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名將錄
-
2 # 大拇指聊歷史
閱兵,對於一個主權國家而言,既是宣示國家實力,增強民族凝聚力的方式,也是擴大國家影響力的重要手段,是當之無愧的國家大事。
明成祖朱棣登基後,一方面派遣鄭和下西洋宣揚國威,另一方面派遣使臣陳誠出使西域,中亞及西亞諸國正式承認了大明王朝繼元朝之後的“天朝”地位。
而永樂年間的一次大規模閱兵並非是專門的閱兵,名曰“狩獵”。但其與閱兵性質一樣,也是向外國使臣展示大明王朝強大的軍事實力,擴大其國家影響力。
在史料《沙哈魯遣使中國記》中,記載了永樂十八年(1420年),西域帖木兒帝國等使臣親眼目睹大明王朝皇帝的威儀,裝備披甲、執矛、刀劍的10萬人的中國軍隊。
其軍容齊整、兵甲鮮豔,尤其是明朝“神機營”等精銳表演的火器操練,令觀禮的各國使節大開眼界,無比震撼。這次聲勢浩大的“狩獵”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
-
3 # 站有站相
題主指的應該是網上盛傳的永樂十九年的那次大閱兵吧?據說這次聲勢浩大的閱兵共調軍10萬人,震懾了來自中亞、西亞共600多人的回訪使團,明朝軍威之盛、睦鄰友邦的國家形象在各國引起了巨大反響。
如果是的話,先說下個人意見:這次閱兵,不存在的。
為什麼說這次閱兵歷史上不存在呢?
首先,我們看這個事件的出處。找來找去你會發現,在20世紀及之前的所有史料中,都沒有對這次閱兵的詳細記載,對,你沒有看錯,被很多人津津樂道的這次大閱兵盛況,只是在21世紀才被一篇文章具體描述過,即2010年發表於《科學大觀園》的一篇名為《威震四方的明朝大閱兵》的文章。這篇文章沒有找到完整版,暫且在百度百科上截下一段:
單看描述,盛況確實空前,但此處有一硬傷:正史均無記載。不管是《明史》中的《成祖本紀》,還是《太宗實錄》,對於永樂十九年這一年,均記錄了若干重大事項,如刑部事務處理、科舉考試、官員任命、嬪妃喪事等等,偏偏沒有大閱兵,要知道,跟前面的事情比起來,搞個大閱兵來達到威加海內、德被四方的目的,要重要得多。
其次,細節方面也經不起論證。其中有一個挺有意思的插曲,說的是朱棣在北京皇宮接見各國使臣,諸使臣皆行叩拜禮,唯獨帖木兒國使臣以“中國無此風俗”為由,堅持行鞠躬禮,朱棣當時並不在意。閱兵結束後,朱棣在土木堡的行營接見了各國使節。這一次,帖木兒國使臣帶頭下跪磕頭,“叩首觸地”,全然不顧“中國無此風俗”甚至將帖木兒國王的父親生前南征北戰的“御用坐騎”,贈送給了朱棣。
這個段子倒是有出處的,2002年中華書局出版了一本圖書《沙哈魯遣使中國記》,作者何高濟。書中描述的是公元1420年沙哈魯派遣了一個由約500人組成的龐大使團訪問中國,隨團使者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該團沿途風土人情及明朝的政治、經濟、風俗等諸多繁榮景象。年份倒是比較吻合,書中也提到了裝備披甲、頗有聲勢的10萬明朝軍隊,但卻不是閱兵,而是永樂皇帝接見使臣的場面。至於使臣“叩首觸地”,也是因為永樂皇帝從他們進貢的馬上摔了下來,使臣怕被怪罪,才下跪磕頭並“叩首觸地”的。
所以說,這次被稱為當時亞洲最大的閱兵盛況,基本可以肯定是後人杜撰出來的。不過永樂年間,閱兵倒是真有的,比如永樂八年朱棣親征蒙古之前就曾“大閱”,《北征錄》中有相關記載。
-
4 # 七追風
所謂的“永樂大閱兵”,十有八九是段子手編造的。
網上有個故事,說永樂十九年,朱棣在北京懷柔進行了一次大閱兵。調集了“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進行各類軍事演習。另外還有西南地區調來的土狼兵和白桿兵,讓參閱部隊達到了10萬人之眾。
閱兵時軍容齊整,再加上各類火器的操演,讓各國使節驚歎不已。帖木兒汗國的使臣也跪地磕頭,甚至把帖木兒國王的父親生前所騎的戰馬,贈送給了朱棣,以表達最高敬意。
你看,這段子編的多麼過癮,可實際上,哪本史書中有記載啊?(永樂五次北征)
其實啊,有些段子可以編,因為歷史本來就有模糊的地方,有些野史發揮一下也無妨。但是,像“永樂大閱兵”這種國家級別的重大事件,能隨便瞎編嗎?隨便找一本關於明朝的史書,你都看不到永樂十九年閱兵的事情。
實際上,永樂朝大閱確實有,但不是十九年的事情。五次大閱都是在北征之前,分別是永樂八年、十二年、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北征錄》、《明太宗實錄》中都有記載。如果真有個十九年的大閱,為什麼會漏掉?
