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dnfm小賢

    王守仁,別號陽明,他是明朝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說到軍事家很多人困惑了,因為歷史教科書上的他明明是個文人,其實歷史上的他,不但思想深邃,軍事才能也是極為出色的。

    王守仁在打仗中,從來不和敵人正面交鋒,他總是聲東擊西,用超乎尋常的方式,給敵人不知所措,典型的不按常理出牌。也許你會說,那是因為敵人少好對付,其實不然。即便是敵軍兵力多於自己的幾倍,他也不會隨便出擊,而是想好對策,把敵人圍堵起來。王守仁曾經先後擊敗了很多讓朝廷頭疼的土匪及寧王叛亂。這樣一個會打仗的人,又怎能簡單以文人墨客示之。

    當然,說到王守仁,最值得一提的還是他在哲學方面的貢獻。他突破理學對人的限制,創立心學,提出“知行合一”的理論,肯定知行一統的重要性。除了哲學貢獻外,他還廣收弟子,將自己的先進思想普及下去。我們知道,明朝皇帝朱厚照執政期間,社會混亂不堪,宦官奸臣把持朝政,像劉瑾、江彬等人,個個人神共憤,但遇到王守仁後,紛紛不是對手。

    水至清則無魚,也許你會覺得王守仁能把宦官奸臣耍的團團轉,他自己必然不是好人,最起碼不是純臣。可事實證明,王守仁的一生不但為人正直,而且在頹廢的明武宗時代,始終堅持自己做人的底線,時刻為老百姓著想,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後來王守仁因身染重病辭官回鄉,病死在歸途中,年57歲,百姓聽說他去世,都身穿麻衣為他送行,諡號文成。

    王守仁一生,無論是思想哲學,還是軍事政治,在明朝都算得上是一個奇人。著名作家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就將王守仁排在牛人首位,可見他的歷史地位有多崇高了。雖然現在看那些思想,不免落後愚昧,但在當時卻是了不起的突破。

  • 2 # 不染品史

    那一定是李如鬆了

    歷史上不乏有名將,韓信,白起,常遇春之流在王朝的建立中起了重要作用。可是縱觀歷史,我們卻很難發現,名將的子孫後代還能有成為名將,他們大多都是留戀於酒色之中,成為國家的蛀蟲。

    可是李如松不僅是最強兵二代,更是大明王朝不世出的名將,殺掉日軍丟盔卸甲,一舉揚大明國威。

    下面便介紹一下我喜愛他的原因。

    一出生高貴。

    先說說李如松的身世。李如松是大將李成梁的兒子,祖祖輩輩都是幹著殺人的勾當,連家教都是“殺一個虧了,殺十個小虧,殺100個不虧,殺1000個小賺,殺1萬個才算是為國爭光”。

    當時的李成梁,年年殺人,年年提升,他的蔭職使李如松還沒到30歲的時候,就被授予都指揮同治的官職(從二品)。

    明朝的從二品已經是高官了,這樣的提升速度不可謂不恐怖。

    想當年抗倭名將戚繼光繼承他爹的職位,也不過是一個四品官。而俞大遒也殺了不少倭寇,後代充其量也不過是一個百戶。

    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人比人氣死人,戚繼光估計哭暈在廁所。

    二一戰成名

    名將不是蔭職得來的,都是一刀一個人頭,一戰一個軍功建立起來的。李如松因為老子李成梁是左都督兼太子太保(一品大臣)而被提拔到了山西總兵(相當於山西省軍區總司令),位高權重,這一點還不足以使李如松成為名將。

    萬曆十五年(1587年)李如松的好運還沒到頭,升職宣府總兵,鎮守明朝四大要點之一,成為實際的掌權者。

    萬曆十五年(1587),寧夏叛亂。朝廷下命令,李如松為提督陝西討逆軍務總兵官,火速前往平叛。

    是騾子是馬,這時候該拉出來遛遛了。

    此時的叛軍首領拜收縮防線,退守堅城,佔據著地利。明軍大將麻貴圍城半個多月,毫無進展。

    李如松到任後,麻貴認為他是靠父親的軍功才提升到現在的地步,本人無能攻下此城。李如松不顧麻貴的眼色,先後出了多個奇計,先用土袋攻城,又在深夜奇襲,組建敢死隊往裡衝,挖溝刨土等諸多手段,十八班武藝全上,只為了殲滅敵軍。但結局是不有好的,城沒被攻下。

    麻貴在旁邊冷笑連連。

    李如松最後時機突發奇想,引河水淹城,一舉殲滅叛軍。

    原來李如松先前的攻城只是為了擾亂敵人的視聽,真正的攻城方法其實是靠水淹。

    完美的一戰,城內守軍死的死,傷的傷,一座堅城就此被迫。

    值得一提的是,在對叛軍的援軍發起進攻時,李如松充分發揮了家風,不停屬下的勸告,親自上陣,操持馬刀,衝鋒陷陣,斬殺敵人十數人。

    要知道中國古代打仗將軍是很少衝鋒陷陣的(小說裡都是騙人的)。中國打仗規模比較大,一個小遭遇戰都是幾千個人互相拿著刀對砍。刀劍無眼,主將死了,軍隊就沒了主心骨,那不就亂套了。

