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淡然小司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24日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和英國首相約翰遜本週一(23日)在聯合國大會期間表示,伊朗才是9月14日襲擊沙烏地阿拉伯石油設施的幕後黑手。三國政府在一份聯合宣告中說:“伊朗現在應該接受一個長期的核計劃談判框架,以解決包括其導彈計劃在內的地區安全問題。”

    顯然,英法德三國在聯合國大會期間指責伊朗是製造沙特阿美油田踐的幕後黑手,但是他們卻拿不出真憑實據,只是一個所謂的“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合理的解釋”為由,這顯然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而他們真正關心的卻是伊朗的核問題以及彈道導彈問題,而對於《伊核協議》顯然他們已經不太在意了。因為英國首相約翰遜在週一早些時候就曾經暗示,將會退出2015年簽署的《伊核協議》,顯然他們三國這是串通一氣。

    作為英法德三國呼籲伊朗簽訂一份新的《伊核協議》,這本身就呼應了美國在2018年5月8日宣佈退出伊核協議的想法。美國為了達到限制伊朗核武器研製以及彈道導彈能力,在2018年退出了伊核協議,並且在2018年5月21日就提出了新的12條修改協議,其中就包括伊朗全面廢除核武器以及彈道導彈生產能力。顯然這樣的條款幾乎是讓伊朗自廢武功,這根本就不會獲得伊朗的同意。

    伊朗對於美國的要求自然會給予否決,而如今英法德三國又想讓伊朗簽訂新的協議,顯然會遭到伊朗方面的斷然拒絕。在9月23日當天,伊朗外長扎裡夫就已經表達了伊朗不會再簽訂一份新的協議, 除非所有的伊核協議簽字國都回到《伊核協議》框架之內。伊朗之所以會拒絕英法德三國的要求,那是因為伊朗不可能將自己手中的和平利用核的權利和發展彈道導彈的能力自行廢除。

    近在眼前的伊拉克已經給伊朗上了生動的一課,1990年的薩達姆發動了入侵科威特的戰爭,最後在美國的打擊下,薩達姆向美國投降。然而這只是厄運的開始,美國透過不斷對伊拉克進行各種明目的核查與限制,算是徹底將伊拉克的軍事有生力量剷除。可是到了2003年,薩達姆依然沒有逃脫被美國推翻的命運。顯然,美國就是利用伊拉克的屈服,不斷的削弱伊拉克的有生力量,最後讓殘弱不堪的伊拉克結束了薩達姆的統治,建立現在的親美政權。

    那麼對於伊朗來說,一旦向美國和西方國家服軟,並且上繳伊朗手中擁有的武器自我生產能力。伊朗的厄運才剛剛開始,美國會透過各種名目的核查與限制,對伊朗的軍事工業進行打壓,包括伊朗的國防能力。最終會讓伊朗成為一個像伊拉克一樣的國家,而伊朗政權被推翻將會是最後的結果。那麼,作為伊朗來講,又怎麼可能再次同意簽訂新的協議呢?這種協議就是要限制伊朗,尤其是其彈道導彈生產能力。

  • 2 # 幸福地帶2

    英法德改變立場,敦促伊朗重新談判達成新的伊核協議,顯然是違背了伊朗的初衷的。伊朗已經簽署的伊核協議,具有法律效果。如果伊朗聽從了英法德的要求,那麼,就標誌著伊朗自願放棄了多次強調,並且,遵守已經簽署的伊核協議,伊朗將會失去自己的行動主權。所以,對伊朗來說,重新談判,意味著放棄與各國之前簽訂的伊核協議已經作廢,是一個倒退的行為,也是對美國的一種屈服。

    英法德三國並沒有為保護已經簽署的伊核協議做出更多的貢獻,相反的是在屈服於美國的壓迫下,從伊朗撤走了已經在伊朗投資的相關資金和裝置,並且,撕毀了與伊朗簽署的相關協議,這對伊朗來說,意味著是倒退。

    也正是因為這樣,伊朗一直敦促英法德能夠給美國施壓,希望美國能夠解除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和石油封鎖,以及軍事威脅,讓美國能夠重新的回到伊核協議匡架之內。所以,拒絕英法德的要求,是在維護自己的主權,以及維護自己一慣的基本政策。

