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夜史話

    劉半農在新文化運動之前並無太大的影響,而在新文化運動中卻成了一位令人矚目的人物。魯迅甚至給了他非常高的評價,稱他“很打了幾次大仗”,是一位“戰士”,還稱他是一位“驍將”。

    劉半農從上海黃浦灘邊的一個小文士,一下子就走進了北京大學的講堂。這個變化,是誰“導演”出來的呢?人們總是在想,在當時有名望的人群當中,只有北大校長蔡元培有這個能力,因為他能慧眼識珠,不在乎什麼學歷,什麼出身,只要有才就行。劉半農就是由蔡元培這樣請來的。

    人們實在不能理解,蔡元培是前清的進士,而劉半農根本就沒有入過科場,說不上有師生關係;蔡元培是浙江紹興人,而劉半農是江蘇江陰人,也攀不上同鄉關係;蔡元培大劉半農24歲,更沒有同學之說。此外,能引起蔡元培一點目光的,也許是劉半農譯過許多的外國文學的作品。可是,這些外國文學的書,在當時,只不過是供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

    那麼,劉半農到底是怎樣走進新文化運動的行列呢?讓我們把幾件破碎的歷史畫面試著連綴起來。

    要講劉半農的奮鬥史,必須從頭講起。劉半農出生在長江南岸的一個小城市江陰。家庭生活本就不富裕,高中還沒有畢業,就被迫離開學校,為家庭的吃穿用度而奔波。他只有當小學教師的本錢,一點點的收入,勉強能維持一家的溫飽。他想,若是到上海去,那是個大地方,也許能多掙點錢。他就和弟弟說了,劉天華聽了,高興得真是要跳起來了。他早就想去那個地方,那兒有一個演新劇的團體,叫開明劇社,他們有從外國新買來的洋鼓洋號,好玩極了。從小就喜歡音樂的劉天華,說起它的時候,顯得那麼高興。

    1912年的春天,劉氏兄弟身揹著一個行李捲兒,走進了熱鬧的大世界上海,找到了一個僅可棲身的小出租屋住下。第二天一大早,迫不及待的劉天華就要出門。劉天華好像很熟悉上海的街道,一下子就找到了開明劇社的地點。並且每天都去,一連好幾天,天天都不停,他把各種樂器都看了個夠。這可把每天都困在家裡等候訊息的劉半農急得了不得了。第四天晚上,劉天華回來的時候,興沖沖地說:“好訊息!明天你也和我一起去玩吧!”

    “玩兒?開玩笑!你不吃飯了?”劉半農生氣了。

    “明天你也和我一起去。我給你也找到了一點活幹!”

    開明劇社的演員們正忙著排練新劇,可是,導演卻在犯嘀咕,下一次要演出的劇本就捏在手裡,英文的,還沒找到翻譯的人。劉天華知道了,心想:這可是個好機會!連忙湊上前去,要過來說:“我來”,接過劇本以後才說:“我來給你找一個人,一定能弄下來!”

    晚上,劉半農攤開劇本一看:題目大約是《好事多磨》,內容上也有些難度。憑自己高中的時候學過那點英文基礎,肯定是有些困難。不過,為了吃飯,為了不用天天往外跑,也為了不用出門去求人,就在家裡,弄上了一兩個月也值得。很快就把劇本交了上去。

    謀生成功了。開明劇社使劉半農有了安身之處,衣食無虞。但是未來的生活又在哪裡?

    二、伯樂徐傅霖

    《好事多磨》劇本交出之後,劉半農不時到劇社來看看,跟劇組的朋友混得都很熟,特別是導演。有一天,導演把他叫到一個人的面前,說了一句:“就是他,給他化上裝吧。”那人看了他一眼,說:“你就是劉半農?”

    “是。”

    “你懂英文?”

    “是。”

    從舞臺下來之後,那人拿來兩篇文章,對他說:“你看看,能不能翻譯一下?”“能!”劉半農看也沒看,就插在了兜裡面。第二天,劉半農來到劇社送稿,要找昨天給他畫花臉的人,導演說:“啊,徐卓呆先生!”“誰?誰是徐卓呆?”劉半農愣了一下。“那是個大人物,有名的翻譯家!”過了幾天,劉半農收到了寄來的一份《時事新報》,上面有一篇翻譯的文章《西笑譯叢四則》,正是自己的手筆。劉半農高興地了不得。他寫信給徐卓呆先生,又收到了幾篇文章;他去拜訪了徐先生,又帶回來幾篇文稿。不斷的來往,不斷的翻譯,不斷的刊出。劉半農的人生道路發生了重大的改變。他不再去寄人籬下,依靠別人打發過日子,他可以用自己手中的筆,為自己勾畫未來的藍圖。

    1914年,由於徐先生的介紹,劉半農進了正在缺人的中華書局,擔任了翻譯員,每天為上司提供國外有關的文化資訊。由此,劉半農有機會接觸大量的外國的文學作品。他認為好的,有價值的,有新鮮內容的,就隨時翻譯下來,放在手邊,插進抽屜裡,隨時備用。日積月累,倒也有了不少。

