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晚自習
-
2 # 靜夜史
因為這是客觀事實。
實際上,《二十四史》都是史官編寫的,都不可能做到完全尊重史實,所以都有不可信的部分。
但是像清朝修的《明史》這樣大量扭曲史實的,就太過分了。
那麼,作為明朝之後的王朝,清朝和明朝到底有多大仇多大恨,非要將明朝妖魔化如此呢?“靜Yes”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考慮:
1、政治需要
從漢朝開始,中國就確立了後朝為前朝修史的慣例,這成為中國王朝更迭的一個潛規則。
而作為新王朝,有對前朝蓋棺定論的資格。
那麼,為了凸顯自己的合法性,必然要對前朝進行一定的抹黑,比如唐朝對隋煬帝的醜化。
這樣的做法雖然很不厚道,但是畢竟前朝已經覆滅,用前朝樹立一個反面典型,借用一下也不算太過分。
但是清朝和其他朝代不同,它是一個少數民族王朝。
一個人口不足百萬的滿族,統治者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你說有沒有壓力?
所以,清朝皇帝們一直壓力山大。
為了鞏固社會穩定,清朝皇帝開始大肆推行愚民政策,其中修史作為愚民政策的一部分被反覆使用。
“慾望其國,必先亡其史”,修改了明史,讓後人瞭解到一個妖魔化的明朝,從而對清朝產生由衷的熱愛,這是清朝皇帝們的想法。
在這樣的思路引導下,清朝修史一步三回頭,反覆修訂,反覆修改。而作為修史的總設計師,清朝皇帝還要親自過目,即使政務纏身也要親自審閱,確保裡面沒有不利於清朝的內容。
所以,《明史》的修訂是從康熙年間開始,一直到乾隆年間才最終定稿,前後花費100多年時間。
這是個多麼龐大的工程啊!當然,你也可以說清朝對《明史》修編的重視程度!
不過,過猶不及,抹黑的多了,不僅騙不了群眾,連自己也騙不了了。所以清朝在《明史》中,還是保留了對明朝皇帝比如朱元璋、朱棣的讚譽。而對於正德皇帝,處於教育皇子的需要,形象被大大地妖魔化了。
2、孤證不立
愚民政策的最主要手段,就是讓人們關上了解外界的視窗。
如何關閉,毀書。
乾隆年間,清朝編纂《四庫全書》。收錄全文的圖書一共有3461種,成書79000卷,近7.7億字。而編修中明令禁焚的書籍就有3000多種,禁燬6766部,93556卷,禁燬數超過了收入的總數,成為文化史上的奇觀。
在空前的浩劫中,無數優秀的典籍被徹底焚燬,剩下的,都是對清朝統治有利的,或者說,對愚民政策有利的。
在這樣的條件下,《明史》呼之欲出。
很多人不相信明史,是因為清朝將大量明朝的書籍都焚燬了,導致很多歷史史實無法相互印證,比如袁崇煥中反間計被崇禎誅殺,只有《明史》的一家之言,沒有其他歷史資料的佐證,這讓事件本身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而在修編《明史》的過程中,清朝也在不斷掀起文字獄,這種捕風捉影的高壓態勢讓所有人選擇了閉嘴,客觀上讓明史越來越鶴立雞群。
高處不勝寒!
清朝的方式可謂是弄巧成拙,本以為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徹底否定明朝,但是越這樣,越降低了《明史》的權威性,到頭來,《明史》成了史書界的一個笑話。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
3 # 饞嘴肥貓鏟史官
因為這些人對《明史》完全無知。
明修《元史》,清修《明史》。
明朝修篡《元史》的時候,速度相當快,半年就搞定了,而史學家怎麼評價呢?