    所以將軍大多數情況都是坐鎮中軍,指揮全域性的。只有特別勇敢的武將,才會衝鋒陷陣。

    明朝的開國將領長常遇春,因為性子虎,特別喜歡打前鋒。朱棣也因為有著建文帝的命令打了幾次前鋒,開心了幾次,可是之後就不這樣幹了。

    李如松衝鋒在前,不僅僅是武將風範,更多的是其個人的勇猛與無畏。

    在李如松的帶領下,明軍士氣大振,一舉殲滅敵軍。

    就這樣萬曆三大徵之一的寧夏平叛落下了帷幕。僅僅因為李如松的用兵如神,麻貴也真正承認李如松的才能。

    三 人生巔峰。

    寧夏平叛並不是終點,而是李如松奇蹟的起點。在接下來的戰役中他將威名遠揚千年之久。

    萬曆二十年,李如松前手剛處理好寧夏叛亂,後腳就得快馬加鞭到北韓去殺日本人。

    那個時候日本剛從戰國時代統一,豐臣秀吉就迫不及待地組織了14萬大軍出征北韓,意圖消滅北韓,後滅明朝。

    北韓還是那樣,不經打。短短半年時間,就被日軍攻佔了七道(道是北韓的政治劃分,北韓總設八道)國都都被日本給佔了,國王被攆跑,大半數國土被佔領。國王逃跑到鴨綠江江邊隨時準備渡江南附,接受明朝給予的避難。

    要知道北韓可是明朝的小弟呀,俗話說得好,打狗還得看主人呢,小弟受欺負了,大明怎麼能坐視不管。

    於是萬曆當場就表了態,抗倭援朝。

    李如松接到命令,從陝西提督變成了遼東提督,率軍出征。

    軍力,四萬餘人。

    這時北韓的大臣柳成龍發言了,兵這麼少,能打過兇殘的日本人嗎。

    李如松冷笑,你認為少,我卻認為多了。

    事實證明,李如松確實有說出這句話的底氣。兵不在多,而在於精,庸兵再多也沒用,10萬農民兵的戰力也抵不過1萬的精銳奇兵。

    李如松所率領的兵就是這樣的兵——遼東鐵騎。他老子李成梁帶了十幾年的兵,大明王朝最精銳的騎兵,共計近萬人。

    李如松也成功的打了柳應龍的臉。

    萬曆21年。經過長期的艱苦作戰,平壤被收復,日軍節節敗退,這是北韓戰場上的第一場勝利,李如松當立首功。

    日軍一看明軍太強了,乾脆逃吧。於是在短短三日之內,黃州,五山等地的日軍不戰自潰,連明軍的影子都沒有看到,直接退到了大後方的王京。

    侵朝日軍駐紮在王京,準備拼死據守。

    此時日軍5萬。

    李如松同樣帥軍5萬。

    古人曾經說過,十則圍之,五則攻之。

    在一比一的軍力對比下,李如松幾乎沒有能力拿下此戰。而當時的明朝將領也不看好此戰,準備派出使者進行談判。

    原因是明軍是在外地作戰,供應很成問題。雖說大明是幫著北韓收復失地,可是北韓方面無恥的很,既不供糧也不給錢,一切物資都得大明自己承擔。

    一個月兩個月,大明也到能接受,可是外地對戰近半年,大明接受不了。

    都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再這樣下去,大明的財政非得被拖垮不可,必須速戰速決。在這種情況下,李如松反其道而行之,才用逆向思維,猜想到日軍的境地必然也不好過。

    龍山是日軍的糧倉,積糧數10萬石,王京,釜山的日軍伙食大都要靠此處供應。

    李如松抓住了機會,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派敢死隊連夜跑到龍山放了一把火,徹底解決了日軍的糧食問題。

    這樣一來,日軍沒了飯吃,自然只能撤退了。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4月18日,日軍全面撤出王京,退守釜山。19日,李如松入城,王京收復。

    自從萬曆20年12月明軍入朝起,短短半年時間,日軍全線潰敗,死傷合計35000餘人。其軍隊主力幾乎全軍覆沒,戰鬥力遭受致命打擊,不可謂之不大敗。

    四月下旬,日軍從蔚山,東萊等沿海地區撤退,全軍八萬餘人渡海回國,僅留4萬餘人防守。

    至此,李如松在日軍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威震宵小數百年。

    4 英年早逝。

    俗話說得好,天妒英才。如此勇猛的將領,卻沒能夠擁有著長久的壽命,為國盡力。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4月。土埋寇犯遼東,李如松率領守軍出擊,身先士卒,慘遭埋伏,竭力應戰,最終戰死。

    一代英才就此逝世。

    終李如松一生,為國盡力,威名遠揚。英雄之名,當之無愧。

    李如松以他的英勇和愛國征服了我。

  • 3 # 賣翡翠的熙哥哥

    如果我們單指個人的強悍,徐達、李文忠、常遇春、朱能、李成梁、鄧子松等這些將領都是數一數二的人物。但是說要達到真正的名將的水平,就要從軍事才能、戰略戰術、統軍治兵、個人戰績等方面來討論。這麼整體一看的話,我認為最為首衝的無疑就是戚繼光,下面讓小編給大家說說小編選擇他的原因吧。

    第一,從個人的戰績來說明。戚繼光的手中有一支戚家軍,在歷史上,只要是戚家軍出馬的戰役都沒有敗績出現,這可謂是百戰百勝的代名詞,對面的人聽到是戚家軍,軍心都會渙散一半。足以說明戚家軍的厲害,現在,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戚家軍的戰績。在臺州的花街之戰,犧牲了三人,但是解救了老百姓五千餘名,殺死敵軍三百多個,還繳獲了二個倭首。在長沙之戰中,基本沒有人員的傷亡,但是解救的人質有一千兩百多人,解決的倭寇有三千多人,在這個戰役中,主要是為了解救百姓,。還有很多的戰役,比如王倉坪之戰、仙遊之戰、平海衛之戰、牛田之戰、白水洋之戰等,在這些戰役中,並沒有出現失敗的情況。

    第二,從戰場上戰術的運用來說明。創立了一些到現在都還在運用的戰術,比如現在特警使用的攻堅隊形,就是當時的“鴛鴦陣”。這個陣法主要就是充分發揮集體的團結互助、兵器長短結合,從而達到機靈和靈活的打擊敵人。戚繼光還健全了兵種,在北調薊州後,為了抵禦大規模侵犯的蒙古騎兵,戚繼光創立了有車、騎、步等相互配合的聯合兵種。並且把火器和兵器集中成為一個營來發揮實力,在禦敵的過程中和其他的兵種配合作戰。我想,這應該是歷史上關於軍事方面的一個壯舉。在戰場上和倭寇作戰時,經常使用的戰術就是用很多人圍攻少部分人,快速集結士兵的力量消滅敵人,還節約時間。