    1914年初,由中華書局編輯出版的《中華小說界》創刊了,還是做編輯的徐卓呆先生,首先想到了劉半農,問他:“可有些作品要發表?”劉半農笑著從抽屜裡拿出一卷子文稿,“有!有!有!”。就這樣,劉半農三個字就出現在《中華小說界》的作者名單裡。有意思的是,《中華小說界》是月刊,一共辦了三年,出了三十六期,而劉半農的小說竟然出現了三十三篇。更為有趣的是,當時中華書局辦有八大雜誌,劉半農的名字在其中的五種雜誌上曾經露過面。劉半農幾年來翻譯的小說印成單行本出版的有五種,其中有四種都被收入到中華書局創辦的大型小說庫《小說彙刊》之中。另外一種《英使覲見乾隆記》也被列為《海外清史叢刊》之一,而後出版。發表了這麼多的小說,出版了這麼多的書,劉半農的名聲越來越大,傳播也越來越廣。上海出版的許多小說雜誌,都向劉半農發出了特別邀請,《小說海》《小說大觀》《小說畫報》《小說時報》《小說名畫大觀》《禮拜六》等小說雜誌上,都能找到劉半農的名字。最後把劉半農擁上高壇的是《福爾摩斯偵探案全集》。作為主編的劉半農,麾下集中了當時上海有名的翻譯界的傑出人才,如陳蝶仙、包天笑、周瘦鵑、嚴獨鶴、程小青、常覺、天侔等。全書收集了柯南·道爾的四十四篇作品,在當時來看是數量最多的一套書,所以言全集,名固不虛也。此書出版之後,傳播之廣、影響之大,在當時無與比肩。至於遠播後世,幾乎每年都要再版一次,版次最後達到二十多次。一書風行天下,萬人捧讀不輟,給中華書局帶來的滾滾財源且不說,劉半農的名聲也可以說洋溢在上海的知識人的層面上了。

    從1912年春天到1915年年末,劉半農在上海打拼了四年。四年的打拼,有辛酸,有艱苦,有成就,有歡樂。四年的時光,把劉半農造就成了一個小有名氣的文士。這首先是劉半農的個人的努力,拼搏,奮鬥,堅持,追求,向上。從客觀環境的不利,到通向坦途,以致獲得成功。但是,千萬不能忘記的是,在他背後有一個人,時時指點他,處處提攜他。這個人就是徐傅霖。徐傅霖名築巖,號卓呆,別號半梅。是留日學生。他在日本留學時,學的是體育。可是歸國以後所從事的卻是文學和戲劇。他從日文翻譯過來許多文學作品,在民初很有些影響。他知道劉半農懂英文,就主動提供一些英國的文章給劉半農,供他練習翻譯之用。他知道劉半農的翻譯水平還可以,就把它放在自己擔任編輯的《時事新報》上發表,介紹劉半農進中華書局當翻譯員,並把這些小說在自己當編輯的《中華小說界》上發表。劉半農每前進一步,每提高一步,都有徐卓呆的幫助在內。我們常常說的伯樂,就有這樣的密切的關係和說不盡的作用。

    三、陳獨秀的賞識

    在高點上,一下子就落下來,有時也可能落到深深的低谷之中。

    劉半農就面臨著這種情況:1915年,中華書局因為門面操持過大,內部空虛,一時財政週轉不靈。解決燃眉之急的辦法,只好在員工身上打主意,大家出錢,合力抗債,分擔困難,共渡難關。劉半農的微薄工資,只能養家餬口,實在無力幫忙,只好從容退出。

    當年怎樣扛著行李捲兒從家門走出,四年以後,還是照樣,扛著行李捲兒,走回了家門。少了一個人,弟弟天華,跟著開明社到外地演出去了。多了一個人,劉半農結婚了。家庭生活的擔子是更加重了。一家人的生活,都得他來籌劃。他總是用兩個肩膀硬扛著也不行。他得出門去找工作,去掙錢。這一天,他拿著三篇小說去了上海。聽說最近有一份新創刊的《中華新報》,他就進了門去。幾位年輕的編輯王新命(無為)、成舍我、向愷然一下子就認出了,這是位新名人。簡單的寒暄過後,連忙把自己新寫的小說拿出來,請劉半農看一看,幫助修改一下,找個地方發表。劉半農倒是痛快地答應下來。拿回家去後,讀了幾遍,改了一些不順當的地方。三天後,再訪《中華新報》。剛剛坐下,進來了一個客人,大家都上前去,忙著握手,寒暄起來。接著就是“陳先生長”“陳先生短”的說個不停。被晾在一邊的劉半農有些納悶,“這又是哪位大人物,這麼有震撼性?”王新命轉身向半農走過來,介紹說:“陳老師,獨秀先生!”劉半農一聽,“呀!”的一聲,怪不得大家這麼熱情,原來這就是心中景仰已久的大人物,《敬告青年》的作者,現在就在眼前。連忙上去介紹說:“劉半農!”“劉半農!”陳獨秀也想起來了:“你翻譯過幾本英國方面的書?”

    “是!”

    “你手裡有關於外國方面的文章嗎?”

    “現在沒有。手裡有幾篇英國的詩!”

    “好好好!你就拿給我看看吧!”

