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角大將軍
-
2 # 明空奕奕
泰國軍方應該是全世界最具實力能夠影響到本國政治走向的軍事武裝,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屢屢發動政變,實現政權更迭。據統計在近80年內,泰國軍方發動了18次政變和未遂政變。更重要的是,直到現在泰國軍方依舊是權傾朝野,獨掌國家大權。
泰國軍方全稱泰國皇家軍隊,隸屬於泰國王室。雖然泰國軍方效忠與泰國王室和泰華人民,但是泰國特殊的政治體制給了泰國軍方無休止坐大,對其約束有限的政治條件。民選政府根本談不上所謂的限制軍方勢力,畢竟泰國軍方是隸屬於泰國王室的;泰國王室和軍方的關係卻也很微妙,表面上是上下級,其實更像是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
這種得天獨厚的政治條件,給了泰國軍方飛揚跋扈,干涉國家內政的資本和實力。泰國是周邊地區唯一一個部署航母的國家,軍事實力不容小覷。泰國民選政府對泰國軍方也只有名義上的領導權,民選政府在國內的施政方針,不可避免的會影響到軍方的利益。這是泰國軍方發起政變的主要原因。
直到現在,泰國軍方已經越來越越兇相畢露,直至推翻民選政府以後,不僅限制選舉而且還透過一連串的政治運作和特意安排,實現軍方直接掌控國家政權。泰國軍方如今已經沒有耐心再讓民選政府執掌泰國政權。這種結果難道就是軍方干政,實施政變的終點?大家怎麼看?
-
3 # 毛開雲
泰國前總理他信、英拉,都是被泰國軍方發動政變趕下臺的。嚴格說來,他信、英拉尤其是英拉,都是泰國民眾喜歡的總理,他們代表的是底層民眾利益,而泰國軍方、泰國國王代表的是泰國精英層利益。泰國底層民眾與泰國精英層的利益肯定有衝突,但他信和英拉站在了底層民眾一邊,因此與泰國精英層格格不入,泰國精英層肯定想把他信、英拉拿下臺。
泰國體制很特殊,屬於君主立憲制國家,泰國國王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有道是,槍桿子裡出政權,泰國軍方掌握著槍桿子,當然掌握主動權。而他信、英拉等代表底層民眾利益的泰國總理,徒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滿清熱忱,但最終也會被在泰國國王支援下的泰國軍方發動政變而趕下臺。
在泰國,精英層和底層民眾的利益是根本衝突的,雙方的觀點是很難統一的。所以,代表精英的一方與代表底層民眾利益的一方,經常都會進行政治鬥爭。而泰國國王的影響力,決定最終的政治鬥爭的結果——泰國國王支援誰,誰就能取得勝利;泰國國王支援泰國軍方,當然泰國軍方發動政變都能成功。據媒體報道,從上世紀二十年代以來,泰國發生過20多次政變,所以,泰國軍方對發動政變讓執政者下臺的流程爛熟於
作為泰國國王,雖然威望最高、權力最大,但很多時候也擔心泰國軍方倒戈——將槍口對準自己。所以,泰國曆屆國王,一方面會全力支援泰國軍方處理內外事務,一方面也擔心泰國軍方叛變。只要泰國國王堅定站在泰國軍方一邊,泰國國王可以高忱無憂,泰國軍方想辦的事情也能成功——誰都知道槍桿子的厲害!
