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傲世五五

    在九子奪嫡的時候,八阿哥已經在康熙心裡大打折扣,在康熙考慮多方因素的前提下心裡已經中意四阿哥胤禛,只有老皇帝認定的繼位人,才是鐵定的新君,因為老皇帝拉住了關鍵人物隆科多,他掌握了京城九門近3萬多人馬。其次四阿哥胤禛兼任領侍衛內大臣,直接控制紫禁城近千名侍衛。最後四爺黨鐵桿支持者十三阿哥戎馬半生與軍隊中許多在職武官關係匪淺,關鍵時刻一呼百應順利接管京郊豐臺大營,進宮勤王護駕。歸根結底一句話,槍桿子裡出政權!

  • 2 # 一葉小舟168521774

    古代帝王和太子的關係一相很複雜,糾纏不清的,一方面在世的皇帝,希望自己親手所選的接班人,是有能力的人,另一方面子希望自己在世時,不能大權旁落.康熙就是這樣一位皇帝.在二阿哥第一被廢時,八阿哥的表現太多多逼人.讓康熙感到皇權受到了威脅.另一方面,八阿哥過於注重自己的人脈關係,鋒芒太露了.過早暴露了自己的所謂實力.而這恰恰是宮庭鬥爭的大忌.因而.也就被雄才大略的康熙帝清除出局了.

  • 3 # 二哥的負債人生

    為君之道在於平衡。平衡那就意味著多方勢力的角逐,八爺自成一黨,水潑不進針插不進,初期看優勢巨大,但當君臨天下時,八爺一黨如何廣納天下賢才,且不說。下邊人實力一旦膨脹到取而代之的程度,君王如何自處。康熙會看不到這一步?

    敗就敗在,格局太小!!!

  • 4 # 史書上冬眠的蛇

    你好!由冬眠蛇來回答此問題。

    就電視劇本身來說,八阿哥胤禩在阿哥們當中出類拔萃,是老九,老十和老十四的頭領,雍正奪嫡道路上強勁的對手,可最終為何成了輸家,身敗名裂了呢?我覺得以下幾點早就了他的悲劇。

    一、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到什麼時候都不會過時。胤禩這個人的性格是個矛盾體,表面上,他雖然出身並不高貴(母親地位不高),但做人溫文爾雅,處事練達,不僅眾多朝臣,就算他的兄弟也圍下了不少人,這是他的一大優勢,也是他極其看中,極力維護的一項能力,就是賢名。而好的名聲卻是雙刃劍,給他帶來利益的同時,也勾起了他無盡的野心和慾望,而這種野心和慾望又逼著他去做了很多和他賢名不相符的事情,他又不願意破壞表面的賢名,所以造成他變成了一個表裡不一的人,為他一生的悲劇埋下了伏筆。他最後被抄家,自己從衣服上撕下的那一千萬兩銀票便可窺見他一生的真實寫照,作為一個賢名的親王,那一千萬兩又是怎麼來的呢?這是他內心矛盾最後的表現,就如同他自己對家人說的:我怎麼就沒想著給你們置下一份家業,我太愛護自己的名節了!

    二、膨脹的野心和對巨大利益的追求讓他未能讀懂康熙的帝王心術,從而過早的讓自己處於不利位置,而一發不可收拾。對於康熙的兒子來說,沒有什麼比金鑾殿上那個位置更能吸引人的了,作為一個有賢名的王爺,胤禩自然是有想法的。他感念老天給予他的一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太子胤礽的愚蠢和無能。他太想扳倒太子取而代之了,但是他忽略了康熙對儲君這件事的最深切的態度,以為只要讓康熙對太子失望,廢除太子,那麼自己成為太子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然而事情卻並不是他想的這麼簡單!康熙是個大有為之君,也是個完美主義者,他對太子或許有很多不滿,但是在儲君問題上,並不是換一個兒子那麼簡單,康熙心裡最希望的是兒子們能夠以國家為重,立儲的一切出發點都得以朝局穩定為宜,然而可惜的是,胤禩未能參透這一層,他與康熙就越來越遠了。