    第三,從統軍步兵的嚴明來說明。他的戚家軍沒有敗績,是怎麼做到這一步呢?這與他對於軍隊的治兵的方法有聯絡。戚家軍的紀律很是嚴明,在歷史上都留下來美名。在戚繼光去世後,這一支軍隊留了下來,就算在大徵中,起到的作用也不可忽視,每每到了關鍵時刻,只要戚家軍一到,總會拉開僵持的局面,讓戰場的形式改變。就比如在天啟元年的時候,戚家軍就千里援救,數萬名的軍士慷慨赴死,並沒有逃兵。也是他們這種大無畏的精神,讓八旗軍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從這些就可以看出,戚繼光的治兵嚴明,他去世後軍士仍然做到不退縮的精神。

    第四,從軍事才能的預判來說。戚繼光的軍事才能真的很強大,從和倭寇對戰的一場場戰役就可以看出。他主要的是側重戰術方面,比如北長城的防禦體系,東南部沿海的預防倭寇體系等,這些體系的建立,為明朝抵禦倭寇的騷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戚家軍這個軍隊的靈魂,是從戚繼光開始的。他自身就是一位武藝非常精湛的將領,有時侯性質來了,還會和下屬切磋一下。和韓信、諸葛亮這類放入軍事家相比,他這樣的將領更容易在下屬前建立自己的威信。

    第五,他對士兵心理有極強的理解。賞罰有度,恩威並濟。一方面在軍機制度上極其冷酷,一方面又極其體諒關心下屬。他甚至強制要求,如果士兵受傷,隊總要天天看望,旗總要兩天看望一次,百總要三天看望一次。他不只一次在兵書中,強調對士兵下屬的感召,將帥士兵需同甘共苦,以達到萬人一心的境界。

    從軍事才能、戰略戰術、統軍治兵、個人戰績這四個方面來說明的話,在明朝的這幾個將領中,戚繼光無疑是最強悍的一個。

  • 4 # 齊君

    我喜歡的明朝將領是李定國,明朝有著很多的優異將領,隨著明朝的滅亡,很多的人都選擇了投降,但是李定國卻誓死抵抗,絕不投降!

    在1651年,李定國被派往收服湖南和廣西,然後他學習了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約法三章,得到了百姓的擁戴和愛戴。

    李定國用兵如神,愛兵如子,部隊紀律嚴明、秋毫無犯。李定國軍隊準備充足之後,開始出兵收服湖南然後就是廣西,大敗清軍,開復南明,使南明的抗清鬥爭打開了一個新局面。

    李定國將軍擊敗數十萬清軍,當時的滿清政府朝野震動。居然朝廷內部有著要和李定國劃地而治。李定國將軍極大阻止了清朝統治中國,清朝算是精疲力盡了,當時的李定國可謂是兵鋒正盛,民心所向,收服國土。

    可是明朝李定國馬上要勝利的時候,總會出現叛徒,咱們要說一個人就是孫可望了,這個同時是張獻忠養子的大西軍將領 剛開始的局面是李定國和孫可望聯合抗清。可是孫可望羨慕嫉妒恨,投降了滿清,將情報告訴了滿清。孫可望野心很大想要替代當時的永曆帝,孫可望出賣軍事情報,滿清分三路進攻滇黔,事態嚴重。永曆帝逃亡緬甸,但是卻被緬甸人出賣給了吳三桂,被吳三桂處死。李定國聽到永曆帝死後,悲痛欲絕。最後是含著恨意而死!

    李定國將軍是歷代絕代名將之一,他的一生,用悲壯而言,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李定國臨終遺言,他對兒子說:“寧可死於荒野,也絕不投降。”一代名將如此客死他鄉,讓人動容。

  • 5 # 風情侃歷史

    明朝也是我最佩服的一個朝代,整個王朝完全可以用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一句話來全部概括。

    明朝自永樂皇帝於永樂十九年(1421年)由帝師(後改為南京)遷都至北京。當今天的我們徜徉在北京這個現代化都市,看著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繁華景象時,不應該忘記,正是五百多年前的一個叫朱棣的人奠定了這一切的基礎。

    自此之後,明朝延續276年,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此後明朝無論是遇到多大壓力,既沒有屈膝投降,也沒有割地賠款。到了明末那種內憂外患中,明朝依然兵分兩路頑強對付滿清和李自成,對關外的國土自始至終沒有放棄“全遼可復”的願望。從明英宗到崇禎帝的幾次北京保衛戰中,明朝更是堅定,兵臨城下仍然寧死不遷,直至1644年4月25日,崇禎在北京失陷後在煤山上自縊身亡,大明從未後退過一步!

    這樣一個有骨氣的王朝,自然不是放大話就能形成的,而在大明的諸多將領之中,要論我最喜歡的一個將領那就是孫承宗,一個最有機會挽救明朝的人!