    當然,上述的問題,都在於沙特石油設施遭到複賽武裝組織的襲擊之下,進行的。也是英國,法國和德國對伊朗的一種誘惑。相信伊朗早就已經看清了英法德的真實面孔。所以,才會堅決的給予拒絕。對於自己在伊核問題上的立場,伊朗是不會有絲毫的動搖的。不管對方耍盡了什麼花招,都不會輕易的動搖,這就是伊朗的最基本的政策。

  • 3 # 寰球視野新觀

    英法德三國一改之前對伊朗的支援態度,9月23日發表聯合公報,嚴厲譴責伊朗襲擊沙特油田和石油加工廠,英法德同時表示將與沙特更加團結。

    到底是誰襲擊了沙特?

    沙特油田14日遭到無人機和導彈襲擊,葉門胡賽武裝立刻表示對襲擊事件負責,18日,沙特國防部根據爆炸現場殘留的導彈和無人機碎片以及導彈來襲方向,判斷襲擊事件是伊朗發動的,19日葉門胡賽武裝再次宣告,不關伊朗的事,就是自己乾的。

    美國和沙特不斷把髒水潑到伊朗身上,而葉門又不斷為伊朗申冤,雖然看似撲朔迷離,其實事實已經很清楚了,葉門胡賽武裝使用伊朗研製的導彈和無人機發動的襲擊。美國不斷栽贓陷害,就是為了日後制裁或者進攻伊朗找一個足夠的理由,伊朗“襲擊”沙特是最好不過的理由了。

    因為葉門使用了伊朗的武器,所以伊朗應該負責?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軍火出口商,全球超過一半的軍火交易與美國有關,難道是美國挑起的戰爭?如果認為是伊朗襲擊了沙特,那麼美國就必須對各個國家之間的戰爭負責,因為很多戰爭都在用美國的武器裝備。

    英法德三國原先是同情伊朗的,在美國製裁伊朗的最初一段時間內,英法德甚至要與伊朗建立專門的貿易結算方式,以此避開美元的影響,維持伊朗的總體經濟狀況。英法德的表現得到除了美國以外各國的讚許,以不畏強權的形象出現。

    英法德此次強烈譴責伊朗,未必要制裁伊朗,很可能是面對美國的壓力做出的表態,並不一定具有實際意義,對沙特來說,能夠得到英法德的支援,哪怕是口頭上的就已經足夠了,因為沙特和美國目前需要的聲援,還沒到刀兵相見的地步。

    英法德的表態讓伊朗十分難受,因為英法德在國際上具有很強的號召力,它們的表態可以很大程度上影響中東局勢,伊朗還能夠堅持下去,但是並不希望被孤立。

    伊朗再次看清了英法德等西方國家的嘴臉,不管英法德與美國有多大的矛盾,畢竟是盟友,不可能為了伊朗與美國站在對立面。

    伊朗繼續研究核武器不能算是正確的,因為一旦突破臨界點,必然遭到美國和以色列的打擊,伊拉克和敘利亞核設施被炸就是前車之鑑,可是不研製核武器,誰來保障伊朗的安全,伊朗的路只能自己選擇!總之,英法德三國,伊朗是靠不上了。

  • 4 # 青山科技觀

    (聯合國會場)

    伊朗肯定要拒絕,因為英法德督促伊朗重新談判新的伊核協議,就等於退出原來的協議,完全站到特朗普政府隊伍中去。預示著歐洲簽署三國改變了原來堅稱留在《伊核協議》的立場,站到伊朗政府的對立面,他們為特朗普幫腔,向伊朗施壓,伊朗自然毫不猶豫的拒絕。

    伊朗政府不止一次向國際社會亮明底線,那就是美國政府必須回到2015年奧巴馬時期雙方簽訂的《伊核協議》,否則免談!

