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二色花蝶

    一部分原因是羅馬引入了基督教庭,一個統一的歐洲不滿足教廷的利益。而後就是,其實歐洲雖然很多國家,但就那些個家族。

  • 2 # 三維看歷史

    一個國家採取什麼樣的制度,取決於它的生產方式,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帝國的制度,往往產生於以農業生產為基礎的國家。

    我們具體來看歐洲的歷史,它的文明起源於希臘,希臘南部是農業發達的埃及,東部是歐亞交通要衝的小亞細亞,而自身所處的希臘半島土地貧瘠,不適合農業生產。這一切因素都決定了他們只能發展工商業,因此在政治制度上他們只能選擇共和制。這一制度產生了民主文明,而這一缺乏向心力的文明,最後也導致了城邦的解體。

    帕特農神廟

    因此,以農業文明為基礎的羅馬帝國,必然走向不斷領土擴張的道路。必然採取獨裁專制的政治制度。順應了這一時代發展的要求,因此凱撒大帝為世界歷史所承認,也為一向推崇民主的歐洲人所承認。

    凱撒頭像

    我來,我見,我征服。戰無不勝的愷撒羅馬軍團。

    但是隨著帝國的發展,貴族的利益與平民的土地要求這一矛盾越來越尖銳。公元五世紀,西羅馬帝國終於滅亡了。

    基督教的傳播暫時緩解了這一矛盾,但根本問題並沒有解決。因此在大航海時代到來之前,歐洲所面臨的狀況,被後世稱為中世紀的黑暗。

    海洋文明到來

    地理大發現之後,歐洲的工商業空前繁榮。號稱海上馬車伕的荷蘭,航行於全世界的海洋。鉅額的利潤刺激著歐洲各國。很快,工業時代的到來,促使著人們去尋找更為適合他們的政治制度。

    此時再回首羅馬帝國,它已經成為了一個遙遠的傳說。

  • 3 # 心向青山

    事實上,在人類歷史上一直保持“大一統”的文明也只有中國,兩千年來,華夏文明不是大一統,就是在追求大一統的路上,而其它文明的發展模式與中國不同。問歐洲為何不能完成大一統,與問中國為何沒能自主完成工業化是一樣的。

    所以,明白了中國為何能夠完成大一統,就找到了歐洲為何不能完成大一統的原因。

    1,中國地緣結構封閉,而歐洲則呈開放狀態

    中國西面和北面被高原山脈阻隔,東面和南面是大海,在古代除了遊牧民族外再無其它文明可以與華夏文明相抗衡。

    歐洲半島眾多,全部深入海洋,極易成為獨立勢力,同時幾乎每一個半島都形成了一個文明中心。比如巴爾幹半島的古希臘和馬其頓帝國,亞平寧半島的古羅馬和羅馬帝國,小亞細亞的古赫梯和後來的奧斯曼帝國等等

    2,中國有唯一的文明中心,而歐洲的文明中心是薪火相傳的

    歐洲的緯度整體太靠北,與中國相當的地區是地中海,而這一點,是華夏文明至今一脈相承,而歐洲則經歷了地中海周圍古希臘~古羅馬~神羅~西班牙~英國等文明中心變遷的重要原因。

    3,中國有表意的“漢字”一脈相承,而歐洲的表音的“拉丁字母”變化多端

    這一點被我們所熟知。

    4,中國有維持大一統的郡縣制,而歐洲在羅馬帝國後是更利於分裂的封建制

    郡縣制是中央集權,易於統一,而封建制容易分裂,中國的周朝便與歐洲中世紀形式上很相似。

    5,中國創造了世界最早的文官體制,其方式透過科舉保持帝國的穩定性;而歐洲在中世紀始終靠的是血緣和效忠,不確定性更大

    在中國,漢有七國之亂,晉有八王之亂,明有靖難之役,無不說明靠血緣、靠分封不靠譜,容易天下大亂。

    歐洲的中世紀便是這樣一個支離破碎的天下。

    6,中國一直是世俗社會,有儒家這樣的道德倫理維繫統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而歐洲中世紀則是神權社會,宗教紛爭、戰爭不斷,同時一個強大的世俗政權也並不符合羅馬教皇的利益。

    其實還可以舉出很多,無非也就是說明歐洲的發展與中國迥異,歐洲確實不會大一統,中國也確實沒能自主工業化。

    因此,僅就大一統這一點來說,中國才是個案,其它文明均沒有完成。

    歐洲與中國的對比,也說明文明的發展並非只有一個模式,對於中國來說,歐洲文明是一面鏡子,可以照見中國發展的不足。而對於本問題來說,其實看中國大一統的形成就可以明白歐洲為何不能完成統一了。

  • 4 # 地史館

    為什麼歐洲在羅馬帝國後沒有再次形成大一統帝國,這還要從歐洲封建社會的開端: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和法蘭克王國的建立說起。

    羅馬帝國的分裂與滅亡

    公元三世紀,分據東西的兩個龐大王朝都迎來了自己的麻煩。東邊的大漢王朝皇室衰微,無力控制地方,而陷入諸侯亂戰;西邊的羅馬帝國,因無限制的擴張最終導致局勢的失控,被迫將帝國分成四個大區,進入四帝共治時期的混亂時期。

