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滄海來興

    關於安史之亂能不能避免的問題,可以這樣概括:難以避免,但是完全有機會提前平定。

    作為一場幾乎要掉唐朝半條命的慘烈浩劫,安史之亂的爆發原因,也被好些專業學者總結過很多遍。

    而其中核心一條,就是唐王朝的軍事制度設計出了問題:大唐自開國後,一百年來國防穩定的基石,就是著名的府兵制度。但是這個制度是建立在唐朝的土地制度上的。

    隨著盛唐經濟的繁榮,土地兼併不可遏制,府兵制存在的土壤,也在越發的萎縮,直到安史之亂前的天寶年間,徹底不復存在。但是府兵制沒有了,國防卻不能沒有。於是節度使制度,也就成了主角!

    關於盛唐時期,導致空前劫難的節度使制度,史家的詬病非常多。但是以當時的局面看,這也是盛唐時代,大唐王朝能夠採用的最高效的軍事動員體制。

    畢竟在大唐王朝的國防戰略裡,西面面對吐蕃的威脅,北面面對契丹的侵擾,西北更要保護連線經濟命脈的絲綢之路。大唐軍隊的動員頻率,即使是國泰民安的年代裡,也是十分的高。

    這就意味著在失去府兵制經濟基礎的情況下,唐朝也必須採取這種將軍隊財政動員大權集中在將領一身的制度!

    同樣的,只要採取了這種制度,那麼也就埋下了造反的隱患。而在唐王朝攤上安祿山這樣一個具有強大戰略能力和高情商的野心家後,造反作亂也就變得更加無法避免。

    在唐朝的武將裡,安祿山堪稱一個異類,他就像一隻狡猾的狼一樣,有著強大的生存本領和察言觀色能力,同時又有著極好的帶兵能力與動員水準。因此,只要給他平臺,他一定會折騰出大動靜。

    但是,在安史之亂的評價中,有一個事實,也恰恰被好些後人所無視:哪怕安祿山在安史之亂爆發前,已經擁有了十五萬精兵,身擔三鎮節度使。但是同樣在唐朝的節度使體制設計下,他原本沒有機會,將安史之亂的動靜鬧的這般驚天。

    因為正是這個看上去無法避免叛亂的節度使制度,同時也有著一個制約叛亂的天然優勢——制衡體制。

    透過不同地區節度使之間的相互約束制衡,外加唐王朝強大的經濟掌控能力和動員能力,哪怕安祿山擁有冠絕天下的精兵,以其本身的戰爭支援力而言,他本來沒有機會折騰太久。

    事實也正是如此,安祿山起兵不到八個月,醒過神來的唐朝,迅速就組織起了反擊,郭子儀與李光弼把戰火燒到了安祿山的後方老窩,在靈寶西原之戰前,唐朝幾乎已經把安祿山變成了翁中的老鱉!

    如果覆盤一下公元756年5月,安史之亂中靈寶西原之戰開打前的情景,那哪裡是唐朝水深火熱,分明是大唐已經迎來了勝利的曙光——郭子儀、李光弼的隊伍,正朝著安祿山的老窩范陽高歌猛進,潼關外的崔乾佑叛軍,更是進退不能,眼看整個中原地區就是一個大網,就要把安祿山叛軍網住!

    如果安史之亂可在這個時候打住,那麼以當時唐朝的狀況說,意義很可能不亞於西漢平定七國之亂。唐王朝可以藉此機會重新修正自身的節度使制度,而河西淪陷安西都護府淪陷的悲劇,也絕不會上演。

    然而就在這個節骨眼,天生多疑的唐玄宗李隆基,做出了最致命的判斷,他擅自改變作戰計劃,強令潼關哥舒翰主動攻擊崔乾佑,結果一場靈寶西原慘敗,長安也已經不保,大亂不可阻擋。

    說到底,締造盛世的唐玄宗,永遠是一個需要能臣輔佐的謀略型帝王,他的決斷判斷力,從頭到尾都幼稚的可笑。沒有姚崇等名相在身邊,再強的盛唐,也給白白敗光!

    最大的責任人,非唐玄宗莫屬!

  • 2 # 卿卿我我

    安史之亂髮生於唐朝時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也是中國歷史上武力由強而弱的轉折點。

    安史之亂導致唐帝國支離破碎,總人口由7000多萬迅速下降到1600多萬,也導致唐朝勢力退出中亞和中亞的伊斯蘭化。而且西域、河西走廊等廣大地區也被吐蕃佔領,直到清朝時期西域才回到中原王朝的懷抱。安史之亂後唐朝陷入藩鎮割據的局面,尤其河北三鎮,已經成為獨立王國,節度使的廢立唐朝政府都管不了,就連唐朝出使新羅的使者都要繞道而行。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武力最為強大的王朝之一,前期先後攻滅東突厥、吐谷渾、西突厥、高句麗等國,北方和西方廣大區域納入版圖,超越古今。但是這種強大卻因為一場安史之亂而完全破碎,那麼唐朝為什麼會發生安史之亂呢?