錢大昕批評:
【古今史成之速,未有如《元史》者,而文之陋劣,亦無如《元史》者】
【開國功臣,首稱四傑,而赤老溫無傳。尚主世胄,不過數家,而鄆國亦無傳。丞相見於表者五十有九人,而立傳者不及其半
【本紀或一事而再書,列傳或一人而兩傳】
徐一夔批評:
【順帝在位三十六年事,既無《實錄》可據,又無參考之書,惟憑採訪,恐怕未必確實,語言未必通順,首尾未必貫穿】
《四庫提要》批評:
【《元史》之舛駁,不在蕆事之速,而在於始事之驟。……今觀是書,三公宰相分為兩表,禮樂合為一志,又分祭祀輿服為兩志,列傳則先及釋老,次以方技,皆不合前史遺規。而刪除藝文一志,收入列傳之中,遂使無傳之人所著皆不可考,尤為乖迕。又帝紀則定宗以後憲宗以前闕載者三年,未必《實錄》之中竟無一事,其為漏落顯然。是則濂等之過,無以解於後人之議。】
魏源批評:
【宋濂、王禕皆系文士,疏於考訂,昧於袞鉞,有史才而無史學、史識。八月成書,是以疏舛四出,在諸史中最為荒蕪】
在後世各個史學家的評價中,明朝修的《元史》就是粗枝濫造的東西,不堪入目,被史學界所抨擊。
現在,有一種很奇特的論調。修史時間短就是好事,就是真實可信的,修史時間長了,就是編造,就是抹黑。
還有這種奇葩思維,真是令人驚歎。認真細緻倒成了罪過,敷衍了事卻是好事?
我對明朝諸皇帝就沒有什麼好感,如果讓我來寫一部《明史》,我要抹黑他們,還用九十年時間?我一個星期就能把他們的醜事全部曝光,還能拿出各種確鑿的證據付在旁邊,讓大家欣賞。
不信來看。
清修《明史》有很多模糊和遺漏的地方。故意給朱元璋遮掩罪惡。但我們能從其它史料上翻出來。
一、朱元璋殘忍殺害功臣傅友德
先看看清修《明史》的記載:
【二十五年,友德請懷遠田千畝。帝不悅曰:“祿賜不薄矣,復侵民利何居?爾不聞公儀休事耶?”尋副宋國公勝分行山西,屯田於大同、東勝,立十六衛。是冬再練軍山西、河南。明年,借召還。又明年賜死】 ――《明史·傅友德傳》
【冬十一月乙丑,穎國公傅友德坐事誅】 ――《明太祖本紀》
死亡方式――【又明年賜死】
分析:如果按《明史》這個記載,傅友德似乎罪有應得,“坐事誅”,是什麼事?沒說,好像與前文的侵佔農田有關,獲罪賜死,顯得朱元璋仁至義盡似的。
但另一部史書《國榷》,就把原因和過程記載得很詳細了:
【以藍玉誅,內懼。定遠侯王弼謂上春秋高,行旦夕盡我輩,宜自圖。
上聞之。會冬宴,撤饌未盡,友德起。上責友德不敬,且曰:“召爾二子來。”友德出,衛士傳語以首入,頃之,友德提二首至,上驚曰:“何忍也?”友德出匕首袖中曰:“不過欲吾父子頭耳!”遂自刎。上怒,分徙其家屬於遼東、雲南。】 ――《國榷》
這就一目瞭然,奪兵權殺人,沒有任何罪名,就是要殺,找藉口殺。“上驚曰”、“上怒”把朱元璋那個虛偽殘忍的嘴臉完全暴露無遺!
透過這個情節,兩本史書的記載截然不同,即然有人說清修《明史》是抹黑了明朝,那好,我們就按《國榷》的記載來,顯得明太祖好威風啊!
再來個明成祖朱棣的。
二、殘忍且陽萎的明成祖朱棣
北韓的史書《李朝實錄》中有這樣的一段記載:
【後賈呂與宮人魚氏私宦者, 帝頗覺, 然寵二人不發, 二人自懼縊死。帝怒, 事起賈呂, 鞫賈呂侍婢, 皆誣服雲: “欲行弒逆。”凡連坐者二千八百人, 皆親臨剮之, 或有面詬帝曰: “自家陽衰, 故私年少寺人, 何咎之有?”后帝命畫工圖, 賈呂與小宦相抱之狀, 欲令後世見之”】
兩千八百個太監宮女,都被活剮了,朱棣還親自觀刑,殘忍不殘忍?