再說這個段子中的明顯錯誤,白桿兵是明末四川秦玉良所創的特殊兵種,怎麼能穿越回永樂朝參加閱兵?
那麼,這個段子是怎麼來的呢?(《科學大觀園》雜誌)
之後有研究者扒拉出史料《沙哈魯遣使中國記》,裡面提到了帖木兒汗國的使臣永樂十八年來到京城,看到了明朝軍隊威嚴,非常震驚。但是,那不是閱兵啊,而且也不是永樂十九年……
好了,這麼顯而易見的偽造段子,其實翻一翻《明史》關於永樂十九年的記載就知道了……
-
5 # 野史也是史
閱兵的歷史在中國源遠流長,最早的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奴隸制王朝。最初的閱兵是為狩獵而舉行的儀式,每次在狩獵完成之後,部落的首領都會檢閱士兵。
進入封建社會後,隨著王權的進一步加強,歷朝帝王都會定期或不定期的舉行不同規模的閱兵活動。唐宋時,閱兵已成為軍訓的重要形式,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永樂大閱兵的背景明朝的軍士律規定,每年年終都要考閱一次,每三年大閱一次。明成祖朱棣即位後,特別重視在京各營的軍訓活動。駐京的三大營中,專門有掌管軍訓的部門。
閱兵既能展示國家實力,又能擴大對外影響力,這一點古代也不例外。要說到古代規模最大的閱兵活動,當屬明代永樂年間舉辦的一次“震驚中外”的閱兵活動。
這次規模空前的閱兵活動被稱為“永樂大閱兵”,資料源自於九年前《科學大觀園》上發表的一篇名為《威震四方的明朝大閱兵》的文章,下面先說詳細內容。
明成祖朱棣是一個很有作為的皇帝,他在位期間曾主持鄭和下西洋、遷都北京、完善文官制度、創立內閣、編《永樂大典》、五徵漠北、設奴兒干都司等大事。
朱棣即位後,明王朝形勢並不樂觀,內有藩王尾大不掉,外有韃靼虎視眈眈。儘管明朝已經推翻暴元統治,但退到草原的蒙古人對朱棣來說還是一個大的威脅。
剛在中亞建立不久的帖木兒帝國,在奄奄一息的蒙古三大汗國的慫恿下,帖木兒發動了二十萬軍隊討伐明帝國。雖然帖木兒不幸的死在途中,但朱棣並不解氣。
當時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也讓朱棣甚是痛恨,他們曾阻止鄭和的船隊進入紅海。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朱棣認為非常有必要展示一下大明帝國的軍事實力了。
永樂大閱兵的過程永樂十六年(1418年),朱棣派遣廣東布政使參議陳誠出使中亞各國,之後各國的使團隨陳誠回訪大明。兩年後,二十七國使團約六百人抵達明長城西頭的嘉峪關。
朱棣令六千精騎一路護送,並順道參觀了明朝九邊軍鎮。這九大軍鎮分別是指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偏頭關、延綏鎮、寧夏鎮、固原鎮及甘肅鎮。
明朝特意在每個軍鎮設立蒙回族軍官接待,介紹明朝的民族政策,講解九大軍鎮的軍事佈防和實力,這些都給各國使臣留下深刻的印象。同年底,使團抵達京城。
朱棣在紫禁城隆重的接見了各國使臣,在諸使臣皆行叩拜禮時,帖木兒帝國使臣以他國無此風俗為由,只行鞠躬禮,但朱棣並未在意。隨後,使團前往江南觀光。
“狩獵”活動在北京懷來進行,此次活動共調遣軍隊十萬人,朱棣挑選了明朝的“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等精銳,先後演練了各種步騎合擊等專案。
來自雲貴一帶的土狼兵和白桿兵,演練了步兵弓弩齊射、長槍刺殺等軍事科目。據文獻記載是“軍容齊整”、“兵甲鮮豔”、“步調如一”,使“列國使節俱驚”。
神機營的火器操練深深的震驚了各國使節,尤其是虎威炮、火龍槍、安南銃和火龍車等諸多先進武器的展示,令各國使節大開眼界。閱兵活動持續了整整一個月。
觀禮結束後,朱棣在土木堡大營再次接見了各國使節。這次在本國免跪的帖木兒帝國宰相阿爾都沙和副使蓋蘇耶丁,竟然帶頭下跪向朱棣磕頭,每次“叩首觸地”。
行完大禮後,阿爾都沙向朱棣進獻了名馬,並刻意說這匹馬是帖木兒國王的父親生前征戰時的專用坐騎,這次送給陛下是為了表達最崇高敬意。朱棣則以書信相贈。