    當地時間23日,正在紐約參加聯大會議的英法德三國領導人發表聯合宣告,一同指責,伊朗應對沙特石油設施遇襲事件負責,並稱伊朗應該接受一個長期的核計劃談判框架,以解決包括期導彈在內的地區安全問題。

    歐洲三國領導人在聯大會議上的宣告完全推翻了以前所堅持的立場,讓《伊核協議》簽署國多次開會討論所達成的成果變成泡影。雖然分析人士認為,隨著伊朗逐步突破《伊核協議》的捆綁,英法德三國遲早會站在伊朗的對立面,但沒料到這一天會來的這麼快,而且居然在聯大會議上釋出了公開宣告。

    伊朗政府目前面臨著增添了來自歐洲的更大壓力。(歐洲三國領導人舉行會談)

    特朗普政府希望重新簽署的協議主要有兩個內容:第一,伊朗不得研究和製造核武器。第二,伊朗不能發展彈道導彈。

    伊朗明確答覆:伊朗政府從來沒有研究和製造核武器的想法以及行動,將來也不會,但是伊朗有和平利用和發展核能的權力。至於製造彈道導彈,也是伊朗保家衛國所應擁有的權力和自由,誰都不能阻止伊朗發展彈道導彈計劃。

    可以看出,兩種意見,針鋒相對,水火不容。這也是造成目前波斯灣美伊軍事對峙的根源所在。(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伊朗總統魯哈尼)

    雙方誰都不肯讓步,作為特朗普,他這麼做,一方面是為了履行競選時的承諾,另一方面是禁止伊朗依靠發展高科技武器在中東做大,威脅美國的石油美元政策以及以色列的安全,簽署新協議是從根本上削減伊朗國防能力,便於美國政府控制中東。而伊朗政府正是看出這一點,因此決心發展彈道導彈看家護院,避免重蹈伊拉克和利比亞的覆轍。

    這次聯大會議,英法德亮出底牌,隨著事態發展,圍繞伊核協議問題,國際勢力將再次分成兩大派,一派以美國為首,一派以俄羅斯為首,美俄中東對抗在下一步將閃亮登場。

  • 5 # 毛開雲

    好不容易,2015年7月,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簽署伊核協議。根據協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國際社會解除對伊制裁。實踐證明,伊朗履行了伊核協議,國際原子能機構已經做出10多次鑑定結論。然而,美國以伊朗沒有履行伊核協議為由,於2018年5月8日宣佈退出伊核協議,遭到伊核協議國和國際社會強烈譴責。

    美國宣佈退出伊核協議後,英法德表示支援伊朗留在伊核協議,而且承諾建立特殊結算系統,繞開美國的制裁。不久前,特殊結算系統已經執行,而且開始進行交易。然而,在美國召開的這次聯合國大會期間,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和英國首相約翰遜竟然改變態度,要求伊朗重新談判達成新的核協議,完全站在了美國一邊,當然遭到伊朗拒絕。

    國際原子能機構態度非常明確,簽訂伊核協議以來,伊朗全面履行了伊核協議。伊朗態度也非常明確,伊朗不可能重新簽訂伊核協議,除非所有伊核協議國坐攏來談判,達成大家都能認可的協議。然而,美國不可能重新回到伊核協議,所以,重新談判達成新的核協議的可能性為零。

    英法德態度的轉變,讓人看到了西方國家的醜陋:一方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考慮的只是自己的利益,不可能讓大家共同發展,當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滿足或者得不到最大程度的滿足時,他們就會退出協議甚至毀掉協議。另一方面,雖然英法德不斷對美國說“不”,但在關鍵時刻危急關頭重要問題上,他們依然唯美國馬首是瞻。所以,其他國家如果希望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信守承諾、堅守正義、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完全是一廂情願。

    不過,伊朗目前還沒有完全退出伊核協議,僅是部分終止執行伊核協議。英法德也僅僅是口頭要求伊朗重新談判,重新簽訂伊核協議。如果英法德有具體行動強迫伊朗重新談判簽訂新的協議,如果伊朗宣佈退出伊核協議、重啟核計劃,那麼,這不僅是包括美英法德在內的伊核協議國的不幸,也是中東地區的不幸,甚至是全世界的不幸。

