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影評寶寶

    長不高,補充精胺酸?對嗎?

    對於家中有正值青春發育期的孩子,不少父母希望孩子長的高又壯,但卻誤信迷思,甚至刻意給孩子吃一些所謂「催熟」的食物,以及花費昂貴的代價,注射生長激素來增高,結果反而不利成長。事實上最能促進長高的營養是「蛋白質/胺基酸」,但市售標謗長高的精胺酸配方(胺酸基的一種),真的有用嗎?微笑本來探討精胺酸對於生長激素分泌的影響。

    一、長高與飲食蛋白質量成正比

    不少家長以為多吃鈣質會長高,其實是錯的。鈣只能提供造骨原料,讓骨骼變硬,但不會直接促進身高增長。而真正幫助長高的營養素是「蛋白質,及其分解的胺基酸」,因為胺基酸(尤其是精胺酸)可以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而生長激素荷爾蒙就是青少年長高的黃金關鍵。

    2013年丹麥的哥本哈根調查該城市的學童飲食,包括18所小學223位男女學童,從6歲開始追蹤時間長達7年,結果發現蛋白質攝取量高的兒童,成長的較好,進一步分析,蛋白質水解分成20種胺基酸,其中精胺酸和長高最有關聯,研究中顯示每天攝取飲食含精胺酸達2.5-3.2公克的孩童比每日攝取量未達2.2公克者,身高成長的速度有明顯差異。由此結論發現,長高與飲食蛋白質量呈線性相關,尤其是精胺酸【1】。

    然而,由於該研究是針對健康兒童設計的,因此我們尚無法確定精氨酸補充是否為可行的臨床策略。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調查飲食中的精氨酸是否可能有利於預防和治療身材矮小的營養策略。

    二、單獨補充精胺酸效果未定

    精胺酸的確是刺激生長激素荷爾蒙的重要功臣之一,所以許多家長便急於尋找精胺酸補充品,希望自己孩子成長不落人後。但單獨補充精胺酸,到底會不會有幫助呢?答案是沒有足夠文獻支援其效益。

    目前的確有精胺酸促進生長激素分泌的研究。2005研究顯示,在休息時(非運動狀況下),受試者補充5-9公克L-精氨酸可以增加生長激素高峰值濃度(增加34.4-120%),在服用後30分鐘開始增加, 60分鐘後達到最高值。而補充大劑量13公克卻因為造成腸道不適而降低吸收,故效益反而不佳【2】。但研究年齡平均24.81±1.2歲,並無法代表春青期的成長狀況。再者,這種單方精胺酸補充帶來短期生長激素素分泌增加是否有利於孩童長高,這也是個問號。

    另一方面,由於精胺酸會增加一氧化氮的生合成,產生一種滲透性腹瀉的作用,所以每次空腹服用精胺酸,劑量不要超過9公克或建議分次使用【2】。

    話說回來,如果孩子長不高,也不一定是生長激素缺乏,也可能甲狀腺低能下、假性副甲狀腺較低及庫欣氏症,所以如果孩子吃好、睡足、運動夠,但又長不高,微笑建議家長勿聽信偏方,諮詢相關小兒科或內分泌科才是上上之策。

    三、長高的黃金三大元素

    到底該怎麼長高,真正長高的黃金元素為:飲食、運動和睡眠。如果沒有充足的睡眠,補充再多營養也是於事無補的,所以微笑建議家長重視孩童的作息時鐘,千萬不要讓生長髮育中的孩童照著大人的作息表進行,切記每天晚上10點前上床睡覺,因為晚上10時到凌晨2時,是生長激素分泌最為旺盛的時節。另外運動更是一種必要的刺激,微笑建議不妨讓孩童打籃球,不僅可以有跳躍刺激,還有伸展動作,一週打籃球3次,一次30分鐘;或是每天跳繩10分鐘、多游泳,這三種運動有助於長高。

    至於大家關注的飲食,微笑建議不要單方補充精胺酸,可以從含精胺酸較高的食材下手(例如蝦、海鮮類、雞胸肉、豬肉、核果類、豆類、南瓜、花生),如果圖方便想藉由保健食品補充,微笑建議補充綜含胺基酸(選擇有清楚標示含量為佳),建議飲食及營養補充品含精胺酸達每日2.5公克為佳。

    參考文獻:Dietary arginine and linear growth: the Copenhagen School Child Intervention Study. Br J Nutr. 2013 Mar 28;109(6):1031-9. Growth hormone responses to varying doses of oral arginine. Growth Horm IGF Res. 2005 Apr;15(2):136-9. Epub 2005 Jan 26.

