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智慧之窗

    1.馮保是在萬曆小時候就服侍萬曆的,感情比較深。

    2.隆慶皇帝死的時候,高拱說了一句話“十歲的太子如何治理天下。”被馮保告訴了萬曆和李貴妃。

    高拱是內閣首輔,在隆慶皇帝快不行的時候,抓著高拱的手託孤給高拱,當時繼位的皇帝只是個十歲的孩子。

    馮保是司禮監秉筆太監,在馮保當秉筆太監的時候掌印太監有過兩次空缺,按理說馮保是有能力也有資歷來接任掌印太監的。但是由於高拱作怪,馮保與掌印太監無緣,從此兩個人的樑子就結下了。

    內廷對外廷有很大的牽制。萬曆登基後,高拱就上了一道摺子要去掉司禮監的批紅權。高拱沒有考慮到萬曆小皇帝和李貴妃是孤兒寡母,沒有考慮到他們風聲鶴唳的心態,沒有考慮到疏不離間啊。馮保是在萬曆小的時候就服侍萬曆的。

    而張居正秘密的把高拱彈劾的事情告訴了馮保,於是,馮保趕緊想辦法。他想到了一件事,隆慶帝死的時候,高拱大哭道: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所以馮保就把這事添油加醋的告訴了萬曆和李貴妃。

    就這樣高拱因為自己的一句話黯然離場,張居正接任首輔撿了馮保與高拱鬥爭的桃子。

    圖片由左往右分別為:高拱 、馮保、張居正

  • 2 # 林川sourire

    讓張居正撿了桃子的內外廷之爭,是發生在明朝萬曆帝登基時事情,外廷是指以高拱、張居正等人的勢力為代表,內廷是指以太監馮寶為代表。

    為什麼會發生內外廷之爭,首先要說下高拱、張居正和馮寶都是誰。

    明穆宗時期,高拱為內閣首府,張居正任內閣學士,而馮寶為司禮監太監。明穆宗駕崩之前,臨危託孤,託付內閣大學士高拱、張居正等人用心輔佐新帝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並司禮監輔導,進學修德,用賢使能,無事荒怠,保守帝業。

    萬曆皇帝未繼位的時候,外廷內閣首輔高拱氣勢囂張,《明史》說高拱“才略自許,負氣凌人”,也就是他自詡才略無雙,因此在對人對事上難免盛氣凌人。而馮寶此人知書達禮,又喜愛琴棋書畫,很有涵養,深受皇帝的喜愛和信任,因此高拱與馮寶關係十分惡劣。

    當時“柄臣相軋,門戶漸開”這種情況十分嚴重,內廷外廷之爭非常嚴重,由此,一場政治鬥爭勢必不免,鬥爭中,衝突雙方是馮保和高拱、張居正。張居正此人在《明史》中有這麼一段評價:“勇敢任事,豪傑自許”,同時又是“深沉有城府,莫能測也”。由此可見張居正的秉性脾氣應該和高拱差不多,因此張居正也不想被高拱壓制,他明裡跟高拱聯合,實際上暗地裡跟馮寶結盟,共同鬥垮高拱。

    穆宗去世時,高拱以主幼國危,痛哭時說了一句:“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神宗即位後,馮保將這句話加以歪曲,改成“高拱講,十歲小孩哪能決事當皇帝”。神宗和後宮高位者聽到此話後,惶惶不安。於是他們召集百官,斥責高拱專權擅政,將高拱罷官遣回原籍。如此,張居正和馮寶兩人皆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由此,皇帝將內廷的事務託給馮保,內閣大臣張居正升為首輔,有“而大柄悉以委居正”之說。皇帝對張居正不僅委以重任,而且尊禮有加,十分信任,並且全力支援張居正,合力進行改革,推行新政。