    原因如下:

    1、中央集權制度的倒退。

    由於唐朝疆域遼闊,中央政府為了加強對邊疆的控制和鞏固邊防,唐玄宗於開元十年便於邊地設定了十個兵鎮,由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管理。節度使掌管一方軍事、行政、財政、賦稅、人口、土地等,與分封制的諸侯王差不多,時間一長節度使根深蒂固就會成為隱患。節度使的設定是中央集權制度的一種倒退。縱觀中國歷史,周朝、西漢、西晉、明朝等搞分封制的王朝,都出現過大動亂(周朝是諸侯相互兼併、西漢是七國之亂、西晉是八王之亂、明朝是靖難之役),所以唐朝出現安史之亂也在所難免。

    2、重外輕內的國防政策。

    唐太宗時期,採取開放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共同發展,所以到了唐玄宗時期,異族勢力已經變得強大,成為唐朝邊境的威脅。而唐玄宗又是致力於開疆拓土的君王,所以在邊疆區域設定軍鎮,佈置大量軍力,並且遠遠大於統治核心區域的軍力,如天寶年間,邊鎮兵力達50萬,中央兵力則不滿8萬,形成外重內輕的軍事局面。邊鎮一旦出現叛亂,中央將無力應付,而從邊疆調回軍隊,由於距離較遠,未必能及時到達戰場,嚴重延誤戰機,導致處於被動局面。而外重內輕的軍事局面也會導致邊鎮對中央的輕視,增加反叛的可能性。

    3、政治腐敗。

    唐玄宗後期,怠於朝政,耽於享樂,寵幸楊貴妃,任用奸臣,尤其最後兩位宰相,一個是口蜜腹劍的李林甫,一個是不學無術的楊國忠,這兩位宰相排斥忠良,敗壞朝綱,禍國殃民。政治的腐敗讓安祿山有機可乘。而且楊國忠擔任宰相時,好大喜功,窮兵黷武,動輒對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用兵,尤其多次出兵攻打南詔,導致慘敗,加重人民負擔,消耗了國力。

    4、將相不和。

    安祿山由於受到唐玄宗的寵信,不把楊國忠放在眼裡,而楊國忠接替宰相之位後,看到不能制服安祿山,便經常向玄宗說安祿山有謀反的野心和跡象,並奏請讓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兼河西節度使,以便排斥和牽制安祿山。當唐玄宗想讓安祿山兼任宰相時,楊國忠也出來反對,導致二人矛盾日益加深。雖然將相不和是發生安史之亂的導火索,但是這與唐玄宗有很大責任,唐玄宗不加干預和調節,最終導致二人的矛盾不可調和,所以安祿山為了自己的利益,不得不起兵造反。

    5、唐玄宗用人不明。

    唐玄宗後期怠於朝政,而且任用奸臣做宰相,導致奸臣當道。而且寵信安祿山,讓其擔任三鎮節度使,安祿山的反叛,唐玄宗有用人不明的責任。

  • 3 # 一葉小安

    這個是偶然也是必然,我覺得偶然成分更多一些。

    當時的大唐,以長安為中心,洛陽為補充,將天下物資透過大運河補給兩都,再在西北和東北兩個方向建立軍鎮,對外形成壓倒性態勢,保障帝國的安全。

    如果這兩個目標萬無一失,那麼大唐就可以永遠長存。

    為此,大唐繼承了隋朝的遺願,花三代時間擺平東北小霸王高麗,這件事在唐高宗時完成了。然後,幽州成為了帝國東北的中流砥柱,大唐可以安心發展經濟和文化了。

    人算不如天算,這個變化源於一個奸臣:李林甫,李林甫就是口蜜腹劍的創始人,他善於揣摩唐玄宗心意,利用大唐藩鎮可以入宰相,而胡人不可的法律(可見大唐對於北方胡人也是既歡迎又防禦的,這一點上和宋別無二致),極力推薦安祿山做幽州節度使,這樣他的宰相位置就少了一個競爭對手。

    安祿山本是犯了死罪的,因為裝乖賣傻贏得了唐玄宗的歡心,不僅死罪免了,還賜予高官,做了幽州節度使。

    這種心態在唐朝建立之時就很明顯了,李淵派劉文靜去找突厥人借兵,當時的突厥勢力強大,時刻威脅大後方晉陽的安危,劉文靜就是帶著些金銀財寶就去了,沒想到突厥可汗真的思路簡單,劉文靜借來了不少馬匹,為攻下長安奠定了基礎。