    孫承宗

    嘉靖四十二年(1563),孫承宗出生在北直隸保定府高陽(今河北省高陽縣)。

    作為明朝四大防禦要地、薊州防線的一部分,孫承宗基本是在前線長大的。

    他喜歡戰爭,喜歡研究戰爭。從小,別人讀四書,他讀兵書。長大後,別人往內地跑,他偏往邊境跑,不為別的,就想看看邊疆。 萬曆六年(1578),保定府秀才孫承宗作出了一個決定——外出遊學。這一年,他十六歲。在此後十餘年的時間裡,孫秀才遊歷四方,努力向學,練就了一身保家衛國的本領。

    萬曆二十七年(1599),孫承宗的僱主奉命前往大同,就任大同巡撫。官不能丟,孩子的教育也不能丟,於是孫承宗跟著去了。

    在那個地方,孫承宗發現了一個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拼命的廝殺、血腥的戰場、智慧的角逐、勇氣的考驗。 戰爭,是這個世界上最神秘莫測、最飄忽不定、最殘酷、最困難、最考驗智商的一種遊戲。在戰場上,兵法沒有用,規則沒有用。贏了你就是勝者,輸了你可能就會付出生命。因為在這裡,最好的兵法,就是實戰,唯一的規則,就是沒有規則。

    大同,在長達五年的時間裡,孫承宗看到了戰爭,理解了戰爭,懂得了戰爭,並最終掌握了戰爭。他的掌握,來自他的天賦、理論以及每一次的感悟。

    萬曆三十二年(1604),孫承宗向他的僱主告別,踏上了前往京城的道路。他的目標,是科舉。這一年,他四十二歲。考中了,榜眼。(全國第二)

    萬曆四十二年(1614),孫承宗調任詹事府諭德。這雖然只是一個小官,但卻有著光明的未來,因為它的主要職責是給太子講課。

    萬曆四十八年(1620),即位僅一個月的明光宗朱常洛去世。 但對於孫承宗而言,這沒有什麼影響,因為他已經找到了一個新的學生——朱由校。 教完了爹再教兒子,真可謂是誨人不倦。

    天啟二年(1622),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孫承宗來到山海關。孫承宗最先做的一件事,就是練兵。當時他手下計程車兵,總數有七萬多人。數字挺多的,但也就是個數字,一查才發現,連上萬人都沒有,都是空額,工資全讓老領導們拿走了。 這是假人,留下來的真人也不頂用。很多兵都是老兵油子,領餉時帶頭衝,打仗時帶頭跑,特別是關內某些地方的兵,據說逃跑時的速度,敵人騎馬都趕不上。而孫承宗,也只說了一個字:滾。

    他最終訓練出了一支這樣的軍隊,一支努爾哈赤、皇太極父子終其一生,直至明朝滅亡,也未能徹底戰勝的軍隊。 在歷史上,這支軍隊的名字,叫做關寧鐵騎。

    天啟二年(1622),孫承宗已經六十歲了。他很清楚,雖然他熟悉戰爭、精通戰爭,有著挽救危局的能力,但他畢竟老了。

    他很欣慰,因為他已經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選——袁崇煥。

    在之後的時間裡,他著力培養袁崇煥,巡察帶著他,練兵帶著他,甚至機密決策也都讓他參與。 當然,孫老師除了給袁同學開小灶外,還讓他當了高階幹部,從寧前兵備副使、寧前道,再到人事部(吏部)的高階預備幹部(巡撫),只用了三年。

    天啟元年(1621),孫承宗剛到遼東的時候,他所擁有的,只是山海關以及關外的八里地。

    天啟五年(1625),孫承宗鞏固了山海關,收復了寧遠,以及周邊幾百裡土地。這就是孫承宗的偉大成就,短短几年之間,他修建了若干據點,收復了若干失地,提拔了若干將領,訓養了若干士兵。 現在,在他手中的,是一條堅不可破的防線,一支精銳無比的軍隊,一群天賦異稟的卓越將領。

    在孫承宗的指揮下,百姓和朝廷終將看到遼東的光復。 然而,這一切註定都是幻想。 天啟五年(1625)十月,孫承宗被魏忠賢陷害貶為草民,走時,袁崇煥前去送行,失聲痛哭,然而孫承宗卻只能說:事已至此,我無能為力。

    然而,高第來了,很快,他就看見高大人丟棄了幾年來他為之奮鬥的一切,土地、防線、軍隊、平民,毫不吝惜,只為保住自己的性命。

    崇禎二年(1629),皇太極率領八旗勁旅,繞開寧遠、山海關,接連攻下幾座大明重要通往京師的要塞,一度直逼京師安危,草民孫承宗受召進入京城,皇帝對他說,從今天起,你就是大學士,這是上級對你的信任。

    明末是一個特別亂的年代,朱氏公司已經走到懸崖邊,就差那一點就掉下去了,有人往下踹(比如皇太極之流),也有人往上拉(比如崇禎、楊嗣昌),只有這個人,擁有改變宿命的能力——只有孫承宗。

    在隨後的日子裡,他依舊矜矜業業的為延續大明香火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在1631年,因為一件巧合一片口水鋪天蓋地而來,孫承宗比較識趣,一個月後就辭職走人了。

    歷經三朝風雲,關寧防線的構架者,袁崇煥、祖大壽的提拔者,忠誠的愛國者,力挽狂瀾的偉大戰略家孫承宗,就這麼不幹了。 但這並不是他的終點,七年之後,他將在另一個舞臺上,演出他人生最輝煌的一刻,以最壯烈的方式。

    一切的結束

    崇禎十一年(1638年)清軍進攻高陽,高陽,位處直隸(今河北),是一個小縣城,沒兵,也沒錢。但有個退休老幹部,就住在縣城裡,他的名字叫孫承宗。

    心血、才華、戰略、人才,這位舉世無雙的天才,已經奉獻了所有的一切,然而,他終將把報國之誓言,進行到人生的最後時刻。 清軍進攻的時候,孫承宗已經七十六歲,城內並沒有任何守軍,也沒有將領,更沒有糧草,彈丸之地,不堪一擊。 清軍顯然知道誰住在這裡,所以他們並沒有進攻,派出使者,耐心勸降,做對方的思想工作,對於這位超級牛人,可謂是給足了面子。 而孫承宗的態度,是這樣的,清軍到來的當天,他就帶著全家二十多口人,上了城牆,開始堅守。 在其感召之下,城中數千百姓,無一人逃亡,準備迎敵。

    失望的清軍發動了進攻,在堅守幾天後,高陽失守,孫承宗被俘。清軍對於這位折磨了他們幾十年的老對手,似乎崇拜到了極點,所以他們決定,給予他自盡的權利。 孫承宗接受了敵人的敬意,他整頓衣著,向北方叩頭,然後自盡而死。這就是氣節!