    就這樣,內外廷之爭後,張居正升為了內閣首輔,撿了個大桃,開啟了張居正改革時代,扭轉了正德、嘉靖兩朝以來形成的頹勢。

  • 3 # 白浪疊雪

    張居正成為首輔不是像題主說的那麼輕鬆像是撿漏一般。事實上是張居正聯合馮保精心謀劃的結果。高拱河南人,張居正湖北荊州人。兩個人都是嘉靖年間的進士,經歷了很多嘉靖年間朝臣的之間的鬥爭。張璁在大禮儀事件中鬥敗三朝老臣首輔楊廷和,接著夏言又擊敗了張璁成為了新的內閣首輔。嚴嵩父子諂媚構陷夏言,使夏言名裂身死,代夏言而為新的首輔,最後嚴嵩被徐階隱忍了二十多年趕了下來。徐階當上內閣首輔的時候已經是嘉靖末年隆慶初年的事情了,徐階作為順水人情把高拱提拔上內閣成員(當時高拱是裕王府的老師,裕王繼承大統後肯定是要入閣的)。同時也提拔了自己的最欣賞的學生——張居正。當時以張居正的資歷是沒法入閣的。徐階覺得張居正是個人才,況且也是自己人大膽提拔。經過無數明爭暗鬥的徐階也功成身退,辭官回鄉。沒想到被高拱清算。權利鬥爭如此白熱化。高拱性情強勢把排名靠前的內閣成員都排擠下來。自己做了內閣首輔,張居正做了次輔。隆慶帝也很倚重高拱,同時高拱權利慾望比較強,工作能力也不差,有很大的抱負,期望有一番作為。但他性情高傲看不起內宮中的太監。還有幾次阻擋馮保升遷之路,這樣一來二去得罪了馮保。後來隆慶帝去世,十歲的太子繼位,這就是明朝在位時間最久的皇帝萬曆,馮保當時作為萬曆皇帝的從小玩伴。被萬曆皇帝親切稱謂:“大伴”。同時掌管司禮監,作為首領太監掌管東廠,同時又是萬曆和李太后的貼身紅人。可以說權傾一世,他會任由高拱擺佈嗎!張居正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作為能臣為了實現自己的治國理想,他也想剷除一切擋在他前面的權利障礙。作為萬曆皇帝的老師張居正也很受李太后喜歡。有野史說李太后和張居正有一腿,當然稗官野史不可信,不過也從側面反映出張居正的魅力。高拱越發覺得馮保的權利越來越大,提出要還政於內閣擺明了收回司禮監的批紅權。這激化了馮保和高拱之間的矛盾。然後張居正和馮保密謀,並且馮保抓住高拱曾在穆宗病故後說“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的把柄,向李太后告狀,李太后震怒。於是下詔將高拱革職。

    自此之後張居正和馮保結成同盟,開啟了有名的萬曆新政,提出一系列改革,中興了大明王朝。

  • 4 # 惜緣小歷史

    成也蕭何

    說到高拱的發跡,離不開嚴嵩與徐階二人。一個是嘉靖朝的首輔,另一個是次輔。說起徐階大家估計很陌生,其實他也是一個傳奇人物。小時候也是在鬼門關徘徊了兩次。不滿週歲的時候,曾經掉落在枯井裡面,撈上來3日後才甦醒,另一次是在5歲的時候,跟隨父親去拾倉,結果在翻山越嶺之際不幸掉落懸崖,萬幸的是被半山腰的樹枝給掛住了,才撿回來一條命!

    進入官場後,由於被看做是嚴嵩死敵的夏言衣缽繼承者,所以自然和嚴嵩如同水火不可調解。如果把他二人的競爭看做是場比賽,那麼徐階則是先輸兩局最後反敗為勝。

    第一局,有一年摘思忠在寫元旦賀表的時候,由於用詞不當,被徐階廷杖100削職為民。嚴嵩利用摘思忠的報仇心理,讓其假意向徐階行賄,嚴嵩順勢參了徐階一本,所以第一局徐階輸。

    第二局,眾所周知嘉靖是個喜歡仙丹甚於美女的皇帝,曾經下令蒐集未婚育宮女的月經來煉仙丹。此次由於嚴嵩利用嘉靖賞賜的五色芝,成功煉製出了仙丹,嘉靖是龍心大悅。受寵的嚴嵩趁機誣陷,徐階只關心朝政,絲毫不擔心您的身體,所以第二局徐階又輸。

    第三局,在後來明穆宗的授意下,徐階致使楊繼盛彈劾嚴嵩,由於證據確鑿加上文武百官對嚴嵩專權弄國恨之入骨,所以最後被下了錦衣衛大獄。屋漏偏逢連夜雨,此時倭寇也在大明東南肆掠,嘉靖帝多次召見徐階問計。徐階都舉措得當,安排良將精兵平亂。後來看到北疆的部隊缺衣少吃,所以將北京周圍的麥子收割完畢,分別從居庸關運到宣府,而紫荊關的運到大同解決戍邊部隊的糧餉!此舉大獲民心,在嘉靖的心中位置日益牢固。

    而高拱將明哲保身的精髓算是學到家了,明面是兩邊都討好不得罪,暗地裡是指使人離間他二人,自己好坐收漁利!

