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次心靈的遠行

    春運

    春運一詞應該是原於改革開放90年代,那時大量農村人口湧入珠三角、長三角濟經發達城市尋找工作。

    像廣東佛山、堔圳、東莞由於大量臺資、港資企業設立工廠,常常招收大量工人。城市迅速發展湧入成千上萬的人口,這些城市也逐漸發展成為人口過幾百萬,上千萬的超級城市。這些曾經繁華的工業區,推動了中國製造業的快速發展,為中國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每年春節前放假,工廠的工人就開始了史上最為波瀾壯闊的途遷--回家過年!扛著各式各樣的包裹,透過各種各樣交通渠道回家。華人的情懷,春節的意義更多是團圓,所以不管路途多麼遙遠,多艱辛,春節一定要回家。看過徐錚、王寶強主演的電影《人在囧途》吧,描述就是中國春運的現實寫照。

    小時候快過年了,總是特別的期待,因為意味著哥哥和姐姐忙了一年快回來。在大包小包的行理裡總會有帶給我的禮物,不是衣服就是鞋子,過年穿上新衣服,走親戚、貼春聯、討利市,玩鞭炮、看舞獅賞燈會。惜時光荏苒,轉眼之間過去了二十年了,春節團圓再也聚不齊了,致我們懷念青春。

  • 2 # 若愚趣談

    春運,即春節運輸,是中國在農曆春節前後發生的一種大規模的高交通運輸壓力的現象。

    在80年代以前,中國並無“春運”的概念,改革開放後,務工、經商、求學等的人員迅速增長,每到農曆春節前後,大批人員集中返鄉,給鐵路、公路客運帶來巨大壓力,1980年,“春運”一詞在《人民日報》出現。之後,交通運輸部門為應對“春運”給交通運輸帶來的壓力,採取了各種各樣的應對措施,中國春運也因在短時間集中運輸大數量人口成為讓世界震撼的事件。

    不但古代沒有春運一詞,連80年代以前也沒有。為什麼古代沒有春運呢?一是古代交通運輸落後,沒有現代化的交通工具,人員流動性不大,即使有經商、求學等人員,一般都在本地進行,只有少數人遠離家鄉,因此,不會發生春節期間集中返鄉的現象。而改革開放前,中國屬於計劃經濟,人們沒有經商概念,沒有務工的機會,自然也就沒有大量人口流動,也就不存在“春運”現象了。

  • 3 # 三國水滸歷史狂

    春運,過年了,都想著早點回家,這種心情是有的,但十多二十多年前吧 ,那個時候過年親自去買張票真的是難買呀,貴,還難買到合適的,本來農民工賺兩錢兒不容易,辛辛苦苦的幹到過年,準備回到家去熱鬧開心下了。卻買不到票,出去時難回也難。提前一個月的票都被賣光了,而且漲了他個七八倍的票價,視窗上買不到,要到黃牛那買,很多人還是想回家過年,只好明知道捱了宰也要買,其實急急回家過年也沒幾天,就是想回家過年看看父母,走走親戚什麼的,初四五六又要打算繼續外出務工,有的人回家在過年為了和親戚朋友交流感情時大賭特賭,把一年的工資都輸光了,還沒路費繼續出門打工,還的給親戚朋友借路費,過年成了年劫,春節成了春劫。

    春運一詞最早出現在1980年的《人民日報》上,那時外出進城務工的人員有了萌芽之勢,可政策還沒有放寬,那個時候去廣東打工整天被關在廠子裡,不讓外出的,真像坐牢一樣,而且找個工也很不容易。

    那麼,古人春節是怎麼回家的?古人也“春運”其實那個“春運”。遠沒有今天的春運規模大,其實今天的春運跨省的也在減小許多,全國大小廠都在各個省城或地級城市建成,工業園區多的很,這是大好事,農民工可以在就近就業,居住,照顧父母妻子兒女,大大減輕了跨幾個省市的遠途奔波勞累,家裡有事幾千裡急急趕回來的事減少了,這是時代的進步。古人的春運就是政府公務人員和經商人士,主要坐船走水路。走陸路多數是雙腿走回家,走上千里路鞋都的備很多雙,其餘騎馬,坐馬車,那也很累,直到解放前還有馬車呢!

