新的拓展,表現了人類智慧大大前進了一步。蘇軾對詞進行了多方面的革新,建立了“新天下耳目”的豪放派,取代了傳統婉約詞派的統治地位,成為北宋詞壇豪放派的開創者。
蘇軾在中國詞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他對詞的發展貢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破除了詩尊詞卑的觀念,建立了宋詞的歷史地位 詞最初在民間產生,內容原是很廣闊的,它與詩的不同主要在於配合音樂,能夠歌唱。但後來文人詞的大量發展,卻把描寫愛情或色情作為詞的專業,自晚唐五代以來,詞被稱為“小道”、“豔科”,在人們心目中比詩“體卑”。詞要繼續發展,就必須擴大內容,開拓題材,打破詩詞的界限。蘇軾認為詩詞同源,本屬一體,詞“為詩之苗裔” 蘇軾以創作詩的態度來作詞,使人發現了詞這種文學形式的內在潛力。確立了詞的獨立抒情詩體的地位。
2、夯實了詞的內容,擴大了詞的題材範圍 蘇軾擴大了詞反映社會生活的功能,蘇軾不僅用詞寫愛情、離別、旅況等傳統題材,而且還用詞抒寫報國壯志、農村生活、貶居生涯等,擴大了詞的題材範圍。任何一種文學形式,它只有植根於社會生活的沃土,才能生長成為枝繁葉茂的大樹。在以“花間派”為代表的傳統詞作開始衰落之際,蘇軾登上了詞壇。詞的創作這才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在題材內容上,蘇軾打破了詩與詞的界限,以詩為詞,突破了詞為“豔科”的傳統藩籬,以詞懷古、感舊、記遊、說理,將觸角伸進了詩的題材範圍。
3、高畫質的意境、豪放風格的創新。對詞境的開拓擴大詞的表現功能,開拓詞境,是蘇軾改革詞體的主要方向。他將傳統的表現女性化的柔情之詞擴充套件為表現男性化的豪情之詞,將傳統上只表現愛情之詞變革為表現性情之詞,使詞像詩一樣可以充分表現作者的性情懷抱和人格個性。
在蘇軾的整個詞學生涯中,受到其本人的人生閱歷、志趣等內在精神的影響,在秉承傳統詞學的基礎上,蘇軾透過對於前人的“鉤玄索要”和自己的艱辛探索,改革和開拓了詞的新模式和新境界,使得詞的風格、意境、體裁、韻律等得到大解放,並透過其獨特的審美觀、文藝觀和歷史地位、歷史影響等,深刻而持久地影響著“詞林後學”的探究和整個中國文學史的軌跡,為中國詞學和詞史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
10 # 翊墨軒
第1段,寫夜遊赤壁的情景。作者“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懷抱之中,盡情領略其間的清風、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興之所至,信口吟誦《詩經·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體態嬌好的美人,期盼著她的冉冉升起。與《月出》詩相迴應,“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並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雲:“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氣一貫。“徘徊”二字,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柔和的月光似對遊人極為依戀和脈脈含情。在皎潔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霧氣籠罩江面,天光、水色連成一片,正所謂“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遊人這時心胸開闊,舒暢,無拘無束,因而“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乘著一葉扁舟,在“水波不興”浩瀚無涯的江面上,隨波飄蕩,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風飛行,悠悠忽忽地離開人世,超然獨立;又像長了翅膀飛昇入仙境一樣。浩瀚的江水與灑脫的胸懷,在作者的筆下騰躍而出,泛舟而遊之樂,溢於言表。這是本文正面描寫“泛舟”遊賞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2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作者飲酒樂極,扣舷而歌,以抒發其思“美人”而不得見的悵惘、失意的胸懷。這裡所說的“美人”實際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這段歌詞全是化用《楚辭·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恍兮浩歌”之意,並將上文“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的內容具體化了。由於想望美人而不得見,已流露了失意和哀傷情緒,加之客吹洞簫,依其歌而和之,簫的音調悲涼、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竟引得潛藏在溝壑裡的蛟龍起舞,使獨處在孤舟中的寡婦悲泣。一曲洞簫,悽切婉轉,其悲咽低迴的音調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驟然變化,由歡樂轉入悲涼,文章也因之波瀾起伏,文氣一振。
第3段,寫客人對人生短促無常的感嘆。此段由賦赤壁的自然景物,轉而賦赤壁的歷史古蹟。主人以“何為其然也”設問,客人以赤壁的歷史古蹟作答,文理轉折自然。但文章並不是直陳其事,而是連用了兩個問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問道:“此非曹孟德之詩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勝問道:“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兩次發問使文章又泛起波瀾。接著,追述了曹操破荊州、迫使劉琮投降的往事。當年,浩浩蕩蕩的曹軍從江陵沿江而下,戰船千里相連,戰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滿,趾高氣揚,在船頭對江飲酒,橫槊賦詩,可謂“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裡呢?曹操這類英雄人物,也只是顯赫一時,何況我輩!因而,如今只能感嘆自己生命的短暫,羨慕江水的長流不息,希望與神仙相交,與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所以才把悲傷愁苦“託遺響於悲風”,透過簫聲傳達出來。客的回答表現了一種虛無主義思想和消極的人生觀,這是蘇軾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個方面。
第4段,是蘇軾針對客之人生無常的感慨陳述自己的見解,以寬解對方。客曾“羨長江之無窮”,願“抱明月而長終”。蘇軾即以江水、明月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的認識。如果從事物變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過是轉瞬之間;如果從不變的角度看,則事物和人類都是無窮盡的,又何必羨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須臾”了!這表現了蘇軾豁達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他贊成從多角度看問題而不同意把問題絕對化,因此,他在身處逆境中也能保持豁達、超脫、樂觀和隨緣自適的精神狀態,並能從人生無常的悵惘中解脫出來,理性地對待生活。而後,作者又從天地間萬物各有其主、個人不能強求予以進一步的說明。那麼什麼為我們所有呢?江上的清風有聲,山間的明月有色,江山無窮,風月長存,天地無私,聲色娛人,我們恰恰可以徘徊其間而自得其樂。此情此景乃緣於李白的《襄陽歌》:“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進而深化之。