    敗也蕭何

    嘉靖走了,嚴嵩垮臺了。原本貌合神離的徐階與高拱,就迫不及待的將爭鬥公開化了。當時徐階雖然為首輔,但是高拱以先帝舊臣自居,聯合樸復排擠徐階。

    有一次,嘉靖命徐階纂寫遺詔,原本以為會受到邀請的高拱,在家連等三日都沒有訊息,最後打聽原來張居正代替自己去了,由此對徐階便記恨在心!隆慶元年,高拱與徐階雙雙離開朝堂,原因是高拱的黨人御史齊康彈劾徐階,導致自己丟官還連累高拱受到了言官的群起而攻之!

    隆慶三年,高拱重返朝堂以大學士的身份執掌吏部,將徐階制定的政策全改了,將徐階提拔的官吏全裁撤!由此高拱的權勢如日中天,這種的格局一直持續到萬曆登基!

    隆慶六年,明穆宗病重召見高拱、張居正、高儀至病榻前,被託孤為輔政大臣。然而宮中的太監馮保奪取了大權,氣憤不已的高拱想聯合張居正除掉馮保。可惜的是所託非人,前面剛答應高拱的要求,回過頭就向馮保全盤托出。

    高拱的起家是往徐階、嚴嵩二人的黨爭中添油加醋,使自己得到了脫穎而出的機會。前人的成功之法,後人效之不疲。在張居正的出賣下,落得黯然離場的結局!

  • 5 # 多多愛吃魚喲

    高拱的“失敗”與其“性格”有著極大關係,高拱在嘉靖皇帝朱厚熜時代剛當“閣臣”的時候對於身邊的“同事”總體是友善的、客套的。

    但到了嘉慶四十五年他卻屢屢與“同事”發生“摩擦”。

    “性急寡容,與同列每成嫌隙”。——《神宗實錄》

    到了他的學生隆慶皇帝朱載垕登位的時候,高拱的囂張氣焰更是“無以復加”,並順利“擠走”了趙貞吉、徐階(張居正的老師)等其他幾位“閣臣”,就連平日與其相好的張居正也與他發生了“激烈”的“矛盾”。

    這也為日後馮保與張居正的“聯手”埋下了伏筆,當然張居正之所以肯於馮保“合作”也與他是一個“立志”想做一番“事業”的人,不甘於受制於高拱有著莫大的關係。

    而作為“皇權”一方的代表、萬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看著自己年僅10歲的兒子繼承了“大統”,自己又是一個“婦道人家”,既不便於“拋頭露面”參與“朝政”也沒有“實際”管理國家的“經驗”,心裡也是充滿了“忐忑”。

    而那時深處後宮並深受萬曆小皇帝朱翊鈞和其生母“信任”的恐只有“馮保”一人。“馮保”雖是個“太監”不假,但畢竟是“眼巴前伺候的人”其忠心自然不用懷疑,且作為一個“宦官”也只有依附“君父”的“份兒”斷不會“賣主求榮”。

    當此“主少國疑”之時還攤上了高拱這個如此“專橫跋扈”的“主兒”,且高拱在內閣還說了句“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的痛快話兒,儘管這可能只是高拱的一時“口不擇言”,但俗話說得好,“言者無心,聽著有意”,況且馮保還將此話改動了一番說什麼高拱逢人便講“十歲孩子,如何作人主”並添油加醋的說高拱想要擁立其他“藩王”為帝。

    帝、後一聞自然“大驚”,一旦高拱“作亂”恐“難於措置”,而更為重要的是高拱這個人雖然能力很強能很快穩定“朝局”但並不是“無可替代”的,同樣當過隆慶皇帝朱載垕老師的張居正就是其“有效替代者”。

    且張居正的“性格”在眾人看來也是較為“恭順”的,至少當時是那樣的。

    果然,很快馮保就找到了張居正並締結了以後長達10年之久的“友誼兼利益同盟”。

    就這樣在“內廷”與“外廷”的兩面“夾擊”下,高拱被“驅逐”了,甚至險些“喪命”。

    細較起來,高拱之所以在萬曆初年輸給太監馮保,有2個最為主要的原因。

    1.是他的“靠山”隆慶皇帝朱載垕“倒了”。

    2.是他自己個兒的原因,簡單來說就是囂張跋扈、樹敵太多。

    高拱先得罪於“宦官”中的“實權”人物馮保在前;次得罪於諸“同僚”於中;末得罪於“新君”在後,豈有久“安”於“位”之理?