    △羅馬帝國四帝共治

    364年,經歷一百多年的分裂和統一迴圈後,羅馬帝國還是走向了徹底的分裂,形成一東一西兩個羅馬帝國。

    476年,在外族的頻繁入侵下,西羅馬帝國滅亡。日耳曼人奧多亞克佔據了羅馬,建立奧多亞克王國;居住在萊茵河的法蘭克人,在克洛維的帶領下,吞併了羅馬帝國的高盧行省,建立法蘭克王國。至此,歐洲進入封建時期,即黑暗的中世紀。

    △羅馬帝國2世紀-5世紀的外族入侵

    歐洲的封建制度是其很難形成一個大一統帝國

    歐洲的封建制度與古代中國的封建制度有著很大的區別,雖然都是“封建”,但卻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制度。歐洲的“封建”是真正意義上的“眾分封建諸侯”,而古代中國秦漢之後的“封建”,已經失去了其原本的含義,稱為“君主專制 ”更為合適。

    說起歐洲封建制度,就不得不提法蘭克王國。

    486年,法蘭克人在克洛維的帶領下,佔領了羅馬帝國高盧行省北部地區,建立起法蘭克王國。但是法蘭克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為了與其他日耳曼人對抗,克洛維繼承了羅馬帝國的體制,並皈依了天主教,開啟封建改革。

    在法蘭克王國的擴張中,克洛維沒收了被殺或逃亡地主的土地,收為王室所有,而為了鞏固王權和繼續擴張,作為外來民族的克洛維將得到的土地贈送給其他貴族用以收買人心,這種以土地換忠誠的行為被法蘭克王國的歷任統治者所沿用,並最終形成了采邑制。

    貴族透過封賞的土地和農民,構建成一種自給自足的封建莊園經濟體系。在莊園中,貴族控制了大量的土地,莊園內的農民不僅要耕作自己的份地以維持生存,還要無償為耕作貴族的自營地,其收穫全歸莊園主。當自由農民因為戰爭或其他變故而破產後,只能依附於貴族,便徹底淪為貴族的莊園農奴,為貴族提供一切勞動和服務。

    國王將土地和農民分封個大貴族,成為其私有財產,大貴族則在獲得土地後,向國王效忠並履行自己的義務。而大貴族又將自己的土地分封給小貴族,形成兩者之間的權力和義務。但在這層層分封中,小貴族的權益來自於大貴族而非國王,因此只需要向大貴族負責,無需聽從國王的號召,這也就形成了“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特殊現象。

    這種金字塔結構的采邑制度,使國王和中央政府的權力難以深入地方基層,只能透過貴族之間的層層傳遞,維持脆弱的統治。這種錯綜複雜的臣屬關係使得王國很難聚集起強大的力量,進行對外征服和對內平叛,而貴族之間也常常因為各種矛盾而互相征伐,加劇王國的動亂與分裂,很難形成入羅馬帝國那樣大一統的帝國。

    法蘭克王國的分裂將封建制度推向歐洲大陸

    在法蘭克王國的王位繼承體制中,每代國王死後,都由其兒子平分國土。繼承王國土地的幾個國王,又會相互征伐,直到某一個國王再次統一王國,可在其之後,又會因為奇葩的繼承製度陷入分裂。

    768年,丕平三世逝世,查理曼作為丕平三世的唯一繼承人,不必像他父親那樣經歷兄弟之爭而順利坐上法蘭克王國的王位,並於800年加冕稱帝,即查理大帝,被後世稱為“歐洲之父”。

    △法蘭克王國的擴張

    查理大帝本想將帝國分給他的三個兒子丕平、路易和小查理,但丕平和小查理卻死在了自己的前面,路易得以繼承一個完整的查理帝國。然而,路易決定放棄平分王國的繼承體制,最終導致路易和他的兒子們發生戰爭。隨著路易的戰敗,龐大的查理帝國被他的三個兒子平分,形成西法蘭克王國、中法蘭克王國和東法蘭克王國,而這三國王國就是後來的法蘭西王國、義大利王國和德意志王國的前身。

    繼承法蘭克王國的法蘭西王國和德意志王國,進一步強化了法蘭克王國的封建制度,同時也繼承了“分裂”的傳統。在法蘭克王國之後,歐洲再也沒能形成大一統的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內部大大小小的諸侯國

  • 5 # 秦血漢骨

    題主意思是不是說為什麼羅馬帝國最終走向分裂,後來再難統一,而同時期的中國卻漸漸大一統,後來再難分裂?