  • 2 # 使用者5796944027

    專注兒童健康成長,我是認真的!

    現在小孩其實比我們以前那會兒高得多了,我記得我13歲的時候,還不到1米4。現在我侄子12歲都1米53了,據他說他的個子在班上已經算是中等偏下了,班上好幾個同學都有1米65了。26了才1米63的我表示羨慕~

    好了,言歸正傳,雖然現在小孩升高比我們那時候高了,但是還是有不少孩子存在個頭不足、長不高等問題。要知道怎麼解決問題,首先得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所以,首先要弄明白,孩子為什麼長不高?

    孩子為什麼長不高?

    一、爸媽個子都不高

    遺傳是個神奇的東西,單眼皮、肥胖、塌鼻樑、矮個......凡事你不想要的,總是輕易的被遺傳,雙眼皮、大眼睛,白面板......都遺傳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身上。愁人的很。而且這種遺傳影響是絕對的,無法改變。

    二、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會影響孩子生長,不只是身高受影響,可能還會影響智力以及其他發育。營養不良可能是缺乏微量、常量元素,缺乏蛋白質等;最常見的營養不良是缺鋅、缺鐵、缺鈣和缺蛋白質。

    三、習慣不好

    吃得多運動少、晚睡、睡眠時間不足等不良的習慣,是導致孩子長不高的罪魁之一。

    一般來說,孩子長不高的最常見因素就這三個。知道了原因所在,再根據原因解決問題,就容易多了。

    孩子長不高怎麼辦?

    一、做檢查(微量元素)

    如果是因為營養不良導致的孩子長不高,給孩子補充營養就可以了。儘量在水果、蔬菜、肉類等食材中攝取。

    二、糾正習慣

    首先要糾正孩子挑食和晚睡的習慣,然後要督促孩子多運動。像跳繩、打籃球、游泳等運動都可以有效促進孩子身高發育,還可以釋放他們無處安放的精力,何樂而不為呢?

    除了這些常見的原因和糾正方法以外,還有少部分孩子是因為疾病例如骨骼問題、性早熟等導致長不高,這種情況家長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治療,醫生肯定比你專業多了。

  • 3 # 生活智慧美文

    孩子到了哪個階段長多高是有一定的標準範圍的。如果孩子沒有達到標準線,家長一定要足夠的重視。

    前一陣去醫院,一個朋友14歲,她媽媽發現他長的和同齡人差很多,所以帶他去醫院檢查了。醫生說好在來的及時,趕緊讓孩子檢查一下微量元素。

    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可以避免耽誤孩子的最佳治療期。當然,孩子們存在早長晚長的問題,但是最好家長不要嫌麻煩,及時幫助孩子找出原因。

    千萬不要忽視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微小的細節。

  • 4 # 心連心好月嫂

    寶寶長高的規律

    從寶寶呱呱墜地起,家長們就開始密切關注著他們的生長髮育,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長高個兒,個高不僅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標誌,更能夠讓孩子在同齡人之間更加的自信。

    骨骼的發育與季節是有關係的。合理的營養、科學的飲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任何一種單一食物都不具有助長功能,長個兒需要多種營養素協同作戰。

    寶寶長個子是有規律的:

    嬰兒出生時:平均身高約為50釐米;

    出生第一年內:身高增長速度最快,平均增長約20—25釐米;

    1—3歲:平均每年增長約8—10釐米,至一歲時身高約為75釐米,2歲時約為85釐米,3歲時約為95釐米;