    至於說當時的張居正撿了個“便宜”?似乎有所不妥,假若張居正沒有“濟世之才”,想必萬曆與馮保也不會想到於他,更不用說做什麼“內閣首輔”了。

  • 6 # 曰積月壘

    太監馮保是萬曆皇帝兒時的玩伴,陪著小皇帝一起長大,有著深厚的感情,這一點非常關鍵。而高拱陸續扳到嚴嵩、徐階之後,高傲,自負,目空一切。同時張居正又是萬曆小皇帝的帝師,是一隻隱形的手在幫著馮保。高拱被扳倒後,最大的受益者是張居正,成功上位內閣首府。

  • 7 # 歷史縱橫帝

    導讀:其實這個比價好理解,高拱不是單純的輸給了馮保。而張居正也不是撿便宜、摘桃子,而是張居正和馮寶聯手利用內廷和朝臣的力量一舉掀翻高拱後各取所需的必然結果。再一個原因就是皇位交接後作為輔政大臣的首輔高拱不知收斂妄圖還在繼續對新皇指手畫腳,終於被帝師張居正和萬曆的大伴馮保一舉拿下。

    其實高拱也算是人才政績卓然,但是入閣以後開始飛揚跋扈排除異己終於招致張居正和馮保的聯手應對,落得個丟冠罷職的結果。

    高拱和張居正的矛盾

    其實原來高拱與張居正關係還不錯呢。早起的二人也算是志同道合,意氣風發都發下宏願要上報君王、下安黎庶,相期將來入閣匡扶社稷。很明顯原來這是一對有為青年啊。二位果然相互扶持同入內閣。

    俗話說的號是親三分向,在內閣成員間也不例外。嘉靖皇帝去世的時候,張居正被老師-當朝廷首輔徐階叫過去共同寫就嘉靖遺詔。這可是老師對學生的關照,所以並未通知高拱。高拱大怒,認為張居正背叛了友誼。其實張居正的老師早就開始佈局,在明穆宗還是裕王的時候,徐階就推介自己的弟子張居正做裕王侍讀。張居正憑藉和明穆宗的關係加上自己的才能後來升任當朝次輔。

    高拱因為何首輔徐階不對付被擠兌的辭官回鄉,還是張居正在首輔徐階退休後推薦高拱回朝的。應該說這對高拱是有恩的。後來升任內閣首輔後更加肆無忌憚,把不是自己一派的大臣全部趕出朝堂,內閣中僅剩下次輔張居正。後來聽說,張居正居然想幫自己的老師徐階的三個兒子翻案。因此高拱對張居正恨屋及烏非常不滿。

    高拱和太監馮保的矛盾

    其實馮保作為內廷和外臣產生矛盾唯一的原因就是利益。馮保是提督東廠兼管御馬監,掌管東廠特務機關和皇上的錢袋子也算是威高權重了。但是馮保依然想換到司禮監去做掌印太監。這裡咱們得解釋一下,司禮監掌印太監因為具備批紅權力被稱為內相。所以更讓人垂涎。

    當掌印太監出缺的時候,就是論資排輩也應該由馮保接任。但高拱推薦御用監的陳洪掌印司禮監。這下可把馮保整火了,更讓馮保怒髮衝冠的是當掌印太監再次出缺的時候又是高拱推薦根本沒有資格尚膳監的孟衝補缺。

    俗話說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況且高拱先後兩次斷了馮保升任內相之路。因此馮保非常痛恨高拱。所以張居正和馮保有了共同的敵人高拱,自然而然的結成了聯盟。

    《明史》:馮保者,中人,性黠,次當掌司禮監,拱薦陳洪及孟衝,帝從之,保以是怨拱。而居正與保深相結。倒高同盟

    萬曆皇帝登基後,高拱依然不知收斂妄圖延續自己的首輔之位繼續一手遮天。但是等的早就不耐煩的太監馮保早就和張居正合謀要搬到高拱。一個為了高拱的首輔之位;馮保為了自己的司禮監的掌印太監並要報仇。

    張居正和馮保合謀在皇貴妃李氏和陳皇后面前哭訴高拱的飛揚跋扈,但是作用不太大。高拱看不起新君萬曆皇帝,曾經說過“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那馮保做過東廠的頭頭,這個栽贓嫁禍的本事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本著響鼓還得重錘敲的方法,馮保和張居正乾脆合謀篡改高拱的話改為“十歲孩子,如何作人主。”雖然就改了幾個字,但是意思大不相同。高拱說的不過是對皇帝的不敬,而後者就有廢立皇帝另立新君的意味了。

    皇貴妃李氏和陳皇后大驚,都說母憑子貴如果萬曆被廢,她們的下場也不會太好。立刻召開朝會譴責高拱。同時頒旨大意就是說高拱擅權欺君對皇上大不敬,立刻讓高拱罷官去職不許停留立刻回老家去。

    《明史·列傳第一百一》記載:保訴於太后,謂拱擅權,不可容。太后頷之。明日,召群臣入,宣兩宮及帝詔。拱意必逐保也,急趨入。比宣詔,則數拱罪而逐之。
  • 8 # 江雨燕