    中國在秦漢之前跟羅馬帝國區別不大,同是採取分封制,而之所以中國形成大一統帝國,歐洲卻漸漸走向分裂,拐點就在於秦漢時期,所以研究兩者同時期發生什麼,則可以說明此問題。

    國家制度的統一程度

    羅馬帝國(公元前27–公元1453)雖然國家龐大,但是在地方上仍然是分封制,權利高層採取元老院共和制,中央強大時還可以,中央勢弱時,地方封建主就開始離心離德,為日後最終分裂埋下禍根。

    而中國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在建立之時就採取中央集權制,在地方上逐漸取消分封制,採取郡縣制,郡縣不像諸侯國,它沒有分裂的能力和基礎。雖然秦二世而亡,但漢繼秦制,成功的打敗貴族分封制的復辟,為中國形成大一統帝國奠定製度基礎。

    文明的的統一程度

    大家都知道,羅馬帝國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甚至多人種的帝國,橫跨亞歐非三大洲。帝國建立之後,自始至終在文明上未實現統一,因此叛亂不斷,就算將元首制改為君主制也無法保持穩定。後來又按民族、語言等因素經歷了四帝共治等時代,最後又因宗教因素致使東西羅馬分裂。

    而中國秦朝建立即實行統一度量衡,雖然前期反撲力量很強,但又經過漢朝四百年的努力,最終在全國實現民族的認同統一。

    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即為大一統國家的基礎,沒有這些,就算暫時保持統一也是風雨飄搖,不能長久,國家始終存在分裂趨勢。而相反,國家和民族如果得到大多數國民的認同,哪怕暫時處於分裂狀態,國家從上至下都存在統一的大勢,任何人都無法阻擋。

    羅馬帝國和秦漢帝國正是存在這兩個差異致使走向完全不同。

  • 6 # 黑白文史mcn

    這個外國史難倒我了,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在國網路站查了很多資料,本篇回答綜合查閱資料分析如下:

    一、地理位置的影響

    中國和歐洲似乎可以看作是兩個平行宇宙。——他們分別位於亞歐大陸的東西兩端,緯度相似,都在北半球,面積差不多(1016萬平方公里VS960萬平方公里)。面積雖然如此廣袤,但是實際的文明核心區其實並不大,都只有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左右。——最北方是苦寒的蠻族聚居地,塞外草原的匈奴-鮮卑-蒙古人,北歐的日耳曼-維京人,數千年來在寒冷和饑荒的壓力下不斷南遷,成為文明核心區遭受攻擊的輸出源頭。——大陸之外有一個孤懸海外的群島,日本和英國,都曾經在近代文明史上發揮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力,但在古典文明時代,則無關大局。——文明核心區的北方,都是一望無垠的大平原,華北平原和中歐平原,南方則是崇山峻嶺分隔開的小塊農業區。

    二、文化、歷史、信仰的影響

    文明的火種,從三千到五千年前開始先後被點燃。東方落在了黃河流域,人們在甲骨上篆刻的象形文字,成為文明記憶的符號;西方落在了兩河流域,人們在泥板上刻寫的楔形文字,則成為了後世廣泛流行的字母文字的起源。文字一經出現,思想就有了載體,薪火相傳。在東方,他們進入了春秋戰國時代,用儒家、道家、墨家來註解心中的困惑;在西方,他們進入了希臘城邦時代,用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來填充空虛的靈魂。

    接著,出現了短暫的征服者,將整個文明統一起來。在東方,這個人的名字叫秦始皇,在西方,這個人的名字叫亞歷山大大帝。然後很快的,帝國崩潰,一個更偉大的時代開啟。在東方,這個時代叫“漢”,在西方,這個時代叫“羅馬”,他們搭起了兩個文明的基本框架。這個框架包括四根支柱:文字的統一,法律的統一,歷史記憶的統一,信仰的統一。

    文字:東方將篆體文字在全國推廣開來,西方將拉丁文字在整個西方世界推廣開來,那些說因為中國書同文,所以中國更認同統一的說法是有問題的,雖然亞歷山大沒有秦始皇的遠見,但是羅馬做到了這一點,在整個中世紀,西方各國雖然有不同的方言,但是拉丁文卻是知識階層的通行語言,就像今天的英文一樣普及。法律:東方採納了法家的思想,西方則有羅馬的法典,構成了整個帝國的執行秩序。歷史:東方有司馬遷的“史記”,西方有希羅多德的“歷史”,這些偉大的著作構築了一個文明的共同記憶。希羅多德雖然是希臘時代的人物,但他的作品在羅馬時代得到了廣泛的流傳,比如羅馬的執政官西塞羅就賦予其“史學之父”的頭銜。信仰:東方獨尊儒術,西方定基督教為國教,信仰也被統一了。

    語言、行為、記憶、信仰,在一個統一的帝國內,就這樣被鑄造,按道理來說,應該是沒有什麼力量能夠將這個文明打散的了吧?

    公元三到六世紀,全球性的寒冷氣候將北方的蠻族往南驅趕,兩個文明同時進入黑暗的中世紀。東方有五胡亂華,西方有日耳曼入侵,他們摧毀了古典時代的帝國,建立起了一個新的混血文明——在東方,這是隋唐第二帝國時代,在西方,這是法蘭克-查理曼帝國時代。

    那些說羅馬之後,歐洲就再沒有統一的說法同樣是有問題的,查理曼帝國的疆域基本上覆蓋了整個歐洲文明核心區,其國土面積和隋唐的漢人聚居區相比差不了太多。並且該帝國起源於荷蘭,首都先後設在巴黎和今天的德國亞琛,曾經接受羅馬教皇的加冕,繼承了羅馬以來的文化和信仰,這是一個大歐洲的概念。