    至此,明朝唯一的希望也斷絕了。或許在我講述這個故事之前,你未曾聽聞過這個人,但我希望你可以記住他,記住這個為國家社稷終其一生,甘願付出自己一切的一位偉人。僅此而已。

  • 6 # 神奇奶爸很神氣

    這個時候我必須要說一下明朝的穿越小說了。受以前最喜歡多回到明朝當王爺的影響,現在比較喜歡回到明朝當暴君。最喜歡的就是有大志的王守仁了,

  • 7 # 陸凰說電影

    在明朝200多年的歷史中,能人名士輩出,但如果要評出最牛人物,我選擇王陽明。他不但是個文臣也是個武將。

    王陽明創立心學,啟蒙了華人的心智,梁啟超認為王陽明是“百世之師”。更牛的是,王陽明竟然還是一個兵法大師,是明朝唯一一個文人立功封伯進侯的,“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也”,連號稱日本軍神的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也是王陽明的鐵粉,一生俯首王陽明。具文武之全才,闡聖賢之絕學,明朝獨此一例!

    王陽明雖是進士出身,但他的功業大多是與武功有關。

    1517年,王陽明在兵部尚書王瓊的舉薦下受命巡撫南、贛、汀、漳等地,帶兵蕩平當地土匪,小試牛刀,初露鋒芒。

    1519年,寧王朱宸濠在江西南昌發動叛亂。王陽明先是施疑兵計,穩住寧王大軍留在南昌,而後雙方大軍決戰於鄱陽湖。此戰,王陽明抓住寧王大軍鐵索連舟的弱點,用火攻的方式燒燬寧王大營,上演了一出明朝“赤壁之戰”,寧王朱宸濠被生擒,王陽明也一戰成名,被封為建安伯。

    嘉靖六年,在家守喪的王陽明被起復,奉命前往廣西處理岑氏土司問題。王陽明十一月抵達廣西,先是採取“以撫不以剿”的策略收服思田當地叛軍,而後又巧襲斷藤峽,破八寨,到次年7月即平定叛亂。令人惋惜的是,回師途中王陽明肺病加重,病逝於南安舟中。一代聖賢,就此離世。

    縱觀王陽明一生,平南贛,擒寧王,撫思田,襲斷藤峽,破八寨,可謂戰無不勝,功勳累累。但明末西洋火炮專家孫元化認為,這些功業不過只是展現了王陽明軍事才能的一部分。

    偶從通家弟生生氏案頭,見《武經》一編,不覺踴躍神動,輒展而閱之,則王文成公所手批而胡襄懋公參閱者也。大都以我說書,不以書繩我;借書揣事,亦不就書泥書;提綱潔要,洞玄悉微,真可衙官孫、吳而奴隸司馬諸人者矣。因思文成當年,討逆藩,平劇寇,功名蓋天地,智略冠三軍,不過出此編之緒餘而小試之耳。

    所謂《武經》,指《孫子》、《吳子》、《司馬法》、《李衛公問對》、《尉繚子》、《三略》、《六韜》等七部兵書,又稱《武經七書》。宋代以後,《武經七書》成為武舉考試的基本教材,王陽明雖是科舉出身,但因喜愛軍事,也曾認真研讀並評註此書。

    孫元化在讀完王陽明所評註的《武經》以後,認為王陽明的軍事才能和謀略不在古代的軍神孫武、吳起之下,當年平定寧王之亂、蕩平南贛、廣西土匪,不過只是牛刀小試。

    以一己之力,拔亂反正,力挽狂瀾,尚不過只是其軍事才能冰山一角的展示,那王陽明軍事才能的上限在哪裡?不得而知!難怪曾國藩、左宗棠等人都將王陽明視為偶像,並學習其帶兵打仗之法。

    早年酷愛軍事,遍讀兵書,為官後又有機會參與指揮戰爭,加上王陽明的天賦和其深邃的哲學思想,結合起來造就了文武雙全的一代奇人。隆慶繼位後,重新對王陽明的功績進行了評定,在券文中寫道:“兩間正氣,一代偉人,具撥亂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賞”。

    王陽明本一介書生,卻生於亂世,給了他施展才華的機會,又因朝廷的爭鬥,令其無法高高於朝堂之上,只能輾轉各地,討逆安民。這是王陽明的不幸,也是他的大幸。正因苦難,才有了“龍場悟道”,也才磨練出了擅長詭道的軍事大家。

  • 8 # 小夏日常生活

    1.徐達

    “淮西二十四將”之首,“十八翼元帥”之一“淮興翼”,“明初六國公”之一“魏國公”,“洪武元年三大將”之一“徵虜大將軍”。先後統軍攻佔集慶(南京)、河南(洛陽)、大都(北京)、奉元(西安),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同時征服過四大古都的名將。1353年,朱元璋奉郭子興命回鄉募兵,年僅22歲的徐達欣然應召。從此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朱元璋發現徐達才能超乎眾人,於是委以重任,代替自己征戰四方。徐達在南方先後統兵消滅陳友諒和張士誠,完成淮西集團在長江中游的稱霸。以徵虜大將軍的身份統率二十萬明軍北伐,洪武元年八月初二縱身躍入元大都齊化門,收復了淪陷400多年之久的燕雲十六州,滅亡元朝。之後繼續率軍征戰山西、陝甘,在太原全殲王保保元軍10萬,在沈兒峪全殲王保保元軍15萬。徐達這一系列征戰確立了明朝在全中國的統治地位,完成了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南向北統一,學術界將這一戰爭稱為“徐達北伐”。洪武五年,徐達發兵北元,欲永清大漠,但輕敵冒進,在嶺北敗陣於王保保、賀宗哲,傷亡數萬人,引軍撤回雁門關。之後徐達長期在北平駐守,除了夜襲灰山外再沒有發起大規模軍事行動,直至去世,而他的“築關設衛”也保護了明朝兩百多年。縱觀其一生,他可能不是明朝最出色的軍事家,但絕對是功勳最卓著的大將軍。朱元璋將其稱為大明的萬里長城,讚譽:“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