真正說來,一個國家的最高領導者、政府、軍方、民眾的利益是一致的,但在泰國,精英層與底層民眾的利益很難一致,泰國精英層不知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可以說,這種體制存在問題。泰國國王和泰國軍方可以維護一段時間精英層的利益,但不可能長期維護少數精英層的利益;必須為廣大泰國底層民眾謀利益,泰國政權才能長治久安,泰國民眾才能安居樂業,泰國社會才能更加和諧。這一天的到來,將是他信、英拉的好訊息,更是泰國民眾的福音。
-
4 # 幸福地帶2
泰國軍方經常發動政變,是因為軍方在泰國國會中擁有著特殊的權利,掌握著泰國的絕對政治主動權,還控制著泰國的議會。而且,還會得到王室的默許。所以,一旦軍方發動政變,只需要控制總理就行了,其他的的都是在軍方的掌握中。
泰國王室對於軍方的政變行為,從來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軍方尊重王室的最高地位,不影響王室的崇高威望,不對王室構成任何的影響,讓至高無上的王權永遠的榮耀。那麼,王室是不去管是誰執政的。因為,不管是誰執政,都是自己的臣子,都不會危脅到王室的利益。
而軍方以自己在國家中的絕對性優勢,發動政變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而且,還會得到王室的默許。而泰國的民眾對於軍方的政變,也只能是無可奈何。即使是敢怒敢言,也是無力迴天的。軍方通常都會尋找一個冠冕堂皇的忌口,然後對主要地方實行宵禁,以阻止人民上街示威遊行,反對軍方的事,軍事政變時間長了,反對軍方軍事層面的怒火就息滅了,軍方也就成功的主權了。
而且,在泰國眾多的軍事政變中,每一次都能夠成功,這也充分的表明了,泰國軍隊的權利是絕對佔有絕對優勢的,是能夠對泰國的政治構成絕對影響力。而且,他們又控制著整個國家的軍事防禦等等命脈。所以,泰國的軍事政變,已經成為軍方干預泰國政治,甚至是主持政治的常態。所謂的民主,是在泰國特殊的環境下,並在軍方控制下的民主,而實際上是軍政權似的民主。
-
5 # 李姓先生
因為泰國除了政府和軍方之外還有一個國王,國王的特殊角色決定了泰國會經常發生軍事政變,不過國王也有另外一個作用,那就是他在大多數時候都能夠防止本國的軍事政變變成嚴重的流血衝突,一般在國王的協調之下泰國的軍事政變最終都能夠和平收場。(泰國王室)
泰國的政治體制在全球範圍內算是比較特殊的,它雖然名義上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但是泰國跟日本以及英國這樣的真正意義上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又存在很大的區別,英國國王和日本天皇都是沒有任何實際權力的國家象徵,但是泰國國王卻擁有很大的實權。泰國政體跟英國以及日本政體之所以會存在很大的區別,這跟泰國民眾的思想存在很大的關係,泰國民眾內心始終還是有很強烈的忠於國王的思想,其帶來的一個結果是泰國軍隊雖然受內閣的領導,但是泰國軍隊卻是忠於泰國國王。(透過軍事政變上臺的泰國總理巴育)
除了軍隊忠於國王這個因素之外,國王本身代表的不僅僅只是他個人,因為國王在泰國國內擁有很大影響力,所以他所代表的是一個很大的群體,某種程度上國王就是一個隱性的黨派。在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因為君主只是一個國家的象徵,而首相(內閣總理)才是國家的實際領導者,軍隊必須與國家的領導者統一,如此這個國家的政局才能夠穩定。當軍隊一邊是受首相領導,但另一邊它卻是忠於國王的時候,這個國家本身就存在政變的隱患,在必要的時候政變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泰國總理是透過民眾選舉產生的,總理或許能夠代表民眾的利益,但有時候為普通民眾服務的總理也可能會引起國王的不滿,比如泰國前總理他信,他是泰國首位透過選舉成功連任的總理,他信在泰國國內也擁有很高的人氣,但是他信的高人氣讓當時的泰國國王普密蓬心有顧慮,所以他最終授意軍隊透過軍事政變將他信給趕下了臺,後來他信的妹妹英拉遭遇的情況基本也是類似。(英拉和他信)