    張居正可沒有撿便宜,高拱的倒臺反而也有他在其中使絆子,下臺以後高拱聽說張居正在暗中使壞以後,還大罵張居正呢。那麼這三個人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

    高拱的發家史

    高拱嘉靖年間在裕王府裡擔任講學一職,彼時的朝政被嚴嵩一手把持,徐階是二號人物。高拱為人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即使在嚴嵩面前,也沒有表現出過於卑下的姿態,有一次他反而引用韓愈的“大雞昂然來,小雞悚而待”的詩句調侃嚴嵩的下屬見到嚴嵩時的情景。

    這並沒有引起嚴嵩的反感,反而讓嚴嵩對他頗為欣賞,也許正是因為這種大方、不卑不亢的處世態度和性格,讓他和那些在嚴嵩面前唯唯諾諾,奴顏媚骨之態的人截然不同。因此被嚴嵩和徐階頗為欣賞,推薦他做了翰林待講學士。

    嚴嵩、徐階遞當國,以拱他日當得重,薦之世宗——《明史·列傳第一百一》

    其實從高拱的這段經歷上我們可以學到這樣一種道理:在領導面前不必太過於卑下,大大方方的反而容易得到領導的欣賞,太過於拘謹反而不容易得到重視。

    嘉靖皇帝駕崩後,裕王登基是為明穆宗隆慶皇帝,而高拱也得以飛黃騰達,被封為少保和太子少保,此時的嚴嵩已經倒臺,徐階擔任內閣首輔,後來高拱以及張居正都得到徐階的推薦而進入內閣。

    但是這時候高拱和徐階因為在政見的不同而矛盾日漸尖銳,最終被排擠出內閣。等到徐階退休後,張居正又推薦高拱,這才又回到內閣中來,這時的內閣首輔是李春芳,但李春芳在性格上不如高拱強勢。而且高拱這個人在行事風格上比較不道德,有其忘恩負義的一面。

    然階獨柄國,拱心不平……階雖為首輔,而拱自以帝舊臣,數與之抗,樸復助之,階漸不能堪。而是時以勤與張居正皆入閣,居正亦侍裕邸講。階草遺詔,獨與居正計,拱心彌不平——《明史·列傳卷一百一》過於強勢的性格害了自己

    而高拱被重新複用之後,開始打擊徐階曾經的政策,可以說這是他不厚道和睚眥必報以及忘恩負義,也不怪後來張居正會暗算他。

    三年冬,帝召拱以大學士兼掌吏部事。拱乃盡反階所為,凡先朝得罪諸臣以遺詔錄用贈恤者,一切報罷——《明史·列傳卷一百一》

    沒過幾年李春芳就上疏退休,轉由高拱擔內閣首輔,高拱雖然在政治上有不錯的建樹,但是因為過於強勢的性格也導致他和同僚之間慢慢的貌合神離,而高拱也憑藉著自己是隆慶皇帝的心腹大臣,又是內閣首輔,因此開始大力排擠內閣成員。

    及是李春芳、陳以勤皆去,拱為首輔,居正肩隨之。拱性直而傲,同官殷士儋輩不能堪,居正獨退然下之,拱不之察也——《明史·列傳卷一百一》

    其中只有張居正受到倖免,但這引起了張居正極大的不安,他必須另外尋找政治靠山, 高拱太強勢了,而張居正自己本身就是改革派,所以他和高拱長此久往下去必然會有一場矛盾發生,於是張居正開始暗暗的和時任秉筆太監的馮保有所來往。

    隆慶六年,明穆宗病危,就把高拱、張居正和高儀召來任命為顧命大臣,而馮保悄悄改變了遺詔,讓自己也成為輔臣之一。神宗萬曆皇帝繼位時不過十歲,而馮保也升遷到掌印太監,實際上已經掌握了內廷的權力。

    並伺候在萬曆皇帝的御座一旁,這種親密的姿態自然引起大臣們的驚恐和不滿,高拱就藉機聯合大臣彈劾馮保,雙方的矛盾頓時尖銳化。而張居正抓住這個機會,把高拱曾經說過的一句“十歲孩子,如何治理天下”透露給馮保,並授意他改為“十歲孩子,如何做人主”。

    神宗即位,拱以主上幼衝,懲中官專政,條奏請詘司禮權,還之內閣。又命給事中雒遒、程文合疏攻保,而己從中擬旨逐之。拱使人報居正,居正陽諾之,而私以語保。保訴於太后,謂拱擅權,不可容——《明史·列傳卷一百一》