    3歲後:增長速度逐漸遞減,每年約增長5—7釐米;

    進入青春期:男孩子可長20—30釐米,女孩子長15—25釐米;

    青春期後:身高增長逐漸減緩至停止。

    新生兒身高標準

    新生兒男寶寶的平均身高會高於女寶寶一些,根據幼兒生長髮育測評標準顯示,新生兒的身高標準範圍為男寶寶45.2-55.8cm,平均值為50.4cm,女寶寶44.7-55.0cm,平均值為49.7cm,伴隨著孩子的月份成長,由於受營養、遺傳、環境等因素影響,孩子的身高在迅速生長的同時,也會表現出一定的差異,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月份裡,都要一份標準量表,家長可隨時參考。

    嬰兒身高的測量方法

    測量嬰兒身高,最好由兩個人進行。一人用手固定好寶寶的膝關節、髖關節和頭部,另一人用皮尺測量,從寶寶頭頂的最高點,至足部的最高點。測量出的數值,即為寶寶身高。

    道具:兩本厚重、不易移動的書(如字典)和一把卷尺。

    方法:在寶寶熟睡時,把一本書輕輕抵住寶寶的頭;然後將寶寶的身體放平直,在用一隻手按直寶寶的同時,另一隻手將另一本書抵在寶寶的腳掌後;最後把兩本書都立穩後,將寶寶輕輕移開。這時兩本書的距離就是寶寶的身高了。

    溫馨提醒:無需天天為寶寶測量身高,兩三週測量一次即可。

    影響嬰兒身高的因素

    一、遺傳因素

    嬰幼兒的身材高矮、體質強弱以及發育狀態受其父母的遺傳因素影響很大。如果父母身材高大,體格健壯,沒有疾患,嬰幼兒的生長髮育就有了較好的基礎。如果父母體格不佳,有遺傳性疾病,嬰幼兒的生長受到負面影響的機率就高。

    但遺傳因素又不是絕對不能改變的,例如:透過鍛鍊、注意營養和加強疾病的預防,是可以在原來的生物遺傳基礎上改善和提高,使孩子得到正常生長髮育的。

    因為寶寶的身高受遺傳的影響較大,所以從父母的身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測寶寶以後的身高,公式如下:

    男孩未來身高(釐米)=(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078÷2

    女孩未來身高(釐米)=(父親身高×0.923+母親身高)÷2

    二、母親的健康因素

    母親在懷孕和哺乳期間的保健和營養直接關係到嬰幼兒的生長髮育狀態。懷孕和哺乳期間要注意營養,並注意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特別是傳染病。

    三、營養因素

    營養對體格發育,特別是對體重的影響很大,而且年齡越小影響越大。因為寶寶生長髮育快,所需要的食物在質量上也要比成人的要求高。營養因素主要是指營養物質的充分供給和合理的餵養方法。

    要重視孕期保健,保障孕婦有充足的營養;對嬰兒儘量採用母乳餵養,並作好輔助食品的新增;要改善嬰幼兒的膳食營養,重視早餐的質量。

    四、睡眠因素

    腦下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是刺激孩子生長的重要激素。

    人體生長激素的分泌一天24小時內是不平衡的,其分泌量睡眠時高於覺醒時。睡眠不足會影響孩於長個兒,一般要求初生小兒每晝夜睡20小時,2~6月時為15~18小時;6~18月時為13~15小時;18月~3歲為12~13小時。

    孩子每天所需睡眠時間,個體差異較大,如果有的孩子睡眠時間較少,但精神、情緒和生長髮育正常,也不必強求。

    五、運動因素

    運動能促進血液迴圈,改善骨骼的營養,使骨骼生長加速,骨質緻密,促進身長的增長。

    3~4個月前的孩子,每天應俯臥數次,以促進全身活動,並應隨著月齡的增長,及時培養翻身、爬、站、走等基本能力。

    孩子不應過久地抱著或坐著,孩子抱著不便於活動全身,久坐會影響下肢發育。孩於學會坐後,常常不願學翻身和爬

    六、生活環境因素

    嬰幼兒應該生活在良好的環境中,有新鮮的空氣和充足的Sunny,再結合鍛鍊和營養,小兒的生長就較快。一年四季中,一般是秋季體重增長得快,春季身長長得快。

    七、疾病因素

    很多疾病都會影響孩子身高的增長,一般急性病僅影響體重,慢性病則能影響身高。如果經過長期測量觀察,孩子的身高始終低於同年齡孩子平均身高的10%以上,則稱為生長遲緩;低於30%以上,則屬異常,都應及時診治。