    就這樣說定了。回到家裡的劉半農興奮極了,左翻右翻,扯出來好幾篇,順手寫出了《靈霞館筆記》幾個字。

    劉半農手裡拿著地址,總算敲開了陳府的門。站在門旁的人不認識他,他也不認識那個人,待說出“半農”兩個字,那人也說出“曼殊”兩個字,這才像久別的老朋友一樣,哈哈地笑了起來。坐在客廳裡談詩,談《哀希臘》,談《馬賽曲》,談《縫衣曲》,半農越談越興奮,好句子總是不斷地從口中流了出來。蘇曼殊則有點心不在焉,沒等半農說到最後,就有點頗不耐煩地打斷了他的話,說:“半農!在這個時候,你還談什麼詩!”劉半農有些茫然。正好這個時候陳獨秀回來了,才衝開了剛才的那個僵持的尷尬局面。

    陳獨秀翻了翻半農帶來的詩,只給了一個字的評價:“好!”天南地北的扯了一會兒,話題轉向了《青年》雜誌。“缺錢,缺人,缺地方,最主要的是,缺文章。”望著曼殊離開的背影,陳獨秀頗有感慨地說:“曼殊是不行了!——他無心於此。他還在弄他的那些小說。”劉半農也在思考著,陳獨秀慢慢地說:“你,有時間嗎?”劉半農似乎瞭解了陳獨秀,他一定有什麼心事,也慢慢地說:“可以呀!”陳獨秀站起身來,在客廳裡緩緩地踱步,回過頭來,對劉半農說:“你,能和我,站在一個起點嗎?”半農沒有用理性來回答,只說了一句:“可以呀!”陳獨秀對劉半農的賞識,開啟了劉半農的進步之路。

    秋天來臨了。劉半農的《靈霞館筆記》在《新青年》上一期接一期的刊出。

    秋天過去了。劉半農遠赴北京,為的是再多掙一份口糧。那是一個鐵路學校。要他教的是,他自己也有點外行的一門新課:應用文。

    從中華書局退了下來,劉半農在家裡閒居。身子是閒了,可腦子卻不能閒。他回想著,這幾年都幹過什麼事:東跑西顛,四處奔波。給報館當校對,寫稿;給劇社打雜,寫劇本;寫小說,到處投稿;翻譯外國文學,越積越多。他想通了:他讀,他翻譯,他現在已經走向了研究。那篇《福爾摩斯偵探案全集·跋》就是自己用盡了心思寫成的一篇外國文學的論文。直到最近,他完成的《靈霞館筆記》也是一組研究外國文學的系統的論著。除了文學,他的社會經歷十分豐富了。他這幾年讀過的外華人研究中國的書約六十餘種,(《乾隆英使覲見記·序》)他進劇場看過的戲劇也有五六十種,他收集的民歌,他看過的所謂下等的小說就更多了。他創作的新詩更多了:《遊香山記事詩》《相隔一層紙》《學徒苦》等更貼近了下層人民的生活。他寫的小說《歇浦陸沉記》,概括了上海自開埠以來60年間的變化。這些成果,都是在他這幾年不斷地積累,不斷的研究和不斷地思考之中完成的。

    1917年初,蔡元培把陳獨秀接到了北京大學。“你給我一個條件:文科學長。我給你一個條件:一間屋子,辦《新青年》”。

    陳獨秀和別人不同,白天設計著北京大學的文科:要開的院系門類、課程,要聘任的教授、教師。晚上要寫稿,要編稿,要回答來信,要校對,明天還要跑印刷廠,還要發賣,還要徵求訂戶。他才發現,自己只有一雙手,要是再有一雙手該多好。他想到了胡適,胡適爽快地答應了,可條件是,暑假畢業以後才能來。胡適的《文學革命論》已經發表過了。自己來的時候,是四缺:缺錢、缺地、缺人、缺稿。現在是,有了錢,也有了地。可是人呢,稿呢。《新青年》要一期一期的接著出版,總不能等著作者的文章到了,才能編輯出版。還有誰能和自己再呼應一次呢?陳獨秀從身邊找起。北大的人才倒是不少,可是屬於新派的,卻寥寥無幾。只有一個錢玄同,倒是可為接近的人。他口頭上已經答應了,寫文章還是以後的事。

    最近收到了一篇稿,使陳獨秀眼前一亮,《我之文學改良觀》,“呀!好文章!‘嚶其鳴矣!求其友聲!’”讀到文章的末尾一看:“劉半農”呀!又是老朋友!“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正是在這個時候送上門來,何其難哉!想到了劉半農,那個聰明能幹而又有朝氣的小夥子,那個願意和自己站在同一起跑線的小青年。他寫的《靈霞館筆記》就很好嘛!巧的是,他最近又郵來的這篇文章《我之文學改良觀》。最缺的就是這樣的文章,一定要把他收到自己身邊來。陳獨秀對劉半農的賞識,決定了劉半農今後的大發展。

    調劉半農進北京,進《新青年》,既解決了人的問題,又解決了稿的問題,一舉兩得。可是,他住的問題,薪水的問題,也不好解決。總不能漂流在外頭吧。想來想去,想出了一個辦法,如果劉半農是北京大學的人,那就什麼都好辦了:白天是老師,給北京大學的學生上課,晚間是《新青年》的人,幹《新青年》的事。一身二任,兩全其美,什麼都好說了。可是,劉半農連高中畢業文憑都沒有,要他進北京大學,論資歷,論學歷,劉半農都沒有份兒。再說,他來了,讓他教什麼呢?最後,陳獨秀去找蔡元培商量,蔡元培笑了,“文科的事,你學長說了算,我還管得了那麼多嗎?”