    三、軍閥混戰的影響

    公元9世紀開始,兩個帝國再一次陷入分裂之中。在東方,自從黃巢起義之後,整個晚唐都已是有名無實的軍閥割據狀態,一直延續到五代十國的正式獨立;在西方,查理大帝的後代們三家分晉,瓜分為三個法蘭克王國。看起來,這似乎就是後來德法意三個國家的來歷了。然而,這時候還不是他們的分野,因為很快的,兩個文明的核心區再一次被統一了。在東方,是宋朝(960-1279)。

    在西方,則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霍亨斯陶芬王朝(1138-1254)。這個王朝的疆域北抵波羅的海,南達地中海,歐洲大陸的文明核心區,幾乎盡收囊中。王朝裡最著名的兩位皇帝,一位紅鬍子腓特烈一世,先後六次從北方的萊茵河畔出發,發動對義大利領土的征服戰爭,到他的孫子腓特烈二世當皇帝的時候,記憶中的故鄉已經是地中海上的西西里島。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兩個如此相似的文明從這裡開始出現了戲劇性的分化?我們將放大鏡對準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締造者——紅鬍子腓特烈一世,看看他的統治之道。腓特烈一世的一生,都在四處征戰中度過,67歲高齡時還帶領十字軍東征,最終在遙遠的亞洲結束了其轟轟烈烈的一輩子。這位皇帝是如此熱愛戰爭和打架,以至於一言不合就要教訓羅馬教皇一頓,屠戮的鮮血都將其鬍子染紅,得了一個“紅鬍子”的綽號。其實這樣行為的皇帝,在東西方的文明宇宙中比比皆是,也算不得有什麼特別的。更重要的是,這位皇帝管“打”不管“治”,很喜歡將他征服的土地賞賜給部下,和各地效忠的世家望族。比如忤逆龍鱗的名將獅子亨利,最終被皇帝驅逐出境,他的封地被沒收後,竟然又被這位皇帝分封給了其他的公爵。這種行為就跟西楚霸王項羽的分封天下是一個思路,以為如此就能安撫臣僚,孰不知幾年之後就被漢中王造了反。

    朝歷代,國家統一最大的威脅,就是來自軍閥的擁兵自重。這個問題,曾經長久的困惑過各個王朝的建立者們。最初級的解決方式,就是分封,將領土分封給自己的兒子們,希望“國家有難,兄弟有責”。然而這種方式,只是一廂情願,在東方,自周朝開始,延綿了千年,周有春秋戰國,漢有七王之亂,晉有八王之亂。而在西方,自從法蘭克王國開始,就一直熱衷於此道,並在神聖羅馬帝國時代發展至極盛,於是整個歐洲就像穿越到了春秋時代一樣,城堡築起,紛爭不寧。高階一點的,則是郡縣制,但即使如此,也並未能徹底杜絕。軍隊總需要將領來統御,時間長了,權力難免就落到了將領的手中,一旦帝國內部出現動盪,比如農民起義,皇帝的統治力下降,地方將領很有可能就會搖身一變,建立起獨立的王國。漢末的三國,唐末的十國,都是這樣來的。

    這個千年的難題,最終被一個人解決了。宋太祖趙匡胤。趙匡胤幹了兩件事,第一,杯酒釋兵權,用贖買的方式讓將領們告老還鄉,頤養天年;第二,讓文官管治地方,將調兵權和統兵權分離,徹底瓦解了地方將領的權力。兩件事說來很簡單,但就是這樣,整個東方文明的歷史程序,被趙匡胤以一己之力徹底扭轉。宋朝之後千餘年的歷史中,中國再也沒有出現過國家分裂的長期局面。直到今天,中國的人民軍隊仍然堅守著太祖的方略,以保證黨指揮槍的堅定執行。而另一邊,西方文明則越分越小,列國林立,然後在長期的分裂中各地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民族記憶和歷史敘事,統一成為了幾乎不可能的奢望。雖然在歷史上,他們都曾經書寫著同樣的拉丁文,遵守著同樣的羅馬法,有著共同的信仰和文明源頭。

    統一之難,不在“戰”,而在“治”。與那些熱衷於戰爭,攻伐四方的皇帝相比,宋太祖之偉大,簡直就是宇宙中的一盞長明燈,而這就是歐洲為什麼諸國林立,而中國走向統一。

    更多精彩回答與文章,請關注@黑白史

  • 7 # 對你的承若不變

    其根本原因,是因為歷史文化差異。這也就是為啥日本侵佔東北時,篡改教科書,讓小孩子都學習日語的原因了。改變其文化,改其歷史。

    同理,歐洲國家的文化各不相同,他們很難統一很正常。中國是因為千古一帝秦始皇,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才有後面的統一文化的基礎。不然也和外國差不多。不然咋叫千古一帝呢

  • 8 # 漩渦鳴人yy

    提到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就要開始講歷史了,嗯,怎麼說呢?編年史就是之前發生了什麼什麼,然後一五一十的講出來,最後得出個結論,歐洲民族太多,觀念不同,最後導致無法統一……

    你說這話對不對吧?也對,但是真的講到點子上了吧,也不是。

    你比如說一開始的法蘭克帝國,曾經也是一個龐大的帝國,但是他一分為三了,分成了三個部分,大家也都清楚法蘭西,德意志以及後來的義大利,人家一開始也是高盧人的高盧人組建起來的帝國可最後還是一分為三,這是為何?

