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486946442442

    土壤蓄水保墒耕作技術可總結為“早耕深耕多蓄墒,降雨合口保底墒,秋後耙耱少耗墒,冬季鎮壓防跑墒,適時早播用凍墒”。具體技術為:

    1、早耕、深耕:早耕是說在夏秋季雨水到來之前,就要先耕翻土地,疏鬆土壤,以加速雨水下滲到深層,把夏秋季降水蓄存起來。歇地一定要趕在夏季犁地,種植作物的地塊收穫後也要立即犁地,曬垡等雨。由於一般土壤在18~20釐米左右因長期耕作形成了犁底層,因此,深耕以24~36釐米深為宜。深耕還要和增施有機肥、平田整地等措施結合起來,使土塊細碎,疏鬆綿軟,鞏固和提高深耕效果。

    2、適時耙耱:是指透過耙、耱、壓等措施壓繁耕層,疏鬆表土,減少蒸發,保住土中墒。耙耱應在降雨後立即進行,耙耱地應採用對角耙耱,與犁向、耬溝保持一定的角度,不要平行作業,以達到碎土、平地、輕壓的目的。

    3、冬春鎮壓:這是利用重力作用於土壤的表層的耕作措施,可碎土保墒,提墒潤土。立春後,隨氣溫變化,耕作層土壤空氣與大氣交換加劇,在早春進行鎮壓,可以碎土,減少土壤的大空隙,防止土壤空氣與大氣交換,抑制土壤水的汽態擴散,有較好的保墒效果,是旱地抗旱保墒的重要

      環節。

    4、適時早播:早春氣溫上升,土壤逐漸解凍,蒸發量逐漸增加,土壤水分主要以毛管水運動到表居.使表土保持溼潤;以後由於春季多風,土壤水分蒸發消耗很快,使乾土層逐漸加厚。因此,旱地在適播期內應趁土壤早凍晚消時的返漿期進行播種。

    方法

    1.深翻土壤要提高土壤的蓄水量,就要增加土壤的蓄水空間,即增加果園耕作層深度,深翻土壤在許多果園產生了良好的效果。許多果園只能進行淺翻土壤,這樣土壤的蓄水量就受到限制。

      2.多施有機肥多年來,由於果園化肥施用量增多,造成土壤板結,使土壤蓄水能力減少。今後要逐步減少化肥施用量,不斷的增加有機肥的施用量,提高土壤的蓄水量。

      3.提倡果園種草果園種草具有蓄水、保墒、提高土壤肥力等方面的作用。果園種草後,有利於提高土壤有機質的含量和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減少土壤板結,能明顯增加土壤的蓄水量。

      4.減少大水漫灌果園目前有一些果園經常進行大水漫灌,易造成土壤板結,會降低土壤的蓄水量。應積極推廣果園滴灌、噴灌等節水灌溉新技術,減少土壤的板結現象,提高土壤的蓄水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汽通用別克旗下的GL6,自駕遊感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