    對於胡人的“偏見”影響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判斷,透過安祿山此後的行為我們可以知道,這位胡人堪稱功於心計,善於表演,機關算盡,算盤打絕的典範,腦容量遠遠超過這位皇帝,智商也絕對在李林甫、楊國忠這些奸臣之上。

    時代確實變了。安祿山對唐玄宗的不滿,首先是對自己身為節度使,統領十五萬兵馬而不能做宰相的不滿,可以說造反之心早就定了,雖然有不少大臣提醒唐玄宗,安祿山最近有點不對,唐玄宗還是固執地認為,胡人胸無大志,給點金銀財寶就能哄好。

    結果人家確實帶著15萬兵馬呼呼啦啦南下“清君側”了。

    注意,此時可是開元盛世,中原一百多年沒打仗了(從618年開始),叛軍南下可以說是摧枯拉朽,一馬平川的華北平原瞬間就是安祿山的了,安祿山又佔據了制高點:晉陽,這樣對關中就形成了居高臨下之勢。此刻唐玄宗才開始意識到大唐危在旦夕。安祿山只需要攻克潼關,接著南下江南,切斷糧道,就大功告成了。

    當時的人們說,自古以來,都只見幽州兵馬往北走,沒見過往南走的。

    沒錯,戰國七雄的燕國或許還有心南下,只是無力,才不得已荊軻刺秦。此後幽州一直就是東北軍事重鎮,負責東北的安危,從沒兵鋒南調過,也可以說說,安祿山之後,幽州的座標就由向北轉向向南了。

    我們知道,大唐雖然強盛,但軍事上主要集中在西北和東北兩個方向,現在東北反了,唐朝就不得不急忙把西北的軍事調到東方抵禦叛軍,可是牽一髮動全身,西北的大片土地就有拱手讓給外人,比如吐蕃,甚至還要以土地換和平,所以我們看到安史之亂後,大唐首都長安多次被攻陷,原因就是主要兵力都去抵禦安史叛軍了。

    而大唐為了自救,不得不對軍事將領許以重報,這種邏輯滋生了唐朝後期節度使的驕橫跋扈,以此要挾唐中央,這種狀況延續到了唐朝滅亡,我們知道結束唐朝的朱溫就是一個節度使,因對剿滅黃巢有功被賜名朱全忠,最終廢掉了唐朝最後一個皇帝,自己建立了五代十國的梁。

    總結一下,我們就會了解,安史之亂源於李林甫的私心(減少自己宰相的競爭),唐玄宗的粗心(一直認為胡人只愛金銀財寶的偏見),但它使大唐一半的武功瞬間廢掉,又使西北另一半的武功不得不內撤防禦,導致西北放棄大片領土,受到吐蕃威脅的欺凌。安史之亂平叛後,已經形成藩鎮勢力不受指揮的局面,即便唐中央想做些事情也不得不巴結乞求,許以重報,這加劇了藩鎮割據的危害,後來河朔三鎮,搞得唐中央政府,幾乎無力鎮壓,不繳稅,不上貢,不接受冊封,簡直就是一個王了。這樣的局面開始,無法收拾,並最終斷送了大唐。

    這個邏輯和太平天國起義佔領南京,清朝不得不允許湘軍、淮軍發展,之後漢族獲得了發言權,並最終促成了清朝結束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件事給我們的教訓是,因為私心(李林甫可能都覺得很小),偏見(唐玄宗認為胡人沒有大志氣,好哄,就是大唐開國就有的偏見),導致大唐發展邏輯紊亂,印證了一個著名的墨菲定律:

    一: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看上去任用一個胡人安祿山做節度使是很簡單的事情,但背後充滿心機,結果充滿懸疑。

    二、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安史之亂一個月就震動唐王朝,但平叛用了8年。

    三、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並非沒有人看出任用安祿山的危險之處,但玄宗一直掉以輕心,不當回事,直到局面無法挽回。

    四、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宰相張九齡就提醒玄宗:亂幽州者,此胡也,可以說這種事雖然以前沒有發生過,但此次發生機率極大。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

    這句話送給唐玄宗,可以說再合適不過了。

    所以安史之亂從當時的國力、經濟來說是可以避免的,不像其他朝代滅亡時候的情況,民怨,天災,這些在安史之亂都沒有,但是從制度來說,他給了安祿山機會,讓他做大,從來沒考慮要抑制他的實力。

