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張龍傑啦啦叨

    如果世界上真的存在“江湖”,一定是賈樟柯電影這樣,而不是金庸、古龍小說那樣。或者說,金庸、古龍小說和郭斌(影片男主,廖凡飾)之類的男人嚮往的,是一種“江湖”,看著華麗,卻不真實,永遠不會出現在我們眼前。

    所以,我一直覺得,金庸們的作品是童話,男人的童話。

    男人眼中的江湖,是金錢、名譽、地位,以及廉價的兄弟道義(廉價到大哥刑滿釋放都沒有人接);女人眼中的江湖,只有情義。

    這是電影《江湖兒女》的主旨。明白這一點,我們才能知道,為什麼賈樟柯不厭其煩地用女性(自家媳婦)做主角。

    女性在藝術家眼中,從來都是神性的存在。

    男人自古薄情,至死年少。這是生理機制決定的。先前在草原、在森林,他們獵殺猛獸,要跨過高山、越過河流,刀槍劍戟,征服世界。明明來自山川湖海,為何要囿於廚房與愛?

    所以世間多見負心漢,男人有錢有勢之後,妻妾成群處處風流;女人,無論富貴貧窮,鮮有浪蕩成性。

    男人另一個特性是“逞能”,面對女人的時候尤甚。像電影中,男主郭斌中風癱瘓,坐輪椅上也要和老賈打賭較勁。若不是女主巧巧(趙濤飾)救場,後果真是難堪。

    男人的成長史,其實就是一部“逞能”史。遙想起筆者小時候,最受不得大人激將。某次午飯,打賭一口吃下鵪鶉蛋那麼大一瓣生蒜,最後辣到嚎啕大叫、滿地打滾。

    男人誓要征服一切,先從蔑視一切的逞能開始。寫在基因裡,留在血液中。

    同為廖凡主演的電影《邪不壓在》告訴男人要說到做到;《江湖兒女》告訴男人,做不到別逞能,你還有女人和生活。

    《邪不壓正》也屬於童話,浪漫而詩意,充滿姜文的英雄夢想和赤子之心;《江湖兒女》則屬於生活,平淡而真實,流淌著賈樟柯的質樸與智慧。

    姜文曾說馮小剛的電影是葡萄汁,自己的是葡萄酒。意思是前者好喝,但沒有回味;後者好喝刺激,又回味無窮。

    表達很準確。但我想在這加一句,賈樟柯的電影不是葡萄汁,也不是葡萄酒,只是白開水。談不上好喝不好喝,你得不到任何味覺的刺激。我們可以不喝葡萄汁,也可以不喝葡萄酒,卻不可以不喝水。

    姜文是燦爛飛揚的騎士,賈樟柯是敦厚溫良的長者。

    有趣的是,廖凡在兩部電影裡的角色還很相似,衝動、耿直,不解風情。好像這就是他的固定戲路哈。

    遺憾的是,郭斌最後還是選擇離開,去尋找他心中的江湖。熒幕前的我們知道,他永遠也找不到。

    “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知道又怎樣,我們不也一樣會重新出發?

    不如祝福天下男人,願你遠行不倦,願你柔情似水。

    江湖從未存在,兒女自當情深。

  • 2 # 流浪的軀殼

    看這部電影是一個陰雨連綿的夜晚,吃完飯路過電影院,被影訊海報上的名字吸引“江湖兒女”。一向懷有江湖情節的我買了電影票走進影院,偌大的放映廳裡,空空蕩蕩,仿若包場一般。當螢幕上報出導演“賈樟柯”時,我就明白了為什麼只有我一個人坐在這裡。

    整部電影平平淡淡,既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也沒有大製作驚心動魄的情節,用乏味這兩個字來形容有點過,但我真的想不出還能用什麼別的詞語來評價更貼切。

    從昏暗的放映廳走出來,我覺得自己每一步都像是一個江湖人。虎虎生風、形單影隻、面無表情、心懷人間,不由得問自己:是那個孤獨的女主上身了嗎?