  • 6 # 新文化街男孩

    在伊朗看來,英法德提出的新建議就是一個圈套,自己只有拒絕一種選項。而在我們看來,這就是歐洲國家與美國達成的戰略默契,他們成功地對伊朗實施了一次緩兵之計。

    我們記得,在特朗普宣佈退出伊核協議時,就附帶提出過要重新談判,達成新版伊核協議。但由於事出突然,美國絲毫不給其它簽約方商量的餘地,於是大家不得不決定仍然留在協議框架內,找到解決新問題的辦法和出路。

    我們認為,從那時到現在,伊朗的訴求就基本沒變:我伊朗可以繼續遵守協議的有關規定,但要求其它簽約方也要履行承諾,繼續保持與伊朗發展正常關係。但法國道達爾集團快速賤賣在伊朗開發大油田所持股份,就應該是敲響了警鐘,但都沒有引起伊朗方面和觀察家們的注意,因為大家都被英法德等國的花言巧語所矇蔽:他們一方面口口聲聲反對美國單方面撕毀國際協議,一方面替伊朗人想辦法,如何避免受美華人制裁的衝擊。看起來很正直,也很有遠見。

    但兩年下來,伊朗等來的是空頭支票:與歐洲貿易日益萎縮,石油交易基本中斷。歐洲承諾在美國控制的SWIFT平臺之外,獨立搭建一個金融交易平臺,方便伊朗與歐洲國家進行貿易往來,確保交易"資金的絕對安全。但直至近日,該平臺都沒有正式開通執行,而比它晚建至少半年但功能類似的俄羅斯開發的金融平臺已經上線,允許伊朗與俄羅斯經濟往來,以兩國貨幣計價直接進行交易。而恰恰此時,美國對伊朗揮舞很長時間的金融制裁大棒才落地,但威力驚人,美國立即切斷伊朗一切金融機構對外聯絡往來的資金渠道。

    我們相信伊朗應該早有準備,並且一定不是隻有一種對抗美國金融"制裁和封鎖的辦法。但想必伊朗人也一定會害怕,如果當時自己痴心專心地等著歐洲開發的平臺上線,那麼現在的伊朗肯定已經被打倒在地。

    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歐洲國家的陰險所在:他們明面上維護伊核協議的存在,不與美國攪和在一起,支援歐洲公司與伊朗繼續開展貿易,但暗地裡,他們卻與美國達成默契,甚至是沆瀣一氣,利用陽奉陰違的拖延戰術,最大限度消耗伊朗的國力,讓衰弱的伊朗根本沒有精力和體力,與西方戰鬥下去。從而達到誘發伊朗爆發內亂,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終目的。

    我們認為,英法德絕不是改變立場,而是利用聯合國這一公開場合,向伊朗突然發難。他們認為聯合“做掉”伊朗的時機到了,至少讓經濟已經出現困境的伊朗,不得不接受他們聯合打出的牌:重新開啟核協議談判,並把確保地區安全、限制導彈發展等“私貨”,強行加入到新商定的伊核協議裡,把伊朗的軍力水平限制勉強維持自身安全的水平即可,剝奪其威脅其它國家的導彈類攻擊能力。更重要的是伊朗的核威脅將不復存在,而能否和平利用核能都將被畫上一個大問號。

    總之,被迫簽署新協議的伊朗將不會再挺起腰板說話,將再沒有條件和實力威脅到美國及西方盟友的利益。那麼,屆時伊朗還能保持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嗎?還能夠不受周邊國家的肆意欺凌嗎?還能夠獨立自主地開採和銷售自產的優質原油嗎?

    我們不禁要問:還會有人關心這些問題嗎?再想關心都已經晚了。

    所以,伊朗方面對英法德提出的新建議,表示堅決反對和給予拒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是正確的。但在看清這些國家的本來面目之後,伊朗下一步該怎麼辦呢?