有宮女罵他:“你自己陽萎,宮女們才找小太監,有什麼錯?”
大家要注意,《李朝實錄》是北韓的史書,這個國家對明朝是忠心耿耿,明朝滅亡以後,還堅持使用明朝的年號,他們有什麼理由抹黑明朝?
真沒有想到吧,英明神武、雄才大略的明成祖朱棣原來還有這種不可告人的隱病!
如果清修《明史》真想抹黑他,這麼好的素材能輕易放過?
再給大家看看《明史》是怎麼替明英宗朱祁鎮遮羞的。
三、明英宗朱祁鎮當帶路黨詐關門
《殊域周咨錄》中的記載:
【甲戌,虜擁上至大同城下。索金幣,約賂至即歸駕。都督郭登閉門不納。上城謝曰:“賴宗廟社稷神靈,天下有君矣。” 上傳旨曰:“朕與登有姻連,何外朕若此!”登曰:“臣奉命守城,不敢擅啟閉。”隨侍校尉袁彬以頭觸門大呼。於是廣寧伯劉安、孫祥、霍瑄等括公私金銀共萬餘兩出迎駕。】
看這幅可憐兮兮的無恥嘴臉。
清修《明史》這樣記載:
【初,英宗過大同,遣人謂登曰:“朕與登有姻,何拒朕若是?”登奏曰:“臣奉命守城,不知其他。”英宗銜之。】
一個“過”字,一個“拒”字,馬上就顯得朱祁鎮英姿颯爽,理直氣壯。也為後來郭登倒黴找到了充分的理由。
再給大家看一些清修《明史》中隱沒不記的史料:
四、荒唐透頂明武宗朱厚照
《武宗外紀》中的記載:
①喜歡外族女人
【永矯旨索佐家回女善西域舞者,得十二人,以進歌舞。達晝夜,顧猶以為不足。乃諷上,請召諸侯伯中故色目籍家婦人入內駕,言教舞而擇其羨者留之,不令出】
②讚美皇宮火災
【至九年,寧王宸濠獻新樣四,時燈數百,窮極奇巧。臨獻復令所遣人親入宮懸掛,其燈制不一,多著柱附壁以取新異。上覆於廷軒間,依欄設氈幕,而貯火藥於其中,偶勿戒,遂延燒宮殿,自二漏至明,乾清以內皆灰燼矣。當火勢盛時,上猶往豹房省視,回顧光焰烘烘然,笑曰:“是一棚大煙火也。”】
【初,上駐偏頭時,大索女樂於太原。偶於眾妓中遙見色姣而善謳者,拔取之,詢其籍,本樂戶劉良之女,晉府樂工楊騰妻也。賜與之飲,試其技,大悅。後自榆林還,再召之,遂載以歸。至是,隨行在寵冠諸女,稱美人。飲食起居必與偕左右,或觸上怒,陰求之,輒一笑而解。江彬諸近侍皆母呼之,曰“劉娘娘”雲】
④搜擄婦女,拆房燒柴
【每夜行,見高屋大房即馳入,或索飲,或搜其婦女。居民苦之,至有陰賂彬求免者。後軍士樵蘇不繼至,毀民房屋以供爨,市肆蕭然,白晝戶閉】
凡此種種荒唐行止,不勝列舉。如果不說是史書,還以為是《金瓶梅》呢。
而這些烏七八糟的東西,清修《明史》時,居然全部隱沒,都不記載。
說清修《明史》抹黑明朝的,一種是人云亦云,沒有半點自己的主見,也根本不關心是否是實,張嘴就是胡扯。
另一種是居心叵測,故意胡說,挑唆翻事,心存不良。
現在是資訊時代,各種各樣的說法鋪天蓋地,良莠不齊,如果沒有太多時間去查閱史料,辨別真偽,那就多看幾方面的觀點,即使我們沒有足夠的知識,也應該有起碼的智慧。即使沒有足夠的智慧,也應該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不要讓人家矇住了眼睛,帶進溝裡。
-
4 # 令和史官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正式宣告大明王朝的成立。1644年李自成率領大順軍攻破紫禁城,崇禎皇帝在煤山的一棵歪脖子樹上自縊身亡,同年,滿清入關,清朝取代了明朝在中原地區的統治地位。
和歷代新興王朝一樣,滿清入關後的第二年就著手編修《明史》,清朝《明史》修纂斷續歷經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至乾隆四年殿本《明史》刊刻成書,歷時大約為九十五年,前後參與人數達一百九十餘人。而司馬遷寫《史記》,寫了從黃帝時期到漢武帝時期的三千多年曆史,也才花了13年,為何《明史》要修那麼久呢?為什麼會有清朝修的明史不可信這種說法產生呢?