    嬰兒身體矮小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嬰兒身體矮小的原因

    在寶寶的生長髮育過程中,因各種內、外因素的影響,生長速度減慢或停滯,引起生長延遲或障礙,最終導致身體矮小的,稱為矮小症,發病率大約為1%。假如寶寶身高比同年紀、同性別健康兒低於30%以上或在同齡兒均勻值2個標準差或第三個百分位以下,就是患上了矮小症。

    一、家族性遺傳

    寶寶的生長速度正常,骨齡也正常,矮小情況不嚴重,只是父母的身高偏矮,這屬於家族遺傳性身矮。

    二、低體重兒生長緩慢

    低體重兒即出生時體重小於2500克,無家族矮小史,也沒有內分泌異常的情況,生長速度在正常低值範圍內,骨齡正常或落後。他們的生長激素激發試驗正常,但有生長激素分泌節律的改變。

    三、疾病或營養缺乏

    如嚴重營養不良,慢性心肝腎疾病,嬰兒期慢性腹瀉等。這類寶寶矮小並不嚴重,內分泌檢查生長激素也不低,在調整營養、治療疾病後,身高和骨齡將有機會進入正常範圍。

    內分泌對身高的影響也很大,生長激素缺少、甲狀腺功能低下、腎上腺皮質功能增生等原因都可使孩子長不高。另外,全身性疾病如養分不良、心血管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可導致機體代謝障礙,也可引起身體矮小。

    四、精神因素

    家庭環境的不理想,或者缺少母親的關愛和陪伴,容易引起寶寶身材過矮,這在國外稱為“情感遮斷性身材過矮症”。

    五、垂體性侏儒

    這是由生長激素缺乏引起的。罹患垂體性侏儒的男女比例約為3:1,2~4歲時會發現明顯的生長落後,生長速度每年小於4釐米以下,不過這樣的寶寶肢體還比較勻稱,只是面容幼稚、腹部脂肪堆積,這是這種疾病的典型表現。此外,骨齡延遲常與身高齡相符,出牙、換牙延遲,智力正常。

    溫馨提醒:發現寶寶有矮小症徵兆時,應儘早診斷治療,將不良影響減到最低。

    嬰兒身體矮小的解決方法

    經明確診斷,有疾病的寶寶應直接轉向專科門診治療。而在排除各種疾病後,對於正常兒童和單純矮小寶寶,應該做到以下兩點:

    方法一、定期體檢,觀察身高增長速度

    1歲內每3個月一次,1歲以後6個月隨訪一次,2歲後每年身高的長速大於5釐米的寶寶就可以排除矮小情況。骨齡則一年複查一次。

    方法二、採取正確餵養和護理方法

    對於單純矮小的寶寶,在養護時應該特別注意以下幾點:如保證充足睡眠,加強體格鍛鍊與戶外Sunny照射等,以促進其生長。同時要特別注意營養均衡,但不可以因為寶寶身高矮就給寶寶吃大量的補品,特別是人參蜂王漿等一些給老人、婦女吃的補品,因為其中可能含有激素等,可能刺激兒童提早發育成熟,造成矮小。

    推薦:寶寶長高必不可少的7種食物

    1、牛奶

    牛奶中富含製造骨骼的營養物質——鈣,而且容易被處於成長期的孩子吸收。雖然喝牛奶不能保證一定會長高,但是身體缺乏鈣質肯定是長不高的。所以多喝牛奶是不會有壞處的。

    每天喝3杯牛奶就可以攝取到成長期必需的鈣質。

    2、雞蛋

    雞蛋是最容易購買到的高蛋白食物。很多孩子都喜歡吃雞蛋,特別是蛋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非常有利於孩子的成長。有些媽媽擔心蛋黃中含有的膽固醇對孩子不好,但是處於成長期的孩子不用擔心膽固醇值,每天吃1-2個雞蛋是比較合適的。