    古代有高速路,用木頭鋪的忱木,馬拖著走在上面非常快。古代長途運輸特別物流主要靠畜力。畜力車堪稱古代“大巴”

    船是最舒服的交通工具,在中國古代,無論載人載貨,木船才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漕運通道和經濟命脈,就是因為運河上的船運送著幾百萬石的糧食,附帶大量白銀和各種商品,還有往來的官吏、客商。

    唐代“春運”全國統一價,是的,古代的“春運”也是要買票的。雖說不用擔心一票難求,但是買票一事確實存在。

  • 4 # 竒飛

    2019年春節臨近,一年一度的春運開始了,飛機、高鐵、大巴、輪船、自駕等等,千軍萬馬人潮湧動,儘管勞神傷財卻無法阻擋回鄉過年的慾望。鄉情、親情、人情交織一處,老人、孩子、親友濟濟一堂,祭祀先人、闔家歡樂、走親訪友、同學相聚,怎不教人歸鄉心切。春節在華人的心中就是如此的重要,不論是成功還是失敗,不管是得意還是落寞,都可以放下一切回鄉過年。

    春節傳統自古有之,“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蕭疏白髮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迎新歲”

    我們現代的春節情懷其實就是對先人文化的歷史傳承。那麼古人是否也有我們現代這樣的春運。

    古代管春節叫上日、元日、改歲、三朝、歲旦、正旦、正日、元辰、元首、歲朝、元旦、元 、歲日、新正、新元等,朝代不同喊法不同,到了民國開始就改叫春節直到現在。古代的時候,生產力水平低下,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公路鐵路,出門遠行只能依靠步行、騎馬、騎驢、木船、馬車、牛車等交通方式,跨省旅行基本上是以月或年為時間單位,沒有足夠的錢財或食物儲備是無法出門遠行的。古代是農業社會,大部分人口都以務農為生,不可能離開賴以生存的土地遠走他鄉。大部分人的婚姻嫁娶都是在本地完成或近親結婚,外出當官、經商等個別現象除外,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不曾離開故土家園。

    在古代官府對人員流動的管控極其嚴格,國家的稅賦、徭役、兵役都有賴於基本人口的數量,國家政局安全的穩定也必須嚴格管理人員的流動,重農抑商的政策更是加劇了人口流動的限制。出門遠行必須經過官方的批准,必須持有官府發放的路引才能合法出行,否則就會成為流民、流賊被官府緝拿問罪。出門在外的人主要就是流動的皇家官府人員、軍隊、趕考的秀才舉子、商旅販夫、服徭役者、服兵役者、信差信使、流放刑徒、遊學者、雲遊僧道和乞丐等等,普通人是不可能隨意走動的。

    古時地域廣大人煙稀少,道路經常都要經過荒郊野嶺溝谷險壑,那種地方通常是虎豹豺狼出沒;蛇蠍毒物隱藏;強盜惡匪橫行之地,實在難以保證出行人員的安全,行者的人身財產安全風險極大。路上有風險,出門需謹慎,有命出門,能不能活著回來就看造化了。

    歷史上華人民一直崇尚儒家文化,傳承著儒家傳統。“百善孝為先”,“孝是人道第一步孝子謝世即為仙”,“自古忠臣多孝子 君選賢臣舉孝廉”, “孝在鄉黨人欽敬孝在家中大小歡”,父母在不遠游更是根深蒂固地深植於千千萬萬古代先人心中。一個孝字也讓我們的古代先人恪守孝道,故土難離,安心伺奉雙親祖輩。

    古人出門不易,出行不易,出去了的就不可能在每年春節來臨的時候能夠像我們現代一樣回家過年,出了遠門就真正地四海為家,所以也不會有現代意義上的春運。

    古代的時候,生產力水平低下,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公路鐵路,出門遠行只能依靠步行、騎馬、騎驢、木船、馬車、牛車等交通方式,跨省旅行基本上是以月或年為時間單位,沒有足夠的錢財或食物儲備是無法出門遠行的。古代是農業社會,大部分人口都以務農為生,不可能離開賴以生存的土地遠走他鄉。大部分人的婚姻嫁娶都是在本地完成或近親結婚,外出當官、經商等個別現象除外,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不曾離開故土家園。

    在古代官府對人員流動的管控極其嚴格,國家的稅賦、徭役、兵役都有賴於基本人口的數量,國家政局安全的穩定也必須嚴格管理人員的流動,重農抑商的政策更是加劇了人口流動的限制。出門遠行必須經過官方的批准,必須持有官府發放的路引才能合法出行,否則就會成為流民、流賊被官府緝拿問罪。出門在外的人主要就是流動的皇家官府人員、軍隊、趕考的秀才舉子、商旅販夫、服徭役者、服兵役者、信差信使、流放刑徒、遊學者、雲遊僧道和乞丐等等,普通人是不可能隨意走動的。