    江湖有義,人間無情!我本不是江湖中人,卻因太過重情義,能夠深深的感受得到女主的那份孤獨。

    因為重情,在男主快被打死之際,她拿起了手槍,救了他心愛的男人一命,為此入獄五年。

    因為重義,即使男主辜負她的感情在先,她依然會在他晚年落魄街頭的時候接受一個半身不遂的他。

    在監獄裡的五年,她註定是孤獨的。出獄後,她不顧一切的尋找那個她所深愛的男人,一幕幕的回放她坐在審判座位上,奔跑在奉節的大街上,流浪在夜色下的新疆火車站臺裡……那孤獨的身影不斷的重疊,疊落出一個孤獨的她。面對詭譎的江湖,兒女情長,在這部電影裡顯得那麼的悲壯與可憐。

    她,從不覺得自己是江湖裡的人,但她乾的卻都是江湖人乾的事兒。

    他,一直覺得自己是主持公道的江湖頭目,但他對她做的卻是背信棄義,以怨報德的勾當,這未嘗不是一種諷刺。

    比起她,他就是一個沒活明白的江湖人,雖然曾是江湖大哥,視兄弟情義為命根子。但他卻錯過了這個真心對他的女人,審時度勢選擇了有錢有勢的別的女人。因發展不順把自己喝成了半身不遂,卻被這個女人甩了,再去回去找她。

    因為道義,她接受了他,像教剛剛學步的孩童一樣,幫他一點點的康復。而等他能夠拋下輪椅生活自理後,卻只留下幾百塊錢不辭而別。

    她又如若干年前一樣,發瘋的滿大街找他。那麼無助,那麼迷茫,長長的背影印在破舊的門板上,是那麼孤獨……

    江湖,本應該是男人混的天下,而想做大哥的女人,最終卻只能身不由己的混在江湖。

    江湖,不僅僅是他打打殺殺的地方,它更體現了她的隱忍與執著。

    江湖,它能使人懂得時間的力量、勢力的更迭,還有在情義之外,她這個弱小的女人,遠遠比那些威武強悍的男人更懂得什麼是道義。

    江湖兒女,紙短情長,本應該是一個英雄男人豪情齊天的故事,卻活生生的詮釋了一個女人的勇敢與堅強!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感同身受!

  • 3 # 民謠能能

    這部影片想必有不少的人已經是看過的了,片子講述的故事地點是發生在山西的一個小縣城,還是他一貫的故鄉及時代境遇主題。只是這一次的人設有點不一樣,影片講述的是一個橫跨了十五年的愛情故事。2001年的山西大同,模特巧巧和計程車公司的老闆斌斌相愛了。只是斌斌卻還有著另外的一個身份,他是一個黑幫的大哥。在之後的一場暴力事件中,斌斌的生命受到了威脅,巧巧掏出了斌斌的手槍鳴槍示警,後來為了保護斌斌還聲稱這把槍是自己的,因此被判了五年的監獄刑罰。出獄後巧巧走投無路也變成了斌斌口中說的“江湖人士”了,再見到斌斌後卻是被無情的給拋棄了,然而命運弄人,斌斌事業低落且因中風無法行走,巧巧又一次的扛起了江湖義氣重新接納了斌斌。賈樟柯透露,整部電影追求的是“從江湖入,從人出”。影片講述了斌斌和巧巧之間糾纏了十多年的情感糾葛,而本片的立意卻不僅僅是講述小人物的變化。它講的是整個山西的成長與消亡,賈樟柯藉助巧巧這個人物的境遇,想讓我們看到時代和社會的改變,看到山西的改變。也許很多人注意到,賈樟柯自己其實也是一個“江湖人”。在北京呆了一段時間後,他回到了山西,回到了生他養他的那個小縣城,他在那裡開了一家飯店,沒事的時候就叫上三五好友一起喝酒,卸下了導演的光環。賈樟柯,就是一個“江湖人”,也是因為他小縣城的江湖氣,他的目光一直聚焦在小人物身上,小編希望賈樟柯能一直帶著這種”江湖氣“。

  • 4 # 嚮往光華

    我覺得電影《江湖兒女》挺好看的。下面讓我來介紹一下電影《江湖兒女》的基本情況。

    在該影片中廖凡飾演的是男主角斌哥,他在大同是雄霸一方的江湖浪子,房地產開發商都要敬他一尺。之後因被新勢力挑戰,他和女朋友巧巧被對手以非法持槍之名弄進了監獄。後來先出獄的斌哥有了新女友,卻躲在奉節對巧巧避而不見。最後斌哥因飲酒過度癱瘓了。