    簡單來說,兩個時期各自有不同的東西在阻止他們統一,而這兩個時期的不同的推動力來自於同樣一個東西人的野心,或者說國家的野性。

    一開始的時候羅馬帝國崩潰,整個帝國四分五裂,整個歐洲也是混戰一片,此時法蘭克帝國開始獨立出來,本來法蘭克帝國的出現預示著歐洲大一統時代的即將到來,但是這個時候卻莫名其妙的被分成了三個部分……我們一直在說當時歐洲的民族不同,但事實上生活的時間久了,民族之間互相的融合,這一點大家也都知道,中華民族本身就是一個例子,很多原先的人並不是漢族,也並不是農耕民族,可是後來他們也融入到了農耕民族的生活,接受了農耕民族的信仰,並且成為了中華漢族的一員。

    但是在歐洲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我們通常會忽略掉一個重要的動力,那就是歐洲的教皇。

    沒錯,你如果要我說前面1000多年,歐洲為什麼不統一?這個教皇就是一個主導因素。

    教皇是什麼,神棍一個,歐洲進入文藝復興之後,對於教皇的批評那是極其尖銳,其中某些形容詞我也就不多做贅述了,說多了教皇人家臉上也無光,我們重點說一下叫黃為什麼在歐洲中世紀時期可以凌駕於各國君王之上?

    簡單來講,歐洲沒有統一的王權,這一點可以去看一下中國歷史,中國歷史上神犬和王權之間的交接在哪裡?上網吵商王朝時期傷亡五丁派遣自己的夫人,富豪率領軍隊秘密的挾持了商王朝的祭斯,統一了王權跟神犬。

    那就想想,如果商王朝一直處於內亂,皇帝沒有辦法鎮壓自己身邊那些大大小小的視力的話,那傷亡會不會選擇去鎮壓這些神犬的?不會他們反倒更加依賴這些神仙的權利,讓他們維持自己的統治,而對於神仙來講,一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只不過是自己的一個玩物,如果誰對他有利他就扶持誰,只要自己能夠繼續掌握著市民的信仰,那自己就能夠牢牢掌握著世俗的權力。

    進入中世紀之後,國家越打越小,國家君王對於領土的掌控力越來越小,此時教皇或者是當時的基督教對於整個歐洲的掌控力度卻越來越強!基督大法好啊!人家就是靠這種方式勉強維持著歐洲的分裂狀態,而接下來的另一股勢力則是完全使得歐洲變成現在的模樣。

    這股勢力就是當時遠在歐洲大陸之外隔海相望的因果,我們稱它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嗯,或者叫他日不落帝國吧。

    神仙總會有倒塌的那一刻,文藝復興之後神犬越來越走向沒落,而國家的權利越來越強,此時歐洲文可能進入到下一個統一的階段,可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國家的崛起確實到這一切,所有的節奏全部被打斷,這個國家就是英國。

    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可是英國的崛起之路卻是漫長的,而且英國一開始並不佔據優勢,所以對於英國來講,他們奉行的國策就是攪屎棍政策,如果歐洲出現了一個強大而且統一的帝國,第一個受災的就是他們因果。

    所以我們就可以看到每次歐洲大陸即將形成一個強勢而且有望統一的政權的時候,英華人總是積極的聯合其他的國家一起推翻這個暴君啊,當然這個暴君得打引號,總之,英國就透過這種方式不斷地平衡歐洲內部的問題。

    歐洲就是統一不了日不落帝國存在一天歐洲內陸總是存著戰亂,以及民族矛盾。

    一直到現在民族之間的觀念越來越深,現在歐洲想要完全親密無間的融合在一起,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 9 # 林中輕霧

    歐洲的歷史分為三個階段:羅馬帝國,中世紀,近現代。

    羅馬帝國時代跟中國古代差不多,有一個文明程度較高的核心,和一幫仰慕這個文明的未開化鄰居。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後,西羅馬帝國很快被蠻族攻滅,並且自此再未復立。什麼原因呢?周滅商後,搞了分封制,姬姓王族丶功臣帶著一大家族去建立封國。這帶來什麼後果?第一就是殖民,這些封國裡是有原住民的方國的,以前這些方國經常聯合起來跟殷商作戰,但是周搞了諸侯國,封國諸侯到了以後,方國被割裂,慢慢被諸侯國吞併融合。這樣,敵對勢力慢慢消失了。以姬周為主的中原主體民族形成了。第二,根據周禮,封國之間的距離是比較遙遠的,這給了各諸侯國很大的發展空間,也為主體民族準備了幅原遼闊的生存空間。這兩條,羅馬帝國都沒有做。為什麼沒有做呢?這與羅馬帝國的制度有關。羅馬其實是個軍事集團,無論是共和時代,還是帝制時代,主要靠軍事實力控制蠻族,雖然各行省都有拉丁化,但是並沒有形成在人口和地域上佔絕對優勢的主體民族,也就缺少了主體民族的認同感。以至西羅馬崩潰以後,就此消亡。