    古時地域廣大人煙稀少,道路經常都要經過荒郊野嶺溝谷險壑,那種地方通常是虎豹豺狼出沒;蛇蠍毒物隱藏;強盜惡匪橫行之地,實在難以保證出行人員的安全,行者的人身財產安全風險極大。路上有風險,出門需謹慎,有命出門,能不能活著回來就看造化了。

    歷史上華人民一直崇尚儒家文化,傳承著儒家傳統。“百善孝為先”,“孝是人道第一步孝子謝世即為仙”,“自古忠臣多孝子 君選賢臣舉孝廉”, “孝在鄉黨人欽敬孝在家中大小歡”,父母在不遠游更是根深蒂固地深植於千千萬萬古代先人心中。一個孝字也讓我們的古代先人恪守孝道,故土難離,安心伺奉雙親祖輩。

    古人出門不易,出行不易,出去了的就不可能在每年春節來臨的時候能夠像我們現代一樣回家過年,出了遠門就真正地四海為家,所以也不會有現代意義上的春運。

  • 5 # 歷史大學堂

    2019年1月21日起,春運正式開始了,預計傳送旅客29.9億人。這場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每年週期性上演。與現在春節返鄉的打工族不同,古代春運的客流主體是官員和商人,因此,決定了古代春運別具特色,冏事不斷。

    古人加入春運返鄉客流,第一件並不是登陸“12306”驗證搶票,而是占卜吉凶。回家之前,古人必定會翻一下黃曆,看一眼“每天宜忌”。據2019年黃曆顯示,春節前宜出行日子只有7天,全年也就107天。咳咳,買好車票的小夥伴們,你買票時看黃曆了嗎?!古代想要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春運,先得問問黃曆。這僅僅是古代春運第一冏。

    圖1 清代的黃曆

    年的歷史,源遠流長。在《爾雅》中記載:“唐虞曰載,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由此可見,在周代就有過年的傳統了,春運也隨之產生。受制於當時的技術條件,道路條件比較簡陋,一路顛簸,足夠春運返鄉客喝一壺的。回家難的關鍵在於行路難,這是槽點滿滿的第二冏。

    面對矛盾,古代統治者著手加強道路建設。在周朝,“凡國野之道,十里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沿途建設大小不一的服務設施,為往來的官民提供休息、餐飲和住宿服務。春運途中的小夥伴,再也不用擔心餓著肚子趕路了。

    圖2 秦直道

    這種情況在秦代有所緩解。在《漢書·賈山傳》中有“秦為馳道於天下”,“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的記載。秦馳道相當於國道,寬69米,雙向八車道,兩邊種植青松,既綠化環境,又防風降噪。這一環保理念,仍然公路和鐵路廣泛適用。馳道實行官民共享的原則。位於中央位置約7米路面,是VIP通道,產權專屬皇帝,便於他快速透過。兩邊供行人和馬車有序通行,快慢結合,尊卑有別。

    除此以外,秦國還出現了直道和軌路。直道南至咸陽,北至內蒙,遇山開鑿,遇水架橋,遇谷墊土,寬約6米,因少有彎路,故命直道。軌路類似於當時的高鐵,不同的是秦國以硬木為枕,平鋪成路,馬路行駛在軌路上,速度相當快。《史記》中描述的“車同軌”,有了現實的依據。暢通的交通,是春運的有力保障,解決了古人“獨在異鄉成異客”的惆悵。

    圖3 古代牛車

    改善了春運第二冏,古人緊接著面臨第三冏。春運回家需要選擇合適的交通工具。先看看陸地的,當時的交通工具以車為主,分為人力車和畜力車。人力車適合短途出行,有輦、痴車、獨輪車、雞公車、黃包車等,輦是轎子的前身,痴車是運送石頭的大木車,獨輪車和雞公車都是獨輪手推車,黃包車是清末才出現的,最初由日本進口,又稱東洋車。

    畜力車是春運長途運輸的主力,牲畜主要由牛、馬、騾、驢等,通常以馬為主。常見車型有轏(讀zhàn)車、輜車、安車等三種。轏車是由車轅、兩輪、方形車箱組成,源自先秦戰車,輕便簡單,很接地氣,普及率高。輜車的最大優勢在於車有帷蓋,前後遮蔽,客貨兩用,在春運時類似於長途臥鋪大巴。安車只有政府官員才能享受的高階豪車,不是草根階層能夠享受的。