    三、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太過心急,使他耗盡精力經營的賢名毀於一旦。在電視中,我們總感覺雍正是個火急火燎的人,做什麼事都希望快,連老康熙都勸他戒急用忍,實際上,胤禩心中更急,尤其是在儲位面前,簡直就是失去理性。刑部張五哥案,他誘使肖國興告發太子,這一招雖然很陰損,但是錯誤出在太子身上,真的怪不得胤禩,然而那份告發太子的口供,他應該要沉下心來,握在手中,絕不能讓康熙知道,即便要讓他知道,也不能從自己這裡獲取!因為此事不僅暴露他的野心,也讓眾王奪嫡的事實徹底攤在老康熙面前,最終使得朝局不可收拾。康熙在避暑山莊聽到圖裡琛的報告時連說了兩個其心可誅,他指責的當然是胤禩,但是他卻不是說胤禩辦這事有多麼名不副實,多麼陰損,而是胤禩那顆奪嫡之心的寒意讓康熙感到害怕,這讓老皇帝聯想到其他那些皇子,他們其實和胤禩一樣,為了奪嫡,什麼事都乾的出來,這份深意徹底觸怒了康熙,也讓胤禩失去了聖心。

    綜上,就是胤禩深背其賢名卻最終不能成事的內在原因所在,能力也是一把雙刃劍,它在成全你的同時也在害著你,只是有幾個人能在利用自己能力大口朵頤利益的時刻靜下心想一想有什麼疏忽呢?

  • 5 # 實夢閣

    就是能力太強了,所以引起康熙的不滿。

    皇帝的身份第一是皇帝,第二才是父子。

    所以有“天家無父子”的說法。

    大臣們都聚在老八的身旁,聽老八的話,讓康熙感覺到皇權旁落所以擔心。

    他故意說老八的生母良妃出生卑賤來打壓老八。哪裡有一個父親會這麼對兒子的。

    而老四特別聰明,顯得忠厚老實實在沒有二心,最終得了康熙的心。

    所以說聰明人要知道在上面時候藏拙。

    老八失敗在於聰明太過外露了。

  • 6 # 馮國強字非墨

    打架不一定弱的輸,

    賽跑時未必快的贏。

    看看龜兔賽跑就該懂噠!

    如果理解著還是費翔的弟弟費勁、吳法憲的妹妹無法䘅,就再看看大宋宰相呂蒙正的《寒窯賦》:成功不是單憑能力強就可以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運濟。差一樣東西也湊不出成功。

    年輕人透過努力,能力長進了,就算沒白瞎你這人兒。成功,可以追求,不太可以指望。另外,別忘了看這一路走來沿途的風景,這才是一生中最有意思的事情。

  • 7 # 峰子奇觀

    這道問題的答案,其實是貫穿《雍正王朝》整個一部歷史劇的一個事:九子奪嫡。

    主要是八爺黨,太子黨,四爺黨(暗黨)等康熙帝的九個皇子之間,爾虞我詐,殺機四伏,爭奪帝位的一場殊死較量!

    △太子胤礽、四阿哥胤禛(《雍正王朝》劇照)

    康熙帝24個兒子,其中有9個參與了皇位的爭奪。 在這場“九子奪嫡”中的九個兒子分別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太子)、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後來的雍正帝)、八阿哥胤禩(八爺黨首領)、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大將軍王)。

    九子奪嫡:太子、大阿哥出局!

    晚年的康熙帝,兩度廢黜太子,一開始佔據優勢的太子黨,根基也逐漸發生動搖。最終以太子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被廢黜,而太子黨徹底倒臺。太子被康熙帝囚禁,從此這一方勢力,退出了“九子奪嫡”的舞臺。

    太子(二阿哥胤礽)被廢之後,大阿哥胤禔作為康熙帝的長子,看到了希望,躍躍欲試,玩命表現,卻昏招百出。他竟然建議康熙帝殺掉廢太子,康熙帝一怒之下,大罵大阿哥用心險惡、毫無手足之情,也將大阿哥囚禁。

    大阿哥,太子黨,雙雙出局。

    那麼問題來了,太子之位空懸,該立誰?康熙帝的其他皇子們,一個個使出渾身解數,紛紛爭奪太子之位。明爭暗鬥,拉攏朝臣,愈演愈烈!