帖木兒副使蓋蘇耶丁在回憶錄中說,他不得不承認,大帝帖木兒死在東征的路上是一件幸運的事情,這保全了他的一世英名。閱兵之後,鄭和也得以拜訪了麥加城。
據說,這次閱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明朝軍力強大與睦鄰友好的國策在各國引起巨大反響。之後中亞各國與明朝一直友好相處,帖木兒帝國共有六十多次使節來明。
在國內的現有史料中,沒有找到永樂十九年“永樂大閱兵”的記載。但在史料《沙哈魯遣使中國記》中,記載了永樂十八年帖木兒帝國使臣出使明朝時目睹的一切。
書中提到了裝備披甲執矛的明朝軍隊有十萬人,與閱兵情節一樣,但有人認為這並不是專門的閱兵。書中也提到了使臣先不叩頭而後來叩頭的事實,但原因有別。
還是有人認為,使臣之所以會改變叩頭,主要原因就是朱棣從進獻的馬上跌落下來,準備要流放帖木兒使臣時,使臣叩頭求饒。這個解釋讓人有種很是彆扭的感覺。
其實關於這次閱兵的詳情,在中亞各國的典籍裡有記載。到底是這次閱兵是根本不存在還是史料沒有記載,從現有情況來看,很難得出結論,但古代閱兵不是稀罕事。
-
6 # 天邊做岸
明永樂年代,既明代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時期,朱棣(1360-1424年),明太祖第四子,年號永樂,後人稱其為永樂大帝。
永樂年間的大閱兵因資料較少,史學界爭議比較多。只片面零星記載的有:金幼孜,《北征錄》: 二月二十八日,風寒。駐蹕興和,上閱武營外。 三月初九日,駐蹕鳴鑾戍。上大閱武誓師,六軍列陣,東西綿亙數十里。師徒甚盛,旗幟鮮明,戈戟森列,鐵騎騰踔,鉦鼓震動。上曰:“此陣孰敢嬰鋒!爾等未經大陣,見此似覺甚多,見慣者自是覺。”先是東風,及鼓作,徐轉南風。上悅”………。又如《沙哈魯遣使中國記》中,記載了1420年(永樂十八年)帖木兒汗國的使臣所目睹的明朝皇帝的威儀,裡面提到了裝備披甲、執矛、刀劍的10萬人的中國軍隊。與上文情節有相似之處,但這並非是專門的閱兵。
為什麼會岀現這種混淆理解:個人以為,就當時世界來說,明初的中國,基本上還是處於各方面領先世界的。從軍事角度來看,明朝軍隊,把曾經橫掃世界的元帝國蒙古騎兵都打敗了。而以永樂帝個人經歷來分析,其本身就是驍勇善戰邊關將軍岀身,曾經以燕王身份多次深入大漠,軍事造詣也非常高。做為一代雄才大略帝王,為了提振統治威嚴,永樂帝七次派鄭和下西洋,其本身也有宣揚武功,震懾四夷,大造強盛輿論影響。
綜上,明永樂閱兵也好,或鄭和艦隊下西洋也罷。主要基於傳統的“王者無外”、“懷遠以德”的觀念,可以看做是早期的外交形象宣洩。由此拓展了朝貢體系,開拓了海外貿易,維護了當時國家統治!!
-
7 # 畫素說
說起永樂皇帝,總能被人津津樂道,因為在永樂一朝,大明帝國的國力、武功達到了一次高峰,特別是“永樂大閱兵”更是達到家喻戶曉的地步。
特別是現在很多文章記載的“永樂大閱兵”,鎮住二十多國使節,帖木兒使臣更是帶頭下跪磕頭,“叩首觸地”,不顧“中國無此風俗”。
但“永樂大閱兵”是真的麼?背後的真相是什麼呢?可能畫素要讓大家美好的願望落空了,因為這件事情經不起推敲,翻閱典籍後,發現根本沒有記載這件事!也就是說“永樂大閱兵”很大可能是被捏造出來的!
網傳的“永樂大閱兵”時間為永樂十九年(1421年)三月,以“狩獵”為名調集軍隊10萬人,有“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土狼兵”等精銳部隊,他們相繼表演騎兵包抄、步兵突擊、步騎合擊、步兵勁弩齊射、長槍兵刺殺訓練等“軍事科目”。為此畫素翻閱了《明史》、《明太宗實錄》,但很遺憾,永樂十九年記載的只有賜曾鶴齡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處理官職世襲事,賢妃喪事等等一類的雜事,對於大閱兵隻字未提!
好吧,有可能是將閱兵時間記錯應該是有這件事的,懷著這個念頭,畫素這一次將時間拉到了永樂十八年至二十年,經過對這三年的史料進行了翻閱,仍然沒有任何關於“永樂大閱兵”的蛛絲馬跡!
所以,至少現在可以斷定真實的歷史上並不存在發生於永樂十九年的大閱兵!