    圖4 宋代的文人貴族出行,裝備齊全

    再來看水路的。春節時期,坐船返鄉省時省力,花錢不多,是個不錯的選擇。問題在於坐船出行,要看老天爺的臉色。春節處於冬天最冷的時期,南方河流尚未封冷,北方的河面已經能跑馬了。家在北方的童鞋心裡苦啊,心疼他們一分鐘。

    圖5 宋朝的水運

    除此以外,沒錢沒勢的百姓回鄉,只能靠雙腳一路暴走,省錢費鞋,勞心勞力。據測算,按行程看,馬車最快,每天能達到50-70公里,行船其次,每天30-40公里,步行最慢,每天只能25公里。春運途中的古人還要計算好行程,方能及時回家過年。

    春運回家,路費是必不可少的,這是古代春運第四冏。古代交通運輸體系分為官辦、商辦、民辦三種,無論哪一種都是要收費的。以唐朝為例,運價實行全國指導價,根據實際情況上下浮動,並且明確了最高和最低限價。

    在《唐六典》中記載,客貨運輸里程有詳細規定。具體而言,車載100斤貨物,驅車100裡,運費是90文。人力馱運100斤,馱運100裡,可得100文,如果是山路,上漲到120文,最高不得超過150文,如果是平地馱運,不能低於80文。兩人合力馱運,依舊按照一馱收費。水運則便宜得多,黃河、長江以及北京到河北盧龍逆流16文,順流6文,其他河流逆流15文,順流5文。

    圖6 李白(701年-762年)

    這樣的收費是否合理,看看李白回家過年的遭遇就造啦。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三十歲的李白從長安返回老家江油過年。出長安,經大散關,過陳倉,越秦嶺,翻大巴山,走金牛道,全程1800裡,山路佔據了三分之二。李白一行兩人,租馬和步行相結合,花了30天,總共花了12貫,摺合現價,相當於3萬元,這只是單程票哦。李白後來官居六品翰林院編修,不過是三個月的工資而已。換成現在,足夠買一輛小麵包車了。

    相較回家過年,留在異鄉過年的人,自然是淚點橫飛,妥妥的第五冏。隋代詩人薛道衡是山西萬榮人。有一年,他從北方到南方辦事,誤了歸期。看著異地濃濃的年味,他由衷地寫下了《人日思歸》,詩日:“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從詩中可以看出,薛道衡寫詩時已經年初七,因為沒有及時回家與家人團聚,心中流連出無限的思念和鄉愁。

    圖7 溪山行旅圖

    無獨有偶,唐代詩人王灣是河南洛陽人,一生往返於吳楚之間。有一年,他泊船江蘇鎮江的北固山,被潮平岸闊、青山綠水的壯麗情況打動,留下了《次北固山下》這首詩。其中的“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成為千古名句,流傳至今。

    無論古今,回家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習俗。春運解決了小夥伴們回家過年的心願,再苦再累,也要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祝願將來的美好。歸根結蒂,家是一抹鄉愁,指引著回家的方向。千萬遊子回家的路途中,正是中華民族強大向心力的象徵,生生不息,如沐春風。

    文:計白當黑

  • 6 # 東方國學

    改革開放之後,隨著對人口流動限制的房款,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到家鄉以外的地方務工、求學。這些人群集中在春節期間返鄉,形成了著名的春運,堪稱是“全球罕見的人口流動”。近30多年來,春運大軍從1億人次增長到2015年的37億人次,相當於讓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等4大洲的總人口搬了一次家。

    在上面的描述中已經回答了,在古代是沒有春運的。

    因為在古代,人們的主業是務農,這當然離不開土地,所以人們大多安土重遷,因為外面的土地並不比家鄉的土地更肥沃。比較肥沃的大平原—東北,由於氣溫較低,人們通常也不會去,清朝以後,作為滿族的發源地,關外更是不允許普通老百姓輕易進去。

    經常在外的通常是做官人員和少數的經商人員。但是在當代,由於商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人們需要在不斷與別人的交流中掙取自己的價值,經商、務工、學習的人員大量增加。就形成了春運的客觀條件。