    九子奪嫡:爭鬥升級!

    最有實力爭奪皇位的,這個局中就只剩下三個人:八爺,四爺,十四阿哥。

    △八爺黨:八阿哥(中)(《雍正王朝》劇照)

    以八爺、九爺、十爺等人結成的八爺黨(當然,也包括遊離的十四爺),是實力最強大的一股勢力,而八爺胤禩,就是這個集團的首領人物。

    以四爺、十三爺等結成的四爺黨(暗黨),是與八爺黨爭奪皇位最強勁的對手。

    八爺胤禩是個很有能力和手段的皇子,當時很多朝臣擁護八爺,人稱“八賢王”。康熙帝廢太子後,讓大臣們上摺子推舉新太子人選,居然那麼多人支援八爺。可見,八爺黨當時在朝中的勢力有多麼龐大。

    九子奪嫡:八爺夢碎!

    晚年的康熙帝,性格多疑,最不忌諱有人“結黨”,更厭惡皇子與大臣勾結,到處煽風點火。康熙帝吸取明朝亡於黨爭的教訓,認為“黨爭”將禍亂江山。

    △四爺胤禛、十三爺胤祥(《雍正王朝》劇照)

    透過這一次推薦新太子人選的試探,康熙帝看出了八爺結黨之甚,還說八阿哥外表懷柔而內藏奸詐,他若當了皇帝,必然偏私已黨,這樣的人怎能託付祖宗江山?康熙帝認為,皇帝無黨,則人人皆是皇帝之黨;皇帝不偏私,則各方皆為皇帝所用。所以,他希望四爺做一個“孤臣”,用意就在這裡。

    於是,否了大臣們的摺子,並痛斥八阿哥。雖然當時康熙帝沒有明說,但八爺自己也感覺自己沒戲了。八爺的皇帝夢,破碎了。

    九子奪嫡:八爺不甘,二雄爭位!

    隨後,八爺黨不甘失敗,轉而支援十四爺,最後局中就只剩下:四爺和十四爺。

    四爺和十四爺是同母親兄弟,雖是親兄弟,但交情卻不怎麼樣,十四爺從小到大,反而跟八爺及八爺黨關係更親近。

    △十四爺胤禵 大將軍王(《雍正王朝》劇照)

    十四爺被康熙帝派往西北帶兵,是諸皇子中唯一位被封“大將軍王”一個,也是軍事能力出色的一個。這個十四兒子,深受康熙帝寵愛。

    手提重兵在外的十四爺胤禵,與四爺胤禛,最終奪位之爭的結果是:康熙帝駕崩,不顯山不漏水的四阿哥胤禛勝出,十四阿哥敗局。

    九子奪嫡:八爺黨的失敗原因

    在這場觸目驚心的“九子奪嫡”中,八阿哥可謂能力很強,精心佈局,屢屢將太子、四爺等勢力,打得見招拆招,命懸一線。但為什麼敗了呢?

    八爺之敗,主要敗在三個關鍵點上。

    △雍正帝(四爺胤禛)(《雍正王朝》劇照)

    1、九門提督,控制京城。四爺胤禛與九門提督隆科多結為死黨,九門提督是關鍵性人物,掌握著全皇城九門的兵權,等於整個北京城都在四爺手上。康熙帝駕崩後,隆科多封鎖九門,八爺黨等人,根本無法出城搬救兵。

    2、豐臺大營,十三奪帥。八爺黨寄予厚望的外援軍事力量豐臺大營(主帥為八爺心腹),不料被四爺從牢裡救出的十三爺一舉奪權,於是豐臺大營兵力,也控制在了四爺手裡。

    3、用年羹堯,制衡十四。十四阿哥在西北手握重兵,若提兵奪位,則四爺皇位不保。四爺用在西北掌兵的年羹堯(四爺親信)監視十四爺,並對其形成制衡局面。這是四爺很早就下好了的一步暗棋。