    馮保帶著這句編改過的話到李皇貴妃和陳皇后面前告狀,高拱由此倒臺,被打發回了老家,而張居正則在馮保的扶持下擔任內閣首輔,後又在馮保的支援下開展了“萬曆新政”的改革,馮保這個人雖然貪汙受賄,但是由於沒有專權,並且大力支援張居正改革,也算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後來高拱得知是張居正在背後搞鬼,就寫了《病榻遺言》,先是寫張居正和馮保暗中勾結的事情,又大罵張居正“又做師婆又做鬼,吹笛捏眼打鼓弄琵琶”,結果萬曆皇帝親政後,這本小冊子又一定程度上讓萬曆皇帝找到了清算張居正的理由,高拱也算是替自己報了一個仇吧。

    可見張居正也並不正啊,哈哈。

  • 9 # 我不是易中天

    恰恰相反,在萬曆首輔之爭的年度大戲裡,高拱輸給的不是馮寶,而是張居正。馮寶才是真正的“撿漏王”。如果按照高拱的執政思想,馮寶應該第一個領取飯盒,緊接著就是張居正,也因為他自己咄咄逼人的排他思想,徹底讓“張馮”結盟,最後倒在兩人的陰謀中。張、馮、高之間的爭鬥原因很簡單就是權利之爭,我們從明朝的政治架構來分析問題本質。原本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後想一攬大權,可惜他的子孫們並不像他一樣精力旺盛,熱愛工作,於是又整出一套內閣系統,而事實證明內閣的威力不比丞相弱。在崇禎時期,喜怒無常、喜歡動刀的崇禎尚可壓制住內閣,而到了隆慶年間,大明皇權青不接黃,孱弱的朱載垕面對內閣這座囚籠選擇事不關己,這也是引起內閣爭亂的基點。此後皇權被內閣壟斷徹底一分為二,至萬曆年間國家的話事權還主要在內閣手裡,而馮寶代表的太監集團在雙方充當攪屎棍的角色,張居正和高拱就是為了實現治國大計,在內閣這座鬥獸場裡互掄拳腳,你爭我奪。張居正和高拱同為輔政大臣、內閣成員,同在翰林院任職,同是裕王的老師,都受徐階提攜,唯一的不同是張居正是徐階欽點的接班人,兩人存在師生情意,在明官場的上兩人一輩子除了上下級關係,政治立場上相當於穿了一條褲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以嘉靖時期老奸巨猾的徐階已經為這位接班人安排好政治路線,出任裕王的老師。而高拱面對嚴嵩和徐階的權勢滔天,也選擇劍走偏鋒,一直勤勤懇懇先當了裕王(朱載垕)九年的老師,兩人的關係非同一般,據記載高拱離開裕王后:府中事無大小,必令中使往問。而裕王也沒有辜負雙方押注在他身上的政治砝碼,在景王被封藩地後,很快確認了皇位繼承人身份,這樣子高拱入閣也是鐵板釘釘的事。如果首輔是官員的終身奮鬥目標,那麼入閣就是官員華麗轉身的唯一契機,徐階分別在張居正和高拱身上準備政治投機,以保自己富貴晚年,張居正作為學生依靠讓老師提拔是理所當然,而高拱被徐階提名,完全是為了賣好,等到隆慶繼位,高拱入閣,可惜高拱看透了虛偽的徐階,嗤之以鼻。如果在翰林院張、高二人的關係是蜜月期,那麼入閣後兩人的關係發生微妙的變化。因為徐階的存在同時成了這兩人實現政治抱負的攔路虎,張居正並不甘居人下,但又受制於師生關係,這也是後來張居正點名讓高拱入閣的目的所在,牽制徐階。而高拱早就看不慣徐階,尤其在裕王繼位的問題上,徐階和張居正偽造遺詔,而高拱卻被排斥在外,兩人的關係已經有了間隙。於是高拱舉報徐階兼併土地、兒子禍害鄉鄰,徐階不堪政治壓力辭職退位,最關鍵的是隆慶皇帝也已經不想用先帝舊臣,對徐階懷怨已久,相比之下高老師才是他真正的自己人。徐階退位,如果第一個高興的是高拱,那麼第二個高興的就是張居正,同樣富有野心,富有能力的兩位改革狂人需要絕對權力來實現抱負。但是張居正在徐階事件上礙於師生關係,也只能虛以委蛇。一個要置徐階死地,一個是假於援手,高拱和張居正的政治立場站到了偽對立面,看似敵人,實則同盟。高拱也一直被張居正扔出的煙霧彈迷惑,但是高拱現在是內閣實實在在的一把手,明朝他說了算,朱載垕的懶政給了高拱治國發揮的舞臺。