    客觀條件只是次要條件,而促使這麼多人完成這麼大規模遷徙的,還是這屬於華人的特有文化現象—“春節”。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節日交流問候傳遞著親朋鄉里之間的親情倫理,它是春節得以持存發展的重要要義。

  • 7 # 幾零年代閒扯淡

    說起春運大家都知道這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現象。它是指中國在農曆春節前後發生的一種大規模的高交通運輸壓力現象。以春節為中心,大概40天左右。

    “春運”一詞最早出現於1980年的《人民日報》。被譽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週期性的人類大遷徙。在40天左右的時間裡,有30多億人次的人口流動,佔世界人口(約70億人)的3/7,相當於全華人民進行兩次大遷移,相當於讓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的總人口搬一次家。中國春運創造了許多的世界之最。

    而在中國古代,春運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公元730年,唐朝開元十八年,30歲的李白在長安城玩了一年,到年跟前打算回家了。他要從陝西長安出發,往西走到大散關,再走陳倉道,翻越秦嶺和大巴山,再沿著金牛道回到四川江油的家。全程1800裡,600裡平地,1200裡山路,只能騎馬或步行。李白大概走了1個月,所花路費12貫錢,相當於現在人民幣3萬元。對於李白來說,回趟家全年工資的1/3被花掉了,真心傷不起啊!

    公元1061年,54歲的宋朝大文豪歐陽修官居二品參知政事。帶著家眷和僕人從開封回到江西永豐的老家。先坐馬車,大概700多公里,再坐船大概300公里,差不多花了30天時間,60兩銀子,摺合現在人民幣4萬元左右。宋朝公務員的工資很高,對於歐陽修來說當時年薪在60萬元左右,花那點路費也不算啥,只是這時間有點長啊!

    公元1566年,海瑞坐馬車從北京出發,途經濟南、徐州、合肥、南昌、贛州,直達廣東湛江,然後乘船回到老家廣東瓊山。大概走了8000多公里,花了24兩銀子和60天左右的時間。明朝時海瑞的年薪大概在人民幣3萬元左右,回趟家差不多花了一半,真是想說回家不容易啊!

    公元1781年,乾隆四十六年,57歲的紀曉嵐回家過年。從北京出發,一路馬車,途經良鄉、涿州、新城縣、白溝、雄縣、任丘,最後抵達河間,大概420裡。花了6天時間和6兩銀子。紀曉嵐年薪在60兩銀子,回家過年對他來說,那都不是事兒!

    總的來說,古代人回家過春節可真是難於上青天啊!春運難度之大難以想象!相比之下,我們現在有飛機,有高鐵,有長途車,條件可是好多了。

  • 8 # 遊俠嵐

    曾經聽說過一個謎語,“全球史上最大規模動物大遷徙發生在哪裡?”我們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東非的動物大遷徙。不過答案可能出乎大家的意料,那就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春運”。只不過遷徙的主角變成了最高階的動物,我們人類。

    如今將近年關,上億在外的遊子紛紛踏上歸途。即使再一票難求,再擁擠不堪,也無法阻擋人們歸家的心。在交通發達的今天,春運依舊如此艱難。那麼古代的“春運”又是怎樣子的呢?

    從狹義上來說,“春運”一詞只存在於現代的中國,古代是基本沒有春運。但從廣義上,春運作為一種現象,伴隨著春節而來,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據考證,在周代“春節”出現時,春運的雛形就形成了。在古代,由於“父母在不遠游”的傳統思想,以及封建王朝嚴格的戶籍制度管理(百姓出遠門需要有官府的路引),遠遊的人們並不多,“春運”的規模也相當小。和現在春運的主體是外來務工者不同,古代“春運”的主體主要是是“公務人員”和商人,以及一部分遊離於“體制外”的讀書人(比如李白)。

    不過他們的春運可比我們現在辛苦多了。古代交通並不發達,如果旅途比較遙遠的話,一般的官員可能花費上大半年的工資以及以月來計算的時間才能回到家。此外古代的交通方式也比較落後,主要是畜力車(馬車,驢車,騾車等),以及轎子和船運,甚至困頓一點的只能“11路車”了,走回去。其中,畜力車是最普遍的方式,速度較快,省錢,但是舒適感方面就不能要求太高。轎子速度慢,基本不會被考慮作為“春運”工具。當然一些不差時間的大官,大商人除外。除此以外,船運大概是最舒適的交通,價格也比較便宜,還有京杭大運河、長江、江南水網等發達河運。“陸路畜力車,水路河運交替”是很多古代人的選擇。