    每次都喜歡說一點八卦,傳說安祿山深得楊貴妃喜愛,常常與之嬉戲,玩耍,安祿山認楊貴妃為乾媽,兩個人經常獨處,直到天明,祿兒在宮裡也是隨和可愛,憨態可掬,任由宮女們把他扔進華清池洗澡,用襁褓包起來,給宮女們跳舞,一個胖子跳舞,你可以腦補一下,畫面應該是憨萌可愛的,這樣一個人,讓所有人都麻木了。加上有楊貴妃在枕頭邊吹風說祿兒的忠心,所以,那些說安祿山有謀反之心的言辭都被遮蔽了。

  • 4 # 老威觀史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我認為不可避免,這是由於唐朝長期的對外擴張造成的“肢體肥大症”引起的,為了對付“肢體肥大症”,唐朝當時使用了“藩鎮”這一劑藥,有效地治療了這個症狀,但也引發了“安史之亂”。

    唐朝前期,外患主要是突厥,隨著唐朝國力的日漸強盛,國土也不斷擴張

    在唐朝的前期,外患主要是突厥,當然過程大家都知道,經過唐太宗的努力,唐朝最終打敗了突厥。

    由於唐朝前期出了幾個開明的君主,如唐太宗,還有武則天,唐朝的國力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同時在對外擴張上,唐朝也是一直不遺餘力的,尤其是往西的擴張,到了唐玄宗天寶年間,已經將勢力範圍越過了蔥嶺,到達了中亞地區。

    天寶年間,為了應對“肢體肥大症”,採用了設立“藩鎮”的政策

    隨著領土的擴大,唐朝要對付的邊患就不止突厥了,到了天寶年間的時候,由於唐朝的疆域過於龐大,他們要面對的邊患就隨之增多了。西邊有當時的阿拉伯帝國、吐蕃,北邊的回鶻,東北的契丹和奚,南邊的南詔,每一個外患都是一個強大的存在,唐朝中央政府沒有這麼多的精力對付這麼多的敵人,這就讓當時的唐玄宗想到了用設立“藩鎮”的方法抵禦這些外患,這是其中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當然還有其他的原因,來自於唐玄宗本人和當時的宰相李林甫。

    對於唐玄宗本人來說,經過了開元年間的勵精圖治,國力已經到了鼎盛時期,唐玄宗也步入了晚年,精力、進取心大不如前,這期間他得到了楊貴妃,生活上開始貪圖安逸起來,晚年的生活煥發了新的光彩,對於政務也就懈怠了,唐玄宗願意用一朝的盛世來換取他夢寐以求的愛情。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其次是當朝的宰相李林甫,後來安史之亂時期,唐玄宗逃到成都的時候,有一天和眾人談起了他任用過的宰相,在評價李林甫的時候,唐玄宗的評價是“奸佞小人,嫉賢妒能”,這是對李林甫的公正評價。

    李林甫就是一個嫉賢妒能的人,但同時他也是一個能吏,他能夠想唐玄宗所想,做唐玄宗想做的事情,所以才會在宰相的位置上坐了19年之久。正是因為嫉賢妒能,他害怕那些地方上的優秀官員到了中央政府會威脅他宰相的地位,於是他就向唐玄宗提出了設定“藩鎮”的建議,這和晚年不想管事的唐玄宗一拍即合,於是“藩鎮”就設立起來了。

    “藩鎮”勢力太過於強大,形成了對中央政府的威脅,從而引發了安史之亂

    “藩鎮”,就是由其長官,也就是節度使全權負責當地的行政、財政、軍隊的一種制度,也就是說,節度使在當地擁有絕對的權力,相當於當地的土皇帝,他可以行使這片地方的一切權力。這項制度設立之初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的,如當時的安祿山就有效地抵禦了來自東北的契丹和奚的侵擾,甚至一度幾乎滅亡了契丹。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藩鎮”的權力越來越大,其性質也發生了變化

    以下是天寶十鎮的情況:

    鎮名 曾任節度使 兵力

    安西 高仙芝、封常青 24000

    北庭 封常青 20000

    河西 王忠嗣、哥舒翰 73000

    隴右 王忠嗣、哥舒翰 75000

    朔方 王忠嗣、郭子儀 64000

    河東 王忠嗣、安祿山 55000

    范陽 安祿山 91000

    平盧 安祿山 37000

    劍南 鮮于仲通 30900

    嶺南 裴敦復 15000

    可以說,全國大約50多萬的兵力,安祿山一個人就控制了其中的18萬人,而且是全國最為精銳的部隊(因為常年在北方作戰),也是最能打的部隊,那麼他想不造反都難了。

    而當時唐朝的中央部隊,由於長期生活在安逸的地區,沒有多少實戰經驗,且很多士兵都是富家貴族紈絝子弟,作戰能力嚴重不足,這也導致了後來安祿山南下的時候,中央軍在安祿山的邊軍面前幾乎沒有多少抵抗力,很快就丟了東都洛陽。