那個這個說法起源於哪裡?如果說永樂大閱兵是完全捏造的其實也不盡然。在《沙哈魯遣使中國記》中記載對永樂年間出使中國的情況中,就有類似的記載。
永樂十八年,北京皇宮旁約有十萬人聚立,內有官吏及侍役,以待皇帝之出......“先跪,次叩首三次,以顙(注:額頭)抵地。”大使等皆為之低首,然不及地……“可下馬,叩首至地。”使者從之。這裡的記載與網傳的永樂大閱兵有很多的相似之處:首先都是十萬人的大集會;其次是軍種齊全;其三,使臣也是第一次沒有跪地叩首,但第二次跪地叩首了。
但與網傳的永樂大閱兵也有不同之處:首先,《遣使中國記》記錄的朱棣接見使臣是在北京城內而非城在;其次,使臣叩首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閱兵被震撼到了,而是朱棣騎他們進貢的馬時墜馬受傷,使臣們因為害怕所以才跪地叩首的。
-
8 # 小姐姐講史
在永樂年間曾震撼各國使者的大閱兵其實就是一場美麗的誤會。
(永樂大帝朱棣)
閱兵不僅在今天很重要,在以往的各個朝代也很受統治者的重視,一個國家的閱兵盛典,不僅是做給本華人看,更是給世界看。這既可以彰顯國家軍隊的力量,又可以表現出國家的實力,讓他國知道,他們所看到的那個國家非常強大。
在古代,被認為是國家大事的有兩種,一個是祭祀,(古代人比較相信神靈之類的,認為透過祭祀可以得到一些想要的東西。)另一個便是和軍隊有關的,打仗亦或是閱兵。
永樂大閱兵之所以名聲如此大,就是因為閱兵時的場面,形式不同凡響,足以讓人為之震撼。那麼,能讓外國使者們從一開始的不以為然到後來的對這個王朝表達敬意,這場閱兵究竟有著怎樣的威力呢?
這場為世人津津樂道的閱兵發生在永樂十九年,皇帝朱棣。在使者到來之後朱棣便安排人開始舉行“狩獵”,(閱兵的另一種稱謂)三月,這場為期一個月的狩獵開始了。為了讓外國使節看到大明朝的厲害,朱棣不惜調動10萬人來組織這場“演出”,並精心挑選出精銳部隊表演戰爭中會出現的一些戰術,像騎兵包抄、步兵突擊、步騎合擊等。除此之外,從地方到京來參加表演計程車兵也有很多,他們會在當時按照事前安排好的程式,進行一些“軍事科目”的表演。看完了士兵們的表演,接下來開始了對武器的展示,什麼“虎威炮”啊、“火龍槍”(騎兵專用火槍)、安南銃(抬槍)、“一窩蜂”(火箭炮)、“火龍車”(火焰噴射器)等數不勝數,這些看似普通的武器卻成了當時使節眼中的“高科技”武器,令他們大開眼界。關於閱兵時的境況,部分史料也有記載,說閱兵之時各部隊“軍容齊整”、“步調如一”、穿著上也很講究等,而外國使節看到後都為此感到驚訝,覺得神奇。然後閱兵結束後,那個原本不願意跪拜明朝皇帝的帖木兒使臣便一掃先前的傲慢,主動下跪獻上帖木兒前國王的御用坐騎,以表達自己的敬意。這樣的一個小故事無疑為永樂大閱兵又添上一股神秘之感。不過,事實卻是永樂大閱兵疑似不實。一則關於此時的記載,只有在2010年的一篇名叫《威震四方的明朝大閱兵》的文章中出現過,其他於此相關的史料中並沒有發現關於永樂大閱兵的蹤跡,就算是史料《沙哈魯遣使中國記》中,記載了永樂十八年關於帖木兒汗國的使臣目睹了明朝皇帝的威儀的事,裡面提到了關於軍隊,武器的部分內容,但和真正的閱兵卻相差甚遠。二則,的確有史料記載了有外國使臣見明朝皇帝時不下跪的事,後來又主動叩首,但原因不是因為目睹了閱兵盛狀為之徵服,而是朱棣騎他們進貢的馬時從上面摔了下來,非常生氣,想要流放使臣,而使臣們因為害怕,便按照中原禮儀對皇帝施行叩首之禮。所以說,永樂大閱兵這件事的真實很值得質疑,其實閱兵的盛況背後只是一個傳說而已。
-
9 # 歷史時燒錄
閱兵可以顯示國家軍隊實力,震懾和警告周邊心懷敵意的國家,最好不要挑起戰爭。中國500多年前的永樂大閱兵是當時亞洲之最!