    另外,古代到了“春運”,官府也會給需要趕回家過年的“公務人員”做一些調整任務之類的安排,讓他們能夠足夠時間趕回家過年,這樣不用擔心錯過春節了。

  • 9 # 任小白

    "春運"一詞是現代華人的說法,最早出現於1980年的《人民日報》。至於古代,並沒有“春運”的說法。“春運”是一種社會現象,它伴隨著中國農曆春節而來,而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從古至今都有。

    唐朝詩人王維寫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往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像春節這樣重大的節日,在外漂泊的遊子思鄉心切,也想盡快的回到家人的身邊。

    那麼古人是如何返鄉的呢?

    當下,我們返鄉的途徑十分廣泛,飛機、高鐵、輪船、火車等等的便捷交通工具得以讓我們與家人團聚。古代肯定是沒有這些交通工具了,但古人也是有辦法回家的。

    受自然、禮俗“父母在不遠游”等因素的限制,古人流動人口數量遠沒有當下春運的規模,距離也不遙遠。流動人口的主體也是公務人士和商人。古代政府一般不會在春節期間安排公務人員外出,往往是提前動身,早起趕回家中。

    古人的陸運交通工具主要以畜力車為主。有馬車、驢車、牛車等等,其中馬車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最常見的車型有轏(讀zhàn)車、輜車、安車等三種。轏車是由車轅、兩輪、方形車廂組成,源自先秦戰車,輕便簡單,很接地氣,普及率高。輜車的最大優勢在於車有帷蓋,前後遮蔽,客貨兩用,在“春運”時類似於長途臥鋪大巴。

    安車只有政府官員才能享受的高階豪車,不是草根階層能夠享受的,一般的老百姓還是靠走路為主,往往是十天半月的才能到家。除了路上的交通工具,古人也走水運,乘船回家。當然,像春節期間,南方可走水運,北方就得靠陸運交通工具或者雙腿了。

    當下,我們有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等發達的交通網路。古代,也是有便捷的全國主道路。諸如在宋朝時,全國的主道路基本成型,四通八達的驛站給出行的人們提供了方便。這些驛站可以供行人歇腳,充飢。

    古人回一趟家需要花多少錢呢?

    我們看看唐朝詩人李白回家的路費。公元730年,三十歲的李白從長安返回老家江油過年。出長安,經大散關,過陳倉,越秦嶺,翻大巴山,走金牛道,全程1800裡,山路佔據了三分之二。

    李白一行兩人,租馬和步行相結合,花了30天,總共花了12貫,摺合現價,相當於3萬元,這還只是單程票。三萬元,對於當下而言,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古人回趟家花的真不少。

    但無論怎樣,從古至今,回家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習俗。一家人團團圓圓的,比什麼都重要。古人也好,當下也好,出門在外的千萬遊子回家的路途中,正是中華民族強大向心力的象徵,生生不息,如沐春風!

  • 10 # 網路老乞丐

    古代肯定是沒有的,古代人口少,經濟,科技,物流,交通都沒現在發達,特別是交通,超大規模的人遷移流動是以現在交通和經濟為前提的。

    下面看看幾次大規模的人員流動,首數“闖關東”,民國38年間,山東人闖關東數量達到平均每年48萬人之多,總數超過1830萬,大約佔全部闖關東人口(3700萬)的一半。解放後,統計的闖關東後留下的山東人達到700多萬,約佔當時東北總人口(4000萬)17%,而當時全華人口為5.4億。

    其餘幾次人口大流動,因為人口基數太少,所以遷移的人口也不會太多。比如西晉永嘉南渡,之前東漢全華人口最盛時期不過五千萬,歷經三國之亂,西晉全華人口不過3500萬,還不及闖關東的人口3700萬多;唐朝在700年左右,人口也是5000上下,唐末人口大遷徙也不會超過100萬;

    而現在總人口超過13億,基數大,每年春運人口遷移輕鬆超過1億,運載量更是幾十億,究其原因:一是經濟發展不平衡,沿海發達地區經濟發達而中西部地區平窮落後,一年四季,中西部大部分青壯年都在沿海地區,而集中在年底那幾天趕回家團聚,二是現在條件好了交通方便了,但運載能力不足以滿足突然暴增的人流物流,三是現在大家經濟條件都得道極大改善,有條件了,所以現代社會才會有春運這個現象出現,而以前沒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手機哪一年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