下面來分析一下順治朝的編修。順治朝,御史趙繼鼎奏請纂修《明史》,其後,大學士馮銓、李建泰、范文程等人加入操辦此事。可見修史的積極性很高,但從客觀條件上並不成熟。南明與清廷劃江而治,李自成、張獻忠等人的殘餘勢力還把控著西部和西南地區的廣大區域,戰爭未息,經濟凋敝,平定叛亂和實現統一才是當務之急。
(順治)
所以編修《明史》更多的是出於政治考量,將清廷顯示為一個替代明朝的正統政權,這對於消減漢人反清情緒,對於佔領全國都是頗為必要的;另外便於懷柔、籠絡與安排已經歸附清廷的漢族文官。明代歷史紛紜複雜,史料史籍混亂歧異,清理考訂十分繁難,清順治朝確實尚不具備纂修一部高質量《明史》的條件;但更值得注意的是:清廷當時並無修成正史的決心,開設明史館,只是出於政治目的,而不是基於傳統的史學意識 。
再次,康熙、雍正、乾隆朝纂修《明史》過程。康熙初年,發生出“哭廟案”、“通海案”、“奏銷案”、“莊氏史獄”等多項慘烈大案,殘酷打擊漢人士紳。尤其是“莊氏史獄”涉私修明史,辦案中搜繳出許多私修明史的文稿與史料。加上民間積極私修明史,引起統治者注意,所以康熙朝再修《明史》也是出於維護統治。其政治目的阻礙了編纂方法、編纂行為。
(康熙)
另外清朝三代皇帝都進行修改《明史》,按照中國古代修史的特點,史書要客觀公正記錄前朝事蹟,雖然也有李世民、朱棣等人篡改歷史,但只是個例,而清朝三代皇帝修改明史,可想而知其中有多少被刻意修改的部分,這就引人無限遐想了。
(雍正)
最後,清修《明史》時,對明代某些重大問題眾說紛紜。如建文帝下落、靖難之役、英宗復辟、大禮議等。建文帝下落是史實無徵而帶來裁決的困難;靖難之役、英宗復辟、大禮議則有史實記載,但評價困難。從纂修官的言論看來,《春秋》義理、名教、懲勸等思想也影響著纂修官對史事的裁決,有些評論或爭論的結果直接影響殿本《明史》的定論。再加上張廷玉版的《明史》在評價每一位明朝皇帝時,後面的“贊曰”都最大限度的引用讚美之詞,有些確實犯了錯的皇帝,明史中也是找太監或文人背鍋,很少有篡改汙衊明朝皇帝的地方。所以有些人就會懷疑其客觀性。
(乾隆)
不過總的來說,《明史》卷數在二十四史中僅次於《宋史》,其修纂時間之久、用力之勤、記述之完善則是大大超過了以前諸史。 -
5 # 使用者3214556909714
說這個問題估計又得捱罵了!