    我們說,與伊拉克和利比亞相比,伊朗確實要更強大,更有底氣,但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列強建立起來的統一戰線相比,勝算幾乎為零。關鍵要看美國是否有推翻伊朗現政權的意願和緊迫感。如果有,是都難以成功阻攔。

    我們相信伊朗人有決戰到底魚死網破的決心,但我們更相信在波斯文明歷史發展的長河裡,類似的緊要關頭生死時刻一定不是第一次出現。伊朗人民有智慧有經歷有能力,可以找到解決危機的辦法,不僅能讓伊朗存活下去,而且能活得越來越好。

  • 7 # 國際小學者

    這個問題,資訊量挺多,挺長的。

    小學者不喜歡放圖片,勞煩各位慢慢看了。

    知道的不多,在大佬們面前班門弄斧了。

    伊核協議與新談判的協議區別

    一,伊核協議的不可代替性的本質,就在美國這個國家的特殊性。

    無論是英,德,法還是說以整個歐盟的形式和伊朗談新的協議,對於伊朗的現狀改變不了多少。如果用百分比來形容給伊朗帶來的實際好處,那麼就是百分之5~10左右,是伊核協議的百分之5~10左右。

    最有可能的就是,0,沒有任何變化。

    二,伊朗發展,至始至終都繞不開美國製裁。

    三,伊朗的損失,歐盟在短期內無法補償。

    時間,不允許法德補償伊朗的損失。

    現在是一年的下半年末尾的幾個月,無論是法國,德國,還是歐盟他們怎麼承諾因為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去彌補伊朗被美國製裁受到的損失,他們都沒錢去實際的彌補這個損失。

    說簡單點,就是隨時可能是空頭支票。

    怎麼回事?

    因為法國也好,德國也好,他們也都只能用美元來彌補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對伊朗制裁時,法德相關企業撤離伊朗,法德資本撤離伊朗帶來的實際損失。

    伊朗對外石油貿易對歐盟內部國家的份額太少,和歐盟國家的石油貿易還是以美元為主。

    而法國,德國在今年下半年最後三個月,拿不出那麼多美元,只能借,或者拿歐元錢換美元,同時,因為美國製裁伊朗,法德難道用軍艦,或者其他運載方式給伊朗嗎?

    就算運了,也沒法用美國控制下的世界銀行和貨幣基金組織去進行商業運作。

    說白了,只要美國脫離伊朗核協議,在無其他貨幣代替美元的情況下,伊朗同歐洲任何一個國家搞新的伊核協議,幾乎都繞不開美國。

    除非歐洲也想被制裁。

    明白了嗎?歐洲國家還是得跟隨美國的動作的。因為美國依舊左右著歐盟,歐盟就算和伊朗談了,也只是無限期的拖延伊朗罷了。

    拖延幹什麼?

    美國開始中期選舉了。

    同樣,美國已經進行了“極限施壓”。

    極限施壓說明什麼?

    手段用盡,只剩下軍事選項了。

    所以歐盟的做法,是穩住伊朗。臨時先做談判姿態,緩和伊朗的核設施,核專案研發的啟動速度。

    這裡就是——伊朗與歐盟的隔山喊話和政治外交博弈的點。

    接下來就從,美,德法,伊朗三者角度進行分析他們最近的動作以及原因。

    一個角度——歐盟的角度。

    歐盟現在正在經濟問題集中出現的時間點。

    英國內地靚麗的風景線,英國內部出現獨立,分裂的矛盾使得脫歐等一系列的情況都讓歐盟國家時時刻刻都準備著從金融方面慢慢脫離英國。

    可是,目前英國的金融行業還是西方數一數二的行業。業餘遍及全球,這樣的英國動盪也同樣使得歐盟的金融行業受到波及。

    舉個例子,就在前些天爆發的數萬英華人獨立遊行示威,就使得當天數英國股票下跌。而股票的下跌,實際上也是資本退出的一個小小的影子,這只是一個小小的開頭。

    這其實跟英國最開始作,使得整個英國政壇陷入一個無限迴圈的怪圈。

    脫歐意味著分裂,即蘇格蘭與英格蘭矛盾激化。

    留歐意味著政府首相的垮臺。

    於是兩方面無限迴圈。想要破這個怪圈,有兩種(個人認為)方法——

    歐盟讓步自己承受損失。

    歐盟取消英國的一些義務(交錢),削弱英國在歐盟內部話語權,英國徹底取消脫歐,恢復到原來。

    (這裡就不繼續細化,因為這裡還有事情,即英國每年要交幾億還是幾十億英鎊的錢給歐盟,實際上是現在的英國首相當初用來號召人脫歐的手段,實際上英國交的錢在歐盟變相賺了回去。)