    2.常遇春

    “十八翼元帥”之一“中翼”,“明初六國公”之一“鄂國公”,“洪武元年三大將”之一“徵虜左副將軍”。起初為活躍於濠州一帶的綠林,1355年常遇春去和州剛好遇到率領部隊攻打和州的朱元璋,於是就直接投靠了朱元璋,棄盜為良。勇猛敢戰,這是常遇春戎馬生涯的最大特點,並貫穿於歷次重大戰役,尤其是在1363年的鄱陽湖之戰表現最為突出。此戰,常遇春箭射張定邊,組織火攻,涇江口截殺陳友諒,最終在鄱陽湖之戰論功行賞排名第一,居功至偉。接著又征服江西未下州郡,進攻湖廣迫降陳理,兩淮之戰中與徐達攻取泰州,作為徐達副將參加平江戰役消滅張士誠。後來又以副將身份和徐達一道率軍北伐,於塔兒灣與元軍相遇後,單騎殺向元軍,20餘蒙古騎出來迎戰,攢刺之卻無一中,常遇春強行突至元軍陣前,一矢殪其前鋒,馳入元軍,刀鋒過處所向披靡,仿若天神,麾下壯士從之,勇猛衝殺,在洛水之北擊潰元軍斬獲元軍五萬俘獲無數。隨徐達攻佔大都後又率軍徑取元上都開平逼走元順帝,火燒上都開平。他是朱元璋手下最具人格魅力的一位,他從不接受投降,卻從江南打到漠北未遇敗績,他所向披靡無所畏懼,世人稱之為“天下奇男子”。洪武二年七月七日,“大明徵虜左副將軍”常遇春自開平率師南歸,準備入陝參與慶陽之戰,行至柳河川暴卒,年僅三十九歲。

    3.馮勝

    “明初六國公”之一“宋國公”,“洪武元年三大將”之一“徵虜右副將軍”。朱元璋攻打定遠時,馮勝和其兄長馮國用一道歸附。馮國用去世後,馮勝繼掌其兄兵權。馮勝早期地位並不顯赫,軍功也不甚突出,基本是從攻。但是在1365年徐達攻取淮東的兩淮之戰中,朱元璋因為一些考慮,沒有調動麾下所有淮東籍將領,於是馮勝便在這場戰役中被頂了上去。馮勝初戰高郵就遭大敗,明太祖大怒,將馮勝召回,責罰十大杖,然後命他步行回高郵,馮勝既慚愧又氣憤,從此知恥而後勇,克高郵、取淮安。後來征討江東的圍攻平江戰役中,朱元璋繼續沒有調動麾下所有淮東籍將領,馮勝繼續頂上前,並在平江表現突出,功勞僅次徐達、常遇春,升為右都督,並不久以徵虜右副將軍這個北伐軍三號人物的身份,和徐達、常遇春一道北伐,表現突出,朱元璋大悅下詔命右副將軍馮勝位居常遇春之下,偏將軍湯和位居馮勝之下,而馮勝在後來攻取陝甘的表現亦非常突出,但因擅自返師被加以切責。洪武五年嶺北之戰,中路主力軍徐達出師不利,東路李文忠得失相當,僅馮勝的西路軍全勝而歸,但當時有人說他私藏駝馬,因而未獲賞賜。洪武二十年金山之役,馮勝帶領傅友德、藍玉北上平定遼東,降服納哈出,但因朱元璋愛將濮英在回師殿後中遇伏被殺,朱元璋大怒沒收其大將軍印,移交給藍玉發起了捕魚兒海之戰,來為濮英報仇。馮勝因此後來再沒有掌兵,洪武二十八年被猜忌賜死。

    4.李文忠

    “明初六國公”之一“曹國公”。朱元璋的外甥,姐夫李貞的兒子。李文忠十二歲時,母親朱佛女就去世了,父親李貞帶著他輾轉亂軍之中,多次瀕臨死亡。1355年在滁州見到舅舅朱元璋。朱元璋見到李文忠,十分喜愛,便將他收為養子,跟隨自己姓朱。十九歲時,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領親軍,隨軍支援池州,擊敗天完軍將領趙普勝,驍勇善戰為諸將之首。而又因為其親父李貞是朱元璋唯一一位同輩親戚,所以朱元璋對李文忠十分寵愛。李文忠後來被派往徽州駐守,徽州的兩位鎮將鄧愈和胡大海,與李文忠皆為朱元璋麾下少有的淮東籍將領,三人又都是泗州人,所以鄧愈和胡大海對其又格外幫助。後來鄧愈出軍江西,胡大海戰死,李文忠也開始了自己獨當一面的表演。李文忠在浙西長期抵禦張士誠,屢次擊潰張士誠,並奪取了杭州。洪武二年,徐達攻取大都後,李文忠和湯和、楊璟等人作為第二梯隊北上支援,以偏將軍的身份跟隨常遇春出塞,攻下上都,趕走元順帝。洪武三年,李文忠奇襲應昌,前後降服四萬餘人,元昭宗北逃,李文忠威震漠北。洪武五年,李文忠以徵虜左副將軍率東路軍北伐參加嶺北戰役,不利,宣寧侯曹良臣,指揮使周顯、常榮、張耀戰死。洪武十七年,李文忠因病去世。