當時的國際形勢明朝是推翻元朝而建立起來的,但元朝建立的“四大汗國”仍有三個存在。1369年,朱元璋調動40萬大軍兵分三路北進,把遠逃漠北的餘部力量打成了“遊牧民族”。但是還有許多曾在元朝任職的蒙古族、回族的官員流亡到中亞,西亞各國,這些人極力鼓動所在國對抗明朝。
1370年,西察合臺汗國權臣帖木兒發動政變,顛覆西察合臺汗國建立起“帖木兒帝國”。在擊敗奧斯曼土耳其後,帖木兒隨即謀劃遠征中國,派特務到北京活動,並在接待埃及使臣時當眾羞辱被扣押8年的明朝使臣郭驥,隨後又在撒馬爾罕召開“蒙古人大會”,鼓吹“反明覆元”。但蒙古本部的韃靼以及瓦剌反而派使者,到南京通報訊息。
永樂四年,帖木兒大舉東征,號稱百萬大軍,其實際兵力只有20萬,明軍在河西以及哈密嚴陣以待。然而帖木兒卻病死在了路上,他們的東征之戰也就此煙消雲散,而此後,帖木兒的幾個皇子為爭奪皇位陷入了內戰。
明朝朱棣登基後,一面派遣陳誠出使西域,另一方面派遣鄭和下西洋,宣揚國威。帖木兒帝國的繼任者沙哈魯放棄仇華政策,並派遣使者嚮明朝示好,承認明朝“宗主國”的地位,但還有其他國家的“反華勢力”。
鄭和五下西洋行至印度洋時,因埃及馬穆魯克王朝控制了紅海海域,嚴禁東方船隊駛入,於是被迫返回。雖說中亞和西亞的許多國家正式承認了大明朝繼元之後的“天朝”地位,但是對大明王朝的真實實力,各國還是心中沒底。因此舉行一次大閱兵活動,以宣示大明的強大軍力,進而鞏固中亞和西亞國家同大明的“朝貢”關係,便顯得尤為重要。
閱兵之前的準備永樂16年(14 18年),朱棣派陳誠出使中亞。第3年7月,中亞和西亞國家聯合派遣了一支600多人的使團來明朝回訪。使團抵達嘉峪關時,朱棣派遣了六千多精銳騎兵一路護送。使團途經九邊每個軍鎮時,受到了蒙族、回族軍官的接待,並瞭解了明朝的民族平等政策。邊關的強大軍事實力也在各國使臣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來到北京後,朱棣在北京皇宮接見各國使臣。諸使臣皆行叩拜之禮,帖木兒國使臣則以“中國無此風俗”為由,只行鞠躬之禮,朱棣也並不在意。隨後朱棣安排使團在山東、河南、江蘇各名勝古鎮“觀光旅遊”,使者們親眼見識了明朝城市的富庶繁華。兩個月後,各國使者接到通知,將參觀朱棣在北京周邊舉行的大規模“狩獵”(閱兵)表演。
閱兵活動舉行永樂19年3月,閱兵在北京北邊的懷來正式開始。朱棣調動了經過精心挑選的“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共10萬軍隊相繼表演了明軍騎兵包抄、步兵突擊和步騎合擊等專案。
此外,又從廣西、雲南、四川調來“土狼兵”、“白桿兵”演練了步兵勁弩齊射、長槍步兵刺殺訓練等軍事科目。史載,“軍容齊整”、“步調如一”、“兵甲鮮豔”、“列國使節俱驚”。
特別是“神機營”的火器演練,展示了“虎威炮”、“火龍槍”(騎兵專用火槍)、安南銃(抬槍)、“一窩蜂”(火箭炮)、“火龍車”等等許多當時的“高科技”武器,各國使臣大開了眼界。大規模的閱兵活動持續了整整一個月。閱兵結束後,朱棣又在土木堡的行營接見了各國使節。
經過閱兵之後,帖木兒國使臣一改“中國無此風俗”的習俗,帶頭向朱棣行下跪磕頭的叩拜之禮。為表達對明朝的“最崇高敬意”帖木兒國使臣還向朱棣進獻了前國王的“御用坐騎”。朱棣也親手寫信託使臣轉交帖木兒國王,表示“願兩國臣民永享太平安樂之福”。
永樂大閱兵被詳細記載於中亞國家的典籍裡。帖木兒國副使蓋蘇耶丁在回憶錄裡說到“我不得不承認,大帝(帖木兒)死在東征的路上是一件幸運的事情,否則的話,會毀了他一生的英名。”後來觀覽閱兵的埃及使臣回國後,埃及隨即解除了在紅海對東方商船的禁令,使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終於抵達了紅海沿岸,友好的結交了紅海地區的國家,鄭和也實現了他作為一個穆斯林終生的願望——麥加朝覲。
永樂大閱兵極大地震懾了周邊國家,特別是北元及相關國家,避免了多場戰爭。
-
10 # 趣談唐宋元明清
答案:這次永樂大閱兵,走向了兩個極端,第1個極端是這次大閱兵是真實的可靠的,第2個極端是這次大閱兵完全是虛無的縹緲的。讓我們來看一下,一場大閱兵為什麼眨眼之間走向了兩個極端呢?