在大多數時候,泰國軍方都是在國王的授意之下才會發動軍事政變,只是有些將領發動軍事政變是為了讓自己上臺,有些則是為了給國王“解憂”。比如泰國的現任總理巴育就是透過軍事政變把英拉給趕走,然後他自己當上了泰國總理,而發動軍事政變把他信給趕下臺的頌提對於政治就沒有什麼興趣,他幫國王“解憂”之後很快就離開了泰國政壇。一般而言,泰國總理面對有國王授意的軍隊基本是沒有什麼辦法的,泰國總理本身也是有忠於國王的傳統,所以即便明知是國王把自己趕下的臺,他們一般也不會把這事兒給挑明。總之泰國會不會發生軍事政變,以及軍事政變能不能獲得成功,國王是最重要的因素,國王的態度對於泰國政局的走向具有很大的影響。由此看來,未來泰國還有可能再次發生軍事政變,不過需要強調的一點是現任泰國國王哇集拉隆功在泰國國內的威望遠遠比不得他的父親普密蓬。
-
6 # 小柳聊聊兵
個人認為,泰國軍方之所以會經常發動政變還都成功了,其主要原因是,泰國軍隊一直有泰國國王直接指揮領導有關,這也使得泰國軍隊,成為全球範圍內 對本國政治走向,影響力最大的一支軍隊,從泰國走向君主立憲制之後,截止目前,泰國軍方已經發動了18次軍事政變,就連如今的巴育政府,也是透過政變上臺;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泰國皇家軍隊屬於泰國國王領導,他們只效忠於泰國王室和泰華人民,但實質上,主要還是服務於泰國王室,正是由於泰國的君主立憲制,進行的不徹底,使得王室權力過大,而泰國軍方又是泰國王室控制國家的最好手段,這就使得泰國軍方的地位非常高,而泰國的民選政府,根本無法控制泰國軍方,只要民選政府觸犯了高層的利益,泰國軍方就會出面推翻民選政府;
此前的英拉政府,就是因為走的是親民的底層路線,為了能讓底層的普通民眾,過上更好的生活,得罪了泰國的上層社會,於是,泰國軍方受老國王指使,直接推翻了英拉政府,使其被迫下臺,一直流亡海外至今,由此可見,泰國軍方的實力確實不容小覷;
自從泰國軍方將英拉政府推翻之後,至今一直掌控著泰國政府內閣,他們不僅限制民選,還透過一系列的政治運作,實現軍方直接掌控國家政府內閣,為了使泰國民眾可以理解 和支援軍隊,泰國軍方在政變成功後,會透過恩惠民中的辦法,取得民眾的好感,讓普通民眾支援理解軍隊政變的意義是什麼,所以泰國的軍隊才可以直接掌控政府內閣 。
-
7 # 薩沙
月初去泰國,同當地美女聊天,談及泰國軍方的事情。
其實,現在泰華人都知道,國家但就是軍方在控制,所謂民主制度只是在軍方控制下的。
而軍方背後則是泰國國王,軍方只是他的工具。
泰國近代歷史上,一度建立軍政府控制國家。然而,二戰失敗以後,鑾披汶·頌堪的軍政府受到很大打擊,失去民眾信任。
軍方無奈之下,只能同威望極高的國王、貴族結盟。
然而,此時的拉瑪九世國王不過是鑾披汶·頌堪的工具。然而,拉瑪九世的能力很強,很快籠絡了所有鑾披汶·頌堪的反對派。
1957年,在拉瑪九世的暗中部署下,軍方發動政變,推翻了鑾披汶·頌堪。
沙立將軍上臺以後,雖還是軍人獨裁,但權力已經開始被拉瑪九世掌握。
到了1963年,沙立去世後,拉瑪九世已經大體可以控制國家的大局。
因為當時越南戰爭爆發,美國兵開始大量進入泰國基地。
由此,泰國開始和美國走得很近,尤其民間更是接近。很多泰華人開始接受美國教育,接受了美國的民主思想,要求國家改革,廢除君主制和軍政府獨裁。
這種情況下,拉瑪九世再次和軍人結盟,一起鎮壓民主派,因為這是他們共同的敵人。
1973年開始,泰國逐步民主化,期間泰國軍方多次鎮壓,很多人被殺。
然而,最終民選政府還是在人民支援下建立起來。
其實,所謂的民選政府基本都是同國王、軍方為敵的。
這些民選政府主要維護國家中產階級和底層民眾的利益,不然就無法當選。他們就同國王和軍方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
因為國王和軍方掌握泰國權力的目的,還是為了利益。泰國軍方的將軍們基本都是大富豪,國王更是擁有無數土地。
所以,無論是他信政府,還是英拉政府,只要跨越了軍方和政府劃的紅線,都會被毫不留情的推翻。
為什麼?
因為泰國其實還是軍政府在控制大全,只是換了一種形式而已。
由於泰國沒有實現軍隊國家化,所以民主制度是建立在沙灘之上,一個浪打過來就會土崩瓦解。
所以,軍方不存在發動政變一說,泰國的大權本來就是他們控制的。
現在就更好了,連泰國總理都是軍方的人。
-
8 # 老鱷魚觀天下
泰國軍方發動政變都能成功?確實是這樣,泰國軍方每次發動軍事政變,最後都會把民選的總理趕下臺,他信是這樣,英拉也是這樣!英拉絕對不是泰國最後一個被趕下臺的民選總理,只要曼谷王朝猶存,只要是民選的總理執政,均有可能被泰國軍方發動軍事政變趕下臺!