    5.鄧愈

    “十八翼元帥“之一“廣興翼”,“明初六國公”之一“衛國公”。鄧愈是盱眙地方武裝勢力,保護泗州不受亂軍侵害。1355年聞聽朱元璋攻下滁州後,率領家鄉團練前往滁州投奔朱元璋。鄧愈、胡大海、李文忠三人都是同時由泗州前往滁州投奔朱元璋的。而鄧愈的起點是最高的,胡大海、李文忠一開始都歸鄧愈部署。在朱元璋攻略江南的戰事中,鄧愈的表現相當突出,會諸將攻取集慶,和常遇春一道先後攻佔牛渚磯、太平府、溧陽、溧水、句容、蕪湖。和徐達一道先後攻佔鎮江、丹陽、金壇、廣德。1357年,鄧愈因為軍功被提升為徵南將軍,胡大海為副將,李文忠為監軍,攻取旌德、績溪、休寧,並乘勝攻佔重鎮徽州。1361年,鄧愈和徐達一道率軍攻入江西,吹響朱元璋反擊陳友諒的號角。陳友諒丞相胡廷瑞獻龍興路,朱元璋改名洪都府,鄧愈率兵鎮守洪都。但由於洪都復叛,鄧愈部全軍覆沒,鄧愈單騎奔還,後徐達還師收復洪都,朱元璋覆命鄧愈輔佐大都督朱文正鎮守洪都,協助朱文正抵擋陳友諒60萬大軍85日。洪武元年,鄧愈作為偏師進行配合,從湖廣出發進攻河南。平定中原後,返師平定湖廣未下州郡。常遇春去世後,鄧愈接替徵虜左副將軍一職,和徐達、馮勝一道遠征甘肅,取得沈兒峪會戰的勝利,鄧愈窮追王保保至寧夏,不得而還。洪武十年,鄧愈進攻川藏,深入吐蕃腹地,開闢疆土數千裡,返師時疾逝。

    6.朱文正

    明初名將,朱元璋的親侄,長兄朱興隆的兒子。朱元璋剛起兵時,朱興隆的妻子王氏帶著兒子朱文正依附朱元璋。朱元璋把朱文正當做自己的兒子撫養,而朱文正也確實是一位天才軍事家,憑藉一系列的戰功,被任命為大都督,節制諸軍事,地位在徐達之上。洪都復叛,鄧愈喪師江西,徐達再定江西,朱元璋認為江西作為陳友諒長期經營之地,民心皆向陳友諒,所以這次非骨肉重臣不可守,於是讓朱文正領兵前往洪都鎮守。1363年4月,陳友諒乘朱元璋出兵救援壽縣,兵力空虛之隙,發兵號稱60萬,圍攻洪都。朱文正頑強堅守,抗擊陳友諒軍,當時,洪都的城牆被攻破多處,守軍且戰且築,攻守雙方踩著屍體作戰,傷亡都很慘重。但朱文正發揮卓越的指揮才華,沉著應戰,堅守洪都85天,大量消耗陳軍的有生力量,為朱元璋進行反攻贏得了時間。這場戰役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守城戰役之一,也是中國軍事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案例,對元末的格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戰後,朱文正因為對朱元璋封賞不滿,心生二心,被朱元璋逮捕,軟禁於桐城,沒多久去世,年僅29歲。

    7.湯和

    “淮西二十四將”之一,“十八翼元帥”之一“鎮江翼”,“明初二十八侯”之一“中山侯”。湯和是朱元璋幼年玩伴,二人是在一條街上長大的。童年的湯和有壯志,在嬉戲玩耍時,喜歡統率群童。1352年,湯和帶領十多個壯士參加了濠州郭子興的紅巾軍,他因作戰勇敢而被封為千戶之職。湯和給兒時夥伴朱元璋寫信,邀請在皇覺寺出家的和尚朱重八參加義軍,帶他混。朱重八於是和周德興一道入伍,但朱重八作戰更加勇猛,很快被提升為鎮撫之職,級別反在湯和之上,並改名朱元璋。當時諸將大多是朱元璋的同輩,都不肯居於他人之下,湯和比朱元璋大三歲,惟獨他認真謹慎地聽從指揮,朱元璋為此非常高興。1357年,湯和隨徐達攻打常州,擊潰張士誠大將呂珍,活捉張士誠胞弟張士德,此後鎮守常州,多次與張軍會戰,戰果不俗。1365年,湯和參加平江戰役,為覆滅張士誠立下大功。徐達北伐時,湯和拜徵南將軍,先後消滅浙東方國珍和福建陳友定後作為第二梯隊北上作戰。湯和一向不服徐達,自認能力在徐達之上,這次他決定在朱元璋面前露兩手,於是和楊璟一道由河南孤軍挺進山西,準備在徐達、常遇春由河北出兵之前攻佔山西,獨佔功勞,不料在韓店被王保保部將韓禮兒殺的屍橫遍野,湯和無奈撤回河南懷慶府。這一大敗仗也被認為是湯和在明初無法受封國公的主要原因。湯和此後在洪武四年徵巴蜀和洪武五年嶺北戰役的戰事中均不利。晚年告老還鄉鳳陽,洪武二十年去世。活脫脫一個高配版盧綰。

    8.唐勝宗

    淮西二十四將之一,明初二十八侯之“延安侯”。唐勝宗在隨朱元璋打天下的過程中,在大小戰役中,唐勝宗表現的有勇有謀,充分展示了他的戰爭才華。徐達大軍攻克常州之後,進而圍困寧國。張士誠援軍來救,唐勝宗“扼險力戰,敗其援兵”。寧國遂降。征討陳友諒時,為了打下死守的安慶城,唐勝宗“為陸疑兵,出不意,搗克其水寨”。這兩場戰役,可以說是唐勝宗戰爭才華最典型的體現,前者反映了其作戰勇猛、能打硬仗的一面,而後者則反映了他謀略過人、非匹夫之勇的一面。由於他在朱元璋得天下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他也得到了朱元璋的器重。洪武三年,他被封為延安侯。至此,達到了他生平經歷的最鼎盛時期。明朝建立後,農民起義不絕於世,唐勝宗相繼平浙東山寇之亂、降元右丞兀卜臺、巡視陝西、鎮遼東、平貴州蠻,並且於遼東“在鎮七年,威信大著”,且被“稱名臣”。在洪武二十三年,唐勝宗“坐胡惟庸黨誅,爵除”。洪武二十四年冬,朱元璋譴郭英召少祖入朝聽用,少祖不從,朱元璋遂下旨命為唐勝宗刊像立廟。