    在該影片中徐崢飾演的是克拉瑪依男子,他是一名江湖騙子,他在火車上用一段關於UFO的高談闊論,贏得了巧巧的信任,讓剛剛刑滿釋放的巧巧忽然對遙遠的新疆和未知的情感湧起衝動。

    我覺得電影《江湖兒女》挺好看的,該影片秉承了賈樟柯電影一貫的關注現實、關注現實生活中普通人的成長和境遇變遷的話題。但從故事講述的風格上講,影片更關注銀幕的“光鮮”和“亮麗”成分,並引入了黑幫片的因素。而在此前賈樟柯的電影更偏重風格的紀實和情節的淡化。該影片做到了情節引人入勝,戲劇性大大增強,銀幕呈現方式更適合觀眾。

  • 5 # CICI影視傳媒

    為此,寫這篇影評原因有三:一是為了給我爸這樣的人分析下這部片的內涵,二是賈樟柯是我喜歡的國內導演之一,三是太久沒寫了,自從畢業工作後,忘了自己的本分。正如片子所說:拿上槍你就是江湖的人,但放下槍仍是江湖的人。一開始槍是有形的,到後面就慢慢變成無形的了。 一開始的膠片拍攝公交車上的人,首先我是懷疑這會不會是賈樟柯以前拍的素材,突然覺得剛好適合在片頭放上一個具有年代感的畫面。我們看到了民工,看到大媽,最後定格在一個嬰兒上,所以說江湖人是不分男女老幼的。 巧巧的出場也就是在這輛公交上,說真的,一開始我被她的劉海吸引了,想著會不會太齣戲,要知道這劉海貌似是近兩年的網紅劉海啊,但時尚本不就是在不斷地復古輪迴嘛,只能說更加凸顯了她的主人公地位。

    作為江湖大佬斌哥的女人,竟然進出還得靠自己搭公交車,第一,說明這倆人關係還沒到夫妻的份上,二哥出事後巧巧和斌哥在路上的聊天即可知道兩人關係;第二,巧巧與斌哥的領導風格不同,斌哥是要講排面,而巧巧更樸素低調些,後來巧巧去接瘸了的斌哥也是坐在貨車後面的。 第一場戲的亮點在於兩個兄弟找斌哥評理借錢的問題,斌哥說了句:“去請二爺”過來,結果搬來了關二爺的銅像。而那個借錢不認賬的人不怕槍支對著他腦袋,卻在關二爺面前慫得不行。這就說明關二爺背後所蘊含的義氣,就是每個江湖人的信仰,也就是本片的主題。這一場戲定在了巧巧好奇地拿著槍的動作上,也頗有意味。 第二場戲一開頭就是倒各種各樣的酒水在這個大盆子裡,名為敬五湖四海的兄弟。在外人看來這種喝酒的方式有點誇張,但這不側面暗喻了這種江湖友誼的荒誕(不靠譜)嗎?直到後面,這個盆子再次出現了,卻是被用來跨火盆去晦氣的。

    所謂的酒水已沒有,剩下的只是灰燼。道具雖重複使用,但背後的含義卻悄然發生變化,這是我以後寫劇本可以學習的一點,mark。 接下來,巧巧坐計程車回的家,經過了村口,一群閒下來的漢子們坐在橋上,真的是很符合中國農村的生活現狀,我現在生活在廣州城中村,上下班也常看到裸露著上身的搬運工散戶三兩個坐在路邊聊天或是看著街邊上來來往往的人,下棋大牌賭錢的也有。我喜歡賈樟柯的原因就是因為他觀察市井老百姓的生活狀態非常仔細,片子中出現的每一個小人物的站位神情,我相信都是他安排的。 巧巧下了計程車後堅持要給司機錢,司機說為斌哥服務是應該的,但巧巧卻認為不能耽誤別人賺錢謀生,這種細節的刻畫實則豐滿了巧巧的人物形象,具有體恤百姓的領導風範,這也是她後來為什麼能東山再起的一個原因。

    巧巧買了菜和大米回家做飯這場戲,有點意思的是,巧巧拿著蒼蠅拍在打蒼蠅,下一情節就是她爸爸因為礦務局某官員貪汙而酒後廣播罵人,這讓我腦補到中國推崇的“老虎蒼蠅一塊打”的反腐行動,之前我還在想她爸爸醉酒說到某黨(居然因此被判為政治敏感只好出此下策)這段怎麼能過審呢,可能賈樟柯給廣電總局的人解釋了一波哈哈~當然這一場戲的作用不僅僅是推動情節發展,還塑造了巧巧的骨子裡還是追求安穩平淡的家庭生活的。