不可信不代表是假的,網上有些人智商有問題,非黑即白,現實哪有那麼簡單!如果說修了九十多年的《明史》是假的,那麼二十四史也就沒真的了,明朝修的《元史》一兩年就完事了,而且還是個不懂蒙語的半吊子修的!
首先修史不是寫小說,想怎麼寫就怎麼寫,虛構臆想也沒人管你,有史實依據是用功,沒有也無傷大雅!但是修史書不是,史書所體現的是官方對上一任的總結,要想體現官方的觀點他不需要刻意虛構歷史,只要按照事實去寫再配合言語組織,就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
說《明史》不可信不代表上面記載的事沒有發生過,只是角度不同,結論不同。
你的理解有問題!
-
6 # 華哥雜談
一部帶有強烈個人主觀色彩的《明朝那些事兒》,成就了可能包括“靜yes”這樣寫手對大明王朝的狂熱。當然,相對應的就是滅了明朝的滿清,成不十惡不赫的打擊物件,也包括滿清對明朝的評價。
《明史》的具體撰寫過程本人沒有深究,據說是前後延續了上百年,也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去編撰。當然,寫史的人都是當時最頂級的歷史學家,這一點所有朝代幾乎都一樣。
實際上,史學界對中國《宋史》和《元史》評價才是比較低,因為編史過程時間倉促,年限較短,所以後人認為可信度低。
目前社會上有很多人“不信正史信野史”,相信地攤文學。我曾經在一篇文章說過,野史只是一家之言,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記載野史的人為了達到某些目的,往往帶有誇大和編造的情況。正史編寫過程是無數歷史學家經過大量的爭論、印證、研究的過程,而不是隨意就編造出來的。
至於地攤文學,那純粹就是文字垃圾,和故事會一樣,往往在火車站周邊售買,閱讀的人也都是層次不高的底層民眾,根本沒有任何可信度。
舉個例子說,目前網上很流行清朝雍正皇帝登基的合法性,各種各樣的猜測都有,這裡面就包含了後世的各類野史軼事所描述的。然而,經過史學家分析,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同時,如今在臺灣故宮展出的康熙遺詔,也充分證明了雍正登基的正統性,完全是康熙安排的,與各種陰謀論無關。
-
7 # 古寺空巖
現代人都說史書不可信,但我認為史書還是可信的,而且正因為是後朝編的,所以才可信。我的理解是這樣的,之所以大家認為史書不可信,是因為認為歷史事實可以胡編,但是隻要說過謊,就知道,要編一個故事,是需要無數的故事來彌補漏洞的,歷史在發展過程中各種事件是相互作用的,前面的果往往是後面的因,如果把前面的果去了,則很容易就會補不上,讓人生疑,更何況歷史不只一家,你的漏洞多了,只能說明你不可信,讓人去信別家,那效果就完全反了,這樣,要使自己有說服力,只有自己更真實,漏洞更少,所以,經過這麼多年和研究者研究,應該還是可信的,當然這說的是歷史事實,而不是歷史評價,事實不好變,但描述的角度,描述的立場則一定會帶有主觀性就需要分辨了。
-
8 # 關河南望
確切的說,清朝為了修明史,整整花了94年時間。
與其說是在修明史,不如說是在編明史。
單說《明史》我們或許不會太熟悉,但要說《二十四史》很多人就會有印象了,二十四史是被歷代奉為最專業的官方史書,而《明史》是二十四史的最後一部,那麼有些人要問了,為什麼沒有《清史》呢?這個我們隨後解答。
王朝鼎替舊朝後,都會為前朝修史來彰顯自己替代前朝的必然性和正統性,清朝也不例外,只是前朝是在入關後的第二年就開始修《明史》了。
和歷代新興王朝一樣,滿清入關後的順治二年就著手編修《明史》,其實當時說清朝鼎定天下還為時過早,南明當時還控制著長江南岸,大順,大西的勢力還控制著中國的西部和西南,大家和滿清這個外來者打的如火如荼。這個時候要說已經可以修《明史》了那真是有點為時過早了,但滿清還是擼起袖子開始幹了,為什麼呢?