    可以說,“藩鎮”的設立在一開始是有效地應對了當時唐朝的邊患危機,但是卻造成了唐朝前所未有的“內憂”。如果沒有安史之亂,那麼會有其他的叛亂麼?我的回答是,歷史告訴了我們。

    是的,歷史已經告訴了我們,如果沒有“藩鎮”的叛亂,歷史上就會出現農民起義之類的叛亂,只不過,這個時間要推移很久。畢竟唐玄宗時期的唐朝是鼎盛時期,李唐王朝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分量還是非常重的,只有當王朝走到末期,國力日益衰退,老百姓實在過不下去,食不果腹,饑民遍野的時候,才會出現這種情況,比如晚唐時期的黃巢起義。

    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即便不發生“藩鎮”的叛亂,後面也會有農民起義,不過我個人估計那至少是在唐玄宗之後100年了。

  • 5 # 舉頭望月形影單

    改國號為天寶之後,唐玄宗李隆基已經無心朝政了,大批的庸才上位,加上唐朝的太子與皇帝的關係都很微妙,就直接導致國家內部混亂不堪的局面。

    唐朝的節度使不但掌握地方軍事,同時掌握財政、行政大權。唐玄宗時期設定有10個節度使,安祿山先任平盧節度使,後來兼范陽和河東節度使,掌握北方三鎮的大權.他有近20萬軍隊,成為"兵雄天下"割據一方的勢力。

    內部混亂,邊境群雄割據,所以“安史之亂”是歷史的必然。

    安史之亂無法避免,從當時的政治經濟等等方面考慮,唐朝是一個百姓富裕,政府空虛的局面,當政府沒有龐大的資金來支援的時候,無論是誰只要在邊境掌握了軍隊,都會起兵爭權造反。

  • 6 # 皓皓天心

    安史之亂是那時期的唐玄宗設制節度使政策導致的。

    節度使在他統治的地方,行政、軍隊,財政和土地通通節度使一個人說了算。這就等於這個地方是節度使一個人家裡的。就是說皇帝信任這個人,把一切地方上的事丟給節度使,節度使想怎麼幹就怎麼幹。這個節度使只要一有異心,那皇帝就要吃灰了。

    以前的府兵制的時候,長安城周邊到處都是軍隊拱衛,四邊的軍隊還沒中央的軍隊多。實行慕兵制後,手握大權的節度使大量慕兵,搞得地方上個個節度使都兵力飽滿,而中央的防守陪隊就弱了。

    最後的結果就是手握重兵的節度使,只要心裡不爽了,就可以帶兵攻擊別人。想當皇帝了,就可以帶兵造反,反正中央部隊少得可憐,弱雞一枚,想打就打了。

    安祿山就是這麼幹的。奸相李林甫防了防止文官有機會去邊防建立軍功,奪他相位,建議唐玄宗將番將調去鎮守邊防,番人在當時是不能做宰相的,建立軍功也影響不了他。唐玄宗採納了,安祿山就被調到邊防去了。剛開始安祿山老老實實,還跑回朝廷認比他還小的楊貴妃做義母。得到了唐玄宗的充分信任,就讓他一人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

    安祿山節度這三鎮兵力,將近二十萬。而中央軍才八萬左右。安綠山開始有想法了。

    後來和楊貴妃的哥,宰相楊國忠鬧矛盾,就以這為藉口,進攻長安了。一路上燒殺搶掠,和日本兵進攻中國做的事情沒兩樣。安史之亂就此爆發,盛唐開始走向沒落。

    安史內亂這種情況當然可以必免。

    首先一個國家的內亂,幾乎都是當頭的昏聵昏庸造成。這些人手底下重用的幾乎都是奸臣。這些奸臣手握重權之後,通常最愛乾的事就是拍當頭的馬屁,然後削除打壓異己,貪財謀地。為了一己私利,想怎麼來就怎麼來。至於國家利益和他毫無關係。而這類人歷史上通常都沒有好下場,卻從來沒人以史為鑑,充分展示了人性黑暗面,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利令智昏。

    當時唐玄宗娶了楊貴妃後,只管和楊貴妃玩樂,將國事丟給宰相處理。這宰相要是好的能幹的國家也不會亂,比如當時的李泌。但是卻給李林甫和楊國忠這兩個禍國殃民的奸臣。這純屬找死。最後李林甫被從墳裡挖出來改葬,抄家,子孫流放;楊國忠被亂兵殺死。

    只要黨、政、軍分開抓,不讓一個人獨大,不讓一個人常駐一個地方,地方上做亂就難。比如現在我們的國家情況就是這樣。

    所以這些事都是可以預防必免的,主要是看領導者怎樣處理問題而己。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官僚制度,是一種慢性毒藥。走到最後都會毒發身亡。

    官僚總會以手中的權力,兼併老百姓的土地;也會不顧老百姓生死逼老百姓去幹願意幹的事。老百姓沒有活路,走到最後都會造反。每個朝代都會毒發身亡!