第5段,寫客聽了作者的一番談話後,轉悲為喜,開懷暢飲,“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照應開頭,極寫遊賞之樂,而至於忘懷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清代古文家方苞評論這篇文章說:“所見無絕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閒地曠,胸無雜物,觸處流露,斟酌飽滿,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豈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為之,亦不能如此適調而暢遂也。”蘇軾透過各種藝術手法表現自己坦蕩的胸襟,他只有忘懷得失,胸襟坦蕩,才能撰寫出“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賦》來。
(1)“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
全文不論抒情還是議論始終不離江上風光和赤壁故事。這就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充滿詩情畫意而又含著人生哲理的藝術境界。
(2)“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傳統賦體的那種詩的特質與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的對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闢理念。散文的筆勢筆調,使全篇文情鬱郁頓挫,如“萬斛泉湧”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對偶不同,它相對更為自由,如開頭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飭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韻,但換韻較快,而且換韻處往往就是文意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宜於誦讀,並且極富聲韻之美,體現了韻文的長處。
(3)形象優美,善於取譬的語言特色。
如描寫簫聲的幽咽哀怨:“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連用的六個比喻,渲染了簫聲的悲涼,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聲音訴諸讀者的視覺和聽覺,寫得具體可感,效果極佳。
《後赤壁賦》是《前赤壁賦》的續篇,也可以說是姐妹篇。前賦主要是談玄說理,後賦卻是以敘事寫景為主;前賦描寫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後賦則主要寫江岸上的活動,時間也移至孟冬;兩篇文章均以“賦”這種文體寫記遊散文,一樣的赤壁景色,境界卻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詩情畫意。前賦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後賦則是“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節的山水特徵,在蘇軾筆下都得到了生動、逼真的反映,都給人以壯闊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全文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寫泛遊之前的活動,包括交待泛遊時間、行程、同行者以及為泛遊所作的準備。寫初冬月夜之景與踏月之樂,既隱伏著遊興,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對話。面對著“月白風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餚與美酒,再遊赤壁已勢在必行,不多的幾行文字,又寫了景,又敘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為一體,至此已可轉入正文,可東坡卻“節外生枝”地又插進“歸而謀諸婦”幾句,不僅給文章增添生活氣息,而且使整段“鋪墊”文字更呈異采。 第二層次乃是全文重心,純粹寫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聲”四句,卻寫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濺流緩而石出有聲的初冬獨特夜景,從而誘發了主客棄舟登岸攀崖遊山的雅興,這裡,作者不吝筆墨地寫出了赤壁夜遊的意境,安謐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虯龍;攀西鵲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奇異驚險的景物更令人心胸開闊、境界高遠。可是,當蘇軾獨自一人臨絕頂時,那“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湧”的場景又不能不使他產生悽清之情、憂懼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寫到這裡,又突起神來之筆,寫了一隻孤鶴的“橫江東來”、“戛然長鳴”後擦舟西去,於是,已經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憫,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瀾,還為下文寫夢埋下了伏筆。 最後,在結束全文的第三層,寫了遊後入睡的蘇子在夢鄉中見到了曾經化作孤鶴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顧笑”的神秘幻覺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帶來的內心苦悶。政治上屢屢失意的蘇軾很想從山水之樂中尋求超脫,結果非但無濟於事,反而給他心靈深處的創傷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夢後又回到了令人壓抑的現實。結尾八個字“開戶視之,不見其處”相當迷茫,但還有雙關的含義,表面上像是夢中的道士倏然不見了,更深的內涵卻是蘇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負又在哪裡呢? 文中寫蘇子獨自登山的情景,真是“句句如畫、字字似詩”,透過誇張與渲染,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文中描寫江山勝景,色澤鮮明,帶有作者個人真摯的感情。巧用排比與對仗,又增添了文字的音樂感。讀起來更增一分情趣。但總的來說,後賦無論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都不及前賦。神秘色彩,消沉情緒與“賦”味較淡、“文”氣稍濃恐怕是遜色於前篇的主要原因。
《後赤壁賦》在蘇子和“客”遊赤壁時,“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且蘇子睡後“夢一道士,羽衣蹁躚”,蘇子以為道士即先前所見之鶴。本段描寫為文章平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蘇軾的詩文中,很多地方都寫到了鶴,如《放鶴亭記》、《鶴嘆》等都有對鶴的生動描寫與讚美。我們知道,鶴在古代是放達隱逸的象徵,是超脫不群的象徵,是超然塵世的象徵。所以,遊赤壁後入睡的蘇子在夢鄉中見到了曾經化作孤鶴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顧笑”的神秘幻覺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的矛盾所帶來的內心苦悶。政治上屢屢失意的蘇軾很想從山水之樂中尋求超脫,結果非但無濟於事,反而給他心靈深處的創傷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夢後又回到了令人壓抑的現實。
結尾八個字“開戶視之,不見其處”相當迷茫,但還有雙關的含義,表面上像是夢中的道士倏然不見了,更深的內涵卻是“蘇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負又在哪裡呢?”
回覆列表
沒有人能真正做到“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世事無常,充滿無奈,如果真的如此豁達,也就沒必要說出這兩個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