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幾點
一,透過修《明史》來彰顯自己的正統性,向全天下宣告清朝替代明朝已經是不可逆的事實,同時也想告訴南明諸位,我大清就沒把你們當盤菜,明朝已經不復存在了。
二,透過修《明史》來招撫一些明朝的遺臣,使其認為大清是真正替明朝著想,為明朝所為的,甚至可以吸引他們來為故國修史。
三,透過修《明史》來逐步消除扭轉漢人對明朝的記憶和觀感,儘管在初期的修撰過程中,很多都美化了明朝帝王,其意是為了安撫貳臣遺民們的故國之念,到了乾隆時期,
就透過一系列醜化來貶低明朝了,這個時候的人距離那個時代已經過去許久,很多人已經不知道明朝是什麼樣子了,然後看到的《明史》就是明朝政治黑暗,特務橫行,昏君遍地,大清取代明朝正可謂是應天順人,合理合法合情云云。
其實歷朝歷代修史,都是難免會有一些偏向性和指引性的,那就是本朝取代前朝一定是必然,前朝一定是有它滅亡的道理,這也是難以做到全部中立公正的通病,但大體還是按照史官的記錄而行的,雖然也有某些改歷史的皇帝,但像清朝這樣,康,雍,乾三代一起改,那就是刻意的了。
這一改就是改了將近一百年。
清朝修《明史》的政治意義是巨大的,所以統治者們必須要按照他們的意思來修史,民間的明史案和南山集案就是證明。
而對官方版的《明史》,史學大師謝國禎曾經指出《明史》盡數毀滅不利於清朝之史實
又諱言明朝驅逐蒙古與漠北,亦如諱言後金臣服明朝與東北,簡單的說就是,凡是不利於清朝統治的全部抹除了,而我們最常見的武英殿本的《明史》那是對明朝帝王極盡詆譭抹黑之能,此等史書的價值,我們可想而知。
這裡舉兩個例子:
如“明史·諸王世表二”中對魯王朱以海的“記載”:“以海,肅五子,崇禎十七年襲封,尋寄居台州,既監國於紹興。大清順治三年六月,王師渡浙,以海航海,依鄭成功。十一年,成功使人沈之海中。”這是明史中說鄭成功謀殺魯王的記載。
而1959年金門構工部隊於舊金城東炸山採石,意外在西紅土一巨石前挖得一三合土砌成的墓壙,後發現“皇明監國魯王壙志”八字及全文石碑後交由中央研究院院長鬍適博士研考,亦使魯王真冢重現人間。魯王墓的發現確定了“明史”稱鄭成功將魯王沉入海中殺死並非事實,奉明正統的鄭成功著實被滿清黑了一把。
又如“明史·列傳第一百九十七·流賊”中記載:“獻忠黃面長身虎頷,人號黃虎。。。。將卒以殺人多少敘功次,共殺男女六萬萬有奇。”
這就宣稱張獻忠在四川殺了“6萬萬人”而有明一代的人口峰值出現在公元1600年左右,最高才2億人,這多出來的“4億人”,哪來的?
當年齊國史官記史“崔抒弒其君。”齊相崔抒不願意在歷史上留下弒君的惡名,下令把這個史官殺了。繼任的史官還 是堅持這樣寫,又被殺了。第三個史官仍然堅持這樣寫,也被殺了。而第四個史官照樣直書其事,崔抒感到正直的史官是殺不絕的,只好作罷。這時,齊國另一位史官南史氏,聽說三位史官因實錄國事被殺,惟恐沒有人再敢直書其事,便帶上寫有“崔抒弒其君”的竹簡向宮廷走去,中途得知第四位史官照實記錄沒有被殺,就回去 了。
漢朝司馬遷不僅客觀記錄劉邦的齷齪(好壞都記錄,公正客觀),還敢記錄當朝的皇帝漢武帝的過錯,被皇帝威脅而不改;唐朝皇帝不得過問史官記錄;明朝士大夫痛罵皇帝更是家常便飯。
也只有到了清朝,民間修明史的一律殺頭,只能政府修,這樣的史書可想而知,可信否?