  • 7 # 一壺清茗品春秋

    安史之亂的爆發是歷史必然。

    首先,節度使設立是安史之亂爆發的制度原因。雖然初唐歷代帝王的開疆拓土,唐朝的邊境達到了空前擴張,但伴隨的是突厥、契丹、吐蕃、奚等遊牧民族經常騷擾唐邊境。為了有效集中財力、人力、武力,防禦邊境、打擊遊牧民族入侵。唐玄宗在邊境設立了節度使全權負責邊境事務,有平盧、 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北庭伊西八個節度使區,加上劍南、嶺南共為十鎮,始成為固定軍區,各有受其統屬之州、軍、鎮、城、守捉。他們不但管軍權,還有財權、行政權。特別是雖然唐朝經濟發展,唐初均田制和依附於均田制的府兵制相繼瓦解,唐朝的軍制改府兵制為募兵制。這樣,獨霸一方的節度使就得以招募職業軍人,與將領形成了密切的聯絡。而邊境之兵,由於經常作戰,其戰鬥力更是強於中原之軍,造成了外強內弱的局面。

    其次,唐朝高層爭權奪利是安史之亂爆發的深層因素。李林甫是唐朝由盛轉衰的一個關鍵人物,擔任宰相十九年,大權獨攬,打擊異己,是有名的“口蜜腹劍“式的人物。特別是他為了鞏固自己的相權,鑑於當時唐朝開元年間張嘉貞、王晙、張說等文臣以邊將入相的先例,他建議玄宗“文臣為將,怯於戰陣,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驍勇善戰,而寒族在朝中沒有黨援。”唐玄宗採納了他的建議,重用蕃將,使得高仙芝、哥舒翰等少數民族將領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但也讓安祿山得以長期控制河北,為日後安史之亂的爆發埋下了隱患。

    第三,唐玄宗後期怠於政事是安史之亂爆發的重要原因。早期唐玄宗勵精圖治,任用賢臣,開創了開元盛世,讓唐朝的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發展達到了頂峰。但到後期逐漸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且寵愛楊貴妃,加上政策失誤,特別是讓安祿山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掌握二十萬精兵,全國兵力近三分之一都在安祿山手中,而且,安祿山向玄宗要求,要把轄區內的漢族將領換成胡人。玄宗居然也滿足了他的要求,這就給了安祿山叛變提供了必要的軍事實力。同時,楊國忠與安祿山將相不合,楊國忠因為楊貴妃,當上宰相,但卻鎮不住場,他看滿朝文武裡面就數安祿山權勢最大,對他威脅最大,就想把安祿山除掉。而安祿山也看不起楊國忠這種靠裙帶關係上位的小混混。因此,楊國忠當了宰相,多次在玄宗面前說安祿山謀反。正是在楊國忠的步步緊逼下,安祿山加速了造反程序。

  • 8 # 資本教練葛龍剛

    安史之亂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它的發生,是一種歷史的必然,是不可避免的。當然,不是安祿山,也許就是陳魯山,馬路山。原因如下:

    1、藩鎮崛起:

    由於唐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壞,從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這些召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和將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根錯節、牢不可分的關係。加之,開元以後,在邊防普遍設立節度使制度,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節度使因而雄踞一方,尾大不掉,成為唐皇室隱憂。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日益增長。據說當時全國有五十萬軍隊,安祿山直接可以控制的有18萬,而且是常年征戰北方的精兵。作為鎮守一方的節度使,行政,經濟,軍事一手抓,沒人監督。(正常情況下這三者應該分開)成為"兵雄天下"割據一方的勢力.從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析可知,一場節度使企圖奪取中央政權的叛亂已是不可避免的.。勢力日益龐大之後,有想法,也正常了。最終的叛亂,只是必然之下的偶然,只是時間,地點問題。

    2、唐玄宗怠政:

    唐玄宗改元天寶後,政治癒加腐敗,識人不明,致使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任用李林甫、楊國忠……奸臣當道,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此外,西北派節度使哥舒翰與東北派節度使安祿山之間,也素有裂隙。內外交錯,使唐玄宗後期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

    3、封建發展局限性: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併,以至百姓多遷徙流亡。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促使社會矛盾不斷加劇。