    下一場戲裡巧巧給了他爸錢讓他去耍,然後便是她與斌哥在蹦迪,到此巧巧生命中的最重要的兩個人都已經出現了。 巧巧和斌哥蹦迪時,斌哥身上的槍掉了出來,巧巧臉上是不爽被打斷的感覺,已不是一開始的好奇了,說明此時的她還是不喜歡打打殺殺的生活只想跟愛人過無江湖的生活。但在下一刻巧巧待人接物的熟練,斌哥一個眼神她就知道什麼時候該起身離開,說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二哥和斌哥聊天的這場戲安排得也頗有意思。倆人沒談正事以前,舞廳里正放著disco,一談正事,切換到二哥喜歡的國標舞。一等到斌哥答應下此事,國標舞又換回了disco。有點踩場的意思,也有點現實中甲方(二哥)乙方(斌哥)談判的角色代入。二哥說到的另一喜歡東西是《動物世界》,在巧巧到奉巧時得知斌哥背叛了她時看到的街邊雜耍團裡的籠子裡的獅子和老虎,個人認為是迴應動物世界這梗的。“就像人一樣,貪婪、慾望……” 下一場戲裡二哥居然被人捅死了,還是被幾個毛頭小子無原因地捅死,我想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但卻又能理解。從主觀原因上看,是樹大招風。從客觀原因上看,是世事難料。江湖,只會有果,不一定有因。

    巧巧和斌哥在路上散步的這一場,實則揭示了這段關係中,巧巧是非常被動的。巧巧說想去新疆發展,斌哥作為自己的家屬可以一同過去,但斌哥卻說“誰說(我是你的家屬)的”。這似乎是開玩笑的否認,但現實生活中,往往從一個細節就知道一個人到底愛不愛你。 我最喜歡的是這一場戲。斌哥被兩個毛頭小子打了,雖嘴上說的是認錯人,但我覺得這不過是因為這些血氣方剛的小子想要對這個社會的發洩罷了,不被白色社會認可,又達不到黑色社會的大佬地位,徘徊在邊緣的人總是特別容易極端化。 哦談談喜歡的原因,斌哥問這倆人屬啥,其中一人答屬狗,然後就放走了。這不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狗咬了你一口,你會咬回他一口嗎?不會!”但下一場戲接著卻是“你不咬狗,狗又來咬你一口”下一場戲巧巧和斌哥來到了山頭上,巧巧問:“火山灰是不是世界上最乾淨的灰啊?因為它經過高溫燃燒。”此時我才知道片名的英文翻譯是這樣來的Ash Is Purest White。突然讓我想起之前北漂求職住在青旅時,一位東北大媽說過的話:“很多男人都想找個單純的,這世上怎麼還有嘛,按我說啊,找個不要太複雜的行了。”是的,身在江湖,變得複雜太簡單了,保持單純基本不可能,社會虐我千百遍,我仍待它如初戀的人又有幾個呢?爾虞我詐才是我們真實的面孔。在這一場戲裡,還有很重要的一個交代,那就是斌哥教會了巧巧開槍,這是為下文巧巧要開槍做了鋪墊。 當毛頭小子看到巧巧拿著槍指著他們,他們害怕得停止動手時,和片頭開始時那個斌哥的手下不怕槍指著反而怕關二爺時,讓我們知道什麼才叫真正的江湖人。或許有人認為巧巧開槍的那一刻就是她成為江湖人的開始,畢竟前面斌哥才說道:“現在你拿著槍,你就是江湖人了。”其實,巧巧早就身在其中,並且她講情義性格,在江湖中混出一番地位也是遲早的事情。 巧巧坐牢時,只有一個不知道是她的什麼人來探望她,還說了自己懷孕了,看起來真的覺得這段毫無意義。但看到後面,當巧巧沒錢吃飯時,去到飯店裡逮到一個男的就說自己是他情婦的姐姐,第一個男人是沒有情婦所以沒上當,第二個男人剛好真的有情婦就被騙了。能抓住男人的弱點,可以看出巧巧這個女人是挺聰明的。我也不知道賈樟柯是不是特意這樣安排進行呼應的,反正我就這麼想了。 出獄後的巧巧坐著三峽上的船,這場景讓我想起《三峽好人》,果不其然,後來就出現壞人了。賈樟柯和我一樣,都喜歡用諷刺手法哈哈哈……第一個壞人,是偷了她手袋的偽基督徒。其實一開始就是有端倪的,誰會進來自己的船艙還報床位號的呢,這是小偷用來確認這床位號沒有人的慣用技倆,下一刻吃飯前還念“阿門”,這就讓旁人覺得這人那麼有信仰肯定不會做什麼壞事吧,巧巧就安心地走出去打電話了。