    八爺黨敗在三個關鍵人物身上:沒有爭取到九門提督隆科多這個“門神”,忽略了被圈禁的十三爺這頭“猛虎”,還有暗棋年羹堯這個“西北狼”。

    最終,八爺黨困於皇城,外援盡失,在內外皆失利的情況下,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隆科多宣讀遺旨,四爺胤禛 坐上了皇位。

  • 8 # 宋安之

    康熙帝要的是孤臣要的是不結黨營私為國為民的繼承人,不是像太子那般以國家利益拉攏大臣,更不是像八阿哥那般以國家利益拉攏人心就算了,還要結黨營私隱然架空他威脅皇權的繼承人。

    自古最是無情帝王家,雖然在雍正王朝的世界裡,康熙帝對於親情還是很看重的,但是深諳帝王之道的康熙對於皇權穩固更是看重,他也害怕晚年被兒子逼宮淒涼落幕。

    八阿哥最大的失敗在於聰明反被聰明誤。他以國家利益拉攏群臣,又在廢太子時審肖國興時欺上瞞下,還結黨營私讓朝野上下都支援他,看似很成功,其實每一步都踩到康熙帝逆鱗之上,最後那麼多大臣擁護他成為新太子時更是威脅到康熙帝的皇權,算是徹底在奪嫡之戰中失敗了。

    老八走的是收買官心的路線,所以獲得了很多人支援,但沒有讀懂父親康熙帝,功敗垂成。老四更勝一籌,他揣摩出來父親康熙帝需要的是為國為民不惜得罪人的孤臣,所以他的所作所為都是朝康熙帝喜歡的方向走著,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到了雍正帝時期,八阿哥的八王議政是最後的反擊,本身八爺黨就勢力龐大,他又拉攏了眾多反對新政的大臣,還有關外八旗王爺、負責守衛京城的隆科多、皇三子弘時。又在弘時的幫助下取得了京城外兩營的控制權,可以說是很完美,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被老十三力挽狂瀾一個人翻盤了,最後失敗,但是八阿哥輸的也不冤枉,正如他最後所說的老四胤禛如果不是在皇帝位子上早就輸了。

    八阿哥即使輸了也對弘時挑撥離間,最後使弘時被雍正帝賜死,可謂是厲害至極,只可惜他生不逢時或者說他不懂帝王之道,只能一輸再輸。

    八阿哥在康熙帝時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揣摩不透康熙帝所想,只能出局。在雍正帝時期以劣勢而發動八王議政政變,可以說是算無遺策,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最終被老十三翻盤,運氣不好而且不懂帝王之道,跳不出八爺黨的圈子,沉浸於自己的世界,所以哪怕聰明絕頂,也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 9 # 史海爛柯人

    能力不差的也不止老八,能參與皇位之爭的,又怎麼會都是等閒之輩呢?然而,皇位也不僅僅就是憑本事就能獲得的。

    話說《雍正王朝》裡的老八,年紀輕輕的就有了“賢王”之稱。仔細想想,古往今來,也只有皇帝昏庸無能之際,才會凸顯出臣子之“賢”。想通了這一點,就會明白,其實皇八子胤禩給自己的角色定位早就註定了其失敗的結局。

    就《雍正王朝》的劇情來看,老八除了整天極力塑造自己謙和仁義的外表,還做過什麼呢?幾乎沒什麼可以亮點。其實,整部劇中老八表面上都是在假仁假義,而在暗地裡給自己的兄弟們使絆子。

    再反觀獲勝的皇四子胤禛。這小子憨厚朴實,在能力上不輸給任何一個皇子,但又具有其他人沒有的優點:無論做什麼,功勞都是自己老子的,責任都是自己造成的。這說明了什麼?這反映出胤禛更聰明,他懂得怎麼討老爺子開心。