    從嘉靖至隆慶首輔一職出現了起伏期,徐階的和高拱的矛盾也是對激烈的時候,唯獨有利的是張居正的政治能力同樣被兩人看重,而這位野心家一直選擇低調蟄伏,不偏不倚。也是這段時間的爭鬥讓張居正看清自己的前途,如果徐階不倒,按照資歷他也得熬死李春芳、郭樸、高拱等人才能上位。現在徐階倒下,高拱對他的態度是頤指氣使,當做槍手、工具來使,這不上不下的位置讓張居正很難受,但是又無能為力。在隆慶年間,高拱大舉改革,內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利為高拱實現政治抱負提供了最好的舞臺,同樣深知只有改革才能救國的張居正卻不能親自揮刀做手術。那麼張居正和高拱的真正矛盾除了內閣權勢之爭,更多的是為了實現政治理想。好了壓軸的來了,高拱專權的個性勢必不能容人,前前後後把陳以勤、趙貞吉、李春芳、殷士儋等人攆下政治舞臺,而張居正靠著唯高拱是首的虛偽表演,佔時獲得安全,但是張居正已經看透自己暗無天日、前途渺茫。此時太監馮寶也是被高拱多次壓制,一直得不到司禮掌印太監職位。如果隆慶是權利轉換的起點,那麼萬曆成了內閣和皇權的分水嶺,不滿高拱已久的張居正和馮寶這位小怨婦一拍即合,隆慶六年朱載垕病逝,導演了年度隆慶遺詔大戲,張居正這次權利交接中再次上演了一個黑白通吃的政客角色,利用遺詔扶植馮寶上位。而急於收權,想罷免馮寶的高拱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忽略了馮寶作為萬曆從小到大這個玩伴的重要性,一個小報告徹底斷送了高拱的政治前途,而張居正也如願以償的登上首輔之位,然後大刀闊斧的實施變法。

    在內閣首輔的爭鬥中,都是圍繞皇權更替而變換,徐階、高拱、張居正都費勁心機力爭頭籌,其中太監扮演了一個近臣臣強,近皇皇強的牆頭草角色,高拱深知太監的厲害,所以極力想收回權力,繼續隆慶中興的改革措施。結果還是倒在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潛規則裡,低調的張居正更容易獲得萬曆的青睞,現在想想萬曆年間張居正權傾朝野,走強勢改革的路子和高拱又有什麼區別?

    參考資料:《明史》、《萬曆十五年》

  • 10 # 蒼茫大地顧煒斌

    光憑馮保是搞不定高拱的,放倒高拱計謀出自張居正,高拱和張居正均是政壇高手,都有遠大的政治抱負,高拱錯就錯在太會“拱",巴不得把內力閣拱成空殼的、把掌印太監整成傀儡,說白了朝堂內外,高拱他一人吃獨食。馮保是一個有理想、有追求、有權欲的太監,當然成了高拱打壓的物件;而張居正能力不弱於高拱,他不甘於在內閣陪高拱公子讀書,他禮遇馮保,和馮保結成政治同盟,同進退,於是驕狂的高拱悲劇了。

    一、高拱極有政治智慧。

    高拱當嘉靖之子裕王的講官時,徐階、嚴嵩兩個高手正在鬥法,高拱以不變應萬變,他只是如母雞呵護小雞般小心翼翼地保護好裕王,這知道奇貨可居的道理,等嚴嵩、嚴世蕃倒了,徐階掌舵內閣時,他仍不爭,等到公元1566年,嘉靖死了,他的學生隆慶接位,他和張居正等順理成章進了徐階為首輔的內閣。徐階為扶他的學生張居正上住,假借胡應嘉、歐陽一敬之手彈劾並趕走了高拱,高拱又靠著御用監陳洪的幫助,重回內閣。高拱的學生、如今的皇帝隆慶特別喜歡他,給他吏部尚書的頭銜!

    高拱一遭權在手,就把令來行。幾個月功夫,高拱把二十多名言官撤職的撤職、調任的調任。內閣老五高拱和老四趙貞吉槓上了,趙貞吉分管都察院,放“狗"咬高老四,一時間口水滿天飛,趙貞吉還沒來得及得意,就傻逼了,因為這些“狗"很快噤聲,因為高拱管京察。陳以勤受不住老四、老五的“噪音",辭職了。趙老四不久也捲鋪蓋滾蛋了!高拱再接再厲,又跨過張居正,成了高老二,老大李春芳。高拱又來收拾大仇人徐階。他利用徐階提拔的海瑞巡撫的一根莖去徹查已成為致仕的大財主的徐階縱子佔地之事。徐階表示願退出全部田地,海瑞也想罷手了,朝廷言官攻擊徐階教子不嚴、高拱學生、蘇州兵備使蔡國熙專理此案,結果徐階兩個兒子充軍、所有田產被沒收,家也被燒,徐階連夜逃亡。