    這只是歐盟在英國這邊要做的準備。

    然後就是歐盟與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問題。

    歐盟的經濟本身就不景氣,僅僅靠著德國硬撐。烏克蘭問題的爆發,使得歐盟再一次不得不跟隨美國的制裁去制裁俄羅斯。

    由此,俄羅斯自2007年百分之7的增速一下子跌到接近0,然後現在1左右的徘徊。

    同樣,也是這時候,歐盟整體面臨一個根深蒂固的問題,俄羅斯天然氣供應。

    這意味著歐盟跟隨美國的制裁,歐盟跟俄羅斯談判的籌碼全用上了。天然氣,石油都是俄羅斯的談判籌碼,歐盟現在只能被動了。

    一帶一路,兩個路,恰恰都經過俄羅斯,獨聯體,伊朗。

    而現在,伊朗和俄羅斯的關係。

    也就是說,歐盟沒得選擇。

    所以歐盟現在出現一個聲音,建立歐盟軍事一體化。

    只有軍事一體化後,整合歐盟軍事力量,從而達到一個真正抗衡美國,俄羅斯的能力。

    這樣才能走出歐盟的一切阻礙。

    而伊朗在歐盟經濟發展——中國一帶一路的節點上,所以他們不能放棄。

    中國的一帶一路給希臘,義大利帶的實在好處其實正在不斷凸顯。

    這成了他們的選擇之一。

    如同香港問題上,英國自己打自己外交大臣的臉一樣,英國也在考慮同中國合作。

    現在中國的GDP增量是多少,1萬多億每年,他們很清楚自己該怎麼抓住機遇。

    另一個角度——美國角度。

    美國這盤棋,下得好與差。

    即——將包袱丟給歐盟,讓歐盟知道自己是‘求’方,同時尋求歐盟在其他方面的整體讓步去換回美國回到伊核協議。

    讓伊朗處在與歐盟的拉扯中,同時,槍,架在伊朗頭上又打算撤出阿富汗,將阿富汗的包袱也留給伊朗。

    這裡的妙處在於,美國前幾天與塔利班談判,並且將塔利班從“恐怖組織”改為“戰爭中的另一方。”

    這就有新的意思了。

    如果塔利班與美國達成某種協議,讓美軍基地保留又撤一些軍隊。

    那麼伊朗反而是增加了一個關於阿富汗,塔利班這方面談判或者交流的包袱。

    阿富汗實際上也是眾多什葉派群體的國家,作為以什葉派領袖國家自稱的伊朗。自然與塔利班,阿富汗政府的談判中要參與其中。

    美國既坐享其成,也可以從中作梗。

    那麼伊朗的力量,就要分散。

    從而減輕在敘利亞,阿拉伯,以色列方面的動作了。

    這是美國很厲害的一招,完全把包袱卸下,還留下一個釘子。

    這樣美國的影子依舊存在,包袱全給了別人,要麼是別人求他,要麼就是自己坐享其成。

    可是這樣的好處也帶來一個不可爭議的事實。美國的影響力從臺前,走向幕後,實際影響力是在減弱的。

    從操控者,變成幕後。

    同時,也意味著權力的真空,俄羅斯想填補,但綜合國力不足以支撐。

    那麼伊朗這時候如果把握得當,沒有失誤,那麼伊朗的崛起只是時間問題。

    另一個角度——伊朗角度。

    擺在伊朗人面前的機遇與挑戰。

    一,如何把握好與歐盟的隔空喊話,是否能正確感覺出歐盟的意圖,拿捏好時間。

    有句話叫做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也有句話叫當局者清,旁觀者迷。

    美國的極限施壓,在美國已經下了他們認為的最好的一步棋。

    伊朗目前做出的動作,很明顯他們確實也在給歐盟操作空間。

    第一,告知能“隨時”將離心機擴大到3萬臺。

    第二,告知準備將濃縮濃度達到百分之20。

    第三,歐盟說新協議,伊朗官方也沒表態,也沒有太大的反應。

    這三個訊號,德法確實實實在在的在“談”。

    而告知對方要提高到百分之20,卻更多的等歐盟提有利於自己的條件,這從表態上看得出來。

    這時候,小學者只想用滑稽的表情。

    而這時候,美國反而慌了。

    因為,極限施壓,已經是極限了。

    歐盟沒來求自己去和伊朗談,自己又和伊朗下不來。

    沒臺階啊。

    這就是現在伊朗,美國,歐盟的情況。

    兩個在打太極,一個自我感覺良好卻感覺等不急。畢竟選舉了啊,美國國內農民問題和中國搞出事了,票倉不穩了,難道以後美國政府來養美國農民嗎?