    被騙走錢的巧巧,將揹包背在了胸前,與其他揹包背後面的旅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此時手袋還是垮在手臂上的,我就在想:為什麼不設計讓她將挎包也掛在胸前呢,這不是更明顯能表達她的安全感嗎?難道是不美觀嗎?後來,當巧巧搭個摩托都被差點被強姦時,她開著摩托車去往警察局的路上,此時挎包是掛在胸前的了,這步步遞進的視覺語言表達的手法,就是賈樟柯之所以能成為大導演而我只是個放棄了夢想的可憐人的差距。此手法已Mark。

    另外,巧巧去警察局報案,我覺得她更是為了能見上斌哥一面。打你電話不肯接,那警察打你電話總聽了吧。 令我很有感觸的還有一場戲,巧巧在看街邊賣藝者唱《有多少愛可以重來》,車上還有一對雙胞胎在跳舞,這不是《站臺》的情節嗎?這片是要搞串燒的節奏啊?網上說這是他致敬他以前的作品,但我只聽說過致敬別人作品的,我覺得賈樟柯還是有點自戀的,不過這我喜歡他的原因之一——有個性。當街邊賣藝者隨手將一朵假塑膠花送給巧巧時,我想巧巧跟我的心境是一樣的吧,既感動又心酸。當身在異鄉身無分文落魄之時,竟是一個陌生人溫暖了我。 巧巧也是用這支玫瑰花“騙”來了一餐飯,我覺得賈樟柯的電影真的很接地氣,在我老家,一到新年家家戶戶擺年例,就算你不認識這家人進去吃也不會有人趕你出來。這種淳樸,也只有在農村才有了。 後來巧巧遇上了在船上偷她錢的偽基督教徒女人,被一群男人圍著撕扯,我不知道巧巧是不是認出了此人才上前趕走那些男人,但我想賈樟柯應該是安排她沒有認出的。因為那才能塑造出巧巧在無法自保的情況下仍能“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江湖形象。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看到巧巧去酒店“守株待兔”騙錢後仍不會討厭她,因為賈樟柯用了西方的“救貓咪”黃金劇本法則。

    至於後來巧巧在火車上的那點露水姻緣,巧巧不可能是因為愛情而跟他去新疆的,從兩人牽手時中間隔著一個礦泉水瓶就看得出來巧巧被愛情被這個社會傷得太深了,但又如何解釋她跟徐崢扮演的新疆騙子在火車上親吻呢?我覺得吧,人在累的時候,會覺得一切都無所謂了,當告訴新疆騙子自己是刑滿釋放後,從她偷偷離開時,騙子坐在座位上熟睡著,我覺得他肯定是接受巧巧的了。但正因為巧巧是個不想拖累別人的人才會下車。 當巧巧在新疆看到形似UFO物體時,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想想自己一直相信的東西——愛情以及更多,全都是假的,心理陰影面積該會有多大,幸好,還有UFO是真的。以前賈樟柯電影中的科幻元素,都是和情節人物沒什麼關係,純粹表達人生充滿太多的未知數。但在這裡,卻是代表了巧巧心中的信仰。

    到結尾篇,我覺得有進步的是,賈樟柯不僅僅能拍他所看到的農村底層的東西了,還會結合現代科技來反映當下社會無形的距離感了。當跛腳的斌哥在車上問巧巧到哪了,巧巧一言不發只遞給他手機讓他看導航地圖。當坐在輪椅上的斌哥坐在和以前的兄弟吵架時,大家只懂得拿手機現場直播著,只有巧巧還是像當初那樣寧願冒著法律風險維護著斌哥。儘管這樣,斌哥還是離開巧巧了,最後一個鏡頭,定格在監控錄影中的巧巧身上。總以為一個監控攝像頭就能留住自己珍惜的人,一部手機就能分享自己的生活,一個網際網路就能拉近彼此的距離,但心不在一起,多近也是假的。 我覺得吧,本片雖然看起來是雙主角,但巧巧才是真正的江湖人。無情便是義,有多少個自稱是江湖人的能做到? 這才是最後,我在此片最喜歡的是巧巧推著坐輪椅上的斌哥說的一句話:“根本沒有人笑話你。”再厲害的江湖人,在這個充滿未知數的世界裡,也只會渺小得像顆沙子。