    劉半農來北京的事,好像問題不大。他來教什麼課,又成了大問題。陳獨秀苦苦地思索著,細心地梳理著腦縫裡的事情細節。這一天,他忽然想起了劉半農曾經到過北京,曾經在一個什麼學校,教過應用文。應用文?陳獨秀一聽,猛然一拍大腿,呵呵一笑說:“得來全不費功夫!那正好!什麼都不用愁了!——進北大的課堂,吃北大的皇糧!住北大的官房。我就起用劉半農!北京大學法學部預科教員,主講科目:應用文。”陳獨秀對劉半農的賞識,造就了劉半農此後的光輝業績。

    1917年的7月,劉半農拿著陳獨秀的信,找到了箭桿兒衚衕九號。陳獨秀張開了兩手,說了一句:“你可來了!”很快,劉半農就住進了北大第四號學齋。

    就是在這裡,開始了他們的新生活。也就是在這裡,開始了他們戰鬥的新生活。劉半農從上海灘的一個小文士,變成了文化戰線上的一名戰士,成了的一位“驍將”。

  • 2 # 雞毛蒜皮的事

    劉半農(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江蘇江陰人,原名壽彭,後名復,初字半儂,後改半農,晚號曲庵,中國新文化運動先驅,文學家、語言學家和教育家。

    清宣統三年(1911年)曾參加辛亥革命,民國元年(1912年)後在上海以向鴛鴦蝴蝶派報刊投稿為生。民國六年(1917年)到北京大學任法科預科教授,並參與《新青年》雜誌的編輯工作,積極投身文學革命,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民國九年(1920年)到英國倫敦大學的大學院學習實驗語音學,民國十年(1921年)夏轉入法國巴黎大學學習。1925年獲得法國國家文學博士學位,所著《漢語字聲實驗錄》,榮獲法國康士坦丁·伏爾內語言學專獎。民國十四年(1925年)秋回國,任北京大學國文系教授,講授語音學。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在北京病逝。主要作品有詩集《揚鞭集》、《瓦釜集》和《半農雜文》。

  • 3 # 芳馨小雅

    說起我的父親劉半農,人們首先就會想到當年他在《新青年》雜誌上化名王敬軒和錢玄同表演的雙簧戲,另外則就是他創作的“叫我如何不想她”了。這第一個事發生的時候,我還沒有出生。他創作“叫我如何不想她”是在1920年,那時我剛剛出生,自然是一點也不記得。

    1920年2月,父親被北京大學派到英國去留學。因為他走了之後家中無人照顧,所以父親就決定把母親和姐姐一起帶到英國。當時我和我的妹妹,還在母親懷孕的肚子裡。

    到了英國之後,父親在倫敦大學上課,在那裡呆了大約有一年的樣子。在英國的1920年8月,我和妹妹出生了,是龍鳳胎。在這裡我多插一句,我和妹妹現在都活到了84歲,我覺得在國內也算是少有的。我們的降臨自然給家庭帶來了歡快和驚喜,但也增加家庭的負擔。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因為經濟拮据,父親不得不考慮換個地方留學。他聽說法國的生活水平比較低,需要的錢少。父親就又帶著我們一家五口人,飄洋過海從英國到了法國。在法國繼續從事他的研究工作。到了1925年,他拿到了博士學位,就回國了。

    當時實在是太小了,對英國和法國竟然都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姐姐比我大四歲,她對於那裡是有很多記憶的。

    從法國回國之後,我們先是回到了老家江陰,沒有幾個月,就又到北京大學去報到了。我們離開江陰到北京的時候,是在夜裡上船,做夜船第二天早上到無錫,然後在無錫上火車,陸陸續續地走上幾天,也還沒有到北京,而是到了天津。當時還趕上了軍閥們在打仗,我也記不清是誰和誰了。就這樣,我們從天津,又陸陸續續走了幾天,才到了北京。前不久我因為父親的一些事情回到江陰,江陰跟以前真是大不一樣了。

    到了北京之後,我們家住在協和醫院旁邊的帥府園。1926年3月18日,母親帶著我和妹妹到二叔家裡,姐姐小蕙那時已經在孔德小學上學了,父親則去了北京大學。不到中午的時候,我們在二叔家裡聽說外面出事了。二叔就和母親商量著去學校接我的姐姐,在這個節骨眼上,姐姐自己回來了。那時我們也鬧不清外面到底出了什麼事。到了後來才知道是發生了“三·一八慘案”。我記不清父親那天時候什麼時候回到二叔家裡的,只記得他匆匆忙忙地來去了幾次,臉色陰沉,忿然。

    在二叔家吃完晚飯,父親母親還有我們兄妹幾個做了三輛人力車回家。街上幾乎沒有什麼人,我倚在父親的膝上,感覺到蕭瑟不安。第二天,我們從母親那裡知道父親一夜沒睡。他懷著很悲痛的心情寫下了《嗚呼三月一十八》。教我們在家裡反覆背誦著,我到現在還能記得:“嗚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殺人亂如麻!……死者今已矣,生者肯放他?!”

    1931年以後,父親常常練習書法,也就經常有朋友讓他寫字。我那時十幾歲了,他就讓我在一旁幫他研墨,準備紙張。1933年,父親的好朋友李大釗被殺害了,父親心情悲憤極了。

    我記得他給李大釗寫墓碑的時候,依然是我給他在旁邊磨墨,一個很簡短的墓碑,他反反覆覆寫了很多次。當他寫到“某年某月死”的時候,父親沉重的給我解釋,寫墓碑一般都不用“死”這個字,而是用“仙逝”、“過世”等等。之所以用“死”,是說明這個人是死於非命。