    二、高拱極有政治才能。

    高拱實施了“隆慶新政",他慧眼識英才,用潘季馴治水利,潘用“束水衝沙法"緩解黃河淤積,發明了“分洪"這一治水應急之招,黃河在他治下溫馴了,之後數十年內再沒耍過性子;他派大貪汙犯殷正茂去兩廣平叛,幾個月就平定了;派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王崇古擔任宣大總督,宣府、大同、薊州、遼東四處關係大明的安危,邊境消停。隆慶五年,高拱發明“封貢票決”來決定了明蒙邊境互市,此後近百年,雙方再未爆發大規模的戰爭。

    三、高拱獨斷專行,使得同樣有抱負的張居正、馮保聯手反擊。

    高拱把有點脾氣的內閣殷士儋趕下了臺。臨走,殷土儋和高拱差點了打一大架!內閣李春芳、陳以勤、趙貞吉都被高拱拱得辭了職。

    張居正當年和高拱在國子監時,高拱就說:滿朝文武,除叔大(張居正的字),盡為無能之輩。五十二歲的高拱和三十九歲的張居正曾正式結盟。

    高拱對入閣後的張居正始終戒備,聽說張居正和徐階秘密來往,幫徐階兒子免罪,收了三萬兩銀票。高拱和張居正從羨慕老張兒子多聊起,最後直言:你有徐階送你的三萬兩白銀,養活兒子沒問題。張居正詛咒發誓、聲淚俱下,後來雙方握手,重歸於好。高拱想借此要挾老張,老張卻決心速下殺手。

    馮保在隆慶登基後,官運亨通,成了東廠提督太監兼御馬監管事大監,馮保想做掌印太監。但高拱太會拱,把當年幫他上臺的管倉庫的御用監陳洪插隊上了位,馮保乾瞪眼、沒辦法。陳洪上臺沒多久,下課了。老馮摩拳擦掌,心想:這回輪到我啦。誰知高拱又扶尚膳監(伙食管理員)當了掌印太監。馮保操高拱老孃的心都有!馮保、張居正決定聯手對付高拱,可高拱威望如日中天,皇帝對他言聽計從,兩人無從下手,想等高拱死了再說。

    隆慶皇帝幹了六年,一病不起。臨死,隆慶對高拱說:太子年幼,天下大事,就麻煩先生你了。高拱以託孤之臣自居。張居正、馮保、李太后聯手,遺詔成了:著令司禮監掌印太監與內閣大學士共同輔政!高拱乾瞪眼,但又自慰道:司禮監掌印太監是自己人,我還大權在握。誰知,第二天遺詔頒佈:原司禮監掌印太監孟衝退休,由秉筆太監馮保接任。

    高拱唆使程文彈劾馮保:身為太監,竟曾向先帝進送邪燥之藥(春藥),害死皇上。他還假傳聖旨,以實現自己掌權野心。一言以蔽之,罪不可赦!同日,都給事中陸樹德、雒遒上書,彈劾馮保應予逮捕審問。高拱得意忘形,把解決馮保的全盤計劃告訴張居正,張居正虛以委蛇,表態聽從高拱差遣!

    高拱忙著聯絡大臣去了。次輔張居正合盤告知馮保,並點撥馮保:小皇帝可除掉高拱。隆慶六月六月十五日,馮保把張居正教他的計策用上了:馮保一大早就見小皇帝,說發現高拱圖謀不軌,此話嚇呆了小皇帝他媽李貴妃。馮保推出了證據,高拱曾說過:十歲孩童,如何做天子!當然此話真實性二分之一,高拱的牢騷話“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被張居正改成了“十歲孩童,如何做天子",成了實打實的謀反證據。

    於是李寡婦怒了,隆慶六年六月十六日,高拱接到聖旨:

    先帝賓天之日,要你們輔政,但大學士高拱專權跋扈,藐視皇帝,不知你意欲何為?高拱回籍閒住,不許停留!

    高拱面如死灰,淚如雨下,趴在地上,但最終被趕出京城。

    張居正成了首輔,在李太后、馮保全力支援下,開始實施一條鞭法,考成法(公務員考核),軍事上薊州重用戚繼光、遼東重用李成梁,宣大有譚綸、王崇古,國庫充裕、百姓豐衣足食,張居正開創了一個屬於他的時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AMD顯示卡好嗎?