推薦大家看萬氏《明史稿》
-
9 # 歷史吐槽機
我個人看法,《明史》大部分是可信的,官修國史能夠選取的資料和史源是私人修史所不具備的。在有《明實錄》這類明確史源的情況下,大規模的編造歷史根本不可能。最多隻能做到選擇性的使用資料。
所以《明史》中的年代和行為記載是可以相信的,比如某年太祖起兵、某年太祖殺某某。在細節方面的《明史》確實存在一定的側重,但這種側重未必完全是清朝官方意願,也存在修書者本身的階級意願。比如關於明武宗的記載,側重了他擅自離宮去邊關和小王子開戰的荒唐,沒有具體寫明武宗其實應該給小王子造成了較大的殺傷。不過只要我們帶著腦子讀還是能看出來的,十二年與小王子匯獵,之後三年小王子都沒有寇邊。因為修書者大抵都是文官,對明武宗當然不滿,下筆的時候難免刻薄幾分。這是所有史書都不可能避免的,如果用這個責備《明史》不可信,那我只能說二十四史就沒有可信的了。對於《明史》除了建文和崇禎朝的記載,我的看法是細節有模糊,大事不糊塗。
之所以說除了建文和崇禎,是因為這兩個皇帝在《明實錄》中是沒有的,無明確史源的情況下,任何史書都難以稱作信史,很多人在詬病《明史》的時候也多引用這兩朝的事情。對此我只能說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眾說紛紜本就是歷史的魅力所在。明粉可以說這段是偽史,清粉也可以說是信史,老學究也可以扎進故紙堆裡尋章摘句混點吃食,何樂而不為呢?
除了這兩朝外,其他指責《明史》黑了明朝的事情大部分都是誤會。比如朱元璋的相貌問題,是醜是帥之爭起源是畫像,《明史》在太祖本紀裡沒有說他醜,原文是“姿貌雄傑,奇骨貫頂”。而對明太祖一生的總結裡說“帝天授智勇,統一方夏,緯武經文,為漢、唐、宋諸君所未及”,超越漢唐宋所有皇帝,這評價不能說不高。對明成祖的評價也有“遠邁漢唐”的說法。
至於對中後期一些皇帝的指摘之詞是史書的慣例,對皇帝的評價一直是英明神武的話,還怎麼可能滅國啊?採取的手法都是先揚後抑,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宋史》和《明史》中對於各自神宗皇帝的描寫。
宋神宗:帝天性孝友,其入事兩宮,必侍立終日,雖寒暑不變。嘗與岐、嘉二王讀書東宮,侍講王陶講諭經史,輒相率拜之,由是中外翕然稱賢。其即位也,小心謙抑,敬畏輔相,求直言,察民隱,恤孤獨,養耆老,振匱乏。不治宮室,不事遊幸,歷精圖治,將大有為。未幾,王安石入相。安石為人,悻悻自信,知祖宗志吞幽薊、靈武,而數敗兵,帝奮然將雪數世之恥,未有所當,遂以偏見曲學起而乘之。青苗、保甲、均輸、市易、水利之法既立,而天下洶洶騷動,慟哭流涕者接踵而至。帝終不覺悟,方斷然廢逐元老,擯斥諫士,行之不疑。卒致祖宗之良法美意,變壞幾盡。自是邪佞日進,人心日離,禍亂日起。惜哉!