    父親和他的兩個弟弟,在我的家鄉被稱為劉氏三傑。我的二叔劉天華和三叔劉北茂,都是著名的音樂家。在音樂方面,他們兄弟幾個的合作是很默契的。當時父親和二叔劉天華離開家鄉到上海討生活,因為家中比較窮,借了五塊錢一起出了家鄉。你別笑,那時候的五塊錢是一個不小的數目,夠他們倆吃上幾個月的。後來二叔劉天華要改造琵琶,就給遠在法國的父親寫信,父親就在法國給他蒐集了資料再寄到國內,並且從音韻學的角度給二叔提出意見。二叔去世之後,父親寫了一個輓聯:體力過人,毅力過人,乃缺年壽;為家門哭,為藝術哭,摧我肝腸。這個輓聯生動地體現了他們之間的手足情深。隨後,在父親倡議下,他會同二叔的弟子們編輯了二叔所著的全部二胡和琵琶曲稿,現在依然是音樂界經典的文獻。

    二叔去世之後,三叔劉北茂正在燕京大學教英國文學,都已經是副教授了。在父親的建議下,他在三十多歲改學了二胡。後來到音樂學院當了教授。最近我聽說他的全集也快出版了。在二叔的弟子當中,大多數都是演奏家,但是能作曲的人很少。而三叔一生作了一百多首曲子,正好彌補了這個遺憾。

    在幾個孩子當中,父親比較鍾愛的是我姐姐。姐姐非常聰慧,她從小在法國生長,在文學上很有天賦。姐姐小時候曾經翻譯過一本《北韓民間童話》,姐姐翻譯完了之後,父親逐字逐句地為她做了訂正,後來還出版了。我小時候,父親曾經教過讀《孟子》,不過我天資不好,父親教了沒多久就意興闌珊了。

    那時候我最高興的事情,就是父親教我們攝影了。父親非常喜歡攝影,當時我們家裡有暗室,可以自己沖洗照片。父親曾經自己給我們做過一個照相機。那個照相機不像現在的照相機,是拿硬紙殼做成的,鏡頭也不是玻璃的,而是一個針孔,利用針孔來成像。照相機是怎麼做出來的我已經記得不清除了,只記得我們小孩子晚上早早的就睡覺了,他經常自己一個人在屋子裡搗鼓。那種照相機當然是十分簡陋的,但是也能照出相片來。

    那時候我們住在大阮府衚衕,他和我們幾個孩子興高采烈的拿著照相機去到院子裡。對著靜止的事物,拿著照相機對著那個事物放好,開啟快門,過個二三十分鐘關上,照片就算照好了。那時候膠片也不像現在的膠捲,是一張一張往外抽的,我也說不大清楚。後來在照相館裡還用這種照相機,不過像你們這個年紀的人可能沒有見過了。

    父親還曾經給我買過一種機械的玩具,法文叫“MECANO”,我想就是現在的積木了。是從法國帶回來的,上面有些螺絲釘啊什麼的,可以任意的組合。經常是我們小孩子睡覺之後,他自己搭出一個大玩具來。

    我再長大一些,大概是我十四歲,上初中二年級,父親就去世了。我記得當時他是到內蒙去考察方言。他臨走時,戴著我一起去買東西,然後母親帶著我們幾個孩子一起到車站去送他。從內蒙回來之後就感覺身體不舒服,當時就以為是感冒之類的小病。在我們家當時住的大阮府衚衕請了一箇中醫,看了兩次沒有好轉,又請了一個姓梁的西醫,但是還是沒有看好。於是胡適建議我們到協和去醫治。

    當時我們家裡人是很不願意到協和的,因為我的二叔劉天華還有他的一個女兒都是因為得了“猩紅熱”在協和去世的。因為這個顧慮,我們都不願意讓父親住到協和去。但是當時協和醫療條件是最好的,最終我們還是把父親送到那裡去。協和的規定是很嚴格的,病人進取之後,要先洗腳,然後把鬍子頭髮都剃掉,就這樣一折騰,父親上午住進去,下午兩點就去世了。那一天是7月14日。

    作為長輩,蔡元培先生對我父親十分愛護的。父親去世之後,蔡先生為他做了三件事,一是為他寫了墓誌銘,一個是寫了兩篇懷念父親的文章,另外一件就是為父親的訃告擬定了標題。父親去世之後,很多人都對父親做了評價,在眾多的評價之後,我以為蔡先生的評價最為精當,他說:自然科學家習慣於機械的實驗、數字的統計,雖有時也大膽的假設,而精神是收斂的;文學家習慣於高尚的理想、菽媯的語言,雖有時也是嚴格的寫實,而精審上是放任的。兩種長技,不易並存。培根以科學者而莎士比亞編劇本,歌德為文學家而於植物學上有所發現,張弛自由,最為難得。我們的劉半農先生就是這一樣的典型人物。(大意)這裡面不免有長輩對於晚輩的溢美之辭,但是也比較全面的概括了父親做為文學家和學者的兩個方面。

    劉育倫:劉半農之子,生於1920年,與其妹劉育敦為龍鳳胎。1944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1986年於電力工業部核電局退休。

  • 4 # 有才君子

    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旗手陳獨秀、胡適、魯迅、錢玄同、李大釗、劉半農等人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劉半農、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等常州的傑出人物永遠活在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心中!