2013年8月,泰國的執政黨為泰黨議員沃拉差提出一個“特赦法案”,讓泰國的國會審議。“特赦法案”具有很大的爭議,反政府人士素帖對“特赦法案”非常不滿,就帶著反政府人士進行示威遊行,讓泰國陷入新的政治危機。為了解決這個危機,泰國的女總理英拉下令,解散了泰國國會下院,說英拉“濫用職權”的罪名成立,根據泰國的憲法解除了英拉總理的職務!
泰國的政治危機爆發,英拉被憲法法院解除職務,泰國陸軍總司令巴育就站出來主持大局,理由是不讓泰國成為下一屆烏克蘭或埃及。巴育的想法非常不錯,就讓泰國的執政黨、反對黨、選舉委員會高層官員以及親政府、反政府示威領導人和看守政府總理尼瓦探隆·汶頌拜訕等人坐下來談判,用談判來解決問題。各方的分歧太大,從2014年5月21日談到2014年5月22日16時20分,巴育主持的和談談崩了!
2014年5月22日16時20分和談失敗,2014年5月22日17時,巴育在電視講話中宣佈,為了不讓泰國的政治危機蔓延下去,成立泰國國家維和委員會,由軍方接管泰國政權,巴育出任代理總理,繼續主持大局!
英拉被軍方趕下臺,英拉的哥哥他信也被軍方趕下臺,唯一不同的是,英拉是被巴育趕下臺,他信是被頌提趕下臺。泰國王室不希望文官政府的總理,希望軍方代表執政。但也有例外,阿披實也是民選的總理,卻沒有被軍方發動政變趕下臺。不難理解,泰國軍方沒有把阿披實趕下臺,是因為阿披實和他信、英拉略有不同,阿披實照顧了泰國王室的利益,是王室支援的代表。他信和英拉則不同,他信和英拉更民主,不喜歡“君主立憲”,執政傷害了王室和軍費的利益,才被趕下臺!
泰國軍方每次發動的政變都能成功,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泰國國王是一個有實權的國王,泰國國王是真正的王,不是象徵性的國家領袖,是泰國的三軍統帥,是泰國的活神,泰華人民相信國王,見了國王要行跪拜禮。泰國民眾不反感軍方執政,就是相信國王。
槍桿子裡出政權,泰國的文官政府不堪一擊,就是因為文官政府沒有軍權,軍隊指揮權在國王手裡,不在總理手裡,軍隊只聽國王的話,不聽總理的話! -
9 # 謝金澎
泰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但是他是當今君主立憲制中國家唯一的君主還在掌握實權的國家。
比如英國、二戰後的日本,君主已經僅僅是一個精神領袖和國家象徵意義,並不過問具體政治事務。
泰國的君主立憲制名義上也是三權分立制衡,但是泰皇要凌駕於法律之上實現掌權,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為了解決這個矛盾,泰皇就一直控制著軍隊,事實上掌握著軍權。
於是,當泰皇感覺到政府威脅到自己的利益,或者某些政策自己看著不順眼,議會和法院又無法違反法律程式或者民意推翻政府時,泰皇就出手了。
他為了保持自己不干預政治的高大上的存在,他確實不方便粗暴的赤膊上陣,於是他便暗示或者放任泰國軍方發動政變推翻政府,以遂自己的心意。
任何國家和體制,當權力結構沒有對武裝力量進行有效限制,到最後,武裝力量總是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因為泰皇掌管著泰國的武裝力量,所以泰國軍隊就成了泰國政治中具有決定性權威的力量。
槍桿子裡出政權,只要泰皇需要,軍方隨時可以發動政變,只有泰皇不反對,政變便都能成功,還最終合法。
比如他信兄妹都是泰國民意選上臺的,而且他們獲得的大多數民意支援主要來自於泰國的下層農民。因為他們兄妹的執政綱領就是要照顧泰國絕大多數普通民眾的利益。
這就妨礙了權貴以及皇室的利益,引起了泰國權貴和皇室的不滿,軍方便在代替泰皇出頭,來推翻政府。
-
10 # 雲中史記
泰國幾大政治勢力:王室、軍方、民選政府。
泰國的主要2個族群:幾百萬較富裕的城市有產階級、幾千萬的農民、普通市民群體。
2個族群,有產階級支援王室和軍方,他們的街頭政治組織就是“黃衫軍”,而普通平民則支援民選政府,他們的街頭政治組織就是“紅杉軍”。