事件分析我們先來看看,與這次事件有過明顯記錄的對應野史,是怎樣記載永樂大閱兵的。
簡單來講,因為朱棣當了皇帝之後,國家的集體榮譽感上升到了一定高度,與此同時,朱棣對其他國家的態度永遠就是你服我就欣賞你,你不服我就打你,打到你服了為止。
針對於這種態度,慢慢的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朝拜明朝,因為只要朝拜大明朝就能夠收穫諸多好處,何樂而不為呢?這個時候和大明朝作對才是腦子做冒泡的行為。
而在朱棣執政的若干年裡面,有了一次觀禮活動,這次觀禮活動涉及到了27個國家,27個國家使臣的到來,就是為了能夠和明朝建立友好聯絡。
只不過他們的到來更多的是呈現出一種觀望態度,畢竟大明王朝建立也沒有多少年,相互之間可能有個不服氣。尤其是帖木兒帝國,帖木兒帝國的使臣到來之後,連下跪都沒有,直接說道:我們國家根本沒有這樣的規定,下跪不可能的。
簡單來講,這次大閱兵前後動輒10萬人甚至數10萬人,包括各種先進的武器,火槍,大炮等等等等。這些東西可能在華夏帝國已經習以為常,甚至民間的老百姓也都瞭如指掌。但是對於這些國家的使臣來說,他們似乎連見都沒見過,一時之間全都嚇傻了,尤其是帖木兒帝國使臣,最後離開之前竟然跪在地上衝著朱棣連磕好幾個大頭。
這件事情所之後,大明帝國四周的國家開始對大明臣服,而大明也徹底奠定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與此同時,埃及帝國得知這個訊息之後,直接解除了埃及帝國所屬領域海上的東方商船的通行。這裡所說的東方商船,僅僅是單純地指明帝國的商船。
沒錯,這就是事實為什麼說這件事情可能是真的也可以是假的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明朝歷史上並沒有過多記載。
我們翻遍了整個明朝歷史,似乎對於這一次大閱兵並沒有特過於詳細的記載,甚至連說都沒有說上幾句。
突然間想起另一個問題:那就是萬曆年間的三大戰役當中的第1場戰役,是幫助咱們周邊小國家的。
而在這場戰役的過程中,以及在這場戰役過程之後,歷史書籍上並沒有過多記載。為什麼呢?因為此次戰役巔峰時刻也就是10餘萬人在那邊戰鬥。
而整個明朝的史書當中,往往會記載重大事情以及重大事情當中的經典戰役,對於這一部分小事情似乎有著可有可無的狀態。
或許是因為大國心態導致了對這次永樂大閱兵沒有過多詳細的記載,但無論如何我們更願意相信,這一個民間野史是真實的可靠的。
-
11 # 文史類小茶館
古代閱兵
閱兵是國家對武裝力量進行檢閱的儀式。早在公元前,中國的周朝就已有了閱兵儀式。閱兵想要達到的三個目的:誓師、稱霸、示威。以下是古代幾次大的閱兵儀式:
孟津誓師:孟津這個地方名字的由來就是因為諸侯們在這裡閱兵會盟而得來的。首次閱兵是由周武王率領周國部隊向東討伐商朝紂王,八百諸侯前來孟津會盟。但是當時周武王認為伐紂的時機還不夠到位,於是便撤銷了討伐紂王的計劃。兩年後,周武王約八百諸侯再次來孟津會盟,而這次的閱兵人數達到了三十萬之巨。周武王見伐紂的時機成熟,便發表了著名的《泰誓》檄文。隨後周武王率大軍東進討伐紂王。這次閱兵便是誓師。
踐土之盟: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戰爆發。晉文公以“退避三舍”避楚軍鋒芒,子玉率軍冒進,被晉軍殲滅兩翼。楚軍大敗。隨後晉文公大會魯、齊、宋、蔡、鄭、衛等國於踐土,晉國被諸侯各國推為盟主。晉國也因此一躍成為了春秋時期的第二位霸主。
此次閱兵以晉國部隊為主,估計其他諸侯國也只是以儀仗隊的方式參與到了這次閱兵當中。閱兵期間,周襄王下令封晉文公為“侯伯”,並且賞賜給晉文公有“大輅”、“戎輅”兩種車輛及車輛上的服裝和配備、紅色的漆弓一件和一百個紅色箭鏃、一千個黑色箭鏃;“虎賁”的勇士三百人。
踐土之盟是一次高規格的會盟閱兵儀式,是其他春秋霸主的閱兵所不能及的。此次閱兵的目的是稱霸。
黃池耀武:春秋末年,吳國成為東南一霸,想要北上中原與各諸侯國爭霸。吳王夫差率軍沿水路北上,會晉定公於黃池。前482年盛夏,黃池之會如約召開,與會諸侯則令人寒酸。晉國方面由趙鞅陪同晉定公出面;吳國則由吳王夫差親自帶兵至黃池;魯國魯哀公與子服景伯按約前來,另外還有周王代表單平公作為時代見證人。吳國也因此成為了僅次於晉國的盟主。此次的閱兵目的是示威。
永樂大閱兵的背景那麼到了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也搞了一次大閱兵,這次閱兵的目的是威,宣示大明強大實力。
明朝時期,朱元璋十分注重部隊的訓練,於是頒發《教練軍士律》。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明朝閱兵每年年終考閱一次,三年大閱一次,也稱“小閱”和“大閱”。到了明朝永樂年間,朱棣就搞了一次震驚世界的"大閱兵"。
說起明朝的閱兵,就需要說說明朝建立初期的“國際形勢”。人們都知道明朝是推翻元朝建立的,但是成吉思汗建立的“四大汗國”還有三個仍然存在。朱元璋雖然曾北征將北元打回了遊牧時代,但是大量曾在元朝任職的蒙族、回族官員流落到中亞和西亞各國,這些元朝舊臣們拼命地鼓動所在國地君主對明朝採取敵對態勢。