    這樣特朗普辛辛苦苦要減駐軍,要求北約軍費增加自己減少,撤軍阿富汗,撤軍伊拉克,敘利亞。結果節約下來的錢全給農民還倒貼了?

    現在唯一讓人擔心的,就是美國在高債務的情況下,已經在慢慢地被資本掌控。

    一個被軍火商,金融大鱷,財團掌控的政府。

    第一個現象就是槍擊案,不敢禁槍。

    第二個現象就是因為戰爭少,軍火賣得少,那麼是不是就會有些人慫恿戰爭?

    第三個就是,做空外國。

    第四個就是,美國石油天然氣出口的公司,為了他們的利益,去打壓,打擊其他產油國使得油價上漲。(俄羅斯,阿拉伯就是因為擔心美國,同美國石油天然氣公司競爭才一起談判減產穩油價的。)

  • 8 # 趙凡丁201

    〇伊核協議已死。法、德、英3國改變立場,向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立場靠攏,說明3國已背棄原有立場,放棄了對伊核協議的支援,開始與美華人合穿1條褲子了。

    〇西方國家是不可信的。伊朗曾寄希望於法、德、英等國會支援伊核協議到底,幫助伊朗解困,擺脫美國的制裁。事實證明,誰信了西方國家的所謂承諾,最終會上當受騙。靠這些過去的老牌殖民國家一定是靠不住的。

    〇中東局勢將會繼續惡化。伊朗只有靠自己,團結什葉派盟友支援與美國與西方國家周旋下去。未來中東時局向何處去?實難預料,考驗著伊朗人的意志、團結、智慧與能力。

  • 9 # 燕北林叢

    這就是歐洲!如果你對他們抱的期望值越高,你就會越失望。昨天還口口聲呼籲伊朗必須遵守2015年的《伊核協議》,今天就敦促伊朗就伊核和導彈計劃,以及地區安全問題與世界大國進行新的談判。同時,英法德三國還發表聯合宣告稱,伊朗要對此前沙特石油設施遇襲“負有責任”。完全就是特朗普和蓬佩奧的口氣。

    不過,也不能太意外,因為去年5月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時候,英國的立場就不堅定。但是法德兩國和英國穿一條褲子,也站到美國一邊,還是有點意外。因為此前這兩國對挽留《伊核協議》最積極,馬克龍還曾經把扎裡夫請到了G7。但是,如果指望歐洲能堅持原則,信守承諾,那就又錯了。雖然歐洲一直要求伊朗遵守《伊核協議》,並試圖將美國留在《伊核協議》中,但是他們自己並沒有遵守協議。停止進口伊朗石油、撤出在伊朗的企業,完全是在響應特朗普的號召。

    所以,哈梅內伊曾經表示,“就像美國不可信賴那樣,歐洲國家一樣不可信賴。”

    這也算是讓事實給伊朗上了一課。不過伊朗此前並沒拒絕談判,但是前提是先解除對伊朗的全部制裁、涉及國防問題的彈道導彈不談。對歐洲三國在聯大的提議,扎裡夫提出的談判條件仍然是,談新協議可以談,但是是在舊協議的基礎上談一個附加協議。也就是美國政府必須重新先簽署舊協議,而後再談新協議。扎裡夫表示,如果美國解除對伊朗的制裁,伊朗可能會和伊核協議的原始六個締約國舉行會談,但是不會和美國進行雙邊會談。因為美國有毀約的傳統。