    3、黑大豆

    大豆是公認的高蛋白食物,其中黑大豆的蛋白質含量更高,是有利於成長的好食品。做米飯時加進去,或者磨成豆漿喝都可以。

    4、沙丁魚

    沙丁魚中富含蛋白質和鈣。沙丁魚中的鈣比其他海藻類中含有的植物性鈣更容易消化吸收,對孩子成長很有幫助。此外鳳尾魚、銀魚、胡瓜魚等連骨頭帶肉一起吃的海鮮類都是很好的食物。如果當菜吃銀魚感覺吃的量有限的話,可以磨成銀魚粉喝牛奶時一起喝。

    5、菠菜

    菠菜中富含鐵和鈣。很多孩子都不喜歡吃菠菜,所以不要做成涼拌菜,可以切成細絲炒飯,或者加在紫菜包飯裡面。

    6、橘子

    富含維生素c,有助於鈣的吸收。但是橘子是秋冬的應季水果,所以根據不同的季節可以選擇草莓、菠蘿、葡萄、獼猴桃等其他應季水果。這樣可以很好地攝取維生素。

    7、胡蘿蔔

    富含維生素a,能幫助蛋白質的合成。孩子一般不喜歡吃整塊的胡蘿蔔,所以可以做成不同菜餚。比如榨汁喝,如果不喜歡胡蘿蔔汁,可以跟蘋果一起榨汁中和胡蘿蔔的味道。此外做雞肉、豬肉、牛肉時可以把胡蘿蔔切成細絲一起炒,這樣不僅可以調味兒,營養也更豐富。

  • 5 # 千佛山醫院王紅美主任

    孩子的身高受父母遺傳基因影響佔了百分之七十,雖然遺傳基因對身高很重要,但只要後天的百分之三十做好了同樣可以幫助孩子增高。那麼,孩子長不高有哪些原因,家長該怎麼幫助孩子長高?

    1、長期睡眠不足

    長期熬夜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還會導致內分泌混亂,研究表明,生長激素的分泌量會在人入睡後45-90分鐘內有明顯升高,且夜間生長激素的分泌超越全天量的一半以上。晚上睡眠不足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高發育,小孩子要長高個子,一定要有科學的作息時間,養成十點前休息睡覺的習慣。

    2、飲食不健康

    營養孩子長高的基礎,飲食是攝取營養物質的主要來源。如果天天吃一些快餐、油炸食品等一些沒營養的食物,孩子很容易造成營養不良的現象,日常伙食上每餐的都要吃健康綠色食品,可以多方面營養素均衡攝入。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和水這七大營養素要保證,家長儘量的讓孩子少吃垃圾食品和不要喝碳酸飲料,一沒營養,二可能還會對身體還不健康。

    4、疾病沒有及時治療

    孩子如果患有矮小疾病的情況下,若沒有及時的治療,是很難正常長高的。一般的矮小疾病是因為生長激素缺乏導致的,而生長激素缺乏可以用重組人生長激素來替代治療。生長激素市場上有水劑和粉劑兩種劑型,水劑的比活性和質量要高於粉劑,,水劑還搭配電子筆,幫助家長給孩子注射用藥。治療的是有年齡限制的,一般成年後骨骺線會閉合,閉合後是無法使用生長激素治療了,年齡越小治療的效果越好。

  • 6 # 樂山市人民醫院王俐

    小於胎齡兒就是出生的時候,身長和體重不達標,可能要低於同胎齡,同性別的孩子,十百分位以下,這就是小於胎齡兒。有足月小於胎齡兒,還有早產小於胎齡兒、過期產小於胎齡兒等。