    安史之亂的首領們雖曾利用了人民對唐王朝的反抗情緒以及民族矛盾的因素,發動的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如果沒有發生,照樣會發生歷朝歷代都會有的農民起義。因為,一個社會,一個朝廷,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達到一定的高潮,相對滯後的政治體制必然阻礙經濟的發展,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矛盾就不可調和,類似的革命或變革必然產生。

     

  • 9 # 伊耆角木

    “歷史的必然”說的是一種大的趨勢。而針對某一個或一類特殊事件,幾乎不存在歷史必然,只能是一種有一定機率發生的事件。比如你可以說唐朝盛極而衰是一種歷史的必然,但不能說安史之亂或者其他藩鎮叛亂是歷史必然。安史之亂與李隆基和安祿山兩個人的特殊情況聯絡緊密,所以不存在必然性,有很多機會改變這種情況。而其他的叛亂也不見得一定發生,但唐朝一定會因為某種原因衰弱下去。

    我們來看看安史之亂產生所必備的條件:

    一、唐玄宗在位後怠政

    唐玄宗在位早中期,開元盛世讓唐朝達到了鼎盛,人口超過以往任何歷史時期,玄宗沉湎於自己泰山封禪的偉業,覺得自己也應該享受享受了。所以中後期的玄宗開始怠政,這也就促成了以李林甫、楊國忠為代表的一批奸相開始掌權。而安祿山之所以能夠手握重兵,與天寶年間朝政腐敗、官員貪財都有直接關係,安祿山靠著各種打點關係成為鎮守一方的節度使,這在開元初期姚崇宋璟或是中期有韓休、張九齡等良相執政時幾乎不可能發生。

    二、安祿山個人的奇遇

    如果僅僅是政治環境惡劣,安祿山怕也沒有機會青雲直上。恰恰是他的經歷又十分傳奇。安祿山是粟特人和突厥人混血,早年他是個小混混,偷羊被抓。原本幽州節度使張守珪準備直接杖殺,安祿山臨刑前高呼用人之際為何殺壯士,就此讓張守珪心軟,留他在身邊做了個捉生將。當時張守珪正在征討奚人和契丹人。安祿山通曉多國番語,擅長情報工作,成功捉到不少敵軍探子。加上安祿山聰明,懂得討上司歡心,於是青雲直上,做到平盧討擊使、左驍衛將軍。結果又因為貪功冒進,一次戰役中大敗而回,獲罪被綁赴長安處決。當時的宰相張九齡認為安祿山絕非善類,建議殺掉,唐玄宗卻覺得人才難得,將其免職放回軍中效力。就這樣,安祿山再次死裡逃生。如果張守珪、張九齡堅持殺安祿山,或者玄宗聽勸,也就沒有後面的事了。

    三、唐玄宗對安祿山的特殊欣賞

    從那次被特赦後,安祿山意識到決定你生死榮辱的往往就是那些權貴。於是,安祿山極盡全力賄賂各級官員,尤其是玄宗近臣。每逢朝臣到平盧,都能撈得盆滿缽滿。這些人回朝後自然對安祿山褒獎有加。終於,天寶元年安祿山成了平盧節度使,兵力三萬七千五百人,成為坐鎮一方的藩鎮諸侯。而後,安祿山入朝覲見玄宗,對其基金諂媚,玄宗由此更欣賞他,賞賜眾多。此後,安祿山也確有戰績,頻頻擊敗奚人和契丹人,加上受賄的朝臣們的吹捧。玄宗視安祿山為朝廷柱石。此後屢屢召見。安祿山還拜楊貴妃為母。有了楊貴妃吹枕邊風,玄宗對其寵愛越發。更兼雖三百多斤卻擅長鬍旋舞,深得玄宗喜愛。如果玄宗不這麼喜歡安祿山,他就是一個普通武將,沒有後來的事。

    四、唐玄宗給予安祿山史無前例的重權

    因為對安祿山的寵幸,玄宗反覆給他增加官職,擴充套件權力。天寶三年,安祿山兼任范陽節度使。范陽鎮是唐朝當時十大藩鎮中最大的一個。十大藩鎮總兵力四十九萬人,范陽鎮就有九萬一千四百人。天寶六年,安祿山兼任朝廷御史大夫;天寶十年,安祿山提出兼任河東節度使獲得玄宗准許。河東鎮五萬五千人,加上此前的平盧、范陽,安祿山兵力達到十八萬餘人,且范陽、河東都是朝廷的精銳勁旅。如果玄宗對其恩賞稍有些節制,也不至於給安祿山這麼多兵力。除了三鎮節度使,安祿山還兼任河北採訪使,受封上柱國,賜爵東平郡王,是唐朝開國以來異姓封王第一人!如果玄宗沒有給這麼多兵這麼高的權,安祿山掀不起大浪。