    中世紀基督教一統天下。教權與皇權的鬥爭貫穿始終。在教權的控制下,皇權受到極大制約,基本上不可能發動統一戰爭。法蘭克王國丶神聖羅馬帝國都是徒有其表的統一。關鍵是,基督教的分裂,形成了天主教丶東正教丶新教三大勢力。宗教問題又與民族問題結合在一起,大致上,日爾曼系新教丶天主教居多,拉丁系天主教居多,斯拉夫系東正教居多,這使得統一根本成為不可能。

    近現代歐洲也出現了不少力圖統一的偉人們。但是缺乏主體民族丶宗教信仰對立,導致各部分力量勢均力敵,攻伐多次,生靈塗炭,但是因為已經缺乏統一的基本條件,所以無一成功。英國的離岸平衡政策之所以奏效,也是因為存在這樣的客觀條件。歐洲的分裂造成的一個結果是,隨著技術的成熟,歐洲強國先後開展了大規模的海外殖民,從而影響了整個人類社會。

    歐盟的成立,就是歐洲人痛感分裂造成的各種不足,尤其是美蘇的強大壓力,而進行的痛苦嘗試:放棄一部分主權。但是,不同宗教集團丶不同民族之間的矛盾與我們不同地域之間的矛盾相比,性質完全不同。中國可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歐洲卻是一直想合,卻永遠是分。所以歐盟不會解散,但永遠不會有歐洲合眾國。

  • 10 # 達文有話說

    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弄懂它,會讓我們更好地去理解現代歐洲的政治。

    歐洲在羅馬帝國滅亡後,為何難以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過去,曾經流行過很多角度的解釋:

    一、地理環境因素

    開啟歐洲的地圖,你會發現,歐洲的地形可以用支離破碎來相容。中部是高聳的阿爾卑斯山,歐洲主要的河流都是從阿爾卑斯山流出來的,呈輻射狀,流向四面八方,在這些河流每一個流經的地方,就形成了當地的民族,比如波河流域聚集的義大利人、羅訥河流域聚集的法華人、萊茵河流域聚集的德華人、多瑙河流域聚集的匈牙利人和斯拉夫人。

    歐洲還多半島、峽灣、島嶼。不同的半島都有各自的山脈(比如比利牛斯山隔絕了伊比利亞半島),於是,每個半島上都有各自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語言。

    歐洲的四周是沿海平原,中間的山把其他的平原隔開了。這種地形條件實在不利於歐洲整體的統一。

    二、文化因素

    歐洲眾多民族、國家林立。不同的國家和民族使用不同的語言,不同的語言又發展出不同的文字和文化。語言、文字、文化的不同,使得不同的民族之間溝通困難,也很難在具體的事物中達成共識,日久天長就難以統一了。

    三、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歐洲陷入混戰,誰也打不服誰

    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陷入了黑暗的中世紀。各路的封建領主為何爭奪利益大打出手,甚至出現了英法百年戰爭。最終,大家都在戰爭中白白耗費國力,誰也無法完成統一。

    我承認,以上這些,是歐洲難以統一的因素,但他們並不充分。要說,歐洲各個地區在地理、文化上比較割裂而難以統一,那麼,羅馬帝國是做到長期統一歐洲廣大地區的呢?如果說是羅馬帝國滅亡後的混戰導致歐洲難以統一,但法蘭克帝國、以及拿破崙,都曾經統治過歐洲的大片領土。

    那麼,如何解釋歐洲在羅馬帝國之後,就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帝國的原因,我們必須從歐洲的政治結構變化進行分析。

    羅馬帝國是如何統治歐洲的?

    羅馬之所以能夠長期統治歐洲大陸,有兩個方面是不得不提的:

    第一、是羅馬創造的行政管理組織。

    羅馬的行政管理組織,也就是它所創造的行省制度。因為羅馬帝國是從亞平寧半島這一小塊地方逐步地向外發展起來的,它每發展到一個地方,就把那個地方叫做羅馬的行省。即使新發展的地方的居民並不是土生土長的羅馬人,他們也會把它當成羅馬的行省,並且承認當地的人是羅馬的公民,而且這些人到了羅馬,都能享受跟羅馬公民同等的待遇。逐漸的,羅馬靠著這樣的行政管理制度,就把自己的領土擴建得越來越大了。

    第二、是羅馬的法律。

    羅馬從亞平寧半島不斷地向周圍發展,然後建立自己的行省,那怎麼去管理這些行省呢?羅馬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開始在當地設立官吏,制定各種法律。

    羅馬人制定的法律,最開始是一種習慣法,針對什麼樣的問題,就設立什麼樣的法律。當時,大概在羅馬廣場立了12塊銅牌,每一塊銅牌刻寫上一條規定。這裡麵包括了司法權、審判權、父權、借貸權等,後來就被統稱為“十二銅表法”。實際上,那個時候的法律已經包含了現代法律上的一些星星點點的東西,這也是後來羅馬法的起源。