  • 6 # 偉偉叨電影

    山西煤礦、三峽遷徙、迪廳、廣場舞、錄影廳……這仍然是一部具有很強烈賈樟柯元素的電影。

    不同的是,這次電影的野心更大,致敬自己的同時,還幾乎串起了他之前所有的電影。

    影片前半段出彩,黑幫的儀式感打好評,後半段節奏顯得鬆垮,有“劇情不夠,明星來湊”之嫌。

    總之,這部電影告訴我們:時代變了,情義二字也被時間洪流衝擊地支離破碎。

    這時候,還能踏踏實實堅守的,更能彰顯出“不忘初心”的可貴。

    另外,我們不妨做個大膽的預測,《江湖兒女》很可能是賈樟柯對過去導演作品一次階段性總結。

    接下來,他會嘗試更多的型別片,特別是商業型別的電影。

  • 7 # 小關中

    廖凡在影片中飾演的黑道大哥非常霸氣,為貼近角色還刻苦學習大同方言,最終出色完成角色語言關。在演技上無可挑剔,很可能會成為葛優之後最好的中國男演員,當廖凡與趙濤演對手戲的時候,也會更被廖凡吸引。賈樟柯這次的《江湖兒女》口碑有機會超越《三峽好人》,功勞至少多一半在廖凡身上,演技太棒,光是看廖凡表演就會感覺很值。

    全片三種畫幅三段時間跨度,男人們的豪俠之氣漸次崩塌,第一段是任俠之氣的鼎盛,第二段時還有著為了人生事功不認命,猥瑣但不失堅忍的掙扎,第三段時已是萬事皆空,在殘存的可笑自尊和破鏡重圓的妄念被女人的義氣教育了之後,離去也是一種體面了。

    《江湖兒女》更是兒女情長的幻滅。以巧巧五年的牢獄之災為黃金切割線,巧巧的人生滄海桑田。前半程,她和斌哥給二嫂送去大捆慰問金,而她自己為父親買房的小心願都未能遂願,換句話說,斌哥風光時她什麼都沒撈到。一來斌哥千金散盡,二來她也不為這個,她對斌哥,是情之所至。後半程,出獄後的她千里尋情不得,但斌哥腿廢后有難,她二話不說容留,這裡有情的一面,也有義的一面。對於巧巧的人生,連賈樟柯導演都是無情的,已淪為廢人的斌哥在站起來之後,依舊決絕地離巧巧而去。人世間最悲哀的事,莫過於一個有情有義的女子,愛上了一個無情無義的男人。 看得出賈樟柯這次有向市場妥協的一面——影像更趨近工業風格,甚至還破天荒拍了一場動作戲,然而《江湖兒女》裡更多的還是現實主義的悲憫與堅守。片中徐崢問趙濤是否看到過飛碟,趙濤說看見過。是的,那是在《三峽好人》中。《江湖兒女》不僅和《三峽好人》呼應,還有《世界》《站臺》和《山河故人》的倒影。和賈樟柯一貫作品類似,我們在《江湖兒女》中看到了現實主義的調色盤上,飛濺著這個時代斑駁的印記。

    《江湖兒女》講述的2001年的山西大同,模特巧巧與計程車公司老闆斌哥是一對戀人,一次,斌哥在街頭遭到競爭對手的襲擊,巧巧為了保護斌哥街頭開槍,被判刑五年。巧巧出獄以後,事情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唯一不變的是她對斌斌真摯的感情。巧巧跋山涉水尋找斌斌的下落,但此時的斌斌早已經失去了往日的鋒芒,而且身邊已有了新的女友。 賈樟柯用鏡頭勾勒出的那個底層社會,有著自己的運轉邏輯。不同於香港電影中那個等級森嚴、規矩繁多的黑社會,《江湖兒女》展現的是一種從中國底層野蠻生長出來的黑幫組織,他們會因為不讓外人看笑話而自我協調,會在關公像面前不敢撒謊。在他們身上,江湖真的是最準確的一個形容詞。