    下圖陳獨秀(左),劉半農(中),張太雷(右)。

  • 5 # 數學趣味課堂

    劉半農從上海黃浦灘邊的一個小文士,一下子就走進了北京大學的講堂。這個變化,是誰“導演”出來的呢?人們總是在想,在當時有名望的人群當中,只有北大校長蔡元培有這個能力,因為他能慧眼識珠,不在乎什麼學歷,什麼出身,只要有才就行。劉半農就是由蔡元培這樣請來的。

    人們實在不能理解,蔡元培是前清的進士,而劉半農根本就沒有入過科場,說不上有師生關係;蔡元培是浙江紹興人,而劉半農是江蘇江陰人,也攀不上同鄉關係;蔡元培大劉半農24歲,更沒有同學之說。此外,能引起蔡元培一點目光的,也許是劉半農譯過許多的外國文學的作品。可是,這些外國文學的書,在當時,只不過是供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

    那麼,劉半農到底是怎樣走進新文化運動的行列呢?讓我們把幾件破碎的歷史畫面試著連綴起來。

    要講劉半農的奮鬥史,必須從頭講起。劉半農出生在長江南岸的一個小城市江陰。家庭生活本就不富裕,高中還沒有畢業,就被迫離開學校,為家庭的吃穿用度而奔波。他只有當小學教師的本錢,一點點的收入,勉強能維持一家的溫飽。他想,若是到上海去,那是個大地方,也許能多掙點錢。他就和弟弟說了,劉天華聽了,高興得真是要跳起來了。他早就想去那個地方,那兒有一個演新劇的團體,叫開明劇社,他們有從外國新買來的洋鼓洋號,好玩極了。從小就喜歡音樂的劉天華,說起它的時候,顯得那麼高興。

    1912年的春天,劉氏兄弟身揹著一個行李捲兒,走進了熱鬧的大世界上海,找到了一個僅可棲身的小出租屋住下。第二天一大早,迫不及待的劉天華就要出門。劉天華好像很熟悉上海的街道,一下子就找到了開明劇社的地點。並且每天都去,一連好幾天,天天都不停,他把各種樂器都看了個夠。這可把每天都困在家裡等候訊息的劉半農急得了不得了。第四天晚上,劉天華回來的時候,興沖沖地說:“好訊息!明天你也和我一起去玩吧!”

    “玩兒?開玩笑!你不吃飯了?”劉半農生氣了。

    “明天你也和我一起去。我給你也找到了一點活幹!”

    開明劇社的演員們正忙著排練新劇,可是,導演卻在犯嘀咕,下一次要演出的劇本就捏在手裡,英文的,還沒找到翻譯的人。劉天華知道了,心想:這可是個好機會!連忙湊上前去,要過來說:“我來”,接過劇本以後才說:“我來給你找一個人,一定能弄下來!”

    晚上,劉半農攤開劇本一看:題目大約是《好事多磨》,內容上也有些難度。憑自己高中的時候學過那點英文基礎,肯定是有些困難。不過,為了吃飯,為了不用天天往外跑,也為了不用出門去求人,就在家裡,弄上了一兩個月也值得。很快就把劇本交了上去。

    謀生成功了。開明劇社使劉半農有了安身之處,衣食無虞。但是未來的生活又在哪裡?

    二、伯樂徐傅霖

    《好事多磨》劇本交出之後,劉半農不時到劇社來看看,跟劇組的朋友混得都很熟,特別是導演。有一天,導演把他叫到一個人的面前,說了一句:“就是他,給他化上裝吧。”那人看了他一眼,說:“你就是劉半農?”

    “是。”

    “你懂英文?”

    “是。”

    從舞臺下來之後,那人拿來兩篇文章,對他說:“你看看,能不能翻譯一下?”“能!”劉半農看也沒看,就插在了兜裡面。第二天,劉半農來到劇社送稿,要找昨天給他畫花臉的人,導演說:“啊,徐卓呆先生!”“誰?誰是徐卓呆?”劉半農愣了一下。“那是個大人物,有名的翻譯家!”過了幾天,劉半農收到了寄來的一份《時事新報》,上面有一篇翻譯的文章《西笑譯叢四則》,正是自己的手筆。劉半農高興地了不得。他寫信給徐卓呆先生,又收到了幾篇文章;他去拜訪了徐先生,又帶回來幾篇文稿。不斷的來往,不斷的翻譯,不斷的刊出。劉半農的人生道路發生了重大的改變。他不再去寄人籬下,依靠別人打發過日子,他可以用自己手中的筆,為自己勾畫未來的藍圖。

    1914年,由於徐先生的介紹,劉半農進了正在缺人的中華書局,擔任了翻譯員,每天為上司提供國外有關的文化資訊。由此,劉半農有機會接觸大量的外國的文學作品。他認為好的,有價值的,有新鮮內容的,就隨時翻譯下來,放在手邊,插進抽屜裡,隨時備用。日積月累,倒也有了不少。

    1914年初,由中華書局編輯出版的《中華小說界》創刊了,還是做編輯的徐卓呆先生,首先想到了劉半農,問他:“可有些作品要發表?”劉半農笑著從抽屜裡拿出一卷子文稿,“有!有!有!”。就這樣,劉半農三個字就出現在《中華小說界》的作者名單裡。有意思的是,《中華小說界》是月刊,一共辦了三年,出了三十六期,而劉半農的小說竟然出現了三十三篇。更為有趣的是,當時中華書局辦有八大雜誌,劉半農的名字在其中的五種雜誌上曾經露過面。劉半農幾年來翻譯的小說印成單行本出版的有五種,其中有四種都被收入到中華書局創辦的大型小說庫《小說彙刊》之中。另外一種《英使覲見乾隆記》也被列為《海外清史叢刊》之一,而後出版。發表了這麼多的小說,出版了這麼多的書,劉半農的名聲越來越大,傳播也越來越廣。上海出版的許多小說雜誌,都向劉半農發出了特別邀請,《小說海》《小說大觀》《小說畫報》《小說時報》《小說名畫大觀》《禮拜六》等小說雜誌上,都能找到劉半農的名字。最後把劉半農擁上高壇的是《福爾摩斯偵探案全集》。作為主編的劉半農,麾下集中了當時上海有名的翻譯界的傑出人才,如陳蝶仙、包天笑、周瘦鵑、嚴獨鶴、程小青、常覺、天侔等。全書收集了柯南·道爾的四十四篇作品,在當時來看是數量最多的一套書,所以言全集,名固不虛也。此書出版之後,傳播之廣、影響之大,在當時無與比肩。至於遠播後世,幾乎每年都要再版一次,版次最後達到二十多次。一書風行天下,萬人捧讀不輟,給中華書局帶來的滾滾財源且不說,劉半農的名聲也可以說洋溢在上海的知識人的層面上了。