1370年,西察合臺汗國的權臣帖木兒發動政變,建立了“帖木兒帝國”。帖木兒在擊敗奧斯曼土耳其之後,便開始計劃遠征中國的準備,隨後便召開了“蒙古人大會”,打出了“反明覆元”的旗號。這個訊息透過韃靼和瓦剌的使者傳到了明朝。
不久,帖木兒大開始了東征,號稱百萬大軍,實際兵力20萬,明朝也在河西、哈密等地嚴陣以待。然而不久,帖木兒便病逝於東征的路上。
朱棣登基後,一方面派遣鄭和下西洋,另一方面派遣陳誠出使西域。雖然帖木兒帝國放棄了仇華的政策,但是中亞各國的“反明勢力”仍然存在。雖然中亞和西亞各國承認了明朝的正統地位,但是對於明朝的真實實力卻存有懷疑。所以,朱棣需要尋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宣示大明的真實實力,鞏固“宗主國”的地位。
閱兵經過永樂十六年,朱棣派遣陳誠出使西域各國。隨後西域各國組建使團跟隨中國使團回訪。兩年後,20個西域各國、人數達600人的使團到達了嘉峪關,朱棣立即派遣6000的精銳騎兵一路護送到九邊軍鎮參觀。每個軍鎮,明朝都特意地安排了蒙族和回族的軍官接待,介紹了明朝的民族平等政策。這使得“明朝虐待蒙古和回回人"的謠言不攻自破;並且還向各國展示了自己強大的實力。
同年,朱棣在北京接見了各國使節,其他使節都行叩拜禮,但是唯獨帖木兒國的使者以"中國無此風俗"為由,堅持行鞠躬禮,朱棣卻並不在意。隨後,朱棣便安排這些使團到山東、河南、江蘇等地觀光。兩個月後,各國使節接到通知朱棣將在北京周邊開始大規模的"狩獵",邀請各國使團前往觀覽。
永樂十九年,"狩獵"活動在北京正式舉行,此次閱兵朱棣共調集軍隊達10萬人,還精心挑選的明朝"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精銳表演了騎兵包抄、步兵突擊、步騎合擊等專案,從廣西、雲南、四川調來的"土狼兵"、白桿兵演練了步兵勁弩齊射、長槍步兵刺殺訓練等"軍事科目"。尤其是明朝"神機營"的火器操練,展示的"虎威炮"、"火龍槍"(騎兵專用火槍)、安南銃(抬槍)、"一窩蜂"(火箭炮)、"火龍車"(火焰噴射器)等諸多"高科技"武器,令各國使節大開眼界。大規模的"狩獵"行動持續了整整一個月。
據史書記載"軍容齊整"、"步調如一"、"兵甲鮮豔","列國使節俱驚"。
當然這次空前規模地閱兵也卻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明朝軍威之盛與睦鄰友好的國策在各國引起了巨大反響。而另一個"連鎖反應"是,觀覽閱兵的埃及使臣回國後,埃及隨即解除了在紅海對東方商船的禁令,而此後最後一次下西洋的鄭和,也終抵紅海沿岸,不但結好了紅海地區國家,更實現了他作為一個穆斯林終生的願望- 麥加朝覲。
閱兵的真假判斷很多人都說此次永樂大閱兵是假的,因為相關史料中似乎難以得到印證。但是在史料《沙哈魯遣使中國記》中,記載了1420年(永樂十八年)帖木兒汗國的使臣所目睹的明朝皇帝的威儀,裡面提到了裝備披甲、執矛、刀劍的10萬人的中國軍隊,與上文情節有相似之處。
第二,朱棣會不會搞這麼大的閱兵呢?茶館覺得很有可能,因為只有瞭解和知道鄭和下西洋的規模和船隻就應該清楚,朱棣是可以為了宣示大明實力去做一些人想不到的事情。
因此永樂大閱兵是真實的。
回覆列表
明朝的國力、武功,到明成祖朱棣時期,應該說出現了一次高峰。其中,“永樂大閱兵”更是被津津樂道。
一、所謂的閱兵盛況
關於這次閱兵,這段描述可能廣為流傳:
永樂十九年(1421年)三月,“狩獵”在北京北邊的懷來正式開始,共調軍隊10萬人,朱棣精心挑選的明朝“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精銳相繼表演了明軍騎兵包抄、步兵突擊、步騎合擊等專案,從廣西、雲南、四川調來的“土狼兵”、白桿兵演練了步兵勁弩齊射、長槍兵刺殺訓練等“軍事科目”。
史載“軍容齊整”、“步調如一”、“兵甲鮮豔”,“列國使節俱驚”,尤其是明朝“神機營”的火器操練,展示的“虎威炮”、“火龍槍”(騎兵專用火槍)、“安南銃”(抬槍)、“一窩蜂”(火箭炮)、“火龍車”(火焰噴射器)等諸多“高科技”武器,令各國使節大開眼界。大規模的“狩獵”行動持續了整整一個月。
永樂十九年(1421年)三月,“狩獵”在北京北邊的懷來正式開始,共調軍隊10萬人,朱棣精心挑選的明朝“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精銳相繼表演了明軍騎兵包抄、步兵突擊、步騎合擊等專案,從廣西、雲南、四川調來的“土狼兵”、白桿兵演練了步兵勁弩齊射、長槍兵刺殺訓練等“軍事科目”。
史載“軍容齊整”、“步調如一”、“兵甲鮮豔”,“列國使節俱驚”,尤其是明朝“神機營”的火器操練,展示的“虎威炮”、“火龍槍”(騎兵專用火槍)、“安南銃”(抬槍)、“一窩蜂”(火箭炮)、“火龍車”(火焰噴射器)等諸多“高科技”武器,令各國使節大開眼界。大規模的“狩獵”行動持續了整整一個月。
各國使節大受震撼,其中帖木兒使臣帶頭下跪磕頭,“叩首觸地”,全然不顧“中國無此風俗”。
由於這段文字出現於官媒,更是增加了它的可信度,至於史料出處,也就沒有人追問了。
但歷史上真有這次閱兵麼?