    9.陸仲亨

    “淮西二十四將”之一,“十八翼元帥”之一“左翼”,“明初二十八侯”之一“吉安侯”。至正十五年,跟隨朱元璋渡過長江,隨軍攻取太平府、集慶,又跟從徐達攻下諸多郡縣。此後,陸仲亨參與了平定陳友諒的戰鬥,一直到至正二十三年,陳友諒被殺。至正二十四年八月,隨常遇春攻打贛州。至正二十五年元月,贛州守將熊天瑞投降,陸仲亨乃任贛州衛指揮使,節制嶺南北新歸附的諸郡。調兵攻克梅州、會昌、湘鄉,平定了所有山寨。洪武元年四月,率衛軍與廖永忠等人征討廣東。之後又多次前往北方和西南作戰。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案死。陸仲亨少負武畧,從朱元璋以來,在攻克滁州、姑熟、建康、京口、常州、宣州、江陰、婺越、三衢、常熟、高郵的戰鬥中都立有功勞,跟從朱元璋攻佔南昌、合肥、安豐,在殲滅陳友諒的過程中總是身先士卒,立下汗馬功勞。此後又屢立戰功,平定廣東、湖南,為明朝的建立作出了貢獻。明朝建立後,坐鎮成都,平定蠻族叛亂,又為明朝統治的鞏固作出了貢獻。

    10.周德興

    “淮西二十四將”之一,“明初二十八侯”之一“江夏侯”。明初安定西南、經略福建的重要人物。周德興和朱元璋是幼時夥伴,朱元璋喚其為兄。後來朱元璋在皇覺寺接到湯和邀請信時,便是去找周德興徵詢意見,周德興力勸朱元璋去投軍,於是二人一起投奔湯和。周德興隨朱元璋起義到建立明朝,歷經百戰,建功無數,其中至正二十七年和楊璟、張彬一起征討廣西,分兵據守險要位置,斷絕靖江的增援,為廣西的平定立了大功。此後又平明夏,功勞甚至大過主帥湯和,平蜀後,論功行賞,朱元璋認為湯和的功勞都是靠周德興所得,於是獎賞了周德興,當面斥責了湯和。洪武五年元月起,討伐湖南、廣西少數民族。九月,平定婪鳳、安田諸州蠻,攻克泗城州,功在其他諸將之上。他得到的獎賞是其他大將的幾倍,任命為署中立府,行使大都督府事的職權。周德興的功績已達到鼎盛,又倚恃是朱元璋的同鄉人,所以他的官邸都超出了規格,刑部羅列他的罪狀上告,朱元璋不過問。為明朝初期的穩定作出了貢獻。此外,洪武十八年在楚地練兵、興水利,在楚地一年增官租四千三百石,使楚人都歌頌他。洪武二十年,在福建練兵、築城,使得明朝初期福建防禦倭寇的措施都準備完畢。洪武二十五年,其兒子周驥在宮中和宮女淫亂,周德興受株連被殺。

  • 9 # 舊事舊人歷史說

    明朝在長達276年的時間裡出過許多名將,像網路上有些人說鼓吹的明朝無名將,這純屬是不顧歷史的真實而主觀臆斷譁眾取寵。

    在明朝眾多名將裡,我最最最喜歡的有一位將軍,下面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下吧。

    戚繼光——威震南北稱英雄,靖海守邊明長城。

    戚繼光不但是明朝名將中我最喜歡的也是中國歷史上所有的名將之中我最喜歡的名將之一。

    關於戚繼光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他是中國著名的民族英雄,抗倭將領。他和明朝中後期的許多將領一起徹底肅清了東南沿海的倭寇之患,保護了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打出了國家的威風,民族的勇氣!

    在徹底肅清沿海的倭寇之後,他又奉命到北邊駐守長城。在他駐守長城期間,他一邊加緊訓練兵士,一邊修築損壞的長城鞏固大明王朝的邊防,使得為患已久的蒙古邊患,在他守城期間日益消彌。可真的稱得“威鎮南北,名揚海陸”。

    值得一提的是,戚繼光並不是一個單單指揮打仗的軍事家,他還是中國著名軍事戰略家,核武器研究專家。戚繼光曾經根據自己的軍事生涯和作戰指揮,所得出來的經驗教訓寫成了十八卷本《紀效新書》和十四卷本《練兵實紀》等著名兵書。同時,戚繼光又是一位傑出的兵器專家和軍事工程家,他改造、發明了各種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戰船、戰車,使明軍水路裝備優於敵人;他富有創造性的在長城上修建空心敵臺,進可攻退可守,是極具特色的軍事工程。

    戚繼光對於熱兵器的改造和火藥兵器的使用表明中國自發的有冷兵器時代向熱兵器時代過渡,但是由於封建君主專制和文化專制以及思想專制的種種束縛,這種過渡被扼殺了。由此導致了中國武器落後外國三四百年。另外戚繼光的對軍事工程的實踐對中國現代軍事工程領域,還有著極為重要的借鑑意義。

    當然,戚繼光的偉大貢獻,我是之後才知道的,而我對他最原始的敬佩是源於這一首詩,特別是後兩句。現將全詩引下與大家分享。

    小築暫高枕,憂時舊有盟。

    呼樽來揖客,揮麈坐談兵。

    雲護牙籤滿,星含寶劍橫。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朝閹黨是如何害死“東林六君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