    從1912年春天到1915年年末,劉半農在上海打拼了四年。四年的打拼,有辛酸,有艱苦,有成就,有歡樂。四年的時光,把劉半農造就成了一個小有名氣的文士。這首先是劉半農的個人的努力,拼搏,奮鬥,堅持,追求,向上。從客觀環境的不利,到通向坦途,以致獲得成功。但是,千萬不能忘記的是,在他背後有一個人,時時指點他,處處提攜他。這個人就是徐傅霖。徐傅霖名築巖,號卓呆,別號半梅。是留日學生。他在日本留學時,學的是體育。可是歸國以後所從事的卻是文學和戲劇。他從日文翻譯過來許多文學作品,在民初很有些影響。他知道劉半農懂英文,就主動提供一些英國的文章給劉半農,供他練習翻譯之用。他知道劉半農的翻譯水平還可以,就把它放在自己擔任編輯的《時事新報》上發表,介紹劉半農進中華書局當翻譯員,並把這些小說在自己當編輯的《中華小說界》上發表。劉半農每前進一步,每提高一步,都有徐卓呆的幫助在內。我們常常說的伯樂,就有這樣的密切的關係和說不盡的作用。

    三、陳獨秀的賞識

    在高點上,一下子就落下來,有時也可能落到深深的低谷之中。

    劉半農就面臨著這種情況:1915年,中華書局因為門面操持過大,內部空虛,一時財政週轉不靈。解決燃眉之急的辦法,只好在員工身上打主意,大家出錢,合力抗債,分擔困難,共渡難關。劉半農的微薄工資,只能養家餬口,實在無力幫忙,只好從容退出。

    當年怎樣扛著行李捲兒從家門走出,四年以後,還是照樣,扛著行李捲兒,走回了家門。少了一個人,弟弟天華,跟著開明社到外地演出去了。多了一個人,劉半農結婚了。家庭生活的擔子是更加重了。一家人的生活,都得他來籌劃。他總是用兩個肩膀硬扛著也不行。他得出門去找工作,去掙錢。這一天,他拿著三篇小說去了上海。聽說最近有一份新創刊的《中華新報》,他就進了門去。幾位年輕的編輯王新命(無為)、成舍我、向愷然一下子就認出了,這是位新名人。簡單的寒暄過後,連忙把自己新寫的小說拿出來,請劉半農看一看,幫助修改一下,找個地方發表。劉半農倒是痛快地答應下來。拿回家去後,讀了幾遍,改了一些不順當的地方。三天後,再訪《中華新報》。剛剛坐下,進來了一個客人,大家都上前去,忙著握手,寒暄起來。接著就是“陳先生長”“陳先生短”的說個不停。被晾在一邊的劉半農有些納悶,“這又是哪位大人物,這麼有震撼性?”王新命轉身向半農走過來,介紹說:“陳老師,獨秀先生!”劉半農一聽,“呀!”的一聲,怪不得大家這麼熱情,原來這就是心中景仰已久的大人物,《敬告青年》的作者,現在就在眼前。連忙上去介紹說:“劉半農!”“劉半農!”陳獨秀也想起來了:“你翻譯過幾本英國方面的書?”

    “是!”

    “你手裡有關於外國方面的文章嗎?”

    “現在沒有。手裡有幾篇英國的詩!”

    “好好好!你就拿給我看看吧!”

    就這樣說定了。回到家裡的劉半農興奮極了,左翻右翻,扯出來好幾篇,順手寫出了《靈霞館筆記》幾個字。

    劉半農手裡拿著地址,總算敲開了陳府的門。站在門旁的人不認識他,他也不認識那個人,待說出“半農”兩個字,那人也說出“曼殊”兩個字,這才像久別的老朋友一樣,哈哈地笑了起來。坐在客廳裡談詩,談《哀希臘》,談《馬賽曲》,談《縫衣曲》,半農越談越興奮,好句子總是不斷地從口中流了出來。蘇曼殊則有點心不在焉,沒等半農說到最後,就有點頗不耐煩地打斷了他的話,說:“半農!在這個時候,你還談什麼詩!”劉半農有些茫然。正好這個時候陳獨秀回來了,才衝開了剛才的那個僵持的尷尬局面。