    據統計在成年人身材矮小中,約20%是“小於胎齡兒”導致的。所以,家長應該對“小於胎齡兒”寶寶給予持續關注,從寶寶出生到兩歲期間,如果寶寶能追上標準身高,就過了這道坎,生長能力沒問題,反之就說明孩子可能存在生長障礙。如果到2歲時還不能出現充分追趕的“小於胎齡兒”,則需要接受治療,否則以後與同齡人身高的差距將有可能越拉越大;而3歲以上仍出現無生長追趕的“小於胎齡兒”,則很難再獲得生長追趕。

    大量研究表明,矮身材開始治療時的年齡越小,身高越矮,體質量越輕,最終身高增長越多。參照目前中國2歲兒童的身高標準,男孩平均身高為88.5釐米,女孩為87.2釐米。如果孩子足月出生時體重低於2.5公斤,兩歲時男孩身高低於81.6釐米,女孩身高低於80.5釐米,家長就應帶孩子儘早就醫,一經確診,即可開始治療。

    小於胎齡兒的身高也是家長需關注的重點之一。如果孩子長大後出現身高增長停止情況,則需要到專業醫院進行檢查,遵醫囑注射生長激素幫助孩子達到理想身高,目前較為便捷的是長效生長激素。

  • 7 # 富陽市中醫院趙劍炯

    人有高矮胖瘦,胖瘦可以透過減肥、進食等調節,那麼高矮可以調節嗎?事實是可以的。很多孩子自出生起,就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健康長高,而隨著現代醫學水平的不斷髮展,個子也是可以透過干預及時長高的。那麼家長如何知道孩子需要進行干預長高呢?出現這4點情況,家長需要特別關注孩子身高!

    1、3歲上幼兒園時,身高比同齡人明顯矮小:該類兒童多數伴有出生後餵養困難、反覆生病或有全身疾病。眾所周知,足月出生的孩子出生平均身長1250px,三歲時可增長到2400px左右,頭三年的身高增長,為日後的身高奠定了很好的基礎。若頭三年的身高明顯的落後,以後追趕的可能性會很小,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到生長髮育門診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干預。

    2、3-10歲兒童,每年身高增長<125px:三歲到青春前期每年平均身高增長在5到175px,若孩子連續兩年身高增長不足125px,應考慮為生長遲緩,需及時查詢導致生長遲緩的原因,及早干預。

    3、3-4年級,身高就開始快速增長:青春期是身高增長的第二個高峰期,但是如果青春期來的太早,則會明顯的影響成年的終身高。因此,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如果第二性徵出現太早或身高突然較同齡兒童長的過快,需要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及早到醫院進行骨齡等相關檢查。

    4、父母很高,孩子身高偏矮:父母個子都高,孩子高的可能性大。但是一旦孩子的身高明顯地偏離了遺傳身高,仍然要引起父母足夠的重視。必要時到醫院進行骨齡等相關檢測。

    值得幸慶的是,現代醫學研發出來的重組人生長激素可以幫助因生長激素缺乏及多種原因造成矮身材的孩子健康長高,一般而言短效水劑和成為很多父母的選擇。

    再次提醒廣大家長,要想讓孩子實現滿意的成年終身高,不但要關注孩子身高的評價結果,更要關注身高增長的整個過程,以免錯過身高干預的時機。

  • 8 # 富陽市中醫院趙劍炯

    人有高矮胖瘦,胖瘦可以透過減肥、進食等調節,那麼高矮可以調節嗎?事實是可以的。很多孩子自出生起,就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健康長高,而隨著現代醫學水平的不斷髮展,個子也是可以透過干預及時長高的。那麼家長如何知道孩子需要進行干預長高呢?出現這4點情況,家長需要特別關注孩子身高!