    事實上,《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就是一個凍結伊朗核計劃的協議,就像奧巴馬曾經回敬內塔尼亞胡和美國共和黨對他的指責時所說,《伊核協議》是保證伊朗不研發核武器的最佳協議。而特朗普要與伊朗重籤的新協議,就是要伊朗徹底放棄核能力和彈道導彈計劃,以及放棄支援伊拉克、黎巴嫩、巴勒斯坦、葉門胡塞等武裝組織,伊朗軍隊撤出敘利亞。這就是要和伊朗籤城下之盟,要把伊朗徹底孤立在波斯高原上,歐洲企業進駐,美國企業也進駐,然後伊朗的石油、天然氣就是他們“免費的午餐”。

    試想,歐洲的承諾有多少可信度?此前歐洲曾承諾,透過補償伊朗因美國製裁造成的大部分損失來維護伊朗遵守《伊核協議》,可是他們的承諾沒有兌現。據悉,馬克龍提出的給伊朗提供150億美元貸款的援助計劃可能也無法實現了。這就是在美國的壓力下,歐洲不敢用實際行動來維護《伊核協議》,給伊朗的承諾也都是空頭支票。一旦按照美歐的意圖簽署新伊核協議,廢掉核能力和放棄導彈計劃後,以伊朗的實力將無法控制被其視作生命線的、也是與美國對峙的最後底牌——霍爾木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控制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巴林、卡達、阿聯酋、阿曼和伊朗8個國家的出海口。自從海灣地區發現了石油,西方國家就企圖控制這條海峽。控制了霍爾木茲海峽,也就控制了整個中東,這對伊朗來說,也就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了西方。不做附庸,就得等著被宰割。而且西方人翻臉快有目共睹,敘利亞和利比亞就是前車之鑑,他們也都曾經是西方的盟友,“阿拉伯之春”後,因為西方國家插手,現在成了難民輸出地。所以,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曾經指出,“哪裡有美華人涉足,哪裡就會爆發戰爭,就會手足相殘”,“抵制是有代價的,但向敵人投降的代價更高。”

  • 10 # 培君走世界

    英法德突然改變立場,共同發表宣告督促伊朗重新談判達成 新的伊核協議。令人驚詫!美國特朗普上臺之後宣佈退出伊核協議,受到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英法德三國則不同意美國的作法,認為伊朗是履行了伊核協議的,表示支援伊朗留在伊核協議中,並且承諾建立一種特殊結算系統,和伊朗一起繞開美國的制裁。英法德三國的舉動,讓國際社會十分欽佩,因為作為美國的盟友,在對伊政策上,無懼美國的壓力,能夠客觀公正,堅持了原則,不得不讓人點贊。然而,9月23日,聯合國大會期間,英法德突然發表宣告,督促伊朗重新談判達成新的伊核協議,讓人不可思議!英法德三國變化的也太快了吧!

    為什麼突然變臉呢?從英法德三國宣告上看,似乎是因為他們認定伊朗是這次“襲擊沙特油田設施的背後黑手”。但是和美國沙特一樣,也無法提供真憑實據。就硬生生的把這頂“不光彩的帽子”扣在伊朗的頭上,讓國際社會再一次看到西方國家“霸權政治”的醜惡嘴臉。伊朗並沒有做錯什麼,雖然為葉門胡塞武裝提供了武器裝備,可美國和沙特為葉門哈迪隊軍隊提供的武器裝備不是更先進嗎?你們強迫伊朗重新談判簽署新的伊核協議。可國際原子能機構10次對伊朗履行伊核協議的情況進行調查鑑定,結論是伊朗履行了伊核協議。所以為什麼要重新簽訂新的呢?不合情理呀!一段時間以來,英法德給國際社會的印象是好的。認為他們在國際事物中沒有任特朗普的性子胡來,在伊朗的問題上堅持了原則,表現得客觀公正。但從這件事情上看,他們骨子裡還是和美國站在一條戰線上的。英法德就是“兩面人”,經濟上想方設法和伊朗做生意;政治上,還是一屁股坐在特朗普的大腿上。英法德的突然改變,卻是沒有原則,不僅僅讓人驚詫,也讓人看不起。

    伊朗肯定會拒絕,一定是不會接受的。因為接受了等同於“自廢武功”,把頭放在別人的刀下,將任人宰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是否正常?我的血澱粉酶為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