    陳獨秀翻了翻半農帶來的詩,只給了一個字的評價:“好!”天南地北的扯了一會兒,話題轉向了《青年》雜誌。“缺錢,缺人,缺地方,最主要的是,缺文章。”望著曼殊離開的背影,陳獨秀頗有感慨地說:“曼殊是不行了!——他無心於此。他還在弄他的那些小說。”劉半農也在思考著,陳獨秀慢慢地說:“你,有時間嗎?”劉半農似乎瞭解了陳獨秀,他一定有什麼心事,也慢慢地說:“可以呀!”陳獨秀站起身來,在客廳裡緩緩地踱步,回過頭來,對劉半農說:“你,能和我,站在一個起點嗎?”半農沒有用理性來回答,只說了一句:“可以呀!”陳獨秀對劉半農的賞識,開啟了劉半農的進步之路。

    秋天來臨了。劉半農的《靈霞館筆記》在《新青年》上一期接一期的刊出。

    秋天過去了。劉半農遠赴北京,為的是再多掙一份口糧。那是一個鐵路學校。要他教的是,他自己也有點外行的一門新課:應用文。

    從中華書局退了下來,劉半農在家裡閒居。身子是閒了,可腦子卻不能閒。他回想著,這幾年都幹過什麼事:東跑西顛,四處奔波。給報館當校對,寫稿;給劇社打雜,寫劇本;寫小說,到處投稿;翻譯外國文學,越積越多。他想通了:他讀,他翻譯,他現在已經走向了研究。那篇《福爾摩斯偵探案全集·跋》就是自己用盡了心思寫成的一篇外國文學的論文。直到最近,他完成的《靈霞館筆記》也是一組研究外國文學的系統的論著。除了文學,他的社會經歷十分豐富了。他這幾年讀過的外華人研究中國的書約六十餘種,(《乾隆英使覲見記·序》)他進劇場看過的戲劇也有五六十種,他收集的民歌,他看過的所謂下等的小說就更多了。他創作的新詩更多了:《遊香山記事詩》《相隔一層紙》《學徒苦》等更貼近了下層人民的生活。他寫的小說《歇浦陸沉記》,概括了上海自開埠以來60年間的變化。這些成果,都是在他這幾年不斷地積累,不斷的研究和不斷地思考之中完成的。

    1917年初,蔡元培把陳獨秀接到了北京大學。“你給我一個條件:文科學長。我給你一個條件:一間屋子,辦《新青年》”。

    陳獨秀和別人不同,白天設計著北京大學的文科:要開的院系門類、課程,要聘任的教授、教師。晚上要寫稿,要編稿,要回答來信,要校對,明天還要跑印刷廠,還要發賣,還要徵求訂戶。他才發現,自己只有一雙手,要是再有一雙手該多好。他想到了胡適,胡適爽快地答應了,可條件是,暑假畢業以後才能來。胡適的《文學革命論》已經發表過了。自己來的時候,是四缺:缺錢、缺地、缺人、缺稿。現在是,有了錢,也有了地。可是人呢,稿呢。《新青年》要一期一期的接著出版,總不能等著作者的文章到了,才能編輯出版。還有誰能和自己再呼應一次呢?陳獨秀從身邊找起。北大的人才倒是不少,可是屬於新派的,卻寥寥無幾。只有一個錢玄同,倒是可為接近的人。他口頭上已經答應了,寫文章還是以後的事。

    最近收到了一篇稿,使陳獨秀眼前一亮,《我之文學改良觀》,“呀!好文章!‘嚶其鳴矣!求其友聲!’”讀到文章的末尾一看:“劉半農”呀!又是老朋友!“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正是在這個時候送上門來,何其難哉!想到了劉半農,那個聰明能幹而又有朝氣的小夥子,那個願意和自己站在同一起跑線的小青年。他寫的《靈霞館筆記》就很好嘛!巧的是,他最近又郵來的這篇文章《我之文學改良觀》。最缺的就是這樣的文章,一定要把他收到自己身邊來。陳獨秀對劉半農的賞識,決定了劉半農今後的大發展。

    調劉半農進北京,進《新青年》,既解決了人的問題,又解決了稿的問題,一舉兩得。可是,他住的問題,薪水的問題,也不好解決。總不能漂流在外頭吧。想來想去,想出了一個辦法,如果劉半農是北京大學的人,那就什麼都好辦了:白天是老師,給北京大學的學生上課,晚間是《新青年》的人,幹《新青年》的事。一身二任,兩全其美,什麼都好說了。可是,劉半農連高中畢業文憑都沒有,要他進北京大學,論資歷,論學歷,劉半農都沒有份兒。再說,他來了,讓他教什麼呢?最後,陳獨秀去找蔡元培商量,蔡元培笑了,“文科的事,你學長說了算,我還管得了那麼多嗎?”

    劉半農來北京的事,好像問題不大。他來教什麼課,又成了大問題。陳獨秀苦苦地思索著,細心地梳理著腦縫裡的事情細節。這一天,他忽然想起了劉半農曾經到過北京,曾經在一個什麼學校,教過應用文。應用文?陳獨秀一聽,猛然一拍大腿,呵呵一笑說:“得來全不費功夫!那正好!什麼都不用愁了!——進北大的課堂,吃北大的皇糧!住北大的官房。我就起用劉半農!北京大學法學部預科教員,主講科目:應用文。”陳獨秀對劉半農的賞識,造就了劉半農此後的光輝業績。

    1917年的7月,劉半農拿著陳獨秀的信,找到了箭桿兒衚衕九號。陳獨秀張開了兩手,說了一句:“你可來了!”很快,劉半農就住進了北大第四號學齋。

    就是在這裡,開始了他們的新生活。也就是在這裡,開始了他們戰鬥的新生活。劉半農從上海灘的一個小文士,變成了文化戰線上的一名戰士,成了的一位“驍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太監安德海得勢的時候到底有多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