二戰之前,軍方曾長期把持政權,王室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不過軍方在二戰期間一度支援日本,導致軍方在二戰後民心喪失,王室乘機“重出江湖”。
在幾十年的冷戰亂世之中,普密蓬國王以過人的心智和能力,花了20多年的時間,逐漸控制了軍隊,在1990年代泰國民主化實現選舉之前,歷屆軍方出任的總理基本上都是國王利益的忠實執行者。
當時間進入1990年代,民主化的浪潮勢不可擋,王室審時度勢,也放開了選舉,開始在泰國選舉產生總理。
民主、選舉,比拼的就是一張張選票的歸屬,那幾千萬農民和普通市民階層,自然手裡掌握了最多的選票資源。
政客要贏得選舉,必然要做出有利於平民的競選承諾,而且在上臺後,還得兌現這個承諾,民眾的支援是他們紮根泰國政壇的基礎。
但是,泰國的政治、經濟等諸多資源依然牢牢掌控在軍方、王室和富裕的有產階級手裡,泰國王室是世界上最有錢的王室,據稱資產高達300億美元,其在曼谷佔據的無數土地,每年都能帶來幾億美元的租金收入,全國大多數的大中型企業,外資企業,石油電力通訊等國計民生的行業、全國大量的皇家特許經營行業……都充斥著王室的背景,而軍方的高階將領幾乎個個都是大地主,身處財富圈層的高階,而幾百萬的有產階級,則形成了財富圈層的中間部分,而幾千萬農民和普通市民,無權無勢,只能在萎靡不振的經濟發展中艱難求生。
民選政府上臺後,想要兌現之前的承諾,取信於民,以求得政權的穩固,必須要割這些中高圈層甚至王室的利益,或者說,就是拿國家的資源給民眾發福利,比如英拉捲入的“大米案”,她當年就是承諾高價收購農民手裡的大米,那時候國際米價確實很高,政府囤積起來,有得賺,但是糧食剛收上來沒多久,國際米價暴跌,泰國財政損失慘重,更要命的是當初收購大米,政府大多都是給農民打了“白條”,說是等大米出口換了錢再兌現給農民,結果,政府兌現不了的,這下,農民不滿意,軍方和王室也不滿意,英拉只能下臺。
只要民選政府想要割這些權貴的肉,這些富裕階層的人必然會反擊,對政府的命令陽奉陰違,民選政府的意志很難得到有效落實,他們就不得不動員“紅杉軍”上街訴求,而代表有產階級王室軍方利益的“黃衫軍”也會及時出馬相抗爭,雙方矛盾升級,從喊口號升級成衝突,矛盾繼續升級,曼谷和國內局勢趨於混亂,最後越來越亂,於是,王室授意的軍方政變就會發生,民選政府被推翻,政治重新洗牌。
只不過,軍事政變後,王室和軍方又會面臨一個問題,接下來該怎麼走?泰國可以實行短期內的軍管,但卻不能長久,軍管時間一長,軍方、王室和民眾的對立將愈加嚴重,搞不好就會把泰國引入內戰,到時候,軍方和王室的命運就會很微妙。
所以,軍方政變後都會承諾一定期限內回到民主體制,只是回到民主體制後,受到幾千萬農民和小市民階層的政治勢力又會重新上臺。
然後民選政府的政策再次讓軍方王室難以容忍,再次發動政變,於是一次一次迴圈往復。
回覆列表
因為泰國政界對於軍方沒有一個巧妙的制衡機制,不能有效的約束住軍隊,軍隊也不會聽命於總理,只會聽命於泰王和軍方領袖。泰國政府的改革嚴重影響到了泰王的利益,泰王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也會支援軍隊,泰國民眾又是支援國王的,可以說泰國政府除了在選舉期間有很多人支援外,執政期間都是孤立無援的。因為政府改革損害泰王、軍方的利益,而泰王支援軍隊對政府的政變,民眾又是支援泰王的,間接的民眾也就支援軍隊了。一個國家內除了少數民眾和政府站在一邊,其他的都是站在軍隊一邊。
泰國軍隊有槍有炮有錢,還有泰王支援有民眾基礎,政府一邊呢,有錢用不了,因為需要決議,沒有槍沒有炮,只要幾個人,怎麼打得贏軍隊呢?軍隊當然可以政變成功了。軍隊在每次政變成功後也會施恩於民眾,讓民眾感覺到軍隊的好,讓民眾更加支援和理解軍隊為什麼要政變,所以軍隊才可以屢次政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