    康熙這樣的千古一帝,能意識不到自己晚年的處境麼?國庫空虛了,官場腐敗了,兒子們也成了相互撕咬的野獸。可是,他不能承認這些,因為一旦承認就意味著自己的聖明毀於一旦。

    在這樣的情況下,胤禛一直在任勞任怨地做事,甚至可以說是用賣命來形容。在整部劇中,胤禛並不是每件事都做得很出色,也曾出現過錯誤。但是,康熙需要的不是一個完美的兒子,而是一個能為他分憂解難的兒子。這一點,胤禛做到了。

    可是八賢王卻不一樣,他不僅不完美,反而在努力表現地很完美。非但如此,皇八子胤禩過早地暴露了自己的野心,拉攏著老九、老十和一班大臣極力推薦自己,這不是公然的結黨營私麼?

    所以,老八是一個遭康熙厭煩的角色,而老四卻是個康熙離不開的兒子。康熙是皇帝,但也是父親,對兒子的感情有了親疏遠近,將來皇位落到誰的頭上,豈不是顯而易見的事麼?

  • 10 # 夢露居士

    《雍正王朝》從頭至尾是有一條主線的,只要抓住了這個主線,你就能解釋所有情節了,同樣能理解為什麼胤禩會失敗。這條主線是什麼呢?就是皇帝與官僚們的鬥爭。

    在封建社會,皇帝與官僚雖然都是統治階層,但是他們的利益並不總是一致的。因為名義上整個國家是皇帝一個人的,官僚們都只是打工仔。

    假如國家治理得好,國力強盛,皇帝當然很爽,但官僚們不一定得利,因為有可能被貶謫、抄家甚至砍頭;如果國家衰敗,甚至滅亡,皇帝會倒黴,但官僚們不一定倒黴,因為他們只有守住自己的財產,就可以做個富翁。

    所以,對於官僚們來說,幹得再好都是皇帝的,自己撈到手的才是自己的。

    康熙到乾隆這一百多年間,被稱為康乾盛世。但是康熙晚期吏治腐敗,國庫空虛,再這麼下去,大清國就危險了。

    康熙清楚地看到了這一點,他知道吏治腐敗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的寬仁,所以縱容了很多官員胡作非為。因此他希望自己的繼任者能夠向官僚階層開戰。

    雍正冷面冷心,正是他心中的合適人選。所以康熙臨終時說,我為你們選了一位堅鋼不可奪其志的主子。

    而八阿哥胤禩,雖然很能幹,但是他處處學康熙的寬仁,收買人心。康熙知道,如果選他做繼承人,國事將繼續糜爛。

    這是八阿哥失敗的根本原因。而導致胤禩失寵的直接原因是兩件事。

    第一,八阿哥審刑部冤獄案,對肖國興說,只要把太子供出來,你就沒事了。

    本來,八阿哥打的如意算盤是,他把太子的罪證呈給康熙後,康熙一怒廢了太子,八阿哥誘供的事誰也不知道,皆大歡喜。

    不料張廷玉讓康熙改了主意,決定先保一保太子,把肖國興發配到關外去了。

    肖國興當然很生氣,感覺自己被賣了,就向押送他的圖裡琛喊冤。八阿哥誘供的事就讓康熙知道了。

    康熙本來還挺高興,讓胤禩代替自己會見蒙古王公大臣。知道此事後,康熙大怒,因為說明八阿哥在揹著自己搞陰謀詭計,要把太子拉下馬。

    第二,推舉新太子時,很多官員聯名推舉八阿哥。

    推舉新太子讓康熙看到了胤禩的力量,原來他如此得人心。康熙不得不想想,如果他當了太子,會不會更得人望,會不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

    歷史上太子發動政變上位的例子可不少,比如李世民、李亨等等。

    這兩件事結合在一起,胤禩在康熙心中的形象就徹底完蛋了,成了一個結黨營私陰謀家。

    所以他最終失敗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科比、詹姆斯和杜蘭特在進攻端誰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