    1、3歲上幼兒園時,身高比同齡人明顯矮小:該類兒童多數伴有出生後餵養困難、反覆生病或有全身疾病。眾所周知,足月出生的孩子出生平均身長1250px,三歲時可增長到2400px左右,頭三年的身高增長,為日後的身高奠定了很好的基礎。若頭三年的身高明顯的落後,以後追趕的可能性會很小,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到生長髮育門診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干預。

    2、3-10歲兒童,每年身高增長<125px:三歲到青春前期每年平均身高增長在5到175px,若孩子連續兩年身高增長不足125px,應考慮為生長遲緩,需及時查詢導致生長遲緩的原因,及早干預。

    3、3-4年級,身高就開始快速增長:青春期是身高增長的第二個高峰期,但是如果青春期來的太早,則會明顯的影響成年的終身高。因此,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如果第二性徵出現太早或身高突然較同齡兒童長的過快,需要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及早到醫院進行骨齡等相關檢查。

    4、父母很高,孩子身高偏矮:父母個子都高,孩子高的可能性大。但是一旦孩子的身高明顯地偏離了遺傳身高,仍然要引起父母足夠的重視。必要時到醫院進行骨齡等相關檢測。

    值得幸慶的是,現代醫學研發出來的重組人生長激素可以幫助因生長激素缺乏及多種原因造成矮身材的孩子健康長高,一般而言短效水劑和成為很多父母的選擇。

    再次提醒廣大家長,要想讓孩子實現滿意的成年終身高,不但要關注孩子身高的評價結果,更要關注身高增長的整個過程,以免錯過身高干預的時機。

  • 9 # 烏魯木齊兒童醫院劉磊

    據調查發現在中國大部分的家長都不知道矮小是病,97%的人能認識到自己偏矮,但其中只有1.6%的人意識到可能是疾病引起的,而 41.9%的人將身高偏矮應歸結於“晚長、缺鈣、家族遺傳”等因素。堅持錯誤的觀點只會耽誤生長髮育,關於身高,你瞭解多少?

    一、身高增長的一般規律

    身高是反映兒童生長髮育的一個重要指標,其有一定規律,但不如體重變化顯著。目前中國城市正常新生兒平均出生身長為50釐米,出生後身高的增長速度以第一年為首,其中在生後前3 個月內增長更快,0-6個月時每月的平均增長幅度為2.5釐米,後半年每月平均增長1.5釐米,1歲時達75釐米,2歲達85釐米,2歲以後平均每年增長5釐米。但各個兒童的出生時體重、身高因人而異,家庭遺傳因素的差異,都會使孩子的生長髮育中有一定的差異。

    二、身高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孩子身高父母的遺傳有著很大的影響,通常情況下,父母的身高比較高,小孩子的身高也比較高。但父母不高也可以幫助孩子長高,遺傳遺傳的影響在70%的範圍,還有30%的後天因素如營養、運動、睡眠等對身高影響也十分突出,不容忽視。

    三、身材矮小會不會是矮小症?

    在相似生活環境下,同種族、同年齡、同性別的兒童,身高處於生長曲線第3百分位數以下,或低於兩個標準差,即為矮小。對於生長速度,2歲之前<175px/年,4歲半至青春期<125px/年,青春期<150px/年的孩子可確診為矮小症。如果家長對這一概念感到抽象,可以對孩子身高進行常規性的測量和檢查,如果的確是矮小症則要儘快的接受治療。通常矮小症的治療方式是用打生長激素,常用的有短效水劑和長效水劑,短效水劑有電子筆需要每日注射,長效則可以延長用藥期,一週用藥一次。

  • 10 # 吳上

    人的高矮是有先天和後天兩種因素決定的,先天因素主要是種族和遺傳,後天因素則包括地理氣候條件,營養及飲食狀況,傷病情況及體育鍛煉等。

    人的身體分泌一種叫做生長激素的東西,它能夠製造肌肉,促進骨骼生長和保持面板的彈性,每個人分泌生長激素的量不一樣,分泌的多人就長得高,甚至長成巨人,分泌的少人就比較矮,甚至成為侏儒,人成年之後大多數的人不會再長高了,這時生長激素的分泌也會逐年減少,人也開始變老。

    長得高的竅門。

    青春發育期主要在晚上分泌生長激素,其他因素也可以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比如運動情緒飢餓等,想要長得高一些就應該做適當的運動,攝取均衡的營養,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愉快的心情,千萬不要挑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獼猴桃如何套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