二、並不存在的“永樂大閱兵”
為了找到出處,我首先翻閱了《明史》《明實錄》,其中關於永樂十九年三月的歷史記載如下:
(一)《明史·成祖本紀》:“十九年(1421年)三月辛巳,賜曾鶴齡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僅此一事;
(二)《太宗實錄》記載更為細緻,不便一一抄錄,可總結為:
1.楚王朱楨返回封地;
2.刑部事務處理;
3.舉行會試、殿試;
4.賜曾鶴齡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5.處理官職世襲事;
6.安排賢妃喪事;
7.地方行政機構調整及增設官員事;
8.外交事務。
兩部史書中,居然完全沒有與大閱兵有關的記載!
為避免有人記憶不準確,將閱兵時間記錯,我對《太宗實錄》中永樂十八年至十九年兩年的史料進行了翻閱,仍然沒有發現!
閱兵,古代一般被稱為“大閱”,屬於“五禮”中“軍禮”的一種,是否相關內容會在《明史·禮志》中存在呢?我又查閱了《明史·禮十一》,其中記載了三次大閱,分別是宣德四年(1429年)、正統年間以及隆慶三年(1569年),沒有關於永樂年間的記載。
為了保險,又找了一些筆記史料,還真找到永樂年間的“大閱”,不過是發生在永樂八年,而非十九年!
當年,永樂皇帝親征蒙古,金幼孜在《北征錄》中記載到:
上大閱武誓師,六軍列陣,東西綿亙數十里。師徒甚盛,旗幟鮮明,戈戟森列,鐵騎騰踔,鉦鼓震動。上曰:“此陣孰敢嬰鋒!”
上大閱武誓師,六軍列陣,東西綿亙數十里。師徒甚盛,旗幟鮮明,戈戟森列,鐵騎騰踔,鉦鼓震動。上曰:“此陣孰敢嬰鋒!”
所以,以我目前所見,歷史上並不存在所謂永樂十九年的閱兵!
三、被製造出來的“永樂大閱兵”
網路上關於永樂大閱兵的記載完全是憑空製造出來的麼?也不盡然。
張星烺先生編注、朱傑勤先生校訂的《中西交通史料彙編》一書,在第三冊中存有《沙哈魯遣使中國記》,對永樂年間出使中國的情況有所記載。我找到一些很有趣的內容:
永樂十八年(1420年),(北京皇宮)門旁約有十萬人聚立,內有官吏及侍役,以待皇帝之出......後方有軍隊、槍兵、騎兵及執刀者,難以數計。萬眾之中,寂然無聲,幾乎皆若死者也......(明朝官員):“先跪,次叩首三次,以顙(注:額頭)抵地。”大使等皆為之低首,然不及地。
永樂十八年(1420年),(北京皇宮)門旁約有十萬人聚立,內有官吏及侍役,以待皇帝之出......後方有軍隊、槍兵、騎兵及執刀者,難以數計。萬眾之中,寂然無聲,幾乎皆若死者也......(明朝官員):“先跪,次叩首三次,以顙(注:額頭)抵地。”大使等皆為之低首,然不及地。
皇帝左右,相距約一箭之遙,皆為騎兵,行陣相隔約二十步,直線排列,行至城門而止......“可下馬,叩首至地。”使者從之。
皇帝左右,相距約一箭之遙,皆為騎兵,行陣相隔約二十步,直線排列,行至城門而止......“可下馬,叩首至地。”使者從之。
這兩則史料與閱兵記載多有相似之處:
第一,人數都是十萬人;
第二,涉及軍種很全;
第三,使臣都是第一次沒有叩首至地,第二次做到了。
但細究,卻也有不同:
首先,背景不同。《遣使中國記》不是記載了閱兵,而是記錄了朱棣接見諸國使臣的情況,就在北京城內;
其次,叩首至地原因不同。不是被閱兵震撼,而是因為朱棣騎他們進貢的馬時,墜馬,大怒,欲降罪於使臣。後被大臣勸阻,所以使臣再覲見朱棣被要求“叩首至地”時,毫不猶豫地照做了。
因此根據上述史料記錄情況,可以斷言:
永樂大閱兵是被製造出來的閱兵!歷史上並不存在!
參考資料:《明史》《太宗實錄》、萬曆《明會典》《北征錄》《北征後錄》《北征記》《沙哈魯遣使中國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