    在《江湖兒女》裡,趙濤的造型一如《任逍遙》裡的扮相,名字同樣是巧巧。巧巧真心實意地愛著斌哥這個混江湖的男人,並在他被人襲擊的關鍵時刻站出來開槍保護他,為此,她和斌哥雙雙入獄。可提前出獄的斌哥遠走他鄉、移情別戀,並在過度飲酒、半身不遂後又回到了家鄉,回到了巧巧身邊,這就把兒女的柔情似水和愛恨情仇完全展現了出來。 是對現實主義的悲憫和堅守 全片三種畫幅三段時間跨度,男人們的豪俠之氣漸次崩塌,第一段是任俠之氣的鼎盛,第二段時還有著為了人生事功不認命,猥瑣但不失堅忍的掙扎,第三段時已是萬事皆空,在殘存的可笑自尊和破鏡重圓的妄念被女人的義氣教育了之後,離去也是一種體面了。

    《江湖兒女》更是兒女情長的幻滅。以巧巧五年的牢獄之災為黃金切割線,巧巧的人生滄海桑田。前半程,她和斌哥給二嫂送去大捆慰問金,而她自己為父親買房的小心願都未能遂願,換句話說,斌哥風光時她什麼都沒撈到。一來斌哥千金散盡,二來她也不為這個,她對斌哥,是情之所至。後半程,出獄後的她千里尋情不得,但斌哥腿廢后有難,她二話不說容留,這裡有情的一面,也有義的一面。對於巧巧的人生,連賈樟柯導演都是無情的,已淪為廢人的斌哥在站起來之後,依舊決絕地離巧巧而去。

    人世間最悲哀的事,莫過於一個有情有義的女子,愛上了一個無情無義的男人。 看得出賈樟柯這次有向市場妥協的一面——影像更趨近工業風格,甚至還破天荒拍了一場動作戲,然而《江湖兒女》裡更多的還是現實主義的悲憫與堅守。片中徐崢問趙濤是否看到過飛碟,趙濤說看見過。是的,那是在《三峽好人》中。《江湖兒女》不僅和《三峽好人》呼應,還有《世界》《站臺》和《山河故人》的倒影。和賈樟柯一貫作品類似,我們在《江湖兒女》中看到了現實主義的調色盤上,飛濺著這個時代斑駁的印記。

  • 8 # 真香亦竟空

    影片《江湖兒女》作為18年唯一的一部入圍了主競賽單元的華語片,關於這部影片的新聞明顯是要少於一些某女星走紅毯的新聞的。

    片子講述的故事地點是發生在山西的一個小縣城,還是他一貫的故鄉及時代境遇主題。只是這一次的人設有點不一樣,影片講述的是一個橫跨了十五年的愛情故事。2001年的山西大同,模特巧巧和計程車公司的老闆斌斌相愛了。只是斌斌卻還有著另外的一個身份,他是一個黑幫的大哥。在之後的一場暴力事件中,斌斌的生命受到了威脅,巧巧掏出了斌斌的手槍鳴槍示警,後來為了保護斌斌還聲稱這把槍是自己的,因此被判了五年的監獄刑罰。

    出獄後巧巧走投無路也變成了斌斌口中說的“江湖人士”了,再見到斌斌後卻是被無情的給拋棄了,然而命運弄人,斌斌事業低落且因中風無法行走,巧巧又一次的扛起了江湖義氣重新接納了斌斌。賈樟柯透露,整部電影追求的是“從江湖入,從人出”。影片講述了斌斌和巧巧之間糾纏了十多年的情感糾葛,而本片的立意卻不僅僅是講述小人物的變化。它講的是整個山西的成長與消亡,賈樟柯藉助巧巧這個人物的境遇,想讓我們看到時代和社會的改變,看到山西的改變。

    毫無疑問的,賈樟柯的電影是讓觀眾們“不舒服”的,這部影片也是。消亡總是不被人們喜歡的字眼,這部電影就是賈樟柯輕輕哼唱的一首關於小地方土生土長的當代“江湖”衰亡的哀歌。而隨著賈樟柯的“從江湖入,從人出”,兩人的身份慢慢的被揭掉,被遺忘,站在荒涼的草地上聊天的二人,也只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 9 # 小姐姐時尚娛樂秀