    之後,就是皇帝都會建立一些法律,根據當時不同的情況,有針對元老的、針對公民的、針對人際關係的、針對社會秩序的各種各樣法律,這些法律就彙集成為了羅馬法。

    維持大一統的關鍵,是羅馬帝國的軍事和財政邏輯。帝國中央政府如何低成本地從社會上汲取財政資源,因為財政資源是軍事能力的基礎。如果能夠低成本大規模汲取資源,超過某個門檻之後,中央政府就可以碾壓任何區域性的反抗力量。統一的行政管理組織、統一的法律,就是羅馬帝國低成本地汲取行省資源的保障。

    可以說,羅馬若是要照著這樣的發展狀態,歐洲文明的統一還是會繼續地被傳承下去。可是,後來的羅馬帝國,由於領地不斷地擴充套件,到最後大家都開始享受領土帶來的優越,帝國也慢慢變得腐敗,驕奢貪汙橫行,直到最後被一個叫做日耳曼的民族攻佔了。而當時的羅馬人把日耳曼人叫做蠻族,野蠻的蠻,也就是說人家是不文明的民族。

    羅馬帝國遭受蠻族入侵的後果:“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歐洲再難形成自上而下的強權政治

    日耳曼蠻族入侵了羅馬,打下江山後,蠻族的國王們面臨最要緊的問題就是如何統治歐洲

    原來搶掠的強盜模式肯定行不通了,羅馬的法律、行政和管理他們又不會,怎麼辦呢?於是,他們慢慢摸索出了封建制。

    分封的領主有義務保護附庸不受武力侵犯,附庸有義務對領主的徵召予以響應,派兵派馬。他們彼此之間就結成了相互保護的軍事契約,整個歐洲就用這樣的契約織成一張大網捆在了一起。

    可是,時間一長,有些兵強馬壯的領主們難免會有些不安分。這種情況下,國王不得不去向外部尋找能夠維繫中央權威的新力量。相比於對各地進行軍事和經濟控制,在理性化程度還很低的中世紀時,宗教是一個成本更低的好辦法。所以,“神聖羅馬帝國”在國王利用教會,而教會也在利用國王的過程中發展壯大。

    國王、教會、貴族領主之間的多元博弈,共同促成了中世紀早期歐洲碎片化的政治景觀。這就是公元1000年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基本背景。宗教上一統、地理上集中,體制上又很相似,各國就是從這種共同的起點成長起來的。

    羅馬帝國的皇帝都需要教皇來認定,並主持加冕。國王、貴族領主和領主的附庸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領主和附庸之間簽訂封建契約,領主是大哥,附庸是小弟,契約的內容就是誰欺負了小弟,大哥就帶一幫人替他出頭。對等地,大哥要是招呼小弟一起去揍誰,小弟得派兵派馬。在軍事這個底層之上,再加上領主和附庸之間的司法上訴關係,經濟上的地主-小地主關係,封建制才得以建立。

    中世紀歐洲曾經流行這樣一句話:“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意思是,歐洲的每個領主只能掌管自己的附庸,無權管理自己附庸的附庸。

    這個以土地分封為基礎的封建貴族等級系列,組成了一個封建政治金字塔結構:首先是國王處於塔尖,他在名義上是全國土地最高所有者,是全國貴族的宗主。其次是國王的直接附庸,包括公爵、侯爵、伯爵和教會的主教、修道院院長等大封建主。再次是子爵和男爵等。最下層是人數眾多的小封建主騎士、單甲騎士,他們沒有屬於統治階級的附庸。整個階梯可以達到10級或20級。

    在這樣的封建等級制度下,國家雖然在名義上由領主與附庸的關係聯絡為一個整體,但實際上,由於領主與附庸之間屬於私人性質的關係,附庸的離心力很強,缺乏穩固性。而且層層分權的制度將國家政府的權力分散到各級封臣手中,造成了王權式微、封建割據的局面,所以國家內部是極度分裂的,阻礙了民族統一的實現和政治穩定。

    這樣的政治維持久了,就會產生兩個嚴重的後果:

    其一,歐洲歷史上所有的強權企圖統一歐洲的程序,幾乎都會被定位成無恥的侵略。既然是野蠻侵略,那麼唇亡齒寒的道理誰都懂得,所以,只要遇到妄想統一歐洲的強權,其他歐洲國家勢必火速結成聯盟與之對抗。在這樣一種文化背景下,羅馬帝國解體之後的歐洲,幾乎一直在打仗,就沒有完全和平的時候。各諸侯國之間的摩擦和戰爭從來沒有停止過。其二,在歐洲的中心,很難建立起一套自上而下的強權統治。這也不難理解,歐洲的封建貴族們,平時都在各自的封地上自由閒散慣了,突然來了一個對他吆三喝四的強權國王,他們肯定受不了。強權政治一時可以憑藉武力優勢讓他們臣服,但是,一旦帝國實力減弱,封建貴族們就會出來進行反抗。所以,歐洲封建國王們的權力非常有限,一旦他們濫用權力,甚至會被貴族們圍攻(比如,英國的約翰王)。《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對歐洲政治格局的深遠影響