    五、楊國忠給安祿山的不斷施壓

    李林甫死後,楊貴妃從兄楊國忠成為朝中第一人,無人不巴結他,權侵朝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偏偏安祿山不買他的帳,安祿山在朝中唯一忌憚的只有李林甫,李一死,他便是天不怕地不怕。於是,出於私憤,楊國忠反覆在玄宗耳邊說安祿山準備造反。玄宗雖然不信但被說的多了,也有幾次聽了楊國忠的,召安祿山入朝試探,雖安祿山每次都化險為夷,但心中已經明白,有楊國忠在,自己不反玄宗早晚也會懷疑他。安祿山便乘機向玄宗討了御馬總監和全國牧馬總管的職務,獲得了寶貴的戰馬資源,將幾千匹最好的良馬轉移。又問玄宗討了空白委任狀回去封賞自己麾下的各族兵將。終於萬事俱備,安祿山回到范陽,發動叛亂

    六、玄宗依然昏聵自毀長城

    安祿山叛變了,玄宗仍然昏庸。先命高仙芝封常清禦敵,結果因為軍士戰鬥力不足,高仙芝退守潼關,玄宗聽從為了逃避責任的監軍宦官邊令誠的讒言,認為高封別有所圖,將二人斬首。隨後任命哥舒翰鎮守潼關,哥舒翰堅守不戰,安祿山無計可施。玄宗卻又因為楊國忠的讒言誤認為敵軍兵少,逼哥舒翰出戰,最後哥舒翰兵敗被擒投降。哥舒翰一降,潼關落入敵手,長安無險可守,玄宗率文武皇族西逃入蜀。其實,在哥舒翰鎮守潼關時,河北顏杲卿顏真卿率眾人拼死抵抗,堅守不降;河東郭子儀李光弼連戰連勝,史思明狼狽逃竄。如果潼關不失,必能讓安祿山陷入被動,很快就會退走,安史之亂也就能較早平息。

    所以,上面六點,除了第一條玄宗朝的積弊難以根除外,其他五條都有太多主觀因素。如果張守珪、張九齡當年殺了安祿山,這個人根本在歷史上留不下名字,更不要說造反;如果安祿山沒這麼巧舌如簧,他就不能做到節度使獲得玄宗歡心;如果玄宗不授予安祿山這麼大的權力,安祿山就不能有這麼多兵馬;如果楊國忠不對安祿山死逼,安祿山或許只想做個割據一方的土皇帝;如果玄宗不自毀長城,安史之亂可以被掐滅在萌芽狀態。這些如果只要有一個成了,安史之亂就沒有了。也不見得就有別人能像安祿山一樣。故而,我說這不是歷史必然。

  • 10 # 黑眼歷史觀

    眾多偶然下促使的必然。

    任何質變,都是量變的積累,是矛盾的集中爆發。九大節度使,不止安祿山一人,換而言之,除了安祿山史思明,還有八個勢力有能力挑起類似安史之亂的戰局。【安西、北庭、河西、隴右、朔方、河東、范陽、平盧、劍南。嶺南的領略使,也是類似職能。】

    首先,兵制混亂,唐朝前期的均田制和府兵制已經不適合了,唐朝開始尋找新的軍事手段,比如改用募兵制代替府兵制。但是,募兵勢力和府兵勢力有所勾結,形成了更加複雜的情況,地方勢力更加龐大。加之如同 東漢末年的州牧一般 的節度使的出現,盤踞一方的勢力誕生,節度使有地、有民、有兵、有錢、有權。皇帝有點能耐都會看出不行,但是有權力的人,又怎麼會那麼輕易放棄權力呢?所以雙方的矛盾日積月累的增加,不管那一邊都是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

    其次,朝堂上政治腐敗,使得用人方面出現問題,一些不適合的人坐上不適合的位置,比如楊國忠。安史之亂的爆發,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安祿山和楊國忠的矛盾。這也代表著文官和武將的矛盾。

    最後,一般盛世而衰,唐朝極盛時期,矛盾的沉默期,前期矛盾的緩和、消失,新的矛盾卻在積累。比如土地兼併問題、權力僵化問題等。

    開元盛世背後醞釀的黑暗,就是天寶危機。

    【安史之亂的影響的擴大,朝廷的對策有很大關係,最後唐玄宗的晚年十分悽慘,自己最愛的妃子被迫自殺,最後當了太上皇孤獨終老,國家因此沒落,他在後世不可能流芳千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經典街機《餓狼傳說》中有哪些比較有意思的開場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