    影片《江湖兒女》已經是上映一段時間了,但是似乎我們並沒有看到多少有關於這部影片的新聞。可能是為了流量,媒體也是讓我們忽略了很多應該被關注的東西。比如:賈樟柯的新片《江湖兒女》入圍了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而作為今年唯一的一部入圍了主競賽單元的華語片,關於這部影片的新聞明顯是要少於一些某女星走紅毯的新聞的。這部影片想必有不少的人已經是看過的了,片子講述的故事地點是發生在山西的一個小縣城,還是他一貫的故鄉及時代境遇主題。只是這一次的人設有點不一樣,影片講述的是一個橫跨了十五年的愛情故事。2001年的山西大同,模特巧巧和計程車公司的老闆斌斌相愛了。只是斌斌卻還有著另外的一個身份,他是一個黑幫的大哥。在之後的一場暴力事件中,斌斌的生命受到了威脅,巧巧掏出了斌斌的手槍鳴槍示警,後來為了保護斌斌還聲稱這把槍是自己的,因此被判了五年的監獄刑罰。

    出獄後巧巧走投無路也變成了斌斌口中說的“江湖人士”了,再見到斌斌後卻是被無情的給拋棄了,然而命運弄人,斌斌事業低落且因中風無法行走,巧巧又一次的扛起了江湖義氣重新接納了斌斌。賈樟柯透露,整部電影追求的是“從江湖入,從人出”。影片講述了斌斌和巧巧之間糾纏了十多年的情感糾葛,而本片的立意卻不僅僅是講述小人物的變化。它講的是整個山西的成長與消亡,賈樟柯藉助巧巧這個人物的境遇,想讓我們看到時代和社會的改變,看到山西的改變。

    毫無疑問的,賈樟柯的電影是讓觀眾們“不舒服”的,這部影片也是。消亡總是不被人們喜歡的字眼,這部電影就是賈樟柯輕輕哼唱的一首關於小地方土生土長的當代“江湖”衰亡的哀歌。而隨著賈樟柯的“從江湖入,從人出”,兩人的身份慢慢的被揭掉,被遺忘,站在荒涼的草地上聊天的二人,也只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也許很多人注意到,賈樟柯自己其實也是一個“江湖人”。在北京呆了一段時間後,他回到了山西,回到了生他養他的那個小縣城,他在那裡開了一家飯店,沒事的時候就叫上三五好友一起喝酒,卸下了導演的光環。賈樟柯,就是一個“江湖人”,也是因為他小縣城的江湖氣,他的目光一直聚焦在小人物身上,小編希望賈樟柯能一直帶著這種”江湖氣“。如何看待賈樟柯的電影《江湖兒女》

  • 10 # 世熙影視剪輯

    《江湖兒女》他給我們講述了不一樣的江湖,整部劇值得深思和回味、推薦大家觀看。電影也不像賈樟柯其他電影裡一樣,將人物放置在時代變遷的節骨眼上,而是用一個較長的時間線,透過人物去反映時代,以及時代里人物命運的變化,這個時間線就是故事的主線。

    雖然這部新作的敘事方法和影像語言還是賈樟柯一貫的風格,相信喜歡他過去作品的觀眾,依舊會喜歡,而對他的作品無感或討厭的觀眾,也不會改觀;但在此基礎上,即便賈樟柯沒有實現突破,看上去他也並不想去突破,卻還是帶來些許新意和改變。

    《江湖兒女》電影上映收穫好評,在看劇情的同時觀眾被電影中的場景和方言震撼,《江湖兒女》在哪裡拍攝的也成為觀眾關心的地方,另外只說普通話的演員首次嘗試山西方言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總的來說呈現出來的結果沒有讓觀眾失望。

    賈樟柯導演眼中的江湖,更多的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充滿普通人色彩的生活的江湖。正如他所說,“江湖對我來說不是意象,而是真實的存在。它是由人與人相處、發生在彼此情感中的認識。它是無形的,與江湖相對應的,是人情世道。它沒有傳承,沒有儀式,就在日常生活中”。

    雖說電影名上有“江湖”二字,但《江湖兒女》並不是一部複製的“香港黑社會影片”,也不是在講“無路可退”的人物。影片的人物沒有隔三差五講江湖兩字點題,卻表達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義”你若不懂, 是因為你已經不是江湖的人了。這個只是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七彩山雞育雛都需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