    1517年,馬丁·路德發起了宗教改革運動。宗教改革是一次自下而上的改革,把原來天主教對神權的解釋重新闡述了一遍,並形成了一個新的教派,就是現在我們熟知的新教。

    這個宗教改革持續了一百多年,對於神聖羅馬帝國那些不滿帝國統治的諸侯國來說,可謂是雪中送炭。幾乎是立刻宣佈信奉新教,果斷乾脆地拋棄了天主教皇和帝國皇室。

    但是,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者來說,這能忍嗎?當然不能忍,所以他們馬上聯合國內的天主教諸侯國勢力進行武力鎮壓。

    公元1618年,法國、瑞典、西班牙、荷蘭、丹麥,甚至羅馬教皇國紛紛入場。歐洲歷史上第一次全面戰爭,就這樣開始了。這場戰爭雖然並沒有稱為世界大戰,但是從它造成的破壞力和影響力來看,跟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差不太多。他們打了整整30年,德意志各邦國的人口被消滅了60%,幾乎相當於亡國滅種了。

    從這場戰爭就可以看出,中世紀的歐洲政治是多麼混亂無序。各個諸侯國之間因為地盤、權力、甚至話語權等等各種原因,隨時隨地都會爆發戰爭,沒有秩序,沒有準則,只有弱肉強食。

    這場戰爭把中世紀歐洲的混亂和無序推向了頂點。但是黑暗中也往往孕育著黎明,在混亂無序中,一樣孕育著和平和秩序。這場戰爭打到第30年的時候,參戰各方終於冷靜下來,開始和談。這次和談的結果,奠定了整個世界以後500年的基本秩序和外交基礎,是現代國際法和外交原則的真正發源點。

    這次和談的地點也比較有趣,在威斯特伐利亞,幾乎就在雙方交戰的前線,和談雙方也沒有住在同一個地方,而是住在各自所屬的一邊,然後約定在中間的一個小鎮碰頭談判。由此可見雙方的互不信任到了什麼程度。歷史和政治就是這麼有趣,誰也不知道哪件小事就會改變世界。

    這次奠定了500年世界秩序的和談,雙方甚至沒有一個大人物,跟以後的維也納四巨頭、雅爾塔三巨頭來說簡直寒酸得不能相提並論。但是就是這些小人物,卻用超人的大智慧達成影響世界的外交原則。

    這些外交原則,最開始提出的時候僅僅只是為了解決歐洲各個諸侯國之間的關係,但是在之後經過幾百年演變,國際上逐漸發展確立了幾條精髓原則(你幾條原則你肯定聽過,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源頭居然在這裡):

    第一個主要原則:各個主權國家都是平等的。這個原則的意思是,天主教和新教體系內的各個國家都是平等的,擱置宗教分歧,在政治體系內解決問題;第二個主要原則:不得干涉其他主權國家內政。這個原則比較容易理解,歐洲人吸取了神聖羅馬帝國各個諸侯國尋找外援作戰的教訓,規定主權國家內政不容干涉;第三個主要原則:主權國家互相派駐常駐大使機構。這個原則主要是為了加強溝通,要知道當時的世界可沒有電話網路,信使快馬加鞭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傳遞訊息,為了消除誤會,加強溝通,所以設定了這個原則。

    是不是都很熟悉?確實是這樣,在現在看來,這些國際關係的原則,幾乎都是不可辯駁的常識,但是在1648年的時候,這是混亂的歐洲中世紀首次建立秩序的黎明。《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對世界秩序的影響不言而喻。在往後的500年時間裡,這是解決世界各國爭端的首要方案,世界各國幾乎都受惠於這個和約。

    那麼,既然簽訂了和約,接下來的世界是不是就順理成章的走向和平守序了呢?不一定,因為我們知道,在之後的時間裡,歐洲接連挑起了兩次世界大戰。這就是接下來我們要講的另一個重要問題:世界秩序的建立和發展。《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建立以後的100多年裡,歐洲利用這個成果,行之有效的解決了很多問題。30年戰爭那樣的混亂血戰也再未出現,歐洲國家之間的外交也建立了初步的國際秩序。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雖然功績卓著,但是有一個巨大的缺陷。這個缺陷,讓無數歐洲人對和約內容心情複雜,不知道該感激還是該痛恨。這個缺陷就是,它堵死了歐洲再次統一的所有可能性。在《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確定以後,所有的歐洲國家在歐洲內部的開疆拓土,都變成了侵略,這是寫在法律約定上的。

    再此之後,雖然有拿破崙這樣的野心家撕毀《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一時統治了歐洲。但是,但是,不要忘了,在此之前的兩百年裡,歐洲的政治傳統是威斯特伐利亞體系,主權國家不容侵犯的概念早已是歐洲各個國家統治者的共識。

    在這樣的背景下,拿破崙征服歐洲的行為,理所當然就被當成了對《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悍然挑釁。沒有國家願意為了歐洲統一大業犧牲自己,所以反法同盟的建立也就水到渠成地成立了。

    結語

    可以說,歐洲在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是集合了地理、文化、政治等不同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更是歷史的偶然性的產物。

    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如果羅馬帝國能夠再持續更長時間對歐洲進行統治,統一各地的語言、文化,那麼歐洲的歷史或許將走向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宋高宗名將如雲,為什麼偏偏殺岳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