明神宗:神宗沖齡踐阼,江陵秉政,綜核名實,國勢幾於富強。繼乃因循牽制,晏處深宮,綱紀廢弛,君臣否隔。於是小人好權趨利者馳騖追逐,與名節之士為仇讎,門戶紛然角立。馴至悊、愍,邪黨滋蔓。在廷正類無深識遠慮以折其機牙,而不勝忿激,交相攻訐。以致人主蓄疑,賢奸雜用,潰敗決裂,不可振救。故論者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豈不諒歟。
兩者的手法幾乎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真的不存在故意去抹黑的問題。綜合以上,《明史》在時間、事件、人物上均準確無疑,人物評定上中規中矩,大部分是可以作為信史閱讀的。即使部分時期存在爭議,也是由史源造成,可以不採信,但很難指責其篡改。
-
10 # HuiNanHistory
《明史》怎麼就不可信了?
明粉最愛拿來自吹自擂的“遠邁漢唐”這句話,也都是出自《明史》。我甚至覺得《明史》還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明朝皇帝,沒怎麼在《本紀》中太提這些人的負面事蹟。
以明孝宗為例。《明史·孝宗本紀》稱他“恭儉有制,勤政愛民,兢兢於保泰持盈之道”,先不管政績怎樣,塑造了一個勤政的皇帝形象。
情況真的如此嗎?
沒錯,孝宗在即位初期確實是勤政的。但是,當皇帝沒幾年後,孝宗就開始怠政,倦於朝會、喜好煉丹,甚至也不愛批覆奏章了。
朝臣屢次勸諫他,甚至在弘治八年(1495)時任內閣首輔徐溥公開上奏道:
近年以來,視朝漸遲,或日高數丈……內殿奏事,舊制每日二次,若有緊急事情,不時奏聞。今止一次,遂以為常。批答之出,動經累日,各衙門題奏本,或稽留數月,或竟不發出。事多壅滯,不得即行。且本朝列聖,自洪武以至天順年間,時常面召儒臣,諮議政事。今朝參之外,不得一望天顏,所以通達下情者,惟在章奏。又不以時斷決,其於政體,實為有礙。
徐溥的話說得很清楚,明孝宗已經懈怠政務到了連奏章都不批覆、內閣大臣想要見他一面都很困難的地步了。這段材料記載於《明實錄》中,也被《明史·徐溥傳》所採納。
由此可見,《明史》在本紀中給孝宗唱讚歌的同時,在列傳中保留了歷史真相。也算是在美化明朝皇帝的前提下,堅持了歷史的客觀性吧。
在二十四史中,《明史》的編纂水平非常高,至少遠遠高於明朝編的《元史》,後者倒是隻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就編成,然而水平一向被人詬病。
《明史》可信度比較低的地方,其實是在於與清朝的前身女真有關的史事。《明史》省略了許多建州女真的歷史,以此迴避其與明朝的關係。這種事是歷朝歷代編前朝正史時都會發生的事,沒什麼可指摘的。
但總體而言,《明史》是研究明朝歷史最重要的一部史書。
許多在網上嚷嚷《明史》不可信的人,別看他們叫得歡,其實你真讓他說說哪點不可信,這些人也掰扯不出個一二三。
回覆列表
清朝宗室是滿族,這還是在皇太極在位時候改的。皇太極改“後金”為清,改女真為“滿”。
滿族的前身女真族在明朝時候是很多小部落,並且都臣服於明朝。小部落之間經常互相打打殺殺,誰依附於強大的明朝,誰就能一時得勢。而且這種依附關係一定程度上在女真人心裡根深蒂固,女真各部落之間的矛盾也經常需要明政府的介入調和。
自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後,就開始了與明廷的對抗。在這過程中有很多歷史已經成為謎團。這裡邊有後來清朝修史的造成結果。
努爾哈赤建國號為“金”,一定程度上也想效仿完顏阿骨打的金,逐鹿中原。
後來皇太極改國號為清,改女真為滿。有一個原因就是想淡化女真曾臣服或依附明朝的意識觀念,提高自信心。
清朝修明史的時候,難免對一些東西有所隱晦,基本上歷朝歷代都有這種情況。所以我們看史料的時候,也要有一定的鑑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